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中考满分作文真经

安徽庐江四中(231500)金星闪 手机:1385654116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安徽省的中考作文命题总是在不断变化、创新的。命题者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不断探索、创新中走向成熟。充分展现了命题改革者的胆略与智慧。近四年来,安徽省的中考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2003年考题为给材料话题“体验”,2004年为给材料半命题作文“珍惜所拥有的―――――”,2005年安徽省课改区的作文题目为新型的材料作文,出乎很多师生意料,体现了开创精神,但作文材料设置了一定的审题难度,不少考生由于没把握好材料观点而偏题、离题。同去年材料作文相比,今年安徽省课改区的材料作文体现了新颖、开放、可写性强三大特点。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新课改 教研课 四年级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

新课改 教研课 四年级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新课标义务教育第八册数学白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刘焕艳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栽树、两端不栽、只栽一端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2.通过动手画、动手摆等数学活动过程,探求新知,从中渗透数形结合,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一种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策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拍手歌”不仅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其实我们的手上还有许多数学奥秘,你们想知道吗?生:想。师:请观察老师的手势是哪个数字?生:2.师:这个2代表什么?生:两个手指头。师:可是老师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数字1你知道它代表什么吗?生:手指缝。师:在这里我们把手指缝叫做间隔。谁能完整地说叙述一遍。生: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师做动作学生叙述:生:三个手指之间有两个间隔。生:四个手指之间有三个间隔。生:五个手指之间有四个间隔。师:手指与间隔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数学广角里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师:什么事植树问题呢?•课件出示: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他们中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间隔?生:同座与同座之间有间隔。课间操站队时同学之间有间隔。窗户与窗户之间有间隔---------课件出示:一排排整齐的树。师:这些树与树之间都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栽种的,既科学又合理。二、进入知识乐园:我动手、我动脑、规律我寻找师:同学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生:植树节。师:对,是植树节。每年的这一天全国上下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师:今年我们学校将要建成花园式的学校,校领导给我们四年三班安排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让我们设计一份植树方案。课件展示: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侧植树,请按照每隔4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小组讨论探究要求动起来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笔画一画:动嘴说一说:小组汇报师板书:xml:namespaceprefix=vns="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两端栽树植树棵树=间隔数+120÷4=5(个)5+1=6(棵)两端不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20÷4=5(个)5-1=4(棵)只栽一端植树棵树=间隔数20÷4=5(棵)师:三种方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植树棵树?课件展示:两端都栽、两端不栽、只栽一端效果图。重点强调: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三、进入开心乐园用规律勤思考生成问题解决好小结: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和植树问题很相似,其实我们利用植树问题的策略,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其它类似的问题,你们想试试吗?四、回顾整理,反复提升。学习永远是件快乐而有趣的事,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深思,课改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还差12天就三年了。

从初一到初三,我不知道我经历多少的感动和高兴,我也不知道我跟多少同学分离过,我只知道每一次的分开,都伴随着难过。

我记得,刚刚上初一的时候,跟小学一样,是同桌那样坐的。

我们一起闹,一起笑,一个人看漫画另一个人把风;一个人站起来回答问题,另一个人在底下小声的指导……还有一些只有我们同桌两个人知道的小秘密。

现在呢?说话开始变得大声了,看漫画的时候没有人看着老师了,站起来回答问题也不再会有人提醒你了……就连小秘密也成公开新闻了。

感觉少了点儿什么,又感觉多了点儿什么。

开学时,要重新的分组,那时候心里就已经开始不是滋味了。

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忽然分开,心里不舍。就算是在一个班级里。

放学之后,我看见我们组的同学,我努力装得很开心,但最后终于忍不住的拥抱了我的组长,然后倔强地说了句再见。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在拥抱的时候我哭了。眼泪究竟有没有滴在组长的衣服上,谁也不得而知。

现在亦是如此,五组,我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如胶似漆,没有谁会知道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挣扎与融合。如今又要重新分组,我又再次难过。大家其实都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坏,他们都很好,就算我们组的成绩次次都是倒数第一,但我们都知道,我们都在努力着。我们很开心,很快乐,这真的比考好的成绩更令人欣慰。

两年前,从班里离开那么多人开始,我就感觉15班变得不完整了。像是被人从中间撕开,再拼到另一个人身体上一样,就算愈合的再怎么完美,中间依然有一条线,昭示着我们的不完全。

