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书评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那一天,真难忘

国庆放了这么多天的假,不好好放松一下可真对不起自己啦!于是,我们一家报了旅游团参加深圳海洋世界一日游。我们于公元2009年10月4日早上7:30坐上了旅游巴士。随之,车也起程了!

在9:35这个海洋世界开放的时间里,我们也同时抵达了深圳海洋世界。来到门口,看到如此气派的喷泉,想起了七年前:那时我读幼儿园,因参加亲子活动,与妈妈一起来到了这里。七年后的今天,我又来到了这里,见证了海洋世界7年来的变化,也为了能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丰富知识而来。

首先我们来到了海洋剧场,看到了惊险刺激又不失精彩的表演。美丽的姐姐们在表演水上芭蕾,他们的表演令我知道了人类竟然可以这么厉害,在深海里,竟然可以保持游在水面上,不会因体重的关系而往下沉;惊险的极限高空跳水令我明白:人类可以创造奇迹;小丑幽默跳水令我知道:人们很聪明,可以想出这么多令人哈哈大笑的幽默表演……

然后我们来到了水族馆,我见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鱼:石头鱼、娃娃鱼等名字很奇怪的鱼,我们再海贝馆里看见了许多螺,有:法螺、曼螺、针螺、鼻螺、笔螺、沟纹曼螺等许多漂亮的螺。

那天令我见识到了许多海洋生物,知识面也丰富了许多。那一天,真难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爸爸的亲子阅读心得

在这春华秋实的季节里,在绿城育华小学第五届“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读书文化节的氛围中,我拿起多年未从拿起的笔,重拾读书乐趣,回味读书带来快乐。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观看壮阔的景色,就只能登得更高,就要拥有更多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好读书,读好书”,但说实话在儿子没诞生前,心中虽然明白以上道理,但从无付诸行动,而真正去体会,去理解,去实施,去得到升华还是儿子的诞生后。 儿子诞生的10年是我重拾书本的十年,是学习的十年,是快乐的十年,同时也是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十年。记得在孩子刚刚诞生的时候我和孩子的妈妈就买来很多的画册,在不知道他能听不能听懂,能不能看懂的情况下每天指着画册讲解给他听,给他看,慢慢的感觉到多讲讲他也似乎可以听懂,而且还会很专注的倾听,似乎明白了什么……后来慢慢他自己能主动地去翻阅,会指着图画依依呀呀了,然后我和孩子的妈妈会很认真的和他一起看图讲故事,这时总是能看到孩子的专注,能听到孩子天真、爽朗的笑声……后来慢慢地他会说了,他要讲故事给我们听了,而爸爸、妈妈、外婆是他的倾听对象了,我们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排排坐着,听他讲故事,同时回赠他的是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和赞美声,而这时候,他不知道有多得意,多自信,多自豪了!慢慢孩子在睡觉前的必修课是我们给他讲故事,故事里情节他比我们更清楚,甚至我念错一个字,他也会睡眼朦胧的含含糊糊给我说:“爸爸你念错了,应该是……”而且每天的故事是一个接一个地讲,有时看到他好像睡着了,我轻轻走开的时候突然会:“爸爸,再讲一个,我还要听嘛!”只要是在家的日子,晚上都是陪着他一起看书、下棋、讲故事,分享书中的人物、情节、内容,直到他带着幸福的笑容,带着读书的快乐,带着书中的故事进入梦乡…… 孩子在慢慢的长大,由于书本的接触、阅读,很小时候就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知识,小时候我们带他出去,他总能很好的和陌生人沟通,非常自信,用朋友的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今年暑假他妈妈带他出去旅游的时候,他因为知识面广,了解很多的历史人文,还被导游尊称为“师傅”!和同团的比他高年级的姐姐成语接龙的时候,对方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那些陌生的团友都“啧啧”称叹!他的妈妈不知道有多骄傲……当然这一切离不开书本,离不开平时阅读的积累,也是真正意义的“悦读”。 孩子随着知识面的增加,阅读从画册,到少子画册到多字画册到全文字的书本,在不断地进步,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也是尽可能的跟住他的脚步,尽可能的他关注什么,他学习什么,他读哪本书我们都跟住他步伐。有段时间我没跟着他一起看书,我们的沟通马上出现障碍了,以前简单的知识我们基本可以应付,随着他阅读知识面的扩展,很多问题,很多知识我们不明白,不了解,这样我们做父母的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一份和孩子交流、沟通、学习的好机会,慢慢就会疏远,就会缺少沟通,缺少交流……所以在我们床头柜上都是放着他读的书,他白天看什么书,我晚上读,第二天我们可以聊书中的事情,人物,还可以共同点评,真有其乐无穷,增进感情(由于工作的关系,我陪他的时间不多,以前他和我的关系有“紧张”过,但是现在由于我们可以在一起聊历史、聊军事、聊政治,现在出去散步,他不再是黏妈妈的小男生,而是我屁股后面的“跟屁虫”了,这些都是我能和他阅读同样的书本,有共同话题)!在跟着他阅读的时候,慢慢我自我感觉也学到很多知识,甚至在工作中也能运用到书本的很多知识,而且在公司里面还要求全体人员多读书,多看报,多了解各种信息,这样可以找到更多有共同语言的客户,朋友…… 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书本架起亲情,友情的桥梁。 记得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同学们,家长们朋友们:“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让我们与书交朋友吧!让读书之花,盛开四季校园。让读书之根,深扎家庭中,永驻您心中!||| |||

