三.作文(50分) 第五单元以探险为中心,启发人们要勇于探索,为人类造福。但是在探险中充满了挫折、失败,甚至是要付出生命。请你以“失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要写得生动感人, 最好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三、例文: 生活没有失败 四年前,我刚上初三,一场大病使我落下两个月的课。后来我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期末仍有一门功课不及格。我很失望,认为自己什么都完了,便在父亲失落的叹息和母亲的抽噎声中退了学,到一位远房表叔那里打工去了。 那时,表叔刚学造酒,我去之前他酿的几缸酒都有酸味,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后来,经过我们的一番共同努力,终于酿出了我们合作的第一缸酒,我高兴地围着酒缸连蹦带跳。表叔仔细品尝后说:“这缸酒仍有酸味,尽管酸味小,可还是酸呀!”说完他就要把酒倒掉。 我劝表叔说:“酸味那么小,就算了吧!” 表叔说:“只要有酸味,就说明它仍不合格。” “可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这是我们的血汗呀!”我不死心地说。 “这不错,但我相信我总会成功的!”表叔说完,便拔掉了酒缸上的塞子。 我不再说什么,仔细品味着表叔的话,“我总会成功的”。他是那么的自信。难道我就不能这样说一句吗?难道我就一定是被困难吓倒的人吗?不!决不是!于是我决定向表叔辞行。 我又跨入了校门。经过中考——落榜——复读——再中考……我跨入了新乡一师。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表叔时,他已经是一家颇具规模的酒厂的经理了。 有一本书上说得好:山谷的最低处就是山的开始,只要处在山谷的人别蹲在那里哭泣,勇敢地向上攀登,就一定能到达山顶。 诚然,人生虽然不能彩排,但生活没有失败。当遇到挫折时,只要能咬紧牙关,不被困难折服,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就会平添一股无畏的力量,用自己不肯服输的双手去拼搏,去奋斗,也一定会打出一方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总评: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我”和表叔经过执着的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失败在执着面前最终会退却,一个不惧怕失败的人,经过不懈地努力,就会取得成功。文章记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富有感染力。故事富有波澜。语言朴实生动。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是一篇成功之作。

我的名字叫感动

三、作文(50分)《珍珠鸟》中那份人与鸟之间的感情令人感动;《斑羚飞渡》中斑羚群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壮举让人感喟!请你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和内容要新颖,写出积极的意义,适当运用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字数在500左右。三、例文:我的名字叫感动 当我们在沙漠中看见一株绿色的小草时,我们感动于这柔弱生命的坚韧;当我们看着半跪的小羔羊吮吸母乳时,我们感动于这新生命的知恩图报;当我们知道为保护羚羊而倒下的英雄们时,我们感动于这些“平凡”的生命的大气。沙漠中的绿色小草、跪乳的羔羊、“平凡”的生命,这一切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地球生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感动。我想起了我的第一份感动。那是爸爸妈妈给我的,他们第一次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名词叫“感动”。爸爸妈妈的关怀点点滴滴、细细碎碎,却总能让我寻觅到一丝感动。年轻的朋友不管到何时,千万别忘了这份来自爸爸妈妈的感动,因为它是我们生命共同的名字。曾记得在电视上看到的感动中国年度集体——湖南省衡阳武警消防兵群体的事迹。是他们为了捍卫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以火一样的激起投身火场,走向危险。那壮烈的一幕留给人们的是无限的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证实了感动是我们共同的名字。这共同的名字可以共鸣无数的人,让他们也将感动作为自己的名字,让这个世界充满感动与被感动。又记起我看过的一篇新闻报道中一只名叫“虎子”的狗。是生命便有求生的欲望,可虎子在把主人一家带到安全地带后,又向着着着火的家冲去,救下了主人家的四头大猪,这是真事。平平淡淡的叙述却引出了我的泪水,我知道我是被“虎子”感动了。生命,即使是动物,也有着那个叫做“感动”的名字。它让我知道,于生命而言,懂得感动和践行感动都是人性的美,因为懂得了感动而更可能去用行动诠释感动。爱,是我们感动的源泉,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衡阳武警消防兵对人民的“爱”,虎子对主人的“爱”,正是这些“爱”成就了感动,诠释了感动。“爱”不死,感动便会是不老的神话,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感动——我们人类生命的名字,这种优秀的品质,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总评:本文围绕“感动”展开叙写,中心明确,内容、思想健康。将“感动”化抽象为具体,物化为人类的美好品质的一种标签,颇具匠心。文章语句优美,视野开阔,作者善于运用材料,首尾照应,全文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但是,文章在深度的开掘上还有些不够,应增补一些材料,使文章中心更加深刻。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我之所以能够在这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从我在北大开始教书,一直到后来办新东方,到现在从新东方走出去的700多万学生。我看到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学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的满心幸福;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的家庭,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好多父母都和我说,俞老师,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我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因为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小企业都陷入这样一个慌乱中间,而在这样一个慌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我自己深深的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第二句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如果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要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时,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情。当然有时候话语上一不小心说了一句伤害别人的话,这是有可能的。有些话脱口而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表示道歉,但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肯定没有做过。

