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要过去了,叶子即将黄了。喜欢写作的晓风学着诗人的模样,多愁善感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夏末”,而事后为了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特地在“末”前面加个三点水,来凸现自己的个性,所以他的QQ就成了“夏沫”,他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可这年头什么字都流行加个草字头或三点水的,反正与众不同就是了。然而他改了之后,问题也就出来了,正如美国妇女所说“我的女儿穿衣服就喜欢和别人不一样,喜欢在裤子上打几个洞,可人人都想着不一样,都想着打几个洞,结果大家都一样了”。那一年,打开QQ,打开游戏,大片大片的“夏沫”。那些名字把他吓了一跳,他想自己的专利被人盗用了,太可气了。然而没办法,自己也不愿意改了这么经典的名字,只好随便找一个人来问问叫夏沫的原因。

他怕和男人说着说着会吵起来,就点了一个头像很可爱的女生,晓风严肃的质问她:“你为什么要叫夏沫?”并且在电脑前的表情也很严肃,意淫对方看得到他的表情。对方不解,自己取个名字怎么了,然而发现晓风也叫夏沫,大体明白了他的意思,就笑着说:“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啊,你怎么也叫夏沫呢。”晓风一见这女生对凶残的自己很温柔,好感顿生,一下子也忘了夏沫这回事了,然而又急于卖弄自己的才华,就自己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语言诗化了:“我觉得这个让梧桐叶落的夏天很愁,所以用了末,体现伤感,可又想描写出一种如真似幻的感觉,所以就有了泡沫的沫。呵呵。”晓风说这话的时候面不红气不喘,甚至还略带微笑,可见他在学校里是说惯瞎话的人。而因为是第一次和女生如此亲近的交谈,所以也不自觉地把电脑显示屏当成了那女生的脸,对着它微笑,并幻想她可以看到自己充满绅士风度的笑。而那女生对晓风的做作并不以为意,看来是见惯了矫情男,所以面对这方面的人,特别有经验,她也是呵呵了两下,然后柔柔的发来了恭维的玩笑话。而她明显不知道她的玩笑是毒药,因为沧月说过,写作的人都是自恋的。女生发来的玩笑自然而然地被消化不良的晓风百分之120的吸收了,晓风听了这话,顿感面子大涨,脸上笑得更灿烂了。并觉得女生言之有理,可信息上却不能这么发,再得意的话也只能在肚子里自己慢慢吸收。发出去的,必须是谦逊之言,晓风深深地知道这是真理,于是飞快地打了一句:“呵呵,谢谢啊。其实我觉得我写得很烂哈。.嘿嘿。”

一边等着女生的回应,晓风一边幻想着于自己交谈的是一位绝色女子,于是不自觉地就把女生的脸往她的QQ头像上靠拢,意淫两者长得应该差不多。想到这里,晓风脸上的兴奋和笑意更加浓了。

只不知道明白他的想法之后,那个QQ头像是一只小狗的他的班主任会怎么想。

消息很快就回了,女生先是跟着他傻笑了一会,再说:“可是我真的觉得你很有才呀。嘻嘻。”如果一定要搞清楚80后90后与60后70后的区别,那除了名字的不同以外,最大的不同就是80后90后的人语气词巨多了:“哇”、“哦”、“呀”、“啦”、“呢”、“哈”……这些词好像一句话的化妆品,一旦加了一个语气词,则男生温柔百倍,女生可爱万倍。

这些话晓风无比受用,觉得女生更可爱了。他的笑容甜得好像在恋爱。课猛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于是问她:“额,呵呵,你是几班的呀?”

“恩…让我想想,我是你楼上的,嘿嘿。”

“名字是什么呢?”

“陈静怡哇。呵呵,名字好听吧、”

晓风不自觉地点了点头,想她的父母真有才,取这么好听的名字而短暂的点头之后却是无尽的兴奋。一直听说楼上有个班的有个女生很美很美很美很美,而且叫陈静什么的。他猛然发现与自己进行亲密交谈的竟然是校花级别的人物,感觉自己快要飞起来了。接着他们又讨论了很多关于年级里一些现象的问题。言语亲密无间,好似久违的恋人一般。晓风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微微有点喜欢上第一次和他说话如此亲密的她了。而又不敢问她到底有无男友,所以只好一直说笑着。

晓风时常露出的傻笑让他的妈妈警觉起来。疑心他在学校里有女朋友了。每次说话不到第三句就会引入:“你们学校的同学谈恋爱的多不多,有没有?你有没有喜欢的人?”每次妈妈即兴发挥,而这句话却是总纲,大体内容总不会变。而晓风自然对“谈恋爱的多不多”进行了肯定回答,因为没他啥事。而后面的“有无喜欢的人”他却毫不犹豫的否定了,并以退为进,委屈地对他妈妈说:“你把我生得这么丑,谁要我啊,我都自卑死了,不敢喜欢别人了。”晓风妈妈一听,着急了,自己的儿子会自卑了,怎么办,以后社会上怎么办?以后当领导怎么去指挥别人?这些遥远的虚无缥缈的问题让晓风妈妈担心不已,而这也正如晓风所愿,成功的转移了妈妈的注意力。

之后的日子里他们越聊越高兴,越聊越开心。晓风觉得自己每天的意义就在于回家聊天,如果说以前问他上网干什么,他会毫不犹豫的说玩CS,那么现在问他上网干什么,他就会很微妙的说:聊天。

“说聊天”是一门大学问,男生和男生聊天,自然很无趣。所以“聊天”这个词也近乎“泡妞”。而能够自豪地说自己在泡妞的人,铁定不简单。所以对别人说自己在聊天的时候,自己的身价也顿时涨了涨,而别人自然又会问你是不是和女朋友聊天。“这年头很怪,男人有了女朋友,身价倍增,女人有了男朋友,身价则骤减。”。而这个时候晓风又不会说在和女朋友聊天,只会神秘的一笑,这样,没有说自己有女朋友,却给了别人对那方面足够的想象空间,别人自然会觉得你有女朋友却不愿意说出来。

晓风突然觉得梧桐叶将落的日子是春天。他对陈静怡的那种不敢开口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秋雨点点,晓风悠悠地撑伞散步,想起陈静怡,他不自觉地顽皮地笑了。对着弥漫着清气的小镇,白墙黑瓦青苔。诗意的端庄着笑着。其实小镇未笑,可整个布局看起来却好似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没做任何动作,却让人觉得她在微笑。

他慢悠悠的走,脑海里萦绕着陈静怡的脸,和所说的话,想着想着,又笑了。眼明的路人们心照不宣,知道又有一个小伙子坠入爱河了,他们只是对着同样看到晓风表情的陌生人点头微笑。晓风越想越投入,也越走越慢。他突然很期待有一天可以再陈静怡所在的班出出风头,比如让她的老师读读他的文章,然后听听惊叹声,想到这里,晓风得意的又笑了。

他毫无目标的转弯,远远的发现有一女生悠然走来,晃晃悠悠的。他没带眼镜,不敢确定是谁,可他一直期待着可以和陈静怡来一次完美的邂逅,加上脑子里都是陈静怡,所以他朦朦胧胧地就把远方的女生当做陈静怡了。一直幻想着擦肩的他,擦肩的时刻即将来临了,反倒紧张起来,他飞快的躲到一棵树后面,用尽脑子想,自己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她,或者该用什么口气什么话来面对她。该不该和她开玩笑?如果要开,怎么开?她会不会邀请自己陪她逛逛?如果真的要他陪,他又应该怎么做呢?

他觉得脑子乱极了,一切纷纷扰扰的想法一瞬间涌进脑中,揉成一团,眼看陈静怡即将过桥了,晓风看的唯一一部言情小说里的男女相遇就在雨中的桥上,他想模仿小说中的人物来一次浪漫的邂逅,甚至幻想自己是许仙,来上演一次“断桥相会”的微型版。不行了,再也不能等下去了,到时候再说吧,再不出去,她就要过桥了。于是他心扑通扑通扑通扑通的急速跳着,整个人也几乎僵直,脑子一片混沌,对即将迎来的自己设想很久的擦肩反倒没什么想法了。

他现在混乱的脑中有更为混乱的两个想法在打架,一个想法是希望那个女子真的是陈静怡,另一个想法则期望她只是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这种矛盾的畏畏缩缩的精神让他自己都觉得可耻,可他想下次自己准备得充分一些再来相遇,可相遇这种东西靠的是缘分,哪有一捞一大把的呢?

近了……更近了……她开始慢悠悠地上桥了,绿色地格子伞,帆布鞋。一切的一切晓风都看清楚了,这个女生真的是陈静怡,真的是那个让他魂牵梦系的陈静怡!

