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随着时尚的脚步,让我们与经典对话。

时尚不一定经典,但经典一定时尚过。中国的传统戏剧、各名族风俗习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日本的东京铁塔、风靡一时的歌舞伎……各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建筑等,历久弥新,流传至今。有人喜欢时尚,有人推崇经典,复古风、民族风愈吹愈烈,体现了这个时代思想的多元化。经典与时尚一同行走于时代大潮中是必要的,时尚与经典本来并行不悖。

经典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经典从不拘泥于一格。它可以是徐悲鸿的奔腾豪放,亦可以是莫奈的宁静深远;可以是贝多芬的起伏转承,亦可以是阿炳的悲恸哀婉;可以是埃及金字塔,亦可以是春节端午。每个人眼中的经典各不相同,也没有人能将经典一一列举。

2009年,国学大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国学大师季羡林、“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相继离开了我们。回望他们的一生,凝优秀传统于己身,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们创下的一个个经典,是我们时代的精神财富。很多不再年轻的艺术家还能创造经典——高产画家毕加索,一生创作数万张作品,多被大众熟知;文学巨匠巴金晚年仍作经典《随想录》、《再思录》——都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还有激情未灭。

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

一个经典的事物势必会成为本民族的象征,好比中国“China”的本意是指瓷器。经典与时尚相互交融:你可以在现代化都市的一角看到一座哥特式的教堂,或者从时尚之都巴黎的橱窗中看到古色古香的旗袍。所以时尚与经典毋需对立。我们看到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开的影像画轴,气势磅礴的击缶表演,充分说明着经典也需要时尚的方式来传承。

经典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理解常常很难,发言往往简单。理解后的发言不失经典,发言后再理解有时肤浅,以至经典的著作都是能用一种独特的语言、视角来反映社会的。

经典是一个门槛,不能太过泛滥。如果任何流行性东西都能成为经典,那么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跟风炒作是经典最大的天敌。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观念,就像有人说过:“我从不跟流行,因为我就是流行。”

时尚不一定是经典,但经典一定时尚过。与经典对话,走在时尚前沿。

乌海一中高一年级303班任慧彬指导教师:陈美霞

经典,温度不变

湖北省赤壁一中 王伟

经典成就历史,时代需要经典。

------题记

如今看来,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真的到了要与传统擦肩而过,去追寻所谓的时尚元素?难道我们真的到了药物泛滥成灾,连拯救国民的良药都不需要的时候了吗?难道我们真的到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地步了吗?难道真的到了不需要历史,只需要未来的集体失忆的时代吗?我想,肯定不是!

如今,各地语文教材进行“大换血”,有多篇经典之作被“踢出”教材,其中包括鲁迅的《药》《阿Q正传》等。我很难想象没有这些经典作为精神食粮,人类的精神世界会如何发展下去,但我想不会很好。但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像有人如是说:

现在的社会朝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语文教材怎能一成不变、一潭死水?岂能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现在的社会处于转型期,不但老经典能被新经典取代,就是一些被举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也会随时代的变迁而使人们对其有新的认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我看来,语文教材保持一成不变也不可取,稍稍加以修改、以求上进还是很好的,但我们不应该删掉那些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骨骼和血液的经典之作。毛泽东曾这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我们民族呢,我们的民族精神本身就需要补充钙质,所以中国人民需要仔细、认真地“啃食”这“最坚硬的骨头”,难道不是吗?

此外,纵然作品被踢出教材,鲁迅绝不会消失。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鲁迅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坐标,我们对他的褒贬无论如何,历史的各种观点还是会以他为参照,指导人们的路向。鲁迅不媚俗,不媚权,坚持正义,反抗强权,绝不向恶势力低头,这种实实在在的精神是我们的“名族魂”,作为后代,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抛弃!

经典是民族的钙片,精神的巢穴,心灵的催化剂,思想的加速器,品行的加速器。即使是在物质横流的今天,经典的温度依然不变。我们应该趁此时的态势,一路高歌,让经典世世代代流传,永不丢失。只有站在经典的肩膀上,我们才能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而它的前提是:不让传统的经典消失!

品味时尚

黄子华:“时尚就是在某一段时间,你不把那条新买的牛仔裤划几个洞,补几块补丁,你会不好意思穿着它出去.”

——题记

我翻开书,时尚的定义孤零零地躺在一个角落: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

时尚是时代的产物.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当细腰为了统治者所喜好,宫中美女像后世的姑娘一样争先恐后地节食瘦身,细腰也就成了时尚.

唐代以肥为美,不免带些婴儿肥的杨玉环,也就幸运地被天子垂青,“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真是令多少妃嫔断肠.

明清的“三寸金莲论”甚嚣尘上,一条窄窄的缠脚布,缠断了多少豆蔻年华,毒害了多少妇女的身心.

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文化大革命,压抑了数千年的巾帼们解下缠脚布,走出了深闺, “不爱红妆爱武装”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线.

时尚无处不在.

