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其人

我的同学王永健是一个瘦骨伶仃的人,一副“小号”的骨架支撑着他弱小的身体,一双大大的眼睛闪烁着,显出他的狡黠与机灵。本应是活泼健康的少年儿童,长得却像个“小老头”他奇特的外形同时也塑造了他独特的个性。常成为我笔下的小人物。

“文如其人”他写出的文章与他本人一般幽默,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字也如其人,又瘦又小,可以当自画像。

虽然他相貌平平,但才华出众,他的爱好非常多。喜好踢足球,只要有球,他的脚就闲不住,非得过把瘾不可。他评起球来滔滔不绝,大有体育节目主持人的风度和文采。他喜欢写作文,作文的思路总是与众不同,文章妙趣横生。此人的观念也独有创新。有时,同学们讨论问题,众说纷谈,他总来个逆向思维。记得有一次上课,我们正在研究山里孩子打柴回来,不说话而对妈妈笑,这笑代表什么?我们都说不出来代表什么,因为山里的孩子打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他却说:这笑应该代表骄傲、自豪、因为打了这么多柴自夸一下又有何妨?还有一次,兴趣小组讨论下岗是不是好事,大家都说下岗能成促进发展,促进竞争。他却说下岗之后许多家庭面临着经济危机…….他的意见与同学们的意见总是“尖锐对立”

王永健,乃我班—“怪”不过,他怪的可爱。

六年级一班李薇

感悟蔡东藩其人

近段日,利用工作闲暇之余,我认真地拜读了晚清时期最著名的史学家和演义作家的名作之一《前汉的故事》。打开扉页,“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这是他对自己及其作品的基本要求,可见其严谨务实的治学风格;“几经搜讨,几经考证,巨证周期核实,琐录亦必求真”足见其孜孜不倦,去伪存真的良好工作态度。今天我终于悟到:毛泽东1937年在延安最困难的时候,安排李克农去购买两部“中国历史演义”,其中一部就是蔡老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并且毛泽东始终将其珍藏床前,以备侯读。正因为基于以上原因,我才专心致志地读完了两遍,先后做了4000字的读书笔记,仔细回味,我们在工作方面应当像蔡东藩那样尊重历史面貌,不加花饰,不事虚伪,力求“无一事无史料来历”,实事求是,形成敬业专著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做出一个好榜样,做出一个好楷模。 文学艺术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蔡老用了毕生的精力,先后创作了11部,1040回,600余万字的演义体历史小说《中国历史通俗演义》,记述了公元前221----1920年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摈弃了《史记》,《汉书》因遁守旧,古板无味的记史形式,他放弃了《资治通鉴》只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史学观,他淡化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大作的文学要素(虚构故事情节),他吸纳了流传民间的许多轶事,坚信“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的治史观,书写了典雅的文言,使其通俗化,大众化,力争使国人“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在国人救亡图存之际,以其激励国民的爱国热情。 仔细品读蔡老的《前汉的故事》,使我进一步明晰前汉的历史,我再次翻开此书,决计重读,斧正其原来的错误认知,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为日后的高效课堂奠定了蓄力和奠基。 蔡老,我由衷的说声:我真的很佩服,很敬仰。

老蔡其人

我的语文老师是老蔡,千千万万别联想为‘老菜’。听听吧,她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咳,大家好,我是你们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叫蔡雷云。‘雷云’二字出自毛主席的词句,不错吧。”

一听完,下面难免有些骚动,大胆的男生脱口而出:“小菜!”引得大伙哄堂大笑,老蔡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地说:“是啊,我网名就是 CCC !”,“此人非彼凡师也”乃是老蔡给我的第一印象。

老蔡够“狠”,针对我们班上课随随便便的毛病,老蔡有一狠招:上课了,‘某某’依旧谈笑风生,对老蔡进教室不以为然,老蔡盯住此人,笑咪咪地说:“‘某某’,我的表上显示的是 1 : 42 ,只要一跳到 1 : 43 ,傍晚陪我 44 分钟,因为你浪费了我们 44 人一分钟光阴。”“某某”自然不敢随意吱声了。我想:真是笑里藏刀,老蔡,够狠!后来,有人问老蔡:“我们班明明 43 个人,怎么是 44 分钟?”老蔡幽默地说:“怎么,我不是咱家人啊?”

说实在的,老蔡毕竟是女人,爱唠叨。就说上回吧,咱班要古诗词过关,老蔡的嘴就是六月的冰河——开冻了!“要仔细啊,‘身’这个字做为偏旁,不出头,‘燕’字上面是廿,不是草字头……”,不过,最令我们头痛的也是老蔡唠叨最多的是:“今晚再把六首古诗词默一遍!”,短短一句话,却使大家头都大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古诗词过关成绩 verygood ——全部通过。

其实,老蔡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当你困难时,不管援助之手有多少,总有一双是老蔡的。那一天,我车钱弄丢了,恰巧身上没带任何“现金”,想着何怡天将“留守街头”,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然而这一细节,却逃不过老蔡的眼睛,“何怡天,怎么还不回家?”“我……我车钱掉了!”“金豆豆”终于掉了,“什么,怎么不早说呢?给,坐车去吧!”还没等我来得及说什么,十块钱塞到了我手心里。第二天,我去还钱时,老蔡还说说笑笑,玩笑我昨天的样子呢! 老蔡的“唠叨”、“狠招”、“豆腐心”伴着我们长大,成熟……

老班其人

翻开海陵中学沉重的历史,你会发现老顾,那个被海陵中学2007级10班全体学生恨得咬牙切齿的眼镜老头。

老顾今年51,他刚刚教了我们两个月,同学们就想法设法地给老顾取外号,是叫顾三呢,还是喊顾老头呀?绞尽了脑汁,还是叫他的本名顾进吧,大家总爱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儿”字,顾进儿,叫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还有些亲切感。

没有一个学生会无缘无故地去恨一个老师的,更不会给老师去外号好的,老顾被恨可是有原因的。初一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老顾可是把一个慈爱的老师形象搞得有模有样,头发那是抹得贼亮贼亮的,脸蛋上也不知道是图得什么牌子的男士化妆品,肤色与那双黝黑的手形成严重的反比例,西装一穿,领带一打,皮鞋也是擦得锃亮锃亮的,凑合着算是文雅,对我们大家呢,那是客客气气的,整日笑脸相迎。那时候,大家对老顾的印象还算好。