而他也在同一时间走上了桥,他表情冷漠却内心似火。肢体仿佛被秋天的凉雨冻僵了,一顿一顿。而他的表情其实不是冷漠,而是因为太紧张而僵硬了。此刻他脑中心念电转,几百几千个选择一瞬间放在他眼前,他不知道该选那个。他想很自然的说声:“好啊。”却发现自己做不到,想开玩笑,却不知怎么引入。心跳得更厉害了。而陈静怡却是一副悠悠然的样子,一点没变化的走。

他们终于在雨中的桥上擦肩了。却一点也不浪漫。他惶恐不安,羞涩无比。她悠然自得,漠不关心。晓风觉得自己闻到了一股清香,之后就迷迷糊糊的下了桥。他感觉头重脚轻,到现在也不相信自己幻想好久的邂逅竟然就这么没有诗意的结束了,他懊恼,悔恨,生自己的气。可更多的却是紧张。他想看看陈静怡,他悄悄的回头,却不敢过于明显,怕被发现。所以他只回半个头,假装看向一家铁匠铺,而眼睛却试探性地向后瞄,他的脸和耳根都被铁匠铺的火给熏热了。

他在重伤了百分之99的心以后,希望可以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来治愈让自己呼吸困难的重伤,希望陈静怡也回头看他。而一瞄却发现陈静怡原来什么感觉也没,她只不过把他当成了一个普通朋友,可有可无。看着她悠然自得的走下桥。

他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自己在自作多情。巨大的反差让心处天堂的晓风顿时跌到地狱,他觉得世界末日都要到了。委屈的感觉一瞬间涌上心头,觉得自己很凄凉,自说自话地像一个木偶。一瞬间百感交集。

桥的周围弥漫着清清的水汽。晓风的眼眶也渐渐弥漫上了水汽,哭起来。肩膀抖着,啜泣着。

一个江南,一幅画卷。一个雨巷,一个少年。

在少年低头呜咽的瞬间。时间停住了。

圈套

圈套

沐川县永福中学初中八年级2班田晓琴

昨日中午,一壮年男子窜到我们永福中学。他穿着入时,皮肤黝黑,听他的口音不是当地人。象沿海一带的人。他找到校长后,忙递烟喧寒一番后便递出了介绍信,办公室老师一看,上面写得是深圳某公司推销员王某某。

王某某和大家搭上话,马上介绍他们公司如何庞大,由国外引进技术,中外合资,所产丝棉被是最新科学方法合成,具有保暖、轻便的特点,冬暖夏凉,老少咸宜,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名扬四海,誉满全球。还多次获部优、省优国优,产品畅销国内外,真是价廉物美,他满脸堆笑地吹道:

本公司为了方便群众,特送货上门,并且举行十中八九的有奖购买,欢迎大家购买并发财。具体办法是,每购六床丝棉被为一组,每床价21.5元。丝棉被里藏有奖单,100元至800元不等。最少90元,但上150元以上的占80%。所以中奖机会为80%。购买者须交纳押金300元放中人手里,当场开奖,如拆出六床棉絮均无奖票,即由中人退你押金,六床丝棉被奖给你。如六床中有奖票800元即退还押金给你,公司另给你500元。丝棉絮归买方。王某生怕别人不信,还亮出犍为榨古中学张老师,以及新街中学李老师等人中奖的纪录的小本本。

他继续吹道,本公司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推销优质产品,参加有奖运气太差也不吃大亏,即使尾奖90元也只吃70元的亏,并且尾奖十个中只有一个,成功率为90%欢迎人人参加抽奖,个个购买本公司产品。

袁老师被王某说动了心,随即拿出300元作赌。王某说参加有奖须订合同,不准反悔。袁老师说:“我又不是妇道人家说话不算数”,马上在他先准备好了的合同上签了字。袁老师随即用刀划开塑料包装袋,取出丝棉絮。从最后一床里果然找出一张105元的奖票。王某随即把袁老师的300元押金数了105元给他。其余的钱都揣进了腰包,一阵风似的不见了。

大家回过头来看,袁老师还怔在那儿,一个老师点拨道,你看他的丝棉絮怎样?大家仔细一看,原来是小人盖的只有一米左右大小,并且是人造丝,周老师说市场上最多值两元一床,300元除奖105元加上12元人造丝絮共117元,袁老师蚀本173元。他这才如梦方醒,大呼上当,跳上摩托车飞似追了出去。沐川和宜宾方向均找遍,却无那人的影子,晚六时,袁老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回校后,大家一问,袁老师唉声叹气,脸上象蒙了一层灰,又不敢向公安局报案,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晚上老婆骂,儿子怨,袁老师这时想,如有地缝,我钻进去躲一躲多好啊!

想不劳而获捡便宜者,想一夜成为富翁的人,反中人圈套,被人算计,最后落得鸡飞蛋打一场空,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深思吗?

评:这是一个发生在沐川乡下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师把大概意思介绍后,让同学们练习做扩写小说练习,同学们经过讨论后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扩写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拟了许多有趣的题目,涌现许多好作文。上文是其中一篇,本文对学法守法教育也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爱的教育资料

yiyanggongzi91 实习小编一级|消息(1)|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 | 退出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核心用户春节 《爱的教育》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爱的教育 百科名片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同名电影《爱的教育》是钟启文导演于1961 香港所拍摄。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 目录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特色人物 内容概要 名家点评 主演 剧情 《爱的教育》(原版插图版)——权威完整版 展开 编辑本段 作品简介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自1886年该书诞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并且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的教育》不仅能教育孩子,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因佩里亚省一个收奥内利亚的海滨城市。他从小喜爱军旅生活,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因此而成名。1870年罗马解放后,他放弃军事生涯,定居都灵,成为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并从此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埃·亚米契斯早期曾周游世界,写下不少游记,如《西班牙》、《荷兰》、《伦敦记事》、《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美国游记》、《西西里的回忆》等。1879年至1889年的10年间是亚米契斯创作的繁荣时期,他写了许多有关社会题材的作品,有《散文集》、《朋友们》、《爱的教育》、《大西洋上》等。他关注社会问题,继而投身政治,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891年加入社会党此后,他先后出版了《一个教师的小说》、《工人的教师》和《公共电车》等作品。1908年3月11 日因心脏病猝死于博尔迪凯拉。

本书译文因其优美生动的传神,于2000年荣获意大利驻华使馆颁发的意大利政府文化奖。

《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编辑本段 特色人物

恩里科:小说主人公,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他在学习上勤奋努力。 编辑本段 内容概要

《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作者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得感人至深,全书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作品带有明显的引导性,它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位.思考.引导他们用爱心与读者对话。 编辑本段 名家点评

这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撰写的,内容新颖,情节感人至深.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

此书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和十九世纪意大利引人入胜的习俗风尚,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神圣的爱无不溢流与纸上,动人心魂,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早已家喻户晓,成了教育和鼓励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的名篇佳作。

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学习范本部分情节概括(带号为重点情节)旁边为另一个名字十月:

1开学的第一天(无概括)

2 我们的老师

配巴尼先生叫我们默写,他看见有一个脸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问他有没有发热。一个学生乘着先生没注意,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默写完了先生教育我们要用功,要规矩。放学后,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请求饶恕,先生原谅了他。

2、灾难(一个不幸事件)

一个叫洛佩谛的学生,上学时在街上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时,有一辆马车向他驶来,于是洛佩谛大胆地跳了过去,把他拖救出来。不料自己的脚被车子轧伤了。大家都称赞洛佩谛是个勇敢的孩子。

3、格拉勃利亚的孩子

有一个来自格拉勃利亚的意大利男孩来到班级里。老师告诉同学们不管在哪所学校,同学们都应该亲如一家,不应该因为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就歧视他。因此,在级长德罗西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赠送礼物给那位新生并和谐相处。

4、宽宏大量的品德()

一天,班级里的三四个小孩正在取笑家庭贫穷有残疾的同学克洛西。克洛西大怒,将墨水瓶向弗朗蒂掷去,却打着了老师。卡罗纳怕克洛西受罚便替他顶罪。但最后克洛西承认了错误,老师批评教育了那些欺负克洛西的同学。安利柯由此看出卡罗纳的美好品德。

5、在阁楼上

母亲带安利柯去看望报纸上登载的穷妇人。在她住的阁楼里,安利柯发现原来她是残臂穷困的克洛西的母亲。阁楼里的物品简陋,克洛西连读书的灯也没有但仍然刻苦读书。母亲由此教育安利柯要像克洛西一样刻苦用功。

★6、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一位帕多瓦的少年被父母卖给了戏法班子,饱受困苦。又辗转法国、西班牙,后来逃出来,得到意大利领事馆的帮助,登上回家的船,船上的一些旅客给了他一些铜币,少年起初很高兴,后来他听到那些人辱骂他的祖国,他毫不犹豫地将钱砸还给他们,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十一月:

7、清扫烟囱的孩子

一个清扫烟囱 的孩子因为不小心弄丢了自己挣来的三十个铜币,因害怕师傅打他而哭泣。几个三年级女生知道后,号召大家募捐,结果许多人都掏出钱赠给孩子,没带钱的女孩便送给孩子一些鲜花。孩子高兴地擦干了眼泪。

8、万灵节

万灵节――一个祭祀所有死者的日子。在这一天,安利柯的母亲写了一封信给他,告诉他应该向所有的死者寄托哀思,特别是那些所有为少年儿童死去的人。

9、卖炭者与绅士

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在与烧炭工的儿子倍梯争执时,气急败坏的辱骂了倍梯的父亲,绅士知道后,逼着儿子向烧炭工和他的儿子道歉,又要求老师将他们安排坐在一起,绅士与烧炭工亲切握手,诺比斯和倍梯友好拥抱,老师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

10、我的同学可莱谛

我在散步时遇到可莱谛。他正忙着搬运木柴,还一边复习功课。随后,我跟着他到他家做客。可莱谛到家后还是忙个不停,做作业、卖木柴、为妈妈煮咖啡、照顾妈妈。当货车来了,他又忙着搬木柴。我很羡慕可莱谛的幸福――既学习,又劳动,为父母担忧。

11、纳利的保护人

驼背的纳利,身体小而弱,经常被人捉弄。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常独自哭泣。有一次,弗朗蒂欺负他,卡罗纳把弗朗蒂打得狼狈不堪,从此再也没有人欺负纳利,卡罗纳成了他的保护人。纳利的母亲很感激卡罗纳,并将项链送给卡罗纳。

