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开始,高考作文已走过了30年历程,30年的高考作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总结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反思其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前进方向,对作文教学评价及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回首30年高考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高考作文的不同特点。

20世纪70年代,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和缩写、改写,关注意识形态,政治色彩浓烈,文体主要为记叙文。比如1977年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20世纪80年代,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强调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和记叙文。如1984年,要求考生谈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1985年,要求考生写信呼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仍以材料作文为主,关注社会生活,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如1990年,就两位小姑娘对玫瑰花有刺的不同看法进行思考;1991年,就“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展开辩论;1997年,就“乐于助人”和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悄悄走开”两个材料发表议论。9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自我发展,如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21世纪,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多种命题形式并存,各种形式的作文相互渗透,作文命题形式趋向多元、交融。这一时期,“发展等级”概念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继推行,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高考作文文体开放,表达自由,更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彰显人文精神,鼓励考生写出有创见、对问题有深层思考和辩证思考的作文;同时,寻求限制与非限制、开放与有序的和谐、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小我与大我的契合、言语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0年高考作文在变化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文章天下事,高考作文“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没变,一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思考社会矛盾,体验时代精神。而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以社会政治为热点;80年代以社会生活为热点;90年代开始关注自我发展;21世纪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倡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高考作文命题表面上回避社会热点,暗地里迎合社会需要、关注社会热点。

第二,强调哲理思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哲理思辨可以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格局。关注理性和辩证性,作文命题所给的材料和话题需要考生对生活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要求考生掠去浮华,探求现象背后的实质,用辩证眼光去理解、分析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像1986年的材料作文“树木·森林·气候”,1995年的材料作文“鸟的评说”,都要求考生正确、全面地分析材料,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和铭记”,话题本身就充满思辨色彩。2007年全国卷的漫画作文“摔了一跤”,也需要透过漫画表象,揭示理性内涵,写出深层意蕴。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思维发展的需要,也契合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写作教学目标。

第三,重视思想导向。作文即做人,高考作文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关注一直没有削弱,注重考查学生的思想修养。1979年的改写《第二次考试》,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7年的“关于‘帮助’”,等等,触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呼吁人间真情永驻。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品格”“战胜脆弱”,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等等,是对世界观的关注。

高考作文在“变”与“不变”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的有下面几点。

第一,内容方面限制过多。历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有明显的思想倾向,事先有价值取向问题,有较强的政治色彩、道德色彩,试图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如2000年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事实上“答案是唯一的”也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答案之一,但考生敢写吗?不敢写。1997年的“‘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1998年的“战胜脆弱”、2001年的“诚信”和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主题和立意限制性太强,都是别无选择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典型的崇尚理性,其主题先行的不当预设使几百万考生异口同声:为了有一个客观认识,必须排除感情因素,不能感情用事。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2007年的“关于‘帮助’”等,自主立意的余地也非常有限。从这一层面看,多维是假象,单一是实质,潜规则是实质。还有相当多的道德的东西在难着考生,相当多的学生不敢换角度去写。高考作文考的是想象中的学生,不是真正的学生。我们的高考还没有给考生一个真正开放的空间。高考作文命题过分地限定了学生选择言说内容的权力,使学生失去了写作自由。

第二,语言表达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就是语言的艺术。高考作文对语言表达重视不够,特别是对规范化的语言表达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发展等级,容易导致考生为得高分而追求形式,忽视内容需要,忽视基本表达。一些考生基础的语言表达不过关,乱用标点,滥用修辞,重复?唆,繁简不当,语言幼稚,语体不合,语句不通,表达不畅,词不达意,东拉西扯,书写不规范,逻辑不严密;一些考生为了“文采”,刻意地用排比、类比开头,用排比段举例,拼凑一些华丽的语句;一些考生为了“个性”,不惜“钟情”网络用语、西洋词汇、文言古语。综合起来看,高考作文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弊病不可忽视。

第三,写作文体收放失度。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更多地提倡文体自选,在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宽广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写作才情和个性魅力的充分展示。因此,近年来高考作文呈现出了考场作文少有的文体繁荣景象。但这却让不少考生误以为,越是另类的文体越能体现出创新的色彩,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于是不考虑表达需要和自身实际,动起笔来常常避熟就生。于是,话剧、小品、日记、网络日志、就诊报告、文言文、会议纪要、导言、节目访谈、现场直播等外观别致而内容空泛的非常规文体层出不穷。一味另类,盲目破格,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

第四,为创新而创新。高考作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和写作才华,但一些考生为了赢得发展等级的加分,陷入了创新的误区,为创新而创新,为求异而求异,没有处理好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见解独特与内容合度、形式创新与文体明确、个性化表达与规范化表达、想象虚构与真人真事、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等各种关系。出现了不少“反常”而不“合道”的现象:立意刻意求新,牵强附会,故作惊人之语;内容胡编乱造,东拉西扯,缺乏生活底蕴和真情实感;语言过于花哨,矫揉造作,失去清新活泼之美。为了展示个性,甚至不惜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搬用他人的文章,等等。类似这样的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更不要说新颖别致,体现出创新和个性了。

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及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对高考作文改革和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纵观30年高考作文出题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今后的高考命题及作文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第一,联系社会现实生活。高考作文命题应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学会读报,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信息,从社会热点信息中选择积累写作材料。阅读教学也要注意和社会现实的关系,在课堂上引入时代活水。要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展开讨论。2007年全国卷I为漫画作文“摔了一跤”,有不少语文老师反映,好学生使不上劲,有能力发挥不出来,有差距体现不出来。平时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没有关注社会,没有思考生活,更不可能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深层的认识,自然会在写作时惊慌失措,“使不上劲”。与此相反,有的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曾组织学生进行过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结果。有了这样的日常关注,学生自然会在高考时左右逢源、思路畅通。

第二,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高考作文应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更中性些,避免误导。应打破潜规则,增加思维张力,出项度更宽广一些的文题,最好不以观点命题,不出有明显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的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文题,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也可出一些突出地方特色的文题。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要尽可能使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让考生的实际水平得以发挥。近年来我们一些地方性考题可以说实现了高考题目的多样化和多项度的思维空间。如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题“怀想天空”,2006年北京的高考题“北京的符号”,上海2003年以来的“杂”“忙”“我想握住你的手”等文题。日常教学应重视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操作中少一些限制,少一些僵化的指导,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拟题。指导学生从立意、题材、结构、体裁、语言等不同角度展示创意,追求创意的多样化。督促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以个性化阅读促进个性化写作。激励学生尝试用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写创新文,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第三,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是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方面的重要目标。恩格斯说过,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理性、思辨性恰恰是我们学生的弱项。青少年学生容易偏激,思考浅尝辄止,不善于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或喜欢讲大道理,不善于从小的角度切入。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看,其突出特点是关注理性。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科学认识观,尽可能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平时应注重理性思辨能力的训练。可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某个观点或某则材料作思考辨析,也可以挑选优秀文章让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同时,梳理和掌握政治课本中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的武装,有了辩证思维的深度,有了对人生深层次的内在反思,才能写出符合题意、深刻、有新意的作文。

第四,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写作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写作论述文、实用文的能力一向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倡导个性化、人本化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已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拥有一席之地,文学作品写作与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并存已成为可能。高中作文教学应处理好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的关系,平时作文应对各种体裁都进行练习,练好基本文体,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兴趣,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实现写作的个性化。可以以论述类写作为基础,同时,让文学类写作、实用类写作与论述类写作并行发展;以话题作文为主,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多种作文形式共同训练。

