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至2020)》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及其关系,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及其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知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学生掌握已知、探索未知,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来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及模式,并使其逐步丰富与完善,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正确的人生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目的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强调的创新与创造,所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相应知识、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才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样的人才会敢于创新,不断创新,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所以说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只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主体性、个性培养,加强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多样性与发展性,使教育教学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道,才能谈得上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只有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创新教育的发展。

2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德育工作,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首要的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外延得到扩大,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加密切,德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德育教育融于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落实在教育、管理及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进而增强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按照思想道德准则做人、做事、做学问。

首先,德育教育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个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把传授知识作为德育的载体,要善于从教材中发掘道德因素,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融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德育教育要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德育教育和道德实践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2.2推进学校教学改革。

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要彻底根除“应试”教育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模式,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把教师的释疑解惑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始终把握现代教育思想的脉络。要逐步形成一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3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努力营造校园小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造愉悦身心,富有诗情画意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首先,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其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已有场地和资源,从各个方面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3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新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它不以知识积累的数量为目标、也不以知识继承的程度为目标,与传统的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同样也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样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更强调学生创造能力发掘与培养。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像传统教育那样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而是要全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创造型、复合型、通才型的新型人才。

创造性的思维是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的核心,想象力、好奇心、挑战性、冒险性、独立性、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是它的非智力因素。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涵。

3.1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创新的价值观即是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坚定地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的观念,把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看作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求教育的职能从继承为主转向创新为主;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开发创造力为主;从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活泼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与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发现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地、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将自己的创造个性渗透于研究探讨教材过程中,实施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以敏捷的思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审美价值,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充分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提倡教师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3.2通过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校期间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综合劳动技术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专题研讨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欲望与发挥其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以计算机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知、感受人类创造创新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造的意识,树立起创造的志向。

通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和过程,使学校工作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使学校教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教学效果更加有效。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综合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发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启动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办好基础教育的关键,我们将按照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强实践,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家长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和家长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前不久,我们召开了本年度家委会。会上,各班家长代表畅谈学校和家庭教育问题,尤其关注家庭教育问题,迫切地想得到这方面的指导,会上,也有一些家长的育子心得值得其他家长借鉴。学校打算在期末时组织这样的交流活动。今天,先由我和大家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所列的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一些精粹。但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学校)教育,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一)家庭教育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人的许多基本能力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由此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家长如果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时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我国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我国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最典型的就是印度“狼孩”卡玛拉,他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才像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以上事例说明了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二)家庭教育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有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方面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如中国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职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也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出成绩、屡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三)家庭教育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如能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今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四)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家长高兴时,孩子会参与欢乐;当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五)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作为父母应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学校里,教师往往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这时家长就要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更好地接受集体教育奠定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项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但是直到今天,唯一不需岗前培训的职业就是家长,很多家长往往是在没有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就当了家长,因而就有了许多不称职的家长。对照以下金字塔图,你是哪一类家长?一、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以下面这段话作为结束语: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素质孩子的未来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对于您的孩子而言,真正的专家就是您——孩子的父母

我心目中的桂城中学生形象

我心目中的桂城中学生形象

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新的时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桂城的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南海是一个有名的乡镇,因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团结奋发的龙狮精神而著名。这些精神无疑是我们每个桂城的中学生学习的模范。我认为桂城的中学生就具备着这样的新形象。

包容精神传承了岭南文化的精髓,以南海人开放的心胸和气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探索和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在学习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摩擦,而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对同学的包容和理解。对别人给予的好处要多想想。不要因为一件事,就把所有的好全否定。学别人的优点,会提高自己,看别人的缺点,你会有前车之鉴。反之,心情郁闷,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搞得矛盾重重,的确有害而无利。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清云散。包容的精神会让每个桂城的中学生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在学习探究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要踏出第一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有为精神是南海文化的精髓,有为精神的核心就是求变、求实、求发展。有为精神的实质体现在紧跟时代、勇于创新和有所作为,并把有为精神实践到生活中。而我们――桂城的中学生需以包容的精神吸纳其他同学的优点,以远大的抱负一步一步地实现着人生的理想,以有为的精神不断的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醒狮和龙舟已成为南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醒狮争雄和龙舟竞渡已成为南海人引以自豪的精神乐园,它是南海人团结一致、知难而进、奋勇争先的精神写照。我们中学生,也应以奋斗为荣,以奋发为誉,创出一片美好的蓝天。

一个中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遵守中学生守则,不能与《中学生行为规范》相悖,应该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塑造文明新形象。古人曰:“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文明的行为,不健康的言语,往往都是平时的小事,但我们不能固其小而不顾,不注重对自我的约束,时刻都应该想到,我们是桂城的中学生,我们所做的,所说的,都应该符合一名桂城的中学生的身份,展现新世纪中学生的风采,新世纪中学生的新形象。

作为桂城的中学生的我们,除了要严于律己,不断塑造自己的文明行为以外,我们还要担负起义务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责任,用自己的良好的文明形象去影响周围的人,去帮助身边的人,提高全校师生的文明素质。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好好地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以南海的精神不断地充实自己,为创建自己与桂城中学生的良好形象而努力!

