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抬头一举目,关心我的全是班中的几个成绩差的“捣蛋鬼”。窗户在我的左手边,凉风习习,吹散了我眼前的雾霭。几个“捣蛋鬼”对我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送来独有的问候。

“嘿,小黑,不要垂头丧气。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阿蔡用辩证法安慰我。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就是没考好嘛!还有下一次嘛!”老陈的精神胜利法,听听,蛮有道理。

他们表面嬉皮笑脸,课堂上嬉笑怒骂没个人样,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功夫呢!阿蔡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背单词,老陈在宿舍睡觉时经常发出“我考上了”、“我成功了”的声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和自欺也欺人的笑容,我又有了信心。

在一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出了一道题,可全班没有人会做,碰巧我做过,我举手了,还拼命摇动着,可老师却说“唉,怎么就没有人回答呢?”我失望了!不!不是老师没有看见,而是老师认为“好学生”都做不出,更何况“坏学生”呢?我久久未放下举着的手……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也离开了“最后一排”,同时离开的还有特铁的阿蔡和老陈。当然,同样数量的人也“中箭落马”。

“要不要劝劝他们?”

“好的,我们不仅仅是过路人,更是经历风雨坎坷的同路人。”

我们走到唉声叹气的同学面前:“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

别了,我的流放地,你让我承受委屈,经历风雨。我想: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简评 这是一篇散发着灵气、诙谐、幽默的考场佳作,选材巧妙,语言有文采。

作者通过自己的一次切身体会,向我们诉说着后进生真实的生活和思想,他们渴望理解和尊重,本身就是弱者却仍然关心与他们有同样遭遇的同学,他们知耻而后勇,他们本身所拥有的闪光点弥足珍贵,如何对待、理解、关心“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是值得教师们思考的,这是本文巧妙的选材给读者带来的深层的思考。的激情。④题目:机器人大赛改变了我的生活。写自己观看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时的盛况及内心的想法,通过这次比赛激发了“我”热爱机器人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少年机器人比赛兴趣班,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最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一等奖”。

最后一个夏天

悄悄的,夏,已经步入了这个世界,空气中,辣辣的,弥漫着烦躁的味道!

天天都能见面,你住得也不远,从来就不曾烦恼过时间,在同一个校园,看同样那一张脸,想不出,未来又会如此的改变。最后一个夏天,我们就要说再见,很想知道你记得我哪一点。最后一个夏天,没有心情去海边,只想静静躲在房间翻照片。

还记得那个夏天,我们相识的季节。那是我们的第一个夏天,知了的鸣叫已经奏响,两个羞涩的女生,在校园中相遇,脸上的那一抹阳光慢慢的绽放••••••

每一个在一起的夏天,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那似火的太阳,总是那么开心,笑着,跳着,好像这个世界,就属于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打扰我们的友谊,对,因为我们说过,甚至很幼稚的结拜过:我们要做永远的好朋友,好姐妹,不能吵架,要同甘共苦,永远快乐!

你还记得吗?我的唯一,一切的一切,都定格在那一张张照片中,都定格在那一首首歌曲中。走,我再带你去畅游一下我们回忆的世界。

看:

那是两个穿着一样衣服的的小女生,在文化宫的沙滩上,踩着细沙划过,然后,慢慢的,蹲了下来,开始了她们的沙堡之旅,用那两双小手,做出了不能名状的怪物。它是那么的奇怪,那么的难看,可是她们,笑的依旧是那么开心,还自恋的说道:“看我做的多好,看嘛,不错吧!”仿佛是荣获了最高荣誉奖。然后,又毁坏了自己的作品,躺在了软软的沙滩上,假装睡觉。其实,旁人奇怪的眼光已经打量了她们无数次,但因为旁边是彼此,她们才那么不介意,不管不顾的!