第五,彰显语文学科特色。高考作文首先应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让大多数考生甚至所有考生都有话说,应更多地关注文章的信、达、雅,引导学生表达得更充分、表达得生动而有活力。语文学科性质最突出的应是其交际工具性,培养学生有效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作文训练的自身规律入手,和课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课文教学中运用“表达阅读法”,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课文学习和作文实践联系起来,把自己所想与课文作者所思进行比较,在对比反思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要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必须广泛地阅读,多读名家名著,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积累文章结构模式,积累语感。要重视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生动。在日常的读写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作仿写练习,坚持练笔,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并在互评作文时了解他人作文中的毛病,并与之比较,使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要使文章富有文采,就要使学生善于品味名家遣词造句之妙,感悟作家运用语言的规律和独到之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选用生动的词语、灵活的句式,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引用诗词名句,并注意渗透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注重理性思辨、文字之美的同时,必须倡导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文题上,应该以人为本,切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重视体验与个性,体现选择性和多元性,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进行深刻的思考,弘扬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溯其源流,方能明其走向。反思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可以使我们更理性地看待高考作文,更理性地认识语文教学问题,也可以使高考作文更理智,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适应学生发展之需和语文学科发展之需。纵观高考作文30年来的变迁,其变化趋势是:写作文体从封闭限制走向灵活开放;写作思路从单一集中走向多维多项;写作内容从聚焦政治走向关注社会生活,注重人的发展,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命题形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各命题形式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高考作文题的变化,折射出了社会的沧桑巨变,浓缩着主流价值观的与时俱进。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作文题将更加多彩、更加科学,将朝着时代性、开放性、哲理性、言语性、人文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

不要再沉沦在历史的浊流中 ——从日本地震说起

迅猛的海啸,强烈地震动;一栋栋倒塌的楼房,一张张惊恐的脸庞……一幅幅画面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感官——这些便是近来轰动全世界的日本里氏9.0级大地震的现状。然而,对此表示同情的人却少之又少,大多数人无不笑着拍手称快,口中还说着“是他们活该”之类的话。每每听到这些,我的心便会不住地颤抖——现在的人是怎么了?怎么会变得如此冷酷,如此无情?

我问过一个朋友,为什么日本发生如此天灾,不但不同情,反而觉得开心?他的回答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日本在历史上做过很多对不起我们的事,现在也是,我们这叫做爱国。”我顿时无言。诚然,他们的行为确实是“爱国”。但这样的“爱国”是极不理智的,在我眼中,他们只是一群“愤青”进行着他们所谓的“爱国”。不错,日本确实曾犯下过许许多多的罪行,但那些,都是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人民是没有错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给予一些同情呢?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上网去查了资料。当我输入了“日本地震感人事迹”、“亲华的日本人”之类的词语时,弹出来的相关信息寥寥无几,就算点开那信息,它们不是被屏蔽了就是被删掉了。而“热烈庆祝日本地震”之类的信息,竟密密麻麻地占据了好几页。看到这些,我心中涌出了一股不可言状的酸与悲凉。

终于,在我的努力下,还是有三则故事被我找到了——故事一:在一片废墟下,搜救人员发现了一块留言板,板子上写的是“中国对不起,我们没有保护好大熊猫”;故事二:日本某地,广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逃生方法,而这些逃生方法不是用日文,而是用中文播放的,只因为那里有许多华人;只因为不少华人不懂得如何逃生;故事三:地震时,一位日本民众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救出了几名中国留学生,而当他返回去救自己的妻儿时,却与他们一起,再也没有回来。……看完这三则故事,我的眼泪便不可抑制地流了下来。它们,向那些无知的“愤青”们发出了最强而有力的呼喊:“日本也是有善良的,亲华的人的!”

我们中国,一个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辽阔疆域,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从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面对这场不只是全日本,而是全人类的灾难,竟如此不尽人情。而日本,那个在许多国人眼中连禽兽都不如的日本,在灾难中却对中国人表现出人性的善良——真是莫大的讽刺,日本曾在历史中犯下累累罪行,这一点,我们是必须铭记的。但历史已是过去,我们要面对的,是现在和未来。我们要铭记历史,正视历史,而不能再沉沦在历史的浊流中。

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不让时间来去匆匆

读了《匆匆》这篇文章以后,我受到了许多启发,也有许多感悟。这些感悟我将铭记在心。 文章描写了朱自清对过去时间的惋惜,洗手、吃饭、睡觉,还有默默的时候,时间都与作者擦肩而过,之后永远也不会再与作者见面了。一天就这样过了,无法回来了,也许第二天还是跟前一天一样,在不知不觉中过了。 读完故事以后,我知道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在这期间,如果就这么平平淡淡过一生,不为后代做一个好榜样,那怎么说的过去呢?所以,我已经在新年里许下了成为七彩阳光少年的愿望。“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会珍取一分一秒,想办法完成我的愿望,这样我的童年才会多姿多彩! 今年已是2011年,我又成长了一岁,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道理,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为了考上一所好中学而努力学习!心灵也变成熟了,我今后不会再把时间用在与同学讨论一些不相关的事,我还想多看书,不能总是与那些漫画“交流!”最重要的是,今后的时间不会像一年级时那么舒服,而是应该争分夺秒地学习、做练习、看书,还有预习。 俗话说得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如果你尊敬它,它就会流得慢一点;如果你浪费它,它就会逝去的更快!时间的快与慢,全都由每个人自己来决定,只要我们做出有成就的事,那时间就会尊重你——成为永恒的象征。 从现在起,我应该珍惜每一秒,使每一分钟都过得充实,不让时间来去匆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建国以来,走出一位位令人崇拜与敬仰的国家领导人。但是有一位人,却被世人淡忘。

初次见到他时,还是在一天上网时不经意间看到的。他面相平平,与普通的湖南人没有什么差别。头上那一撮头发就像非洲草原一样,一望无际,彼此起伏。还有一根微微翘起,似乎代表着韧劲,那双眉毛就似弱不禁风的小草,婉转柔和。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一道能洞察人内心的上当,十分震憾。当时,我并没有被他这外貌所吓倒。反而心里是认为,这面相也不好看,肯定也不是什么很好的国家领导人,再好也好不到哪去!我再看他的简历,只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总理一期,没有连任!对他彻底失望了。想都没想就关闭了网页。

然而,在后来对他竟产生了一种敬意。

那是在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上,摄相机正在摄向诸位国家领导人,当摄影机从一个人经过时,我震惊了!一位戴着墨镜,站着军姿,一身黑色的西装的人,这不是那次在网上看到的我国前总理吗?这个俨然就是一个黑手党啊!我不禁好奇心猛增,希望摄相头能再次摄向他,但未能如愿……

我立马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着这个人的名字,但是,却怎么也搜查不到。网上显示出“根据国家法律及相关政策,部分内容无法显示”。去各大问吧去提问,但都以“违反国家相关政策”为由,提问取消。我急了!从网上零乱地搜索出部分内容来。才慢慢懂得,原来,他只任职一期总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太公正无私,太忠于人民了。他的人格就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会受贪污风气所侵噬;他的人格似猛狮,一旦作出决定,一万头牛也拉不回来。正是他这种独特的性格与人格,就得罪了许多的官员和领导人,使那些贪官恨不得杀了他!任职期间,在与一次日本记者专访时,记者提问到:“总理由于改革政策,得罪了许多人。有人说,你现在就像在走地雷阵,到处都是变化莫测的地雷。请问你还会继续走下去吗?”总理坚定不移地说:“会!因为,我任职的时候已经说过,无论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满地地雷,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向前走。”我顿时被总理所说的话所感动,所震惊了!为什么总理没有连任?为什么总理没有被广为歌颂?为什么总理会被淡忘?因为,他是一位太过正直的人!他就像那蜡烛即使自己生命慢慢耗尽,也要把光芒留给他人。他这种韧劲,似钢刀,锋利无比,直戳要害,正中心窝。将那些贪官的美梦变为噩梦!