开学不到两个月,老顾真是现原型了,两个月的大革命,老顾算是给折腾累了,那件穿了整整两个月的西装也终于改朝换代了,一件陈旧的皮夹衫给换上了,那皮鞋也算是给鳖了那么长的时间了,一双近似于破了洞的老师运动鞋给闪亮登场了。老顾真的是说变就变,整个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变得莫名其妙。老顾会把班级考核分看的比命都重要,列如一位可怜的同学在稀里糊涂地被狡猾的考核人员扣了分之后,接到条子的老顾立马变得怒发冲冠,不管三七二十一,叫来那人就滔滔不绝地打着他的口水战:“哎,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莫名奇妙?你的思维是不是停滞了。扣分扣分,你就不会给我安静点?你就知道是走着去吃饭,你咋不爬着去呢?你既然知道用嘴说话,你怎么不用耳朵讲呢?”说的什么狗屁不通而没有逻辑思维的话,这种莫名其妙的话语也把大家带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氛当中,然后莫名其妙地答了卷,接着再莫名其妙地被老顾莫名其妙地骂了一番。总结老顾其人,一个莫名其妙再好不过。

上学期的时候,老顾的生活是相当清苦,有过一件羽绒衫四个月不换的历史,同学们议论纷纷,老顾咋就是这样地执着,还在顽固地弘扬中华节俭美德呢?上学期结束地时候,老顾悻悻地对我们说:“大家别异想天开,下学期我依然兼职岗位!”一阵愤然,“顾进儿,我们恨死你啦!”全班70同学齐心协力地一声发自内心地咆哮。

老顾那句沉重而凝聚着力量的话意味着下学期的我们将在黑暗中挣扎。是的,我们这些可怜的祖国的花朵,我们这些脆弱的二十一世纪的未来,这恐怖的一学期,我们要匍匐挣扎到何等模样!?

“问人生愁为何物?恰似两江冬水向东流~”无奈啊,人生就是不如意啊,何况是在重点中学拼搏,老顾的紧箍咒念得比唐僧都紧,下课你还想奔跑嬉戏,偶更你讲,没戏!如果真有以上行为,早被老顾抓过去给学校解决喽。老顾是教英语的,可他偏偏要多管闲事,什么数学语文订正呀,考试呀,他都要管,被他查出来你没完成任务,那你就惨楼,还能怎么办?送你两个词-Game Over!如果你这个人识相还好,老顾说啥,你就要乖乖依顺,就这样他还要和你软磨硬炮好长时间,如果换个坚毅不屈的,那肯定完蛋。是啊,这哪是在学习,分明是在玩儿命啊!

唉!同时天涯沦落鸟,我们都摆脱不了老顾那沉重的引力,虽然有时从细微的视角中发现老顾还是善良的,但是在莫名其妙中带有一些讨厌。老顾就是这么个莫名其妙的人,这么个藏在海陵中学初一十班尽心尽力地工作而又令全班同学咬牙切齿的骨干教师!

阿霞其人

一写下这个题目,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像是犯下了“大逆不道”之罪。因为这个阿霞不是一般人,她既不是我的知心好友,也不是班内某名大姐大,而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数学老师!

虽然我不过只和数学老师(后简称“数老”)相识区区一个月,可却认为她是个(我认为啊)居功仅次诸葛亮、幽默仅次马三立的超级大牌!

数老的个儿很高,乌黑的头发上扎着一朵灿烂的“金菊”,鹅蛋脸上常常洋溢着微笑;衣着虽不是很流行,却给人一种亲切感。

她的课上得好极了,简明扼要,幽默生动,简直就是一桌知识大餐,我们可喜欢她的课哩!就连批评学生的话语都成了“快乐的炸弹!”瞧,她来了!

……这是星期一的一节数学课,我们都坐得端端正正,等待数老“光临”。可张帅那疙瘩又要开始“第三次世界大战”了!瞧,德(张帅)、联合国(杜宇明)都瞪眼睛咬牙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看那,他们你横起一拳,我飞起一脚的,真是八匹马也拉不开!

突然,班里却静得鸦雀无声。原来是数老光临了,她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看起来,数老今天心情不错。可她看到三战爆发地,便去做起了“和事老”。正在这时,怒火的张帅骂了一句脏话,数老的脸色不好看了,可仍亲切地把他俩请上讲台开始了苦口婆心的教育……

不愧是幽默大师,数老还先让他们撒气,痛快地去外面打架。俩人面面相觑,没有话说。接下来,她仿佛和张帅玩起了游戏,指着张帅的头,玩起了转圈游戏,张帅不停地躲闪,数老发言了:“真是的,你别上学了,六年级了连一年级的小朋友还不如,嘴呀,比粪坑还臭,照你这么骂下去,六二班就成厕所了!”说完还用手捂住了鼻子。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哎呀,这样下去,还怎么上课啊!还是让八个力气大的同学把你抬进厕所吧!那里骂脏话,没人嫌臭……”话还没说完呢,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张帅、杜宇明听着这番话,更是羞愧难当。“你们笑什么呀!”数老话锋一转,我们反而笑不出来了。“你们有时比张帅还骂得冲呢!什么老子、姥姥、爷爷的,你们想当,还早呢!”

而这句幽默话,却没有让几个人笑的出来。之后她发起最后一次进攻,“如果谁在说脏话,也就让八个力气大的同学把你抬进厕所去!”我们沉默了……

下课后,德、联合国宣布停战,两个人又和好如初了!

除此之外,数老还有一箩筐的妙计正等着我们一一经历呢!(呵,什么经历,干脆让数老一一献出,让我们多多笑吧!)

看历史上董卓其人

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时期位居相国、太师宝座万万人之上的奸臣——董卓。

董卓是如何死的!是他的干儿子——吕布杀的,也是他自寻的。董卓死后,百姓在道路上再歌再舞,长城中的士女卖掉珠宝衣服买来酒肉相互庆贺,街道上人山人海。董卓的母亲、妻子、儿女、全族都被诛灭无遗,其尸体被看守的官吏做灯盏,点着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光亮直到天明。董卓的族人不但被杀,而且尸首全都聚敛一起,被化成灰,扬弃在道路上。当然,在今天看来,烧成灰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做人、做官太缺德了点,人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近读《董卓传》,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人太恶毒、残忍、阴险了。我想如果是我也在当时,肯定也和市民们一样,说不定会因感情的冲动一时干出些什么来。

董卓生活奢侈,淫乐无度,残忍至极,他除在长安城东建造城堡,供自己居住外,还在郿县兴筑坞堡,城墙高厚,号称“万岁坞”,堡内储存谷物可食用长达三十年。在军旅途中,董卓常搭设帐幔,摆酒设宴,对数百名诱降的北地造反者,稍有不尽意之处,不是割舌头斩手足,就是剜掉眼睛,同时还要用锅来煮。往往在场的人全身颤栗,连筷子都拿不住,而缺乏人性的董卓却神情自若。诸将中有言语不当者,董卓随便当面杀戮,还常诬陷他人以叛逆之罪,诛杀关中的旧豪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的甲第比比相望,金银财宝家家充实,为扩充实力,打击别人,董卓便发动“搜牢”运动,放任士兵全城奸淫掠夺妇女,剽劫抢掠财物,致使人心失望,朝不保夕。随后,董卓又让士兵打开何太后的文陵,将陵墓中所藏珍宝一卷而空,全都占为己有,并且将公主奸淫,抢去的宫女霸为姬妾,随意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说董卓不忠、阴险,是个大大的奸臣,从两件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