听:

“喂,快看,是流星诶!”“哪儿?快点找绳子打蝴蝶结。然后祈祷,愿望就会实现哦。”“去哪儿找绳子啊••••••”“笨啊,我们的头发,我这么长的头发可不是白长的,哈哈!”“对哦,快点。”当她们的对话完毕之后,所谓的流星早已不见了,天空中,留下的是飞机飞过的痕迹。“那真的是流星吗?我从来都没见过诶。”“额,应该是吧,要不然是什么?”“不知道啊,就算是吧。”“下次,我们一定要快,记得我们的头发!”“嗯,你一定要祈祷我们的友谊万岁,不能想其他的!”“那当然咯,现在,我讲鬼故事给你听,吓死你。”“不会又是‘从前有一座庙’吧?”“你怎么知道?被我熏陶之后,越来越聪明啦!”

“不要啊••••••”

忘记了吗?这是那一个个夏天的故事!哦,不,还有冬天,春天,秋天,你知道吗?它们都在我的记忆中呢!

瞧,又是夏天,我们的季节。,我们的纪念,我们的永远!

最后一个夏天,梦还是一样甜,我们都还是我们,睁开眼离别却已在眼前,如果努力一点,将来也许很有钱,那时候什么愿望都能够实现。

最后一个夏天,我们不要说再见。

点评:为最后一名鼓掌(原名再见还是守候)

再见还是守候 (题目完全没有反映内容,可改为《为最后一名鼓掌》)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提出质疑,掌声应该送给第一名,最后一名怎么会有掌声呢?可是我要告诉你,虽然他是最后一名,但他应当拥有掌声。 题目没有说明最后一名应当拥有掌声。 今天是学校开运动会,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比赛。当进行到男子1500米长跑比赛时,一个小胖子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开始跑他就被落在后面,跑了不到100米就气喘吁吁地停下来,大家都以为他肯定不会继续跑下去了,但他没有走下跑道,只见他做了几下深呼吸,继续跑。可以看得出来,他心里十分着急,试图跑得快一点,但无济于事,速度仍然很慢,当第一名将要到达终点时,他才跑了600米。尽管他汗流浃背,满脸通红,可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坚持向前跑去。性子急的同学,忍不住了,开始喊叫起来,你快下来吧,别跑了,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他听到这种喊声,并没有理会,继续努力地驶(跑)向终点。他坚信,他一定能到达终点。过了一会,大约离终点还有100米的时候,同学们被他这种贵在参与的精神所感动,肃然起敬,此时从看台上传来此起彼伏的掌声,震耳欲聋的助威、呐喊声。我想,这掌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为他加油,祝贺他跑完全程,二是敬佩他这种永不放弃、贵在参与的精神。 运动会结束后,我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他所在班级的男同学们都不愿意参与这个项目,平时大家也都没有时间练习,参与也怕坚持不下来。可不能弃权,于是他为了班里的荣誉,勇敢地报名参加这次比赛。 怎么知道的原委,可以写出这其中的情节,写得细一些。 我为他永不放弃、重在参与、贵在坚持、为班集体着想的精神鼓掌,而且我还要通过掌声告诉他,虽然他在名次上跑了最后一名,他在同学们的心理(中)永远是第一名。 总评:这位同学抓住了校园中这个感人的镜头,铺陈其文,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这类作文最重要的是写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性格,要写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平面的人。这就要求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细节,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形象和个性。细节描写是否丰富而生动,是这类作文成功的关键。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这篇作文,小胖子的形象在我的印象中是模糊的,是平面的,这位同学只是记录了赛跑的过程,而没有用丰富的笔墨和色彩来表现小胖子这个人。请记住,叙事类的作文一定要写人,而且要写出人物的细节,如果你有写人的意识,相信你会把这类作文写得更好。

