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逊从小就对航海非常痴迷,生性喜欢冒险。尽管他的航海梦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和劝阻,鲁宾逊还是在他十九岁那一年,毅然离家出走,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但是他对航海的种种幻想和憧憬都被狂风巨浪给冲走了,他遇上了海难。不过侥幸的是,他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从此,鲁宾逊自己动手,创作出了一片他自己的天地。他把一个山洞当作栖息之处,开始在这里生活,丰衣足食。鲁宾逊先是造房子,防止受到野兽或野人的袭击。接着他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制作了很多器具。偶然的一次,他在破船上翻找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只装了被老鼠偷吃的只剩下谷壳的布袋,没想到,这帮了他的一个大忙。大约过了一个月后,在鲁宾逊把那些谷壳都抖掉的地方,长出了一些绿油油的嫩苗,因为那些都是青麦。这样,鲁宾逊就有粮食了,不用整天再为没有食物发愁。后来,他又养了一些牲畜等等。鲁宾逊在这个孤岛上一下就生活了二十七年,中间不知遇到了多少困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他们,创造了奇迹。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鲁宾逊那敢于冒险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从小心中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航海。虽然受到了父母的反对与劝阻,但这个梦想从来就没有从他的脑海里面消逝。航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鲁宾逊丝毫不畏惧,即使遇到了海难,他也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在孤岛上,没有人陪伴,只有他一个人。特别是夜色很晚的时候,只听见洞口风在“沙沙”作响,有时还会有野兽在咆哮,这时,鲁宾逊是何等的孤独寂寞,感到多么的空虚啊,当然,他的心里也少不了一丝丝的害怕。开始,他找到了一个适合居住的山洞,并开始动手造房子。接着,鲁宾逊四处走动,勘察地形,了解自己居住的环境,为了防止有野兽或野人的攻击,他在房子的外围做了有效的措施。然而,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要在这儿生活,缺少很多很多的东西,于是,鲁宾逊着手做起了器具,还种植了麦子、水稻,饲养了许多牲畜。渐渐的,他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这些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而鲁宾逊靠他的顽强毅力做到了。试想一下,如果我自己也在一个四周被海水围着荒岛上,那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别提说盖房子、造船、制作器具,特别是生病了,也不晓得怎么治,更不可能在荒岛上住二十七年了。

鲁宾逊用它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王国,而我们也可以,我们用勤奋和智慧打开成功之门。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丧失意志,不能怕苦,要尽可能的发挥出你的才智。因为,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观星记

观星记

一直想写一篇和星星有关的文章,可是却又一直都无从下手.写景向来让我头痛.前段时间天气一直很闷热,所以我干了一些在别人看来很矫情,在自己看来只能用"今天心情比较好"来解释的事情~~看星星.

记忆中上了高中以后很少有这样闲暇的心情了.把双脚挂得高高的,仰躺在靠背椅上,看着满天的星星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似乎越来越喜欢把自己置于黑暗之中了.如同一只受了伤的小狗,静静地孤独地蜷伏在一个角落,舔着带血的伤口.

双鱼座的人想象力真不是一般地丰富,这点我亲身实践过,绝对可靠.但是我没那么无聊,去耗费大量脑力思考"彗星会不会撞地球"之类的问题,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真的很无聊也.第一,你说彗星要是想进攻地球早就撞上来了,还等我们来预报吗?其二,它要撞就撞吧,大不了大家一起上天堂喽,反正这地球已经被我们糟蹋得差不多了.看看这世界,与其让它灭亡在我们手上成为"人祸",不如让它牺牲在彗星的手上,还可以美名其曰"这是天灾,无可避免的~"反正我认为这种问题是不值得我思考的拉.我想的问题一般都是比较现实的,比如说"我家的阳台建得够不够牢啊,要是我坐在阳台上时阳台掉下去了会怎样?"汗~当我什么都没说.

我家在四楼,虽然说不算高,但是在阳台对面没有比这高很多的楼,所以坐在阳台上,我可以看见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我喜欢的是星明星稀的夜空,因为这样我可以数清我的财产.记忆中最美的那个星空中,我坐在那刚好可以看见48颗星星.不喜欢布满繁星的夜空,因为它没有空间,没有自由.不喜欢有月亮的星空,以为这样星星的光芒就会被月亮所遮盖.就如同我不喜欢残忍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般,我向往的是当初英国所奉行的势力均衡政策.或许有人会说我软弱,但是这就是我,我讨厌竞争,为了竞争我们真的放弃了太多东西,甚至友情,甚至爱情,甚至亲情,甚至生命.因为竞争,我们学会了戴着面具生活.在竞争中,我们磕磕碰碰,早已磨灭了当初的单纯,磨灭的当初对生活的美好印象.渐渐地,我们失去对生活的好奇,对快乐的追求,我们处在了没完没了的斗争之中.因此,我们渴望安定,轻松.因此我觉得做人好难,活着好累.

可是就算这样我们还是要很努力地活着,很努力地去竞争不是吗?或许这就是政治老师所谓的人的社会性吧.就算苦,就算累,我们还是要继续拼搏,为了身边关心自己的人,为了这个世界.

偶然转头看见一颗流星飞过.长长的尾巴划过天际,真的很美.忽然想起人间一句俗话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星星也是这样吧.我向来不相信流星能够替人实现愿望,而且,我很同情流星.就像SHE的<他还是不懂>中唱的那样,"就是背了太多的心愿,流星才会跌得那么重",一颗星在临死之际还要背负那么多人的嘱托,很悲惨.亦或许,流星并不只是一个恒星的生命的消亡,更是一个陨石的生命的开始吧.

