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之都"给城市诗歌,还以文乡诗国的命名“---牧羊人1.历史的门谁都无法追溯婴儿的降临是何年何月几时几分这是一段没娘的历史这是一段盘古开天地的原古传说相传西晋太康元年梅江河洪水泛滥河里的泥沙将一个婴儿的声音拖出水面从此,这里的天开了,草长了,花儿开了蚂蚁也陆续从洞穴出来运动他们开始支吾自己的语言他们开始舒展自己的胳膊并建起一座座圆圆的城堡关于上古的传说我只能以梦相告在安宁之都梦是年轻的上古的传说也是年轻的2.新庄一放牛班的春天不是简单的春天充满点暴力充满点野性旁边站着两头高壮的公牛他们正在为一只黑色的母牛(黑母牛向来都抢手)进行最后的战役一个回合下来胜者傲立战场败者逃之夭夭虽胜负已分可面对不远处的黑色母牛胜利者的鸡巴却怎么也硬不起来3.新庄二我庆幸于我不是一个男人的儿子我庆幸于我不是一个女人的儿子我庆幸于我属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4.城南大桥那时侯人很小,桥很高站在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明朝的水口塔以及香火很旺的永宁寺声音从堤坝传来人群蜂拥而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眼神都抛向了梅江河一具漂浮的尸体“看哪,他的头还在动,他还活着”一个嘹亮的声音从人群脱颖而出并被桥上的一位学生听见不到五秒种的时间只听见扑咚一声一个身子从桥上落入水中通过人工呼吸落水的人被解救回来学生成了我心中的英雄被铭记一时后来听说他得了大三阳5.永宁寺听说那个方丈去世了就是在我三年纪给我们讲佛法那个其实我已经不记得他的模样也不清楚他当时讲了些什么我是个与佛无缘的人却喜欢在寺庙游荡为一些红尘之凡事找一个解脱之窗口6.水口塔二年级的水口塔是破旧的几乎没人管里面黑忽忽那年我们去春游准备登上此塔同学饶小勇第一个破铁门而入只听见他哎呀一声头被铁门的钢丝划出一条长长的口子鲜血只往外奔从那次之后每次登水口塔我都会轻轻的,慢慢的低下头钻入7.唱戏那些化完容妆的女人看上去真美丽可是他们的双手却显的略微粗糙这些来自青塘的戏班子这些来自青塘的唱戏的女人是不是春节过后与普通百姓一样带孩子洗衣服扛锄头我不得而知但他们舞台上的惊艳、妩媚我至今记得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唱戏的人儿我却始终没有再遇到过8.东门桥头噼里啪啦那是少妇洗衣的声音上水上水那是壮汉划桨的声音这曾经是妇人的集散地这曾经是壮汉的集散地妇人们有序的做着妇人的事情壮汉门有序的做着男人的事情少女的子宫在这里等待新生儿的怀孕一条条龙舟象男人的精子快速的划向女人的子宫9.宁都起义纪念馆他日英雄今日鬼枪林弹雨梅江水两万征兵云集处军旗底下添春晖自古客家家为重苍发娘亲盼儿归清明佳节红地游青苔门前人心瘁10.宁都二中后来,如果我不写诗或许,将永远不会对这个学校曾经的校长邱国坤有点记忆其实现在的记忆也只不过是那本他曾编辑的《宁都翠微峰古代诗歌集》至于他长什么样现在在哪里与我无关今日提起他的名字仅仅是因为我遗憾于当年未能拜读他的这本书11.95严打天是灰色的可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拉上刑场的姓万的小伙子笑容是灿烂的当时的距离很近我很小,他很大他把我当小弟弟看待给我买零食那天是灰色的走在刑场的道路上姓万的小伙子笑容依然是灿烂的他那么帅气那么阳光我很小,他很大我只听见枪声却什么也不知道12.宁都中学阿,那天边的云朵就是您白色的荷叶群你苗条的身材婀娜的体态伴我度过每一个春梦哦,晚了,晚了那美丽漂亮的县城女同学早已穿上他人定做的嫁衣或许还抱着一个孩子了每当在都市想起这段发黄的闷骚的青春期心理无比难受这种情结也一直阻碍着我对于母校的关爱13.果园情父亲收起锄头扛在肩上从山顶往下望自己耕耘的这些果树站在父亲背后身为儿子的我突然觉得此时此刻特别渺小14.k粉你在动我没有动,是你自己在动我没动,是音乐在动,灯光在动一个个幽灵般的身体在慢慢的蠕动这应该是个现场的舞台剧对白都那么的充满舞台味他们把脖子伸得很长他们把手伸得很长他们能吻到曼哈顿女人的嘴唇吗?