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策划诛灭宦官,而当时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袁将董卓自招入朝,要挟何太后。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未等董卓入洛阳,何进早被宦官杀害。董卓率兵疾进赶到洛阳时,得悉少帝在北邙山,便前去迎接,少帝见董卓杀气腾腾,突然率军前来,这个在温室长大的小皇帝,吓哭了,而陈留王相比之下却镇静得多,与董卓谈笑自然。董卓认为少帝没有才能,不能成大器,联想到陈留王是董太后的养子,为粘上同族的“荫惠”,董卓算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废旧立新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说服百官,董卓引用历史上伊尹废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强词夺理,威胁众官“当年霍光决定废立,田延年手按宝剑,今天有敢阻止者,都军法处置。”尚书卢植说了几句少帝的公道话,董卓大怒,立即中止会议。不达目的,董卓岂敢罢休,第二天,他又重新召集百官于崇德殿,胁持何太后,废了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为不留后患,董卓又以“悖逆婆媳之礼”罪名,将何太后迁移至永安宫,接着又将其杀害。

第二件事是迁都长安。灵帝末年,黄巾军余党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兵;接着袁绍义兵兴起,于是董卓害怕了,除了及时处死弘农王,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长安,那里他认为才最安全。想法提出之后,很快遭到伍琼、周珌等人的反对。试想在战争不断的年代,劳命伤财去迁都,将意味着百姓、天下绝无“宁日”,无论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还是为皇帝大臣着想,迁都是国家财力所不许的。可董卓不去想这些,他要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和“霸业”,伍琼、周珌很快被董卓杀了。强权政治,用屠刀解决争议,在董卓看来既是行之有效,又是树威扬名的最好途径。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皇帝、大臣,更没有天下百姓。

俗话说“谁要疯狂,上帝就要他灭亡”。董卓在权力的巅峰浑了头,公卿张温、司徒王充、越骑校尉伍孚,还有他的义子吕布等众多文武百官,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伍孚行刺没有得手,落个“功名未成身先卒”下场,但王充等人并没有因此而吓倒。在献帝病愈聚集群臣于未央殿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奸臣,自恃自家至皇宫有左步右骑,层层屯卫,吕布捍卫前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吕布“有诏书讨伐贼臣!”时,董卓如梦方醒,虽然咆哮一声“蠢狗,岂敢如此!”作最后的挣扎也罢,是挽留素面也罢,反正吕布的长矛早己刺进奸贼的心窝。

董卓是死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但细细回味起来,《传》中许多内容还是有很多发人深思的。

其中董卓的用人,最令人愤愤不平。他杀了何太后之后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时期位居相国、太师宝座万万人之上的奸臣——董卓。

董卓是如何死的!是他的干儿子——吕布杀的,也是他自寻的。董卓死后,百姓在道路上再歌再舞,长城中的士女卖掉珠宝衣服买来酒肉相互庆贺,街道上人山人海。董卓的母亲、妻子、儿女、全族都被诛灭无遗,其尸体被看守的官吏做灯盏,点着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光亮直到天明。董卓的族人不但被杀,而且尸首全都聚敛一起,被化成灰,扬弃在道路上。当然,在今天看来,烧成灰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做人、做官太缺德了点,人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近读《董卓传》,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人太恶毒、残忍、阴险了。我想如果是我也在当时,肯定也和市民们一样,说不定会因感情的冲动一时干出些什么来。

董卓生活奢侈,淫乐无度,残忍至极,他除在长安城东建造城堡,供自己居住外,还在郿县兴筑坞堡,城墙高厚,号称“万岁坞”,堡内储存谷物可食用长达三十年。在军旅途中,董卓常搭设帐幔,摆酒设宴,对数百名诱降的北地造反者,稍有不尽意之处,不是割舌头斩手足,就是剜掉眼睛,同时还要用锅来煮。往往在场的人全身颤栗,连筷子都拿不住,而缺乏人性的董卓却神情自若。诸将中有言语不当者,董卓随便当面杀戮,还常诬陷他人以叛逆之罪,诛杀关中的旧豪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的甲第比比相望,金银财宝家家充实,为扩充实力,打击别人,董卓便发动“搜牢”运动,放任士兵全城奸淫掠夺妇女,剽劫抢掠财物,致使人心失望,朝不保夕。随后,董卓又让士兵打开何太后的文陵,将陵墓中所藏珍宝一卷而空,全都占为己有,并且将公主奸淫,抢去的宫女霸为姬妾,随意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说董卓不忠、阴险,是个大大的奸臣,从两件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

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策划诛灭宦官,而当时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袁将董卓自招入朝,要挟何太后。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未等董卓入洛阳,何进早被宦官杀害。董卓率兵疾进赶到洛阳时,得悉少帝在北邙山,便前去迎接,少帝见董卓杀气腾腾,突然率军前来,这个在温室长大的小皇帝,吓哭了,而陈留王相比之下却镇静得多,与董卓谈笑自然。董卓认为少帝没有才能,不能成大器,联想到陈留王是董太后的养子,为粘上同族的“荫惠”,董卓算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废旧立新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说服百官,董卓引用历史上伊尹废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强词夺理,威胁众官“当年霍光决定废立,田延年手按宝剑,今天有敢阻止者,都军法处置。”尚书卢植说了几句少帝的公道话,董卓大怒,立即中止会议。不达目的,董卓岂敢罢休,第二天,他又重新召集百官于崇德殿,胁持何太后,废了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为不留后患,董卓又以“悖逆婆媳之礼”罪名,将何太后迁移至永安宫,接着又将其杀害。

第二件事是迁都长安。灵帝末年,黄巾军余党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兵;接着袁绍义兵兴起,于是董卓害怕了,除了及时处死弘农王,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长安,那里他认为才最安全。想法提出之后,很快遭到伍琼、周珌等人的反对。试想在战争不断的年代,劳命伤财去迁都,将意味着百姓、天下绝无“宁日”,无论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还是为皇帝大臣着想,迁都是国家财力所不许的。可董卓不去想这些,他要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和“霸业”,伍琼、周珌很快被董卓杀了。强权政治,用屠刀解决争议,在董卓看来既是行之有效,又是树威扬名的最好途径。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皇帝、大臣,更没有天下百姓。

俗话说“谁要疯狂,上帝就要他灭亡”。董卓在权力的巅峰浑了头,公卿张温、司徒王充、越骑校尉伍孚,还有他的义子吕布等众多文武百官,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伍孚行刺没有得手,落个“功名未成身先卒”下场,但王充等人并没有因此而吓倒。在献帝病愈聚集群臣于未央殿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奸臣,自恃自家至皇宫有左步右骑,层层屯卫,吕布捍卫前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吕布“有诏书讨伐贼臣!”时,董卓如梦方醒,虽然咆哮一声“蠢狗,岂敢如此!”作最后的挣扎也罢,是挽留素面也罢,反正吕布的长矛早己刺进奸贼的心窝。

