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董”

甘肃省民乐县丰乐中学初二(4)班刘振鑫

收藏鲜花,手留余香;收藏成功,收获经验;收藏失败,心留教训。

——题记

在人生的舞台,你能留下多少汗水;在社会的沙滩,你能留下多少足迹;在历史的长河,你能留下多少追忆。

收藏父爱的“古董”

“父爱如山!”

父亲是个普通人,没有太多文化,他在孩子眼中已成为过时的古董。但是,父亲毕竟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地,他是儿子的避风港,是家庭的撑天柱,是家人的顶梁柱。

父亲对儿子的爱是真诚的,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一位父亲可以为了儿子而不顾一切。这种爱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已成为无价的古董。

收藏父亲的“古董”吧!

收藏友谊的“古董”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他是我们在外的家;是我们在外的避风港;是我们在外的怡情园。

朋友间的情谊是真挚的,纯洁的,恒久的。朋友间披肝沥胆,无所不谈。在我们困惑时,朋友为我们点明前进的航灯;在我们失败时,朋友为我们点亮希望的蜡烛;在我们挫败时;朋友为我们打开毅力的门窗。

收藏友谊的“古董”吧!

收藏失败的“古董”

“失败乃成功之母。”

俗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常将失败记在心上,添加自己的压力,要将失败化为动力。失败使我们收获经验,失败使我们总结教训,失败使我们知道奋斗,失败使我们走向成功。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努力,而是被失败吓退。

收藏失败的“古董”吧!

收藏父爱,懂得孝道;收藏友谊,学会为人;收藏失败,明白拼搏。

(指导教师:韩世新)

“张记”牌叶子烟

奶奶经常抽叶子烟,于是家里空气中经常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令人窒息。但张家的孝道思想根深蒂固,让我们这些小鬼头有怨也不能言。

小时候我家就坐落在县城中心的衙门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了亲戚朋友赶场落脚的好地方——奶奶娘家有一远房表爷就是出入我家的常客。

这个表爷到我家时是一点都不客气讲理,比在自己家里还随便。表爷每次来首先是非常快活地从烟兜兜里面拿出一支奶奶裹制的叶子烟,然后是从容不迫地装上烟斗,接着是悠然自得坐在椅凳上吞云吐雾。

哼!把我家当烟馆了,恨得我们兄妹俩牙痒痒。得罪君子,也千万别得罪“小人”!(当时我大概8、9岁,二哥上初中,所以是“小人”)我们二人决定好好“整治”一下表爷。

趁家中无人的时候,我和二哥偷偷摸摸学着奶奶的样子精心裹制了几只叶子烟,每只叶子烟里面都躺着一颗鞭炮,捆烟的绳线美美地系在每只烟的黄金分割线上,短的一头当然是鞭炮的须口了。

鱼饵做好,只等鱼上勾了。

又是一个赶场的日子,眼尖的二哥老远就看见表爷来了,一改往日对他只翻白眼的态度,乐滋滋的迎上去喊道:

“表爷来了。”

“表爷,奶奶说最近买的烟叶特别好。”

“表爷,我给你装上,你尝尝。”

二哥不坏好意的贼笑了一翻。

表爷此时已完全忘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俗语,对着奶奶直夸二哥:“二娃乖,醒事了啊!”。

我和二哥精心裹制的“张记”牌叶子烟装进了表爷的烟斗里,火柴“哧”的一声,一阵青烟冒过,随着表爷有节奏的“叭叽、叭叽”吸食声中,烟顶端的红光也一闪一闪的。

二哥侧过头对我作了个眼色“闪”,兄妹二人努力抑制住脸上的笑意,迅速溜出了作案现场,躲在卧室里。

不出意外,一声脆响“啪”划破了家里的寂静……估计表爷三魂已不在了七魄,“呵、呵……呵……”,再也抑制不住的笑声从我兄妹二人嘴里迸出,惊魂未定的表爷气急败坏道:“张二娃!张三妹!我说你两个今天咋个这么乖,原来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快闪”,二哥大笑着拖着我跑出了家里,再慢一步,奶奶的“笋子炒肉”马上就会现炒现卖了!晚上父母回家听说了此事,觉得虽然后果不严重,但情节恶劣,一审判决:主犯张二娃屁股上挨几巴掌,念从犯张三妹年幼,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回忆从前,就想清风的抚摸,阳光的沐浴,带给我嫣然一笑……

