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上有一个浓密眉毛,大大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嘴巴,白白皮肤的女生。她的名字叫王雅利。

放学了,我和王雅利一起去搭公共汽车,啊,车终于来了我和王雅利一起上了车。“嘟嘟嘟,嘟都嘟。”汽车开的可欢了,一会儿,车停了,迎面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她左手提着一篮菜,右手牵着她的小孙子,车开的有点不稳,老奶奶总站不稳,王雅利看见了,急忙把位子让给了老奶奶,老奶奶急忙说了声:“谢谢”。王雅利说:“不用谢。”我看了,惭愧的低下了头。

还有一次,王雅利放学在教室里扫地,忽然,她在我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支金色的钢笔,她心想:这支笔多好看呀,我把它收藏起来吧。可她又想:要是别人没有看见心爱的钢笔,心里该有多着急呀,我把它放在讲台上。第二天,老师举起钢笔问:“这是谁的钢笔呀。”我举手回答说:“这是我的钢笔。”等我知道这支钢笔是王雅利放在讲台上时,心里非常敬佩她。

啊!王雅利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责任编辑:齐老师)

小作文:在我最美好的时刻大作文:智仁勇

题目:在我最美好的时刻

有时张扬肆意,

有时落寞哀伤,

热情如火,冷漠如霜,

有人说我放肆,有人说我尖锐,

但我就是我,只是我自己。

喜欢肆无忌惮欢笑,

喜欢追逐阳光嬉闹,

执著地做最真实的自己,

在我最美好的时刻。

让我最灿烂的笑容绽放,

直面挫折,指点江山,

在我最美好的时刻。

让我最美好的梦想飞翔,

憧憬未来,披荆斩棘,

在我最美好的时刻。

启程后就不再回头,

不再彷徨,

用尽全力去做自己认为最值得的事,

在我最美好的时刻。

如果终要离开保护伞,

如果终要亲身去接触世界,

那就在此刻吧,在我最美好的时刻,

由我自己,撑起一片蓝天。

(小作文结束)

题目: 智仁勇

站在人生道路上,回头望望曾经的足迹,深深浅浅,曲折回环。从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到如今飞扬自信的少年时光,作为成长者的我,有了更矫健的步伐,更坚定的目光,更自信的笑容,但一直未变的,是内心深处熠熠生辉的“智”“仁”“勇”这三个字。

“智”字取自“好学近乎智”一句。勤奋好学就接近智,所以要想达到“智”,就要孜孜不倦的学习。从记事起,便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学了英语、奥数、电子琴、口琴等等,读了各类书籍。曾经十分的迷茫,经常这样问自己:“学这些真的有用吗?放弃了这么多休息的时间,应付这样那样的考试,我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只是那薄薄一张纸?有意义吗?”直到有一天,我能和朋友们畅谈各地风俗、各种文化、各类文学;我能流利地跟外国友人对话;我能对一件事进行严密地思考;我能体会到一首乐曲表达的情感。于是我明白了,曾经的努力,让自己思想变得更为丰满,让自己了解学会了很多东西。它们都是我追求“智”的过程中的积淀。

同“智”一样,“仁”也是我的追求,即努力地去做所有的事。子曰:“力行近乎仁。”就是这个意思。做一件事虽然不见得会成功,但是只要努力地去做,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而如果没有全心全意地去做,失败了就会留下遗憾。小时候学电子琴,在一起学琴的伙伴们中,我算是领悟得快,弹得流畅的,所以便自负起来。考六级时那件事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考级前大家都在家努力地练习,在课上让老师看看有什么问题。相比于大家的紧张,我显得分外轻松,父母每次让我练习,我总说:“肯定没问题,不用那么刻苦的练。”课上也是随便糊弄两下交差。领证书时,看到“不合格”这三个字时,我心里十分不是滋味。这是听见旁边有个小女孩说:“又没考过,不过没关系,我努力了,下次再试试。”我转过头,看见了她绽放出笑容为自己打气。而那时的我却在想:要是努力了就好了。可是时光却无法倒流了。从那以后,我便告诉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努力,不要让自己后悔,不要再说:“如果......就好了。”如果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坚持这样做的自己,应该就能达到孔子说的“仁”了吧。