他们能抓住丰满无比的乳房吗?先生,请站稳了,地上可全是碎玻璃15.骑摩托车的,观后感一个女疯子在沿江路上裸奔有些在楼上拿望远镜望之有些在路旁瞬间瞥之有些在后面观之我从远处驶来看她的整体到她面前我油门放小看她的局部到她后面我用观后镜看她的屁股唉,要是这女人不疯真不错16.体育场陌生的外表怎能让我察觉到她来自宁都本土那些关于青草的生长鹅软石、以及自行车碾过马路的叫喊声都不见踪影踩在亮堂堂的大理石上除了陌生就是冰冷谁来温暖这个广场的冬天谁又来为她的夏天而降温这是个问题17.火的种族谈不上对火的信仰他们也并未预料在黎明时分,整个夜都被他们给点燃他们只是举起了自己手中的火把寻找失踪的牛羊寻找丢失在田里的谷子关于火的源头在这座城市总是显的不经意甚至是滑稽18.马家坑在城市南边以天然的山为屏障形成一个巨大的坑阳光并不经常射向此处倒是闪电、暴雨长期往来偶尔有慕名者兴致勃勃地跳下去参观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爬出来为此,那些家中的妇人总是用恐吓的口吻教育孩子离那个坑远一些再远一些否则,那里的吸血鬼将把你吃掉19.美食街从大富豪酒店走出的醉汉与江湖结下血海深仇从新世界茶馆方向驶来的摩托车从醉汉正面碾了过去随后就是一块红砖拍中脑门血流成河四年了,为兄弟那场失利的血战我在梦里演练过数次的复仇计划20.县医院在门口等待的不仅仅是那些活着的穷病人应该还有更多的想在另一个世界寻求健康的穷鬼终究是穷护士妹妹的笑容吝啬的要命21.小十字街小十字街离大十字街并不远在宁都,这样的十字街多之又多而事实上,它早就有一个新名字只是喊了几十年的街道名一时半伙改不过来但终究有一天还是会改过来的22.孙中山祖坟此地无银其实此地真有三百两我虽没去挖但明明墓碑上清清楚楚写着“三百两”的字样我奇怪于那么多来此朝拜的仕途之人怎么没一个仔细看过那块碑文23.翠微峰关于她的美丽在山的脚下已经排满了赞美之词我刚磨好墨想挥洒几句千古之绝唱但实在找不到一块空地让我下笔有的时候我在想山脚下堆满了关于它的碑文就算我有地方可下笔或许用不了多久那千古绝唱也将淹没在无数的句子当中想到此处我便收起了刚余热的手24.冬天冬天的梅江河像一张巨大的床横卧着无数的怕冷的懒人25.商贸城的果农为了得到我家的油奶果水果贩子一不开价二围堵一个上午过去了父亲的果子无人问津面对围堵了一上午的那名水果贩子尽管她是一名妇女父亲依然坚决的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随即叫她滚26.给学生饭老板的思考一个鸡蛋居然能做出七碗鸡蛋糕这是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27.青龙岩,我的高三十班青龙岩往里走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千喜年的冬天在水库里一起留影的同学第二年去了南开大学西南财大重庆大学华东师大东北师大沈阳工大山东财大南昌大学华东交大.......8年过去了面对照片他们都去了哪里?他们都和我一样老了吗?28.北门车站坐上开往城市的客车坐上开往梦想的客车像坐上宇宙飞船瞬间逃离这个城市是的,我讨厌这个城市像讨厌汽车的尾气一样看都不想再看一眼后来父亲告诉我那天为我送行的亲朋好友除了挥手告别的还有挥泪以别的因为我没有回头所以啥也没看见29.下马岭听说这里埋葬了许多的达官文人还听说后来的文武百官只要路过此地便会下马跪拜这满山的魂灵在后来,就是现在这里每天都车来车往我相信其中有许多的人比如我这样的写字人心中曾无数次的跪拜过这里的先祖但他们以及我都没能真正去做有人会说你不相信科学有人会说你是傻B说着说着这下马岭的野草也就长了很多说着说着这世间的人也就老了很多30.奸杀发生在多年前罐头厂的杀人事件尸检结果为奸杀全城上下议论纷纷猜测形形色色的现场有人说是先奸后杀有人说是先杀后奸其实那池塘里的月亮是见证过凶手的高潮以及致人于死地的瞬间但这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注定要让月亮独自守口如瓶到永久谁能翘开月亮的嘴巴呢31.