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爱

十三个春秋,十三篇迷人的爱的传说。

十三个春秋,十三个感人的爱的点滴。

十三个春秋,十三片秋天的爱的落叶。

题记

简小衫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從小時候開始她的夢想是——影視明星。但見竟貧困他不得不放棄,但由於一次變故她又回到了這條路上。

一天清早,简小衫收拾好行李,他准备离开这个城市去北京念大学,攻读自己爱慕了已久的北京电影学院,简小衫-成為一位影視明星------这是她的梦想,也是姐的梦想。梦想-------明亮的瞳孔里刚有了一点光泽,就立即暗淡了下去,究竟要不要告诉她?小衫在心里问自己,还是算了吧!人家现在指不定还没有时间待见我呢!小衫咬咬牙,继续埋头收拾衣服,骤然间从杂乱的衣物之间发现了一个粉色的香囊,上面绣着“简小衫”三个字。衫儿看到这个愣住了,呆滞了几秒钟,终于再也忍不住,趴在床上大哭了起来……

衫儿想起了自己和姐姐、妈妈山穷水尽的时候……

那时,胃癌晚期的父亲终于架不住疾病的折磨,医药费的昂贵,撇下了柔弱而母亲和小衫姐妹二人,俩腿儿一登天,驾鹤西去了。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几次醒来又晕过去,姐妹俩也伤心欲绝。可没有了父亲,日子还得过不是,于是母女仨人借了钱给父亲办了丧事之后,就把持着以后的生计。衫儿姐姐和母亲坐在炕上商量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小衫蹲在门口,一点也不想听到一丁点儿关于“生活”的事,其实,倒不如说是他自己害怕辍学。正因此而发着愣,忽然发现家门口对面的小土坡上长着一株极为漂亮的花。他跑过去,发现一尺多高的花株上竟然只长了两朵,黄色的花蕊,白色的花瓣。风一吹,两朵花儿紧紧贴在一起。衫儿不由自主的伸出手来,摘下了那两朵花。忽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呵斥:“住手!”她转过头来,发现姐姐正急急忙忙的朝这边走来,眉头紧皱,半是心疼半是慎怪的对衫儿说:“你为什么要摘这两朵花啊!”姐把衫儿手里紧紧捏着的花抢过来,小心翼翼的抚摸着白色的花瓣,生怕惊动了这一双受伤的灵魂。

姐心疼的望着花儿,衫儿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不解的瞧着姐。

“你知道吗?人世间的每一对姐妹,前世都是长在同一株植物上的两朵花,只有经过了一千年的修行,在下辈子才能投胎转世做姐妹呢!”姐抬起头,望着天空。

这样,衫儿就不会发现姐眼里的泪水和黯淡下去的目光……

“衫儿,衫儿,醒醒,醒醒……姐要走了啊……”小衫在姐的叫喊声中睁开了朦胧的双眼,喃喃地问道:“姐,还早呢,你要去哪儿啊……”

“姐要出去找工作,给你挣学费,姐决对不能让你辍学……”

“什么,姐,你要出去啊?”

“嗯。”姐低下了头,压低了声音。“姐和妈商量过了,去一家纺织厂,一个月工资五百块,干得好还有提成呢!……姐,哦,差点忘了……”姐从炕上站起身,拉开了柜子的抽屉,从里面拿出几个本子和几支铅笔,“这是姐学习剩下的,现在送给你,你要好好学习啊……啊,差点把这个忘了……”姐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从衣袋里掏出了一个精致的香囊,放到了衫儿的手心,“这是姐昨天夜里绣的,送给你,这里头垫的是昨天那两朵花的花瓣……呵呵,想姐了就拿出来看看……”姐用手拍了拍小衫的肩膀,转身拉了拉衣角,对小衫说:“姐走了,晚了就赶不上车了……“

“啊?姐,我送送你啊……”小衫还没反应过来,姐就已经走了,她只得呆呆坐在炕头,望着姐的背影,不晓得这只有十六岁的稚嫩的姐的肩膀,要怎样撑起这个家。不知不觉,眼泪簌簌滴下来,打湿了小衫手里紧紧握住的香囊。