在先秦,时尚是《论语》中智慧对话的师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令中华大地上涌现了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人;是《逍遥游》里展翅万里的鲲鹏,游乎化境而与光同尘.

在两汉,时尚是放纵不羁的司马长卿笔下《子虚赋》,气势恢弘极尽山河之美;是张衡手中的《灵宪》,抬望眼,览北斗于苍穹.低伏案,解混沌之奥秘.

在盛唐,时尚是滕王阁里王勃的惊艳“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蜀道上李白的高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茅屋里杜甫的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王维的纵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时尚有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之分.

时尚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感人至深发人深醒;色情电影的蔓延荼毒青少年的身心.

时尚在阅读,有益的书籍陶冶性情,低级趣味的快餐文化令人愚昧落后.

时尚在服饰,干净合身的穿着与清醇的打扮让显得我们自信又有活力;过分成熟的穿着与希奇古怪的打扮,与我们青涩的身躯格格不入.

时尚是时代的产物, 时尚无处不在, 时尚有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之分,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尚会沉淀成经典.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前仆后继的时尚之中,

因此,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学会鉴别各种时尚,于己不合的,大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于己有益的,亦可随众.甚至,当我们的修养到了一定程度,我们还可以创造一种时尚.

而品味时尚,也是在品味世态人情,品味历史变迁,品味几分心动.

品味时尚

当我们将剪了无数个洞的牛仔裤,放进衣柜底时,这种往日的时尚已经过时了;当我们把80年代的老歌拿出回放时,这种往日的时尚已成经典。

同是时尚,为何就有如此大地差别?关键是一种时尚经历了众口品味后,还剩什么。所以——

时尚需要我们去接近。没有实践没有发言权。同理,也只有当我们亲身感受体验时尚,才能摸清此时尚的脾气。边骑车边塞个耳机大声放着音乐,外表看上去特青春,但身边的危险也渐渐逼近;阿迪的服装、耐克的品牌,那个显眼的标志就是年青人的资本。而身后的父母却在含辛茹苦地早出晚归。如果身边太多的时尚现象我们不去接近、去认识,或许自己也会挤入追求“时尚”的大军中。

时尚需要我们去感悟。毕竟时尚是青春的代名词,追逐潮流成了我们80后、90后的法宝。也不能否认,有些时尚也有着明显的多利少害性。《百家讲坛》是一个近几年才开办的央视栏目,而请去开讲座的名师也是大学、中学校园的佼佼者。他们生动形象、睿智而又耐人寻味的讲课,不仅满足了全社会感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也将各方面文化知识大众化普及,而这些教授也成为了众多观众追捧的“明星老师”。人们从他们身上学习其余娱乐明星少有的文化修养和待人处事,而一些学生也开始重新规划人生,非某某名牌大学不上,因为那个大学里有他的偶像。我也是此时尚的追星族,感悟此种时尚,让我又多了份信心与希望,何乐而不为?

时尚需要我们去沉淀。大千世界对我们这些人生阅历空缺的中学生来说,身边充盈着各种诱惑,难免盲从去跟风、去追求个性自我。将所有的时尚一概接受,将自己搅得和污水一样浑浊不堪。其实时尚本身没有好坏,需要看哪些适合我们成长,静下心来耐心思考,学会将有用的吸收,没用的毅然决然地排斥沉淀下来。当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过滤、洗涤后,我们便从纯净水变成了矿物质活性水!有益时尚让我们更有内涵。

接近、感悟、沉淀……时尚这东西也给我们品味完全了。别人的时尚未必是我们适合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品味时尚,让我们成为矿物质活性水!

品味时尚。

当今社会光怪陆离,酒绿灯红,“时尚”风早已吹遍了全球。

法国巴黎的T型台上,气质高雅的模特们迈着猫步走过,展现着现代人追求的衣着时尚;罗兰•加洛斯的网球看台上,女士们风格各异的头上装饰又将引领起全球的“帽子秀”;名车博览会上,一辆辆令人炫目的跑车在美女们的陪衬下显得格外耀眼;NBA赛场上,“鸟人”安德森怪异的发型、诡异的文身,似乎在诠释着美国味的时尚……

我们的身边,学生在作文中提到的常常是《戏说乾隆》和《铁齿铜牙纪晓岚》,是《星光灿烂猪八戒》和《大话西游》,《白蛇传》中对爱情的忠贞和对自由的追求已趋于淡化,代之而来的是《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调侃、逗乐和戏谑。这些,似乎是学生追求的时尚。

时尚的存在本无可厚非,但从传统审美文化的角度看,其匆匆前行的步伐与时代合拍却未必合情,使观众怡目却未必怡心。给人的感觉是:时尚有如快餐,美味养眼却未必有营养。

巴黎,这座被世人誉为“浪漫之都”、“时尚之都”的城市,它不是因其繁华而被授予如此美名,而是因一座座设计典雅、历史悠久的建筑而著称于世: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圣母院……这些都成了它的象征。经典与时尚融为一体,成了巴黎的一大特色。它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重新审视时尚,品味经典。在那里,经典给时尚增添了一道厚重且必要的底蕴。