董卓是死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但细细回味起来,《传》中许多内容还是有很多发人深思的。

其中董卓的用人,最令人愤愤不平。他杀了何太后之后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时期位居相国、太师宝座万万人之上的奸臣——董卓。

董卓是如何死的!是他的干儿子——吕布杀的,也是他自寻的。董卓死后,百姓在道路上再歌再舞,长城中的士女卖掉珠宝衣服买来酒肉相互庆贺,街道上人山人海。董卓的母亲、妻子、儿女、全族都被诛灭无遗,其尸体被看守的官吏做灯盏,点着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光亮直到天明。董卓的族人不但被杀,而且尸首全都聚敛一起,被化成灰,扬弃在道路上。当然,在今天看来,烧成灰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做人、做官太缺德了点,人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近读《董卓传》,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人太恶毒、残忍、阴险了。我想如果是我也在当时,肯定也和市民们一样,说不定会因感情的冲动一时干出些什么来。

董卓生活奢侈,淫乐无度,残忍至极,他除在长安城东建造城堡,供自己居住外,还在郿县兴筑坞堡,城墙高厚,号称“万岁坞”,堡内储存谷物可食用长达三十年。在军旅途中,董卓常搭设帐幔,摆酒设宴,对数百名诱降的北地造反者,稍有不尽意之处,不是割舌头斩手足,就是剜掉眼睛,同时还要用锅来煮。往往在场的人全身颤栗,连筷子都拿不住,而缺乏人性的董卓却神情自若。诸将中有言语不当者,董卓随便当面杀戮,还常诬陷他人以叛逆之罪,诛杀关中的旧豪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的甲第比比相望,金银财宝家家充实,为扩充实力,打击别人,董卓便发动“搜牢”运动,放任士兵全城奸淫掠夺妇女,剽劫抢掠财物,致使人心失望,朝不保夕。随后,董卓又让士兵打开何太后的文陵,将陵墓中所藏珍宝一卷而空,全都占为己有,并且将公主奸淫,抢去的宫女霸为姬妾,随意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说董卓不忠、阴险,是个大大的奸臣,从两件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

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策划诛灭宦官,而当时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袁将董卓自招入朝,要挟何太后。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未等董卓入洛阳,何进早被宦官杀害。董卓率兵疾进赶到洛阳时,得悉少帝在北邙山,便前去迎接,少帝见董卓杀气腾腾,突然率军前来,这个在温室长大的小皇帝,吓哭了,而陈留王相比之下却镇静得多,与董卓谈笑自然。董卓认为少帝没有才能,不能成大器,联想到陈留王是董太后的养子,为粘上同族的“荫惠”,董卓算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废旧立新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说服百官,董卓引用历史上伊尹废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强词夺理,威胁众官“当年霍光决定废立,田延年手按宝剑,今天有敢阻止者,都军法处置。”尚书卢植说了几句少帝的公道话,董卓大怒,立即中止会议。不达目的,董卓岂敢罢休,第二天,他又重新召集百官于崇德殿,胁持何太后,废了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为不留后患,董卓又以“悖逆婆媳之礼”罪名,将何太后迁移至永安宫,接着又将其杀害。

第二件事是迁都长安。灵帝末年,黄巾军余党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兵;接着袁绍义兵兴起,于是董卓害怕了,除了及时处死弘农王,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长安,那里他认为才最安全。想法提出之后,很快遭到伍琼、周珌等人的反对。试想在战争不断的年代,劳命伤财去迁都,将意味着百姓、天下绝无“宁日”,无论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还是为皇帝大臣着想,迁都是国家财力所不许的。可董卓不去想这些,他要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和“霸业”,伍琼、周珌很快被董卓杀了。强权政治,用屠刀解决争议,在董卓看来既是行之有效,又是树威扬名的最好途径。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皇帝、大臣,更没有天下百姓。

俗话说“谁要疯狂,上帝就要他灭亡”。董卓在权力的巅峰浑了头,公卿张温、司徒王充、越骑校尉伍孚,还有他的义子吕布等众多文武百官,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伍孚行刺没有得手,落个“功名未成身先卒”下场,但王充等人并没有因此而吓倒。在献帝病愈聚集群臣于未央殿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奸臣,自恃自家至皇宫有左步右骑,层层屯卫,吕布捍卫前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吕布“有诏书讨伐贼臣!”时,董卓如梦方醒,虽然咆哮一声“蠢狗,岂敢如此!”作最后的挣扎也罢,是挽留素面也罢,反正吕布的长矛早己刺进奸贼的心窝。

董卓是死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但细细回味起来,《传》中许多内容还是有很多发人深思的。

其中董卓的用人,最令人愤愤不平。他杀了何太后之后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时期位居相国、太师宝座万万人之上的奸臣——董卓。

董卓是如何死的!是他的干儿子——吕布杀的,也是他自寻的。董卓死后,百姓在道路上再歌再舞,长城中的士女卖掉珠宝衣服买来酒肉相互庆贺,街道上人山人海。董卓的母亲、妻子、儿女、全族都被诛灭无遗,其尸体被看守的官吏做灯盏,点着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光亮直到天明。董卓的族人不但被杀,而且尸首全都聚敛一起,被化成灰,扬弃在道路上。当然,在今天看来,烧成灰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做人、做官太缺德了点,人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近读《董卓传》,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人太恶毒、残忍、阴险了。我想如果是我也在当时,肯定也和市民们一样,说不定会因感情的冲动一时干出些什么来。

董卓生活奢侈,淫乐无度,残忍至极,他除在长安城东建造城堡,供自己居住外,还在郿县兴筑坞堡,城墙高厚,号称“万岁坞”,堡内储存谷物可食用长达三十年。在军旅途中,董卓常搭设帐幔,摆酒设宴,对数百名诱降的北地造反者,稍有不尽意之处,不是割舌头斩手足,就是剜掉眼睛,同时还要用锅来煮。往往在场的人全身颤栗,连筷子都拿不住,而缺乏人性的董卓却神情自若。诸将中有言语不当者,董卓随便当面杀戮,还常诬陷他人以叛逆之罪,诛杀关中的旧豪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的甲第比比相望,金银财宝家家充实,为扩充实力,打击别人,董卓便发动“搜牢”运动,放任士兵全城奸淫掠夺妇女,剽劫抢掠财物,致使人心失望,朝不保夕。随后,董卓又让士兵打开何太后的文陵,将陵墓中所藏珍宝一卷而空,全都占为己有,并且将公主奸淫,抢去的宫女霸为姬妾,随意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说董卓不忠、阴险,是个大大的奸臣,从两件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