给第一名的一封信

给第一名的一封信亲爱的第一名:你好,给你写这封信的我,其实是在无比纠结后才鼓起勇气写的。我们同是花样年华般的少年,都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家园中学习并成长着。抛开成绩,我们是同等的,而现实太过骨感,“成绩”犹如银河般阻碍了我们,身为第一的你,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你永远不懂我最后一名的伤悲。还记得你和那个人的对话吗?“哎,这次你年级多少名啊?”“唉,考砸了我,年级才第二,你呢?”“我啊,也就比你好一点点儿,在你前面。”“哦。。。。。。”于是,接下来夜以继日的奋战中,第二名埋头苦苦修炼,力争达到传说中的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完全比曾经的为学习消得人憔悴更高一筹。可是,虽说古有“风水轮流转”,但第一名毕竟是第一名,为了保住它的宝座,其修炼的功夫绝不在第二名之下。依稀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第一名就是红花,第二名就是绿叶”,可是又可是,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啊,为了争第一,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们都早已被名次磨练的不顾一切代价,不惜一切牺牲。为了成绩,为了第一,多少“四眼”出现?多少人黑发变成了白发?甚至多少人患了精神分裂症?可是第一名,若我问你,你当上了第一,是不是就是得到了人生的一切?若我问你,你快乐吗?试问身为第一名的你,是否就真正享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而你知道吗?多少人在你耀眼光芒的背后痛哭不已?多少善良的孩子心中不再是曾经的纯真与阳光,那颗心中早已被嫉妒、愤恨填满。。。是的,我们都是孩子,大人眼中的小小孩,可是小小孩却也有烦恼。因为我不是第一,所以我早已练就一张风云不惊平静无奇的脸;,因为我不是第一,所以我的抗挫折能力在不断的强化;因为我不是第一,所以我每次在面对成绩后,总会责怪自己不争气;因为我不是第一。。。。。。是的,也许我不该自怨自艾,如你所言,第一名是你每天不眠不休的努力所得的,而作为最后一名,我应该寻找自身的原因。我知道,是我没有你刻苦努力,没有你勤思好学,我有的是贪玩、懒惰甚至堕落,最后一名的成绩是我被懒惰所征服的结果。纵然我会为我每次的退步找借口,可是除了我自己,是什么让我如此气馁?是什么让我如此软弱?是什么让我如此颓唐?我知道,有第一就一定会有那最后一名,这是必然的。最后,第一名,我祝贺你成功,我衷心地为你自豪。。。你曾经的朋友2010年12月26日

最后一个吻

我好怀念以前的时光,好想她,想她的呵护、关爱。

我是一个很不幸的女孩,母亲在我一岁大时就出去工作了,我我寄托给奶奶抚养,在我的记忆中是没有妈妈的,妈妈没有亲过我,我渴望得到她的吻,我认为妈妈的吻是温暖,甜蜜而又幸福充满各种爱。

妈妈,出去了大约六年了,在我刚刚升入一年级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时,妈妈回来了,我真是又激动,又兴奋。妈妈哭了,她说:女儿妈妈好想你,看见你妈妈真开心。你知道么我和爸爸在广州时就会想,我们的女儿想在长高了么、长漂亮了么?妈妈把我抱在怀里,抚摸着我的头,眼泪一滴一滴的打在我头上。妈妈亲了我一下在我的额头上,我十分的快乐。

但我在这快乐中憧憬时,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妈妈是在回来后的第三个星期一离开的我,当天的晚上妈妈紧紧地抱着我,用她的嘴亲吻真我的额头,在当时我真幸福,妈妈抱着我入睡,当我醒来后妈妈便离开了我。我难过急了,好几天没有吃饭只是把自己紧紧地缩成一团,两只眼睛呆呆的望着遗像,嘴里念叨着妈妈、妈妈你好坏,你为什么把我自己扔下,我好想你,在我的记忆中咱俩只在一起相处了三个星期,我还没有享受够母爱的温暖你就离开我,我真的好想你,想让你再亲我一下,想让你再抱抱我,想让你……

妈妈,我真不敢想,我做你的女儿竟没有得到你第三个吻,妈妈,你吻我的那一瞬间。让我刚觉到了这世间的温暖,妈妈,我再也不怕别的小朋友歧视我没有父母了,妈妈,您的最后一个吻竟让我失去了您,妈妈在我的记忆中您只吻我过两次,第一次是在您回来时您吻的,第二个吻是在您彻底离开我吻的,妈妈您是想让您的吻成为我永久的记忆么。