我觉得我成功的第二点,在于我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其实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位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我现在有条件可以向甘肃的地震灾区捐款300万元,可以为甘南建造一所新东方希望小学,我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当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大家都认为做事情需要自己有才能,但还有另外一种办法,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从小就特别热爱劳动,我干农活,干家务活,我在1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我们县里的插秧冠军,17岁时,我是县里优秀的手扶拖拉机手,我父母的勤劳带动我的勤劳。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好也不坏,老师根本就不关心我。但我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干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说我傻,有人问我这样打水有什么好处。我相信好处是会有的,你做一件善事,它的回报今年可能会出现,也有可能是10年后出现。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当天就要求回报,那你一定是个势利眼,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你不要求回报,回报也会来。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是好人,他们能不伸手帮你吗?当然,我打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我有困难时他们会来帮我。但是10年后的1995年,新东方已经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那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特意换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这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东方发展的基础,新东方才会不断地做大,做成美国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规模。

从我的经历我想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他们不会说老师没教好,新东方外语没教好,叔叔阿姨没教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父母亲可以想一下,你们是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被防范的人?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存。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女儿学习水平现在处于中等,但我从来不以此作为女儿是否要努力的标准。我和我老婆的教育理念相反。我老婆是女儿不进前5名就会生气,而我刚刚相反,我女儿第15名我很高兴,我每次都会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同学,你15名,后面还有25个人,你多厉害!”从孩子一辈子的角度来说,你的孩子分数是好是坏,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我们要求孩子的东西没有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老子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你没上大学也挺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是我在树立榜样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我的工作是要用电脑的,但是我打开电脑,我女儿就会以为我在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对女儿讲我是在工作,但是我女儿不相信。没办法,后来只要我女儿学习,我就拿一本书在我女儿旁边看,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规矩感在里面,榜样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父母对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父母是不认字的,但是父母身上的优点我耳濡目染,成为我做人的准则。我以我父亲为例。我父亲是个木工,是架大梁的,他是我们那方圆15里的专家。我父亲是一个一高兴就可以不要工钱的人,因为架大梁家的人都要请喝酒,我父亲一喝高兴就不要钱了。因为往家拿不回钱,我母亲就跟我父亲打架,我父亲长得很壮,我母亲很瘦小,结果每次都是我母亲打我父亲,父亲从来不还手。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特别的无所谓,任何时候都不伤害我的母亲。我母亲属于个性特别刚强的人,有时候说的话我听着都挺难受,但我父亲从来没有还过嘴。所以呢,我老婆怎么训我,我都是不回嘴的,我觉得我应该向父亲学习。父亲的大度变成了我身上的一个优点。我母亲带给我的东西更多,有两样东西是我从小就学会的。第一,要勤劳勇敢。城市里的家长让孩子勤劳勇敢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东西。好多人会说,我们孩子连学习功课都忙不过来,怎么勤劳勇敢啊?家务我都帮他做完了,他怎么勤劳勇敢啊?虽然我现在条件很优越,但我还是想办法让子女们勤劳勇敢。不像我那个时候,你不劳动的话,就饿死了,农村的环境注定不需要我父母说我就会去做。

我母亲带给我的第二点,要乐于助人。我母亲是一个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小时候有两件事给我印象最深。第一件事情,有一次下大暴雨,我当时八、九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受父母影响。当时,家家户户都晒着玉米,我母亲带着我姐姐,我,我父亲,我们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邻居家的稻谷全都收回去了,等到要收我们家的稻谷时发现那些稻谷已经被淋湿了。当时我很不理解,母亲就给我讲了两点,首先,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去帮助人家,他们家里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收,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就会淋湿。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我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粮食欠收,我们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的粮食送到邻居家,当时我很不愿意,而母亲却说:“没事,我们家人少,还可以用菜掺着米吃,邻居家人多又没有米,不分给他们米会有人被饿死的。”从此那户人家和我们的关系就特别好,经常主动帮我们收割,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好人。到现在,我母亲都是我们村最受尊敬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没有伤害别人。比如说,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喜欢在背后说邻居和同事的坏话,而且说的时候不回避孩子。我跟我老婆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议论东家长西家短,哪个人人品好,哪个人人品不好,哪个人小气,哪个人不小气。结果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跟我讲她们班哪个同学好,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小气,哪个同学势利眼。我跟女儿说不能说同学的坏话,同学天天跟你在一起,她们身上如果有你认为的缺点,你放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习同学们的优点。我女儿立刻反问一句:“你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也议论很多叔叔阿姨吗?我为什么不能说同学的坏话?”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从此以后我就跟老婆定了一个规矩,在孩子面前不能议论别人的缺点,一定要说对方的好话。