我不相信流星,但是我相信纸折祁愿星.我乞求它能够替我记住我的生命,记住我的成长.于是,我从初三开始就每天都折一个祁愿星,我在祁愿星里写了字,我告诉自己我很快乐.前几天我打开了几个祁愿星,看到这样一句话"今天我没死,我很快乐",我还记得那天发生了好多事情.又生病了,又被人冤枉,总之那天是郁闷到极点了,还好我还活着啊.

坐在阳台上的时候,我妈一般都会絮叨半天,说些诸如"你的地理要好好补下了"之类的话,这话我听着一般都觉得比较郁闷,虽然我承认我的自然地理真的很拉后腿,但是这样的话还是太觉得刺激我的神经了.于是我在沉默中爆发了"别吵,我在观察地球自转呢",现在想想,当时我妈听到那句话肯定特郁闷吧.我坐那两个半小时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斗转星移了,很神奇.

忽然想起当初某人说以后要找个看得懂星象的人做男朋友,那时还笑她来着,现在想想,能读懂星星的秘密的人会是个快乐的人吧.可是像我这样什么都不知道依旧仰望天空,想着到底云朵是遮挡了星星的光芒还是为星星增添了神秘的光彩,也不失为是件快乐的事吧.

最近经常下雨,星空也显得暗淡.最近发生了好多事,可没有星星愿意听我诉说,他们都转身离开了.或许这是上帝的安排,他要我甩掉一身的负担,干干净净地进入高三,他说要我学会坚强,独自承担~!!

我的“打工记”

“哎!钱包又空了……”当我正把钱包拉开N大的时候,发出这么一句感慨。我的零花钱平时是没有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有一丁点。根本不够花!于是,我只能自己“打工挣钱”了。

挣钱第一招:做家务!

这招在多数家庭中都能接受。做家务来奖励孩子零花钱,是父母们的一种激励方法。我家也不例外。

“老妈!我想吃点东西!”这是我第N次央求老妈了。“不行!”老妈回答得斩钉截铁。我眼珠子轱辘轱辘转了转,心生一计:“老妈,要不这样。我做家务,一个月给5块钱。”老妈听到,态度缓了缓:“行啊。每天都要煮饭、洗碗、洗锅头……”老妈还没说完,我就有点想打退堂鼓了:我才不要洗锅头咧!但转念一想:一个月5元呐!天大的诱惑力!我干嘛跟钱过不去呢?老妈的话还在继续:“每个星期扫地、擦家具、拖地板。”“啊?拖地板?”我懵了,“还要拖地板?”老妈点了点头。哎……为了我可爱的零花钱,我干!我一口答应下来。这一个月下来,我每天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煮饭、洗碗、扫地、擦家具、拖地板。目的就是为了那5元钱。终于要到月底了,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那5元钱长了翅膀,正“扑腾扑腾”地向我飞来……“啊!我领到工资了!”我手捧着那5元钱,激动得在心里呐喊。我把钱小心翼翼地塞进钱包里,一整天都美滋滋的。

挣钱第二招:当“家庭新闻”播音员

我老妈为了培养我的口才,要我每天把学校里发生的事写下来,配上插图;每天回来赞美老妈一次(中午不算);每周帮老妈拔一次白头发,价格:一根一毛钱。前两件事合计一个月共付我12元。拔白头发的钱按拔的数量以及质量订。

哈哈!这次可是老妈主动提出哦!而且是做家务所得的钱的两倍多2元唉!太好了!为此,我怕老妈不守信用,还和老妈签了合约。第二个月,我很勤快,把家里多得成“灾”的白纸拿出一沓,用订书机把他们订在一起。再在封面写上“新闻草稿本”五个字,接下来就是一个月的坚持奋战了!“今天,学校开展了XXX活动,大家对此兴致不高……”说完新闻,把我画的简易画亮一下相,好了,今天的“工作”完成了!周日,该给老妈拔白头发了。啧!老妈的白头发还真是多,头皮屑也挺多的……我一根一根很仔细地用眉钳让白头发脱离它的“母亲”——毛囊。又过去了一个月,四周我拔白头发共收获将近5元钱,“固定工资”也飘到了我手上。“哈哈哈!这个月不愁钱不够花了!”

挣钱第三招:课堂上积极发言

我在课堂上是属于喜欢当“默默无闻”的听课那种类型的。尤其不喜欢上课发言,害怕回答错误。哎……没法子,谁叫我是班干呢?而我们班同学对于班干又有很高的期望,当班干回答错误的时候,责怪的声音就会从四面八方响起:“她平时成绩那么好,课堂上回答却这么烂……”这些窃窃私语就像一把把利剑,直插我心窝。

老妈针对我这个问题,给予金钱激励:“你一周5天,天天上课都积极回答问题的话,一周奖5毛钱!”一听又有钱可赚,我顿时来了兴趣:“好!”

有了金钱的激励,我上课不再充当“默默无闻”的大众,遇到自己能回答的问题,我一定会举起自己原本很难抬起的右手。不过老妈已经拖欠我好几个星期的“工资”了……

我“打工”坚持的几率不高,第一招和第二招目前都已经不再继续了。我的“打工历史”还只是在一个很小很小的阶段,以后,我会有更多的“打工历史”!