小学生说孝道

听爸爸说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中国的孝道倡导的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象“乌鸦反哺,羊羔跪恩“一样。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懂得如何报答父母,知恩报恩,学会感恩。

现在的小学生家家都是独生子女,都只会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不懂得感谢,变得自私自利,没有感激之情,使我们失去了孝道,失去了博爱之心,真正丢了我国传统美德。这样整个社会和国家就糟糕了,谈何社会,谈何国家,失去了秩序,失去了生存伦理。所以,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学会“孔容让梨”,知恩图报,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我们小学生不但是民族的未来,更是中国的花朵,自觉接受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这样明天会更好!

书上所谓“感恩”

诸位一定觉得说感恩有些多余,教科书上已经说得足够详细。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传统。十八世纪的传教士惊愕于没有宗教洗礼的中国竟有如此的道德传统(见诸《中国人的宗教》)。

中国古代没有歌星影星,孝子孝女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孟红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病危的婆婆想喝汤,家中又没钱买肉,遂割股煨汤呈给婆婆。婆婆喝下几天后含笑而逝。

这便是中国人推崇的所谓感恩,或曰书上说的“感恩”。张爱玲认为“割股煨汤”只有“疯狂的恋人”才会做。为了婆婆临死前吃炖肉,儿媳妇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这完全是一种扭曲的孝道。区分某种孝行是否出于感恩并不是看这孝行有多么悚人,而是要关注一下驱使孝行发生的动因。

孝是礼儒的一个集中体现,因为孝是自上而下的,迎合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因而得以宣扬。一切过分的举动——包办婚姻、子从父命,在孝或曰感恩的大旗下得以合理合法。

元代郭居敬编成《二十四孝》,颇受世人推崇。其中有一篇确实我忍不住脊背发凉。汉代郭巨,家贫。生了个男孩(已经三岁了)。巨害怕抚养孩子会影响供养老母,遂语其妻:“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他的理由倒还充分——“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呜呼,要孝道不要人性焉!

这便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感恩。埋儿奉母不但会赢得极高的社会评价,还会从“察孝廉”的选官制度那里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这无异于上终南山去做隐士。从动因上看,此类孝行不是感恩,而是一种吞没一切的,集体无意识的热情。

传教士初到中国的确是被中国的道德水平怔住了。然而当他们与中国人交往,一天天加深了了解之后总算看清了中国人的狡诈、欺骗、丑恶的一面(详见《中国人的宗教》)

这并不足为奇。中国人的道德实质上是“道”(或曰礼乐)而非“德”(或曰思想品德)。二者的区别很明显,在于动机。传教士认为中国人未经宗教洗礼是不对的。中国人信仰的是人际关系,后来演变为礼乐。一切传统“美德”皆指向统治阶级,并由他们垄断对于感恩在内的一切道德标准的最终解释权。

因而,中国人的道不是德,即使是道也仅仅是统治者的道。中国人的道仅限于“谢主隆恩”。而劳动人民得不

谈“孝”风声

何为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可今人却背其道而行,尔虞父母者比比皆是。对待父母可谓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也悲也。古之孝道难复以。

当今年少,子女从父母身上索取时奈何取之尽锱铢,却用之如泥沙,不尽让人为之长叹......即使是葳蕤的岑天古森也难以低得住如此的啮噬。然而他们却道来个“天地之大,人何其小,天地一沙鸥罢了。”整天的浑浑噩噩,浑浑噩噩 ,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花天酒地,自己的心灵被那世俗一块块的坍圮掉。最后堕入那万劫不复深渊。早知就应听得父母那一劝:须记术业宜从勤学始,韶华不为少年留。

人到了中年,赚了钱,然一年在外回家之后便把几张百元大钞递给自己的老父老母,便以为自己尽了孝道。有道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意思是说现在的孝,只是说能做到供养父母,然而就是家里的狗和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不敬重父母,那么赡养父母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的有多少人不是以物质相搪塞呢!哎......可谓今人别离孝道可真是太远喽!孝敬父母的时光竟如白驹过隙般短暂,恐怕活这么大给父母亲洗脚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查的过来吧!想想老父老母那孑然的的身影,茕茕孑立怎不叫人心痛。难道递给父母钞票时竟想不到儿时父母的那声“路上慢点”吗?可悲可气!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僎,曾是以为孝乎?”是说奉养父母始终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事情,替父母做,有酒食物让父母享用,就能算作孝吗?答曰:当然不是!十人恐有九人会这样说。但就是这样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如是这样的话,还何以有脸面大谈之孝道。