距离•网络

海盐博才实验学校 八(3)班 陆思怡

这个学期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就叫做“我看网络”。我才忽然发现,网络不仅仅指计算机网络。“网络”一词,一般的解释是“纵横密布、交错不可分”。除了计算机网络,还有电网、水网、电话网、销售网,形形色色的网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没有了网络,生活就不会那么便捷了。

人们常说,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球已经成为了地球村。网络让人们可以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可以让大洋两岸的人民互相交流,可以在现在观看以往的事物,无论是空间或是时间,都因为网络而更加近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查询各种资料,第一时间知道世界各地的大事,观看各色的电影、电视,阅读书籍与报刊,与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聊天,人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但是,当人们认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更近一步时,实际的距离却愈发遥远了。

同学们会抱怨,父母与老师反对上网,但却没有想过,当他们沉迷其中时,他们与父母就多了一份疏远,与父母的共同话题越是少,就越是独自上网,长此以往,就不再拥有共同语言,亲子关系因网络而疏远了。

有人爱旅游,却苦于没有经济条件。他会在网络中搜索美景的资料介绍,看漂亮的图片,秀丽的山水仿佛就在眼前。而当有一天他能够去旅游了,他会怎么想?反正在网络上已经领略了那里的美景,就不要浪费钱财再去了吧!他就是如此错失了一次与美景相见拥抱的机会,无法体会真正的震撼。他与美景的关系就这么疏远了。

有人热衷上网购物,网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却不曾亲自上街,淘上一两件喜爱的东西。网上的东西虽好,买回来却经常发现不适合自己,就搁置在角落,而亲自买回的东西,总是适合自己而时刻惦记着的。在不知不觉中,他与自己喜爱的东西就失之交臂了。

在生活中,互联网固然是个好东西,它让人了解相距遥远的人与事,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与生活的亲密程度,失去与亲朋与自然与生活真真实实的亲密接触,错信了那飘渺而无实物的幻觉。

我总与网络有或这或那的关系,却也要谨慎地对待我与它的关系,这种距离美才是我认为最美的网络。

一对好朋友

一对好朋友新一小 三(4)班 钱奕榕 我有个只比我小三天的好朋友,名叫瓜瓜。他浓眉大眼,塌塌的鼻子,一张瘦瘦长长的脸。人如其名,他有着一幅和田野里能唱的小青蛙一样清脆响亮的好嗓子。他很喜欢唱歌,也唱得特别棒。我和瓜瓜从小一起玩耍,从不吵架,是最要好的朋友。 记得有一次,我们俩跟着妈妈参加了一个去上海旅游的亲子旅游团。一路上,导游小姐提意,让我们小朋友轮流上去表演节目,瓜瓜第一个跑上去用他那清脆的好嗓子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青藏高原>>,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轮到我表演节目了,可是我怎么也不敢上去.这时瓜瓜就鼓励我说:“不要怕,上去表演一个,没关系的,要不我陪你上去。”于是在瓜瓜的陪伴下我鼓起勇气上去唱了一首歌。下来的时候,瓜瓜使劲鼓着掌说:“你唱得真好,太棒了!”在瓜瓜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我终于改掉了胆小害羞的毛病。 不过瓜瓜的大嗓门有时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有一次我们去听一个钢琴演奏会,在会场里大家都很安静,可是瓜瓜的大嗓门还是不改,继续大声地说话,引得大家都朝我们看。我连忙拉拉他的衣服轻声对他说:“瓜瓜,小声点,这儿是公共场所,要安静”瓜瓜听我一说也发现有些不对劲,往四周一看,发现大家都在朝他看,他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吐着舌头不好意思地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要安静!”在我的不断提醒下,他也终于改掉了去哪儿都大声说话的坏习惯。 家长见我们相互帮助,和睦相处都每常高兴,夸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也希望我和瓜瓜能一直和和美美地相处,快快乐乐地长大。

