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

百战百胜 慷慨就义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1、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2、陶绍文背着冲锋枪,抱着爆破筒跳出战壕,向暗堡匍匐前进。暗堡里射出来的子弹在他身边啾啾地响着。他一会儿跳进炮弹坑,一会儿躲在树背后,终于靠近暗堡,爬到了射击口下面。停了一会儿,他猛地站起来,拉着了导火线,把爆破筒塞进射击口。敌人把爆破筒推出来,他又推进去,用肩窝使劲地顶住。

中怎样把人物写活

一、训练目标

1.掌握描写人物两基本方法。

2.提高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写人物的能力.

二、要点指导

人物描写,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就是对人物自身的描写。通常可采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手法来表现.中学生的作文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用抽象的、概括性的话来代替具体的描述;用一般的描写代替个别的描写,如“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蛋”之类,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口一腔。而成功的写人文章,作者笔下的人物总令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把人物写“活”了。什么是把人物写“活"?就是抓住笔下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物的最大特征来写,写出其个性,使人看后感到就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

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呢?

下面我们谈谈一般方法的运用。

I.肖像描写抓特征

人物的肖像,包括静的(容貌、身材、衣着等)和动的(神情、姿态等)两个方面。人物肖像描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构思落笔应处处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通过肖像描写,使读者看到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有人以为若要“形象鲜明”,必须挥洒笔墨,其实不一定。肖像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需精雕细刻,有的需寥寥数笔。有的肖像描写一次性完成,有的则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刻画。使用哪一种描写方法,要根据文章内容表达的需要来决定。老舍先生在《人物的描写》一文中精辟地指出:“人物的职业阶级等之外,相貌自然是要描写的,这需要充分地观察,且须精妙地道出,如某人的下巴光如脚踵,或某人的脖子如一根鸡腿……这种形容一句便够,马上使人物从纸上跳出.而永存于读者记忆中。反之,若拖泥带水的形容一大篇,而所形容的可以应用到许多人身上去,则费力不讨好.”可见,肖像描写不在于描写了多少,而关键要善于抓特征,绘形传神。请看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

杨二嫂的描写: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寥寥几笔,就绘出了她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唐弢先生在《琐忆》中对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是这样的:

他留看浓派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生活的不调和。

怎样写出鲁迅先生的特征呢?作者只用了“目光明亮”和“直竖起来的头发”就写出了鲁迅先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同黑暗社会不调和的斗争精神。极俭省的几笔,一位同恶势力进行不屈斗争的伟大战士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2.言行描写见个性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而动作描写则是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听其言,观其行,人物的言行同人物的个性、心理、情绪密切相关,人物的言行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揭示出人物独特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同样也是描写人物的生命所在。不能把生活中的原样照搬到文章中,要进行分析、选择,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及其变化特征的鲜明的言行来描写,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夏衍的《包身工》中有一段写“带工”的老板在灾荒年景到灾荒区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自己的儿女饿死的乡民的话:

“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的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我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得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 有什么三差两短.我还能回家吗?”这一番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惟妙惟肖地揭示出这个包工头花言巧语的欺诈手段中包藏的祸心.

语言描写,特别是人物的对话,还要注意准确、简洁、生动,“力避行文的唠叨”,“对话不要说一大片”(鲁迅语),不要把生活中的对话照抄到文章中。

对人物行动的描写,也同语言描写一样.不能把生活中的原样照搬到文章中,也要进行分析、选择,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及其变化特征的鲜明的行动来描写。同时,在描述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选用表现行为、动作的动词,要精心选择最能表现出人物行动的情态的词汇,不可失之于笼统、一般化,使人物的行动毫无特色,表现不出其独具的特征。如《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言行描写: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嗯,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例,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嗯!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范进一生苦读,参加了20多次考试,54岁时才中了秀才。大半辈子为贫穷所困扰,遭人白眼,梦寐以求的是乡试中举,改换门庭,如今真的中了举.喜出望外,高兴得发了疯。作者选用“看、念、拍、笑、跌、咬、爬、跑、瑞、挣、拉、走”等动词.尤其是反复使用“拍、笑”两词,既写出了当时范进喜极而狂迷的神情变化,更活画出范进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1] [2] 下一页