最后一个吻,永远的吻,永远不能磨灭,永远不能消失。

青皇岛市昌黎县茹荷镇初级中学初二:齐恬恬

名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他,始终坐在班上的最后一排,是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是同学心中“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班上的座位一直都是按成绩在排,呈金字塔状。而他们则在塔的最底端,从来没有人关注他们,更不在意他们的想法。他们被同学、老师所忽略,就连纪律委员发现班里不安静,也只是转过身去吼一句“最后一排的不要说话了!”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难题,说:“你们做这道题,看谁能够先做出来。”同学们的情绪都很高涨,埋下头开始钻研。他也被大家的情绪所感染,马上投入进去。一会儿,他做出来了,抬头看看前面,大家都还在埋头做。他就心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于是又反复演算,但结果还是那一个。一分钟、二分钟、十分钟过去了,望着班里的几个“数学王子”都还没有一点动静,他顿时很激动,为自己最先做出这道题而感到骄傲。这时,老师问,有哪一个同学做出来了,班里还是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把手举了起来。但老师似乎对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朝这边看,也就没有发现他。他很失落,当听到公布出来的答案与自己的结果相同时,他并没有很开心,因为他们是没有人关注的人。老师每当讲解完一道题后,总会问学生们听会没有,前面的同学大声在喊着“会”,却不知掩盖住了那些喊着“不会”的微弱而又卑微的声音。渐渐地,他们已失去信心,“坦然”面对班上的格局。他默默地写下一首小诗:下课了,他们打三对三,我一个人练投篮;上课了,老师说班长发言精彩,却没看见我半举起的手。妈妈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是,我只看到一把沉重的锁,却找不到那把打开它的钥匙。

偶尔做最后一名

终于忙完了手头上的事,阳光暖暖地洒在窗前,于是我又遇到了如此美丽的午后……倒上一杯清水,把它放在窗台的阳光下,忽然那陶瓷小杯上多了一颗闪亮的光点,水也变成了金色,微微地漾着波儿。耳边,一串串缓缓的音符流淌着,而窗外的汽车发动声、孩子嬉闹声、房子装潢声却也像活泼的鱼儿在快乐地游动着。我可以看到水杯上的光点在悄悄移动,我可以看到楼下街巷中无数人和车载来来往往,我可以看到阳光一寸一寸地把风信子的影子拉长,我可以看到时间在一秒一秒地与我擦肩而过……

我们都沉浸在无边际的忙碌中,没有时间看窗外的景,没有时间望天上的云,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望望过去,想想将来。这样一个安静的金色午后又有多少人匆匆地错过了?我们背负了太多,也需要去承担太多,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必须放弃自己的热爱去追求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必须一刻不停地忙碌,因为所有人都说这是个竞争的时代……而此刻,当世界还一刻不停地转着,我只想要这样看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我愿意现在只做最后一名。放下一切的忧虑、愁苦,只静静地沐浴在阳光下,想象眼前是大片的田野,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工厂公司,甚至听不到汽车发动机的声响,唯有一阵悠扬的短笛曲在清风里飘然而来,而我,只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孩子,每天和羊儿、牛儿说话,和天空对视相望,花香永远都缠绕在笔尖……我可以触得到那天上的云朵,不是吗?我的心,早已像鹰儿在天上自由地飞翔着,和阳光和风一起……

我只渴望过这样一个午后,一个就够了;我只渴望做一回最后一名,一回就够了。因为世界转得太快,明天我们还要重新启程。

最后一锹

最近,我无意间看见了某一年的高考作文题。这是一幅漫画:一个人想挖一口井,挖了几个坑以后都不见水,于是他得出了结论:"这里根本没有水!"然后扛起锹扬长而去。岂不知,只要在其中一个坑中再向下多挖一锹就能挖到水了。他放弃了继续挖掘,也就等于放弃了成功的机会。这幅漫画给了我很深刻的启示,使我想起了一句成语:浅尝辄止。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努力不能松懈。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后,就要持之以恒,就要沿着选好的道路坚持走下去,要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坚定信念,还要有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毅力,成功才会向你招手,向你微笑,进而成为属于你的好伙伴。漫画中的挖井人挖了好几个坑,可以说他努力了,但每个坑他都挖的浅,挪来挪去,总是缺乏挖"最后一锹"的毅力,终不见水。一个人如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目标过多,或者对选定的目标不能深入的下苦功夫钻研,就会象漫画中的挖井人一样,到头来一事无成。珠穆郎玛峰高8848.13米,如果你攀登到8847.13米就停步不前,谁都不会承认你已经登顶了,既使你只差了1米。但这最后的1米才代表了成功,这1米是成功的1米。

