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首临江仙是整个红楼中最积极向上,最俱风骨的一首词了,宝钗做的咏絮词,蕴含了她阔达又不可及的梦。

柳树在春风中抽芽,柳絮就随着春风飘荡。黛玉看到此景,觉得悲凉极了,挥笔而就《唐多令》;而宝钗,她眼中窗外的春天,首先是柳絮轻盈灵动的舞蹈,再是蜜蜂蝴蝶的翩飞,夹着一阵阵吹绿的东风……她看着这样的春天,看着在这样的春天中飘飞的柳絮,老成的外表下拥有梦的心立刻跳动起来。她似乎是抬眼看春风,微笑填出这首令“众人拍案叫绝”的《临江仙》。柳絮本是绵柔,带点阴冷的东西,古书上都说柳性属阴。宝钗显然也承认这一点。然而在她看来,柳絮的随风飘忽,并不是命运的飘摇不定,而是任随天命,四处逍遥。这当然也是无奈的,带些哀伤的,但并存的,还有一丝希望。她不是不想“随逝水”“委芳尘”,而是不甘心这样空度韶华。她深知这个时代的女子就像无根的浮萍,随风的柳絮,但她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她说“万缕千丝终不改”,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她想说,虽然我是女子,但我自己有自己的能力。不管风怎样吹,命运怎样改变,柳絮都是不变的,不会因为风吹命改而像那些普通的女子一样顺应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她是在安慰自己。因为她知道这个梦想只限于纸上。抬笔,就是梦醒。宝钗或许想要流泪了。她的柳絮漂泊随风而过,但翻飞中也带着一股难灭难掩的傲气。所以虽然不甘心,但她心中还有另一点点希望。她希望有一阵好风,送着她这一片飞舞的柳絮,扶摇直上九天,送到高高的青云里。这是她的柳絮的梦想,也是她一生的梦.。薛宝钗对爱情也有追求,而且追求还很强烈。但我总觉得她对爱情的追求的地位不如她的这个梦。因为在这首词里,她,或者说是曹雪芹,都寄托了比爱情更深厚的感情。或许因为曹雪芹对爱情的体会不深,所以红楼中流传很久的诗词几乎都不是关于爱情的,而几乎都是关于自身命运的思考、感慨、抒发。在这首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曹雪芹一辈子就积极向上了这么一次。但这一次,已经足以将他心中那点点的希望寄托了出来。在这次后就再也没有第二次了,曹雪芹心中剩下的也只剩了悲哀。——————————————————————千红一哭,冷月红颜。回首再读这首《临江仙》,就仿佛感动得要掉泪。因为仿佛就看见,一个世故老成的奇女子,提笔挥墨,淡笑着写出自己一生的梦。

寻找钥匙

翻开“红楼”——真

翻开《红楼梦》,我面对两个同样灵秀、聪慧的女子,同样才华横溢,美丽绝伦的女子,谁是我的最爱呢?

宝钗吗?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一首“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赢得满堂喝彩。

黛玉吗?荷锄葬花,楚楚可怜。

一番思索后,我选择了黛玉。宝钗会费尽心思去揣摩贾母等人的癖好,黛玉却不会;宝钗会迎合封建礼教的约束做个中规中矩的淑女,黛玉也不会;宝钗会像男儿一样执着追求名利,黛玉更不会。一切只因黛玉的身上铸着一个闪光的大字——真

解读“三国”——善

翻开《三国演义》,面对曹操和刘备,两位同样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样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有着“舍我其谁”的枭雄之气,刘备谦恭温厚;曹操怒杀杨修,刘备三顾茅庐;曹操嫉才妒能,刘备礼贤下士;曹操心胸狭窄,刘备胸襟宽广。

是的,我选择了一个字——善,刘备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美

寻找着这把美的钥匙……

在书的世界里,我寻找真、善、美;寻找着怎样做人的道理;寻找着慰籍心灵的钥匙。

指导教师 孙文明

我说黛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

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

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

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

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

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

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

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 。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

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

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

《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金彩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似与“枪打出头鸟”同出一理,好像百般辛苦,终于攀到众人之上时,还未来得及慨叹无限风光在顶峰,一场狂风便气势汹汹赶到,不折其腰不罢休了。

可谓高处不胜寒啊!可是,难道就因这风,佳木也只好隐于“林”而怯于出“森”了吗?若是如此,佳木凡木又有何不同?瞧这“森”字,一木独傲在上,即与“林”成两般境界矣!