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策划诛灭宦官,而当时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袁将董卓自招入朝,要挟何太后。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未等董卓入洛阳,何进早被宦官杀害。董卓率兵疾进赶到洛阳时,得悉少帝在北邙山,便前去迎接,少帝见董卓杀气腾腾,突然率军前来,这个在温室长大的小皇帝,吓哭了,而陈留王相比之下却镇静得多,与董卓谈笑自然。董卓认为少帝没有才能,不能成大器,联想到陈留王是董太后的养子,为粘上同族的“荫惠”,董卓算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废旧立新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说服百官,董卓引用历史上伊尹废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强词夺理,威胁众官“当年霍光决定废立,田延年手按宝剑,今天有敢阻止者,都军法处置。”尚书卢植说了几句少帝的公道话,董卓大怒,立即中止会议。不达目的,董卓岂敢罢休,第二天,他又重新召集百官于崇德殿,胁持何太后,废了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为不留后患,董卓又以“悖逆婆媳之礼”罪名,将何太后迁移至永安宫,接着又将其杀害。

第二件事是迁都长安。灵帝末年,黄巾军余党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兵;接着袁绍义兵兴起,于是董卓害怕了,除了及时处死弘农王,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长安,那里他认为才最安全。想法提出之后,很快遭到伍琼、周珌等人的反对。试想在战争不断的年代,劳命伤财去迁都,将意味着百姓、天下绝无“宁日”,无论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还是为皇帝大臣着想,迁都是国家财力所不许的。可董卓不去想这些,他要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和“霸业”,伍琼、周珌很快被董卓杀了。强权政治,用屠刀解决争议,在董卓看来既是行之有效,又是树威扬名的最好途径。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皇帝、大臣,更没有天下百姓。

俗话说“谁要疯狂,上帝就要他灭亡”。董卓在权力的巅峰浑了头,公卿张温、司徒王充、越骑校尉伍孚,还有他的义子吕布等众多文武百官,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伍孚行刺没有得手,落个“功名未成身先卒”下场,但王充等人并没有因此而吓倒。在献帝病愈聚集群臣于未央殿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奸臣,自恃自家至皇宫有左步右骑,层层屯卫,吕布捍卫前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吕布“有诏书讨伐贼臣!”时,董卓如梦方醒,虽然咆哮一声“蠢狗,岂敢如此!”作最后的挣扎也罢,是挽留素面也罢,反正吕布的长矛早己刺进奸贼的心窝。

董卓是死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但细细回味起来,《传》中许多内容还是有很多发人深思的。

其中董卓的用人,最令人愤愤不平。他杀了何太后之后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时期位居相国、太师宝座万万人之上的奸臣——董卓。

董卓是如何死的!是他的干儿子——吕布杀的,也是他自寻的。董卓死后,百姓在道路上再歌再舞,长城中的士女卖掉珠宝衣服买来酒肉相互庆贺,街道上人山人海。董卓的母亲、妻子、儿女、全族都被诛灭无遗,其尸体被看守的官吏做灯盏,点着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光亮直到天明。董卓的族人不但被杀,而且尸首全都聚敛一起,被化成灰,扬弃在道路上。当然,在今天看来,烧成灰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做人、做官太缺德了点,人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近读《董卓传》,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人太恶毒、残忍、阴险了。我想如果是我也在当时,肯定也和市民们一样,说不定会因感情的冲动一时干出些什么来。

董卓生活奢侈,淫乐无度,残忍至极,他除在长安城东建造城堡,供自己居住外,还在郿县兴筑坞堡,城墙高厚,号称“万岁坞”,堡内储存谷物可食用长达三十年。在军旅途中,董卓常搭设帐幔,摆酒设宴,对数百名诱降的北地造反者,稍有不尽意之处,不是割舌头斩手足,就是剜掉眼睛,同时还要用锅来煮。往往在场的人全身颤栗,连筷子都拿不住,而缺乏人性的董卓却神情自若。诸将中有言语不当者,董卓随便当面杀戮,还常诬陷他人以叛逆之罪,诛杀关中的旧豪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的甲第比比相望,金银财宝家家充实,为扩充实力,打击别人,董卓便发动“搜牢”运动,放任士兵全城奸淫掠夺妇女,剽劫抢掠财物,致使人心失望,朝不保夕。随后,董卓又让士兵打开何太后的文陵,将陵墓中所藏珍宝一卷而空,全都占为己有,并且将公主奸淫,抢去的宫女霸为姬妾,随意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说董卓不忠、阴险,是个大大的奸臣,从两件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

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策划诛灭宦官,而当时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袁将董卓自招入朝,要挟何太后。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未等董卓入洛阳,何进早被宦官杀害。董卓率兵疾进赶到洛阳时,得悉少帝在北邙山,便前去迎接,少帝见董卓杀气腾腾,突然率军前来,这个在温室长大的小皇帝,吓哭了,而陈留王相比之下却镇静得多,与董卓谈笑自然。董卓认为少帝没有才能,不能成大器,联想到陈留王是董太后的养子,为粘上同族的“荫惠”,董卓算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废旧立新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说服百官,董卓引用历史上伊尹废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强词夺理,威胁众官“当年霍光决定废立,田延年手按宝剑,今天有敢阻止者,都军法处置。”尚书卢植说了几句少帝的公道话,董卓大怒,立即中止会议。不达目的,董卓岂敢罢休,第二天,他又重新召集百官于崇德殿,胁持何太后,废了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为不留后患,董卓又以“悖逆婆媳之礼”罪名,将何太后迁移至永安宫,接着又将其杀害。

第二件事是迁都长安。灵帝末年,黄巾军余党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兵;接着袁绍义兵兴起,于是董卓害怕了,除了及时处死弘农王,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长安,那里他认为才最安全。想法提出之后,很快遭到伍琼、周珌等人的反对。试想在战争不断的年代,劳命伤财去迁都,将意味着百姓、天下绝无“宁日”,无论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还是为皇帝大臣着想,迁都是国家财力所不许的。可董卓不去想这些,他要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和“霸业”,伍琼、周珌很快被董卓杀了。强权政治,用屠刀解决争议,在董卓看来既是行之有效,又是树威扬名的最好途径。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皇帝、大臣,更没有天下百姓。

俗话说“谁要疯狂,上帝就要他灭亡”。董卓在权力的巅峰浑了头,公卿张温、司徒王充、越骑校尉伍孚,还有他的义子吕布等众多文武百官,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伍孚行刺没有得手,落个“功名未成身先卒”下场,但王充等人并没有因此而吓倒。在献帝病愈聚集群臣于未央殿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奸臣,自恃自家至皇宫有左步右骑,层层屯卫,吕布捍卫前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吕布“有诏书讨伐贼臣!”时,董卓如梦方醒,虽然咆哮一声“蠢狗,岂敢如此!”作最后的挣扎也罢,是挽留素面也罢,反正吕布的长矛早己刺进奸贼的心窝。

董卓是死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但细细回味起来,《传》中许多内容还是有很多发人深思的。