他,也许没有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但是他那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奋斗一生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代学习。他,就是我国前总理——朱镕基。

师恩难忘

五年的时光过去了,有一些事、一些人一定还在大家的脑海里记忆犹新,印象都一定很深刻吧!五年的时光多么难忘,但这五年里最难忘的要属老师了,老师起早贪黑地工作,为培养我们下一代付出了多少心血!对我至今的教诲我还铭记在心……

四年级时候,我的成绩“滑坡”了!老师到我家来反映情况,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杜钊啊!你这个学期真是退步了啊,老师希望你以后写字认真点、认真听讲,好吗?……”我听着老师的教诲,铭记在心里!我特别感谢老师,是老师为我指向了一条光明道路,没有老师的那次教诲,我都不知道我现在成了什么样的学生了!

在五年级的某个阶段,我们班很流行传纸条,好学生坏学生都传,我很惭愧,也在这学生当中。这股“势力”蔓延了近一个月左右,当时是传纸条的鼎盛时期,有一大部分人都在传纸条。我传纸条的行为比较恶劣,在纸上还骂同学,到至今我都感到十分惭愧!老师发现后曾说过我一两次,可我居然置之不理,老师忍无可忍了,决定“打”掉这“黑势力团伙”。于是都把我们叫到了办公室,准备进行思想辅导,结果你猜怎么着,我们每个人从办公室出来都是痛哭流涕,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因为老师说的话句句在理,而且说的话直点“死穴”,所以我们经不起老师的循循善诱,一个个人的心理防线全部崩溃了。于是,这股“势力”就被彻底消灭了!我呢,也因为这件事而痛改前非。

从我年级开始,我虽然不能一步登天,但是我能步步攀升,一天天进步,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上半学期,我终于挤进了前五名,我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成绩,与老师们的教诲是密切相关的 ,我怎能忘记教育我的老师们呢?

我爱您,知识渊博的老师;我爱您,教我们怎样做人的老师;我爱您,像妈妈一样关爱我的老师!师恩难忘,难忘师恩,伴随我永远的航程!

我最后再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风雨欲来花满楼

——读《徐志摩爱情故事》有感

我是在盛夏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读这本书的。那潋滟的光束透过玻璃直直地漾在柔软的书页上,耀 眼的像是要把百年前的故事一一展露开来,把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毫无遗漏地呈现。

昨日之前,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理想派诗人。因那首《再别康桥》而铭记,因那句“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怦然心动。对于他的爱情,则所知甚少。当终于字斟句酌地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丰,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滋生蔓延,渐渐地生出罂粟般的花来。

时值五四运动初期,封建的旧中国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满城风雨姗姗欲来。他们,是第一批从黑暗中找寻光明的青年,用自己全部的爱与热情,追求精神与理想。像是黎明时朵朵绽开的花,开满巍巍晃动的古城楼。

徐志摩,生性浪漫,文采斐然,追求自由与至真至美;林徽因,知书达理,温柔雅淑,是精神与灵魂的好伴侣;陆小曼,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这样三个出类拔萃的金童玉女,注定要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留下千古的绝唱。望着窗外潋滟的夏日,不知他们两两相遇的那天,是不是也有这么艳丽的阳光,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四目相交的暗涌。

在伦敦的雨雾中,一曲《月光》,一首《夜莺》,一场姻缘。康桥的夜泛轻舟,林间的碎碎漫步,志摩深信这就是他的女神,深信自己的生就是为了与林徽因相遇、相爱。然而,一番苦苦地追求,仍无法改变悲伤地结局。志摩初次迸发出的爱止步于徽因理智的判断与抉择,她选择梁思成,定是有她的道理,而今天,在我看来,林徽因的选择确是对的。纵然他们志趣相投与文学和诗歌,在精神与心灵上都是彼此的知己。但那个时代的力量,使她对志摩前妻张幼仪、对家父林长民、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和其父梁启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有她的社会立场,她不得纵容自己的感情,必须设身处地为与此相关的一个群体着想,冷静、理智地处理这场艳若桃花的爱情。我是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亦是佩服志摩的,也许做朋友、做知己,对他们更加适合。

这第一次恋情的失败,对志摩无疑是强烈的打击。挚爱的人嫁作他人妇,隔着迢迢的时间,我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凄苦与悲痛。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呐喊,他的哭泣,他的质问,他撕心裂肺的诗歌。而上天,就在这个时候,送来陆小曼,解救这颗破碎了的心。

一场华丽的舞会,一场华丽的遇见,一曲华丽的舞蹈。如诗般的相逢,总伴随着如诗般的结局。“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小曼,已是王庚之妻,虽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朵鲜花也被他人采了去。但他的到来,唤醒了沉迷中的小曼,闺中少妇的寂寞苦楚瞬间崩裂开来,小曼再也不甘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她需要精神的支柱,于是他来了;他需要心灵的抚慰,于是她来了。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谁都无法改变,即使遇到那么多的艰难与反对,他们依然肩并肩向前,从不轻言放弃。也曾彷徨,也曾疑问,也曾病倒,但是这位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和这位寻求真爱与呵护的才女,怎么会忍心错过生命中的璀璨若烟花的爱情?他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地从深夜飞向黎明。所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他们披上洁白的婚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位理想的诗人一定不会想到辛苦换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太追求完美了,也太容易把眼前的事物想象的完美。而现实与美梦的碰撞,注定以美梦灰飞烟灭为结局。婚后的小曼,依然习惯红灯绿酒的夜生活,依然习惯做众星捧月的交际花,依然习惯做出手大方的阔太太,甚至在翁瑞午的影响下开始吸食鸦片。全然忘记了她嫁的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供她挥霍。这到底是小曼的悲哀,还是志摩的无奈?志摩一直希望小曼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因爱情而改变,希望她专心于书画,把自己的才学让世人看到。而小曼却因此与志摩不停地争吵,他们之间,已没有了初爱时的激烈与热忱。我想,小曼是希望可以改变的,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应当走向的方向?只是她做不到,年复一年养成的习惯,怎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力不从心,正是小曼的痛苦来源。那一次争吵,他赌气的离开,却是最后一次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一语中畿,像他诗中——读《徐志摩爱情故事》有感

我是在盛夏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读这本书的。那潋滟的光束透过玻璃直直地漾在柔软的书页上,耀 眼的像是要把百年前的故事一一展露开来,把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毫无遗漏地呈现。

昨日之前,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理想派诗人。因那首《再别康桥》而铭记,因那句“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怦然心动。对于他的爱情,则所知甚少。当终于字斟句酌地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丰,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滋生蔓延,渐渐地生出罂粟般的花来。