作文方法——怎样写人

作文方法——怎样写人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网 整理)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因此,同学们在有了写人的材料以后,就应该进一步考虑它的结构。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 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第二、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外貌。 有的同学他们不分主次,不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效果呢?罗里罗嗦,让人看半天也不会知道特征在哪里。 第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好外貌描写的顺序。对于一个人的外貌,作者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 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 二、范例 妈妈的手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 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 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 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 皮靴。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啊!我要赞美,赞美妈妈的手,更要赞美您??妈妈。 老师点评 《妈妈的手》作者写妈妈的勤劳品质,不是像许多同学那样,就“勤劳”写“勤劳”,而是选择一个侧面,从“手”的角度,具体而集中地表现了妈妈勤劳的特点:吃的,是妈妈这双手做好;穿的,是妈妈这双手缝成;温暖,是妈妈这双手送来;懒惰,是妈妈这双手驱走……,由于作者巧妙地选择“妈妈的手”这个角度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因而文章中“我”对妈妈无限敬爱之情就表现得非常充分。 我的语文老师 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他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一点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陈老师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能不高兴吗?”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张瑾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了。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我想,我也常犯这种毛病,如以前写秋游时,总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课。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门外。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熟悉陈俊吗?”“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解放球鞋。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接着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然后布置我们去观察校园的花园。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对花辅的每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都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要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你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感到高兴吗?我们对写作怎么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老师点评 《我的语文老师》中,作者对两次作文课进行详细的描写,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件,反映出了陈老师生动的教学风格,写作文象画画一样;我们写人,反映一个人的特征,应该巧妙的选择角度,作者就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通过对陈老师在课堂上的动作,语言的描写,非常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教师的形象。 小小音乐家 我的小伙伴——张梦瑶,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爱极了。告诉你,她还是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音乐家”呢! 有一次,我跟赵梦雪去找张梦瑶玩,梦瑶正在练习拉二胡。她说:“你们来当小听众,听我演奏二胡,行吗?”我们答应了,坐在沙发上,听着,看着。只见她左手拨弦,右手拉弓,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拍子,显得那么投入,又那么富有感情。她说:“我在艺术节比赛时,一定要夺到冠军。”张梦瑶拉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艺术节文艺汇演那天,我跑到后台,去给张梦瑶送冰淇淋。她说:“你吃吧,我没有时间。”我只好自己吃。我边吃边对梦瑶说:“梦瑶,祝你成功!”她忙说:“谢谢。”轮到梦瑶上场了,她走上舞台,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坐到椅子上,忘情地演奏起一首曲子——《光明行》。她的演奏优美动听。观众们仔细地听着,我也入了迷,仿佛回到了抗战的岁月,跟着抗日军民浴血奋战。正当我沉浸在乐曲中时,一个高音“i”,结束了整个曲子。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都为她的出色演奏表示祝贺。 几天之后,老师宣布,张梦瑶获得了艺术节器乐比赛第一名。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梦瑶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是自己几年来坚持苦练的结果,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学校争了光。为此,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啊,张梦瑶,我佩服你,你是我们的骄傲! (网 整理) 老师点评 开头点题,中间叙写苦练情景和参赛场面,最后回应文题。一个小学五年级同学能写出这样布局合理、语句流畅的文章,实在难能可贵。这篇习作还说明,要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就必须潜心钻研,刻苦练习。

我读《小王子》人物专题研究

看完《小王子》这本书,我发现书中的哲理都是通过描写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来表达的。于是,我就产生了一种想法:何不写一个人物专题研究报告呢?|||人物一:独一无二的玫瑰||| 在小王子生活的星球上,有一朵与众不同的花。当这朵花一出世,就被小王子发现。小王子被她的魅力吸引,不知不觉中竟爱上了她。花儿很骄傲,总是认为整个宇宙只有她这么一朵。所以提出了许多无理的要求,小王子因为爱她,也就千方百计地满足。这朵花的性格是不是在生活之中似曾相识?对了,她代表的就是你心中所爱的那个人。这也是作者为什么用玫瑰来表达的原因。||| 看玫瑰的所作所为,就像一个娇弱的女子对自己的男人撒娇一样,尽力体现自己的柔弱,让对方心存愧疚之感,觉得她很无赖。但是,当男人将要离开,女子又显得通情达理,依依不舍,使男人在外仍然总是牵挂着她。这叫什么呢?女人的人格魅力吧。|||人物二:国王||| 小王子第一个拜访的星球是国王的。这个国王是一个骄傲自大的国王。看他的言语行动,颇有坐井观天的味道。说话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小王子提出的要求他也认为是他的命令,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国王那么自大呢?||| 仔细一想,这个看似荒谬的国王是有些夸张,但这确实是存在的。国王代表的是权。有些人为了得到权,忘记了人生的意义如何,一味的追赶着这个巨大的权字。甚至为了得到它,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可耻,可耻!权益的确能使你得到一些东西,但仔细想想,这些东西的得到又有什么价值呢?再严重一些,你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只是为了得到一些虚拟的事物罢了。人的一生可不能就这样荒废!作者通过描写一个荒唐的国王来告诉人们,权利不能控制一切,要用心去感化世界!|||人物三:点灯人||| 和国王、自大狂、酒鬼、实业家相比,点灯人看似要比他们好的多。他就是遵守规定办事(也不知道这规矩是谁定的),白天熄灯,晚上点灯;白天熄灯,晚上点灯……但是他却没有发现行星越转越快,昼夜时间越来越少。他依旧是遵循规定,白天熄灯,晚上点灯。渐渐的连休息时间都没有了。看他忙活的样子,我真感到好笑。规矩是人定的,这个规定不行就改一个嘛,非得继续下去。||| 不过,我从这个点灯人荒唐的举动中却发现,这类人在平时多的数不胜数。他们总是“一根筋”,不学会变通,就是老在一个地方钻牛角尖。没有哪个人会喜欢他们。他们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生命。流逝的时间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 人物四:狐狸||| 在地球上,真正明白的人是狐狸。在这里,狐狸扮演的是一位智者的形象。他一语道破天机,说出了人们真正寻找的是爱。一个人的心中若没有爱,无论他做了什么都不是有意义的。只有心怀感恩,用爱感动他人,世界将变得更美好,人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而狐狸提到的“驯服”,也就是让一个人爱上自己,自己也爱上了她。小王子就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驯服”二字的真正含义。马戏团里的驯兽员不也是驯服了野兽吗?其实,他们也是用爱去感化野兽的呀!||| 最后,我想用狐狸送给小王子的两句话结尾,那就是:||| 一个人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 是你为你的玫瑰耗费的时间,才使她变得如此重要。|||

