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秋天让我陶醉

江苏省苏州市 迎春中学初三(2) 金琦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很幸运我生长在苏州这块美丽而充满灵气的福地,而我的老家——西山更是天堂中的天堂。 故乡的秋天,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那颜色是那么鲜明,线条是那么的流畅。而其间流动着的神韵,是多么得让我陶醉。 故乡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瞧!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发亮,直逼我的眼。那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如波浪一样,此起彼伏,煞是好看。那满山遍野的桔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金黄的桔子在绿叶的衬托鲜得更艳丽,叫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咬上一口尝尝。故乡的特产不止桔子,更有那驰名中外的银杏、板栗等。 故乡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站在山坡上,抬头仰望,是湛蓝湛蓝的天空;环顾四周,是峻俏秀气的西山;俯瞰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真是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山坡上的草,已经枯萎变黄,好似给山穿上一件金黄色外罩;红叶此时最为茂盛,它充满着激情和活力,火红火红的,好像要燃烧起来,真可谓锦上添花;弯曲的小路旁盛开着点点金色的傲霜秋菊,更为山增添了勃勃生机.。 故乡的夜是宁静的。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皓月当空的夜晚使我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想起许多在外的朋友,肯定会和我一样,每到这时回家走一趟,去走一走乡间的小路,摸一摸弯弯的小桥,亲一亲悠悠的河水,那感觉有多惬意啊! 啊!故乡的秋天洋溢着果香,充满着诗意,让人深深的眷恋,这一切怎能不使我陶醉!

指导教师:葛芳 文章情景交融,描写形象,层次分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行文流畅,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齐老师)

故乡的小草

故乡的小草

聂淑芳

离开家乡在外地读书已近一年,故乡的一切无时无刻不使我怀念,其中使我怀念最深的是故乡江堤上的小草。

春节刚过,故乡的万物还在沉睡,是它——小草,第一个给故乡送来春天的信息。清晨,打开门一看:堤坡上冒出了星星点点嫩嫩的淡黄的小芽,一个个像刚落地的娃娃,挤眉弄眼地打量这个世界。不几天,再看,它们一个个又像魔术师似的变了:多了、绿了、高了,在微风的吹动下,欢快地抖动着身子向你点头微笑呢!散在这草丛中的各种各样的花,像星星一样调皮地朝你眨着眼睛。早晨,翠绿的叶片上凝着几滴晶莹的露珠,阳光下,特别耀眼。弯下身,掐下一片来放在嘴里嚼嚼,清凉中还有点甜味呢!

难怪每天一大早,羊儿、猪儿、牛儿满堤都是,它们津津有味地啃吃这些嫩叶,就像饥饿的婴儿吸着母亲的奶液。然而奇怪的是,这些小生灵就像变戏法似的一夜之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在卷成筒形的叶蕊里,又抽出几片新的嫩叶来。就这样抽了又抽,仿佛那叶筒里有抽不完的叶片。啊,小草,你真好,一刻也不停息地打扮着故乡的春天!

夏天的草儿更美。看,那稠密的草儿像一条碧绿的毯子覆盖在堤坡上。

傍晚时分,灿烂的晚霞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红纱帐。在江中戏完水的男孩们躺在这天然的红纱帐遮盖的绿毯上,戴着草儿编成的“侦察兵”式的帽子,从坡上滚到坡下,尽情地戏闹。女孩们掐下一朵朵野花插在头上,在嬉笑声中窃窃私语。夏天,也是涨水季节,小草又主动承担了保护河堤、抵御洪水的重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江水不能越雷池一步。啊,小草,你又成了故乡的义务“哨兵”。

秋冬季节,小草枯萎了,人们把它割回当柴烧,柴灰撒在田里做肥料。

这正是小草的精神所在——牺牲自己、造福他人,更可贵的是:它的身子枯萎了,却把根深深地扎在地下。不信,扒开雪去,拨开几层土皮,会看到一缕缕充满生机的草根,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精神品质是高尚的,意志是顽强的。