时值五四运动初期,封建的旧中国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满城风雨姗姗欲来。他们,是第一批从黑暗中找寻光明的青年,用自己全部的爱与热情,追求精神与理想。像是黎明时朵朵绽开的花,开满巍巍晃动的古城楼。

徐志摩,生性浪漫,文采斐然,追求自由与至真至美;林徽因,知书达理,温柔雅淑,是精神与灵魂的好伴侣;陆小曼,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这样三个出类拔萃的金童玉女,注定要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留下千古的绝唱。望着窗外潋滟的夏日,不知他们两两相遇的那天,是不是也有这么艳丽的阳光,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四目相交的暗涌。

在伦敦的雨雾中,一曲《月光》,一首《夜莺》,一场姻缘。康桥的夜泛轻舟,林间的碎碎漫步,志摩深信这就是他的女神,深信自己的生就是为了与林徽因相遇、相爱。然而,一番苦苦地追求,仍无法改变悲伤地结局。志摩初次迸发出的爱止步于徽因理智的判断与抉择,她选择梁思成,定是有她的道理,而今天,在我看来,林徽因的选择确是对的。纵然他们志趣相投与文学和诗歌,在精神与心灵上都是彼此的知己。但那个时代的力量,使她对志摩前妻张幼仪、对家父林长民、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和其父梁启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有她的社会立场,她不得纵容自己的感情,必须设身处地为与此相关的一个群体着想,冷静、理智地处理这场艳若桃花的爱情。我是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亦是佩服志摩的,也许做朋友、做知己,对他们更加适合。

这第一次恋情的失败,对志摩无疑是强烈的打击。挚爱的人嫁作他人妇,隔着迢迢的时间,我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凄苦与悲痛。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呐喊,他的哭泣,他的质问,他撕心裂肺的诗歌。而上天,就在这个时候,送来陆小曼,解救这颗破碎了的心。

一场华丽的舞会,一场华丽的遇见,一曲华丽的舞蹈。如诗般的相逢,总伴随着如诗般的结局。“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小曼,已是王庚之妻,虽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朵鲜花也被他人采了去。但他的到来,唤醒了沉迷中的小曼,闺中少妇的寂寞苦楚瞬间崩裂开来,小曼再也不甘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她需要精神的支柱,于是他来了;他需要心灵的抚慰,于是她来了。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谁都无法改变,即使遇到那么多的艰难与反对,他们依然肩并肩向前,从不轻言放弃。也曾彷徨,也曾疑问,也曾病倒,但是这位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和这位寻求真爱与呵护的才女,怎么会忍心错过生命中的璀璨若烟花的爱情?他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地从深夜飞向黎明。所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他们披上洁白的婚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位理想的诗人一定不会想到辛苦换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太追求完美了,也太容易把眼前的事物想象的完美。而现实与美梦的碰撞,注定以美梦灰飞烟灭为结局。婚后的小曼,依然习惯红灯绿酒的夜生活,依然习惯做众星捧月的交际花,依然习惯做出手大方的阔太太,甚至在翁瑞午的影响下开始吸食鸦片。全然忘记了她嫁的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供她挥霍。这到底是小曼的悲哀,还是志摩的无奈?志摩一直希望小曼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因爱情而改变,希望她专心于书画,把自己的才学让世人看到。而小曼却因此与志摩不停地争吵,他们之间,已没有了初爱时的激烈与热忱。我想,小曼是希望可以改变的,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应当走向的方向?只是她做不到,年复一年养成的习惯,怎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力不从心,正是小曼的痛苦来源。那一次争吵,他赌气的离开,却是最后一次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一语中畿,像他诗中——读《徐志摩爱情故事》有感

我是在盛夏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读这本书的。那潋滟的光束透过玻璃直直地漾在柔软的书页上,耀 眼的像是要把百年前的故事一一展露开来,把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毫无遗漏地呈现。

昨日之前,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理想派诗人。因那首《再别康桥》而铭记,因那句“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怦然心动。对于他的爱情,则所知甚少。当终于字斟句酌地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丰,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滋生蔓延,渐渐地生出罂粟般的花来。

时值五四运动初期,封建的旧中国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满城风雨姗姗欲来。他们,是第一批从黑暗中找寻光明的青年,用自己全部的爱与热情,追求精神与理想。像是黎明时朵朵绽开的花,开满巍巍晃动的古城楼。

徐志摩,生性浪漫,文采斐然,追求自由与至真至美;林徽因,知书达理,温柔雅淑,是精神与灵魂的好伴侣;陆小曼,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这样三个出类拔萃的金童玉女,注定要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留下千古的绝唱。望着窗外潋滟的夏日,不知他们两两相遇的那天,是不是也有这么艳丽的阳光,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四目相交的暗涌。

在伦敦的雨雾中,一曲《月光》,一首《夜莺》,一场姻缘。康桥的夜泛轻舟,林间的碎碎漫步,志摩深信这就是他的女神,深信自己的生就是为了与林徽因相遇、相爱。然而,一番苦苦地追求,仍无法改变悲伤地结局。志摩初次迸发出的爱止步于徽因理智的判断与抉择,她选择梁思成,定是有她的道理,而今天,在我看来,林徽因的选择确是对的。纵然他们志趣相投与文学和诗歌,在精神与心灵上都是彼此的知己。但那个时代的力量,使她对志摩前妻张幼仪、对家父林长民、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和其父梁启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有她的社会立场,她不得纵容自己的感情,必须设身处地为与此相关的一个群体着想,冷静、理智地处理这场艳若桃花的爱情。我是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亦是佩服志摩的,也许做朋友、做知己,对他们更加适合。

这第一次恋情的失败,对志摩无疑是强烈的打击。挚爱的人嫁作他人妇,隔着迢迢的时间,我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凄苦与悲痛。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呐喊,他的哭泣,他的质问,他撕心裂肺的诗歌。而上天,就在这个时候,送来陆小曼,解救这颗破碎了的心。

一场华丽的舞会,一场华丽的遇见,一曲华丽的舞蹈。如诗般的相逢,总伴随着如诗般的结局。“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小曼,已是王庚之妻,虽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朵鲜花也被他人采了去。但他的到来,唤醒了沉迷中的小曼,闺中少妇的寂寞苦楚瞬间崩裂开来,小曼再也不甘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她需要精神的支柱,于是他来了;他需要心灵的抚慰,于是她来了。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谁都无法改变,即使遇到那么多的艰难与反对,他们依然肩并肩向前,从不轻言放弃。也曾彷徨,也曾疑问,也曾病倒,但是这位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和这位寻求真爱与呵护的才女,怎么会忍心错过生命中的璀璨若烟花的爱情?他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地从深夜飞向黎明。所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他们披上洁白的婚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位理想的诗人一定不会想到辛苦换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太追求完美了,也太容易把眼前的事物想象的完美。而现实与美梦的碰撞,注定以美梦灰飞烟灭为结局。婚后的小曼,依然习惯红灯绿酒的夜生活,依然习惯做众星捧月的交际花,依然习惯做出手大方的阔太太,甚至在翁瑞午的影响下开始吸食鸦片。全然忘记了她嫁的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供她挥霍。这到底是小曼的悲哀,还是志摩的无奈?志摩一直希望小曼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因爱情而改变,希望她专心于书画,把自己的才学让世人看到。而小曼却因此与志摩不停地争吵,他们之间,已没有了初爱时的激烈与热忱。我想,小曼是希望可以改变的,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应当走向的方向?只是她做不到,年复一年养成的习惯,怎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力不从心,正是小曼的痛苦来源。那一次争吵,他赌气的离开,却是最后一次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一语中畿,像他诗中——读《徐志摩爱情故事》有感