刘兰芝人物分析

刘兰芝无疑是本文的女主角,她富有教养、聪慧美丽、勤劳善良、柔顺刚强、从容持重。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并用一死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文章开头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中,作者用铺陈的手法从13岁说到16岁,写出了她的聪明能干、知书达理,而且强调了刘兰芝多才多艺,举止得体很有教养。这样一个有教养的女子在当时肯定是不可多得的,但是焦母竟然还嫌兰芝不好,处处找她麻烦,还要休她,这也充分表现了焦母的蛮横无礼。

兰芝虽然表面上是个温柔又柔弱的女子,但她的内心是十分刚毅的。她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面对焦母蛮横的驱逐,她自请回家,体现了她的刚强和反抗精神。在要离开焦家的时候,她还不忘要“严妆”。“严妆”是她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文中这段描写由足至头、腰、耳、指、口、步,一连串渲染夸张的铺陈排比,不但写出兰芝的外在美,更表现了她的人格美。美就美在她的沉着、镇定,美就美在她那特别的涵养,有大家闺秀风度,在这种时候依然沉着、冷静、镇定自如。不过,我想她的内心现在一定是万分惆怅,痛苦悲伤,但她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这也说明了她的倔强好胜。

在兰芝“上堂拜阿母”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知书达理谦逊的修养。她不愿在蛮横无礼的婆婆面前显出一幅蓬首乞怜的面貌,更不愿用泪水博得同情。她对焦母说的那段话彬彬有礼、委婉含蓄,表面像是自责,实际上是对焦母的嘲讽和抗议,显示了她勇于面对不幸的遭遇,毫不示弱的刚毅性格。然而这个刚毅的女子却在与小姑话别时,“泪落连珠子”,体现了她感情中贤惠温柔的一面。

在爱情上,兰芝忠于她和焦仲卿的爱情。她用“磐石”和“蒲苇”作比,以示二人矢志不渝的感情。在众多上门提亲的人面前,她没有动摇。“第五郎”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她毫不在意,这也表明了她不追求荣华富贵,只为“蒲苇纫如丝”的忠贞的誓言。而最终她也忠于誓言,在婚礼上用死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评语]

怎样解读诗歌中的人物?本文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李怡婷同学对《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

细节描写――让人物鲜活的金钥匙

细节描写――让人物鲜活的金钥匙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细节从哪里来?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都柏林阴暗的咖啡室,乔伊斯冷峻地打量着游荡的妓女、骗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富人,酝酿着震惊世界的《尤利西斯》。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这一把金钥匙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人物录 从学姐开始

因为我喜欢秋季,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写那个只属于我的故事,一笔一画的纪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我是那么的喜欢那段记忆,因此是那样的盼望着,期盼着,有人能喜欢它。

学姐的背影很美,美得让人看了一眼之后就无法忘记,充溢整个眼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东西可以比得上那个背影所带给我的感受。好像来自一个虚幻的世界,现实化后生生的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来不及防范,只能被动纪录下这个时刻,刹那间达到永恒。即使是在很多年以后,我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许多擦肩而过的行人,将背影留给我时,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她的背影。

时光在那一刻被定格,镜头干净,画面温暖,线条流畅,光线柔和。都是日本文艺片子里的才会有的,带有着轻微的孤寂感和冷清感。我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描写。

第一次见到学姐的时候,是在秋末初冬的大课间,校园里种植的那几棵在夏天看起来就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杨树的树叶全部都落光了,孤单的守候在操场旁边。教学楼前面,我极其喜爱的菊花也变成了枯枝,草草的堆在花坛里。硬邦邦而缺少水分的土地里留下一小节粗糙的干草,与年纪古老的教学楼遥相呼应。学校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的往事,等待死亡的降临。

雪还未到的北方,感受到的只是大把大把的萧瑟和寂寥。

校园里的学生,是唯一能给这古老残败的一切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到课间,仿佛就活了起来,在九月份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憎厌和厌烦的,其中还夹杂着无比的失望感,这样一所学校,打碎了我所有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幻想。

好在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爱着我,那是我的同学们,让我在这个季节里,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我总会无比感谢他们,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是不是就错过了许多发生的事情?