我爱故乡江堤上的小草,我爱它顽强的意志,我爱它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精神。我愿做一株小草,增添故乡的春色。

点评:

本文描述了小草的外形及生长情况.并揭示出小草的深刻内涵,抒发了对小草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情。作者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分别对小草进行具体的描写,既写出小草装扮出的一幅幅美丽的景色,又刻画出小草内在的气质和品格。文章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综合运用.把小草“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精神揭示了出来。

故乡的秋

故乡的秋

东一初中 802 陈照贤

在这个季节它没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它只有阵阵的桂花香,只有连片金黄的稻子,只有果实累累的柿子树,只有农民伯伯的欢声笑语。那就是秋姑娘的美貌颜容,秋姑娘给农民伯伯带来欢声笑语,大声高唱着:"丰收了,丰收了。"她给人们带来劳动的成果,她是我最爱的季节。

嗖的一下,人们从身穿短袖,短裙一下就变成穿长袖,外套。在田野,总是有人们的身影,他们正在忙着收割已经成熟的水稻,他们欢笑着,收割机吱呀吱呀的叫着说:"吃饭了,吃饭了。"它很认真的在为主人工作。在田野,地上的小草已经渐渐的枯萎,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少。秋姑娘大概还不知道有一种植物是为她而活,别的植物一到秋天大多都掉的差不多了,可是她在秋天越长越红,她就是枫叶,她是秋天的宠儿。

秋天一到,在我故乡最有名的菊花展陆续开展,不同的菊花看的我眼花缭乱。各种颜色都有,红的似火,白的似雪,黄的似金。菊花的形状也各种各样,有的像呵护孩子的母亲的手,有的像小火箭,真是要什么样有什么样的。

说了菊花咱再来说说桂花。清晨,空气中带着阵阵桂花香。桂花一开,十里飘香。要是谁家门前种上一颗桂花树,初秋,这家人整天都沉醉在花香中。桂花开的时候,花朵没菊花来的大,品种没菊花来的多,但是它柔弱而幼小的身体,却在秋天来临的时候盛开。

柿子,我相信大家都吃过,可是你有没有吃过自己亲手在山上摘的野柿子。柿子在初秋的时候还不能吃,如果要是不知道的去摘了一个吃,他会后悔自己的贪吃,因为还没完全成熟的柿子吃下去,你的嘴就很难张开,你顿时感到舌头又苦又麻,想张都张不开。这是只有秋天才能有的趣事。但是,红彤彤的柿子你得和鸟儿去争,因为,柿子熟了不只是人爱吃,鸟儿也不例外,它的动作可比人快多了。当你发现自己家山上的柿子熟了的时候,兴致勃勃带着工具上山摘的时候,你的高兴立马就烟消云散,因为大多数好吃的柿子也已经被鸟儿吃完了。

我故乡的秋就是那么有趣,他给你带来太多意外,太多惊喜。

啊!我爱你,故乡的秋。

评析:

写出了孩子眼中故乡的秋天之美,描写细腻,情真意切。段落层次清晰,爱故乡的主题明显。在文章结尾处用感叹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中心。