曾经我也考虑过,课改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那时我没有顿悟出任何的东西。但我想我现在明白了,课改这样的小组分置,虽然给了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适当的压力,让我们在竞争中不断地努力,已打败对手为目标的不断学习……但是,却丧失了从前同桌的那种美好。

这年头,成绩是王道,谁还会在乎你的心情,你的朋友,你的经历,你的经验呢。课改,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更让我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出去。

我一定要去过国外的生活,但绝对不是靠学习。

如果有一天我长大了,再听那些充满回忆的歌,比如,《同桌的你》那是我可能会迷惘,我究竟应该回忆谁。是小学和初一的同桌,还是已经分离太多的组员?

我们有着同样的想法,每次听到“爱丫爱丫”的时候,都会想起我们初一和同桌的样子,但现在,课改之后,任何的歌都找不回我们曾经的留念了。

也许,我只有在听到《大海》的时候,才会想起曾经有一个胖胖的男生在班里深情的演唱吧。

课改,它让我长大了很多,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也丧失了很多。

最后一句忠告,不是关于文章的话。

绝对不要和父母做朋友。尤其在这种年代。

我有深刻的体会。

就如此吧。

(PS:考试之后,又要分组了,抒发一下抑郁的心理和对教育的失望。)

我想写

一片淡淡的文章,如同一泓清泉在纸张上缓缓流过,浸染出的是一丝丝的情怀。

提起笔来不知该写些什么,我不知自己为何而写,但我知道我想写。想写一些励志的文章,让人看了之后慷慨激昂、奋发前进,却发现这类文章早已遍地皆是,就连我自己都快对此麻木不仁,又怎好意思送到读者面前。想起了《合欢树》,我想写一篇优美的散文,来渲染一下母爱的伟大,榨出读者的几滴眼泪,却发现写出来文章是如此矫揉造作、空洞乏味,简直是对母爱的一种玷污。

但我依旧想写一些东西。

我想写春天,路边的小草变绿了,喷管里的水在漫天挥洒,在阳光映射下泛起彩色光晕,在阳光照射下一闪一闪十分动人。有一些耐不住拘束的水花溅落在草坪边的羊肠小道上,泥土被一点一点的浸染。光着脚丫踩在上面一丝丝凉意直窜上心头,感觉如盛夏之下喝了一杯刚从井里打出的沁人清泉,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张大了嘴在尽情地吮吸着这种滋味,美妙极了。我在上面时而疾走、时而缓行、时而跳起,只听下面泥土发出滋滋的声音,还是不时冒出个水泡,啪的裂开,而我只顾自己尽情陶醉其中,我想在我心中这才是最美的自然之声吧。但我却不知你是否可以想象得到。

我想写我这数十年求学的辛酸与悲苦,我风尘仆仆、浩浩荡荡的投入学业之中,整天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想到我十多年的努力,我美妙的青少年时代只能在繁忙学业中蹒跚度过,我害怕,我害怕最后在那几张纸上我发挥失常了,我该如何安慰自己,我该如何振作起来,区区几张纸竟承载着我数十年艰辛的结果。十多年的少年时光,本该亲近自然的我回到老家却分不清小麦与谷子;本该情窦初开的我,却时时刻刻被老师家长搜索着灵魂,连与异性交往应赢得的最起码的信任与尊重都没有;本该广结朋友的我,在伤心时连倾诉的朋友都没有,夜深人静时只能蜷缩在被窝一角,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凉与无助。我甚至连想象的勇气都没有。

我本想打起精神积极面对生活,突然间你告诉我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我只好苦笑安慰你别那么低沉。但谁又知道我心中好迷茫、好害怕,‘世界末日’面对如此沉重一词身为高中生的我又该如何挑起。

我想找长辈来倾诉一下生活的不如意,你们却总是在草草说几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阳光总在风雨后’便匆匆离去。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我想找个人倾诉,我想问难道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承担痛苦成为人上人吗?这就是人在自然中存在的本质吗?我说:“我想摆脱世俗生活的自由快乐一些”。你说:“那样你便会被自然淘汰”。我依旧只能一如既往,苦苦的笑。