暖色调从入秋开始就很少见到了,若是在教室里开到盛开的花朵,便会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给花朵加上很多修饰词,闹哄哄的,说不出的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大多都穿抗寒性较强的黑色羽绒服,我在整个秋天一直都在穿黑色的牛仔上下套装也不觉得寒冷,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比小草还要顽强,因为小草死了,而我还没有。

大部分课间,我是不会出去的,像即将要陷入冬眠的动物。因为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古代的言情小说,索性就留在温暖的教室里给小智讲古代美女,说帝王君主的风流往事,在这些事情上无论你怎么讲,这些人是不能活过来骂你的,像明星一样有利益上的纠纷的。只有在大课间集体跑步的时候才会在班主任的叮嘱下被赶出来做运动。

操场上大多是些大篮球的男生,我猜想他们在这个季节运动之后也不会像夏季一样汗流浃背感到浑身难受,反而觉得舒服温暖。要不然我们班那些平时文绉绉的男生怎么也会弃文从戎,到那边打篮球去了。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可我却倍感无聊,实在弄不明白,一群人争一个球这种运动有什么好玩儿的,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小智说我本身就对除了打架以外的运动感到无聊。

近视眼在11月份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来翻了三倍有余,所以我们学校那些男生故意卖弄模仿流川枫灌蓝的耍帅举动被我视为无物,反正眼中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黑衣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看东西的时候恍恍惚惚的,仿佛隔了一层水蒸汽,那种常年属于幻想构思的感觉也更加的强烈起来,就像梦一样没有真实感。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于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了。

小智是极其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女子,五官柔和,皮肤光滑细腻,笑起来会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觉得她应该很像满清时期的小玉儿,在我的印象里,小玉儿就应该是小智的样子。而且性格温和,善于聆听别人说话,不管别人如何的向她抱怨唠叨,她也在很认真的听。在我看来,她的脾气好的实在是让我觉得生气,因为这种性格的形成,就算是有人指着鼻子骂她,她也只是笑笑,是一个挥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男生们归为完美女性的人。

可我却无法忍受她这种好脾气,我们认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她做在我身边,无意之中弄坏了一个女孩子的钢笔,希望可以用钱来赔偿,也万分诚恳的道歉,可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骂她。结果最终导致我火山爆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那个女生一顿,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我喜欢秋季,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写那个只属于我的故事,一笔一画的纪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我是那么的喜欢那段记忆,因此是那样的盼望着,期盼着,有人能喜欢它。

学姐的背影很美,美得让人看了一眼之后就无法忘记,充溢整个眼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东西可以比得上那个背影所带给我的感受。好像来自一个虚幻的世界,现实化后生生的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来不及防范,只能被动纪录下这个时刻,刹那间达到永恒。即使是在很多年以后,我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许多擦肩而过的行人,将背影留给我时,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她的背影。

时光在那一刻被定格,镜头干净,画面温暖,线条流畅,光线柔和。都是日本文艺片子里的才会有的,带有着轻微的孤寂感和冷清感。我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描写。

第一次见到学姐的时候,是在秋末初冬的大课间,校园里种植的那几棵在夏天看起来就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杨树的树叶全部都落光了,孤单的守候在操场旁边。教学楼前面,我极其喜爱的菊花也变成了枯枝,草草的堆在花坛里。硬邦邦而缺少水分的土地里留下一小节粗糙的干草,与年纪古老的教学楼遥相呼应。学校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的往事,等待死亡的降临。

雪还未到的北方,感受到的只是大把大把的萧瑟和寂寥。

校园里的学生,是唯一能给这古老残败的一切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到课间,仿佛就活了起来,在九月份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憎厌和厌烦的,其中还夹杂着无比的失望感,这样一所学校,打碎了我所有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幻想。

好在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爱着我,那是我的同学们,让我在这个季节里,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我总会无比感谢他们,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是不是就错过了许多发生的事情?

暖色调从入秋开始就很少见到了,若是在教室里开到盛开的花朵,便会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给花朵加上很多修饰词,闹哄哄的,说不出的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大多都穿抗寒性较强的黑色羽绒服,我在整个秋天一直都在穿黑色的牛仔上下套装也不觉得寒冷,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比小草还要顽强,因为小草死了,而我还没有。

大部分课间,我是不会出去的,像即将要陷入冬眠的动物。因为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古代的言情小说,索性就留在温暖的教室里给小智讲古代美女,说帝王君主的风流往事,在这些事情上无论你怎么讲,这些人是不能活过来骂你的,像明星一样有利益上的纠纷的。只有在大课间集体跑步的时候才会在班主任的叮嘱下被赶出来做运动。

操场上大多是些大篮球的男生,我猜想他们在这个季节运动之后也不会像夏季一样汗流浃背感到浑身难受,反而觉得舒服温暖。要不然我们班那些平时文绉绉的男生怎么也会弃文从戎,到那边打篮球去了。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可我却倍感无聊,实在弄不明白,一群人争一个球这种运动有什么好玩儿的,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小智说我本身就对除了打架以外的运动感到无聊。

近视眼在11月份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来翻了三倍有余,所以我们学校那些男生故意卖弄模仿流川枫灌蓝的耍帅举动被我视为无物,反正眼中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黑衣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看东西的时候恍恍惚惚的,仿佛隔了一层水蒸汽,那种常年属于幻想构思的感觉也更加的强烈起来,就像梦一样没有真实感。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于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了。

小智是极其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女子,五官柔和,皮肤光滑细腻,笑起来会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觉得她应该很像满清时期的小玉儿,在我的印象里,小玉儿就应该是小智的样子。而且性格温和,善于聆听别人说话,不管别人如何的向她抱怨唠叨,她也在很认真的听。在我看来,她的脾气好的实在是让我觉得生气,因为这种性格的形成,就算是有人指着鼻子骂她,她也只是笑笑,是一个挥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男生们归为完美女性的人。