比起“智”和“仁”,“勇”的含义听起来很简单,但大概是最不容易做到的。“知耻近乎勇”,即懂得是非善恶。杀人放火是恶,舍己救人是善;排队等车是是,乱闯红灯是非。这些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还是有人杀人抢劫,还是有人收受贿赂,还是有人胡乱插队,还是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是有人拾金然后装进自己的口袋,还是有学生上课说话、考试作弊?其实不是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而是把持不住自己,不能“出淤泥而不染”,不能坚守自己的准则。大数人都是跟着别人走,有人闯红灯,自己也跟着闯;有人插队,自己也跟着插;更有甚者,有人收受贿赂,自己也紧随其后。别人做了没事,自己就可以做,这种想法久了,心中道德的底线就被自己忽视了。所以真正地懂得是非善恶是件很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足够的坚定,需要我们把道德的标杆牢牢的竖立在心里,需要我们有自己的原则。努力了许多年,一直想做到“勇”,可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成功,我想,这会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总有一天,凭着自己的不断努力,我一定可以做到。

《中庸》上书: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过去的17年中,我一直在追求做到“智”“仁”“勇”,但我是否做到,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或许,终我一生,我都要坚持努力,才能做到“智”“仁”“勇”,无论怎样,我都不会放弃,在未来的17年,在更长久的时间里,坚持下去。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郑晨佳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悠历史长河,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志士: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韩信,张良;诗人——李白,杜甫,王安石;词人——晏殊,辛弃疾;大将——赵云,关羽......而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就是孔子。提起孔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从小我们就学过他写的三字经,体会到他的孝道,我们也知道了有关他的一些知识。孔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记得我们三年级就学了一篇有关孔子的课文,叫孔子拜师: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可见,孔子是一个学而不厌之人。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讲述孔子的好学: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我们都知道,孔子有许多思想,他的思想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作用。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主张“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这跟我们现在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很大的联系;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可我们现在却有很多人贪婪,做损人利己的事;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使我们现在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生活中孔子又是如何对待事情的呢,让我们来看这一则小故事: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我们作为一个中学生,也应该学习一下孔子的品质。孔子的名言中有很多都可以让我们来学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的热爱学习,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品质,我们还应该学会一些学习方法,学会两面去看问题。孔子,您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光彩,历史永远抹不去您的身影,你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个永垂不朽的英雄!静海五中八五班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俗话说,古人不远,古不远人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而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我之所以喜欢司马迁是因为他是一个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人。他对待知识学而不厌;教书育人方面能做到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直到晚年还著书立说,体现了他的“生无所息”的人生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做事应该像他那样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记得有一次,有在街上滑蛇板,我看了之后很好起,便向应求妈妈给我买蛇板妈妈说:“你买了就必须要学会,不要半途而废。”我便顺口答应了。第二天,妈妈就给我买回来了,我特别高兴于是就到外面练习滑,刚开始觉的不难,我扶着墙慢慢地滑,正当我得意洋洋时没注意脚下,被石头拌了一下啪的一下摔倒在地。把腿摔肿了疼得我几天都走不动,于是我决定不练习了。太危险了。正当我灰心时想起了司马迁要坚持不懈。顿时我想起了司马迁坚持不懈的写史记就激发起了我的斗志于是我起来继续练习,一遍不会我就练两遍,两遍不会就再来。场上大街上都留下了我的汗水和身影。终于我练会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事要坚持不懈。每当我遇到困难都会想到司马迁的故事,而让我振作起来突破难关北京市昌平区第五中学初一四班庞婷婷指导老师:宁彦春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孔子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但他却不同于其他文弱书生,他身材高大,英勇无比,臂力过人。在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上,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以政为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国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他的多种精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这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形式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化贫富与道义以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师,谁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这——就是我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七(5)班卢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