生活中的我也做过浅尝辄止的事。我曾经下决心学画画,买了美术书、画笔、颜料,可是画了几幅画后就搁下画笔不再画了;看见爷爷弹吉它,我也想学,于是又买了吉它和音乐教材,刚刚学会弹几个音符,按弦的手指疼了,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我喜欢舞蹈,爷爷在沈阳跑了很多商场,为我买来合适的芭蕾舞鞋,我又买了芭蕾舞教学光碟,但是才学会用脚尖站立旋转一周,我的兴趣就又转移了,芭蕾舞的学习没能坚持下去。对照这幅漫画,联想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我和漫画中那个浅尝辄止的人是多么的相象呵!缺乏毅力,做事不能下苦功夫钻研,以至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仔细想想,继续这样下去,若干年后,我是否只能感叹:"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呢!如果真的如此,那多可悲呀!

看了这幅漫画,我对自己以往轻易就放弃成功的机会而感到后悔,可是我从中又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因为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有决心去改正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将来面临的事情还有很多,生活的大门才刚刚向我敞开,人生的道路还有好长好长,我相信只要我能从失败中记取教训,从生活中汲取经验,牢记"最后一锹"中蕴涵的道理,事事都坚持到底,以后我取得成功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

目前,做为一名中学生,要把"最后一锹"的精神应用到学习中,就要不能停留在"课堂听讲了,作业完成了"的水平上,而是要深入学习,认真思考,仔细琢磨,弄懂每个字、词、句,领会整篇文章的意义,理解每个公式、定理,要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真正做到扎实掌握、灵活运用,这样就能真的懂了,真的把知识学到手了。要是缺乏"最后一锹"的精神,不下苦功夫,不能坚持到最后,学习是搞不好的。

"最后一锹"的精神看起来好象很浅显,但实际上却蕴涵了多么深刻的道理啊!

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中考作文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抬头一看关心我的全是班中的几个成绩差的“捣蛋鬼”。窗子在我的左手边,凉风习习,吹散了我眼前的雾霭,若隐若现,几个“捣蛋鬼们”对我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送来独有的问候。

“嘿,小黑,不要垂头丧气,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阿蔡用辩证法安慰我。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就是没考好嘛!还有下一次嘛!”老陈的精神胜利法,听听,蛮有道理。

他们表面嬉皮笑脸,课堂上嬉笑怒骂没个人样,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工夫呢!阿蔡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背单词,老陈在宿舍睡觉时经常发出“我考上了”“我成功了”的声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和自欺也欺人的笑容,我又有了信心。

在一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他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出了一道题,可全班没有人会做,碰巧我做过,我举手了,不止举手还拼命摇动着,可老师却说:“唉,怎么就没有人回答呢?”我失望了!不!不是老师没有看见,而是老师认为“好学生”都做不出,更何况“坏学生”呢?我久久未放下举着的手……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也离开了“最后一排”,同时离开的还有特铁的阿蔡和老陈,当然,同样数量的人也“中箭落马”。

“要不要劝劝他们?”

“好的,我们不仅仅是过路人,更是经历沧海桑田的同路人。”

我们走到唉声叹气的同学面前:“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

别了,我的流放地,你让我承受委屈,经历风雨。我想: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永远没有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2006年上海满分作文。半命题:我们的名字叫 )

权威解读: 这是一篇散发着灵气、诙谐、幽默的考场佳作,读来耐人回味、发人深思。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一次切身体会,向我们诉说着后进生真实的生活和思想,他们渴望理解和尊重,本身就是弱者却仍然关心与他们有同样遭遇的同学,他们知耻而后勇,他们本身所拥有的闪光点弥足珍贵,如何对待、理解、关心“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是值得教师们思考的,这是本文巧妙的选材给读者带来的深层的思考。

虽说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具有个性风格的语言运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细细品读文章的语言,即会令人忍俊不禁。如“‘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几个‘捣蛋鬼们’对我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送来独有的问候”等;也会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厚实的文化积累,如“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