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部好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写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一见到它,我就对它爱不释手,一口气将一大本书读完了。其内容丰富精彩,让我感受很深。作品主要讲述了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女大学生米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聘为白果林小学六三班的班主任,因此,她与坏小子肥猫、豆芽儿、米老鼠、兔巴哥,发生了一系列既温暖又幽默风趣的故事,她带领学生们跳芭啦芭啦舞,她能把芭啦芭啦舞跳得像现代舞那样抽象,像芭蕾舞那样优雅,像迪斯科那样奔放;学生打架,她不请家长、不让学生写检讨,只要学生认错;她去家访,编着谎言送偏方;她允许学生旷课给猫看病;她教一个软弱的男生如何捍卫自己的尊严;面对险境,她巧妙的用计谋教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在上课前化装,则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尊重;毕业考试前,她竟带着全班同学去郊外踏青;她能挖掘每个孩子的优点……在这些故事里,我认识了肥猫、认识了豆芽儿,认识了六三班。我想我应该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那就是米兰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能够做到这些,就需要你要有宽广的胸襟,可以容纳一切,笑看一切。当别人对你有敌意的时候,你可以假装不知道,依然阳光灿烂,不要管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事,当别人用语言来侧面“攻击”你时,你假装没听见。我最羡慕得是米兰跟班上的孩子能够成为铁哥们,班上无论有什么事,都有“死党”为她解围,就连校长要处分她,全班的学生居然联名上书,能够得到孩子们这样的维护,对一个老师来说,那真是无比荣光。我佩服米兰,她用她那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孩子。我多么希望我们学校每个老师都成为像米兰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啊!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必再担心因为听着老师的照本宣科而走神,结果还要被老师批评得“狗血淋头”了。因为连“坏学生”都会精神饱满地听得全神贯注,更别提打瞌睡,开小差了。'

感受幸福

很多人都会问,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幸福是有一个快乐的内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一个人只要他的内心充满了快乐,充满了阳光,那就是幸福。

在《开学第一课》中,我看到盲童刘浩学钢琴的故事:刘浩,小时候酷爱音乐,却因为看不见被多个老师拒绝施教。而他和他的妈妈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学钢琴,最后学会了钢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我呢,以前一遇到妈妈批评我,或作业太多、爸爸脾气太暴躁等小事,就撅撅着嘴,谁也不理。现在换个角度思考,妈妈是为了我改正毛病,是爱我的表现;老师是为了我学习拔尖,是负责任的表现;爸爸有时对我比对他自己还要好,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刘浩一个盲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怎么能不幸福呢?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妈妈爸爸成天照顾我,生活无忧无虑,难道我不幸福吗?幸福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幸福是温暖的关爱;幸福是真诚的赞美;幸福是快乐的分享,幸福是无私的奉献。

要相信自己,我们一起加油。幸福就在身边,前途是光明的!

烟台四中初一:zzzzzzzzzz

批评也是爱

批评是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中必定要遇见的。你也许批评过别人,也许被别人批评过,但是每一个批评的背后都是充满爱的。这个爱是同学的友爱;家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陌生···

批评也是一种爱,是一种透明的爱,是隔着一层纱的爱,只有你细细的品尝、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这浓浓的爱意。反之,你只是看表面意思,就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厌恶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的药虽然很难让人吞咽,但却利于病;忠诚的话虽然有些伤人、刺耳,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批评也是这样,就如同那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

老师的教诲是充满关爱的。当你做错题时,老师也许会批评你,说:“这这道题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错啊?这都不应该错的,你回去再多做几题去!”听到这种话也于你会很愤怒,但是却没有顾及到老师的好意,没有想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是想让我们学习成绩变得好,让我们长大有一个好的出路。如果老师遇见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解决,那么老师不用花时间却批改,不用去烦,那不是很悠闲吗?所以老师批评我们是在帮我们让我们更好地完成学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错误地对待批评,甚至把提批评意见的人当成仇人,要虚心接受。

父母唠叨的批评是疼爱。每天临出门前父母总会说我们:“怎么就穿这么一点?要多穿些,天气冷,要多注意,适当增减衣服!冻坏···”可是我们却爱理不理的样子,对待他们,甚至有时听见批评,还和大人顶嘴、较劲。其实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如果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谁会费那些口舌去心平静和的谈,要不是爱,谁会一直跟在你屁股后面一遍又一遍的叮咛衣服要多穿一点?嘱咐出门要小心过马路?所以总而言之,批评也爱!