我是在盛夏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读这本书的。那潋滟的光束透过玻璃直直地漾在柔软的书页上,耀 眼的像是要把百年前的故事一一展露开来,把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毫无遗漏地呈现。

昨日之前,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理想派诗人。因那首《再别康桥》而铭记,因那句“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怦然心动。对于他的爱情,则所知甚少。当终于字斟句酌地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丰,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滋生蔓延,渐渐地生出罂粟般的花来。

时值五四运动初期,封建的旧中国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满城风雨姗姗欲来。他们,是第一批从黑暗中找寻光明的青年,用自己全部的爱与热情,追求精神与理想。像是黎明时朵朵绽开的花,开满巍巍晃动的古城楼。

徐志摩,生性浪漫,文采斐然,追求自由与至真至美;林徽因,知书达理,温柔雅淑,是精神与灵魂的好伴侣;陆小曼,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这样三个出类拔萃的金童玉女,注定要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留下千古的绝唱。望着窗外潋滟的夏日,不知他们两两相遇的那天,是不是也有这么艳丽的阳光,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四目相交的暗涌。

在伦敦的雨雾中,一曲《月光》,一首《夜莺》,一场姻缘。康桥的夜泛轻舟,林间的碎碎漫步,志摩深信这就是他的女神,深信自己的生就是为了与林徽因相遇、相爱。然而,一番苦苦地追求,仍无法改变悲伤地结局。志摩初次迸发出的爱止步于徽因理智的判断与抉择,她选择梁思成,定是有她的道理,而今天,在我看来,林徽因的选择确是对的。纵然他们志趣相投与文学和诗歌,在精神与心灵上都是彼此的知己。但那个时代的力量,使她对志摩前妻张幼仪、对家父林长民、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和其父梁启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有她的社会立场,她不得纵容自己的感情,必须设身处地为与此相关的一个群体着想,冷静、理智地处理这场艳若桃花的爱情。我是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亦是佩服志摩的,也许做朋友、做知己,对他们更加适合。

这第一次恋情的失败,对志摩无疑是强烈的打击。挚爱的人嫁作他人妇,隔着迢迢的时间,我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凄苦与悲痛。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呐喊,他的哭泣,他的质问,他撕心裂肺的诗歌。而上天,就在这个时候,送来陆小曼,解救这颗破碎了的心。

一场华丽的舞会,一场华丽的遇见,一曲华丽的舞蹈。如诗般的相逢,总伴随着如诗般的结局。“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小曼,已是王庚之妻,虽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朵鲜花也被他人采了去。但他的到来,唤醒了沉迷中的小曼,闺中少妇的寂寞苦楚瞬间崩裂开来,小曼再也不甘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她需要精神的支柱,于是他来了;他需要心灵的抚慰,于是她来了。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谁都无法改变,即使遇到那么多的艰难与反对,他们依然肩并肩向前,从不轻言放弃。也曾彷徨,也曾疑问,也曾病倒,但是这位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和这位寻求真爱与呵护的才女,怎么会忍心错过生命中的璀璨若烟花的爱情?他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地从深夜飞向黎明。所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他们披上洁白的婚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位理想的诗人一定不会想到辛苦换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太追求完美了,也太容易把眼前的事物想象的完美。而现实与美梦的碰撞,注定以美梦灰飞烟灭为结局。婚后的小曼,依然习惯红灯绿酒的夜生活,依然习惯做众星捧月的交际花,依然习惯做出手大方的阔太太,甚至在翁瑞午的影响下开始吸食鸦片。全然忘记了她嫁的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供她挥霍。这到底是小曼的悲哀,还是志摩的无奈?志摩一直希望小曼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因爱情而改变,希望她专心于书画,把自己的才学让世人看到。而小曼却因此与志摩不停地争吵,他们之间,已没有了初爱时的激烈与热忱。我想,小曼是希望可以改变的,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应当走向的方向?只是她做不到,年复一年养成的习惯,怎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力不从心,正是小曼的痛苦来源。那一次争吵,他赌气的离开,却是最后一次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一语中畿,像他诗中——读《徐志摩爱情故事》有感

我是在盛夏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读这本书的。那潋滟的光束透过玻璃直直地漾在柔软的书页上,耀 眼的像是要把百年前的故事一一展露开来,把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毫无遗漏地呈现。

昨日之前,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理想派诗人。因那首《再别康桥》而铭记,因那句“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怦然心动。对于他的爱情,则所知甚少。当终于字斟句酌地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丰,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滋生蔓延,渐渐地生出罂粟般的花来。

时值五四运动初期,封建的旧中国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满城风雨姗姗欲来。他们,是第一批从黑暗中找寻光明的青年,用自己全部的爱与热情,追求精神与理想。像是黎明时朵朵绽开的花,开满巍巍晃动的古城楼。

徐志摩,生性浪漫,文采斐然,追求自由与至真至美;林徽因,知书达理,温柔雅淑,是精神与灵魂的好伴侣;陆小曼,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这样三个出类拔萃的金童玉女,注定要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留下千古的绝唱。望着窗外潋滟的夏日,不知他们两两相遇的那天,是不是也有这么艳丽的阳光,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四目相交的暗涌。

在伦敦的雨雾中,一曲《月光》,一首《夜莺》,一场姻缘。康桥的夜泛轻舟,林间的碎碎漫步,志摩深信这就是他的女神,深信自己的生就是为了与林徽因相遇、相爱。然而,一番苦苦地追求,仍无法改变悲伤地结局。志摩初次迸发出的爱止步于徽因理智的判断与抉择,她选择梁思成,定是有她的道理,而今天,在我看来,林徽因的选择确是对的。纵然他们志趣相投与文学和诗歌,在精神与心灵上都是彼此的知己。但那个时代的力量,使她对志摩前妻张幼仪、对家父林长民、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和其父梁启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有她的社会立场,她不得纵容自己的感情,必须设身处地为与此相关的一个群体着想,冷静、理智地处理这场艳若桃花的爱情。我是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亦是佩服志摩的,也许做朋友、做知己,对他们更加适合。

这第一次恋情的失败,对志摩无疑是强烈的打击。挚爱的人嫁作他人妇,隔着迢迢的时间,我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凄苦与悲痛。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呐喊,他的哭泣,他的质问,他撕心裂肺的诗歌。而上天,就在这个时候,送来陆小曼,解救这颗破碎了的心。