人到了晚年时候,父母陆陆离去,自己便成了老父老母,这时再与人讲起孝道便已晚矣!熟不知当年自己的那些烈行都叛离了孝道,自己现在的苦难也算得上是罪有应得吧!人生啊,多么朴素迷离的象牙塔,活了大半辈子,竟到该入土时才能觉察孝道!

到底什么才是孝呢?这个问题恐怕已没有什么人能答得出来了,恐怕要比世界十大未解之谜还要难解吧!

难道真要等到入土时去觉察孝吗?

或许今人已不需什么孝了,哎,那我讲的这些岂不是些无稽之谈么!

什么是孝呢?

孝还是不孝呢?

孝道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哥多林前书

多少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对父母依赖和索取,总是在有求于父母的时候才会变得乖喜。当我们哭泣的时候,可以找父母倾诉,甚至把父母当做是出气筒。累了,倒头睡下,也只有父母会蹑手蹑脚地走进我们的房间,为我们盖好被子。清晨总抱怨父母为什么不叫醒自己,却忘记了父母早已出门,只有一个寂寞的背影。

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这就是著名卧冰求鲤的故事。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用笔记录了父母,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却都有恩慈之意。父母给了我们有血肉的身体,给了我们关怀,没有哪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当你尚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母亲便为你写下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字,那便是“孝“

牛有舔犊之意,鱼有弓身救子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自然界中有无数个例子在为我们证明着亲情的藕断丝连,相濡以沫的感动,我们还有过付出吗?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父母可以为我们付出,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为父母做点什么吗?记得姐姐快结婚的时候,奶奶对她说,男朋友丢了可以找回来,父母就一个,丢了就永远消逝了,你再也得不到那种莫名的温暖了。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你给父母过生日吗?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父母有泪总是躲避我们的眼睛,有伤总是自己扛。对我们是微笑。父母我是想要我们送什么礼物,只是一句话就好,就一句话而已。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必须做到的,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关心,不孝敬的人,又怎能为他人,为师表呢?巴掌之痛一如海水冲淡沙滩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却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天长地久,永远铭记。父母帮助了你多少次?你有刻骨铭心吗?

父母是很容易满足的“小孩”我们所做的也只是举手便可以完成的动作。无非是对母亲的一个会心微笑,是一次主动承受错误,是为父亲敬上一杯酒,是为母亲献上一杯茶,是对父亲的一句关怀,是对母亲的一次体贴,是陪父亲扛一次水桶,是为母亲递上的一碗热粥。仅此而已,有什么做不到的?爱是可以凝固时间的钟,一个动作,便可永恒!

谨以此献给天下有爱的人,献给我的父母。

孝道、感恩

孝道、感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大家都很熟悉,可仔细品味作者倾注的情感的有几个呢?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可作为人类的我们,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呢?感谢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一种品德,我最感谢感谢的人是我的父母。父母是给予我生命的人,他们陪伴在我成长路上,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途时,默默的为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伞,在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片温情的天。儿女就像是父母放出的风筝,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有丝丝牵挂伴引。牵挂着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祈祷着儿女平安,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全家的团圆。可作为儿女的我们,又何曾认真牵挂过父母呢?父母默默无闻的为我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而我们又何真关心过父母呢?父母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不知报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们常常提在嘴边,可付诸行动的又几个呢?中国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仅显在言行,而更在于行动。古人以“百善孝为先”,而我们现在的现代人,早已融入在这个现代化的生活中。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国家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但我们这些可悲的现代人却连这最基本的孝道都不知是什么,更不会感恩。人的一生要说多少个谢谢,有时甚至是谢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可又有谁跟朝夕相处的父母道过一声“谢”呢?谢他们的赐生之恩,谢他们的养育之情,谢谢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谢他们为我们所作的一切、、、、、、有句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别人给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馈给别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别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会回馈给你整个春天!朋友,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关心想成理所当然,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一个充满着恩情得世界,将有多美妙,处处洋溢着温馨的幸福!贵州省瓮安县木引槽学校七(2)班郑斐辅导教师:刘元兰

亲情与孝道

亲情,是人之常情。是人人都需要的,亲情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亲情只有“奉献”二字。有多少孩子没有父母,感受不到亲情。然而,我们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之中,这都是因为父母,他们给了我们这样美好的生活。比起那些孩子,我们有什么可抱怨的那?难道我们不该回报我们的父母吗?