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爱心——心情教育

如上所述,现在家庭教育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进行心情教育。我女儿天生就比较内向,是一个很文静的孩子,我儿子就很外向,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好几次,我女儿做事情慢条斯理,我儿子就比较急躁,这些都是天生的不同。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同,我目前还没有看出我女儿和儿子智商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他们年龄差距比较小。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确实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孩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没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进教室上课,就能够做出重要的大事来。比如胡雪岩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但最后变成了最厉害的商人,而且还心怀大志,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是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这个协会有一千多个企业家,北大清华复旦毕业的还不到二十个,剩下的全是普通高校毕业的,甚至还有的是农民、工人、大专生、中专生等等,但他们都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所以教育只能决定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决定一切。

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角是美国最有钱的人士之一,但他曾经也是穷光蛋,家里贫困,没上过大学,靠推销东西为生。有一次他在纽交所门前碰到了一个满面笑容的人,那个人是个股票经纪人,他就以为当股票经纪人很幸福,于是他就努力当股票经纪人。后来他认识了一个股票经纪人培训班里的人,那个人开始看不起他,后来发现他玩魔方很厉害,而这个人恰巧也有同样的爱好,于是被这个人的魔方技巧深深的吸引了,他们两个也成为了好朋友。这个人因此获得了机会,变成了美国最有名的股票经纪人,实现了亿万富翁的梦想。

这个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影片的最后,这个人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他启发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十分娇惯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给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我在给儿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的给他买,我是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他买。比如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家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钱,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她能背诵下来30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就给她买。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她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我就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欢的方式变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

给予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力——鼓励教育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28分。虽然28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20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长的反应都是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就考了0分你怎么办呢?你还不断的伤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学了。我建议家长朋友们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难道没上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吗?绝对不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出息的。我可以举自己的例子。在高考的时候,我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和我的同学拼了一年,我在北大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50个同学,我是全班倒数第五名,但成绩并没有阻碍我做成自己的事业。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做是惟一的标准。否则你的孩子就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因为任何一次考试只有一个第一名。如果一个班里有40名学生,难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39个孩子都是笨蛋吗?都是失败者吗?绝对不是!所以我有一种自我解嘲说法:其实当第一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个追赶的人都没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没有什么好当的。当最后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个追自己的人都没有,你想这种生活多潇洒呀!

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和孩子说,你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这次考倒数第一,下次我会鼓励他考倒数第二,这次他考20分,下次我会鼓励他考30分。千万不要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别进家门。你这么说,有的孩子当然会拼命学,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不让他进家门么?你肯定让他进家门,你让他进家门就意味着你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是说话不算数的,那我以后就无所谓了,他反正不会不让我进家门,父母就这么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记清楚,绝对不能让孩子吃住你,绝对不能要什么给什么。教育孩子和驯养动物是一模一样的,现在很多做父母的还不如动物园的驯兽员。驯兽员驯动物有两种方式,第一,鼓励,绝对的鼓励;第二,限定,甚至是惩罚。我曾经问一个驯养海豚的驯兽员,为什么他训的海豚能从水中跃出,并从那么高的圈钻过去?他说其实海豚开始是不会做的,他先把这个圈放在水里面,被训的海豚谁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的就不给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鱼的方法,后来海豚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当然动物肯定不能像我们人一样那么聪明,比如说我告诉你,这个圈你钻过去,我就让你上北大,你肯定就钻过去了,因为你知道这个东西对你有利。海豚不会知道利益的关系,但是海豚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我钻过这个圈我就有鱼吃,没钻过去就会挨饿。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圈提出水面一半,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过去。逐渐的,圈被不断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在看海豚表演的时候,凡是从那个圈跳过去的海豚一定会游到驯养员的身边去要鱼吃,因为它知道每次跳过去都能吃到东西。