我想说我胸怀天下,我想要改变中国腐败的官场,我要让国人生活真正的好起来、平等起来,但迎来的却是劝诫与讥讽。亲戚朋友都说:“这是不可能的,千万不要陷入这片沼泽否则将自身难保。”为什么,我看到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耸入云霄,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漠,思想也都被束缚在了楼阁间。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国人信仰防线一再溃退,人与人之间除了利别无其他。为什么,这社会现如今如此躁动,人性也都渐渐黯然。你们对我说改革开放现正处于过渡时期,一切都会好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靠你们这一代了。我怕,我怕为其奋斗一生,却依旧看不到希望的曙光,我也只能在满怀希望之中遗憾的离开,我不甘心啊。

平地炸响一颗春雷 ,你对我说要新课改了,要减轻学生的压力,多好啊,却我看到的只是口号。而我也只能在繁重的学业之中向新课改眺望,看着它越来越远。你对我说多好啊,你们可能拿到自主招生资格,但我却想哭,我想为我那些从不知什么是自主招生、仍在老家普通高中挣扎的同学哭泣。难道这就是国家一直倡导的学生公平、教育公平吗?

我不知道心中的苦痛究竟有多浓重,我也不敢轻易触碰。我只想有一天能够走进山林走进自然,耳边不再响起催促学习的声音。我只想有一天我能够因为我想写而写一篇真正属于我的文章。

课改的体会

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校广大师生都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新课改,新课程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课改主要体现在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合作探究、产生新疑。它让同学们对学习更有兴趣,发言更积极。同学们在课堂上大显风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热情高涨,使学习成为充满快乐的趣事。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互动,同学们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亲身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同学的学习过程,我们才能无拘无束地置身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课改实现了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学习过程与后果并重,同学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课堂上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我认为课改让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同学们学得主动了,大胆了,变得主动而灵活,大家都抢着发言。学习由苦变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变成了课堂上的主旋律。

虽然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好成绩,课堂、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变化,但是在课改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如:知道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实际课堂教学中却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应该还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向社会生活开放,多一次勇敢实践开拓;多一点探究创新体验;多一些同伴互助协作。

多给我们一些权利,让我们自己去选择;多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自己去体验;多给我们一点困难,让我们自己去解决;多给我们一个问题,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多给我们一片空间,让我们自己勇敢地向前走。

蜗牛·痕迹·我

中考作文

看着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我的视线就被它吸引住了。

不是因为讨厌它,而是对它身后一条长长的“线”产生了兴趣。我不清楚小小的蜗牛要到哪里去,但它分泌的黏液却告诉我它曾经到过这里,这是它留下的痕迹。

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地前进着,我知道前方的困难会随处可见;我知道讨厌的绊脚石会越来越多;但是我拥有一分坚定的信念:冲破困难的牢笼,不到终点绝不停止!我要将我的脚印留在探究的路上。

蜗牛已经爬过了阳台,它正在向屋顶出发,缓慢的它更加慢了,小心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它身后的痕迹依旧存在,让人联想到了它前进的艰辛。我很想帮它一把,刚想伸出手却又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脑中蹦出了一个想法:不曾体味过程的艰辛,胜利的终点对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沉浸在一片茫茫的题海中,想空闲一下,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休息之余,想到两点一线的生活,想到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一阵烦闷,怪自己太笨,不懂得“复制”别人的作业,让自己轻松一下,可这个念头才一出世,就被理智给抹杀了。是啊,我要的是才学,并不是那纸上的分数。

夕阳西下,柔和的金色光芒洒满了大地,白色的墙也变成了金色。小小的蜗牛还在向上爬着。我几乎已经不能看到那小小的一点了。但我知道,它一定会到达屋顶的。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痕迹就见证了它的努力。它让我明白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时光飞逝,中考的日子转眼已经到了,一路的艰辛就要化作成功的光荣,我很兴奋。

蜗牛如我,在不懈地努力着;

我似蜗牛,为小小的梦不断地拼搏着。

蜗牛告诉我:留下的痕迹,便是最美的注脚。

(2006年浙江宁波课改区满分作文。根据有关钢笔的材料作文)

权威解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它不仅有漂亮的文笔,更重要的是能带给读者以启悟。该文作者文笔娴熟,流畅自如,特别是最后三段,非常漂亮。这篇文章最亮之处是作者把蜗牛的爬行与自己的学习两个场景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自己从蜗牛的爬行痕迹中得到启迪,并富有哲理地告诉人们:“留下的痕迹,便是最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