行遍万里路,品百般人生

每个假期,妈妈都会带我去不同的地方旅游,我们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三亚、厦门、香港、丽江、青岛…, 今年我去了北京、蒙古共半个月,后来又回到山东-我亲爱的故乡。 我就用风景篇和亲情篇来表达我的暑假游的感受吧。 风景篇:妈妈常跟我说:小时候带你出来玩是为了满足你的眼睛,用它去发现自然的美景,长大了出来旅游除了要用眼睛去发现,更重要的是用心去体会;每个城市、每处景观都有独特的味道;旅游,会让青少年们充实内心的世界,体会多彩的人生。受妈妈的影响,越来越多她的朋友加入了亲子游的行列,我也结识了越来越多的“小驴友”。北京:在北京的八天里,我游览了代表古代京都的故宫、长城、颐和园,也游览了代表新北京的鸟巢水立方及后海;见识了传说中北京的哥的热情与口才,也体会到了耳闻中北京地铁的便宜与便捷..故宫与长城的大气震撼了我,鸟巢与水立方独具匠心的设计吸引了我,爬长城的累与征服长城的那种喜悦将永远铭刻在我的骨髓中,老人、小孩与外国友人的那种旅行在北京的满足感打动了我…蒙古:蒙古是绿色的海洋。只有身临其境,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会什么叫“广袤无垠”,驱车几百公里,满眼全是绿绿的草原,在这个场景下去听“陪你一起看草原”等高亢的蒙古歌,别有风味。 所以我体会到歌曲是有生命的,当赋予它特定的环境时,它是那样生动;同样,动物是有语言的, 每家牧民的上千只牛/羊/马,都有领头的,它会前呼后应照顾到团队中的每一员,狂奔的马队会把小马驹放在中间保护着,带头和垫后的都是高头的大马, 动物们用他们特有的默契组成了和谐的草原上的大家庭。 我感动着动物们的犊子之情,感动着牧民们的最真实的纯情与热情,感动着每一首草原上的高歌…

同样令我感动的是我们的父母。每次旅行提前几个月他们就策划,安排好所有的细节,一路上背着最重的行李,他们相机的快门永远对着青春年少的我们。我们的每点进步父母都惊喜,我永远记得当我写第一篇游记时妈妈惊喜的眼神,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主动写游记;他们把年假期都安排在寒暑假,为的是陪我们旅游看世界;试想一下,我们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感恩的心, 我自己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希望我们初一所有的同学共同记住这句话并用行动报答我们伟大的父母。

亲情篇: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回山东老家,因为那儿有我无数的牵挂,有无数难以割舍的感情。每次回去前一两个月,亲人们都会问我回去的确切时间,每次回去迎接我的是一张张熟悉且无比亲切的笑脸;我喜欢老家淳朴的民风,喜欢那儿跟我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喜欢夏天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聊天乘凉,喜欢夏天躺在平台上看天上密密的银河… 每次谈起老家,我都会涛涛不绝,因为这是我成长的沃土,我已经把无数的情感的种子播撒在山东的那个小村子里。我尊敬老家所有辛勤劳动的人们。不劳无获是每个人都理解至深的真理,只要能够走动的人,都会尽量种点地,自给自足。我跟着亲戚们去田野劳作的时候总是特别开心,光脚踩着滑滑的泥,手里捡着土豆或其它农作物,抬头蓝天,周边是绿色的各种庄稼或果树,我喜欢这种大自然的纯美,更喜欢劳动致富的人们。

每年回去两次成了我跟亲人们的不变的约定,也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在老家我得到太多的快乐,也学到太多的宽容与孝顺。亲情无价,我会永远把亲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行万里路,作用等同于读万卷书,它增加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心灵;青春的我们用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对我们所有的安排!让我们用年轻的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感悟人生的多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