12、班级第一名

德罗西总是得第一。他开朗活泼,待什么人都和气总是毫不在乎地把所有的东西送给别人,像个大方的绅士。同学们都喜欢他。我嫉妒他,但后来与他形影不离。当我看到他抄写每月故事感动得哭了的时候,我由衷的敬佩他。

★13、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

1859年,伦巴第解放战争期间,一小队意大利骑兵,在树林中一家农舍门口,看见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少年。带队军官问少年能否替他望望前面有没有敌兵。少年不用报酬,很快爬上树顶为军官报告侦察到的敌情,敌人发现了他便开了枪,少年不顾危险,继续侦察敌情,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少年微笑着死去。人们敬佩他并以军礼安葬了他。

14、穷人

安利柯的母亲看到安利柯在一个抱着小孩的女乞丐前冷漠的走过后,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应设身处地为穷人着想,并告诉他穷人受施舍后的祝福会给自己快乐和健康,告戒安利柯要关爱穷人。

十二月:

15、雪球

放学时一群孩子在街上扔雪球,不幸砸伤了一个老人的眼睛,小孩们立刻逃散了。在围观的人群中,卡罗纳鼓励卡罗菲认错,但他因为害怕而不敢,人们从他慌乱的样子中了解到真相,想打他。卡罗纳阻止了他们。卡罗菲吓得哭着向老人道歉,有人要他跪着认错,老人原谅了他。

★16、少年笔耕 (叙利奥替父抄签条)(每月故事)

叙利奥家生活清苦,父亲只好利用业余时间替人抄写签条。叙利奥想为父亲分担,等父亲休息后起来替父亲抄写。由于睡眠不足,叙利奥白天经常打盹,父亲因而误解他,但叙利奥为了家庭咬牙坚持着。最后,父亲知道真相,请求叙利奥原谅,也更爱叙利奥了。

17、意志

斯达尔迪十分勤奋,尽管大家说他木头木脑,但他锲而不舍耕耘,从一开始连算术一窍不通作文错误百出到算术会解作文会写,甚至还得了奖。老师表扬他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依旧全神贯注,刻苦努力。他的父亲因此十分高兴。

一月:

★18、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每月故事)

库斯脱扎战役打响。我军遇到敌军的疯狂反扑,只好躲进那所房屋里。大尉命令少年鼓手送求援信件到驻扎在远处草地的部队。这位少年鼓手义无返顾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不料,他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但是他一点也不畏惧,向目标一瘸一拐地快速前进。最后,他终于到达了目标,完成了任务,使这一战役得到了胜利。而他,却付出了失去左腿的代价。

二月:

19、隆重的颁奖仪式

上午,督学来颁奖。德罗西仍是头等奖。一番讲话后督学将二等奖授予班上最勤奋的学生波列科西,波列科西非常感动。督学将他获奖的情况告诉了他的父亲,平时虐待孩子的父亲深受触动,忍不住紧紧抱住儿子。

★20、爸爸的看护人(每月故事)

一个少年受母亲嘱咐到医院照顾离家一年后刚回国就生病住院的爸爸。少年看到病重无法说话的父亲非常伤心,尽管医院里发生的凄惨景象让他心惊,但他仍然精心照顾着父亲。后来,他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原来他认错了人。爸爸要少年和他一起回家,但少年坚持留下来照顾错人的“父亲”,直到他死去。

三月:

★ 21、血溅罗马涅(每月故事)

在一个下雨的晚上,费鲁乔刚从外面鬼混回来,而他的外婆由于瘫痪不得不在摇椅等他回来。当费鲁乔被外婆用真情感动,想向外婆认错时,突然,他家闯进了两个歹徒,当其中一个歹徒被费鲁乔的外婆认出后,歹徒就要用刀残忍伤害她,费鲁乔就用身体挡住刀,不幸遇难,但他最终得到外婆的谅解。

四月:

★ 22、公民英勇行为(义士的行为)(每月故事)

老师带大家到市政府大楼参加一个少年皮诺特的颁奖仪式。市长向大家讲述了少年的故事,原来少年以顽强的意志和毫不动摇的决心勇救落水儿童。市长高度赞扬了少年,并亲自将公民荣誉奖章挂在少年胸前。获救男孩向少年致谢,人们也拍手向少年致敬。

五月:不同版本的爱的教育(10张)

★ 23、马尔科万里寻母记(每月故事)

为了摆脱贫困,两年前马尔科的母亲远到阿根廷当佣人。因为音信全无,少年马尔科便坚持独自到美洲去找母亲。经二十七天艰苦航行,到了阿根廷首都,他满以为可以很快见到母亲,却被告知堂伯死了,无法知道母亲的住址。几经周折得知母亲随主人搬到科尔多瓦,当他坐了三天四夜的船和一天的火车到科尔多瓦时,又被告知母亲在图库曼,历尽千辛万苦到图库曼并找到母亲时,母亲因为思念亲人而不肯动手术已经奄奄一息,马尔科的到来给了母亲精神支持,最终救活了母亲。

六月:

★ 24、客船失事(灾难)(每月故事)

几年前,意大利少年马里奥随客船从英国出发,一个意大利水手领着一个小女孩朱列塔前来与他做伴。他们聊得很投机。客船不幸遇上暴风雨,开始下沉。最后一个救生船只剩下一个位置,船长要与船同生死,女人们晕倒无法跳上救生船。片刻思索之后,少年将少女扔进海里,少女得救了,少年却随着船永远沉了下去。 编辑本段 主演

雷震 kelly lai chen ....father

林翠 jeanette lin ....lin

王引 yin wang ....lin shue-hsien 编辑本段 剧情

小学教师林学贤(王引)生病,女儿静仪(林翠)去代课,受学生戏弄,回家抱怨。学生上门道歉,静仪继续任教,她本来不喜欢教书。而林学贤因教书让妻子婉霞(王莱)不满,离他而去。现又查出肺癌,命在旦夕。静仪为学生补课,感化了毒打孩子的家长。林学贤生日,学生庆祝,婉霞也回来了,并且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道歉。林学贤去世,静仪继承父亲遗志,教书育人不倦。

幕后花絮

国语黑白时装教育影片。电懋出品,本片根据意大利作家亚来契斯的《爱的教育》改编,夏丏尊翻译,是钟启文第一部执导的作品。影片继承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情节布设传统,拍得既感人,也有教育作用,更让人看到了希望。在威尼斯影展中,本片获得好评。钟启文是电懋创办初期主政的总经理,当时最高领导陆运涛,制片主任宋淇。钟启文接受西式高深教育,倾慕好莱坞文化,又以传统文化自豪。1962年,钟启文请辞,转投丽的呼声,陆运涛...经典版本 编辑本段 《爱的教育》(原版插图版)——权威完整版 基本信息

作者: (意大利)埃·德·阿米琪斯 著,王干卿 译

出 版 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爱的教育》封面 出版时间: 2010-6-1

字数: 24万字

版次: 1

页数: 328

开本: 大32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2207981

包装: 精装

价 格:26.80 元 [关于本书]

这本精装版《爱的教育》,是王干卿教授,历时十二年,经八次修订,直接由意大利古文翻译而成的权威完整版。本版本也是国内唯一荣获意大利文化奖的中译本。

该书的题目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写的。我说是以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写的并不意味着是直接出于他的手笔,依此而出版成书的。他日积月累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上写呀写呀,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想。到了年底,他爸爸在他的本子上加了批注,但力图保持原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孩子的语言风格。四年以后,他已升入高中。这时候,他重温自己的手稿,回忆起人和事更有了新鲜感,于是,又在手稿中加进了新的内容。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今天读一读这部书,希望能喜欢它,并从中获得教益。 [编辑推荐]

1929年,本书被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

被法国《读书》周刊评选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佳读物”第三名。

1986年,本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

1994年,本书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

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之一。

到目前为止,本书已经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销量超过10,000,000册

本书作者埃?德?阿米琪斯,曾经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

本书自1886年诞生后,100年来一直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也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位一定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作者简介]

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他自幼酷爱学习,喜欢军旅生活,青年时代就成了一名步兵军官,著有《军事生活》一书。他曾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过一系列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有《西班牙》、《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等。但阿米琪斯还是以描写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最为见长,《朋友们》、《大家的马车》等作品在意大利脍炙人口,《爱的教育》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大作家。全世界的小学生几乎把《爱的教育》作为教科书来读。 [译者简介]

王干卿,196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部任译审期间,获意大利政府奖学金到意大利罗马大学文学哲学系进修两年,专攻意大利儿童文学,曾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儿童文学研讨会和意大利儿童文学佳作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和“意大利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发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借调到意大利工作。2000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意大利文化周”上,作了题为“略论二十世纪意大利儿童文学”的发言。

在数十年的翻译生涯中,独译代表作有《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续爱的教育》,《淘气包日记》,《露着衬衫角的小蚂蚁》,《流浪儿》和《意大利童话选》等十二部,和其他人合译作品十一部,曾荣获“中国少年儿童文学作品译作”头等奖,因“了解意大利文化并在中国传播意大利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功绩”于1999年获意大利政府文化奖。