清醒记

曾经买过一本安妮宝贝的《清醒记》,但很可惜,不是买给自己的,圣诞节,送人。尽管从前那么痴迷于安妮的文字,但却一直没能读一下那本书,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可惜。书中是写的些什么,为什么要取名“清醒记”,我全然不知。但是,我想我是一直不够清醒的。

詹紫烨跟我说过好多遍,遇事要冷静、淡定。我当然知道。但知道做不到。还是那么愤青,还是吗么入世,还是喜欢头脑发热。

又跟一位编辑吵架了。不是第一次,但情形相同。上一次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当时是初中组编辑,这是高中组。都是因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去年在群里,今年又是。都被放了冷枪,措手不及。

其实事后想来都是我都有错的。去年一直都是我的错。但今年稍有不同,是我有错在先,然后编辑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是假话也未必不可吧。去年的那事过去了,我也道过歉。但今年这事也许不行了,事还没完我便群也退了那编辑的号也给删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不知什么什么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属于那种非常不完善的人。小心眼、妒忌、意气用事,当然,还有不知反思,但是这点应该成为过去了吧。我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反思。至少现在,我想现在就是在做一次反思吧。至于深刻不深刻,我说了不算,也不是我所能调节的。

但反省又能如何呢?如果说反省没有作用那当然不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下次再干同样的蠢事。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自己这个特例吧,有些错误是我屡犯不止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或者说有时也躲避了一些。

还记得小学时的思想品德教材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小明总是做伤害人的事,父亲便要他在上海了他人后便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等帮助了一个人后就能拔出一跟钉子。但钉子拔出后木板还是留有伤痕。若把它当故事来听的话那也许很扫兴,没有情节没有悬念,那是如今教育的特色。但至少从这则故事中看出了反省的无力吧。即使弥补了仍留有伤痕,何况我还是个懒惰得不愿做任何弥补的人。

我跟朋友说我的愤世嫉俗是深入骨子里的,永远也改不了。也许说愤世嫉俗是太抬举自己了,但我真那么认为。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错,不是吗?至少我现在就是那样。很多人都说我要改,一直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我确是应该改的,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好改罢。

不知是谁说我将来一定不能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死于心脏病突发。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要加以修补的,我将来一定会得心脏病,也一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因为我这怪癖到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的人,或者因为本来就近视,所以分不清沙与睫毛从而错把好事也当沙了。

但米可说我们谁都无法去预料死亡。这话当然有理。不过我却突然觉得,一个活得好好的人也许是没有资格谈论死亡吧。谁能预料死亡呢?也许在我的键盘敲击出这一行字时就死去了好多人,而他们的死亡方式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如若一个人想到了死是否表明他清醒了呢?至少他可以看到远方了。也许那远方只是梦里的远方阿扁,还是不情绪,也许更迷糊。

我总认为人的一生便是一个从迷糊到清醒再到迷糊的过程。小时候在沉沉的睡眠中慢慢醒来,然后在壮年乃至中年就清醒地过活。可是一旦被老年的暮光笼罩,瞌睡又来了,又要陷入睡眠了。

这个想法不禁又让我扪心拷问:已法定成年的我是否醒来呢?很显然,我当然是没醒过来的,不然,今天的事也不会发生了;不然,我也不会敲击这些文字了吧。也许敲击这篇文字确是可以赶走几只瞌睡虫,但人这一生的瞌睡虫多了。就算是现在把瞌睡虫赶走了,可人在完全清醒的阶段不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吗?

很久以来一直讨厌长大,跟着SHE那三个纯清少女大声唱着“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希望成为第二个彼得潘。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睡在梦乡里梦到洪水了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能活在睡眠中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即使在历史的场合中他匆匆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但彼得潘仍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我现在是活在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吧,当然,睡的成分一定多一些的,不然我身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缺陷。所以那个成为彼得潘的梦早已化为清风吹响下一代了。但这个时候是痛苦的,时常会犯错,犯完错又来自省又来忏悔。这样的日子痛苦吗?当然痛苦,也许曾经买过一本安妮宝贝的《清醒记》,但很可惜,不是买给自己的,圣诞节,送人。尽管从前那么痴迷于安妮的文字,但却一直没能读一下那本书,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可惜。书中是写的些什么,为什么要取名“清醒记”,我全然不知。但是,我想我是一直不够清醒的。

詹紫烨跟我说过好多遍,遇事要冷静、淡定。我当然知道。但知道做不到。还是那么愤青,还是吗么入世,还是喜欢头脑发热。

又跟一位编辑吵架了。不是第一次,但情形相同。上一次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当时是初中组编辑,这是高中组。都是因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去年在群里,今年又是。都被放了冷枪,措手不及。

其实事后想来都是我都有错的。去年一直都是我的错。但今年稍有不同,是我有错在先,然后编辑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是假话也未必不可吧。去年的那事过去了,我也道过歉。但今年这事也许不行了,事还没完我便群也退了那编辑的号也给删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不知什么什么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属于那种非常不完善的人。小心眼、妒忌、意气用事,当然,还有不知反思,但是这点应该成为过去了吧。我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反思。至少现在,我想现在就是在做一次反思吧。至于深刻不深刻,我说了不算,也不是我所能调节的。

但反省又能如何呢?如果说反省没有作用那当然不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下次再干同样的蠢事。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自己这个特例吧,有些错误是我屡犯不止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或者说有时也躲避了一些。

还记得小学时的思想品德教材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小明总是做伤害人的事,父亲便要他在上海了他人后便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等帮助了一个人后就能拔出一跟钉子。但钉子拔出后木板还是留有伤痕。若把它当故事来听的话那也许很扫兴,没有情节没有悬念,那是如今教育的特色。但至少从这则故事中看出了反省的无力吧。即使弥补了仍留有伤痕,何况我还是个懒惰得不愿做任何弥补的人。

我跟朋友说我的愤世嫉俗是深入骨子里的,永远也改不了。也许说愤世嫉俗是太抬举自己了,但我真那么认为。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错,不是吗?至少我现在就是那样。很多人都说我要改,一直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我确是应该改的,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好改罢。

不知是谁说我将来一定不能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死于心脏病突发。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要加以修补的,我将来一定会得心脏病,也一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因为我这怪癖到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的人,或者因为本来就近视,所以分不清沙与睫毛从而错把好事也当沙了。