一场华丽的舞会,一场华丽的遇见,一曲华丽的舞蹈。如诗般的相逢,总伴随着如诗般的结局。“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小曼,已是王庚之妻,虽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朵鲜花也被他人采了去。但他的到来,唤醒了沉迷中的小曼,闺中少妇的寂寞苦楚瞬间崩裂开来,小曼再也不甘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她需要精神的支柱,于是他来了;他需要心灵的抚慰,于是她来了。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谁都无法改变,即使遇到那么多的艰难与反对,他们依然肩并肩向前,从不轻言放弃。也曾彷徨,也曾疑问,也曾病倒,但是这位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和这位寻求真爱与呵护的才女,怎么会忍心错过生命中的璀璨若烟花的爱情?他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地从深夜飞向黎明。所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他们披上洁白的婚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位理想的诗人一定不会想到辛苦换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太追求完美了,也太容易把眼前的事物想象的完美。而现实与美梦的碰撞,注定以美梦灰飞烟灭为结局。婚后的小曼,依然习惯红灯绿酒的夜生活,依然习惯做众星捧月的交际花,依然习惯做出手大方的阔太太,甚至在翁瑞午的影响下开始吸食鸦片。全然忘记了她嫁的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供她挥霍。这到底是小曼的悲哀,还是志摩的无奈?志摩一直希望小曼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因爱情而改变,希望她专心于书画,把自己的才学让世人看到。而小曼却因此与志摩不停地争吵,他们之间,已没有了初爱时的激烈与热忱。我想,小曼是希望可以改变的,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应当走向的方向?只是她做不到,年复一年养成的习惯,怎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力不从心,正是小曼的痛苦来源。那一次争吵,他赌气的离开,却是最后一次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一语中畿,像他诗中——读《徐志摩爱情故事》有感

我是在盛夏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读这本书的。那潋滟的光束透过玻璃直直地漾在柔软的书页上,耀 眼的像是要把百年前的故事一一展露开来,把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毫无遗漏地呈现。

昨日之前,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理想派诗人。因那首《再别康桥》而铭记,因那句“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怦然心动。对于他的爱情,则所知甚少。当终于字斟句酌地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丰,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滋生蔓延,渐渐地生出罂粟般的花来。

时值五四运动初期,封建的旧中国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满城风雨姗姗欲来。他们,是第一批从黑暗中找寻光明的青年,用自己全部的爱与热情,追求精神与理想。像是黎明时朵朵绽开的花,开满巍巍晃动的古城楼。

徐志摩,生性浪漫,文采斐然,追求自由与至真至美;林徽因,知书达理,温柔雅淑,是精神与灵魂的好伴侣;陆小曼,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这样三个出类拔萃的金童玉女,注定要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留下千古的绝唱。望着窗外潋滟的夏日,不知他们两两相遇的那天,是不是也有这么艳丽的阳光,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四目相交的暗涌。

在伦敦的雨雾中,一曲《月光》,一首《夜莺》,一场姻缘。康桥的夜泛轻舟,林间的碎碎漫步,志摩深信这就是他的女神,深信自己的生就是为了与林徽因相遇、相爱。然而,一番苦苦地追求,仍无法改变悲伤地结局。志摩初次迸发出的爱止步于徽因理智的判断与抉择,她选择梁思成,定是有她的道理,而今天,在我看来,林徽因的选择确是对的。纵然他们志趣相投与文学和诗歌,在精神与心灵上都是彼此的知己。但那个时代的力量,使她对志摩前妻张幼仪、对家父林长民、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和其父梁启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有她的社会立场,她不得纵容自己的感情,必须设身处地为与此相关的一个群体着想,冷静、理智地处理这场艳若桃花的爱情。我是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亦是佩服志摩的,也许做朋友、做知己,对他们更加适合。

这第一次恋情的失败,对志摩无疑是强烈的打击。挚爱的人嫁作他人妇,隔着迢迢的时间,我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凄苦与悲痛。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呐喊,他的哭泣,他的质问,他撕心裂肺的诗歌。而上天,就在这个时候,送来陆小曼,解救这颗破碎了的心。

一场华丽的舞会,一场华丽的遇见,一曲华丽的舞蹈。如诗般的相逢,总伴随着如诗般的结局。“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小曼,已是王庚之妻,虽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朵鲜花也被他人采了去。但他的到来,唤醒了沉迷中的小曼,闺中少妇的寂寞苦楚瞬间崩裂开来,小曼再也不甘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她需要精神的支柱,于是他来了;他需要心灵的抚慰,于是她来了。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谁都无法改变,即使遇到那么多的艰难与反对,他们依然肩并肩向前,从不轻言放弃。也曾彷徨,也曾疑问,也曾病倒,但是这位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和这位寻求真爱与呵护的才女,怎么会忍心错过生命中的璀璨若烟花的爱情?他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地从深夜飞向黎明。所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他们披上洁白的婚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位理想的诗人一定不会想到辛苦换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太追求完美了,也太容易把眼前的事物想象的完美。而现实与美梦的碰撞,注定以美梦灰飞烟灭为结局。婚后的小曼,依然习惯红灯绿酒的夜生活,依然习惯做众星捧月的交际花,依然习惯做出手大方的阔太太,甚至在翁瑞午的影响下开始吸食鸦片。全然忘记了她嫁的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供她挥霍。这到底是小曼的悲哀,还是志摩的无奈?志摩一直希望小曼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因爱情而改变,希望她专心于书画,把自己的才学让世人看到。而小曼却因此与志摩不停地争吵,他们之间,已没有了初爱时的激烈与热忱。我想,小曼是希望可以改变的,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应当走向的方向?只是她做不到,年复一年养成的习惯,怎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力不从心,正是小曼的痛苦来源。那一次争吵,他赌气的离开,却是最后一次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一语中畿,像他诗中——读《徐志摩爱情故事》有感

我是在盛夏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读这本书的。那潋滟的光束透过玻璃直直地漾在柔软的书页上,耀 眼的像是要把百年前的故事一一展露开来,把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毫无遗漏地呈现。

昨日之前,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理想派诗人。因那首《再别康桥》而铭记,因那句“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怦然心动。对于他的爱情,则所知甚少。当终于字斟句酌地读完这本书后,感触颇丰,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滋生蔓延,渐渐地生出罂粟般的花来。

时值五四运动初期,封建的旧中国思想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满城风雨姗姗欲来。他们,是第一批从黑暗中找寻光明的青年,用自己全部的爱与热情,追求精神与理想。像是黎明时朵朵绽开的花,开满巍巍晃动的古城楼。

徐志摩,生性浪漫,文采斐然,追求自由与至真至美;林徽因,知书达理,温柔雅淑,是精神与灵魂的好伴侣;陆小曼,能歌善舞,风情万种,素有京城第一美人之称。这样三个出类拔萃的金童玉女,注定要摩擦出爱情的火花,留下千古的绝唱。望着窗外潋滟的夏日,不知他们两两相遇的那天,是不是也有这么艳丽的阳光,记录下了那一瞬间,四目相交的暗涌。

在伦敦的雨雾中,一曲《月光》,一首《夜莺》,一场姻缘。康桥的夜泛轻舟,林间的碎碎漫步,志摩深信这就是他的女神,深信自己的生就是为了与林徽因相遇、相爱。然而,一番苦苦地追求,仍无法改变悲伤地结局。志摩初次迸发出的爱止步于徽因理智的判断与抉择,她选择梁思成,定是有她的道理,而今天,在我看来,林徽因的选择确是对的。纵然他们志趣相投与文学和诗歌,在精神与心灵上都是彼此的知己。但那个时代的力量,使她对志摩前妻张幼仪、对家父林长民、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和其父梁启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有她的社会立场,她不得纵容自己的感情,必须设身处地为与此相关的一个群体着想,冷静、理智地处理这场艳若桃花的爱情。我是佩服这样一个女子的,亦是佩服志摩的,也许做朋友、做知己,对他们更加适合。

这第一次恋情的失败,对志摩无疑是强烈的打击。挚爱的人嫁作他人妇,隔着迢迢的时间,我还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凄苦与悲痛。我甚至可以听到他的呐喊,他的哭泣,他的质问,他撕心裂肺的诗歌。而上天,就在这个时候,送来陆小曼,解救这颗破碎了的心。