“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文/于广浩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提了不下十年,关键在于其在当今中国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要想让素质教育改变乌托邦的形象,就需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定论现在有必要要修正一下了。

以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的完善的“素质”主要指培养人主观能动性中的一部分,如动手能力,道德水准等。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客观公正的制度可以保证其监督,实施。因此“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我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是一套完整的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路线,新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有广义的素质教育与狭义的素质教育之分。广义的素质教育与我们今天所广泛定义的素质教育概念相似,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狭义的素质教育。

狭义的素质教育从构成上来讲实际上更偏于应试教育,它将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起一个缓冲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狭义的素质教育实施时期为“后应试时代”)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采众家之长的一种制度,它拥有的终极价值观,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更趋向于素质教育,而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突破,通过改良应试教育体制,来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后应试时代我们面临着哪些主要课题。

第一,改变教育评价体制,改良高等教育录取机制,制度性促进社会化大分工的形成,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

第二,增强社会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完善人才的人文思想,至少要帮助他们自身树立一个良性的终极价值价值体系。

第三,提高人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四,提高道德素质

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以一为关键及最终目的,二为催化手段,三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新生要求

至于的人们质疑的素质教育里的“考核者的素质”,那已经包括在教育评价体制里了,运用高考这种行之有效的健全的体制,采取分科录取,人才专业化的手段,人为干扰的因素将是非常非常小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来解决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录取方面,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不同高校依据其实力及名望,同一专业所需分数不尽相同。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所报专业的适应成绩,择优录取。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且极具可行性的制度。我们知道,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高考的改革,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的改革则是解决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关键。下边我们会一句句的分析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这就以考试的形式确保了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有一个全面学科的基础,而全面的基础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

2. 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任意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在新的制度中,语数外三科依旧必考,语数外这三科属于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实验学科一直是理工类专业实用性的主体,人文学科对于人文类的工作来讲是主体,而且人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良性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理工科专业或是人文科专业,都需要进行选修;“不分文理科”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审视,事实上,不分文理科而采用以录取来决定学习正是一种灵活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死板,僵化,而采用了一种极其灵活的方式,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至于五科的比重统一问题,不灵活的问题后文会提出解决方法)。

3. 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文/于广浩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提了不下十年,关键在于其在当今中国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要想让素质教育改变乌托邦的形象,就需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定论现在有必要要修正一下了。

以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的完善的“素质”主要指培养人主观能动性中的一部分,如动手能力,道德水准等。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客观公正的制度可以保证其监督,实施。因此“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我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是一套完整的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路线,新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有广义的素质教育与狭义的素质教育之分。广义的素质教育与我们今天所广泛定义的素质教育概念相似,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狭义的素质教育。

狭义的素质教育从构成上来讲实际上更偏于应试教育,它将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起一个缓冲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狭义的素质教育实施时期为“后应试时代”)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采众家之长的一种制度,它拥有的终极价值观,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更趋向于素质教育,而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突破,通过改良应试教育体制,来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后应试时代我们面临着哪些主要课题。

第一,改变教育评价体制,改良高等教育录取机制,制度性促进社会化大分工的形成,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

第二,增强社会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完善人才的人文思想,至少要帮助他们自身树立一个良性的终极价值价值体系。

第三,提高人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四,提高道德素质

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以一为关键及最终目的,二为催化手段,三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新生要求

至于的人们质疑的素质教育里的“考核者的素质”,那已经包括在教育评价体制里了,运用高考这种行之有效的健全的体制,采取分科录取,人才专业化的手段,人为干扰的因素将是非常非常小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来解决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录取方面,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不同高校依据其实力及名望,同一专业所需分数不尽相同。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所报专业的适应成绩,择优录取。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且极具可行性的制度。我们知道,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高考的改革,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的改革则是解决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关键。下边我们会一句句的分析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这就以考试的形式确保了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有一个全面学科的基础,而全面的基础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