但米可说我们谁都无法去预料死亡。这话当然有理。不过我却突然觉得,一个活得好好的人也许是没有资格谈论死亡吧。谁能预料死亡呢?也许在我的键盘敲击出这一行字时就死去了好多人,而他们的死亡方式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如若一个人想到了死是否表明他清醒了呢?至少他可以看到远方了。也许那远方只是梦里的远方阿扁,还是不情绪,也许更迷糊。

我总认为人的一生便是一个从迷糊到清醒再到迷糊的过程。小时候在沉沉的睡眠中慢慢醒来,然后在壮年乃至中年就清醒地过活。可是一旦被老年的暮光笼罩,瞌睡又来了,又要陷入睡眠了。

这个想法不禁又让我扪心拷问:已法定成年的我是否醒来呢?很显然,我当然是没醒过来的,不然,今天的事也不会发生了;不然,我也不会敲击这些文字了吧。也许敲击这篇文字确是可以赶走几只瞌睡虫,但人这一生的瞌睡虫多了。就算是现在把瞌睡虫赶走了,可人在完全清醒的阶段不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吗?

很久以来一直讨厌长大,跟着SHE那三个纯清少女大声唱着“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希望成为第二个彼得潘。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睡在梦乡里梦到洪水了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能活在睡眠中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即使在历史的场合中他匆匆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但彼得潘仍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我现在是活在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吧,当然,睡的成分一定多一些的,不然我身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缺陷。所以那个成为彼得潘的梦早已化为清风吹响下一代了。但这个时候是痛苦的,时常会犯错,犯完错又来自省又来忏悔。这样的日子痛苦吗?当然痛苦,也许曾经买过一本安妮宝贝的《清醒记》,但很可惜,不是买给自己的,圣诞节,送人。尽管从前那么痴迷于安妮的文字,但却一直没能读一下那本书,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可惜。书中是写的些什么,为什么要取名“清醒记”,我全然不知。但是,我想我是一直不够清醒的。

詹紫烨跟我说过好多遍,遇事要冷静、淡定。我当然知道。但知道做不到。还是那么愤青,还是吗么入世,还是喜欢头脑发热。

又跟一位编辑吵架了。不是第一次,但情形相同。上一次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当时是初中组编辑,这是高中组。都是因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去年在群里,今年又是。都被放了冷枪,措手不及。

其实事后想来都是我都有错的。去年一直都是我的错。但今年稍有不同,是我有错在先,然后编辑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是假话也未必不可吧。去年的那事过去了,我也道过歉。但今年这事也许不行了,事还没完我便群也退了那编辑的号也给删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不知什么什么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属于那种非常不完善的人。小心眼、妒忌、意气用事,当然,还有不知反思,但是这点应该成为过去了吧。我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反思。至少现在,我想现在就是在做一次反思吧。至于深刻不深刻,我说了不算,也不是我所能调节的。

但反省又能如何呢?如果说反省没有作用那当然不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下次再干同样的蠢事。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自己这个特例吧,有些错误是我屡犯不止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或者说有时也躲避了一些。

还记得小学时的思想品德教材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小明总是做伤害人的事,父亲便要他在上海了他人后便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等帮助了一个人后就能拔出一跟钉子。但钉子拔出后木板还是留有伤痕。若把它当故事来听的话那也许很扫兴,没有情节没有悬念,那是如今教育的特色。但至少从这则故事中看出了反省的无力吧。即使弥补了仍留有伤痕,何况我还是个懒惰得不愿做任何弥补的人。

我跟朋友说我的愤世嫉俗是深入骨子里的,永远也改不了。也许说愤世嫉俗是太抬举自己了,但我真那么认为。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错,不是吗?至少我现在就是那样。很多人都说我要改,一直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我确是应该改的,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好改罢。

不知是谁说我将来一定不能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死于心脏病突发。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要加以修补的,我将来一定会得心脏病,也一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因为我这怪癖到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的人,或者因为本来就近视,所以分不清沙与睫毛从而错把好事也当沙了。

但米可说我们谁都无法去预料死亡。这话当然有理。不过我却突然觉得,一个活得好好的人也许是没有资格谈论死亡吧。谁能预料死亡呢?也许在我的键盘敲击出这一行字时就死去了好多人,而他们的死亡方式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如若一个人想到了死是否表明他清醒了呢?至少他可以看到远方了。也许那远方只是梦里的远方阿扁,还是不情绪,也许更迷糊。

我总认为人的一生便是一个从迷糊到清醒再到迷糊的过程。小时候在沉沉的睡眠中慢慢醒来,然后在壮年乃至中年就清醒地过活。可是一旦被老年的暮光笼罩,瞌睡又来了,又要陷入睡眠了。

这个想法不禁又让我扪心拷问:已法定成年的我是否醒来呢?很显然,我当然是没醒过来的,不然,今天的事也不会发生了;不然,我也不会敲击这些文字了吧。也许敲击这篇文字确是可以赶走几只瞌睡虫,但人这一生的瞌睡虫多了。就算是现在把瞌睡虫赶走了,可人在完全清醒的阶段不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吗?