一场华丽的舞会,一场华丽的遇见,一曲华丽的舞蹈。如诗般的相逢,总伴随着如诗般的结局。“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用这句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此时的小曼,已是王庚之妻,虽是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朵鲜花也被他人采了去。但他的到来,唤醒了沉迷中的小曼,闺中少妇的寂寞苦楚瞬间崩裂开来,小曼再也不甘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她需要精神的支柱,于是他来了;他需要心灵的抚慰,于是她来了。他们的相遇是冥冥中注定了的,谁都无法改变,即使遇到那么多的艰难与反对,他们依然肩并肩向前,从不轻言放弃。也曾彷徨,也曾疑问,也曾病倒,但是这位追求美与自由的诗人和这位寻求真爱与呵护的才女,怎么会忍心错过生命中的璀璨若烟花的爱情?他们奋不顾身,飞蛾扑火般地从深夜飞向黎明。所幸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他们披上洁白的婚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梦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位理想的诗人一定不会想到辛苦换来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太追求完美了,也太容易把眼前的事物想象的完美。而现实与美梦的碰撞,注定以美梦灰飞烟灭为结局。婚后的小曼,依然习惯红灯绿酒的夜生活,依然习惯做众星捧月的交际花,依然习惯做出手大方的阔太太,甚至在翁瑞午的影响下开始吸食鸦片。全然忘记了她嫁的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如此殷实的家底供她挥霍。这到底是小曼的悲哀,还是志摩的无奈?志摩一直希望小曼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因爱情而改变,希望她专心于书画,把自己的才学让世人看到。而小曼却因此与志摩不停地争吵,他们之间,已没有了初爱时的激烈与热忱。我想,小曼是希望可以改变的,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应当走向的方向?只是她做不到,年复一年养成的习惯,怎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力不从心,正是小曼的痛苦来源。那一次争吵,他赌气的离开,却是最后一次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一语中畿,像他诗中

青春这件小事

青春这件小事

温州第七中学 初一(1)班 金雪

百草园文学社供稿 指导师:姜蔚 联系电话:13738736761

窗外雨打芭蕉,帘内一灯如豆,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拨乱了我的思绪,扰乱了我的心弦,弹指一挥间,时光匆匆飞逝,曾经的旧相册,笑容却依然清晰,一直以为自己还是个没心没肺的孩子,蓦然回头,一只脚早已跨入了青春的门槛。

小时候的我,盼望着青春的到来,认为青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现在的我,因为刚刚走进青春的殿堂里,所以我对青春还是茫然。

我们扬起了下巴,青春用挑衅的目光张望着世界,看似倔强坚强,可心里藏着惶恐迷茫。

大人们啊,我们理解您们塑造得优秀,可是请明白:并不是寒冷锋利的可到雕出了没理的塑像,而是一双东得印上美的眼睛,一颗充满的心,一双温暖的手才雕出了美丽的塑像。

青春的心,稚嫩柔软。所以,伤害与温暖,都可以深深铭记。最后,所铭记的,和时光交融,成为我们青春期所特有的性格。

小时候有很多谚语,等到现在,才明白只是一些美丽的谎言,比如“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这句话只考虑了农民伯伯勤劳的变量,却忘记了考虑天气好坏、物价涨跌等相关,实际上,收获是一个多变量函数,并非单变量函数。

我更喜欢用严谨的数学来定义:耕耘是收获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既要推导出收获,必须有耕耘,可耕耘却不一定能推导出收获。

青春期的我们,总是有一种喘喘不安的心,多以,我们喜欢把自己的忧伤和感慨写进日记,但是,我却忘记了:我可以锁住日记本,却锁不住我的心;我可以锁住我的心,却锁不住爱和忧伤;我可以锁住爱和忧伤,却锁不住你追随的目光。

青春,多年后,我可以,云淡风轻,微笑着与你握手,再轻轻道别。虽然不能让时光永远停住,但我不后悔我曾经拥有过。

而那个,那个未及出口的字,你永远不会知道,它被深锁于滔滔而逝的时光河底。

青春在哪里?

每个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幕布。勇敢、冲动、懦弱、好奇、渴望、困惑、伤心、失望、思索······所有属于青春的绚丽色彩都在那黑白分明的幕布中上演。当它缤纷地演出时,我们却懵懂无知,即使它近在我们的眼睛里面。正因为它太近了,近在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无法看到。

唯有当它逐渐远离时,我们才能看清楚。看清楚那一切也许精彩、也许不精彩的故事背后的因果得失,可是,一切已经是定格后的胶片,无论我们是微笑,还是落泪,都只能遥遥站在时光这头,静看着时光那头的荧幕上的聚与散、得与失。

原来,这就是青春,唯有它拉开后,我们才能看清楚。

党,你永远在我心中!

党,你永远在我心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是为了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写的,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强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繁荣与昌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和平与自由...... 从建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碰到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最终先烈们用自己的身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造就了今天。党的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永存我心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从1949年10月1开始,中国共产党又做出了一些重大的决定。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打败了当时强大的美国,证明了中国的强大,巩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发展轨迹。中国从屈辱到自立,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进步,每一步,都是和中国共产党密切相关的。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进而走向和平崛起之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带领13亿中国人正在走向强盛,这是有目共瞩的。让我们对明天充满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我们正一步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从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开始,中国在党的领导下逐渐奔向小康社会,中国人用自给自足来证明中国人的能干,用勤劳证明中国的繁荣,用智慧证明中国的灿烂文化,用科技证明中国的发展,《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不是最好的表现吗?党的丰功伟绩将铭记我心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你永远在我的心中!

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开始,高考作文已走过了30年历程,30年的高考作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总结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反思其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前进方向,对作文教学评价及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回首30年高考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高考作文的不同特点。

20世纪70年代,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和缩写、改写,关注意识形态,政治色彩浓烈,文体主要为记叙文。比如1977年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20世纪80年代,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强调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和记叙文。如1984年,要求考生谈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1985年,要求考生写信呼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仍以材料作文为主,关注社会生活,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如1990年,就两位小姑娘对玫瑰花有刺的不同看法进行思考;1991年,就“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展开辩论;1997年,就“乐于助人”和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悄悄走开”两个材料发表议论。9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自我发展,如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21世纪,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多种命题形式并存,各种形式的作文相互渗透,作文命题形式趋向多元、交融。这一时期,“发展等级”概念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继推行,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高考作文文体开放,表达自由,更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彰显人文精神,鼓励考生写出有创见、对问题有深层思考和辩证思考的作文;同时,寻求限制与非限制、开放与有序的和谐、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小我与大我的契合、言语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0年高考作文在变化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文章天下事,高考作文“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没变,一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思考社会矛盾,体验时代精神。而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以社会政治为热点;80年代以社会生活为热点;90年代开始关注自我发展;21世纪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倡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高考作文命题表面上回避社会热点,暗地里迎合社会需要、关注社会热点。

第二,强调哲理思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哲理思辨可以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格局。关注理性和辩证性,作文命题所给的材料和话题需要考生对生活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要求考生掠去浮华,探求现象背后的实质,用辩证眼光去理解、分析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像1986年的材料作文“树木·森林·气候”,1995年的材料作文“鸟的评说”,都要求考生正确、全面地分析材料,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和铭记”,话题本身就充满思辨色彩。2007年全国卷的漫画作文“摔了一跤”,也需要透过漫画表象,揭示理性内涵,写出深层意蕴。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思维发展的需要,也契合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写作教学目标。