爱的教育 作者: (意)亚米契斯 著,崔振翼 改写

出 版 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字数: 130000

开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546102894

定价:¥12.50 编辑本段 目录

十月

始业日

我们的先生

灾难

格拉勃利亚的小孩

侠义的行为

我的女先生

少年爱国者

十一月

烟囱扫除人

万灵节

好友卡隆

卖炭者与绅士

弟弟的女先生

我的母亲

小商人

虚荣心

第一场雪

雪球事件

探望受伤老人

小抄写员

一月

教师助理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快乐的星期四

弗兰谛退学

父亲寄语

忌妒

二月

泼来可西得奖

我的决心

玩具火车

囚犯的秘密

父亲的看护者

铁工场

小艺人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盲童

病中的老师

三月

打架

孩子们的家长

七十八号犯人

颁奖仪式

争吵

姐姐寄语

费鲁乔的血

四月

迎接国王

幼儿园

体操

父亲的老师

大病初愈

卡隆的不幸

接受勋章的少年

五月

牺牲

消防队员

六千英里寻母

夏天

聋哑学校

六月

向祖国致意

炎热的夏天

母亲寄语

乡野远足

女教师之死

感谢

轮船失事

七月

母亲寄语

考试

最后的考试

告别

争吵 编辑本段 2010版图书信息

书 名: 爱的教育

作者:(意)亚米契斯,夏丏尊 译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802039209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元 编辑本段 2009版图书信息

作者: (意)亚米契斯 著,夏丏尊 译

出版时间: 2009-10-1

页数: 312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6309408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中小学教辅 >> 语文阅读

定价:22.00 编辑本段 2005版图书信息

作者: [意]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著,卢坚,孟容 译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1

字数: 130042

页数: 246

开本: 32

i s b n : 9787530943045

包装: 平装

定价:19.80

作品目录: 十月

开学的第一天

我的新老师

灾难

卡拉布里亚的孩子

我的老师

在阁楼上

上学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十一月

扫烟囱的孩子

万灵节

我的朋友卡隆

烧炭工和绅士

弟弟的女老师

我的母亲

我的同学柯莱蒂

校长

士兵

纳利的保护人

班级第一名

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

十二月

小商人

虚荣心

小泥瓦匠

雪球

女老师

访问受伤者

弗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每月故事)

意志

感恩 编辑本段 《爱的教育》续 —— 故事概述

《爱的教育》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的故事,那么小学毕业后的安利柯怎样了呢?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续爱的教育》叙述中学生安利柯因体弱休学后,跟随舅舅父到乡下去生活的故事。舅父巴辛以严格的教育使安利科在自然环境中体味到不同于社会人情的另一种更为宽阔博大的爱令他真切地认识到自然与生命的价值,感受到人生的奥秘;认识到对人格的尊重,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从舅父赠给安利科的原稿中,我们能体会到独特的洁净与平和,同时书中像诗一般细腻优美的文字,包含着生命之爱的激情,及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续爱的教育》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多年畅销不衰,并且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了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成长。

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我们除了教给他们知识,还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呢?《续爱的教育》给我们提供了素质教育的典范。安利科的舅父巴辛是一位退休船长,他有诗人般细腻优美的语言、哲学家那样敏锐的洞察力、生物学家那样渊博的知识、绅士般的风度与品格。他把安利科带到广阔的社会中去,娓娓而谈,循循善诱。他时而严厉,时而温和,时而兴奋,时而低沉,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深刻的哲理,使安利柯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爱的教育》讲述的是情感教育,而《续爱的教育》则是意志教育。其中看似心平气和的对话,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鞭挞。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本书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读本,是老师、父母、青少年必读的教育经典。

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安利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这就是《爱的教育》吸引人之处和告诉我们的道理.

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学习。 编辑本段 《爱的教育》(美绘本青少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4版 (2010年7月1日) 丛书名: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平装: 148页

读者对象: 11-14岁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30125267

条形码: 9787530125267

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美绘本青少版)是一部讲述对爸爸妈妈、对老师朋友、对祖国的爱的故事,是关于小孩子的勇敢、执著和高贵心灵的故事。它不仅让意大利的孩子着迷,也让全世界的孩子痴迷。人们沉浸在故事中经受着持久的感动,直到长大、变老,仍会把这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作者简介

作者:(意大利)亚米契斯(amicis.e.d.) 插图作者:李海燕 改编:孙静

绘画作者介绍:李海燕,1971年出生于中国沈阳。199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系。现为职业插图画家,执教于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插图与卡通设计课程。1994年亚洲太平洋地区招贴大奖赛中,《爱护树木》荣获铜奖,《鹤舞丝巾》荣获优秀奖。2006年沈阳国际花车巡游大奖赛中作品分别荣获铜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2007年沈阳国际花车巡游大奖赛中作品分别荣获金、银、铜奖。

目录

十月

开学第一天 十七日

可爱的新老师 十八日

意外 二十一日

格拉勃利亚小孩 二十二日

同窗好友 二十五日

挺身而出 二十六日

贫困的母子 二十八日

少年爱国者(每月例话)

十一月

清扫烟囱的小孩 一日

卡隆——我的好朋友 四日

烧炭工人和绅 十七日

弟弟的女老师 十日

父亲生气了(致安利柯) 十日

我的同学可莱谛 十三日

老师们和校长先生 十八日

士兵 二十二日

耐利的保护者 二十三日

优等生 二十五日

少年侦探(每月例话)

十二月

小商人卡洛斐 一日

虚荣心的惨败 五日

“小石匠” 十一日

雪中悲剧 十六日

学校的女教师们 十七日

探望受伤老人 十八日

小抄写员(每月例话)

学贵有恒 二十八日

一月

助教老师 四日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友人来访 十日

二月

喜悦的奖牌 四日

玩具火车 十日

朋友的秘密 十七日

爸爸的看护者(每月例话)

金不换的铁匠 十八日

可怜的盲童 二十四日

病中的老师 二十五日

三月

七十八号犯人 八日

争吵 二十日

我的姐姐(致安利柯) 二十四日

病中的“小石匠” 二十八日

四月

春日 一日

温培尔脱王 三日

幼儿园 四日

自强的体操 五日

父亲的老师 十三日

五月

牺牲 九日

消防队员 十一日

万里寻母记(每月例话)

诗 二十六日

聋哑学校 二十八日

六月

酷暑 十六日

乡野远足 十九日

夜校颁奖典礼 二十五日

七月

考试 四日

口试 七日

告别 十日 编辑本段 图书信息

书 名: 爱的 教育

作者:岳贤伦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510702396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第1缉 爱与奉献

导言

1.凝固的母爱

2.上帝的女儿

3.孤儿院献血的男孩

4.分享,让心灵开花

5.哥哥的梦想

6.邮差与路边的花儿

7.蔬菜店的老板

8.沙漠里的一罐水

9.与歹徒抗争的母亲

10.村边的两口水井

11.血脉相连的兄妹情

12.一封爱的遗书

第2缉 爱与关怀

导言

13.爱,让天使张开翅膀

14.玫瑰花的话语

15.在雨中传递的爱

16.买下爸爸1小时

17.理解也是一种爱

18.7元钱的母爱

19.师生爱的互动

20.让座的故事

21.公交车上的问候

22.把阳光带给奶奶

23.穿过针孔的爱

24.拐弯处的回头

25.妈妈般的关爱

26.直射心田的阳光

第3缉 爱与友谊

导言

27.永恒的爱

28.除草的故事

29.重拾友谊

30.对手也是朋友

31.两根蜡烛

32.艾迪的盒饭

33.与人友善

34.邻居间的误会

第4缉 爱与责任

导言

35.最后一块纱布

36.10年没有上锁的门

37.医生的职责

38.最重要的决定

39.寒风中别样的爱

40.被爱感化的孩子

第5缉 爱与尊重

导言

41.小狗的尊严

42.盖茨的小费

43.吃牛排的礼仪

44.你我都是军人

45.学校特殊的规定

46.大明星与修车工

第6缉 爱与宽容

导言

47.向他开枪的战友

48.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49.最珍贵的祝福

50.绅士的遗嘱

51.一位母亲的宽容

52.一本数学书

53.富翁儿子的梦想

54.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第7缉 爱与诚信

导言

55.华盛顿与樱桃树

56.最满意的答卷

57.两只不同号的鞋子

58.检测诚信的老板

59.卖花的小男孩

60.得了第一名的士兵

第8缉 爱与信念

导言

61.10美分的奇迹

62.母爱的呼唤

63.孩子你要做哪一个?

64.学会爱你自己

65.没有不开花的草

66.难民与神父

67.感天动地的爱

68.小泥人的梦想

69.沙漠里的一壶水

70.老师的鼓励

71.最好的倾听者

第9缉 爱与智慧

第10缉 爱与感恩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不同版本的爱的教育(10张) 扩展阅读: 1 图书 《爱的教育》http://www.zhuoyuewangshangshucheng.com/book/14229.html 2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51068&ref=search-0-a 3 《爱的教育》(美绘本青少版)http://top-taobao.net/items/b172.html 开放分类: 名著,儿童文学,儿童读物,亚米契斯,儿童小说 我来完善 “爱的教育”相关词条: 新美南吉怀古伤今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1169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10_555 ,桃花矢 ,thxqjf ,734286517 ,天紫冰吻 ,jwq980916 ,打☆灰☆机☆ ,樱飘璃茉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yiyanggongzi91 0 0 成长任务 加速升级,快速成长。我要去参加>> 进入我的百科 登录有礼 除夕到正月初六,百科连续7天送红包啦! 每天赠送财富值、经验值各20,记得领哦!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480676 次 编辑次数:156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1-02-01 创建者:处处皆学问 更多突出贡献者 鼠标滑过用户名,我们有名片啦! lamiu兰缪 展开 gouamaoa 版本 csr605 版本 eggpudding2 版本 成ぁ语 版本 查看更多突出贡献者 最新动态 百科陪你过大年: 百科消息: 春节不寂寞有玩有欢乐 新春大放送百科有大奖 神秘的百科人物温馨的甜蜜祝福 动物神秘群体死亡事件 百度百科词条突破300万 百度百科“知识先锋”计划启动 不可回避的住房问题 回顾“五年计划”展望“十二五” 我的船长我的船--百科船长日志 番薯网携源创力作入驻文库 推广链接 买《爱的教育》来当当网 专业的少儿精品书店,汇聚10万世界经典童书!给孩子选好书,看当当.. www.dangdang.com 买化妆品?就上「乐蜂网」 「乐蜂网」全球化妆品直销,0运费+免费试用+全年《美丽俏佳人》.. www.lafaso.com 2011 baidu 权利声明 gouamaoa 等级10 百科高手都是从零学起的。 我就是正在学习的潜力派! 通过版本数:14081 版本通过率:91% 百科祝您新年快乐! 鞭炮响,兔年到!百科送上知识专题、春节活动、用户回馈三重新年祝福大礼,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关闭

“往哪里走?”“跟谁走?”