当你听到批评时,应该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聆听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去把“好心当作驴肝肺”,要去想一想别人背后的良苦用心。批评也是爱,一种关爱;一种疼爱;一种友爱;一种仁爱···

“愚人节”老师VS老师

曾几何时,我们懂得了愚人节的含义;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和父母有了代沟;曾几何时,我们知道了“三年一代沟”的原因。而随着我们渐渐长大,代沟成了我们和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无形的墙。而老师,也因为“三年一代沟”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题记

翻开日历,不禁大失所望。唉!今年的愚人节是周日,又“愚”不成了!自从知道了愚人节,我只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过了两个愚人节而已!(无限感叹......)这两个愚人节,我们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愚”老师。(嘿嘿,我们就是这么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这一“愚”,我们就发现了一点:愚人节中老师们对我们“愚”他的态度可谓有天差地别。有的老师火冒三丈(好吓人),有的老师一笑而过(好和蔼),也有的老师一如既往(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过谁知道哪一天会新帐旧帐一起算呢?)。而我们,就弄了一个老师大比拼,让老师VS老师(事先声明,所有老师都是美女,因为男老师都是那么的千篇一律――严肃)。

一.三十美眉

第一位上场的的是Y老师(前数学老师),三十出头,美丽大方,所以是三十美眉。但是严起来也叫人毛骨悚然,上次被她“赏赐”了几个糖炒栗子,到现在都不敢再惹她。不过既然是愚人节,就好好的“愚一愚”她吧!我们在教室门口设了个陷阱。知道是什么吗?我们把黑板擦放在了门的顶上(这是个太老太老的招数)。当然,门是虚掩着的。那次上课时,我们把歌唱的异常响亮,老师推门而入的那一刻,我们摒住了呼吸,看着那黑板擦往下坠,然后“乓”的一声打在了老师头顶上,她那美丽的褐色头发,立即变成了飘着“雪花”的白色“大地”。我们窃窃地笑,私底下,有人小声地说:“又是一个白毛女!”而Y老师,扑扑身上的灰:“怪不得今天的歌唱得这么大声,我还觉的奇怪呢!原来是......”她甜甜一笑,指指我们,“哦......一群淘气包!”然后,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开场白:“上课(太没创意了)!”

二.成熟女郎

最令我们难忘的是第二位,H老师(前老班),她与Y老师最大的不同是她比Y老师大五、六岁,快到四十岁了。她的思想较陈旧,也比Y老师对我们要求更严,她几乎从来没有笑容,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把她的笑筋弄断了。我们给她使的是同一个招数――黑板擦。虽然我知道她的个性,劝同学们不要这么干,但没人听我的话。于是,轩然大波就引起了。H老师走进教室,随着黑板擦的落下,我们“嘻嘻”的笑,她突然变了脸色,怒容满面。然后,在我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夺门而出”,留下才回过神的我们,“悲哀叹息”!过一会儿,我们看到她在操场上和其他老师散步,不知在说些什么。两分钟后,她出现在教室门口,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明天学校安排野炊!”(真奇怪,她从来没这么好说话的。)“耶!”大家大声叫。我跟着大叫,猛一下缓过神来,今天是愚人节呀!那一刻,全班安静下来,古板的H老师开始大讲愚人节应该怎么愚人才对......然后开始批评我们,一节课不了了之......