从上面海豚的例子中家长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鼓励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比如说孩子得了0分,你要鼓励孩子下次考到10分,那孩子一想,考到10分还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条件。比如说这个孩子爱吃麦当劳,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孩子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麦当劳,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数一点一点加上去。比如说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万不要说下回你要考到90分,或者把孩子臭骂一顿。你要对孩子说,60分已经不错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这个孩子的分数在潜移默化中就上去了。他每上去一点,你都要鼓励他。当分数考得更低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爸爸妈妈支持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在鼓励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定规矩。我儿子特别喜欢吃冰激凌,我老婆每天就让他吃很多,把牙齿都吃坏了。我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规定他一天只能吃一个冰激凌,而且必须吃完晚饭半小时以后才能吃。我儿子那时刚4岁多,不知道半小时是什么概念。我就告诉他,那个长的针走到什么地方就是半个小时。我儿子一会儿看一下那个钟,半小时看了100多次。总算熬到半小时了,迫不及待的吃到了冰激凌。第二天时,就变成看十几次了,到了第三天就变成看两三次了,到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吃,就玩去了,等到他想起来吃的时候半小时已经过去了。只要是正确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同时要给孩子定规矩。立了规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随便更改,更改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要谈家长会犯的另外一种毛病,叫做才能综合症。父母特别想让孩子变成小天才,其实这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中国父母会犯两个毛病,第一,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会让孩子会,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长就强迫孩子从小学这个学那个,没有任何意义。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慢慢的成长。我女儿很喜欢弹钢琴,从5岁就开始弹,弹着弹着就变味了,一级一级的考上去,每个星期都要上课,每次都坐一个小时不能动,结果把我女儿弹钢琴的兴趣全部扼杀掉了。我女儿不想学了,而我老婆强迫她学。我问我老婆,你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就过了钢琴十级,请问她10岁以后还学不学弹钢琴?如果她10岁以后不学,那从她1岁到10岁学钢琴有什么用?你如果不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钢琴家,那么你让孩子10岁就通过十级考试是没有道理的。第二,你让孩子这么学,让她对钢琴失去兴趣了,她根本就不爱弹钢琴了。我和女儿说,爸爸不强迫你学,也不让你考级。爸爸这辈子很后悔的事情就是不会演奏乐器,演奏乐器可以排解郁闷。学习钢琴原则上不是为了让你考级,而是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未来你一定会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钢琴伴奏,这样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学,能不能保持你现在的水平。我女儿其实是很喜欢钢琴的,作业做累了,就弹半小时钢琴。这以后她每个礼拜跟老师学一次,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一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2007江苏省扬州市

题目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实在是一个再生活化不过的命题。一日三餐,一年千餐,吃因为不同的内容、情景、过程,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吃因为不同的地域、时代、人群,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和文化。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题从命题结构上,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部分。导语解说了“吃”的意义、特点、内涵,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前半命题,后面部分需要考生自己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引导考生开启思路;要求做出了文体限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牵动着择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示例,就应该明白,本题成败的关键是从示例突围。

1. 坚决不用示例

要知道,懒惰的人总是大多数,你如果也不动脑筋从里面挑一个来写,最终的结局就是跟别人撞车,而且撞得一塌糊涂。据来自阅卷场的统计,写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一成半,其次是第二个示例《吃的趣事》,而这两个题目得分最高的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用8个示例做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一篇得到满分。

2. 巧妙借鉴示例

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题目的示例,从命题形式上,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也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巧妙移植化用提供了方法提示。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最惬意的吃,我们据此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最惬意的吃,可以拟题“吃桃”、“吃梨”、“吃烤山芋”。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你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认为吃亏未必是福,吃了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越发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吃亏未必是福”。

3. 抛开示例以我为例

不受示例的干扰,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些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自主提炼正确(没有语法错误,不生硬)、响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有意蕴)的题目。这次出现的绝大多数满分、高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那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透《论语》”、“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文/周国安 刘夜明)

标卷作文

一类文

吃西瓜

眼前正值夏天,西瓜早已上市。现在吃西瓜很省事,怀里揣个10块钱,到水果摊旁,让卖瓜人自己挑,顺便还丢下一句:“开下来,不甜的不要,沙瓤的也不要。”我虽然还是小孩子,这招也百试百灵,每次都能捧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回去,一家人共同品尝。

时光倒流,地点变迁,我的记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是爷爷奶奶的家,如今早已人去房空,蜘蛛网密布。我的记忆却依然在那里萦回,久久不去。

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事,但爷爷奶奶的讲述却让我的记忆延伸到那时。

当时,家里只有一亩地,那是我们家的口粮田。打小就爱吃西瓜的我愣是要爸爸种些西瓜。爸爸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种田我种西瓜,我们一起劳动。”

梦想真的实现了,第二年清明,爸爸果真在仅有的一亩地里辟出两分,种上了西瓜,我也成了一名小瓜农!

与其说我是瓜农。(,)还不如说我是监工。爸爸也跟我打趣,道:“嘿,小瓜农,拿上这些家伙,该干活啦!”我看着这些比我人还要高的锄耙,一脸茫然,顿了许久,才“诡辩”道:“这些大的是你们大人用的,我是小孩,该用小的。”

到了夏天,地里收获了,我的瓜也“题目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实在是一个再生活化不过的命题。一日三餐,一年千餐,吃因为不同的内容、情景、过程,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吃因为不同的地域、时代、人群,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和文化。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题从命题结构上,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部分。导语解说了“吃”的意义、特点、内涵,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前半命题,后面部分需要考生自己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引导考生开启思路;要求做出了文体限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牵动着择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示例,就应该明白,本题成败的关键是从示例突围。

1. 坚决不用示例

要知道,懒惰的人总是大多数,你如果也不动脑筋从里面挑一个来写,最终的结局就是跟别人撞车,而且撞得一塌糊涂。据来自阅卷场的统计,写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一成半,其次是第二个示例《吃的趣事》,而这两个题目得分最高的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用8个示例做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一篇得到满分。