——观影片《我的长征》有感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一系列长征题材的影片,其中《我的长征》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我的长征》以一个红军小战士“瑞娃子”的亲身经历来再现长征的整个过程。影片巧妙地截取了瑞伢子一家,详细地描写了他一家四口在长征中的历程。“瑞娃子”是影片的主人公。他是跟我们仿佛年纪的一个孩子,影片中对他的刻画很细致,把他的一些情绪和感觉非常好地融合在整个长征的过程中,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他失去亲人、兄长、战友的痛苦。瑞娃子的家人情、血液情、部队情、社会情、民族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影片中有好多场景值得我们回忆、值得我们思考、让我们震撼。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过湘江的时候,瑞伢子逆着人流而行,我知道他这个时候找不到方向;后来他父亲叫他“跟着走”,就是他找到了方向;再后来过湘江的时候,毛泽东出现了。瑞伢子问怎么走,他父亲说“跟着走”,非常含蓄地把一种“跟着党走、跟着毛主席走”的思想,告诉了我们。遵义会议后,正是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军摆脱了敌人的一次次围剿,红军知道了自己往哪里走――向胜利的方向走。翻雪山、过草地、解救贫苦百姓、飞夺泸定桥……敌人的炮火是猛烈的,却始终摧不垮战士们勇敢的心;自然条件是恶劣的,但依然撼不动他们对革命胜利前景的憧憬。为了革命,他们甘愿献身,为了新中国,他们不惧死亡,他们用热情和鲜血缔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

我几年前去世的太爷爷参加过红军,记得他每次回忆起长征的时候总是泪眼汪汪,一连串就一个“苦”字。他说那时候所有的粮食集中起来先给马吃,马吃完了拉出来的东西洗洗干净,还有半颗粒的,那才是人吃的;皮带煮煮也是大家一起吃,还有皮鞋。要是放上点野菜什么的,简直就是美味佳肴了。过雪山的时候全部粮食必须扔下去,吃雪。在长征途中,战士的死亡也已经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根本没有人会特别在意。难道他们不正是因为心中有那美好的憧憬、认为只要跟着共产党走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吗?

看完电影,有个同学说:我现在眼睛都是红的,整个看片过程中一直在哭。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亲人的离失、个体与自然的搏斗,我觉得非常震撼。影片把我们拉到那个年代,看革命者怎样在领袖的指挥下去跋山涉水、去寻找光明。其中一个镜头让我很感动,战士们举着枪往前跑的时候,有一排绿绿的草,小孩子坐在那里在想“我们要往哪里走”,感觉到无助,但是他们心中是充满希望的。影片让我感觉到他们内心的挣扎以及他们对光明的向往,还有他们那种很坚强的意志力。给我带来的动力是,我一定要去看看那段历史,去翻一下书,找一些东西。

当然,历史再也不需要我们去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但是,在和平的建设年代,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应该怎么走?跟谁走?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由我们这些子孙后代去继承、延伸。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这伟大的长征精神,紧紧跟着党中央走,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进取的人,为祖国母亲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次坞镇大桥学校 602 班 俞瑾珂

指导老师 孟江英

武侯祠听松涛

武侯祠听松涛“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游历成都武侯祠时留下的诗句。当年他若来到南阳武侯祠,看到南阳武侯祠古色古香的美景,诵起诸葛丞相“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前后《出师表》,定会发出更加深沉的感叹。身为河南南阳人,今日第一次来到卧龙岗,我怀着难言的敬仰、肃穆的心情,参观名震天下的武侯祠堂。天气是响晴响晴的,没有一丝云彩,但远观武侯祠,松柏成林,松涛阵阵,滚热滚热的心情竟然没来由的清凉、淡薄下来了,难道,是诸葛武侯的英魂在默默镇守着它?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庵,位于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它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而修建的一所祠堂。南阳卧龙岗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刘禹锡有《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该祠元初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于延佑二年(1315年)增设孔明书院。可惜,元末明初,又焚于兵祸。至明成化年间,又将“孔明书院”恢复。以后又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崇祯历代修缮。公元1528年,明嘉庆皇帝特赐给南阳武侯祠“忠武”庙额与祭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阳郡守罗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在这次施工中,发现前人咏卧龙岗十景石刻一块,罗景根据这块石刻,进行复原。今日武侯祠主要建筑布局,仍保持了明末清初的形式。现在武侯祠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部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等。台下有诸葛书院。整个卧龙岗占地12万平方米。“千古人龙”金字匾额的山门是武侯祠的起点建筑。拾级而上,穿过镌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碑坊和仙人桥,迎面就是祠院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殿内塑有诸葛孔明像,纶巾羽扇,神态飘逸,俨然如生。两侧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的塑像。大殿外的卷棚内匾额、对联琳琅满目,两壁间还镶嵌有历代文人名士的笔迹石刻,真、草、篆、隶,各具特色。过了大殿,就是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诸葛草庐。诸葛草庐,亦称诸葛庵,现今的茅庐系砖木结构,八角挑檐,外围有八角回廊,屋顶覆盖茅草。茅庐正门上悬挂郭沫若书的“诸葛草庐”匾额。据说这就是诸葛亮当年隐居攻读的地方。诸葛草庐的左侧是野云庵,这是诸葛亮会友的地方。野云庵,进深三间,门两侧砖刻“云归大漠随舒卷,门对寒流自古今”对联。其外装饰以苍松、仙鹤砖雕。相传他和他四个密友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徐庶徐元直常聚于此,讨论诗书。草庐的右边是一个古柏亭。如今,柏已不在,诸葛英名却依旧为人念怀。再往前走是伴月台。人家说诸葛亮能掐会算,真乃神人。其实他不是神,他只是熟读百书,谙习天文地理而已。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并不是他真能借,而是因为他早已观测天象,知道东风将至。入祠继续往前走,不久便来到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澹宁读书台,诸葛亮的满腹经纶就源出于此。儒道两股思想贯穿了诸葛一生。他出山之后,自然是儒家思想占主流。他为了汉代江山,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但从他出山之前对他弟弟的嘱咐“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可见,道家的出世思想还是一直左右着诸葛亮的。武侯祠右侧有清同治年间新增设的庭院,这是为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特意修建的。庭院后面建有三顾堂,内有刘备、诸葛亮大型塑像。武侯祠的另一大景观就是排列有序的400余块碑碣石刻,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当属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中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可称得上是“三绝”碑。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卧龙岗,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所谓“三绝”,一为文章绝,出师表为千载名篇;二为书法绝,岳飞的书法可谓苍劲峭拔,龙飞蛇腾,尤见忠武之气流于笔端;三为刻工绝,宛如手书。三者结合,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参观武侯祠在一个半天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回望渐远的祠门,感觉半天中好像看过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诸葛亮虽有盖世之才,可惜三足鼎立之势刚形成,他便因病而逝,空留一腔遗恨。正如诗言,“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但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把他满腔的智慧与忠心造就了他万古留芳的贤相之名。两千年来,诸葛亮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他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与华夏民族共同的骄傲!晁陂蒙中七三班王阳教师手记:碰触风姿绰约的河南文化正如余秋雨所说: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只有身在河南,才能真实触碰中原文化最蕴积深厚的那一层,只有亲眼所见,才会抵消狭隘的偏见误解,发现河南这片中原大地上的活力与脉搏,这次河南行,让我真正找回炎黄子孙的坐标点。本文重点介绍了“武侯祠”这一南阳著名景点,把卧龙岗上的风景描写的生动详尽,偌大一个武侯祠堂跃然纸上,让人有种想去一观古人遗风的冲动。该生写作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的河南文化,特别是南阳文化的文献,归纳,总结,选取“武侯祠”做为自己的写作着眼点。其实,河南省的文化厚重如浩瀚烟海,不胜枚举。河南地处中原地区,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上,河南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这里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以少林武术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司马光,佛学家玄奘等等。他们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是台湾70%的客家人,48个姓氏的祖居地。近年来,海内外华人来豫寻根者络绎不绝。中国书法名扬世界,身为中国腹地,河南的书法艺术更是不能忽视。殷虚“甲骨文”是我国目前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信阳竹简章法独特;新莽铜嘉量铭风将雄放,袁安碑为汗篆上乘之作;张景碑是含代隶书碑刻中的精品;中岳嵩高灵庙碑,率真古拙,奇肆粗犷颇多自然烂漫之趣……河南不仅书法艺术闻名全国,而且戏曲艺术更是祖国戏曲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苑。豫剧唱腔独特,有浓郁的风土气息,不仅深受河南人民的喜爱,也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在豫剧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响誉全国的艺术大师:常香玉,海诗池……他们把豫剧推上了久违的舞台,他们唱响了河南的艺术,唱遍了中华,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对戏曲的热爱,无不体现了豫剧乃至河南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说到戏剧,就不得不提到《花木兰》,它如今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段子,在世界也引起了一定反响,美国还拍了动画片版的《花木兰》。它集中体现了河南人民先进开明的思想,也使河南文化从山坳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表现了木兰真诚的孝心和坚强的意志,使木兰这一女儿身变成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此外,蕴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郑州少林武术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节影响巨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到来。还有,河南的豫菜也是为人称道的一绝,它的特点是:中、和。因为其地处中原,并且在口味上,酸甜苦辣取其中,极具地域和文化的综合魅力。综上所述,河南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约略概括,那就是:文武双全,秀色可餐!