可我却无法忍受她这种好脾气,我们认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她做在我身边,无意之中弄坏了一个女孩子的钢笔,希望可以用钱来赔偿,也万分诚恳的道歉,可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骂她。结果最终导致我火山爆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那个女生一顿,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我喜欢秋季,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写那个只属于我的故事,一笔一画的纪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我是那么的喜欢那段记忆,因此是那样的盼望着,期盼着,有人能喜欢它。

学姐的背影很美,美得让人看了一眼之后就无法忘记,充溢整个眼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东西可以比得上那个背影所带给我的感受。好像来自一个虚幻的世界,现实化后生生的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来不及防范,只能被动纪录下这个时刻,刹那间达到永恒。即使是在很多年以后,我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许多擦肩而过的行人,将背影留给我时,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她的背影。

时光在那一刻被定格,镜头干净,画面温暖,线条流畅,光线柔和。都是日本文艺片子里的才会有的,带有着轻微的孤寂感和冷清感。我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描写。

第一次见到学姐的时候,是在秋末初冬的大课间,校园里种植的那几棵在夏天看起来就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杨树的树叶全部都落光了,孤单的守候在操场旁边。教学楼前面,我极其喜爱的菊花也变成了枯枝,草草的堆在花坛里。硬邦邦而缺少水分的土地里留下一小节粗糙的干草,与年纪古老的教学楼遥相呼应。学校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的往事,等待死亡的降临。

雪还未到的北方,感受到的只是大把大把的萧瑟和寂寥。

校园里的学生,是唯一能给这古老残败的一切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到课间,仿佛就活了起来,在九月份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憎厌和厌烦的,其中还夹杂着无比的失望感,这样一所学校,打碎了我所有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幻想。

好在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爱着我,那是我的同学们,让我在这个季节里,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我总会无比感谢他们,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是不是就错过了许多发生的事情?

暖色调从入秋开始就很少见到了,若是在教室里开到盛开的花朵,便会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给花朵加上很多修饰词,闹哄哄的,说不出的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大多都穿抗寒性较强的黑色羽绒服,我在整个秋天一直都在穿黑色的牛仔上下套装也不觉得寒冷,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比小草还要顽强,因为小草死了,而我还没有。

大部分课间,我是不会出去的,像即将要陷入冬眠的动物。因为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古代的言情小说,索性就留在温暖的教室里给小智讲古代美女,说帝王君主的风流往事,在这些事情上无论你怎么讲,这些人是不能活过来骂你的,像明星一样有利益上的纠纷的。只有在大课间集体跑步的时候才会在班主任的叮嘱下被赶出来做运动。

操场上大多是些大篮球的男生,我猜想他们在这个季节运动之后也不会像夏季一样汗流浃背感到浑身难受,反而觉得舒服温暖。要不然我们班那些平时文绉绉的男生怎么也会弃文从戎,到那边打篮球去了。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可我却倍感无聊,实在弄不明白,一群人争一个球这种运动有什么好玩儿的,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小智说我本身就对除了打架以外的运动感到无聊。

近视眼在11月份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来翻了三倍有余,所以我们学校那些男生故意卖弄模仿流川枫灌蓝的耍帅举动被我视为无物,反正眼中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黑衣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看东西的时候恍恍惚惚的,仿佛隔了一层水蒸汽,那种常年属于幻想构思的感觉也更加的强烈起来,就像梦一样没有真实感。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于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了。

小智是极其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女子,五官柔和,皮肤光滑细腻,笑起来会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觉得她应该很像满清时期的小玉儿,在我的印象里,小玉儿就应该是小智的样子。而且性格温和,善于聆听别人说话,不管别人如何的向她抱怨唠叨,她也在很认真的听。在我看来,她的脾气好的实在是让我觉得生气,因为这种性格的形成,就算是有人指着鼻子骂她,她也只是笑笑,是一个挥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男生们归为完美女性的人。

可我却无法忍受她这种好脾气,我们认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她做在我身边,无意之中弄坏了一个女孩子的钢笔,希望可以用钱来赔偿,也万分诚恳的道歉,可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骂她。结果最终导致我火山爆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那个女生一顿,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我喜欢秋季,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写那个只属于我的故事,一笔一画的纪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我是那么的喜欢那段记忆,因此是那样的盼望着,期盼着,有人能喜欢它。

学姐的背影很美,美得让人看了一眼之后就无法忘记,充溢整个眼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东西可以比得上那个背影所带给我的感受。好像来自一个虚幻的世界,现实化后生生的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来不及防范,只能被动纪录下这个时刻,刹那间达到永恒。即使是在很多年以后,我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许多擦肩而过的行人,将背影留给我时,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她的背影。

时光在那一刻被定格,镜头干净,画面温暖,线条流畅,光线柔和。都是日本文艺片子里的才会有的,带有着轻微的孤寂感和冷清感。我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描写。

第一次见到学姐的时候,是在秋末初冬的大课间,校园里种植的那几棵在夏天看起来就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杨树的树叶全部都落光了,孤单的守候在操场旁边。教学楼前面,我极其喜爱的菊花也变成了枯枝,草草的堆在花坛里。硬邦邦而缺少水分的土地里留下一小节粗糙的干草,与年纪古老的教学楼遥相呼应。学校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的往事,等待死亡的降临。

雪还未到的北方,感受到的只是大把大把的萧瑟和寂寥。

校园里的学生,是唯一能给这古老残败的一切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到课间,仿佛就活了起来,在九月份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憎厌和厌烦的,其中还夹杂着无比的失望感,这样一所学校,打碎了我所有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幻想。

好在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爱着我,那是我的同学们,让我在这个季节里,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我总会无比感谢他们,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是不是就错过了许多发生的事情?