2. 巧妙借鉴示例

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题目的示例,从命题形式上,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也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巧妙移植化用提供了方法提示。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最惬意的吃,我们据此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最惬意的吃,可以拟题“吃桃”、“吃梨”、“吃烤山芋”。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你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认为吃亏未必是福,吃了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越发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吃亏未必是福”。

3. 抛开示例以我为例

不受示例的干扰,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些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自主提炼正确(没有语法错误,不生硬)、响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有意蕴)的题目。这次出现的绝大多数满分、高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那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透《论语》”、“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文/周国安 刘夜明)

标卷作文

一类文

吃西瓜

眼前正值夏天,西瓜早已上市。现在吃西瓜很省事,怀里揣个10块钱,到水果摊旁,让卖瓜人自己挑,顺便还丢下一句:“开下来,不甜的不要,沙瓤的也不要。”我虽然还是小孩子,这招也百试百灵,每次都能捧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回去,一家人共同品尝。

时光倒流,地点变迁,我的记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是爷爷奶奶的家,如今早已人去房空,蜘蛛网密布。我的记忆却依然在那里萦回,久久不去。

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事,但爷爷奶奶的讲述却让我的记忆延伸到那时。

当时,家里只有一亩地,那是我们家的口粮田。打小就爱吃西瓜的我愣是要爸爸种些西瓜。爸爸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种田我种西瓜,我们一起劳动。”

梦想真的实现了,第二年清明,爸爸果真在仅有的一亩地里辟出两分,种上了西瓜,我也成了一名小瓜农!

与其说我是瓜农。(,)还不如说我是监工。爸爸也跟我打趣,道:“嘿,小瓜农,拿上这些家伙,该干活啦!”我看着这些比我人还要高的锄耙,一脸茫然,顿了许久,才“诡辩”道:“这些大的是你们大人用的,我是小孩,该用小的。”

到了夏天,地里收获了,我的瓜也“题目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实在是一个再生活化不过的命题。一日三餐,一年千餐,吃因为不同的内容、情景、过程,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吃因为不同的地域、时代、人群,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和文化。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题从命题结构上,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部分。导语解说了“吃”的意义、特点、内涵,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前半命题,后面部分需要考生自己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引导考生开启思路;要求做出了文体限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牵动着择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示例,就应该明白,本题成败的关键是从示例突围。

1. 坚决不用示例

要知道,懒惰的人总是大多数,你如果也不动脑筋从里面挑一个来写,最终的结局就是跟别人撞车,而且撞得一塌糊涂。据来自阅卷场的统计,写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一成半,其次是第二个示例《吃的趣事》,而这两个题目得分最高的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用8个示例做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一篇得到满分。

2. 巧妙借鉴示例

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题目的示例,从命题形式上,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也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巧妙移植化用提供了方法提示。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最惬意的吃,我们据此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最惬意的吃,可以拟题“吃桃”、“吃梨”、“吃烤山芋”。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你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认为吃亏未必是福,吃了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越发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吃亏未必是福”。

3. 抛开示例以我为例

不受示例的干扰,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些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自主提炼正确(没有语法错误,不生硬)、响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有意蕴)的题目。这次出现的绝大多数满分、高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那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透《论语》”、“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文/周国安 刘夜明)

标卷作文

一类文

吃西瓜

眼前正值夏天,西瓜早已上市。现在吃西瓜很省事,怀里揣个10块钱,到水果摊旁,让卖瓜人自己挑,顺便还丢下一句:“开下来,不甜的不要,沙瓤的也不要。”我虽然还是小孩子,这招也百试百灵,每次都能捧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回去,一家人共同品尝。

时光倒流,地点变迁,我的记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是爷爷奶奶的家,如今早已人去房空,蜘蛛网密布。我的记忆却依然在那里萦回,久久不去。

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事,但爷爷奶奶的讲述却让我的记忆延伸到那时。

当时,家里只有一亩地,那是我们家的口粮田。打小就爱吃西瓜的我愣是要爸爸种些西瓜。爸爸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种田我种西瓜,我们一起劳动。”

梦想真的实现了,第二年清明,爸爸果真在仅有的一亩地里辟出两分,种上了西瓜,我也成了一名小瓜农!