永恒的最亮的星星

拥有“五最”的人莫过于苏轼了!”“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人、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这就是“五最”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现今的东坡肉,可能和苏轼有些沾边吧?(详细情形有待我去查证)。他与父亲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此说说以前我读小学,刚接触到苏轼,知道他与父亲、弟弟并称“三苏”时,我和同学都说是“三输”。并读此做了解释,所谓“三输”:一输,打麻将输;二输,买六合彩输;三输,赌赛马输。那时只要一提起“三苏”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他注重提掖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他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苏轼的名画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我曾经看过苏轼的楷书,字看起来是漂亮是漂亮,不过就是有些看不出是什么字(个人看法)。

苏轼的词有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世、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奔放热情、豪迈旷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其名词著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水调歌头・中秋》这部作品是我最喜欢的的作品之一。

苏轼的散文方面:其文汪洋姿肆,明白畅达。其散文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

苏轼曾任翰林学士蒹侍读、龙图阁学士。其诗文书画皆精,才高一世,为北宋文坛宗主。名副其实!

作家,大多作品,几乎都是人生最失落时写下的,苏轼也不例外。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罹乌台诗案后贬到黄州,这年秋冬数次游览赤壁,写下了多篇诗文,以《赤壁赋》、《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唐宋八大家”相信大家都知道吧。苏轼就是其中一名。所谓“唐宋八大家”就是:苏轼、苏辙、苏询、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苏轼可真谓是中国文学史的一颗明亮的星星,也是文学史的骄傲!假如将苏轼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那整部文学史将会因之而失重!(注:本人还没读过他的诗,所以不知道他的诗是怎么样的,有机会的话我下次补充)

读语文、写作,都需要知道一些文学常识,但如果能记得多些文学常识,可以使文章得分率更高喔''!

一些文学常识:

30而里,40不惑,50知天命,60花甲,70古来稀。

古文常见文体名:志、记、书、表。四者的相同点是:记事为主、夹叙夹仪。

上文的“唐宋八大家”

唐宋派:王慎中、茅坤、唐顺、归有光。

表现手法: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二,描写手法:自描、渲染、想象、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夸张、用典、双关、对偶、排比。

基本论证方法:引证法、对比法、例证法、喻证法、类比法。

朱光潜的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普遍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屈原。

《离骚》我过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孔雀东南飞》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被称为长诗之圣。

文学常识太多了!有些我没想起来、有些老师没教、有些老师教了我没去听、有些老师教了我忘记了、有些......

如果想要积累更多的文学常识,可以在网上查找,如果不会的,可以来找我喔''。

青春与代沟

青春,激情与飞扬的跨越;代沟,时代与时代的差距.在青春与代沟中,我们这群“90后”毅然选择了在青春里大人看不见的阳光下寂寞歌唱.——题记

青春,代沟,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从理想与实际中徘徊的“70后”,到行为怪异的“80后”,再到我们,一群不想长大,在孤独中歌唱的“90后”。我们之间的代沟实在太大了。也因此避免不了一场场唇舌风云大战。

关于文字

老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夸张,打开作文本,映入眼帘的尽是他们在自己营造的小天地里的自娱自乐,玩弄一些迷茫,不着边际的文字游戏。写出来的作文肤浅,无病呻吟。不是沉醉在虚幻世界中,就是胡乱瞎编,缺少实际感。最重要的是作文中没有生活,或者只是把生活当做点缀,获救题材反复用,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创新。

这群学生太肤浅!

学生:是你们不懂。我们信奉郭敬明,我们认为在他的笔下,那些文字如避风的港湾,温馨沁人。但是我们的作文并不缺少生活,我们描写的是青春,不是“自娱自乐的小天地”;我们描写的是对生活的思考,不是“不着边际的文字”;我们描写的是事实,而不是“千篇一律”。

我们热爱青春,也热爱生活,是代沟,是你们不懂我的心!

关于娱乐

妈妈:音乐原是舒缓情绪,放松心情的“法宝”,而现在的孩子只喜欢朋克、爵士、摇滚。并称自己为“**迷”。令我不解的是一个连字都吐不清的人,有什么值得她疯狂。但是最令我头疼的事,她竟然打电玩。要知道在这个社会上,曾有多少孩子因电玩而放弃了学业。我真替她担心!

哎,她太不现实,所有的青春时光会在她的手里毁灭......

孩子:我知道我的争论固然是白费力,因为所有妈妈的话都是真理。但是时代变了,我必须跟随这个时代,否则我会out。也许,我做的是你不理解,不接受的,可我这么做,只是放松自己。社会的多元化也只是我消遣的一部分。也许在电玩世界里,我能得到一些心灵的安慰,但这却不是我想要的。

我们渴望快乐,但在如今金钱与物质的世界里,我们的快乐太少了!但我们仍努力寻找》

关于学习

妈妈:每次周末,她总是把书包一扔,两脚架在茶几上,津津有味的看起电视。我问她作业完成了吗,她不说什么,只是关上电视,象征性地翻开书,可不一会,她又打开电视。我和她谈学习,她沉默,考试考不好,她只是伤心5分钟,然后依旧我行我素。哎,在将来的社会中,她该怎么办?

我真担心!

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是只有学习才能塑造一个好未来。现在的社会太多元化,有许多路值得我去闯,而不仅仅是学习。或者我需要开辟一条新路,或许我不知道终点是什么,但我相信,只要走下去就会有结果。

因为,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们是你们的孩子,我们需要自己的青春,而不是听人指挥,做个机器人。虽然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我们没有兄弟姐妹,我们是孤独的一群孩子。我们写下的作文、小记,你们称为无病呻吟我们也只能以沉默代言。我们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认真倾听我们的寂寞歌唱。

在青春与代沟中,我们这群“90后”毅然选择了在青春里大人看不见的阳光下寂寞歌唱.只愿你们理解。

2007福建卷

题目

题目:以 “季节” 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福建卷考查标题作文“季节”,除了不能写成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他规定和限制。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走进试卷,使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但试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却提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审美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所积累,才能把话说好。

“季节”一语双关,是一道既实又虚的联想型题目。这样的试题切入点很多:从实写的层面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直接地、单纯地写大自然中的季节,文中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也可由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比如写在生命的春天里耕耘、写收获的喜悦,比如把季节的变化与古代某位诗人的品性、精神境界联系起来,等等。还可从理性角度作思考,比如写季节变换,人生苦短;写两个不同“季节”的交流与碰撞;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写一年四季有冷暖,人的一生中同样有起落,甚至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想得再开阔些,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春种秋收冬藏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在人生季节里经历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腾飞也是这个道理;还可联想“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就有旺季与淡季之说(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思路)。文体形式上同样是丰富多元的。除了写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成与“季节”有关的小小说也不错;将“季节”拟人化(比如将一家四个女儿比喻成四季,描写她们不同的脾气、性格),也是较讨巧的手法。如果泛泛写景、抒情(比如只铺陈四季景色的变化),则很难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题太浅了,严肃的、一看就有思辨性的才像是高考作文题。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世界上没有浅的题目,只有浅的文章。文章的深浅,关键在于立意和选材。否则,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一类看似浅近的题目,在粗通文字的少儿或历尽沧桑的老人笔下,会呈现出那么多的不同?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力外,更多的应该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有着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解、感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积淀起来的。静水深流,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况味。“季节”同样如此。文章的内涵不在于题目,而在于内容。深浅因人而异。

还有人认为,“季节”与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制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传统,谨慎有余而大胆不足。笔者倒是认为,“季节”一题不再一味追求创新,这反而成了命题的亮点。这道题的好处在于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的实际。

评分细则

一、关于“内容”方面

1. 关于“题意”

季节具有轮回、更替、变化的特性。但在具体的作文中,季节可能引发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表明,“季节”不只有其时间特性。季节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着殊异的内涵。以季节的某种特性隐喻某事某物某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此,评卷老师应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考生的作文。

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艺术形式、历史变迁、社会形态、人物形象等等,只要说得通,并在文章中议论充分或叙事完整,就不轻易判离题。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各个季节的特性,如夏,不见得非写成热情似火不可,完全可能写出夏的忧郁、单调或沉闷,只要考生对季节特征能言之成理,都应视为合题意。

如果考生叙述他或她的“青涩的季节”,只要写出属于他或她的季节的“青涩味”,就不要追究“季节”能否以“青涩”来命名。同样,考生若以季节来比照历史,关键看其行文中以季节比照历史是否恰当,是否自然,是否到位。

再者,在叙事类文章中,以各种季节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直接谈季节本身,同样不轻易判离题。当然,能将季节的特征有机地融入叙事之中,甚至季节特征成为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将有利于提高其成绩。