在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文化史的泱泱大国,其风格特点虽与巴黎不太一样,但在某些方面却与之有着惊人的一致。2004年在上海的一个国际会议上,一千多年前的唐装再度精彩亮相,这让我们看到了经典与时尚的完美融合。再就前几年流行的复古旗袍来说,相对于其他各式花样的衣服,则更是抢眼。一种古典的美会让每个看过的人惊诧,中国女人白皙的肌肤,窈窕的身姿,玲珑的曲线,甚至温婉的个性,在旗袍的映衬下更显突出。

时尚,让时代感受到轻松;而经典,则让民族有了素养。或许人的观念会随着时尚的改变而改变,但经典不会变。因为,时尚只能是文化餐桌上的一道甜点,一杯开胃酒。而传统才是根,经典才是源,它们才是真正的主餐。

经典与时尚

经典是一个民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价值,我们反复咀嚼品味,因为它是心灵的滋养,是精神的升华,是文化的深厚积淀。

翻开古诗文,你可以一一品味历史上文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读杜甫、白居易,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万里裘,稳暖皆如我”中懂得什么是忧国忧民;读陆游、辛弃疾,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中明白什么是爱国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让你钦佩;苏轼“莫听穿听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豪放让你感叹;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心让你折服;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深情让你沉醉……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融为一体。

这便是经典建立在人间真情基础上的阅读美感,迅疾而沉厚的历史的容颜,它的消融旷宏且真实,且以一种微漾的四月梨花之婉然香馨,潜入记忆。

时尚则与经典迥然不同。近观当代,80后的眼里,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他们喜欢称自己为“孩子”,他们以45度角仰望天空,他们把悲伤坦露在阳光下,目光倨傲或冷漠,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在自己的世界当国王,纵横跋扈。那些张扬的悲伤标榜着他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是他们的时尚。

紧随其后汹涌而至的便是个性张扬的我们——90后。世人皆言我们是成长于蜜罐中的一代,家长又讶异于我们有时的异常冷静。90后喜欢在QQ空间里记录下生活琐碎的杂感,迷恋于那些被称作非主流的东西,用斑斓强调黑白,用鲜艳强调颓靡。字里行间间或流露出一丝绝望,但其实,身体里跳动的仍是一颗年轻而充满生机的心。非主流成为我们的时尚。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元素,这固然无可厚非。时尚总是代表着时代的文明,我们也应该珍视。

但是,目前一本“时尚”的语文教材《Q版语文》大行其道,糟蹋了文化精华,颠覆了文化经典,这是我们怎样也无法容忍的。

经典的神圣不容亵渎,时尚在不颠覆经典的前提下,也无可厚非。故此,我们要经典与时尚并重,为华夏文明再铸辉煌。

经典·时尚

提起时尚,人们往往会把它与眼下正流行的网络歌曲,80年代后作家等一些新兴概念联系起来,而说到经典,人们又多会想起《红楼梦》、《复活》这些厚重的作品。 下午茶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一种社会时尚,当时的贵族绅士、名媛淑女都爱在下午三四点钟品一小杯茶,吃几块甜点,下午茶也就成为英国民众普遍的时尚,从伦敦地铁的咖啡馆到曼彻斯特乡间的啤酒屋,都可以找到下午茶的踪迹。如今,有着百年历史的下午茶已成为都市白领的时尚,昔日的经典依旧时尚。 经典就是如此,在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中始终给人以感动和激情。在与时尚的磨合中,经典依然是经典,而时尚则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因最终不能掩饰其华丽的外表下空虚的内心而被淘汰,一部分在经过时间的验证和空间的传播后,也有一天会成为经典,就像曾经的经典。 然而,也许时间可以说明一切,只有那些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依旧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时尚,才能积淀成经典,绽放闪耀的光芒。千年之前,宋朝民间流行的宋词与话本,如今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如今已成为芭蕾舞剧的象征……这一个个从时尚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经典在“伪时尚”面前常常无言以对,但真正的时尚却总是向经典看齐的,以经典为目标。周杰伦的音乐给我带来了阵阵时尚的港台飓风。他用时代的音符书写着古老的文明,为人们孤寂的心灵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使我们停滞的血液开始沸腾,麻木的神经开始音乐的律动。 《双节棍》用“呼吸吐纳自心,气沉丹田手心开”悟出中华武术的精髓;《爱在西元前》记载着远古的爱恋;《龙拳》耍出了民族的威风与志气;《东风破》沉吟“篱笆外古道”的寂寞;《晴天》留下我们彼此纯真的记忆;《发如雪》用诗话抒写凄美的爱情。 在我看来,周杰伦代表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中华五千来沉淀的经典文化。经典无需多言,因为有无数只小小的“蜗牛”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仰望,努力爬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蓝天,呼唤更多的时尚能走到经典,让经典也成为时尚。 携手时尚,与经典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