与其说我是瓜农。(,)还不如说我是监工。爸爸也跟我打趣,道:“嘿,小瓜农,拿上这些家伙,该干活啦!”我看着这些比我人还要高的锄耙,一脸茫然,顿了许久,才“诡辩”道:“这些大的是你们大人用的,我是小孩,该用小的。”

到了夏天,地里收获了,我的瓜也“题目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实在是一个再生活化不过的命题。一日三餐,一年千餐,吃因为不同的内容、情景、过程,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吃因为不同的地域、时代、人群,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和文化。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题从命题结构上,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部分。导语解说了“吃”的意义、特点、内涵,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前半命题,后面部分需要考生自己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引导考生开启思路;要求做出了文体限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牵动着择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示例,就应该明白,本题成败的关键是从示例突围。

1. 坚决不用示例

要知道,懒惰的人总是大多数,你如果也不动脑筋从里面挑一个来写,最终的结局就是跟别人撞车,而且撞得一塌糊涂。据来自阅卷场的统计,写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一成半,其次是第二个示例《吃的趣事》,而这两个题目得分最高的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用8个示例做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一篇得到满分。

2. 巧妙借鉴示例

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题目的示例,从命题形式上,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也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巧妙移植化用提供了方法提示。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最惬意的吃,我们据此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最惬意的吃,可以拟题“吃桃”、“吃梨”、“吃烤山芋”。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你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认为吃亏未必是福,吃了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越发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吃亏未必是福”。

3. 抛开示例以我为例

不受示例的干扰,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些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自主提炼正确(没有语法错误,不生硬)、响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有意蕴)的题目。这次出现的绝大多数满分、高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那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透《论语》”、“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文/周国安 刘夜明)

标卷作文

一类文

吃西瓜

眼前正值夏天,西瓜早已上市。现在吃西瓜很省事,怀里揣个10块钱,到水果摊旁,让卖瓜人自己挑,顺便还丢下一句:“开下来,不甜的不要,沙瓤的也不要。”我虽然还是小孩子,这招也百试百灵,每次都能捧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回去,一家人共同品尝。

时光倒流,地点变迁,我的记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是爷爷奶奶的家,如今早已人去房空,蜘蛛网密布。我的记忆却依然在那里萦回,久久不去。

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事,但爷爷奶奶的讲述却让我的记忆延伸到那时。

当时,家里只有一亩地,那是我们家的口粮田。打小就爱吃西瓜的我愣是要爸爸种些西瓜。爸爸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种田我种西瓜,我们一起劳动。”

梦想真的实现了,第二年清明,爸爸果真在仅有的一亩地里辟出两分,种上了西瓜,我也成了一名小瓜农!

与其说我是瓜农。(,)还不如说我是监工。爸爸也跟我打趣,道:“嘿,小瓜农,拿上这些家伙,该干活啦!”我看着这些比我人还要高的锄耙,一脸茫然,顿了许久,才“诡辩”道:“这些大的是你们大人用的,我是小孩,该用小的。”

到了夏天,地里收获了,我的瓜也“题目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实在是一个再生活化不过的命题。一日三餐,一年千餐,吃因为不同的内容、情景、过程,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吃因为不同的地域、时代、人群,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和文化。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题从命题结构上,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部分。导语解说了“吃”的意义、特点、内涵,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前半命题,后面部分需要考生自己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引导考生开启思路;要求做出了文体限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牵动着择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示例,就应该明白,本题成败的关键是从示例突围。

1. 坚决不用示例

要知道,懒惰的人总是大多数,你如果也不动脑筋从里面挑一个来写,最终的结局就是跟别人撞车,而且撞得一塌糊涂。据来自阅卷场的统计,写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一成半,其次是第二个示例《吃的趣事》,而这两个题目得分最高的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用8个示例做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一篇得到满分。

2. 巧妙借鉴示例

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题目的示例,从命题形式上,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也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巧妙移植化用提供了方法提示。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最惬意的吃,我们据此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最惬意的吃,可以拟题“吃桃”、“吃梨”、“吃烤山芋”。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你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认为吃亏未必是福,吃了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越发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吃亏未必是福”。

3. 抛开示例以我为例

不受示例的干扰,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些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自主提炼正确(没有语法错误,不生硬)、响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有意蕴)的题目。这次出现的绝大多数满分、高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那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透《论语》”、“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文/周国安 刘夜明)

标卷作文

一类文

吃西瓜

眼前正值夏天,西瓜早已上市。现在吃西瓜很省事,怀里揣个10块钱,到水果摊旁,让卖瓜人自己挑,顺便还丢下一句:“开下来,不甜的不要,沙瓤的也不要。”我虽然还是小孩子,这招也百试百灵,每次都能捧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回去,一家人共同品尝。

时光倒流,地点变迁,我的记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是爷爷奶奶的家,如今早已人去房空,蜘蛛网密布。我的记忆却依然在那里萦回,久久不去。

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事,但爷爷奶奶的讲述却让我的记忆延伸到那时。

当时,家里只有一亩地,那是我们家的口粮田。打小就爱吃西瓜的我愣是要爸爸种些西瓜。爸爸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种田我种西瓜,我们一起劳动。”

梦想真的实现了,第二年清明,爸爸果真在仅有的一亩地里辟出两分,种上了西瓜,我也成了一名小瓜农!