其中董卓的用人,最令人愤愤不平。他杀了何太后之后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时期位居相国、太师宝座万万人之上的奸臣——董卓。

董卓是如何死的!是他的干儿子——吕布杀的,也是他自寻的。董卓死后,百姓在道路上再歌再舞,长城中的士女卖掉珠宝衣服买来酒肉相互庆贺,街道上人山人海。董卓的母亲、妻子、儿女、全族都被诛灭无遗,其尸体被看守的官吏做灯盏,点着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光亮直到天明。董卓的族人不但被杀,而且尸首全都聚敛一起,被化成灰,扬弃在道路上。当然,在今天看来,烧成灰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做人、做官太缺德了点,人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近读《董卓传》,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人太恶毒、残忍、阴险了。我想如果是我也在当时,肯定也和市民们一样,说不定会因感情的冲动一时干出些什么来。

董卓生活奢侈,淫乐无度,残忍至极,他除在长安城东建造城堡,供自己居住外,还在郿县兴筑坞堡,城墙高厚,号称“万岁坞”,堡内储存谷物可食用长达三十年。在军旅途中,董卓常搭设帐幔,摆酒设宴,对数百名诱降的北地造反者,稍有不尽意之处,不是割舌头斩手足,就是剜掉眼睛,同时还要用锅来煮。往往在场的人全身颤栗,连筷子都拿不住,而缺乏人性的董卓却神情自若。诸将中有言语不当者,董卓随便当面杀戮,还常诬陷他人以叛逆之罪,诛杀关中的旧豪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的甲第比比相望,金银财宝家家充实,为扩充实力,打击别人,董卓便发动“搜牢”运动,放任士兵全城奸淫掠夺妇女,剽劫抢掠财物,致使人心失望,朝不保夕。随后,董卓又让士兵打开何太后的文陵,将陵墓中所藏珍宝一卷而空,全都占为己有,并且将公主奸淫,抢去的宫女霸为姬妾,随意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说董卓不忠、阴险,是个大大的奸臣,从两件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

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策划诛灭宦官,而当时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袁将董卓自招入朝,要挟何太后。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未等董卓入洛阳,何进早被宦官杀害。董卓率兵疾进赶到洛阳时,得悉少帝在北邙山,便前去迎接,少帝见董卓杀气腾腾,突然率军前来,这个在温室长大的小皇帝,吓哭了,而陈留王相比之下却镇静得多,与董卓谈笑自然。董卓认为少帝没有才能,不能成大器,联想到陈留王是董太后的养子,为粘上同族的“荫惠”,董卓算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废旧立新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说服百官,董卓引用历史上伊尹废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强词夺理,威胁众官“当年霍光决定废立,田延年手按宝剑,今天有敢阻止者,都军法处置。”尚书卢植说了几句少帝的公道话,董卓大怒,立即中止会议。不达目的,董卓岂敢罢休,第二天,他又重新召集百官于崇德殿,胁持何太后,废了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为不留后患,董卓又以“悖逆婆媳之礼”罪名,将何太后迁移至永安宫,接着又将其杀害。

第二件事是迁都长安。灵帝末年,黄巾军余党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兵;接着袁绍义兵兴起,于是董卓害怕了,除了及时处死弘农王,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长安,那里他认为才最安全。想法提出之后,很快遭到伍琼、周珌等人的反对。试想在战争不断的年代,劳命伤财去迁都,将意味着百姓、天下绝无“宁日”,无论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还是为皇帝大臣着想,迁都是国家财力所不许的。可董卓不去想这些,他要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和“霸业”,伍琼、周珌很快被董卓杀了。强权政治,用屠刀解决争议,在董卓看来既是行之有效,又是树威扬名的最好途径。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皇帝、大臣,更没有天下百姓。

俗话说“谁要疯狂,上帝就要他灭亡”。董卓在权力的巅峰浑了头,公卿张温、司徒王充、越骑校尉伍孚,还有他的义子吕布等众多文武百官,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伍孚行刺没有得手,落个“功名未成身先卒”下场,但王充等人并没有因此而吓倒。在献帝病愈聚集群臣于未央殿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奸臣,自恃自家至皇宫有左步右骑,层层屯卫,吕布捍卫前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吕布“有诏书讨伐贼臣!”时,董卓如梦方醒,虽然咆哮一声“蠢狗,岂敢如此!”作最后的挣扎也罢,是挽留素面也罢,反正吕布的长矛早己刺进奸贼的心窝。

董卓是死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但细细回味起来,《传》中许多内容还是有很多发人深思的。

其中董卓的用人,最令人愤愤不平。他杀了何太后之后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汉时期位居相国、太师宝座万万人之上的奸臣——董卓。

董卓是如何死的!是他的干儿子——吕布杀的,也是他自寻的。董卓死后,百姓在道路上再歌再舞,长城中的士女卖掉珠宝衣服买来酒肉相互庆贺,街道上人山人海。董卓的母亲、妻子、儿女、全族都被诛灭无遗,其尸体被看守的官吏做灯盏,点着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光亮直到天明。董卓的族人不但被杀,而且尸首全都聚敛一起,被化成灰,扬弃在道路上。当然,在今天看来,烧成灰没有什么,但在当时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如果不是做人、做官太缺德了点,人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近读《董卓传》,心中很不是滋味,其人太恶毒、残忍、阴险了。我想如果是我也在当时,肯定也和市民们一样,说不定会因感情的冲动一时干出些什么来。

董卓生活奢侈,淫乐无度,残忍至极,他除在长安城东建造城堡,供自己居住外,还在郿县兴筑坞堡,城墙高厚,号称“万岁坞”,堡内储存谷物可食用长达三十年。在军旅途中,董卓常搭设帐幔,摆酒设宴,对数百名诱降的北地造反者,稍有不尽意之处,不是割舌头斩手足,就是剜掉眼睛,同时还要用锅来煮。往往在场的人全身颤栗,连筷子都拿不住,而缺乏人性的董卓却神情自若。诸将中有言语不当者,董卓随便当面杀戮,还常诬陷他人以叛逆之罪,诛杀关中的旧豪族。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面对洛阳城中豪门贵族的甲第比比相望,金银财宝家家充实,为扩充实力,打击别人,董卓便发动“搜牢”运动,放任士兵全城奸淫掠夺妇女,剽劫抢掠财物,致使人心失望,朝不保夕。随后,董卓又让士兵打开何太后的文陵,将陵墓中所藏珍宝一卷而空,全都占为己有,并且将公主奸淫,抢去的宫女霸为姬妾,随意虐刑滥罚,睚眦必死。