暖色调从入秋开始就很少见到了,若是在教室里开到盛开的花朵,便会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给花朵加上很多修饰词,闹哄哄的,说不出的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大多都穿抗寒性较强的黑色羽绒服,我在整个秋天一直都在穿黑色的牛仔上下套装也不觉得寒冷,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比小草还要顽强,因为小草死了,而我还没有。

大部分课间,我是不会出去的,像即将要陷入冬眠的动物。因为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古代的言情小说,索性就留在温暖的教室里给小智讲古代美女,说帝王君主的风流往事,在这些事情上无论你怎么讲,这些人是不能活过来骂你的,像明星一样有利益上的纠纷的。只有在大课间集体跑步的时候才会在班主任的叮嘱下被赶出来做运动。

操场上大多是些大篮球的男生,我猜想他们在这个季节运动之后也不会像夏季一样汗流浃背感到浑身难受,反而觉得舒服温暖。要不然我们班那些平时文绉绉的男生怎么也会弃文从戎,到那边打篮球去了。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可我却倍感无聊,实在弄不明白,一群人争一个球这种运动有什么好玩儿的,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小智说我本身就对除了打架以外的运动感到无聊。

近视眼在11月份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来翻了三倍有余,所以我们学校那些男生故意卖弄模仿流川枫灌蓝的耍帅举动被我视为无物,反正眼中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黑衣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看东西的时候恍恍惚惚的,仿佛隔了一层水蒸汽,那种常年属于幻想构思的感觉也更加的强烈起来,就像梦一样没有真实感。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于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了。

小智是极其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女子,五官柔和,皮肤光滑细腻,笑起来会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觉得她应该很像满清时期的小玉儿,在我的印象里,小玉儿就应该是小智的样子。而且性格温和,善于聆听别人说话,不管别人如何的向她抱怨唠叨,她也在很认真的听。在我看来,她的脾气好的实在是让我觉得生气,因为这种性格的形成,就算是有人指着鼻子骂她,她也只是笑笑,是一个挥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男生们归为完美女性的人。

可我却无法忍受她这种好脾气,我们认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她做在我身边,无意之中弄坏了一个女孩子的钢笔,希望可以用钱来赔偿,也万分诚恳的道歉,可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骂她。结果最终导致我火山爆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那个女生一顿,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我喜欢秋季,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写那个只属于我的故事,一笔一画的纪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我是那么的喜欢那段记忆,因此是那样的盼望着,期盼着,有人能喜欢它。

学姐的背影很美,美得让人看了一眼之后就无法忘记,充溢整个眼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东西可以比得上那个背影所带给我的感受。好像来自一个虚幻的世界,现实化后生生的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来不及防范,只能被动纪录下这个时刻,刹那间达到永恒。即使是在很多年以后,我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许多擦肩而过的行人,将背影留给我时,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她的背影。

时光在那一刻被定格,镜头干净,画面温暖,线条流畅,光线柔和。都是日本文艺片子里的才会有的,带有着轻微的孤寂感和冷清感。我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描写。

第一次见到学姐的时候,是在秋末初冬的大课间,校园里种植的那几棵在夏天看起来就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杨树的树叶全部都落光了,孤单的守候在操场旁边。教学楼前面,我极其喜爱的菊花也变成了枯枝,草草的堆在花坛里。硬邦邦而缺少水分的土地里留下一小节粗糙的干草,与年纪古老的教学楼遥相呼应。学校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的往事,等待死亡的降临。

雪还未到的北方,感受到的只是大把大把的萧瑟和寂寥。

校园里的学生,是唯一能给这古老残败的一切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到课间,仿佛就活了起来,在九月份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憎厌和厌烦的,其中还夹杂着无比的失望感,这样一所学校,打碎了我所有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幻想。

好在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爱着我,那是我的同学们,让我在这个季节里,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我总会无比感谢他们,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是不是就错过了许多发生的事情?