总之,判定符合题意与否,不是看考生写了什么样的季节,而是如何写出他或她认定的季节。

重文章整体以及行文过程,轻考生对季节的直接命名,是评卷老师应特别注意的。

至于“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是那种生搬硬套,胡题目

题目:以 “季节” 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福建卷考查标题作文“季节”,除了不能写成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他规定和限制。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走进试卷,使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但试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却提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审美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所积累,才能把话说好。

“季节”一语双关,是一道既实又虚的联想型题目。这样的试题切入点很多:从实写的层面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直接地、单纯地写大自然中的季节,文中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也可由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比如写在生命的春天里耕耘、写收获的喜悦,比如把季节的变化与古代某位诗人的品性、精神境界联系起来,等等。还可从理性角度作思考,比如写季节变换,人生苦短;写两个不同“季节”的交流与碰撞;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写一年四季有冷暖,人的一生中同样有起落,甚至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想得再开阔些,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春种秋收冬藏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在人生季节里经历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腾飞也是这个道理;还可联想“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就有旺季与淡季之说(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思路)。文体形式上同样是丰富多元的。除了写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成与“季节”有关的小小说也不错;将“季节”拟人化(比如将一家四个女儿比喻成四季,描写她们不同的脾气、性格),也是较讨巧的手法。如果泛泛写景、抒情(比如只铺陈四季景色的变化),则很难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题太浅了,严肃的、一看就有思辨性的才像是高考作文题。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世界上没有浅的题目,只有浅的文章。文章的深浅,关键在于立意和选材。否则,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一类看似浅近的题目,在粗通文字的少儿或历尽沧桑的老人笔下,会呈现出那么多的不同?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力外,更多的应该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有着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解、感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积淀起来的。静水深流,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况味。“季节”同样如此。文章的内涵不在于题目,而在于内容。深浅因人而异。

还有人认为,“季节”与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制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传统,谨慎有余而大胆不足。笔者倒是认为,“季节”一题不再一味追求创新,这反而成了命题的亮点。这道题的好处在于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的实际。

评分细则

一、关于“内容”方面

1. 关于“题意”

季节具有轮回、更替、变化的特性。但在具体的作文中,季节可能引发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表明,“季节”不只有其时间特性。季节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着殊异的内涵。以季节的某种特性隐喻某事某物某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此,评卷老师应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考生的作文。

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艺术形式、历史变迁、社会形态、人物形象等等,只要说得通,并在文章中议论充分或叙事完整,就不轻易判离题。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各个季节的特性,如夏,不见得非写成热情似火不可,完全可能写出夏的忧郁、单调或沉闷,只要考生对季节特征能言之成理,都应视为合题意。

如果考生叙述他或她的“青涩的季节”,只要写出属于他或她的季节的“青涩味”,就不要追究“季节”能否以“青涩”来命名。同样,考生若以季节来比照历史,关键看其行文中以季节比照历史是否恰当,是否自然,是否到位。

再者,在叙事类文章中,以各种季节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直接谈季节本身,同样不轻易判离题。当然,能将季节的特征有机地融入叙事之中,甚至季节特征成为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将有利于提高其成绩。

总之,判定符合题意与否,不是看考生写了什么样的季节,而是如何写出他或她认定的季节。

重文章整体以及行文过程,轻考生对季节的直接命名,是评卷老师应特别注意的。

至于“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是那种生搬硬套,胡题目

题目:以 “季节” 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福建卷考查标题作文“季节”,除了不能写成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他规定和限制。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走进试卷,使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但试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却提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审美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所积累,才能把话说好。

“季节”一语双关,是一道既实又虚的联想型题目。这样的试题切入点很多:从实写的层面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直接地、单纯地写大自然中的季节,文中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也可由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比如写在生命的春天里耕耘、写收获的喜悦,比如把季节的变化与古代某位诗人的品性、精神境界联系起来,等等。还可从理性角度作思考,比如写季节变换,人生苦短;写两个不同“季节”的交流与碰撞;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写一年四季有冷暖,人的一生中同样有起落,甚至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想得再开阔些,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春种秋收冬藏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在人生季节里经历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腾飞也是这个道理;还可联想“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就有旺季与淡季之说(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思路)。文体形式上同样是丰富多元的。除了写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成与“季节”有关的小小说也不错;将“季节”拟人化(比如将一家四个女儿比喻成四季,描写她们不同的脾气、性格),也是较讨巧的手法。如果泛泛写景、抒情(比如只铺陈四季景色的变化),则很难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题太浅了,严肃的、一看就有思辨性的才像是高考作文题。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世界上没有浅的题目,只有浅的文章。文章的深浅,关键在于立意和选材。否则,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一类看似浅近的题目,在粗通文字的少儿或历尽沧桑的老人笔下,会呈现出那么多的不同?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力外,更多的应该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有着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解、感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积淀起来的。静水深流,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况味。“季节”同样如此。文章的内涵不在于题目,而在于内容。深浅因人而异。

还有人认为,“季节”与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制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传统,谨慎有余而大胆不足。笔者倒是认为,“季节”一题不再一味追求创新,这反而成了命题的亮点。这道题的好处在于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的实际。

评分细则

一、关于“内容”方面

1. 关于“题意”

季节具有轮回、更替、变化的特性。但在具体的作文中,季节可能引发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表明,“季节”不只有其时间特性。季节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着殊异的内涵。以季节的某种特性隐喻某事某物某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此,评卷老师应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考生的作文。

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艺术形式、历史变迁、社会形态、人物形象等等,只要说得通,并在文章中议论充分或叙事完整,就不轻易判离题。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各个季节的特性,如夏,不见得非写成热情似火不可,完全可能写出夏的忧郁、单调或沉闷,只要考生对季节特征能言之成理,都应视为合题意。

如果考生叙述他或她的“青涩的季节”,只要写出属于他或她的季节的“青涩味”,就不要追究“季节”能否以“青涩”来命名。同样,考生若以季节来比照历史,关键看其行文中以季节比照历史是否恰当,是否自然,是否到位。

再者,在叙事类文章中,以各种季节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直接谈季节本身,同样不轻易判离题。当然,能将季节的特征有机地融入叙事之中,甚至季节特征成为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将有利于提高其成绩。

总之,判定符合题意与否,不是看考生写了什么样的季节,而是如何写出他或她认定的季节。

重文章整体以及行文过程,轻考生对季节的直接命名,是评卷老师应特别注意的。

至于“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是那种生搬硬套,胡题目

题目:以 “季节” 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福建卷考查标题作文“季节”,除了不能写成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他规定和限制。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走进试卷,使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但试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却提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审美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所积累,才能把话说好。

“季节”一语双关,是一道既实又虚的联想型题目。这样的试题切入点很多:从实写的层面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直接地、单纯地写大自然中的季节,文中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也可由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比如写在生命的春天里耕耘、写收获的喜悦,比如把季节的变化与古代某位诗人的品性、精神境界联系起来,等等。还可从理性角度作思考,比如写季节变换,人生苦短;写两个不同“季节”的交流与碰撞;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写一年四季有冷暖,人的一生中同样有起落,甚至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想得再开阔些,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春种秋收冬藏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在人生季节里经历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腾飞也是这个道理;还可联想“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就有旺季与淡季之说(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思路)。文体形式上同样是丰富多元的。除了写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成与“季节”有关的小小说也不错;将“季节”拟人化(比如将一家四个女儿比喻成四季,描写她们不同的脾气、性格),也是较讨巧的手法。如果泛泛写景、抒情(比如只铺陈四季景色的变化),则很难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题太浅了,严肃的、一看就有思辨性的才像是高考作文题。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世界上没有浅的题目,只有浅的文章。文章的深浅,关键在于立意和选材。否则,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一类看似浅近的题目,在粗通文字的少儿或历尽沧桑的老人笔下,会呈现出那么多的不同?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力外,更多的应该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有着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解、感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积淀起来的。静水深流,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况味。“季节”同样如此。文章的内涵不在于题目,而在于内容。深浅因人而异。

还有人认为,“季节”与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制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传统,谨慎有余而大胆不足。笔者倒是认为,“季节”一题不再一味追求创新,这反而成了命题的亮点。这道题的好处在于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的实际。

评分细则

一、关于“内容”方面

1. 关于“题意”

季节具有轮回、更替、变化的特性。但在具体的作文中,季节可能引发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表明,“季节”不只有其时间特性。季节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着殊异的内涵。以季节的某种特性隐喻某事某物某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此,评卷老师应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考生的作文。

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艺术形式、历史变迁、社会形态、人物形象等等,只要说得通,并在文章中议论充分或叙事完整,就不轻易判离题。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各个季节的特性,如夏,不见得非写成热情似火不可,完全可能写出夏的忧郁、单调或沉闷,只要考生对季节特征能言之成理,都应视为合题意。

如果考生叙述他或她的“青涩的季节”,只要写出属于他或她的季节的“青涩味”,就不要追究“季节”能否以“青涩”来命名。同样,考生若以季节来比照历史,关键看其行文中以季节比照历史是否恰当,是否自然,是否到位。

再者,在叙事类文章中,以各种季节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直接谈季节本身,同样不轻易判离题。当然,能将季节的特征有机地融入叙事之中,甚至季节特征成为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将有利于提高其成绩。

总之,判定符合题意与否,不是看考生写了什么样的季节,而是如何写出他或她认定的季节。

重文章整体以及行文过程,轻考生对季节的直接命名,是评卷老师应特别注意的。

至于“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是那种生搬硬套,胡题目

题目:以 “季节” 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福建卷考查标题作文“季节”,除了不能写成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他规定和限制。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走进试卷,使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但试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却提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审美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所积累,才能把话说好。