第三,重视思想导向。作文即做人,高考作文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关注一直没有削弱,注重考查学生的思想修养。1979年的改写《第二次考试》,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7年的“关于‘帮助’”,等等,触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呼吁人间真情永驻。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品格”“战胜脆弱”,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等等,是对世界观的关注。

高考作文在“变”与“不变”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的有下面几点。

第一,内容方面限制过多。历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有明显的思想倾向,事先有价值取向问题,有较强的政治色彩、道德色彩,试图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如2000年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事实上“答案是唯一的”也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答案之一,但考生敢写吗?不敢写。1997年的“‘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1998年的“战胜脆弱”、2001年的“诚信”和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主题和立意限制性太强,都是别无选择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典型的崇尚理性,其主题先行的不当预设使几百万考生异口同声:为了有一个客观认识,必须排除感情因素,不能感情用事。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2007年的“关于‘帮助’”等,自主立意的余地也非常有限。从这一层面看,多维是假象,单一是实质,潜规则是实质。还有相当多的道德的东西在难着考生,相当多的学生不敢换角度去写。高考作文考的是想象中的学生,不是真正的学生。我们的高考还没有给考生一个真正开放的空间。高考作文命题过分地限定了学生选择言说内容的权力,使学生失去了写作自由。

第二,语言表达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就是语言的艺术。高考作文对语言表达重视不够,特别是对规范化的语言表达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发展等级,容易导致考生为得高分而追求形式,忽视内容需要,忽视基本表达。一些考生基础的语言表达不过关,乱用标点,滥用修辞,重复?唆,繁简不当,语言幼稚,语体不合,语句不通,表达不畅,词不达意,东拉西扯,书写不规范,逻辑不严密;一些考生为了“文采”,刻意地用排比、类比开头,用排比段举例,拼凑一些华丽的语句;一些考生为了“个性”,不惜“钟情”网络用语、西洋词汇、文言古语。综合起来看,高考作文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弊病不可忽视。

第三,写作文体收放失度。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更多地提倡文体自选,在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宽广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写作才情和个性魅力的充分展示。因此,近年来高考作文呈现出了考场作文少有的文体繁荣景象。但这却让不少考生误以为,越是另类的文体越能体现出创新的色彩,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于是不考虑表达需要和自身实际,动起笔来常常避熟就生。于是,话剧、小品、日记、网络日志、就诊报告、文言文、会议纪要、导言、节目访谈、现场直播等外观别致而内容空泛的非常规文体层出不穷。一味另类,盲目破格,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

第四,为创新而创新。高考作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和写作才华,但一些考生为了赢得发展等级的加分,陷入了创新的误区,为创新而创新,为求异而求异,没有处理好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见解独特与内容合度、形式创新与文体明确、个性化表达与规范化表达、想象虚构与真人真事、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等各种关系。出现了不少“反常”而不“合道”的现象:立意刻意求新,牵强附会,故作惊人之语;内容胡编乱造,东拉西扯,缺乏生活底蕴和真情实感;语言过于花哨,矫揉造作,失去清新活泼之美。为了展示个性,甚至不惜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搬用他人的文章,等等。类似这样的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更不要说新颖别致,体现出创新和个性了。

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及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对高考作文改革和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纵观30年高考作文出题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今后的高考命题及作文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第一,联系社会现实生活。高考作文命题应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学会读报,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信息,从社会热点信息中选择积累写作材料。阅读教学也要注意和社会现实的关系,在课堂上引入时代活水。要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展开讨论。2007年全国卷I为漫画作文“摔了一跤”,有不少语文老师反映,好学生使不上劲,有能力发挥不出来,有差距体现不出来。平时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没有关注社会,没有思考生活,更不可能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深层的认识,自然会在写作时惊慌失措,“使不上劲”。与此相反,有的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曾组织学生进行过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结果。有了这样的日常关注,学生自然会在高考时左右逢源、思路畅通。

第二,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高考作文应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更中性些,避免误导。应打破潜规则,增加思维张力,出项度更宽广一些的文题,最好不以观点命题,不出有明显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的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文题,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也可出一些突出地方特色的文题。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要尽可能使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让考生的实际水平得以发挥。近年来我们一些地方性考题可以说实现了高考题目的多样化和多项度的思维空间。如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题“怀想天空”,2006年北京的高考题“北京的符号”,上海2003年以来的“杂”“忙”“我想握住你的手”等文题。日常教学应重视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操作中少一些限制,少一些僵化的指导,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拟题。指导学生从立意、题材、结构、体裁、语言等不同角度展示创意,追求创意的多样化。督促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以个性化阅读促进个性化写作。激励学生尝试用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写创新文,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第三,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是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方面的重要目标。恩格斯说过,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理性、思辨性恰恰是我们学生的弱项。青少年学生容易偏激,思考浅尝辄止,不善于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或喜欢讲大道理,不善于从小的角度切入。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看,其突出特点是关注理性。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科学认识观,尽可能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平时应注重理性思辨能力的训练。可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某个观点或某则材料作思考辨析,也可以挑选优秀文章让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同时,梳理和掌握政治课本中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的武装,有了辩证思维的深度,有了对人生深层次的内在反思,才能写出符合题意、深刻、有新意的作文。

第四,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写作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写作论述文、实用文的能力一向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倡导个性化、人本化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已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拥有一席之地,文学作品写作与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并存已成为可能。高中作文教学应处理好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的关系,平时作文应对各种体裁都进行练习,练好基本文体,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兴趣,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实现写作的个性化。可以以论述类写作为基础,同时,让文学类写作、实用类写作与论述类写作并行发展;以话题作文为主,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多种作文形式共同训练。

第五,彰显语文学科特色。高考作文首先应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让大多数考生甚至所有考生都有话说,应更多地关注文章的信、达、雅,引导学生表达得更充分、表达得生动而有活力。语文学科性质最突出的应是其交际工具性,培养学生有效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作文训练的自身规律入手,和课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课文教学中运用“表达阅读法”,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课文学习和作文实践联系起来,把自己所想与课文作者所思进行比较,在对比反思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要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必须广泛地阅读,多读名家名著,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积累文章结构模式,积累语感。要重视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生动。在日常的读写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作仿写练习,坚持练笔,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并在互评作文时了解他人作文中的毛病,并与之比较,使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要使文章富有文采,就要使学生善于品味名家遣词造句之妙,感悟作家运用语言的规律和独到之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选用生动的词语、灵活的句式,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引用诗词名句,并注意渗透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注重理性思辨、文字之美的同时,必须倡导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文题上,应该以人为本,切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重视体验与个性,体现选择性和多元性,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进行深刻的思考,弘扬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溯其源流,方能明其走向。反思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可以使我们更理性地看待高考作文,更理性地认识语文教学问题,也可以使高考作文更理智,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适应学生发展之需和语文学科发展之需。纵观高考作文30年来的变迁,其变化趋势是:写作文体从封闭限制走向灵活开放;写作思路从单一集中走向多维多项;写作内容从聚焦政治走向关注社会生活,注重人的发展,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命题形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各命题形式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高考作文题的变化,折射出了社会的沧桑巨变,浓缩着主流价值观的与时俱进。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作文题将更加多彩、更加科学,将朝着时代性、开放性、哲理性、言语性、人文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