很久以来一直讨厌长大,跟着SHE那三个纯清少女大声唱着“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希望成为第二个彼得潘。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睡在梦乡里梦到洪水了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能活在睡眠中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即使在历史的场合中他匆匆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但彼得潘仍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我现在是活在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吧,当然,睡的成分一定多一些的,不然我身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缺陷。所以那个成为彼得潘的梦早已化为清风吹响下一代了。但这个时候是痛苦的,时常会犯错,犯完错又来自省又来忏悔。这样的日子痛苦吗?当然痛苦,也许曾经买过一本安妮宝贝的《清醒记》,但很可惜,不是买给自己的,圣诞节,送人。尽管从前那么痴迷于安妮的文字,但却一直没能读一下那本书,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可惜。书中是写的些什么,为什么要取名“清醒记”,我全然不知。但是,我想我是一直不够清醒的。

詹紫烨跟我说过好多遍,遇事要冷静、淡定。我当然知道。但知道做不到。还是那么愤青,还是吗么入世,还是喜欢头脑发热。

又跟一位编辑吵架了。不是第一次,但情形相同。上一次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当时是初中组编辑,这是高中组。都是因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去年在群里,今年又是。都被放了冷枪,措手不及。

其实事后想来都是我都有错的。去年一直都是我的错。但今年稍有不同,是我有错在先,然后编辑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是假话也未必不可吧。去年的那事过去了,我也道过歉。但今年这事也许不行了,事还没完我便群也退了那编辑的号也给删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不知什么什么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属于那种非常不完善的人。小心眼、妒忌、意气用事,当然,还有不知反思,但是这点应该成为过去了吧。我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反思。至少现在,我想现在就是在做一次反思吧。至于深刻不深刻,我说了不算,也不是我所能调节的。

但反省又能如何呢?如果说反省没有作用那当然不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下次再干同样的蠢事。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自己这个特例吧,有些错误是我屡犯不止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或者说有时也躲避了一些。

还记得小学时的思想品德教材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小明总是做伤害人的事,父亲便要他在上海了他人后便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等帮助了一个人后就能拔出一跟钉子。但钉子拔出后木板还是留有伤痕。若把它当故事来听的话那也许很扫兴,没有情节没有悬念,那是如今教育的特色。但至少从这则故事中看出了反省的无力吧。即使弥补了仍留有伤痕,何况我还是个懒惰得不愿做任何弥补的人。

我跟朋友说我的愤世嫉俗是深入骨子里的,永远也改不了。也许说愤世嫉俗是太抬举自己了,但我真那么认为。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错,不是吗?至少我现在就是那样。很多人都说我要改,一直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我确是应该改的,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好改罢。

不知是谁说我将来一定不能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死于心脏病突发。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要加以修补的,我将来一定会得心脏病,也一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因为我这怪癖到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的人,或者因为本来就近视,所以分不清沙与睫毛从而错把好事也当沙了。

但米可说我们谁都无法去预料死亡。这话当然有理。不过我却突然觉得,一个活得好好的人也许是没有资格谈论死亡吧。谁能预料死亡呢?也许在我的键盘敲击出这一行字时就死去了好多人,而他们的死亡方式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如若一个人想到了死是否表明他清醒了呢?至少他可以看到远方了。也许那远方只是梦里的远方阿扁,还是不情绪,也许更迷糊。

我总认为人的一生便是一个从迷糊到清醒再到迷糊的过程。小时候在沉沉的睡眠中慢慢醒来,然后在壮年乃至中年就清醒地过活。可是一旦被老年的暮光笼罩,瞌睡又来了,又要陷入睡眠了。

这个想法不禁又让我扪心拷问:已法定成年的我是否醒来呢?很显然,我当然是没醒过来的,不然,今天的事也不会发生了;不然,我也不会敲击这些文字了吧。也许敲击这篇文字确是可以赶走几只瞌睡虫,但人这一生的瞌睡虫多了。就算是现在把瞌睡虫赶走了,可人在完全清醒的阶段不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吗?

很久以来一直讨厌长大,跟着SHE那三个纯清少女大声唱着“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希望成为第二个彼得潘。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睡在梦乡里梦到洪水了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能活在睡眠中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即使在历史的场合中他匆匆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但彼得潘仍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我现在是活在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吧,当然,睡的成分一定多一些的,不然我身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缺陷。所以那个成为彼得潘的梦早已化为清风吹响下一代了。但这个时候是痛苦的,时常会犯错,犯完错又来自省又来忏悔。这样的日子痛苦吗?当然痛苦,也许曾经买过一本安妮宝贝的《清醒记》,但很可惜,不是买给自己的,圣诞节,送人。尽管从前那么痴迷于安妮的文字,但却一直没能读一下那本书,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可惜。书中是写的些什么,为什么要取名“清醒记”,我全然不知。但是,我想我是一直不够清醒的。

詹紫烨跟我说过好多遍,遇事要冷静、淡定。我当然知道。但知道做不到。还是那么愤青,还是吗么入世,还是喜欢头脑发热。

又跟一位编辑吵架了。不是第一次,但情形相同。上一次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当时是初中组编辑,这是高中组。都是因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去年在群里,今年又是。都被放了冷枪,措手不及。

其实事后想来都是我都有错的。去年一直都是我的错。但今年稍有不同,是我有错在先,然后编辑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是假话也未必不可吧。去年的那事过去了,我也道过歉。但今年这事也许不行了,事还没完我便群也退了那编辑的号也给删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不知什么什么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属于那种非常不完善的人。小心眼、妒忌、意气用事,当然,还有不知反思,但是这点应该成为过去了吧。我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反思。至少现在,我想现在就是在做一次反思吧。至于深刻不深刻,我说了不算,也不是我所能调节的。

但反省又能如何呢?如果说反省没有作用那当然不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下次再干同样的蠢事。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自己这个特例吧,有些错误是我屡犯不止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或者说有时也躲避了一些。

还记得小学时的思想品德教材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小明总是做伤害人的事,父亲便要他在上海了他人后便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等帮助了一个人后就能拔出一跟钉子。但钉子拔出后木板还是留有伤痕。若把它当故事来听的话那也许很扫兴,没有情节没有悬念,那是如今教育的特色。但至少从这则故事中看出了反省的无力吧。即使弥补了仍留有伤痕,何况我还是个懒惰得不愿做任何弥补的人。

