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 梦

夜,滔滔地来了。它多么迷人!

我躺在床上,仰望着神秘的星空。看,那几颗最明亮的星星挂在天边,正向我眨眼哩,似乎说:“来呀!小朋友,这里有好多奥密需要探索呀!”我向往着,向往着,头脑里浮现出无限的遐想,慢慢地,我合上了眼,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一天,我带着一支太空探险队,乘宇宙飞船0号来到了月球。啊,好大啊!好高的山呀!这里有丘陵,高原,还有江河湖海。荒原上遍地丛生着树木、杂草,只是没有人类的足迹我们全体队员踏着荒原,攀着山路,去探索月球无穷的奥秘,规划美好的未来。

嘿!前面的景色很迷人,是一个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对,我一定要把月球环境保护好,让地球上的游人都到这里来参观,让他们饱览月球上这无限美好的独特风光。

我带着太空探险队在月球上走啊,走啊,无数是奥秘被我们发现了,宏伟的开发规划也拟订出来了。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我当上了月球总统。我是多么荣幸,多么自豪呀!哈,哈哈!我跃身飞起,跌了一咬,睁开睡眼,面前似乎变了。啊,天亮了。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我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瞳孔世界:西藏:文明与历史的述说

西藏:文明与历史的述说

——记录片《天上西藏•离太阳最近的人们》分析

文/伍宇航

风起云涌,惊涛拍岸,夕阳西下,细水长流.《离太阳最近的人们》讲述西藏数千年的文明与人文情怀,摘下沉重的面貌,探索西藏历史,发现西藏价值。

纪录片《天上西藏》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的一期节目,《离太阳最近的人们》记录了西藏北部、世界屋脊的屋脊羌塘高原生活的游牧民族独特、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探索了其高原气候、文化记忆、地域风貌和历史起源,极具观赏性。生生世世,繁荣不休,数千年的时间见证了羌塘游牧人民的豁达、乐观、安之若素和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本记录片一方面通过镜头直接对羌塘高原地域风貌和人文生活的记录,这里被称为生命禁区、地球第三极,平均海拔4600-5100公尺,平均气温0摄氏度以下,氧含量是一般平原地区的1/2,自然生态环境极为恶劣。这里还分布着星罗棋布的湖泊,占全国湖泊总数的1/3,海拔最高的大咸水湖就从这里诞生。冰层移动、高原隆起、全球变暖等问题也等待着科学家的考察与探究。在这里,冰天雪地、小鸟伊人,孩子的哭泣声都述说着风的故事,刺烈一家是羌塘高原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他们家中每生下一个羊崽都会被取上一个名字,在刺烈眼中,它们每一个都是单独的生命体,这里一草一木皆灵性,湖泊为女神、大山称男神,它们与人类一样演绎着爱恨情仇。说唱艺人玉梅的一曲曲藏歌,伴随着这里的人文随风飘荡。年年岁岁、日日夜夜,羌塘人的生活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建起了房屋,开起了汽车,用上了家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却不会改变羌塘人的性格和习俗,咩咩羊叫,见证的是羌塘人勤劳的生活与艰辛的付出,哪怕行走万里,长期迁移也要等待羊崽的新生。它们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赛马会了,磕磕碰碰,骑马狂奔,见证的是他们顽强的生长记忆与血液中流动的坚韧。

《离太阳最近的人们呢》另以方面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述说了羌塘高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进程,重点介绍了人类对西藏历史价值的发展与对西藏文明的探索。本纪录片选取了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人类学者等分别对其作了解说,涉及了对代表性地域的详细分析,对因文化交融形成的语言孤岛、同而不化,冰层移动的影响、地壳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湖都作了介绍。

整部纪录片的艺术特色很高,整部片子的画面唯美清晰与高原风情交相辉映;构图巧妙,夕阳、浪花、大雁、湖泊、冰川等宏伟画面让人拍手称绝;在色彩上,编导没有刻意去追求个性,更多的是原生态的拍摄,让人真是可感;本记录片音效不是太多,不过略到之处可谓独到,片中更多的是原生态声音,比如狂风呼啸,让人身临其境;片中和片尾都响起了藏族民歌,片中选取了说唱艺人的声音为代表,民歌飘荡让人回味无穷,更是羌塘高原居住人们淳朴自然的体现。值的一提的是,作为一档文艺节目,编导还为观众呈现了示意图等模拟画面,如水平面的抬升、平原的隆升,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也让观众情绪明了的了解科学知识。

西藏,这个正在变化的地方,藏族人民,这个正在成长的民族。西藏的文明与历史等待着更多人的探索与发现。

请再努力0.3秒

生活是一本书,有探索不尽的人生哲理;生活是一首歌,乐在其中回味无穷;生活是一位导师,教导我追寻胜利的方向。 “每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然而,我的体育方面却不是太好。运动会开始了,我有幸被选为运动员,我要挑战自己。我参加的是60米、100米和800米,但是在60米与100米中没有拿到好名次,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最后一个项目上。我要在最后一个项目中改变自己!800米的发令枪响起,每个动员都在尽力奔跑,于是我也赶了上去。可是我怎么也赶不上她们,我渐渐泄气了。忽然听见耳边传来一阵阵的呐喊声,是老师和同学们呀!在最后一圈中,我咬紧牙关冲了上去,一个、两个……我排在了第七,只要再超过一个就能进入前六,就能拿到分数了。正当我找回信心时,可时间不等人,我与第六名擦肩而过,只差0.3秒!0.3秒!我输了!这0.3秒让我一败涂地!正当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家,没有取得好名次而后悔时,有几个同学来扶着我,又是递水又是擦汗!我真后悔!要是再快一点就好了!运动会结束了,我们班竟以1分之差,输给了三班。一招不胜,满盘皆输! 要是我再快一点,这个结局就会改变!0.3秒!多么短暂的时间!而我们的人生中又有多少像这样的0.3秒呢!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可是我要在他说的话最后加上一句:请再努力0.3秒!