暖色调从入秋开始就很少见到了,若是在教室里开到盛开的花朵,便会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给花朵加上很多修饰词,闹哄哄的,说不出的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大多都穿抗寒性较强的黑色羽绒服,我在整个秋天一直都在穿黑色的牛仔上下套装也不觉得寒冷,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比小草还要顽强,因为小草死了,而我还没有。

大部分课间,我是不会出去的,像即将要陷入冬眠的动物。因为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古代的言情小说,索性就留在温暖的教室里给小智讲古代美女,说帝王君主的风流往事,在这些事情上无论你怎么讲,这些人是不能活过来骂你的,像明星一样有利益上的纠纷的。只有在大课间集体跑步的时候才会在班主任的叮嘱下被赶出来做运动。

操场上大多是些大篮球的男生,我猜想他们在这个季节运动之后也不会像夏季一样汗流浃背感到浑身难受,反而觉得舒服温暖。要不然我们班那些平时文绉绉的男生怎么也会弃文从戎,到那边打篮球去了。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可我却倍感无聊,实在弄不明白,一群人争一个球这种运动有什么好玩儿的,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小智说我本身就对除了打架以外的运动感到无聊。

近视眼在11月份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来翻了三倍有余,所以我们学校那些男生故意卖弄模仿流川枫灌蓝的耍帅举动被我视为无物,反正眼中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黑衣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看东西的时候恍恍惚惚的,仿佛隔了一层水蒸汽,那种常年属于幻想构思的感觉也更加的强烈起来,就像梦一样没有真实感。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于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了。

小智是极其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女子,五官柔和,皮肤光滑细腻,笑起来会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觉得她应该很像满清时期的小玉儿,在我的印象里,小玉儿就应该是小智的样子。而且性格温和,善于聆听别人说话,不管别人如何的向她抱怨唠叨,她也在很认真的听。在我看来,她的脾气好的实在是让我觉得生气,因为这种性格的形成,就算是有人指着鼻子骂她,她也只是笑笑,是一个挥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男生们归为完美女性的人。

可我却无法忍受她这种好脾气,我们认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她做在我身边,无意之中弄坏了一个女孩子的钢笔,希望可以用钱来赔偿,也万分诚恳的道歉,可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骂她。结果最终导致我火山爆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那个女生一顿,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我喜欢秋季,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写那个只属于我的故事,一笔一画的纪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我是那么的喜欢那段记忆,因此是那样的盼望着,期盼着,有人能喜欢它。

学姐的背影很美,美得让人看了一眼之后就无法忘记,充溢整个眼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东西可以比得上那个背影所带给我的感受。好像来自一个虚幻的世界,现实化后生生的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来不及防范,只能被动纪录下这个时刻,刹那间达到永恒。即使是在很多年以后,我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许多擦肩而过的行人,将背影留给我时,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她的背影。

时光在那一刻被定格,镜头干净,画面温暖,线条流畅,光线柔和。都是日本文艺片子里的才会有的,带有着轻微的孤寂感和冷清感。我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描写。

第一次见到学姐的时候,是在秋末初冬的大课间,校园里种植的那几棵在夏天看起来就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杨树的树叶全部都落光了,孤单的守候在操场旁边。教学楼前面,我极其喜爱的菊花也变成了枯枝,草草的堆在花坛里。硬邦邦而缺少水分的土地里留下一小节粗糙的干草,与年纪古老的教学楼遥相呼应。学校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的往事,等待死亡的降临。

雪还未到的北方,感受到的只是大把大把的萧瑟和寂寥。

校园里的学生,是唯一能给这古老残败的一切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到课间,仿佛就活了起来,在九月份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憎厌和厌烦的,其中还夹杂着无比的失望感,这样一所学校,打碎了我所有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幻想。

好在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爱着我,那是我的同学们,让我在这个季节里,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我总会无比感谢他们,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是不是就错过了许多发生的事情?

暖色调从入秋开始就很少见到了,若是在教室里开到盛开的花朵,便会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给花朵加上很多修饰词,闹哄哄的,说不出的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大多都穿抗寒性较强的黑色羽绒服,我在整个秋天一直都在穿黑色的牛仔上下套装也不觉得寒冷,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比小草还要顽强,因为小草死了,而我还没有。

大部分课间,我是不会出去的,像即将要陷入冬眠的动物。因为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古代的言情小说,索性就留在温暖的教室里给小智讲古代美女,说帝王君主的风流往事,在这些事情上无论你怎么讲,这些人是不能活过来骂你的,像明星一样有利益上的纠纷的。只有在大课间集体跑步的时候才会在班主任的叮嘱下被赶出来做运动。

操场上大多是些大篮球的男生,我猜想他们在这个季节运动之后也不会像夏季一样汗流浃背感到浑身难受,反而觉得舒服温暖。要不然我们班那些平时文绉绉的男生怎么也会弃文从戎,到那边打篮球去了。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可我却倍感无聊,实在弄不明白,一群人争一个球这种运动有什么好玩儿的,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小智说我本身就对除了打架以外的运动感到无聊。

近视眼在11月份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来翻了三倍有余,所以我们学校那些男生故意卖弄模仿流川枫灌蓝的耍帅举动被我视为无物,反正眼中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黑衣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看东西的时候恍恍惚惚的,仿佛隔了一层水蒸汽,那种常年属于幻想构思的感觉也更加的强烈起来,就像梦一样没有真实感。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于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了。

小智是极其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女子,五官柔和,皮肤光滑细腻,笑起来会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觉得她应该很像满清时期的小玉儿,在我的印象里,小玉儿就应该是小智的样子。而且性格温和,善于聆听别人说话,不管别人如何的向她抱怨唠叨,她也在很认真的听。在我看来,她的脾气好的实在是让我觉得生气,因为这种性格的形成,就算是有人指着鼻子骂她,她也只是笑笑,是一个挥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男生们归为完美女性的人。