我跟朋友说我的愤世嫉俗是深入骨子里的,永远也改不了。也许说愤世嫉俗是太抬举自己了,但我真那么认为。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错,不是吗?至少我现在就是那样。很多人都说我要改,一直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我确是应该改的,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好改罢。

不知是谁说我将来一定不能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死于心脏病突发。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要加以修补的,我将来一定会得心脏病,也一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因为我这怪癖到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的人,或者因为本来就近视,所以分不清沙与睫毛从而错把好事也当沙了。

但米可说我们谁都无法去预料死亡。这话当然有理。不过我却突然觉得,一个活得好好的人也许是没有资格谈论死亡吧。谁能预料死亡呢?也许在我的键盘敲击出这一行字时就死去了好多人,而他们的死亡方式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如若一个人想到了死是否表明他清醒了呢?至少他可以看到远方了。也许那远方只是梦里的远方阿扁,还是不情绪,也许更迷糊。

我总认为人的一生便是一个从迷糊到清醒再到迷糊的过程。小时候在沉沉的睡眠中慢慢醒来,然后在壮年乃至中年就清醒地过活。可是一旦被老年的暮光笼罩,瞌睡又来了,又要陷入睡眠了。

这个想法不禁又让我扪心拷问:已法定成年的我是否醒来呢?很显然,我当然是没醒过来的,不然,今天的事也不会发生了;不然,我也不会敲击这些文字了吧。也许敲击这篇文字确是可以赶走几只瞌睡虫,但人这一生的瞌睡虫多了。就算是现在把瞌睡虫赶走了,可人在完全清醒的阶段不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吗?

很久以来一直讨厌长大,跟着SHE那三个纯清少女大声唱着“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希望成为第二个彼得潘。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睡在梦乡里梦到洪水了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能活在睡眠中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即使在历史的场合中他匆匆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但彼得潘仍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我现在是活在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吧,当然,睡的成分一定多一些的,不然我身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缺陷。所以那个成为彼得潘的梦早已化为清风吹响下一代了。但这个时候是痛苦的,时常会犯错,犯完错又来自省又来忏悔。这样的日子痛苦吗?当然痛苦,也许曾经买过一本安妮宝贝的《清醒记》,但很可惜,不是买给自己的,圣诞节,送人。尽管从前那么痴迷于安妮的文字,但却一直没能读一下那本书,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可惜。书中是写的些什么,为什么要取名“清醒记”,我全然不知。但是,我想我是一直不够清醒的。

詹紫烨跟我说过好多遍,遇事要冷静、淡定。我当然知道。但知道做不到。还是那么愤青,还是吗么入世,还是喜欢头脑发热。

又跟一位编辑吵架了。不是第一次,但情形相同。上一次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当时是初中组编辑,这是高中组。都是因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去年在群里,今年又是。都被放了冷枪,措手不及。

其实事后想来都是我都有错的。去年一直都是我的错。但今年稍有不同,是我有错在先,然后编辑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是假话也未必不可吧。去年的那事过去了,我也道过歉。但今年这事也许不行了,事还没完我便群也退了那编辑的号也给删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不知什么什么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属于那种非常不完善的人。小心眼、妒忌、意气用事,当然,还有不知反思,但是这点应该成为过去了吧。我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反思。至少现在,我想现在就是在做一次反思吧。至于深刻不深刻,我说了不算,也不是我所能调节的。

但反省又能如何呢?如果说反省没有作用那当然不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下次再干同样的蠢事。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自己这个特例吧,有些错误是我屡犯不止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或者说有时也躲避了一些。

还记得小学时的思想品德教材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小明总是做伤害人的事,父亲便要他在上海了他人后便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等帮助了一个人后就能拔出一跟钉子。但钉子拔出后木板还是留有伤痕。若把它当故事来听的话那也许很扫兴,没有情节没有悬念,那是如今教育的特色。但至少从这则故事中看出了反省的无力吧。即使弥补了仍留有伤痕,何况我还是个懒惰得不愿做任何弥补的人。

我跟朋友说我的愤世嫉俗是深入骨子里的,永远也改不了。也许说愤世嫉俗是太抬举自己了,但我真那么认为。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错,不是吗?至少我现在就是那样。很多人都说我要改,一直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我确是应该改的,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好改罢。

不知是谁说我将来一定不能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死于心脏病突发。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要加以修补的,我将来一定会得心脏病,也一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因为我这怪癖到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的人,或者因为本来就近视,所以分不清沙与睫毛从而错把好事也当沙了。

但米可说我们谁都无法去预料死亡。这话当然有理。不过我却突然觉得,一个活得好好的人也许是没有资格谈论死亡吧。谁能预料死亡呢?也许在我的键盘敲击出这一行字时就死去了好多人,而他们的死亡方式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如若一个人想到了死是否表明他清醒了呢?至少他可以看到远方了。也许那远方只是梦里的远方阿扁,还是不情绪,也许更迷糊。

我总认为人的一生便是一个从迷糊到清醒再到迷糊的过程。小时候在沉沉的睡眠中慢慢醒来,然后在壮年乃至中年就清醒地过活。可是一旦被老年的暮光笼罩,瞌睡又来了,又要陷入睡眠了。

这个想法不禁又让我扪心拷问:已法定成年的我是否醒来呢?很显然,我当然是没醒过来的,不然,今天的事也不会发生了;不然,我也不会敲击这些文字了吧。也许敲击这篇文字确是可以赶走几只瞌睡虫,但人这一生的瞌睡虫多了。就算是现在把瞌睡虫赶走了,可人在完全清醒的阶段不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吗?