2. 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任意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在新的制度中,语数外三科依旧必考,语数外这三科属于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实验学科一直是理工类专业实用性的主体,人文学科对于人文类的工作来讲是主体,而且人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良性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理工科专业或是人文科专业,都需要进行选修;“不分文理科”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审视,事实上,不分文理科而采用以录取来决定学习正是一种灵活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死板,僵化,而采用了一种极其灵活的方式,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至于五科的比重统一问题,不灵活的问题后文会提出解决方法)。

3. 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文/于广浩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提了不下十年,关键在于其在当今中国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要想让素质教育改变乌托邦的形象,就需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定论现在有必要要修正一下了。

以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的完善的“素质”主要指培养人主观能动性中的一部分,如动手能力,道德水准等。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客观公正的制度可以保证其监督,实施。因此“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我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是一套完整的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路线,新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有广义的素质教育与狭义的素质教育之分。广义的素质教育与我们今天所广泛定义的素质教育概念相似,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狭义的素质教育。

狭义的素质教育从构成上来讲实际上更偏于应试教育,它将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起一个缓冲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狭义的素质教育实施时期为“后应试时代”)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采众家之长的一种制度,它拥有的终极价值观,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更趋向于素质教育,而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突破,通过改良应试教育体制,来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后应试时代我们面临着哪些主要课题。

第一,改变教育评价体制,改良高等教育录取机制,制度性促进社会化大分工的形成,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

第二,增强社会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完善人才的人文思想,至少要帮助他们自身树立一个良性的终极价值价值体系。

第三,提高人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四,提高道德素质

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以一为关键及最终目的,二为催化手段,三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新生要求

至于的人们质疑的素质教育里的“考核者的素质”,那已经包括在教育评价体制里了,运用高考这种行之有效的健全的体制,采取分科录取,人才专业化的手段,人为干扰的因素将是非常非常小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来解决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录取方面,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不同高校依据其实力及名望,同一专业所需分数不尽相同。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所报专业的适应成绩,择优录取。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且极具可行性的制度。我们知道,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高考的改革,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的改革则是解决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关键。下边我们会一句句的分析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这就以考试的形式确保了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有一个全面学科的基础,而全面的基础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

2. 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任意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在新的制度中,语数外三科依旧必考,语数外这三科属于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实验学科一直是理工类专业实用性的主体,人文学科对于人文类的工作来讲是主体,而且人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良性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理工科专业或是人文科专业,都需要进行选修;“不分文理科”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审视,事实上,不分文理科而采用以录取来决定学习正是一种灵活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死板,僵化,而采用了一种极其灵活的方式,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至于五科的比重统一问题,不灵活的问题后文会提出解决方法)。

3. 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文/于广浩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提了不下十年,关键在于其在当今中国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要想让素质教育改变乌托邦的形象,就需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定论现在有必要要修正一下了。

以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的完善的“素质”主要指培养人主观能动性中的一部分,如动手能力,道德水准等。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客观公正的制度可以保证其监督,实施。因此“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我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是一套完整的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路线,新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有广义的素质教育与狭义的素质教育之分。广义的素质教育与我们今天所广泛定义的素质教育概念相似,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狭义的素质教育。

狭义的素质教育从构成上来讲实际上更偏于应试教育,它将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起一个缓冲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狭义的素质教育实施时期为“后应试时代”)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采众家之长的一种制度,它拥有的终极价值观,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更趋向于素质教育,而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突破,通过改良应试教育体制,来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后应试时代我们面临着哪些主要课题。

第一,改变教育评价体制,改良高等教育录取机制,制度性促进社会化大分工的形成,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

第二,增强社会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完善人才的人文思想,至少要帮助他们自身树立一个良性的终极价值价值体系。

第三,提高人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四,提高道德素质

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以一为关键及最终目的,二为催化手段,三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新生要求

至于的人们质疑的素质教育里的“考核者的素质”,那已经包括在教育评价体制里了,运用高考这种行之有效的健全的体制,采取分科录取,人才专业化的手段,人为干扰的因素将是非常非常小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来解决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录取方面,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不同高校依据其实力及名望,同一专业所需分数不尽相同。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所报专业的适应成绩,择优录取。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且极具可行性的制度。我们知道,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高考的改革,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的改革则是解决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关键。下边我们会一句句的分析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这就以考试的形式确保了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有一个全面学科的基础,而全面的基础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