箩夫如此崇高的职业在众人的眼里却敬而远之他们操练的不仅仅是一具具死尸还有城市的使命或许不懂文化但他们传扬着客家人千古不变的信仰为了能顺利地去到我的后花园在有生之年我决定看见他们就以礼相待32.卖萝筛的营销学无可厚非我卖的萝筛是全宁都最好的这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声音是真实的所以我的声音也是真实的“你打算买,我就打算卖,你打算卖,我就打算买”............33.文科生他们学习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后便提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伟大口号这个喜欢歌唱的城市从此变得鸦雀无声那么多的歌者被时代顶到一个角落他们习惯性的学习藏族舞蹈低着头,窝着背在黑夜与满天星辰一起共舞34.自慰人生最早的内疚来源于青春期频繁的自慰使得念书总不能集中精力对不起父母每每想到此处觉得自己特像一点不滑稽的小丑而当时最大的无奈在于每次都自我欺骗下次不干那傻事了!35.凤凰牌自行车穿过城南大桥的人,是我穿过博生东路的人,是我穿过解放路的人,是我穿过老衙背的人,还是我..........我的凤凰牌自行车两个轮子转过多少轮回斑斑锈迹记录着我与这个城市的青春爱恋36.坐山为王这里的孩子总喜欢玩坐山为王的游戏他们从小就开始有了王的想法他们取笑十岁仍尿床的孩子他们欺负胆小萎缩的孩子瘦弱的孩子越来越坚强健康的孩子变成了盲人不管如何那坐山为王的游戏从来就没停止过37.擂茶是和谐社会的营养品在这座城市有多少人喝过擂茶又有多少年轻人知道擂茶当给您一个陌生的路人甲端上一碗香浓的擂茶你的心里会对东家的笑容怀有疑虑吗?38.鸡狗哲学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宁都人口头的谚语每次我以一个宁都男人的身份衡量我的异地爱情时心里翻滚着感伤那些拥有鸡狗哲学的朋友都来给我把脉说我在错误的滋养女人的优越感致使我活得不如他们洒脱39.辣那个从吃辣家族走出的孩子来到都市奔波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不再大汗淋漓的去享受宁都式晚餐他甚至害怕这样的晚餐激活他多年未曾复发的痔疮40.村里的老人小路崎岖通山顶我捧着书从山脚沿路而上一边看书一边沉思那八十多岁的老人每天看见我每天都在说“怎么突然间,你长这么大了呢”41.新故乡他的虚无主义延伸到家园的重建年龄的根长进了故乡在千里之外他怀疑更多远走他乡的人在年少轻狂时忘记了母语的味道生活在告戒都市的水泥地有多么冰冷为此他决意要重建精神世界的故乡42.翠微广场据说这个城市又建起了新的小区和广场还有电影院、少年宫当街做爱的狗少了爱情象广场的花朵从电影院绽放出来一片片说着普通话的孩子开始微笑不可避免的是仍会有远到而来的农夫牵着黄牛从此路过留下牛粪一堆43.秘密没有人会在意他的诗歌中隐藏的思乡情怀尽管今日告知大众也无济于事他知道这个城市传道士并不受欢迎这是这座城市的脾性他日英雄早已死去而长时间内它将处于英雄无主的时代44.反应喝这里的每一滴水我都会有一种疼痛感直逼我的喉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写字人的身体反应未免显的微不足道在80万的浩瀚基数面前民声太过空洞尚且扔下笔做一个吃酒的乐者45.东龙村东龙村的诗像陈年的黄酒被封在了酒坛倘若有人能揭开坛盖那酒香定能飘逸四方我斗胆舀来一杯饮下愿梦回九子之易堂蛟龙兄岂能不亦乐乎?46.自行车队七里说要在这里搞些惊天地的事情我能理解但未必这个城市给面子他们的脸终究是贴在一起的47.脐橙我试图将脐橙的外皮去掉让看见的人能感觉到她是甜的那些一看见脐橙的赤裸就反胃的人想必是这里的地道老农48.