0的漫想

0并不只是一无所有 ——读《0的漫想》有感四(3) 周岂岙 一次讲座,能使我们领悟到人生道理;一次交谈,能使我们记忆犹新;一次阅读,能使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那么,何尝不选择一次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给大脑的漏洞打上补丁呢?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名叫《那飘香的马兰花》。它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组成的,而其中一篇让我感触最深的叫《0的漫想》。它主要讲了一个企业家破产了,他手里无力的捏着一本账单,上面有一个触目惊心的0。他想投河自杀,但被一个老人看见了他,也看见了0。于是老人劝企业家:“你为什么只在乎那个0,而不想想怎样再去创业呢?”。企业家听了豁然开朗,立即用仅有的零钱填饱了肚子,又找了份苦工。他不怕苦不怕累,几年后又成了大公司的老板。当他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是0给了我希望。” 读着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想到了我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好,有一次老师给我们来了个小测验,后来成绩出来了,80分,险些要70分了。成绩出来时,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爸爸那张成天板着的脸孔和妈妈那休无止境的唠叨了,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pa pa”直往下掉,把试卷的一角都打湿了。老师看见了安慰我说“你别难过,这次考试并不代表以后,只要你认真,考试时不马虎,就会考到好成绩了。”我听了,豁然开朗,从0开始,认真听课,认真复习。又过了段时间,又有了一次小测验,我细心考试,不马虎,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就考了个93的高分。 是啊,0,它并不只是一无所有的代名词,还是希望,温暖,成功的好伙伴。0,代表着或是选择重新开始,也可以是就此结束。在你身边的0是好伙伴,还是一无所有的代名词,就要看你怎样对待它。如果你正确对待它,它就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如果你错误的对待它,那么伴随你的只能是失落,难受和一个显示你一无所有的标记。 每到子夜,时钟都会归零,才会有新的一天;磅秤在称完东西后,都要归零,才能使下一次更加精确;爱迪生就曾因一场大火毁实验室而万幸——这样他便可改变思维重新探索。也许长久背负着成功的包袱 ,你已习惯安逸,丧失斗志,失去了奋进的动力,0可以使让你放下包袱,重新审视自己,开拓新的征途,而且此时的零已非最初的的那个零,它给予你失败的教训,它帮助你更好认清自己所要的行走的路。所以遭遇挫折时,让我们正确对待0,不要误会它,不要埋怨,让我们以它为起点,创造生命中无数个新的奇迹。

探索“1+1”

□邢 楠

赵本山关于“1+1”有段经典的对话:

“1+1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在算错的情况下。”

其实,“1+1”这道经典试题的答案还真是千姿百态,几乎触及了多个方面,不信您请看:

“1+1”之算术篇

我记得我最早接触的加法算式无关0,而是1+1=2。这几乎是一个很自然又合乎算理的式子,可谓人尽皆知。所以“1+1”堪称加法算术的典型代表。

“1+1”之汉字篇

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当数我们的汉字。“1+1”打一个字谜,答案则是“王”,如果有人用“1+1=?”打一个字谜,答案则是“田”。可见咱们祖先在造字时无意中隐藏了“1+1”,于是这“1+1”便成了如今人们常见的字谜题。

“1+1”之生活篇

有人说“1+1=3”,因为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爸爸+妈妈+我。

有人说“1+1=1”,因为一群羊+一群羊还是一群羊。

生活中充满奇妙乐趣的现象让“1+1”再次发生变化,脱离了“数”与“字”的限制,真是怎么说怎么有理!

“1+1”之哲思篇

思想品德书上说的“竞争合作求双赢”指的就是1+1≥2。人离不开合作,拉封丹曾讲过:“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在当今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单靠自我力量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会借助外力,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1+1”之食物篇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其实仔细一想,很多今天人们喜爱的食物与“1+1”也有关。如夹心饼干,三明治等。它们改变了以往食物单个存在的形式,巧妙地采用了“1+1”的构思,在两层之间“埋伏”下无穷的变化与花样,可谓是拯救了饼干

单一发展的命运。

“1+1”之总结篇

人的思维是充满创造力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1+1”早已伴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有了各种各样新的含义,新的概念。从最初的数学算术到现在的一种生活现象的概括,乃至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应用,“1+1”就是人类多向思维的典型例证!

相信“1+1”会因为人们的探索而演变出更多富有魅力的答案!

【点评】文章以赵本山的经典对话开篇,独特,吸引人们眼球,形式十分新颖。接着小作者选取“1+1”为线索,联系到算术、文字、生活、哲思,甚至连食物也能写上几笔,用多种视角突出了主题“探索”,揭示出要多方位思考探索问题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