三.漂亮姐姐

之所以叫她姐姐,是因为她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起码没我姐姐大)。从教五年,我们是她带过的第二批,而她也头一次当上了我们的老班。“现在用热烈掌声欢迎L老师,老Q(男生的叫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L老师登场,掌声雷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和我们就像朋友,不,是姐。,她肯参与我们的“幼稚”游戏,并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和她在一起,我们不用担心她会“发威”,因为在我们眼中,她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长大了一岁的我们,更深的了解了愚人节,自然也不会用那个幼稚的招数“愚”她。这次我们想了一个很“先进”的招数――由两位同学熬夜制作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在愚人节“呈”给老师。结果,那天,我们把包的严严实实的(上了N层胶水,还用纸包了N层)“盒子”给了老师,作为英语老师,她自然也立刻猜出了我们的心思。所以她微笑的接了盒子,当着我们的面开始一层一层的撕。“怎么这么紧?”她凝神问道。但是我们都窃窃的笑了。结果她直到上课也没拆

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陈静“精彩”——“糟糕”,看到这两个词语,大家的感觉肯定是两种感觉,相反的感觉。但其实不然,有时候,“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却有着共同的内涵——这是我今天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感觉。“糟糕透了”原来也是一种爱,一种不一样的爱。课文的内容是这样的:小时候的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然而父亲看了却说:“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母亲一直鼓励他,因此他一直在写作。父亲却总是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巴迪学着进行修改,那时他还不满12岁。后来,“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两种声音一直促使巴迪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长大了巴迪说: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巴迪的感受让我想起了自己,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班主任马老师。她对我们一向十分严厉,跟我们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学的班主任王老师最爱说的话就是“你最棒”“你能行”,在一次次笑脸和鼓励中,我变得越来越自信。而进入初中后,紧张的学习和新班主任严厉的态度让我时时“提高警惕”。记得有一次,我的英语配套练习忘写了一个句子,被教数学的班主任马老师知道了。我心想老师肯定会让我补上就行了,不就差一句话嘛。谁知马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一顿狠训,当着办公室那么多老师的面,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委屈极了,心想,老师也太小题大做了,至于嘛。但那件事过后,我每次做作业想偷懒时,眼前就浮现出马老师犀利的目光。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马虎应付作业了。马老师的严厉,还体现在许多方面,一点一滴,学习、思想、生活,都令我不敢懈怠,不敢马虎。虽然我一直不理解,甚至有时候还感到她太不通人情,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我,做事细心多了,经常会回头看看自己做得好不好,会不会又挨马老师的批评。现在我明白了,马老师的严厉,不正像文中巴迪的父亲“糟糕透了”的声音吗?它像一股秋风,无情地扫去我的许多坏习惯;它像一把剪刀,果断地剪去了我旁逸斜出的枝条。启蒙老师王老师的爱,让我自信、自立,而马老师的严厉,将一直鞭策我自知、自律。这种别样的爱,是一种警告的力量矫正着我的人生航向。她时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谢谢您,马老师,有了您“不一样的爱”,我将会一直努力、向上!文县白林中学指导教师:王文涛

