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树上的蝉宝宝在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蚱蜢踏着青草四处蹦跳着……这么多活跃的昆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身披花衣裳的蜻蜒了。

我瞧着翩翩起舞的蜻蜓多可爱啊,忍不住猛扑上去捉了一只来玩耍。我小心地捏着它的一对翅膀,放在手心上观察。呀,小蜻蜒的眼睛圆圆的,大大的,?a href='http://www.xiaogushi.com/zuowen/zhuanti/gou/' target='_blank'>狗鹤怕坦饽?咦?里面好像还有许多小瞳孔呢。于是我拿了放大镜来仔细观察:天啊,蜻蜓的眼睛竟然不是两只,也不是四只,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小眼睛呢。太奇怪了,难道这是一只变异的蜻蜒?于是,好奇的我立刻又捉了几只来观察,结果与第一只所看的是一样的,这说明了蜻蜓的眼睛里确实有无数的小眼睛。

这简直是一个惊天大秘密啊,传说中的“二郎神”有三只眼睛已是厉害之极了,拥有这么多眼睛的蜻蜓的视力岂不是更厉害?蜻蜓到底有多少只眼睛?又有什么作用呢……

满腹疑问的我在家里探索无果,只好向科学老师请教,答案令我茅塞顿开: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每个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数目由10至3万个不等。每一只小眼都是一架小型照相机,周围的物体不断被摄入,形成图象,它能看到6米以内的东西。昆虫的眼睛,一般说来都是近视眼,可是,蜻蜓的眼睛,却是远近都能看,视力确实很好。它上半部分的小眼睛,专门看远处的物体;下半部分的眼睛,是专门看近处的,这样它在空中捕捉小虫时,也能得心应手,百发百中,从不落空。不过,如果你加快速度在它的眼睛上部晃动,它便目不暇接,你就很容易抓住它了,这就是蜻蜓眼睛多的弱点。

大自然可真是处处充满着奥秘。我以后要多观察、多质疑、多探究,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发现更多更有趣的东西。

探索奥秘

数学课上,杨老师 给我们出了三道计算题: 999 х 213 999 х 724 999 х 527 ,请我们拿出笔计算。说时迟,那时快,大家拿起笔“唰唰唰”地几下就做出了。杨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999 х 213=212787

999 х 724=723276 999 х 527=526473 ,笑眯眯地说:“同学们,我们仔细观察这三个积就可以发现,每个积的前两位上数字与第二个因数前二个数字相同。那么,积的后几位上数又有什么规律可寻呢?请同学们仔细比较,探究其中的奥秘!” 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立即“埋头苦干”,教室里顿时雅雀无声。

不一会,同学唐可梦高举右手,兴奋地向大家汇报:“我发现了第二因数个位上的数与 9 乘得的数分别是积的第三个数和末位上的数,你们看: 999 × 213 = 212787 ,第二因数个位上的 3 × 9 = 27 ,积的第三个数和末位上数刚好分别是 2 、 7 ,另外两道题也是同样的规律。”杨老师欣赏地点起了头,说:“唐可梦能独立思考,发现了自己的规律,真了不起!我们就把这个发现定为‘唐可梦规律’!”(大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杨老师接着说:“数学是一门科学,其中的奥秘无穷,有时,只要你善于观察无数的奥秘在等着你去探索。请大家再反复比较,是否还有不同的规律?能找到其中的奥秘吗?”

我也拿起笔思索起来:积 前三个数都与第二个因数有关,会不会另外的规律也跟这个第二因数有关?我带着这个疑问把第二因数与积每个数位上的数仔细比较起来……突然,我眼睛一亮:每个积的第三个数都比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少 1 。我紧随思路寻找:那积的后 三个数会不会和第一个因数有关系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一直盯着 999 ,该不会也和积的前三个数有关系吧?嘿,有了,我忙着在本子比划起来:

999 х 213= 212787

999

为了找准规律,我又在第二题比划起来:

999 х 724=723276

999

的确如此,积的后三位数就是与第一个因数和积的前三个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防止意外,我又急不可待地在第三题上比划起来:

999 х 527=526473

999

“杨老师,我揭开奥秘啦!”我高兴得从位置上跳了起来。同学们也抬起头来盯着我,杨老师请我上台去讲解,我三步并作二步,拿起红粉笔就在黑板上比划起来:“首先,我发现积的第三个数还有一种规律:积的第三个数刚好比每个第二因数个位上的数少 1 ,再请大家看清楚,积最后三个数分别又与第一个因数及积的前三位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积的第四个数与积的第一个数相加得 9 ,积的第五个数和积的第二个数相加得 9 ,积的最后一个数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得 9 。”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深深体会到苦苦探索之后的喜悦。

我想:同样一道数学题,就有几种不同的规律,如果我们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创新探索的习惯,那么生活中将会有多少奥秘被我们揭开。