“季节”一语双关,是一道既实又虚的联想型题目。这样的试题切入点很多:从实写的层面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直接地、单纯地写大自然中的季节,文中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也可由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比如写在生命的春天里耕耘、写收获的喜悦,比如把季节的变化与古代某位诗人的品性、精神境界联系起来,等等。还可从理性角度作思考,比如写季节变换,人生苦短;写两个不同“季节”的交流与碰撞;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写一年四季有冷暖,人的一生中同样有起落,甚至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想得再开阔些,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春种秋收冬藏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在人生季节里经历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腾飞也是这个道理;还可联想“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就有旺季与淡季之说(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思路)。文体形式上同样是丰富多元的。除了写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成与“季节”有关的小小说也不错;将“季节”拟人化(比如将一家四个女儿比喻成四季,描写她们不同的脾气、性格),也是较讨巧的手法。如果泛泛写景、抒情(比如只铺陈四季景色的变化),则很难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题太浅了,严肃的、一看就有思辨性的才像是高考作文题。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世界上没有浅的题目,只有浅的文章。文章的深浅,关键在于立意和选材。否则,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一类看似浅近的题目,在粗通文字的少儿或历尽沧桑的老人笔下,会呈现出那么多的不同?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力外,更多的应该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有着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解、感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积淀起来的。静水深流,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况味。“季节”同样如此。文章的内涵不在于题目,而在于内容。深浅因人而异。

还有人认为,“季节”与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制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传统,谨慎有余而大胆不足。笔者倒是认为,“季节”一题不再一味追求创新,这反而成了命题的亮点。这道题的好处在于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的实际。

评分细则

一、关于“内容”方面

1. 关于“题意”

季节具有轮回、更替、变化的特性。但在具体的作文中,季节可能引发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表明,“季节”不只有其时间特性。季节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着殊异的内涵。以季节的某种特性隐喻某事某物某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此,评卷老师应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考生的作文。

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艺术形式、历史变迁、社会形态、人物形象等等,只要说得通,并在文章中议论充分或叙事完整,就不轻易判离题。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各个季节的特性,如夏,不见得非写成热情似火不可,完全可能写出夏的忧郁、单调或沉闷,只要考生对季节特征能言之成理,都应视为合题意。

如果考生叙述他或她的“青涩的季节”,只要写出属于他或她的季节的“青涩味”,就不要追究“季节”能否以“青涩”来命名。同样,考生若以季节来比照历史,关键看其行文中以季节比照历史是否恰当,是否自然,是否到位。

再者,在叙事类文章中,以各种季节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直接谈季节本身,同样不轻易判离题。当然,能将季节的特征有机地融入叙事之中,甚至季节特征成为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将有利于提高其成绩。

总之,判定符合题意与否,不是看考生写了什么样的季节,而是如何写出他或她认定的季节。

重文章整体以及行文过程,轻考生对季节的直接命名,是评卷老师应特别注意的。

至于“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是那种生搬硬套,胡题目

题目:以 “季节” 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福建卷考查标题作文“季节”,除了不能写成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他规定和限制。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走进试卷,使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但试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却提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审美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所积累,才能把话说好。

“季节”一语双关,是一道既实又虚的联想型题目。这样的试题切入点很多:从实写的层面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直接地、单纯地写大自然中的季节,文中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也可由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比如写在生命的春天里耕耘、写收获的喜悦,比如把季节的变化与古代某位诗人的品性、精神境界联系起来,等等。还可从理性角度作思考,比如写季节变换,人生苦短;写两个不同“季节”的交流与碰撞;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写一年四季有冷暖,人的一生中同样有起落,甚至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想得再开阔些,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春种秋收冬藏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在人生季节里经历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腾飞也是这个道理;还可联想“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就有旺季与淡季之说(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思路)。文体形式上同样是丰富多元的。除了写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成与“季节”有关的小小说也不错;将“季节”拟人化(比如将一家四个女儿比喻成四季,描写她们不同的脾气、性格),也是较讨巧的手法。如果泛泛写景、抒情(比如只铺陈四季景色的变化),则很难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题太浅了,严肃的、一看就有思辨性的才像是高考作文题。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世界上没有浅的题目,只有浅的文章。文章的深浅,关键在于立意和选材。否则,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一类看似浅近的题目,在粗通文字的少儿或历尽沧桑的老人笔下,会呈现出那么多的不同?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力外,更多的应该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有着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解、感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积淀起来的。静水深流,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况味。“季节”同样如此。文章的内涵不在于题目,而在于内容。深浅因人而异。

还有人认为,“季节”与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制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传统,谨慎有余而大胆不足。笔者倒是认为,“季节”一题不再一味追求创新,这反而成了命题的亮点。这道题的好处在于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的实际。

评分细则

一、关于“内容”方面

1. 关于“题意”

季节具有轮回、更替、变化的特性。但在具体的作文中,季节可能引发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表明,“季节”不只有其时间特性。季节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着殊异的内涵。以季节的某种特性隐喻某事某物某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此,评卷老师应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考生的作文。

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艺术形式、历史变迁、社会形态、人物形象等等,只要说得通,并在文章中议论充分或叙事完整,就不轻易判离题。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各个季节的特性,如夏,不见得非写成热情似火不可,完全可能写出夏的忧郁、单调或沉闷,只要考生对季节特征能言之成理,都应视为合题意。

如果考生叙述他或她的“青涩的季节”,只要写出属于他或她的季节的“青涩味”,就不要追究“季节”能否以“青涩”来命名。同样,考生若以季节来比照历史,关键看其行文中以季节比照历史是否恰当,是否自然,是否到位。

再者,在叙事类文章中,以各种季节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直接谈季节本身,同样不轻易判离题。当然,能将季节的特征有机地融入叙事之中,甚至季节特征成为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将有利于提高其成绩。

总之,判定符合题意与否,不是看考生写了什么样的季节,而是如何写出他或她认定的季节。

重文章整体以及行文过程,轻考生对季节的直接命名,是评卷老师应特别注意的。

至于“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是那种生搬硬套,胡题目

题目:以 “季节” 为题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

福建卷考查标题作文“季节”,除了不能写成诗歌和字数要求,没有其他规定和限制。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走进试卷,使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但试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却提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审美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有所积累,才能把话说好。

“季节”一语双关,是一道既实又虚的联想型题目。这样的试题切入点很多:从实写的层面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直接地、单纯地写大自然中的季节,文中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也可由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比如写在生命的春天里耕耘、写收获的喜悦,比如把季节的变化与古代某位诗人的品性、精神境界联系起来,等等。还可从理性角度作思考,比如写季节变换,人生苦短;写两个不同“季节”的交流与碰撞;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写一年四季有冷暖,人的一生中同样有起落,甚至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想得再开阔些,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春种秋收冬藏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在人生季节里经历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腾飞也是这个道理;还可联想“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就有旺季与淡季之说(这是一种有新意的思路)。文体形式上同样是丰富多元的。除了写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成与“季节”有关的小小说也不错;将“季节”拟人化(比如将一家四个女儿比喻成四季,描写她们不同的脾气、性格),也是较讨巧的手法。如果泛泛写景、抒情(比如只铺陈四季景色的变化),则很难得高分。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个题太浅了,严肃的、一看就有思辨性的才像是高考作文题。这种说法固然不无道理,但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世界上没有浅的题目,只有浅的文章。文章的深浅,关键在于立意和选材。否则,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一类看似浅近的题目,在粗通文字的少儿或历尽沧桑的老人笔下,会呈现出那么多的不同?除了遣词造句的功力外,更多的应该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悟,有着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解、感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而积淀起来的。静水深流,折射出丰富的人生况味。“季节”同样如此。文章的内涵不在于题目,而在于内容。深浅因人而异。

还有人认为,“季节”与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制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传统,谨慎有余而大胆不足。笔者倒是认为,“季节”一题不再一味追求创新,这反而成了命题的亮点。这道题的好处在于切切实实地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感悟生活,进而感悟社会与人生。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好的命题并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是否尊重写作规律和考生的实际。

评分细则

一、关于“内容”方面

1. 关于“题意”

季节具有轮回、更替、变化的特性。但在具体的作文中,季节可能引发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表明,“季节”不只有其时间特性。季节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着殊异的内涵。以季节的某种特性隐喻某事某物某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此,评卷老师应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考生的作文。

从季节联想到人生阶段、性格特征、情感类型、艺术形式、历史变迁、社会形态、人物形象等等,只要说得通,并在文章中议论充分或叙事完整,就不轻易判离题。

由于文化背景和个人角度的差异,各个季节的特性,如夏,不见得非写成热情似火不可,完全可能写出夏的忧郁、单调或沉闷,只要考生对季节特征能言之成理,都应视为合题意。

如果考生叙述他或她的“青涩的季节”,只要写出属于他或她的季节的“青涩味”,就不要追究“季节”能否以“青涩”来命名。同样,考生若以季节来比照历史,关键看其行文中以季节比照历史是否恰当,是否自然,是否到位。

再者,在叙事类文章中,以各种季节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直接谈季节本身,同样不轻易判离题。当然,能将季节的特征有机地融入叙事之中,甚至季节特征成为叙事中的重要元素,将有利于提高其成绩。

总之,判定符合题意与否,不是看考生写了什么样的季节,而是如何写出他或她认定的季节。

重文章整体以及行文过程,轻考生对季节的直接命名,是评卷老师应特别注意的。

至于“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是那种生搬硬套,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