“如果你想回报父母,并不一定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也就只需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顺从父母一点就可以了。他们一定回非常欣慰的。”老师曾这样对我说过。

有一次,老师留了一篇习作叫《我为父母做一件事》。我做在书桌前呆了半个小时也没有一点思路,我只好亲身体验一次,我给妈妈洗了脚。妈妈没有说什么,但从她的脸上居然留下了两行热泪。这泪不是咸的而是甜的,因为这是感动的泪。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千古不变之美德。而现在人们把钱看得那么重,却不把一个“孝”字放在眼中。有多少老人流离失所,可他们都是儿女成双。

孝啊,为什么现在不孝之子如此之多。孝子那都是因为从小养成的,只要从小有孝的意识,长大之后才可能成为一个让人敬佩的孝子。

感恩父母,就是孝敬父母。我们又何尝要做一个不孝的逆子,人人臭骂呢?孝,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小学五年一班五年级:陈思远

孝道

现代的都市,灯红酒绿,不断为了生存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断接受着艰难困苦的考验,不断在“时光”洪流中挣扎,也在‘生活的淘汰赛’中不断的出局,不断地荣升,同时也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财富。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每当想要早起的我们惫懒的躺在舒适的床上,不愿在朦胧中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时,我们的父母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在电视机前欢声笑语时,我们的父母又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跟父母无理取闹时,可又曾想过父母的叹息与悔恨。

沧桑的的脸上流逝着岁月的痕迹,斑白的头发映刻着风霜的洗礼,枯黄的手“指向”的是生活的艰辛。然而身处在高度文明包围中的我们为什么总让他们操心呢?为什么?

在我中华绵延的五千年文化中,不乏有“孟母三迁”的典范,在不知不觉中父母已经替我们铺好了道路,但换来的是“青春难驻”的逝苦啊、

着名作家汪国真的诗集中曾谱有一首《蝶恋花》写到:“自古青春难驻,年少正好射虎,妙手婉风华,功就与君共驻。起舞,起舞,更有憧憬无数。”读罢此诗,是否更应珍惜少年时?是否还“纸醉金迷”,自我陶醉呢?

那么,请珍爱父母,留住时光。尽管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但请不要挥霍青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要忘记莅临在我们肩上的重担,不要有太多悔恨。努力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高二:杨珈璐

贫穷怎妨尽孝道

看了试卷给的材料,我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既有为老人惨淡黄昏的不平,也有对这常见社会现象的悲哀。看到老人子孙们不合情理的答复,我很想告诉他们:贫穷怎妨尽孝道。尽孝是一种态度,不能与贫富划等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流传的各种感人尽孝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尽孝是一种态度,与贫富无关。中国有句古话: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受到孔子及百姓赞扬。子路尽孝,是从他贫穷的时候开始的,也更加体现了他尽孝的诚心。尽孝是一种方式。即使是亲自为父母煮药、捶背这类小事,也一样是“孝”的表现。有一次,我妈妈得了病毒性感冒,不得不卧床休息。我仅仅给她拿药倒水,但我从妈妈痛苦的脸上看到了欣慰。也许她觉得我长大了,懂得照顾父母,也懂得了孝。平时妈妈得这种病,要一周才能好,但这次她仅三天就康复了。我觉得,就是拿药倒水这点小事,也是尽孝的一种表现。西安“金牌孝子”康文泉,在小的时候,父亲因土崖塌方,致使下肢瘫痪,母亲为了生计在外打工。从那时开始,他就利用周末、课间休息时间,十年如一日为父亲喂药、洗脸、擦身。害怕父亲想不开,他还给父亲讲张海迪等人的故事,让父亲鼓起勇气活下去。康文泉以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一个现代孝子的光辉典范。尽孝道,不关乎你的贫与富,而在于你的心与行。很多时候,老人需要的只是一份关心,一声问候,一种儿孙照料的幸福。我真想告诉老人的儿孙:贫穷不是你不尽孝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