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文人墨客眼中的草是有意象的。“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它是凄迷,“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也是离愁。它是岁月的凭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历史的故事,“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当然,草也是充满生命力的象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小草是活泼的,充满生机的。它们生于初春时节,协谷雨,醒生灵,那是初春的跃动,是万物生命的起源和开端。

草,在孩子心中,是嬉戏的草坪,是玩耍的玩具。他们在草地上奔跑,在草丛中寻找快乐,他们最喜欢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历了一个严冬的考验,小草在熊熊烈火后复活,更加欣欣向荣,在孩子眼中,草就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有着无人能及的顽强坚韧。

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看来,草很简单,没有那些所谓的意象。它就是在野地最不惹眼的有用的草和无用的杂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随风摆动,任人踩踏,只是在不经意间让人感慨一番的渺小生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