摸彩票,现代版的卖炭翁一车车的大米、柚子、红薯,大豆拉进城里当他们发现换来的是一张张空头支票便一泻千里,一顿长吁关于孩子的事情女人的事情家庭的事情被装上车满载而归49.三中的被迁史风水师说那里有龙脉前几年这里也的确好事不少可惜被有图谋的人拿去酝酿更大的阴谋这算不算一场智者的游戏呢?50.交通局的红灯区最好是讲普通话,哪怕你觉得瘪口最好说你是外地人,哪怕你家在隔壁语言的暴露会让你无地自容城市虚伪的惯性像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51.自做多情的人他总在对这里的女人说要洁身自好他非要用清教徒的思想来清洗她们洁白的乳房这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这仅仅是两个不同监狱的人进行的无聊对白谁也无法找出自己被囚禁的真正原因52.重色轻友那个看似假小子的女人变得更加妩媚,并且有了男人她带着她的男人来陈女子酒店赴宴好友多日未见用手在她脸上轻轻一划殊不知女人反目成仇众目睽睽之下,转身而去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我记得那晚桌上的人都喝醉了53.河的拐角我长年住在梅江河的拐角看见公路上一辆辆汽车从拐角驶进城市小黑从没见过河的拐角站在河堤上他陷入一片沉思我为此惊讶许久54.父亲他一生操劳培养出两名本科生他把全村的孩子送进了县城念书他用自己的执著为村里迎来绿色的花园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成为儿子心目中伟大的英雄之举55.情话不管如何恋爱仍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发生每次路过您家楼下我都会停留片刻在心里默念这句不变的情话也只有回到这座城市我才会有为数不多的寂寞感56.树他们怎么知道10年前,街道两旁的老槐树是市民夏天乘凉的好去处他们怎么知道毫不费劲的用一条锯子就能把秀长的城市拉成个矮胖子他们怎么知道那些被砍得树并没有变成纸而是变成了一堆灰他们怎么知道城市并没有升温而是老槐树没了57.荒地离县城不远的郊区越来越多的荒地像一张张空闲的床有序的安放似乎都在等着一些人将他们睡满当要等的人儿还没来他们就一直这么安逸的光等着这跟思春的女人毫无分别58.老电影院一代人的记忆在天堂电影院随着胶片慢慢放映屋顶的电风扇转的忽快忽慢还有不少是坏着的两边的厕所并不太干净偶尔有情人在接吻那个爱拍双手的大井巷的傻子还会在新的影院出现吗?59.建国街走着走着一会儿的功夫就走完了这条县里仅存无几的老街道是我的步子变大了还是街道变短了这是个问题60.匹配在群山环绕的小县城造出迷幻的,单纯的,彩色的都市梦这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保持县城的安宁他们含着气,坐上车来到陌生的城市拼命的深入再深入最终彻底的把梦给破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当地男性的硬度61.哭丧歌县城就像个奶娘通过讲客家的母语通过喝梅江的水通过吃赣南粮仓的谷子通过听市井的叫嚷最后教会了这里的百姓一首古老的曲子没有成型的谱子没有不变的歌词但在失去亲人的时候都能吟出同一曲悲伤的歌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它是这个城市,乃至客家人最伟大的作品62.误区他们出去了他们见过外面的世界他们偶尔回来他们为了让乡里人看见他们的改变他们的着装与众不同他们的气味与众不同他们的语言与众不同正因为这么多的与众不同城市的识别码亮起了红灯他们说县城变了他们说这里的服务员素质差了所以每次回家他们都要用都市的腔调伪装在小县城里的空洞63.2001年2月14日谢谢你在新世界糕点店当我说要赚钱为你买一朵带刺的玫瑰你没有当场点破一个爱情白痴的愚蠢行为64.90年代,打工一族尽管他们穿着西装在村里看上去如此别扭但我依然对西装所在的那些城市充满无限想象从他们的嘴里我想象都市丽人我想象城市马路的宽度以及站在城市至高点想飞的感觉随着交通的发达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台球桌搬到了乡间小路穿客家服饰的姑娘不见踪影65.