很久以来一直讨厌长大,跟着SHE那三个纯清少女大声唱着“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希望成为第二个彼得潘。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睡在梦乡里梦到洪水了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能活在睡眠中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即使在历史的场合中他匆匆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但彼得潘仍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我现在是活在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吧,当然,睡的成分一定多一些的,不然我身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缺陷。所以那个成为彼得潘的梦早已化为清风吹响下一代了。但这个时候是痛苦的,时常会犯错,犯完错又来自省又来忏悔。这样的日子痛苦吗?当然痛苦,也许曾经买过一本安妮宝贝的《清醒记》,但很可惜,不是买给自己的,圣诞节,送人。尽管从前那么痴迷于安妮的文字,但却一直没能读一下那本书,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可惜。书中是写的些什么,为什么要取名“清醒记”,我全然不知。但是,我想我是一直不够清醒的。

詹紫烨跟我说过好多遍,遇事要冷静、淡定。我当然知道。但知道做不到。还是那么愤青,还是吗么入世,还是喜欢头脑发热。

又跟一位编辑吵架了。不是第一次,但情形相同。上一次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当时是初中组编辑,这是高中组。都是因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去年在群里,今年又是。都被放了冷枪,措手不及。

其实事后想来都是我都有错的。去年一直都是我的错。但今年稍有不同,是我有错在先,然后编辑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或者说是假话也未必不可吧。去年的那事过去了,我也道过歉。但今年这事也许不行了,事还没完我便群也退了那编辑的号也给删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什么联系。

不知什么什么时候就开始意识到,我属于那种非常不完善的人。小心眼、妒忌、意气用事,当然,还有不知反思,但是这点应该成为过去了吧。我想,随着阅历的增长,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反思。至少现在,我想现在就是在做一次反思吧。至于深刻不深刻,我说了不算,也不是我所能调节的。

但反省又能如何呢?如果说反省没有作用那当然不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下次再干同样的蠢事。之所以说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我自己这个特例吧,有些错误是我屡犯不止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或者说有时也躲避了一些。

还记得小学时的思想品德教材上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小明总是做伤害人的事,父亲便要他在上海了他人后便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等帮助了一个人后就能拔出一跟钉子。但钉子拔出后木板还是留有伤痕。若把它当故事来听的话那也许很扫兴,没有情节没有悬念,那是如今教育的特色。但至少从这则故事中看出了反省的无力吧。即使弥补了仍留有伤痕,何况我还是个懒惰得不愿做任何弥补的人。

我跟朋友说我的愤世嫉俗是深入骨子里的,永远也改不了。也许说愤世嫉俗是太抬举自己了,但我真那么认为。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错,不是吗?至少我现在就是那样。很多人都说我要改,一直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句话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我确是应该改的,但深入骨子里的东西也许并不那么好改罢。

不知是谁说我将来一定不能有心脏病,不然一定会死于心脏病突发。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也要加以修补的,我将来一定会得心脏病,也一定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因为我这怪癖到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的人,或者因为本来就近视,所以分不清沙与睫毛从而错把好事也当沙了。

但米可说我们谁都无法去预料死亡。这话当然有理。不过我却突然觉得,一个活得好好的人也许是没有资格谈论死亡吧。谁能预料死亡呢?也许在我的键盘敲击出这一行字时就死去了好多人,而他们的死亡方式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如若一个人想到了死是否表明他清醒了呢?至少他可以看到远方了。也许那远方只是梦里的远方阿扁,还是不情绪,也许更迷糊。

我总认为人的一生便是一个从迷糊到清醒再到迷糊的过程。小时候在沉沉的睡眠中慢慢醒来,然后在壮年乃至中年就清醒地过活。可是一旦被老年的暮光笼罩,瞌睡又来了,又要陷入睡眠了。

这个想法不禁又让我扪心拷问:已法定成年的我是否醒来呢?很显然,我当然是没醒过来的,不然,今天的事也不会发生了;不然,我也不会敲击这些文字了吧。也许敲击这篇文字确是可以赶走几只瞌睡虫,但人这一生的瞌睡虫多了。就算是现在把瞌睡虫赶走了,可人在完全清醒的阶段不也有打瞌睡的时候吗?

很久以来一直讨厌长大,跟着SHE那三个纯清少女大声唱着“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希望成为第二个彼得潘。想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睡在梦乡里梦到洪水了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能活在睡眠中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即使在历史的场合中他匆匆的一生并没有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但彼得潘仍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我现在是活在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吧,当然,睡的成分一定多一些的,不然我身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缺陷。所以那个成为彼得潘的梦早已化为清风吹响下一代了。但这个时候是痛苦的,时常会犯错,犯完错又来自省又来忏悔。这样的日子痛苦吗?当然痛苦,也许

文字之于我

1.阅读

阅读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窗户,我在某个微风轻扶的清晨或黄昏真正的将它推开了。这另一个世界别有一番美景,我看见澄澈得如同眼眸的湖水里的文字如何谱写一个个曲折婉转的故事;也看见凡高的色彩蔓延一整片黄昏,各种情绪渐次掠过天空如同不归的飞鸟;也看见落叶漫舞时一整座秋天崩倒而下,所有忧伤的情绪直奔目所不及处。

阅读苏童。我被他那平实无华却又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所筑造的宫殿震惊,实在无法明白同样简单的文字何以在他的笔下盛开如一池火莲,将所有读者带入枫杨树故乡的村旁或者香椿树街烈日当空的街头去观看那些青春躁动的故事。

于是那些散发着青春以及不安气息的故事往往在我一个人时袭来,卷土摧城,带来一片荒芜的盛景。阅读苏童,也是阅读一部青涩而又成熟的成长史,感慨别人,也感慨自己。

阅读李敖。李敖正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傲骨挺立且目中无人。这“人”就是台湾的国民党和反动文人们。李敖说他“冷眼看尽国民党的洋相”,这样的话,台湾有几个人说得出做得到?也只有李敖,敢于说出自己所想,敢于直言当局的虚伪和狡诈,也敢于在白色恐怖中据理力争,与无数的反动文人为敌。