与其说我是瓜农。(,)还不如说我是监工。爸爸也跟我打趣,道:“嘿,小瓜农,拿上这些家伙,该干活啦!”我看着这些比我人还要高的锄耙,一脸茫然,顿了许久,才“诡辩”道:“这些大的是你们大人用的,我是小孩,该用小的。”

到了夏天,地里收获了,我的瓜也“题目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实在是一个再生活化不过的命题。一日三餐,一年千餐,吃因为不同的内容、情景、过程,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吃因为不同的地域、时代、人群,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和文化。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题从命题结构上,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部分。导语解说了“吃”的意义、特点、内涵,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前半命题,后面部分需要考生自己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引导考生开启思路;要求做出了文体限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牵动着择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示例,就应该明白,本题成败的关键是从示例突围。

1. 坚决不用示例

要知道,懒惰的人总是大多数,你如果也不动脑筋从里面挑一个来写,最终的结局就是跟别人撞车,而且撞得一塌糊涂。据来自阅卷场的统计,写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一成半,其次是第二个示例《吃的趣事》,而这两个题目得分最高的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用8个示例做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一篇得到满分。

2. 巧妙借鉴示例

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题目的示例,从命题形式上,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也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巧妙移植化用提供了方法提示。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最惬意的吃,我们据此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最惬意的吃,可以拟题“吃桃”、“吃梨”、“吃烤山芋”。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你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认为吃亏未必是福,吃了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越发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吃亏未必是福”。

3. 抛开示例以我为例

不受示例的干扰,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些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自主提炼正确(没有语法错误,不生硬)、响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有意蕴)的题目。这次出现的绝大多数满分、高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那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透《论语》”、“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文/周国安 刘夜明)

标卷作文

一类文

吃西瓜

眼前正值夏天,西瓜早已上市。现在吃西瓜很省事,怀里揣个10块钱,到水果摊旁,让卖瓜人自己挑,顺便还丢下一句:“开下来,不甜的不要,沙瓤的也不要。”我虽然还是小孩子,这招也百试百灵,每次都能捧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回去,一家人共同品尝。

时光倒流,地点变迁,我的记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是爷爷奶奶的家,如今早已人去房空,蜘蛛网密布。我的记忆却依然在那里萦回,久久不去。

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事,但爷爷奶奶的讲述却让我的记忆延伸到那时。

当时,家里只有一亩地,那是我们家的口粮田。打小就爱吃西瓜的我愣是要爸爸种些西瓜。爸爸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种田我种西瓜,我们一起劳动。”

梦想真的实现了,第二年清明,爸爸果真在仅有的一亩地里辟出两分,种上了西瓜,我也成了一名小瓜农!

与其说我是瓜农。(,)还不如说我是监工。爸爸也跟我打趣,道:“嘿,小瓜农,拿上这些家伙,该干活啦!”我看着这些比我人还要高的锄耙,一脸茫然,顿了许久,才“诡辩”道:“这些大的是你们大人用的,我是小孩,该用小的。”

到了夏天,地里收获了,我的瓜也“题目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__

示例:~西瓜、~的趣事、~食堂的日子、~的变化、~在扬州、~瘪、~香、~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试题解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实在是一个再生活化不过的命题。一日三餐,一年千餐,吃因为不同的内容、情景、过程,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吃因为不同的地域、时代、人群,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和文化。这个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题从命题结构上,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部分。导语解说了“吃”的意义、特点、内涵,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前半命题,后面部分需要考生自己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引导考生开启思路;要求做出了文体限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牵动着择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示例,就应该明白,本题成败的关键是从示例突围。

1. 坚决不用示例

要知道,懒惰的人总是大多数,你如果也不动脑筋从里面挑一个来写,最终的结局就是跟别人撞车,而且撞得一塌糊涂。据来自阅卷场的统计,写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一成半,其次是第二个示例《吃的趣事》,而这两个题目得分最高的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用8个示例做题目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一篇得到满分。

2. 巧妙借鉴示例

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题目的示例,从命题形式上,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也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巧妙移植化用提供了方法提示。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最惬意的吃,我们据此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最惬意的吃,可以拟题“吃桃”、“吃梨”、“吃烤山芋”。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你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认为吃亏未必是福,吃了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越发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吃亏未必是福”。

3. 抛开示例以我为例

不受示例的干扰,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些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自主提炼正确(没有语法错误,不生硬)、响亮(读起来朗朗上口)、精彩(有意蕴)的题目。这次出现的绝大多数满分、高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那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透《论语》”、“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文/周国安 刘夜明)

标卷作文

一类文

吃西瓜

眼前正值夏天,西瓜早已上市。现在吃西瓜很省事,怀里揣个10块钱,到水果摊旁,让卖瓜人自己挑,顺便还丢下一句:“开下来,不甜的不要,沙瓤的也不要。”我虽然还是小孩子,这招也百试百灵,每次都能捧着又大又甜的西瓜回去,一家人共同品尝。

时光倒流,地点变迁,我的记忆回到那个落后的小村庄。那是爷爷奶奶的家,如今早已人去房空,蜘蛛网密布。我的记忆却依然在那里萦回,久久不去。

那时我还小,不怎么记事,但爷爷奶奶的讲述却让我的记忆延伸到那时。

当时,家里只有一亩地,那是我们家的口粮田。打小就爱吃西瓜的我愣是要爸爸种些西瓜。爸爸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种田我种西瓜,我们一起劳动。”

梦想真的实现了,第二年清明,爸爸果真在仅有的一亩地里辟出两分,种上了西瓜,我也成了一名小瓜农!