表扬和批评都得用对地方

表扬和批评都得用对地方表扬和批评是一门大学问 毕淑敏简介: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医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著有《儿子的创意:教子和感恩的哲理故事》一书,对家庭教育拥有自身独特的理解和见解。 毕淑敏如是说 批评就像冰镇,表扬好比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能使孩子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发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淋浴,使人血脉贲张,意气风发,产生蓬勃向上的豪情。 您会经常表扬、批评孩子吗? 表扬、批评孩子您会考虑场合吗? 批评孩子的时候,您会考虑孩子的心灵感受吗? 您知道表扬、批评孩子的原则、尺度吗? 您能不唯分数批评、表扬孩子吗? …… 毕淑敏老师是作家,也是母亲、家教专家,她对家教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精辟的见解,请看她是怎么理解、认识、运用表扬和批评的—— 表扬和批评都得用对地方 记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般家长都免不了会表扬、批评自己的孩子。表扬、批评时常用,但用得是不是地方、是不是恰到好处,很多家长都是不明就里的。在表扬、批评孩子的时候,普通家长都容易犯哪些错误呢? 毕淑敏:每个孩子都是在家长、老师的表扬、批评声中长大的。恰当的场合,恰如其分的表扬、批评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就是在家长、老师的表扬、批评声中明辨是非,确定人生走向的。但是,如果表扬、批评用得不是地方,那它对于孩子的误导、伤害同样也是很大的。 在朋友圈里,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个离奇的故事: 我的朋友到北欧的一个教授家做客。她看到这教授5岁的女儿金发碧眼、乖巧伶俐,就抚摸着这女孩的头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这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很严肃地对朋友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赔礼道歉。朋友大惑不解,说我一番好意,夸奖她,抚摸她,“伤害”二字从何说起?这教授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基因遗传,与她个人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还小,不会分辨,她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她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长相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导。不过,你不要这样沮丧,你还有机会弥补你的过失——那就是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后来,我的朋友正式向这个小姑娘赔礼道了歉,同时表扬了她的微笑和礼貌。 这个意味深长的表扬不当的事例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不经人指点,我们很多家长都会继续延用这种不当的表扬。这是涉及学识、修养、观念更新等一系列问题的问题,解决起来还需假以时日。 同样,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也时不时会犯错误。有的家长当着外人的面随意指责孩子;有的家长动不动就骂孩子缺心眼儿、其笨如猪、无可救药……他们全然不顾孩子的天性、禀赋、气质和内心的感受。这是很伤孩子的心的。

批评孩子之兵法

批评孩子之兵法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指出,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确,家长通常采取的批评方式很有问题:唠叨、生硬、严厉,结果越批孩子越皮,反弹力越大,越对着来、顶着干。最后搞得父母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其实,批评未必要义正辞严,未必要话中带刺,更不能以泄愤为目的讽刺挖苦、翻旧账、算总账。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丢弃坏毛病,养成好习惯。基于此,家长尽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 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对孩子进行批评,也要讲究兵法,“心中有剑口中无剑”是批评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看看下面几种别致的批评方式—— 我的柔情你会懂 有个智力超群的男孩特别不喜欢做作业。妈妈怎么说都不听。后来妈妈跟他说:“你不写作业,妈妈就担心你基础打得不牢固,今后就会考不上好的大学。而妈妈老是担心你,就特别容易变老。”这个小男孩害怕自己年轻漂亮的妈妈变老,就乖乖做起了作业。 兵法:以柔克刚 分析:孩子是顽皮的,但富有爱心,就看家长会不会调动。顽皮孩子被家长和老师批评了不知多少次,被批评麻木了,照样我行我素。这个时候,回避直截了当的批评,调动起孩子的满腔柔情,就可以很容易达到目的。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一个淘气的男孩经常惹祸。母亲每次都大喊大叫,甚至抡起藤条抽打他,却收效甚微。有次他偷了商店的玩具,差点被送警察局。母亲及时赶到,说服店主再给他一次机会。回家后,男孩料想等待自己的会是一场狂风暴雨,谁知道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他回自己房里去。当他无意中到厨房拿水,发现母亲独自一人,呆呆地坐在厨房的椅子上,满脸的忧伤和疲惫。这一刻,他如遭雷击。虽然没有任何语言的指责,却让他一下子想起妈妈日常的操劳,抚育他的呕心沥血。从此以后,他痛下决心,改过自新。 兵法:此时无声胜有声 分析:假如孩子每天处在打骂和训斥之中,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而且还会产生这样一种的想法:“反正我是坏孩子,那就坏下去吧。”父母的训斥、打骂反倒筑起一堵高墙,阻断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没能让孩子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问题,却增加了漠视和仇恨:反正你们不爱我,所以也不需要你们来管教我。 而与之相反,如果关键时刻用沉默代替语言,实际上是对犯错的孩子进行无言的谴责。在这个沉默的空间里,孩子卸除了被迫自卫的武装,有了很大的自我感受和思考的空间,并且受到强烈刺激,迫使他回想自己的所做所为,对父母的痛心和难过产生深切体会。一旦他能站在父母的立场思考问题,许多冲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你是我永远的宝贝 有个小姑娘性格非常叛逆,整天跟父母对着干。妈妈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却无法扭转孩子的心。有一天,妈妈无意中翻出自己当年的育儿日记,那里面记录着女儿成长的一点一滴。她拿出来给女儿念,从她出生时的喜悦,到她得病时妈妈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这几本日记里。刚开始女儿还似听非听,渐渐入了神,渐渐眼里有了泪。终于,她忍不住扑到妈妈怀里,哭着向妈妈道歉。 兵法:让你知道我爱你 分析:爱可以感化一切。孩子虽然叛逆,但却不是草木,其实对父母有很深的爱。她之所以表现如此,是因为她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了,所以没必要听他们的话。当她明白了父母对她的爱有多深,她就会用百倍的爱来回报父母。 请让我以你为骄傲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的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打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兵法:化干戈为玉帛 分析:当时如果换成是另一个老师,很可能是这样处理:对这个学生进行义正辞严的批评,开班会,教育同学们以此为鉴,不要跟他学。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会觉得老师和校长是故意要把自己批倒批臭,让自己抬不起头来,于是行为更加乖张霸道,对老师和校长产生厌恨。