流鑫婚礼的启示他游走四方多年后选择了回到家乡为了一个能讲共同母语的女人他放弃了都市梦在翠微峰山上他陪着穿婚莎的新娘接受晚霞的洗礼父亲像条凶猛的猎狗整日站在村头叫嚷他把儿子阻止在千里之外自食其力关于儿子的性关于儿子的爱并不是他的责任他所能做的就是用怒火般的眼神叫嚣儿子支离破碎的梦66.袭警过后为了替村民打抱不平他把苦练多年的拳头挥向了前来的警察后果可想而知他被送进了当地的监狱-马家坑在他出狱的当天全村的百姓像欢迎大战而归的英雄一样夹道相迎,鞭炮相接当他正要以英雄的名义用笑容致敬时臃肿的脸膀让他笑的痛苦不堪67.杯酒人生他们的游戏今年春节照常进行拼酒、玩塞子、high歌酒桌上,原本属于我的位置被另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给替换我身在他乡感叹这永无止境的杯酒人生68.历史的骨头太阳真的下去了老黄牛真的下山了月亮真的没有起来那块刻满古文的牌坊真的只能触摸却看不见他倔强的像个孩子非要把房子烧了非要把头发点燃让这里的夜看起来更明亮快要入睡的黄牛见火吓得四处乱窜69.中学生物老师他们总是在你羞答答的嘴角造出一个个先生而后立即死亡的命久而久之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坟墓一个无人祭奠的坟墓70.孤儿人之初,性本善可从小到大没人告诉他们的娘是谁?他们成了有娘的孤儿他们成了县城的野孩子他们习惯性的骂娘以此掩饰自己不认识娘的痛苦他们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愈来愈叛逆他们的娘到底在哪里呢?71.孤独者说站在街道的中央对于大家的漠视他认定为自己的身体被错误的审视他抱着这样的心态在这座城市等待在这座城市享受他也从来没认为身体的孤独与这个城市有多大的因果关系72.蹲写作的纵多灵感并非来源于对城市的又一次抚摩比如,蹲在厕所的时候我习惯性的想到家里那点事比如,蹲在天台的时候我习惯性的想跳登顶之舞那些看似简单平凡的姿态往往造就出民间伟大的艺术家73.别把有热爱之心的人当成傻子别把一个男人嘴对嘴为另一个溺水的男人做人工呼吸看成是件恶心的事情别把一个女人的同情心看成是形式上的道德体现别把那些在街道上看热闹的市民看成是没事吃饱撑着的人别把他们的抒情看成是城市的矫情总之,别把他们对生活满腔的热爱看成是这个城市的虚情假意74.时空的跳跃当烈日让整个县城上升到40度空气已缓慢的像个卧病在床的病人他们足以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看一只蚂蚁从街道左边爬向右边他们足以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躺着、蹲着、泡着、聊着烈日在装有空调的写字楼里无处藏身他在同上海的时间进行赛跑尽管他有些累但用两个小时看蚂蚁过街躺着、蹲着、泡着、聊着他将成为城市的弃儿城市像个隐性的烈日射的他无法呼吸75.民间奥运有的时候上电视的民间未必是生活里真正的民间有的时候生活里的单纯却总会在一些人的眼里赋予重大的深远的始料不及的敏感的意义这可把全城的百姓吓坏了76.仕途的牌只是因为受一块牌匾的影响文人喜欢当官当官的喜欢用文人的腔调这哪是牌匾这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一团乌云这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一个魔咒77.城里城外他们早已把梦搬到了山顶一脚远射便可送到千里之外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开始麻木,开始厌烦口水横飞城内生活在城外多年的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珍爱一生的故乡这块在梦里不断被抚摩的肌肤怎么就被淹埋在一堆口水之中呢78.