2. 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任意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在新的制度中,语数外三科依旧必考,语数外这三科属于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实验学科一直是理工类专业实用性的主体,人文学科对于人文类的工作来讲是主体,而且人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良性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理工科专业或是人文科专业,都需要进行选修;“不分文理科”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审视,事实上,不分文理科而采用以录取来决定学习正是一种灵活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死板,僵化,而采用了一种极其灵活的方式,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至于五科的比重统一问题,不灵活的问题后文会提出解决方法)。

3. 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文/于广浩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提了不下十年,关键在于其在当今中国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要想让素质教育改变乌托邦的形象,就需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定论现在有必要要修正一下了。

以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的完善的“素质”主要指培养人主观能动性中的一部分,如动手能力,道德水准等。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客观公正的制度可以保证其监督,实施。因此“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我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是一套完整的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路线,新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有广义的素质教育与狭义的素质教育之分。广义的素质教育与我们今天所广泛定义的素质教育概念相似,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狭义的素质教育。

狭义的素质教育从构成上来讲实际上更偏于应试教育,它将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起一个缓冲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狭义的素质教育实施时期为“后应试时代”)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采众家之长的一种制度,它拥有的终极价值观,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更趋向于素质教育,而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突破,通过改良应试教育体制,来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后应试时代我们面临着哪些主要课题。

第一,改变教育评价体制,改良高等教育录取机制,制度性促进社会化大分工的形成,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

第二,增强社会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完善人才的人文思想,至少要帮助他们自身树立一个良性的终极价值价值体系。

第三,提高人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四,提高道德素质

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以一为关键及最终目的,二为催化手段,三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新生要求

至于的人们质疑的素质教育里的“考核者的素质”,那已经包括在教育评价体制里了,运用高考这种行之有效的健全的体制,采取分科录取,人才专业化的手段,人为干扰的因素将是非常非常小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来解决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录取方面,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不同高校依据其实力及名望,同一专业所需分数不尽相同。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所报专业的适应成绩,择优录取。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且极具可行性的制度。我们知道,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高考的改革,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的改革则是解决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关键。下边我们会一句句的分析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这就以考试的形式确保了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有一个全面学科的基础,而全面的基础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

2. 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任意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在新的制度中,语数外三科依旧必考,语数外这三科属于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实验学科一直是理工类专业实用性的主体,人文学科对于人文类的工作来讲是主体,而且人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良性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理工科专业或是人文科专业,都需要进行选修;“不分文理科”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审视,事实上,不分文理科而采用以录取来决定学习正是一种灵活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死板,僵化,而采用了一种极其灵活的方式,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至于五科的比重统一问题,不灵活的问题后文会提出解决方法)。

3. 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文/于广浩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提了不下十年,关键在于其在当今中国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要想让素质教育改变乌托邦的形象,就需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定论现在有必要要修正一下了。

以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的完善的“素质”主要指培养人主观能动性中的一部分,如动手能力,道德水准等。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客观公正的制度可以保证其监督,实施。因此“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我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是一套完整的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路线,新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有广义的素质教育与狭义的素质教育之分。广义的素质教育与我们今天所广泛定义的素质教育概念相似,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狭义的素质教育。

狭义的素质教育从构成上来讲实际上更偏于应试教育,它将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起一个缓冲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狭义的素质教育实施时期为“后应试时代”)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采众家之长的一种制度,它拥有的终极价值观,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更趋向于素质教育,而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突破,通过改良应试教育体制,来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后应试时代我们面临着哪些主要课题。

第一,改变教育评价体制,改良高等教育录取机制,制度性促进社会化大分工的形成,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

第二,增强社会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完善人才的人文思想,至少要帮助他们自身树立一个良性的终极价值价值体系。

第三,提高人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四,提高道德素质

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以一为关键及最终目的,二为催化手段,三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新生要求

至于的人们质疑的素质教育里的“考核者的素质”,那已经包括在教育评价体制里了,运用高考这种行之有效的健全的体制,采取分科录取,人才专业化的手段,人为干扰的因素将是非常非常小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来解决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录取方面,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不同高校依据其实力及名望,同一专业所需分数不尽相同。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所报专业的适应成绩,择优录取。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且极具可行性的制度。我们知道,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高考的改革,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的改革则是解决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关键。下边我们会一句句的分析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这就以考试的形式确保了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有一个全面学科的基础,而全面的基础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