我的故乡

钟伟成 泰州市实验小学小四五班 我 的 故 乡 钟伟成 泰州市实验小学小四五班 我的故乡在内蒙古自治区,它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与蒙古和俄罗斯两国相连,这里有山地、高原、平原,几乎包揽了全国的地质特征。这里的平原既有干旱的沙漠,又有一望无垠的草原。古人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描写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草原上,人们称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马头琴、马奶酒和蒙古包是那里独特的牧区文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民的英雄,他的陵墓就建在区内的鄂尔多斯高原上。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她“出塞”的目的地就是内蒙古,至今人们仍赞赏她为蒙汉世代友好所作的贡献。 内蒙古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野生动物也非常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鹅喉羚、黄羊,还有斑头雁、三河马、呼伦湖鱼、驯鹿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呈几字形穿过内蒙古。 内蒙古一年四季季节变化明显。春天,大地复苏,草原上厚厚的积雪化掉了,银色的世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绿,小草又从地下探出头来,草原又呈现出勃勃生机。夏天,在蓝天和草原的映衬下,在马头琴的伴奏声中,牧羊人骑着骏马把羊儿带向牧场,一只只膘肥可爱的羊儿迫不及待地从羊圈里挤出来,快乐地奔向那广阔无垠的绿色草原。秋天,在那达慕盛会上,人们一边观看马术、摔跤、赛驼、射箭等表演,一边品尝烤全羊、扒羊肉、涮羊肉,喝着马奶酒和奶茶,生活好不快活。 我的故乡有这么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人们,你说我能不爱我的故乡吗!

故乡的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唐朝诗人贾岛写的诗句,每当读到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之类描写月亮的诗句时,便会想起家乡的那一轮明月。||| 家乡的明月是闪耀的。每当它升起时,许多小星星眨着眼睛,而月亮却不会,它只散发着太阳哥送给它的光芒,不管多么寂静,漆黑,它都会等到太阳哥升起的时刻,他是我心中最闪耀的明珠。||| 家乡的明月是一位仙女。每当夜深人静,青蛙,蛐蛐,鸟儿......田里的虫儿组成一支乐队。眉毛般的月儿挂在天空中,上面露出一小部分,下面被两朵棉花般的云朵遮住了,像一个摆着婀娜动作的美貌如花的仙女。睡觉时,听着动人的“虫儿之歌”。看着美如天仙的月亮,不一会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这儿的月亮也很美,皓月当空,星光灿烂,月光如银,可永远也比不上我心目中的家乡那月色溶溶,月光如水,皎洁。在你们看来,没什么两样,可谁会不赞美自己家乡处处好呢?||| 我爱我家乡的月,因为它朴实它美丽,因为它无与伦比!|||

回忆故乡

小时候,我爱着它.

初中了,我还是一样,但是......

黄了啊.

我心中故乡的秋.

或许,我不再可能再看见它了......

回忆也总是美好.

现实也总是残酷啊!

曾经红砖,土屋,回忆也还是感到一点点温暖......

也许,这是命运.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啊!

我忘不了你啊!

你象一支笔.

勾画出了我金色的童年.

描写出了我的生命精彩.

还有那快乐的时光.

虽然,故乡是农村

......

但快乐并不是在城市.

故乡的黄屋是美丽的.

故乡的青烟是美丽的.

故乡的田野是美丽的.

人们的汗水......

浇灌着大家的快乐之花.

人们的欢笑......

陶冶着大家......

故乡我永远爱着你......

爱着你......

一生......

读《故乡》有感

谢谢 封建社会下的悲惨人生——读《故乡》有感最近几天看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读完这篇文章后,我颇有感触。《故乡》这篇文章以叙述主人公“我”回到家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中国农民悲惨生活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本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闰土。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少年闰土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形象有很大差异。少年闰土是天真、活泼、勤劳、勇敢、机灵的小英雄,而中年闰土的形象是迷信、麻木、好不觉醒的木偶人。“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这几句话可以看出闰土见到童年好友是高兴的,但是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终于恭敬起来”蕴含深沉的悲哀。“厚障壁”比喻人与之间的隔膜,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从中可以看出中年闰土的性格是封建社会压迫,扭曲的结果,值得同情。从闰土身上,可以看出旧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我为我生活在一个新中国,一个新的社会而感到幸福。鲁迅先生在文章最后说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说明了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就没有希望。虽然实现“希望”困难很大,但是只要去不断的探索,实践,就有可能实现“希望”。 我也在想:我们在生活中何尝没有呢?仪征市第四中学程子恺指导老师:万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