与其说我是瓜农。(,)还不如说我是监工。爸爸也跟我打趣,道:“嘿,小瓜农,拿上这些家伙,该干活啦!”我看着这些比我人还要高的锄耙,一脸茫然,顿了许久,才“诡辩”道:“这些大的是你们大人用的,我是小孩,该用小的。”

到了夏天,地里收获了,我的瓜也“

家庭·亲情写作指导及例文

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人,作为社会的人,首先并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亲同手足的兄弟姐妹。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方面,你一定有许多切身的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许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点拨】

(1)“家庭·亲情”这类话题还可延展为这些话题:母爱、父爱、手足情、单亲家庭、代沟等。

(2)可以说,每一个高考作文题都与我们的家庭、亲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从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像“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包容”“语言与沟通”“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家庭教育”“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等等,哪一个都可以从家庭、亲情的角度构思,而且都有以此为内容的高考满分文出现。所以,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在备考高考作文的过程中,你一定要加倍重视对家庭、亲情素材的梳理与运用。或许,你会在考场上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在最关键的时候,亲情会助你一臂之力。因为,每一个阅卷老师都不会面对真情而无动于衷的,情感,这种人类最美好的精神具有无与伦比的美与冲击力。没有人能抵挡得住它的撞击。然而,你也必需得注意,亲情来不得半点虚假,情感决不能被编造所代替。所以,当我们准备用自己的笔去抒写丰富的家庭生活,表达美好的亲情的时候,你必须做到:写属于我的独特生活,独特才能真实,独特才能新颖,独特才能精彩!

(3)家庭、亲情这个话题是很大的,而要用800字写好一篇文章非得从小处入手不可,在考场上一定要学会“化大为小”。可采用层层缩小的办法,以此题为例,“亲情”这个话题,可划为几类,如母子、父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祖孙之情等。可以再小到写父子之情,父子之情的表现方式很多,还需再次化小,要小到只写一件事,这件事一定要典型,然后集中笔墨写好这一件事,要写出波澜,写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再配以适当的抒情议论,文章就很有魅力了,切忌记流水帐。

(4)考场作文的素材怎样才能独特呢?唯有来自自己生活深处的东西才是独特的。还应注意,大多数人都有可能经历的事,即使真实,独特性却没有。写“亲情”,许多同学选择素材时常会落入一些俗套中,比如写自己大病一场、父母如何劳累,头发如何出现了白色,皱纹如何爬上了父母的脸庞。又比如写自己家境如何贫困,父母如何咬紧牙关供自己读书。此类素材尽管来自生活,但写的人太多,也就失去了感人的魅力。同学们要想一想,哪些是大家都可能经历的,哪些则是唯有我自己独有的,自己独有的东西,自然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这样的素材,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

【例文】

我爱我家

在我家,爸爸自称学识渊博,无所不能,人称“博学先生”;妈妈则以“万能太太”自居,而我,则是个地地道道的“乐天派”,无论大事小事,我都要笑上两声。我们一家三口凑到一块,屋里便是笑声四溢了。

话说这一天,“博学先生”一不小心把我的随身听弄坏了,无论什么磁带放进去,拿出来,肯定是被搅得乱七八糟。嘿嘿,这让我那个自称“无所不能”的老爸损伤了不少脑细胞,他翻烂了使用说明,按遍了所有能按的键,就是不起作用。于是他呆呆地望着我自言自语道:“完了,它又该进修理厂了……千古罪人呀……”正说着,妈妈迈着四方步,慢条斯理地走进屋来,拿起随身听,不屑一顾地看了几眼,打开盒,捣鼓起来,一会儿工夫,递给爸爸道:“给,好了。”爸爸望着她,哪肯相信,冷笑了两声,试探性地把磁带放了进去。刹那间,优美的音乐从里面“流”出,而且音质似乎比原来更好,我不禁拍手称绝,再看看爸爸,他惊讶地望着妈妈,眼睁得滴溜圆,我真担心他的眼球会从眼眶里掉了出来。“好了,作为答谢,你洗一个星期的碗吧!”“万能太太”打着官腔道。“好,好”。爸爸一边作答,一边放下手中的随身听,走进厨房,洗碗去了。

不一会儿,妈妈哼着小调,走出屋来,见了我,高兴地唱道:“这周有人洗碗啦……”“好啦!唉,妈,你怎么修好的?”妈妈立刻闭上嘴,一甩头发,一扬眉毛——“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