李敖直言敢写,用逻辑细致得无懈可击的文字一刀刀地扎进反动者的心里,并且在国民党扬言要抓他的时候依旧笔耕不辍。冷眼看尽台湾,但并不冷眼看尽这尘世,正因为爱得深切,所以对破坏这个尘世的人予以最沉重的打击。

阅读余秋雨。余秋雨的文字令人从骨子里佩服,也从骨子里伤感。一个拥有五千年悠长文化的民族,在内外不停的打击下,竟渐渐遗忘了自己的优良文化,这是极可悲的。而这时,有人站出来,一缕一缕拾起文化的碎片,将与之纠缠了几千年的病毒过滤掉,然后展示于世人。我常常在阅读余秋雨时,去猜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他一定有一对慈悲而又犀利的眼睛,看穿悠悠历史,用双眼抚摩被遗落的荒凉历史及其轮下的渺小的人群。

因阅读而打开的这扇窗,我会时刻保持它的清澈和纯净,将美景尽收眼底。我的这个世界很小,所以只容得下干净的东西。

2.写作

看饱了窗外的美景,也就慢慢地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旅途开始的时候是处在一片杂草丛生的世界,需要一点一点拨开它们,然后一步步试着走过去。但那是文学前辈们的开荒之路到我们这代时,路已经平坦且宽阔。我需要做的,只是顺着前辈们的成果走下去。自然,这是无多大趣味的。

走过一端路途之后,也便积累了一些经验,是时候开始自己真正的旅途了。我撇开那条大道,只带上必须品,朝着自己所向往的世界走去。然而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与迷茫,一开始踏入,转瞬就跌入了一个混沌之地,没有光线,没有方向。伤痛和茫然在所难免,于是作短暂的停驻,整理行囊踏向下一片未知之地。

时至今日,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停下笔苦苦思索,有多少次在黑暗中独自挣扎。是谁说过,回望中的道路总是惊心动魄。

我喜欢在浑暗的光线中,在安静的环境里写作,怀揣一课激动且喜悦的心提起笔来。但写作的过程却不是永远的令人愉快,在灵感缺失无法写作的时候,这支笔仿佛成了一副沉重的镣铐。

后来,我将一部分的文章发表在网上。我并不认为网上和纸上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可很多人还是看不起网络文章。这其实只是一种形式,我把写与纸上的文章发表在网上,难不成就变质了?

渐渐地,网上有了很多回复。有一个不认识的朋友发来消息,他写道:刚才在看一篇文章,没有看作者,可是刚看完第一段,我就知道是你写的了。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杜拉斯的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她说,写作是一种慢性自杀。有一端时间我被这句话吓到了,看见纸和笔就像看见毒蛇。可是写作本来就是对自己的温完全剖析,何必害怕呢?

写作,是要勇于面对自己,将自己真实地表现出来。生命中的不可或缺就是自己审视自己的绝好机会,用自己的笔将它们写下来,赠与自己。

看见那些感动的事,会忍不住将之记忆,在心中学会成长。看见美景也会忍不住感叹生命的绚丽。这就是我的写作,用这种形式成长。喜欢文字,也喜欢写作,喜欢诉说,也喜欢分享。

一件难忘的事

一件难忘的事序言我想大家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好,我也一样,我喜欢书法。从小就听大人们常说“观其人,先观其字”。而且我自己对书法也很喜欢,如果写出来的字好看就会让人感到很舒服,很畅快。所以我在做完功课之余都拿出些时间去练字,虽然我的字还是不太好看,但是我会持之以恒地去坚持练字。今天我写了一篇作文《记一件难忘的事》,在写作的同时我当做是平时地练字,用心、认真地完成了这片文章。妈妈看过后,说字写地比以前有进步了。我很高兴,但我不会骄傲自满,今后更续努力练字,写一笔人人羡慕的好字!一件难忘的事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五完小四六班--韩欣和。指导教师:边老师我想大家一定有许多快乐、高兴、难忘的事情在自己的记忆里珍藏,同样,我也有一件难忘的事情,值得大家深思。一天在校园里,我漫步在铺满青白石砖的花园小路上,细心观赏着路边春意盎然的小花小树,感觉是大自然那么地美丽新鲜,但是我惊讶地发现,草坪有一块不知道被谁踩坏了。原本在草坪中可以看到蝴蝶、蜜蜂等小动物在竞相起舞,忙着为花花草草传粉制蜜,如今却空空荡荡。我的心情一下子低到了谷底,暗暗指责这些没有素质的人,也茫然不知所措沮丧地离开了。随后我又来到了花园后面的橡胶草坪,我内心深深地觉得这个草坪就是我们的天堂,像极了喜羊羊生活的那片草原,我和同学们下课放学了经常来这里玩,躺在上面软绵绵地非常舒服。可是我在细细一看,到处都是废纸、塑料袋,感觉满目疮痍,天堂之意当然无存。正当我转身离开的时候,我猛地警觉,如果我就这样子离开,跟这些没有素质的人又有什么分别?自己的花园要靠自己去维持、爱护呀!我马上跑到橡胶草坪上,把那些垃圾一件件地拣起来。虽然有好多垃圾,但是我绝不放弃,一定要捡完。过了一会儿,几个同学赶过来,帮我一起拣。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的天堂终于又回来了!今天虽然很累,但是我却非常地开心。因为我明白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要靠自己去维护,争取。校园是大家的,地球是大家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护自然,从我做起!珍惜如此珍贵只属于我们的天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五完小,四六班,韩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