炼锅炉我把自尊倒了进去我把妥协倒了进去我把承受倒了进去我把压力倒了进去我把小我倒了进去是不是真能炼出一块亮堂堂的好钢呢79.力气许许多多的诗者在512的特殊日子里给了自己的诗歌以生命命名他们就那么轻而易举的将生命写入自己的诗歌他们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歌颂了悲伤与坚强比起地震的现场我不知道一纸诗文到底能有多大的意义想到此处,我不禁为文字羞愧为矫情的现场模拟而忏悔为此我拒绝写任何关于地震的诗歌80.过火那些在另外一个城市被偷走初夜的女人如今要使劲的将自己的身体洗得白白的洗得干干净净他们愿化作一条白蛇在换秋的季节把一个季节的皮脱在他乡从此安静的不带任何杂念的在家乡结婚生子过火81.搬迁有人说,他们是公仆所以他们更适合在凌晨抬着锅,举着火把踏着迅速的节奏从百姓睡梦边缘偷偷搬迁到他们的新房子里有人说,他们的新房子太过华丽这与他们公仆的身份格格不入所以他们最起码要在行动中体现出他们公仆的身份难道明月高照寒风潇潇就能装饰公仆的脸庞吗?82.年轻气盛一个被女人抛弃的男人他时而愤怒时而颓废愤怒来源于被甩得不爽颓废来源于他总在工作上用毫无意义的行为打击报复自己失败的情感记得第一次的失恋我也曾向天发誓让某某人后悔一辈子现在想来我该一辈子去感谢那样的失败!83.堆积木快感并不在于将一块块木头最后垒起一座美丽的城堡它来源于将美丽的城堡进行一步步地毁灭从底部开始抽还是从顶部开始抽更习惯于从中间开始当仅剩一块积木作为唯一的上下支撑时我想毁灭的快感就此来临84.噩梦他们为何在梦里出现这些被定义为叛徒的人儿他们居然通过魔法进入到每一个小孩每一个长者的梦中进行着赤裸裸的游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的亲人、朋友不仅置之不理反而还恢恢一笑这不得不让我产生他们是同谋的怪异想法85.三更为了生活在这个点我依然在办公室工作爱人早已进入梦乡此时此刻真想钻进去彻底看看她的梦里是否有我的影子86.男性主义我的主义更多来自于父亲我不可抗拒的接受了他的父教男儿的志长进了胸男儿的泪停止在泪腺或许血气方刚的轮廓在娘胎里便成了型但这么多年他却一直不能给他的妻子我的母亲一个关于男性主义的完美答案对于儿子角色的我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失败的父教面对我的爱人我不得不重新准备一场考试87.看落日的年代落日在莲花山顶逗留片刻它要用最后的红来衬托梅江河的堤坝确切点说是衬托从那里走过的一对对情侣88.杠杆离开菜市场他叼着烟脖子微缩双手擦进兜里肩膀上的扁担以及两头的箩筐在向这个冬天的早晨展示农民的平衡美学89.以点歌之名90年代的某一天县城流行点歌他们要为老同学的婚礼点首《大花轿》回到家中他们等待所点的歌在电视里在大街上甚至是收音机里流出当所有人都在听《大花轿》时电视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大花轿下面的点歌人,名字写错了,赶紧改过来,重放一遍。”90.把上海的情诗带回家这个城市太忙了我甚至没能找到一个适合的空地给我的女人讲一句贴心的情话我知道,在这个城市送给她我的情诗她没空去读尽管我在凌晨两点在工作之余为她准备了我的情诗但我仍然觉得应该在蔚蓝的天空下宁静的小河边献上我的情诗才能感动她91.把艺术打回原形把节外生枝的东西砍掉把助长幻想的因素砍掉让艺术家闭嘴让诗人也开始闭嘴艺术家和诗人为渲染所谓的奇迹为赢得更多的崇拜与掌声总会从菜贩子那里学来一套营销让观者进入他们的圈套我们尚且把艺术打回原形让这个城市的艺术自然成长92.屏蔽事件在更大的魔面前你睁开眼看到的是一片空白或者是马赛克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也未必是件坏事93.拯救城市小丑他们一个个带着别人的赞美入住到易堂在这里他们互相恭维、谈风颂雅而更多的人他们在易堂的门外在人民的中间扮演着滑稽的小丑角色危机在于他们将被贴上二流子的罪名经历一场艰难的逃荒5.3张萌杰