老师

数学课上,我的圆珠笔不翼而飞,找了半天,仍不见踪影,只趴在桌上看别人做题,老师见了,没好气得说:“就你事多!”肖老师是我们班上的数学老师,大名肖贵红。

我知到老师一直不喜欢我,所以批评和嘲笑一直不放在心上,今天突然往心里去,脑子里窜起一团火,哼,丢了笔已经够倒霉了,而你却不给我一丝安慰,反朝我头上泼冷水。你心狠,我比你更狠!想着就在本上用铅笔写了一首诗:

小字翻一翻,月字下面走。

贵字跟上来,工人换丝绸。

此人迂腐极,世上无药救。

只盼早点死,我们无忧愁。

刚写完就下课了,我放下笔,气消了。正当我得意地玩赏着这首诗时,不料被坐在后面的组长发现了,组长脸上现出一丝清楚的笑,立即有几个同学围到我身边,我担心这件事会给我带来麻烦所以就把纸撕下来,揉成一个纸团,准备向窗户扔去,谁只中队长抢先把窗户关上,我只好向教室外跑去,谁又只王涛和王建华早已拦路,中队长又截后路,就把纸吞进肚里,精灵鬼又把我的喉咙捏住,想阻止我吞纸团,我突然发现王涛后面有一点空隙,就使出全身力气,冲出去,把纸团丢到厕所里。证据扔了,我松了一口气,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毕竟组长会把诗的内容告诉肖老师,下节整整一堂数学课都没听一句话,心里不停想:肖贵红大爷,您就原谅我的幼稚吧......

可是,一天、两天过去了,老师没批评我......

直到星期五,迷底揭开了。这天,肖老师向沈老师反应了,沈老师走到讲台上对所有同学说:“xxx同学爱写作文,要多训练就更好了。”

我感受到了老师心胸的浩瀚和品质的崇高。

致语文老师

初中3年 3 年初中 你当了3年的语文老师 我当了3年的学生 这是一种缘分 我所信仰的缘分 感谢缘分让我们在一起3年!