2. 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任意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在新的制度中,语数外三科依旧必考,语数外这三科属于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实验学科一直是理工类专业实用性的主体,人文学科对于人文类的工作来讲是主体,而且人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良性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理工科专业或是人文科专业,都需要进行选修;“不分文理科”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审视,事实上,不分文理科而采用以录取来决定学习正是一种灵活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死板,僵化,而采用了一种极其灵活的方式,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至于五科的比重统一问题,不灵活的问题后文会提出解决方法)。

3. 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尽其天赋,善其能才”——素质教育新论与后应试时代我们的对策

文/于广浩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提了不下十年,关键在于其在当今中国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很多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要想让素质教育改变乌托邦的形象,就需要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以便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定论现在有必要要修正一下了。

以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的完善的“素质”主要指培养人主观能动性中的一部分,如动手能力,道德水准等。其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客观公正的制度可以保证其监督,实施。因此“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现在我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是一套完整的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路线,新定义的素质教育将有广义的素质教育与狭义的素质教育之分。广义的素质教育与我们今天所广泛定义的素质教育概念相似,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狭义的素质教育。

狭义的素质教育从构成上来讲实际上更偏于应试教育,它将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起一个缓冲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称狭义的素质教育实施时期为“后应试时代”)它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采众家之长的一种制度,它拥有的终极价值观,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更趋向于素质教育,而其具体实施办法则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突破,通过改良应试教育体制,来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后应试时代我们面临着哪些主要课题。

第一,改变教育评价体制,改良高等教育录取机制,制度性促进社会化大分工的形成,使人“尽其天赋,善其能才”

第二,增强社会对人文思想的重视,完善人才的人文思想,至少要帮助他们自身树立一个良性的终极价值价值体系。

第三,提高人各方面综合素质

第四,提高道德素质

这四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的,以一为关键及最终目的,二为催化手段,三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新生要求

至于的人们质疑的素质教育里的“考核者的素质”,那已经包括在教育评价体制里了,运用高考这种行之有效的健全的体制,采取分科录取,人才专业化的手段,人为干扰的因素将是非常非常小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条极好的途径来解决这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录取方面,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不同高校依据其实力及名望,同一专业所需分数不尽相同。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所报专业的适应成绩,择优录取。

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且极具可行性的制度。我们知道,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高考的改革,而高等教育录取机制的改革则是解决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关键。下边我们会一句句的分析这种制度的可行性。

1. 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可经过多次考试通过。这就以考试的形式确保了每一个高中生都能有一个全面学科的基础,而全面的基础对于以后步入社会的人才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保证了人才的基本素质。

2. 高考按学科群考5门:语文、数学、外语、实验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选一门、人文学科中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任意一门或任意两门与报考专业有关的人文学科,不分文理科。在新的制度中,语数外三科依旧必考,语数外这三科属于基础学科,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都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实验学科一直是理工类专业实用性的主体,人文学科对于人文类的工作来讲是主体,而且人文学科的学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良性终极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理工科专业或是人文科专业,都需要进行选修;“不分文理科”在这里我们要重新审视,事实上,不分文理科而采用以录取来决定学习正是一种灵活的体现。在这种制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死板,僵化,而采用了一种极其灵活的方式,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至于五科的比重统一问题,不灵活的问题后文会提出解决方法)。

3. 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以加权平均分数录取,不同专业加权系数不同,由国家统一论证、制定

我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

我认为判断一个中学生是否高雅.有气质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个中学生,如果在学校外随地吐痰、吸烟,肯定会引起大部份讲文明的人的不满。而到了学校却还是衣着不整,剪着怪异的发型,谈吐粗鲁,含带脏话,不尊重师长,不是酷的表现,而是粗俗、没有修养。还有一小部分的人在过道上堆堆打打,大吼大叫,不仅对自己没好处,反而影响到他人的学习和休息。这些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各种不良行为,是我们应该坚决抵制的。

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见到同学或老师打个招呼问个好,每天以正整洁地姿态、良好的精神面貌到校学习,还应该自觉维护校内外清洁卫生,以文明的语言与人沟通,因为这样会使人倍感愉悦。而这种营造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气氛的,便是中学生应有的良好的修养。

但是若一个集体中,有那么一两个人不遵守校纪,那这个集体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用一句俗语来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例如:如果我班某同学某天在厕所内洗饭盒,被执勤的同学发现了,学校不仅会给他处分,还会扣掉班级综合分。这样一来,一个人的错误,成了集体的责任。这种人,肯定是大家不愿意接受的。因此,当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有违纪的动机时,请提醒自己或他人,集体的利益高与个人利益。