根雕园一游

春暖花开的季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根雕园春游。

伴着和煦的春风,同学们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根雕园。踏进大门,一幢古色古香的楼房映入眼帘,房檐高高翘起,几条栩栩如生的巨龙神气活现地盘旋着。它们有的竖耳瞪眼,有的腾云驾雾,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浓浓的古色风情令我们流连忘返。楼房的左面是一个草坪,嫩绿色的小草揉着眼睛,迎接春姑娘的到来。怪石嶙峋的假山遍布各地,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咦?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走近一看,只见一只“千年老龟”悠闲地伏在草地上养神,拍一拍,“嘿”,还真够硬的!四周的树木常青,挺拔屹立,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来到盆景基地。放眼望去,一棵棵、一盆盆迷人的花草树木尽收眼底,令我们大开眼界。瞧!有的树木才刚刚抽出新芽,摇动着绿色的手臂,欢迎我们的到来。有的花儿已绽放出了美丽的笑脸,散发出醉人的芳香。甚至还有结果的,一个个珍珠、玛瑙似的野果晃动着小脑袋,惹人喜爱。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在微风中傲然而立的小树了。嫩绿色的树叶装饰着它的身体,绿得发亮,雪花般洁白的花朵点缀其中,好似满天星闪闪发光。凑近深吸一口气,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好一片花与树的海洋!面对如此美丽的场面,我不禁深深赞叹:“了不起啊!园艺工人,是你们用勤劳的双手栽培出这美丽的‘画卷’!”

离开盆景基地,我们来到了展览厅。一个个活灵活现、奇形怪状的根雕令我们眼前一亮。一尊弥勒佛的雕像摆放在正中央,张开大嘴开怀大笑,似乎有什么高兴事能使它笑上一辈子。“谁说朽木不可雕也”!一个个普通的树根,在雕刻师的精心雕刻下,竟成为如此美妙绝伦的艺术品!再看看观音,它手抱一个小孩,嘴角上挂着慈祥的微笑,和蔼可亲!呀!蛇,只见一条淡褐色的蛇吐着舌头,威风凛凛地缠绕在一块石头上,似乎在向我们示威。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三星”。据说雕刻的树根还是从河里打捞上来的。在能工巧匠的制作下,利用树根的自然纹理,“三星”老人慈祥的面庞浮现在上面。依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三星”老人排好队与众人见面,长长的胡须“漂浮”在空中。寿比南山的形象令我大饱眼福、拍手叫绝。

走在回来的路上,我依依不舍地回头,那些精美的艺术品似乎还在我眼前若隐若现。

北京皇家学校六年级:胡锦涛

清明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间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炎黄子孙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地方人们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l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编辑本段]【清明节的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农历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踏青出游,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节日也在这个时候。早期的清明节并没有祭扫的习俗,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与3月初的其它节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历法,本身并非节日。清明恰好在农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节日上巳节、寒食节重叠,久而久之清明也成为了春季节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那天。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最早的时候,上巳节那天人们会去踏青郊游、到河边洗澡。另外,这天也有“驱邪”的功能,古人称为“祓除畔浴”。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譬如“重阳节登高”,实际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这个道理。朱旭强解释说,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上巳节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诗经》所说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不过,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也有过“三月三”的习俗,“曲水流觞”便是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个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都读到过。

至于清明祭祖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认为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晋文公为了纪念大臣介之推而设。朱旭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后人附会的说法,就像将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块儿那样。寒食节的来历与古代取火困难有关,一旦得到火种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在屋子里设火塘的风俗。而寒食节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们在那几天要替换新的火种,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节本身和祭扫并无关系。[编辑本段]【清明节的祝福】

清明时节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编辑本段]【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绵山(今介休绵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编辑本段]【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第一个清明扫墓的:晋文公

第一个清明被扫墓的:介子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古代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老北京过清明节的习俗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编辑本段]【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介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因柳树为春季应时嘉木,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民国时期,插柳日还曾一度成为“植树节”。但不管如何衍变,追悼与祭祀是中国人过清明的最重要内容。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编辑本段]【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英文名称: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编辑本段]【清明节的食品】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江南一带清明节时有吃青团和吃粽子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果,是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 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编辑本段]【清明节的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编辑本段]【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编辑本段]【清明节游仙诗赏析】

《心祭》是刘小烽所作的四言体游仙长诗。作者通过对一个梦境的描述,寄托自己痛失外婆的哀思。其中“我有所愿,乞上苍怜:愿兹世界,鬼神存焉,他年我死,共在黄泉”,句句如金石掷地,悠悠孝思,绵绵不尽。实乃写孝思方面的经典诗句。