科学需要我们去探索

朋友,当你在夜晚仰望天空时,你是否想问:为什么会有星星?星星为什么会永远一闪一闪地闪烁?在春天,你是否想问:为什么姹紫嫣红的百花总在这个季节开放?在盛夏,你是否想问:为什么当雷雨过后,天空中会架起一座绚丽多姿的彩虹桥?然后悄悄地消失?……正是这些问号驱动我们去探索,引领我们大胆地去设想,让我们一步步攀登科学的高峰! “哦,成功啦!成功啦!”咦?这是谁的声音?哦,原来是堂弟呀!我上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在做一个实验。什么实验呢?“啊?将硬币浮在水面上?这怎么可能呢?”听完堂弟的解释,我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然我摆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可我心里已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 我听了堂弟的实验方案,便回到家里也学做了起来。我先准备了一杯水(满出杯口),再准备了几个一角钱硬币。虽然我心里没有底儿,但想想堂弟都做成功了,我也不甘示弱。于是,我先将一个一角钱硬币放在杯沿,再慢慢往里推,可能是我推得太用力了,硬币“嗵”的一声掉进杯里,溅起几滴水滴。“哎,失败了!”我边擦着脸很是失望。第二次我吸取了前次的教训,将硬币放在杯沿,小心翼翼地推动着,可硬币还是“不听使唤,又给我展示了它的“跳水技术”。“哼,真是作弄人,不做了!”我气呼呼地埋怨道,可我转念一想,连堂弟这个“小不点”都坚持到底了,我也不能放弃!于是,我又重新实验了起来……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硬币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我的心里像灌了蜜一般得甜,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后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满出杯口的水面有一层薄膜,这薄膜的力量可大了,它能承受一定的重量,怪不得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哈哈!这原来就是科学在作怪呀……” 我们要像海绵吸水一般吸收有用的科学知识,大自然还有很多的奥秘还等着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呢!。

蜘蛛捕食的奥秘

蜘蛛捕食的奥秘(经学校初评为三等)姓名:白 慧 学校:酉阳县麻旺镇亮垭小学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石敦山 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关蜘蛛捕食的科学课,老师告诉我们:“蜘蛛只吃活的东西。”那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决定去探索里面的奥秘。 因此我做了一个试验,我从墙角捉来一只蜘蛛,把它放进纸箱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透明的玻璃,便于观察。还没等到蜘蛛织网,我又迫不及待地捉来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面前,谁知,蜘蛛置之不理,反面向其它方向爬去了。 为了弄清楚蜘蛛为什么不吃死的东西,我又来到小纸箱边观察。我看见纸箱角多了一张网,蜘蛛一动不动地趴在上面。我又向四周望了望,发现死苍蝇还在那里。我想了想:“蜘蛛没吃苍蝇,是不能它还没有织网呢?”接着,我把死苍蝇放在网上,蜘蛛还是置之不理。随后,我用小竹签在苍蝇身上触动了一下。蜘蛛有反应了,向着颤动的地方爬去。我立即把小竹签收回,蜘蛛停立下来,我又用小竹签触动苍蝇的身体,蜘蛛又有反应了,我又把小竹签收回,蜘蛛又停立不动。这样反复几次,蜘蛛还是这样。过了一会儿,蜘蛛无奈的爬回网的中心。噢!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靠织网来捕食。 为了证实蜘蛛是不是靠网颤动来产生感觉的,我又做了一次试验。我将小竹签放在苍蝇身上,而且颤动比原来大两倍。蜘蛛便匆匆地赶来,只见蜘蛛尾部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不一会儿,网上只剩下一个空壳了。这个实验说明:“蜘蛛不是吃死的昆虫,而是吃活的昆虫。还说明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

月晕知风的奥秘

在生活中,我们要勤观察、多思考,观察生活中微妙的变化,利用一些科学知识去探索生活中的奥秘,它总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记得以前我在看故事书时,书上有一个成语,“月晕知风”。我搞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去发现它的解释是说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我感觉很奇怪,月亮出现光环和刮风有什么关系? 于是,我便带着不解去问爸爸,可是爸爸听完我的问题,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可以去查少年百科知识全书呀!”我听完之后,便又带着我的疑惑去查书,啊,找到了!答案全在书上写着呢。 原来晕起源于月亮或太阳的光源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的现象。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日晕或月晕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天气要有一定的变化。一般日晕预示下雨的可能性大,而月晕多预示着要刮风。所以,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月晕有时候会有缺口,缺口的方向便是刮风的方向。 现代科学发现;月晕是伴随着天空的卷层云而出现的。卷层云是一种具有毛丝纤缕结构的高云,它是由无数直径为10—50微米的细小冰晶集聚而构成的,云底离地面高度约在6公里以上。卷层云本身不会产生降雨,但其后的含有大量水分的中低云就有可能下雨,所以我们才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晕’的出现预示着很快就会刮风下雨。是不是出现‘晕’就一定会刮风下雨呢?不一定,是不是刮风下雨就要看卷层云而后的中低云是怎么发展的。 如果它们继续发展,云量增多,云层增厚,就会刮风下雨。无论是接连数天的‘晕’还是昙花一现的‘晕’,都应看‘晕’后中低云的发展速度。中低云发展移入快,降水来得快;发展移入慢,降水也就姗姗来迟;不移入,则不会有降水。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让我想起了在去年深秋发生的一件事,记得当时连晴燥热,最高气温都在26度上下,结果有一天晚上,淡云掩月,一轮美丽的月晕当空辉映,十分美丽。可是爸爸告诉我要刮风降温了,果然,48小时以后夜里,北风狂作,气温骤降,不禁叹服爸爸预测的精确!现在才发现原来谜底是这样的啊,现在,我又多了一个知识,我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么一件事情,使我懂得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知识是多么的博大精深啊!我们要学好每一门功课,长大以后,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因为,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这些21世纪的接班人去发现,去探索呢!

教师点评:郑林瑞平时就是一个细心观察、喜欢阅读的孩子,本文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对月晕现象的描写,能切中要害,详尽而全面。文章体现了自然科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读来饶有兴味。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处寥寥数语,显示了她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心,催人奋进。

南京鼓楼区一中心小学五(四)班郑林瑞点评教师:赖赟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