其实,话该反过来说——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风常有,若木不秀于林,亦遇风也。只不过作为“林”中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风虽过,因众木分风而挡之,也必难独折一木,故风虽大其效亦小矣。如是,若其本为朽木,风虽小,而亦难挡之!故秀于林遇风,隐于林亦遇风,且风小未必可存,风大亦未必被折,何不效宗悫之“乘长风破万里浪”,临风傲立?又譬如披甲上阵,奋勇杀敌可能伤己,怯而不敌更可能伤己,既有勇力,何必藏之!唐之薛仁贵,领一支火头军即可勇当前锋力挫强敌,一身白衣步出军前,“三箭定天山”。若非敢“出头”,他又怎能被城头之上的唐太宗瞧见?是故,欲秀于林,怎可避风?非秀于林而遭风摧之,实乃风助之秀于林也!

风本无心,是“摧”是“助”不在风而在木。风来,把苟延残喘之病木朽木摧毁之,将空出一片天地,让春后佳木得以繁阴。为何宝钗会喜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好风乎?恶风乎?可知“乱世出英雄”乎?乱世风雨飘摇中,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者,世称其英雄,史留其芳名!又可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彼时之恶风,岂非此时之好风?强风数撼之而不倒,则木愈强,木愈强则愈不倒。故撼而折之曰为“摧”,撼而不倒曰为“助”。这风好比一道门槛,而所谓“门槛”,过去了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予其九九八十一难,以成其八九七十二变。且夫木秀于林,欲恒秀于林,必当风而独立,任尔东西南北风,来之不惊,去之不喜。木初秀于林,未免有新生之娇气,而后因秀于林而遇疾风,则风可助其去稚嫩而磨其志,木受之忍之,则终成大器。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且待枝繁叶茂时,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所以才有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说法,可本文的作者却锋芒毕露地高呼“木秀于林,风必助之”,可谓是语出惊人。这样新颖的观点不但是对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反思,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壮志豪情。

宝钗真的完美吗

自古以来,宝钗总以完美的古代女子身份出现,但是,这有“三从四德”的女子,真的那么完美吗?

圆滑

宝钗一家上京,与黛玉一同寄住在贾府,她看着母亲的温和,哥哥的无法无天,嫂子的凶神恶煞,为了使自己和母亲在这漩涡中得以生存,不惜做一个虚伪的人,讨好贾府的每一个人,她的圆滑世故让我不屑。

名利富贵

宝钗的诗作中曾出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这充分显示了她对名利富贵的向往,作为“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不安心在家,为了自己的名利富贵,竟上京争做秀女,白费了她过世的父亲和独守得母亲的昔日教诲!

毒从调包

在宝玉病危时,他不顾及黛玉和宝玉的一片真情,毅然参与调包计,坚持与宝玉成亲。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宝钗却不具有。她追求自己的爱情,却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黛玉这水造出来的姑娘葬送九泉。

宝钗真的完美吗?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她连起码的传统美德都不具有,比黛玉还逊色。

宝钗并不完美。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他们说

我们是垮掉的一代,只懂得依赖

他们说

我们是家庭的失败,社会的悲哀

他们说

我们全都是软骨头,名叫九零后

他们说,他们说……

Oh够了吧,就不要再说

You can listen to me,but you can“t hear me.

唱一首简单的歌,说出我们心中曲折

我不是最佳歌颂者,只希望你也能懂得

明天会是他们的,明天更是我们的

就算被否定,我们仍坚定

即使被质疑,我们不怀疑

我们最美丽,因为我们有勇气,不放弃

Oh~~不放弃……

小作文结束

还记得有一句古语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在一片树林之中,如果有一棵树长的最高,那么风一定最容易吹到它,时间久了,自然会将它刮折、摧毁。

后来这句古语被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要内敛,要有大智而若愚,要有大美而不言。如果太过张扬,太过显眼,只会招致更多的困难与麻烦,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没必要非得高人一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最好的尺度了。这与传统的中庸思想不谋而合,在多数人看来,真是个再好不过的哲理。

只是,真的是这样么?