刘小烽,又名刘周,字冷静,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生于1973年12月。作家,学者,辞赋家,文言文复兴倡导者,大众儒学倡导者,自然门武术第五代重要传人。出版著作有:《天有霓裳》、《帷幄仙风奇门遁甲预测图典》等。2003年3月被新华社内参报道。

刘周倡议书,“中国文化复兴的第一步(倡议书)”和“全世界都来践行大众儒学,促进和谐社会和谐建设(倡议书)”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心祭(节选)

甲戌岁末,丁丑己酉戊辰之时。炊烟袅袅,日影蹒跚。朔风起而复平,岁寒逼而化暖。天地之气和兮,谁期霹雳以降。怆然悲夫,失我之“婆婆”;冲冠怒兮,天何夺我之亲。思未曾片时断兮,泪未曾一日干,魂牵梦萦,无日而已,剜心之痛,何以复加。时维乙亥清明,余于太原,难奠其莹,五百里远,香火何闻,纸灰随风,遗于路中,惟焚我之心,摄我之魄,遥祭“婆婆”之慈灵于天界。是时父病急也,余与父俱在太原山医一院。此序。(注:婆婆即外婆)

西望临川,山脉高伟;

寄我魂魄,涉彼湫水;

悬壁仙径,止于瑶池;

......

阴霾初霁,太阳其辉;

照我身者,万道虹霓;

拥护婆婆,莲花以见;

我心大喜,亦一何悲;

念此为幻,曷不心碎;

但睹慈容,宛若生时;

但闻教侮,如旧日声;

婆婆之言,永难忽忘:

阴阳殊途,心无异路;

正善而已,诚能感天;

......

尔今尔后,汝自保全。

我闻此言,匍伏泪下;

知为梦境,愿不复醒;

......

闻此言也,泪复如雨;

若无婆婆,我早死矣;

婆婆之逝,心不甘也;

愿随左右,结草衔环;

.......

祷祈弥久,闻钟鼓鸣;

莲花又现,凤鸟毕至;

视我婆婆,立花鸟间;

身赤金色,微笑不语。

我心喜极,无名状者;

着急近前,举步却空;

更是一惊,觉时已醒。

枕边湿透,梦何不永;

辗转反侧,憾也无穷:

我无怙者,赖婆婆生;

甘苦与共,何期其薨;

从今孤独,岂千年哉!

我有所愿,乞上苍怜:

愿兹世界,鬼神存焉;

他年我死,共在黄泉。[编辑本段]【《清明》杂志】

安徽省大型文学刊物(双月刊)。创办于1978年。现当代著名作家陈登科创办。[编辑本段]【歌曲】 清明雨上

《清明雨上》

作词:安琪、Vae

作曲:Vae

编曲:Vae

演唱、录音、混音:VAE

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 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

木雕流金 岁月涟漪 七年前封笔

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远方有琴 愀然空灵 声声催天雨

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

月影憧憧 烟火几重 烛花红

红尘旧梦 梦断都成空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编辑本段]【国外清明节】

日本的盂兰盆节

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与我国北方有些地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盂兰会”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更重视这个节日,机关、团体、厂矿、企业都放假3天,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活动更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不例外,城里人也返乡,到墓地祭祖。远离家乡的人能回来的也回来参加,不能回来的也往往委托别人代自己祭奠。

叙利亚的“烈士节”

叙利亚把每年初夏的5月6日定为“烈士节”,这是由政府规定的法定节日,全国都十分重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墓扫墓,慰问烈士家属。

波兰亡人节

波兰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节日这一天,人们都去扫墓,为灵墓祭典,并点上烛灯。有些人全家都到来,特别要带上孩子,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敬献,表示纪念故人,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坦桑尼亚哀思节

为悼念为国牺牲的烈士,把每年9月2日定为“哀思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到墓地献花扫墓。国家领导人也到陵园墓地参加扫墓活动,到独立广场纪念碑献上花圈,以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墨西哥扫墓节

每年11月2日为墨西哥的“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歌舞,作为守灵,通宵达旦。但各地区扫墓的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法国万灵节

每年11月1日为法国“万灵节”。这一天,人们赶往墓地,祭典故人,献上菊花,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和十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凭吊者最多,献上的鲜花也最多。

突尼斯英雄节

9月1日,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新加坡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人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坟场),盖大伯公(土地公)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幷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

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

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

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

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

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

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

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

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

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

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

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

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谆谆教诲,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

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