可我却无法忍受她这种好脾气,我们认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她做在我身边,无意之中弄坏了一个女孩子的钢笔,希望可以用钱来赔偿,也万分诚恳的道歉,可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骂她。结果最终导致我火山爆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那个女生一顿,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我喜欢秋季,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写那个只属于我的故事,一笔一画的纪录,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充实的感觉,我是那么的喜欢那段记忆,因此是那样的盼望着,期盼着,有人能喜欢它。

学姐的背影很美,美得让人看了一眼之后就无法忘记,充溢整个眼眶,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东西可以比得上那个背影所带给我的感受。好像来自一个虚幻的世界,现实化后生生的闯进了我的世界,让我来不及防范,只能被动纪录下这个时刻,刹那间达到永恒。即使是在很多年以后,我走在人群之中,看着许多擦肩而过的行人,将背影留给我时,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她的背影。

时光在那一刻被定格,镜头干净,画面温暖,线条流畅,光线柔和。都是日本文艺片子里的才会有的,带有着轻微的孤寂感和冷清感。我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描写。

第一次见到学姐的时候,是在秋末初冬的大课间,校园里种植的那几棵在夏天看起来就严重营养不良的小杨树的树叶全部都落光了,孤单的守候在操场旁边。教学楼前面,我极其喜爱的菊花也变成了枯枝,草草的堆在花坛里。硬邦邦而缺少水分的土地里留下一小节粗糙的干草,与年纪古老的教学楼遥相呼应。学校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的往事,等待死亡的降临。

雪还未到的北方,感受到的只是大把大把的萧瑟和寂寥。

校园里的学生,是唯一能给这古老残败的一切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到课间,仿佛就活了起来,在九月份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憎厌和厌烦的,其中还夹杂着无比的失望感,这样一所学校,打碎了我所有对初中美好生活的幻想。

好在的是,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爱着我,那是我的同学们,让我在这个季节里,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地方,有的时候我总会无比感谢他们,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是不是就错过了许多发生的事情?

暖色调从入秋开始就很少见到了,若是在教室里开到盛开的花朵,便会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一大帮子人聚在一起,给花朵加上很多修饰词,闹哄哄的,说不出的热闹。

操场上同学们大多都穿抗寒性较强的黑色羽绒服,我在整个秋天一直都在穿黑色的牛仔上下套装也不觉得寒冷,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比小草还要顽强,因为小草死了,而我还没有。

大部分课间,我是不会出去的,像即将要陷入冬眠的动物。因为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古代的言情小说,索性就留在温暖的教室里给小智讲古代美女,说帝王君主的风流往事,在这些事情上无论你怎么讲,这些人是不能活过来骂你的,像明星一样有利益上的纠纷的。只有在大课间集体跑步的时候才会在班主任的叮嘱下被赶出来做运动。

操场上大多是些大篮球的男生,我猜想他们在这个季节运动之后也不会像夏季一样汗流浃背感到浑身难受,反而觉得舒服温暖。要不然我们班那些平时文绉绉的男生怎么也会弃文从戎,到那边打篮球去了。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可我却倍感无聊,实在弄不明白,一群人争一个球这种运动有什么好玩儿的,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小智说我本身就对除了打架以外的运动感到无聊。

近视眼在11月份开始的时候检查出来翻了三倍有余,所以我们学校那些男生故意卖弄模仿流川枫灌蓝的耍帅举动被我视为无物,反正眼中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黑衣人”,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看东西的时候恍恍惚惚的,仿佛隔了一层水蒸汽,那种常年属于幻想构思的感觉也更加的强烈起来,就像梦一样没有真实感。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习惯于游走在幻想和现实之间了。

小智是极其受女孩子们欢迎的女子,五官柔和,皮肤光滑细腻,笑起来会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觉得她应该很像满清时期的小玉儿,在我的印象里,小玉儿就应该是小智的样子。而且性格温和,善于聆听别人说话,不管别人如何的向她抱怨唠叨,她也在很认真的听。在我看来,她的脾气好的实在是让我觉得生气,因为这种性格的形成,就算是有人指着鼻子骂她,她也只是笑笑,是一个挥挥手不带走半点云彩,男生们归为完美女性的人。

可我却无法忍受她这种好脾气,我们认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她做在我身边,无意之中弄坏了一个女孩子的钢笔,希望可以用钱来赔偿,也万分诚恳的道歉,可对方还不依不饶,甚至骂她。结果最终导致我火山爆发,劈头盖脸的训斥了那个女生一顿,从而成为了好朋友。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曹操,人人都说他是一位奸雄,都不喜欢他,但是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乱世的枭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他的诗歌流露出他的胸襟和抱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他胸怀壮志,真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现在你应该看清楚曹操了吧。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很深入人心,让人难以忘怀,这个角色也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多疑才能更好的生存在那个世界里,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人,今天他是你的部下,明天他就会是你的敌人,所以不能相信任何一个人。他的修明政治使北方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个强势国家。他军纪严明,一丝不苟,在没有诸葛亮之前,百战百胜,统一了混乱的北方。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选官标准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历史功绩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说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政治成就 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傕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 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郃、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 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 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一年十七班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选官标准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历史功绩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说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政治成就 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傕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 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郃、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 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 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一年十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