我想不是的吧,而且我觉得恰恰相反。

我要说: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在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的今天,保守谦卑的心态早已不必完全延续下去,如果一直把自己的能力藏起来,自我的价值如何实现?社会靠什么进步?我们要敢于展示自己,积极进取,力争上游。要知道,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优秀的人,必定才华横溢于世人之前,不掩饰,不傲才,行高于众前,却又恭态于人后,必将功高天下而人皆来附。

这时候,你还怕风不给带出了这片茂密小森林的木头伸展拳脚的机会么?

人与人的差别,往往还没有两棵树之间来的大,所以,能流传千古的名言,普通人也能说。可是伟大的、震动世界的发明,有多的是人曾想到过,却不曾说出,区别在哪里?不是说了什么,也不一定是谁说的,往往取决于,你站在什么位置上,“风”帮不帮你的忙。

所以我说“木秀于林,风必助之”,只有当你把自己的能力亮出来,走到那个位置,风才会帮你,让你越来越高。

木秀于林而茂密林,风必将助其成为林之长。

人出于众而成就众,众服之而不非之,终必成就人。

隐没人海、默默无闻,还是成为参天大树、活出人生的丰盛美好,只在一念之间。

若是我,我选择后者。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风的手

风过无声,风过无痕。

在风的世界里,人似乎总是那么伟岸,那么有力。扑面的春风是发间的动感,冰凉的秋风是指间的温柔,甚至凛冽的寒风也只是我的衣袂,飘飘的衬托――她总是那么卑微,那么虚无,那么让人无意琢磨。

然而,尽管无意追求,风却总在我们的生活中,如醇香或梦魇――不论你是否乐意接受――浸淫着,从肌肤到心灵,挥之不去――

寒风刺骨是风的无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风的恶毒;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是风的友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风的恢弘与神奇。

――试问,有几多人能浴在风中而纤尘不动呢?风就像千手观音,在你得意或绝望的时候,在你咿呀学语或梳理白发的时候,或明或暗地,有意无意地,用她那一只不知主宰什么的手牵动着你,让你成音,让你成形。让你在变化之中感觉到真实的手力!

其实,人生万象,钳制如尘,浮动着我们的发梢或灵魂的,又何止“风”一种呢?

也许你真的不知“风情万种”为何物,也许你从没有过“玉树临风”的清爽感觉,但在这世上,总有些东西像风一样,在无意之中伴随着你,纠缠着你,如影随形――如真情,如欲望,如名望,如权柄――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天使的,或恶魔的,抚慰着你的伤口或扼断你的咽喉。她不是消融你的眼泪,也不是断裂于你的利刃――追求可能无益,逃避可能徒劳――是神奇,也是乖戾。她不在乎你的一切,却固执地影响着你,改变着你――同样的,不在乎你是否愿意,这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无奈也行,霸道也罢,在风的世界里,伟岸有力的人们总是被摆布着,甚至无视你的存在。然而,她的无情却在你对她的漠视――杀人无形或腐蚀金钟,让自以为坚硬或永恒的一切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回忆她的无形,回忆她的手力,回忆她在这个世界上“以柔克刚”的风骨!

静下心吧,凝神感觉一下,也许你的心对风有别样的感觉――

的确,风过无声,风过无痕。

新论红楼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看过一些同学读红楼的感想,无非是感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希望俩人能积极反抗获得幸福,再顺手叹息了一下世态炎凉。

是的,大多数人都是这般扼腕叹息的。然而,这如此厚重的一部书,十年披阅还是未能完稿的红楼,绝不只是咏叹他们的悲苦恋情的。这如此盛大的一出悲剧,主角并不只有一个林黛玉。

诚然,林黛玉确实是第一号主角。但是,她并非就是最值得同情,最值得流泪的。她虽然死了,但她却是贾宝玉一生的挚爱。她死后,贾宝玉不是一直对她念念不忘么?而薛宝钗呢,她又如何?她虽然嫁给了贾宝玉,她又幸福过吗?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嫁给爱你的人远比嫁给你爱的人来得幸福。而薛宝钗,又怎是一个简单的幸福与否就可以衡量的呢?自己的丈夫爱的是另一个人,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曾是自己好姐妹的人,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我可以断言,她婚后一定没有过笑容。