说董卓不忠、阴险,是个大大的奸臣,从两件事上就完全可以看出。

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策划诛灭宦官,而当时何太后不同意,于是何、袁将董卓自招入朝,要挟何太后。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未等董卓入洛阳,何进早被宦官杀害。董卓率兵疾进赶到洛阳时,得悉少帝在北邙山,便前去迎接,少帝见董卓杀气腾腾,突然率军前来,这个在温室长大的小皇帝,吓哭了,而陈留王相比之下却镇静得多,与董卓谈笑自然。董卓认为少帝没有才能,不能成大器,联想到陈留王是董太后的养子,为粘上同族的“荫惠”,董卓算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废旧立新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说服百官,董卓引用历史上伊尹废太甲、霍光废昌邑王的故事强词夺理,威胁众官“当年霍光决定废立,田延年手按宝剑,今天有敢阻止者,都军法处置。”尚书卢植说了几句少帝的公道话,董卓大怒,立即中止会议。不达目的,董卓岂敢罢休,第二天,他又重新召集百官于崇德殿,胁持何太后,废了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献帝。为不留后患,董卓又以“悖逆婆媳之礼”罪名,将何太后迁移至永安宫,接着又将其杀害。

第二件事是迁都长安。灵帝末年,黄巾军余党郭太等人,在西河郡白波谷重新起兵;接着袁绍义兵兴起,于是董卓害怕了,除了及时处死弘农王,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长安,那里他认为才最安全。想法提出之后,很快遭到伍琼、周珌等人的反对。试想在战争不断的年代,劳命伤财去迁都,将意味着百姓、天下绝无“宁日”,无论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还是为皇帝大臣着想,迁都是国家财力所不许的。可董卓不去想这些,他要想的首先是自己的安全和“霸业”,伍琼、周珌很快被董卓杀了。强权政治,用屠刀解决争议,在董卓看来既是行之有效,又是树威扬名的最好途径。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皇帝、大臣,更没有天下百姓。

俗话说“谁要疯狂,上帝就要他灭亡”。董卓在权力的巅峰浑了头,公卿张温、司徒王充、越骑校尉伍孚,还有他的义子吕布等众多文武百官,都是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伍孚行刺没有得手,落个“功名未成身先卒”下场,但王充等人并没有因此而吓倒。在献帝病愈聚集群臣于未央殿时,机会终于来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奸臣,自恃自家至皇宫有左步右骑,层层屯卫,吕布捍卫前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等吕布“有诏书讨伐贼臣!”时,董卓如梦方醒,虽然咆哮一声“蠢狗,岂敢如此!”作最后的挣扎也罢,是挽留素面也罢,反正吕布的长矛早己刺进奸贼的心窝。

董卓是死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回报,但细细回味起来,《传》中许多内容还是有很多发人深思的。

其中董卓的用人,最令人愤愤不平。他杀了何太后之后

宋老师其人

宋老师其人说起咱们班的宋老师,我们都非常自豪。我们这一帮对教师有着“独到”看法的同学一致认为,她才华横溢,而且她那幽默的“教学风格”让我们觉得听她的课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课堂上,宋老师正给我们讲《密林怪客》,砰砰砰……有人敲门,好大的声音,宋老师开门一看,原来是迟到的陈禹鹏“气急败坏”地站在门口,“啊——”宋老师忽然夸张的叫起来,“谢天谢地,原来是你啊,我还以为是一只大灰熊在敲门呢!”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陈禹鹏笑了,脸却红了。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宋老师问,小黑板上有短短一个句子,啊!猴子!密林中蹿出一群黄毛猴子。“我来!”吴斯宁不假思索地站起来读,“啊”我4声又轻又短。哟!读得好,十足的女生气,就爱大惊小怪,我从你的朗读里体会到了战士们的紧张!还有别的读法吗?钟声自信地站起来:“啊”第2声,非常短促。“你为什么这么读呢?”宋老师,问钟声,“战士们连夜潜伏侦察,以为前方出现的是敌人,心里一直悬着,现在发现出现在面前的居然是猴子,所以人们又惊奇,又好笑。”我喜欢幽默,它让我们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朝气,今天吃饭时,爸爸问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大声说:“做个像宋老师那样幽默而又潇洒的人!”。

217其人其事

217其人其事近日看书时,无意之中看到学生写的寝室趣事,掩卷而笑之余,忽然想起我们办公室里的几位高人,不由笔随心动,也来凑趣。若能博君之一笑,则实属侥幸。217乃我们办公室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个数,就以之代称我们的办公室吧。217共有六人,其中资格最老、最受人尊敬的当属我们的龙头老大翟先生。翟先生绝对是一正统人士,不为官不能说两袖清风,但赞为官之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则当之无愧。他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热血沸腾时所选择的伟大事业——教育。二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在桃李逐步遍天涯的同时,他的头发也日渐稀疏,现已几可见顶。弟子的爱戴,同事的敬佩,领导的器重,社会的赞誉,还有那高血压、高血脂、眼底坏死等也一齐涌来,也可谓收获颇丰。不过他的收获却激起了我们办公室强身健体的热潮,倒也算得上是他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一大重要贡献。张SIR则是我要重点推荐的第二位高人。此君乃一头真正的老黄牛,他承接了翟老大的精神要旨——把自己交给了一生都热爱不息的教育,称一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不为过。此君乃217之“常委”,除了吃饭、睡觉,必呆在办公室。郁达夫说过,最妙的状态是半醉不醉,此语套在此君身上则最恰当不过。他平日里只知埋头苦干,看书、整理资料、写文章,丝毫不见松懈,实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但平时信奉沉默是金如他,若酒至八成,则滔滔不绝,妙语连珠,绝不容你插嘴,时不时地还来上那么几句唱腔,真正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把你逗至捧腹,绝不罢休。接下来隆重登场的是我们217的哲学家兼杂文家于SIR。有人说,浓缩的都是精华,于SIR以他的睿智印证了这一言论的伟大。此君虽已年届不惑,但思维却最是活跃,常有惊人之语,防盗门乃钢门(谐音肛门)即源自此君。此先生最喜思考问题,而思维又常飞檐走壁,走常人所不能至也。他的“伟大言论”,往往让你咂嘴咂舌,即使心中不赞同,也说不出反驳之理。最妙的是,此君将男人分为四类——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唐僧看似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实则痴迷心经、迂腐呆板,毫无生活情趣;悟空腾云驾雾,本领非凡,乃担当重任之人,然责任心过重,嫁他则得担起家之重担,吃苦受累;八戒则最是享受生活,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但哪个女子愿嫁此花花公子?所以此君得出结论:嫁夫当嫁沙悟净,忠厚老实一凡人。但于SIR在217之真正结论却是:我们现实中的男子什么都不是,既没有唐僧的俊帅,也没有悟空的才干,虽有八戒的贼心却没有八戒的贼胆,而沙僧的忠厚老实却又为他们潜意识的大男子主义所排斥。所以他时不时地来上一句疑问:本该存在的光棍们怎么都成了家,还拖儿带女的?据闻,此君日前正在撰写学生认错之5000字说明书。刚过而立之年的樊SIR则是217的英雄与小说家。此君身材中等,稍胖,平头,戴幅眼镜,颇有学者风范,实是一实实在在的憨厚之人。今年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此君阻止了一场泪纷纷之悲剧————救起一名落水儿童,结结实实地过了一把无名英雄之瘾。厚积薄发,在大量阅读之后,此君近段写作激情高涨,一发不可收拾,从《老榆树》到《老井》,从《蜕变》到《上调》,大有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之势。217最年轻也最能干的是将近而立的李SIR。此君出口成章、脱口成诵,实乃217之才子也。一身蓝色西服,英气逼人,颇有“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之风范。此君最是能干,不但将手下百十号人(他身担班主任一职)收拾得服服帖帖,更是将我校之雕龙文学社整的是赫赫有名、颇有盛誉,前途实不可量。217最后一人乃本人也。吾乃一小女子是也,虽人类社会始自于母系氏族,但在以孔老夫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统治了两千年之后,中国男人们男权主义思想高涨。在重重压迫之下,小女子实在是有口难言,所以也就无佚事以飨各位,小女子谨在此向各位致以最虔诚之歉意。