礼仪是现代社会文明行为的最起码的要求,它能反应出一个人在道德方面所具有的高尚品质,讲礼貌,友善待人更是一个人心灵美的最佳体现。

而且,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有礼仪是自己对最基本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它的意思是说不学会礼貌,是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文明礼貌并非是个人生活中的繁琐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的真实反应,是衡量一个民族道德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有人曾说过:“与其皱着眉头送人一两黄金,不如面带微笑送人一片鹅毛”。

这说明了学会礼仪,懂得礼貌是对中学生非常重要的。这样既给人好感,又维护了自己懂礼貌、讲文明的形象,两全其美。

做道德高尚的人是幸福的。让我们深知自己是一个中学生,努力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 遵规守纪的好学生,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吧!

创新,我们的“形象代言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也许每日只需扎进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也常说,只要考进大学,就不愁没有饭吃。因而,那时的中学生书包一天比一天沉,眼镜片一天比一天厚,整日挣扎于枯燥的公式里,只为熬过考试。

可事实上,像这样学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多半没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只会死守教条,毫无应变能力。经济体制一改革,“铁饭碗”被打破,他们就成批成批地失业了,只能再学习,寻找再就业的机会。究其根源,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是学生、家长的观念陈旧,从未考虑创新的价值,认为只要死读课本就够了。事实上,中国现代150年来,正是这一思想作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第二,教育体制的陈旧,过去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大大扼杀学生的创新机会,以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第三,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有偏差。认为好学生就是“高分”,一味追求片面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正因为这些,国家也看到教育的问题,大胆而及时地改革,“减负”出台,创新教育的 推行,都反映出社会对中学生新的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首要的就是要富有创造性,要培养创新精神。事物的更新,历史的推进都离不开创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带来鲜活的动力,能扫除迂腐的陈见,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本是基础,扎实的课堂学习是孕育创新的摇篮。有了一些知识和思维方法,我们才能去思考去创造。每年,全国都有数千件发明出自中学生之手,这正是他们创造的结晶,且不论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创新意识正是社会大力提倡的。20世纪初,热血沸腾的中国青年发动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吹响时代进步的号角。我们处在2l世纪之初,应继承这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在以后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新,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灵魂。我们要抓住时代给我们的机遇,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自主地去创造,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尝试,都会让我们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我们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代言人”。

融我和你,合二为一

“融合”如今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世界由各个国家融合称为“地球村”;中国实行一国两制,将港、澳和中国大陆融合在一起;上海以其海纳百川的宽容胸怀将各种文化融合成其独有的海派文化。

从世界到地方无一不体现着“融合”的理念,然而生活中很多现象却又是违背着“融合”的。

就从小方面来说,上海很多街头那些充满着气息的雕像,不是被居民用来晾晒衣物,就是被当成垃圾桶,而因此布满垃圾,更有甚者被当成了人们逛街逛累时的休息坐椅。这样的不雅行为不仅影响了市容,而且不正是违背了我们所提倡的“融合”理念吗?人们的素质与修养是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面貌,如此有损城市形象,不顺应“融合”发展大趋势的行为实在应杜绝。而从大的方面来说,美国市民举行游行来表达对政府的不满,而美国转而提高人民币币值;欧洲多国对利比亚采取军事武装行动;近日中国船只在湄公河地区遭害,13名船员无一生还……这些都是不利世界各国和平友好发展和融合的。世界格局的纷繁复杂仿佛早已将“融合”的理念抛之脑后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们知道,看待事物要以辩证的眼光,我们看到了“融合”如今已成为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应看到那些有违“融合”的行为,如此才能约束自已,让自已不至于成为那其中的一员。

我们青年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义人,更应该顺应世界“融合”的大趋势,就像《我和你》这首歌所体现的内涵一样,融我和你,合二为一,如同马克思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融合在一起,才能正确而又客观,全面的看待事物。如果我们不能“融合”进社会,那么只能被淘汰出局。

由此可观,融合无论是对于个人,国家或是世界都是十分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理念。每个大思想家的形成都是融合了多家的思想后凝聚成自已的,而后崛起;每个成功制度的形成都是融合了之前多种失败的制度,而后被使用;每个国家的形成都是融合了失败的经验,而后壮大的。融合的理念能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并不是一切都要融合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敢融合的,并不是世界的主流就是融合。但也并联想不是一切都不需要融合,并不是没有人敢融合,并不是世界会排斥融合。

我想,只要世界是前进的,发展的,那么“融合”永远会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促进着整个世界不断繁荣,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