如果和林黛玉相比,和这个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重量级选手相比。薛宝钗显然更适合做一个妻子。她稳重,懂得处世之道,而且有着“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巾帼不让须眉。她也更现实,了解这个颓废的社会的大潮流向。而林黛玉,崇尚唯美爱情好耍小性子又总爱泪如雨下的林黛玉,则更适合做一个红颜知己而不是一个好妻子。

所以,贾母选择了宝钗而不是林黛玉。但这并不是说宝钗就是这场多方角逐爱情大奖赛的冠军。相反,如果贾母选择林黛玉,她也许会幸福许多。可能找一个真正爱她的人安安静静地过完一生。尽管,她或许会有些许遗憾。

红楼,确是一部红尘的悲歌,几乎每个出现的人,都走向了悲剧化的终点。在这里面,薛宝钗也许不是最凄惨的,但她也绝不幸福。

那风

晚夜起风了,那风很和煦,依依飘来,透过窗,直直吹着,双眼闭合,发丝略动,只是嗅着那风的味道,突然略感春意,勾起神经末梢神隐的回忆,时而愁记,时而品味,那味道只能在窗下让人发出不知是喜是悲的叹息,那叹息像极了那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无奈,远望,那栋黑压压的楼层夹中只有我一人在清如丝的月纱下嗅着暖风的孑然脸庞,茕茕孑立,眼前频频闪动着白驹过隙般的前世情缘,一段段,一片片,就如早些年代黑白影片的镜头般一闪闪,那风好似要把我从愁闷中解救出来,又好似要把我拉入另一片苦潭,那风居然让我想起了须记术业宜从勤学始,韶华不为少年留的忠告,居然有了一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情态......

那风中仿佛能听到儿时的喃喃梦呓,禁不住嘴角向上微微翘起,那风中不仅有春天给予的平静与夕阳式的暖意,还参杂着冬天给予的现实波动与雪化式的微寒,在这春与冬,暖与寒的混杂中,自己的血,肉,体面,瞳孔被那风搅成似乳非乳,似水非水的朦胧轻雾荡在神话似的月空中,就那样静静的飘,静静的飘,竟不知飘向何方

那风如一位温纯恬静的江南女子,似寒非寒的微风中透着明亮,充满着典雅,随性中裹夹着温柔,那风有如一首清弹的钢琴曲,奏响那青春般飞舞的的音符,正如绵琴弦弦思华年,千般韵味品青春的淅淅沥沥淅淅,在那风中不停的踯躅终被遏制,竟能喊出天地之大,人何其小,天地一沙鸥罢了的感叹,偶尔也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冲动。在这风中,最终该上演的终被上演,该留下的也终被留下。既然目标是明日暮阳下的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自己深陷的背影。

那风虽能略带些暖人的春意,但终不能挥去那冬末的微寒,那风也能带些如生的回忆,但那回忆终已成为过往,那风还能带来无尽向往,但那向往终不是现实。悲兮!那风带给我最大限度的消沉后,还能留下些什么呢?

它依然缠绕在脸庞,但最终是累了,睡了......

所见

罪恶,原之何处?万千丑剧,一幕幕重复上演,而主角,竟是我,一个狂傲不羁的少年。

是邪恶无情的统治了这个世界?还是某些幻象中的虚假欺骗了我?我看到的,是一个世风渐下的群体,难道这是我在梦中夸张的假设吗?

一度憧憬的现实生活,让我一次次撕心裂肺的失望。儿时那些对生活完美的假想,顷刻间成了望尘莫及的奢求,灰飞烟灭。

某些人宣扬的公平在哪里?书中反复歌颂的善良在哪里?我没有看到,是什么蒙蔽了我单纯的双眼吗?不是的,我看到了一些,但我很失望。

我看到了任人唯亲,我看到了假公济私,我看到了某些团体内部对外的互相吹捧。

你需要的是什么?是世人的顶礼膜拜吗?你想要怎样的生活?难道是那种浮华以致悲伤的木雕理念吗?

不是我双眼的罪恶,看到的,看不到的,感觉到的,感觉不到的,一样让我失望。

大千世界,竟无“天真”的一席之地,“好风凭借力”交往的目的不过如此。

是若干人的未寒尸骨,垫平了旅途中一个个不见底的深渊,你走过时,竟是满心的坦然。

日夜祈祷,我就此失明,没有了感觉,再也不会伤心失望。

看不到勾心斗角,看不到尔虞我诈,我存在的角落,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