许多共同拥有的回忆 都快被我忘了,唯一没忘的是初一的点点滴滴 初一我们这些学生竟是如此单纯乖巧 那些阳光灿烂 微风和煦的日子 那片橄榄林 那间教室 那些人 那些事~~~~~~~喜欢凝视你讲课的样子,喜欢看你灿烂的笑容,喜欢感受你的气息 喜欢~~~~~~~初2 我们全走了样 ,看到你失望的表情了,看到你叹息的样子了,感受到你的无奈了~初2 我们在变 你也在变 我知道这是必然的。初3,物是人非 竟有种曲终人散的感觉,对于初2除了留恋还是留恋 最舍不得的是那些人,没想到的是;“我们还能在一起”这是幸运更是一种幸福。

初中3年,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循循善诱着我,对于我来说 你是老师更是知心朋友,很多烦心的事我都愿意跟你说 向你倾诉 因为我绝对相信你会理解我,而你也总能如我所愿 总是鼓励我 给我指明方向 感谢你的体贴!

你给我的表扬总多于批评,每次我写了文章你看后都表扬我写得不错 每当我在课堂上发言你都表扬我说得不错 你不像我姐 她对我的文章永远有一百个不满意 我的言论对她来说全是谬论 词不成句 她说你给我的表扬其实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鼓励 (其实我都知道 )她总是很残忍地对我 ,让我戒骄戒傲 让我不段完善自己 而你总是给我鼓励 给我信心 让我不段进步 “鄙视”我姐的残酷 感谢你的表扬!

老师,我知道现在的我让你大失所望了, 真的很对不起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不堪,如今的我对那些所有关心我的人都做不出任何交代了。对于今天这种情况,我知道我谁也不能怪,对于那些始终对我有成见的老师我也不能说什么,我努力过了 真的。现在怎么说呢?一株草永远不会同意一朵花的观点 一朵花也永远不会苟同一株草的意见 你说是吗?所以 我放弃了。要有成见让他们成见去吧 反正过不了多久要说拜拜了。但是,老师依然是老师 可恶的是;“我每次好心好意叫英语老师 他竟然给我装聋作哑 班主任更不用说 冰山啊!(吓都被吓跑了 还用叫吗)所以还是你最好了。

最让人无奈的是时间。仿佛刚踏进中学的大门,我竟要离开了?仿佛还在听你讲课,我们竟将分别了?真的好舍不得你哦!哎~~~~~~!

该感谢的都感谢了,该恶心的也恶心了(呵呵)最后祝愿你一切如愿以偿吧!

__容

07 4 28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读后感

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部好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写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一见到它,我就对它爱不释手,一口气将一大本书读完了。其内容丰富精彩,让我感受很深。作品主要讲述了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女大学生米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聘为白果林小学六三班的班主任,因此,她与坏小子肥猫、豆芽儿、米老鼠、兔巴哥,发生了一系列既温暖又幽默风趣的故事,她带领学生们跳芭啦芭啦舞,她能把芭啦芭啦舞跳得像现代舞那样抽象,像芭蕾舞那样优雅,像迪斯科那样奔放;学生打架,她不请家长、不让学生写检讨,只要学生认错;她去家访,编着谎言送偏方;她允许学生旷课给猫看病;她教一个软弱的男生如何捍卫自己的尊严;面对险境,她巧妙的用计谋教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在上课前化装,则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尊重;毕业考试前,她竟带着全班同学去郊外踏青;她能挖掘每个孩子的优点……在这些故事里,我认识了肥猫、认识了豆芽儿,认识了六三班。我想我应该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那就是米兰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能够做到这些,就需要你要有宽广的胸襟,可以容纳一切,笑看一切。当别人对你有敌意的时候,你可以假装不知道,依然阳光灿烂,不要管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事,当别人用语言来侧面“攻击”你时,你假装没听见。我最羡慕得是米兰跟班上的孩子能够成为铁哥们,班上无论有什么事,都有“死党”为她解围,就连校长要处分她,全班的学生居然联名上书,能够得到孩子们这样的维护,对一个老师来说,那真是无比荣光。我佩服米兰,她用她那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孩子。我多么希望我们学校每个老师都成为像米兰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啊!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必再担心因为听着老师的照本宣科而走神,结果还要被老师批评得“狗血淋头”了。因为连“坏学生”都会精神饱满地听得全神贯注,更别提打瞌睡,开小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