安诠其人

安诠其人

安诠,他个子不高,黑黑的皮肤,结结实实的;一双小眼睛,却闪着水灵灵的光,显得特精神;如果一笑起来,那牙齿倒是挺白的,所以,我们都叫他“安非”(即非洲人的意思)。他在我们心目中,可是一个很有安全责任感的“童鞋”哦(网络语里的“同学”)。

NO.1竞选班长

开学时,班干部竞选,有三个同学参加了竞选安全班长的职位。可是,前两个同学的竞选词,一个有点像拍着胸口喊口号,一个有点像面红耳赤宣读保证书,所以并没有打动大家的掌声。当安泉上台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是笑他的嘴张了几张又闭上了,因为紧张,他竟然没说出一个字。大家一阵鼓掌,他才有了镇定的机会。只见他露出特征性的白牙,话一出口,就把童鞋们吸引住了:“同学们,大家发现没有?我的名字就叫安诠,这可和“安全班长”里的“安全”谐音啊,安诠——安全——我生来就应该负责安全的事,是吧?。大家要是真让我安诠负责班级的安全,我会尽力让每一个同学都安安全全的,大家信不信?”安诠就这样,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当上了安全班长!别人羡慕也白搭,谁不让你也姓安名诠呀!

NO.2认真值勤

安诠当安全班长,那是没说的。每天一到下课时间,安诠便箭一般地冲到楼梯口,配合值日生管理同学们上下楼梯的安全。下课时间短,童鞋们总爱挤着抢着下楼去小卖部、上厕所,或者是活动……当楼梯里的学生拥挤时,安诠的嗓门就亮开了:“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平安,大家要按次序下楼,千万不要推攘同学!”同学们欢欢喜喜地下了楼,安诠这才顾上向厕所跑去。这天他正忙着往厕所赶,却遇见几个童鞋在人群里追逐嬉戏。安诠连忙跑过去拦住了他们说:“这样很不安全,要是撞着人或摔倒了,问题可就严重了……”等教育了这两个同学后,安诠这才捂着小肚子向厕所跑去……

NO.3路拦恶狗

今天,放学路上,童鞋们遇到了一件很吸引人的事:一条白狗,长得蛮漂亮的,看样子很温顺。路上行人不断,放学的学生也渐渐多起来。可是,这条狗真是目中无人,它好像发现了宝藏似的,疯狂地挖路边的土,不一会儿就挖了一个洞,然后稳稳地坐在洞口上。学生都很好奇,就有人往它身边去,想看个究竟。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条狗竟然窜起来“汪汪”叫着要咬人。这时正好我们走到这里,那条恶狗竟然直奔我们冲来,把我们吓得哇哇直叫。就在这时,只见安诠抡起书包挡着了那条恶狗,他边打边退,在赶来的几个家长的帮助下,才把恶狗赶跑。

……

安诠班长在童鞋们的心目中,就是一面安全监督的旗帜,我们都很佩服他。我们班的童鞋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了安诠,我们都安全!

郑知其人

郑知是我班名副其实的“表演大王”,看了他的精彩表演,你一定会惊得目瞪口呆。

美术课可是郑知的“表演课”,他的精彩“表演”,就连美术老师也哭笑不得。不知为何,一节美术课上,郑知似乎吃了兴奋剂一般,“坐立不安”。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了一个极富想象的问题,郑知立刻加以反驳,像个哲学家似的说:“这只是凭空想象,不可能会这样,懂吗?”老师故意护着那位同学,替那位同学“辩护”。 郑知那里肯接受,由此,一场“口水大战”立刻拉开了帷幕。说着说着,话题竟转移到了“书”

的问题上。这可是郑知的“拿手好戏”,要知道他平时最爱炫耀他的那些宝贝书了。只见郑知清了清喉咙,神气地对老师说:“你知道《圣经的故事》吗?你知道亚当、夏娃吗?你肯定不知道,那可是大学里的东西!”说完,得意洋洋地笑了,似乎胜利在握。老师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知道,我还知道女娲补天呢......”不等老师把话说完,郑知嚷道,“那可是小儿科,那东西算什么!”一句话说得老师哑口无言,呆楞楞地站在那儿。我们自然也没闲着,笑得前仰后合,喘不过气来。

从那以后,郑知在我班的“知名度”大大增高。一天早读课,不知什么缘故,他和一位同学“展开了殊死的搏斗。”郑知个小,自然打不过别人,等到老师把他俩分开,郑知的脸已经“身负重伤。”此时的他哪肯认输,竟口出狂言:“等着,放学后,等着瞧!”声音里交杂着愤怒,脸红得像只熟了的龙虾。他指着脸上的伤痕,哭诉道:“小人!一点也没有男子汉的气概,像个泼妇似的,专门抓人的脸!”。中饭时间,郑知带着“救兵”小姨,哭丧着脸来到班中,和上课时的神气模样盼若两人。郑知的小姨人刚到门口,不分青红皂白,将和郑知打架的同学叫下楼去,破口大骂。老师去劝,竟冲着老师大喊大嚷,把责任全推在老师头上,责备老师管理不当,没有向家长及时汇报情况。尽管老师极力向她解释,但她根本听不进去,硬要老师给她一个合理的说法。那机关枪似的话语喷得老师喘不过气来,一时无言相对,只得“耐心”地听着她把话说完,显得很为难、尴尬。好不容易,郑知的小姨嘱咐了郑知几句,走了。郑知似乎看透了老师的心情,带着几分歉意,哭着对数学老师说:“老师,实在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真是一语惊人啊,不仅老师,就连我们也楞了。这位平时的“打闹大王”竟也会说这种话,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看来,对郑知的态度我们得改改了,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会“一鸣惊人”呢!

浙江省开化北门小学五(4)班 江依夕 指导老师 吴丽君 邮编 3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