小衫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的做着新买的练习册。“这题真难啊!”小衫叹了口气,抬头望了望天空,想让已经劳累了一天的眼睛的休息一会儿。猛然间想起,姐姐已经五个月没回来了。唉,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想到这儿,小衫不由得叹了口气。

“吱扭--------”大门被打开了,从门后闪出一人来,像是个女的。穿着花花绿绿的漏背连衣裙,打着洋伞,头发高高饿耸起,高跟鞋一扭一扭发出有节奏的清脆的“嗒嗒”神声。哟,这是谁呀?衫儿正思索这家里是否有过这样的亲戚,却听到一声“轻轻的呼唤”:“妈,小衫,我回来了。”

天哪,是姐,是姐,姐回来了!小衫听到这声音,像是在晴天接到了一个霹雳,她站起身,顾不得站在门口的姐姐,立马冲到厨房,对妈妈大呼小叫。

“喊什么,喊什么,你这丫头老是疯……”妈妈被小衫吓了一跳,甚至连手里正在切菜的刀都没来得及放下,刚走出厨房门,就被眼前这个花枝招展的女人惊住了。呆呆的望了对方好一会儿,细细的打量这眼前这个“陌生人”。

“妈,小衫,你们俩人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吗?”姐姐轻盈的走到妈妈面前,紧紧抱住母亲。母亲这才反应过来,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女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喃喃道。

小衫拥着姐姐走到炕前,一家人聚在炕桌子上吃饭,正话着家常,忽然姐像想起了什么似得,从随身带的小包中拿出一沓钱,放在桌上,对母亲说:“妈,这是四千块钱,您拿去还债,顺便在给家里添置点东西吧!”

“你哪来这么多钱?”

“还不是我表现好,厂里给我奖的呗!”姐姐说完便不再说话,母亲也不好再问了。

姐在家里呆了两天就走了,说什么也不肯再留下来,也难怪,自从姐回来之后,村里人都用怪怪的目光瞧着姐,姐的心里也怪别扭的,其实,妈妈和小衫心里也很疑惑,姐这次回来变化怎么这么大啊!姐做的,究竟是什么工作?尽管衫儿和妈妈的心里都打着个问号,但是村里已经传开了关于姐的流言:人家都说,小衫妈的大女儿在酒店里给人当啤酒妹,才得以获得如此高的收入。妈妈是在按捺不住,偷跑到和姐一起打工的邻居家里,一经打听才知道,纺织厂的效益不好,工人们都走光了,更别提有五百块的工资了。姐在哪儿干了几天就走了县城,她临走前告诉邻居他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养活妹妹。

听了这话,小衫和妈妈更担心了,难道姐姐真的……不,不,尽管小衫心里一次又一次否定了这个“事实”,但是相邻们的流言还有上学时同学们向她投来的鄙视的目光,也让小衫的心理渐渐有了转变。姐回来,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热情的对姐了。

小衫的变化姐都看在眼里,但姐没有说什么,只是得知这些后,就低下头,不肯再说一句话。

转眼间,六年过去了,除了姐每个月定时往家里寄两千块钱,能让他们知道姐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联系了,小衫那里连姐的地址都没有,就算有,小衫也不回去给姐写一封信,因为,小衫认为,姐,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姐了。

如今,小衫已是一所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准备要为自己毕生的梦想去打拼。可是,这样好的消息小衫都没有告诉姐。小衫很快整理好了衣服,带好了生活用品。全副武装之后准备进军火车站。票,衫儿早已买好了,沉重的行李都按捺不住小衫激动的心,小衫一路走来,连步子都是轻快的。

终于到了车站,衫儿拿出票,刚想要冲进车里,却听见一个似曾熟悉的声音喊着:“擦鞋,擦鞋,谁擦鞋哟!”

指导教师:楊兆霞

理想 .责任 .拼搏 .坚持

理想 .责任 .拼搏 .坚持江西省广丰县实验中学 杨恭田 “我自豪,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是我发自肺腑之言,也是我毕生的理想追求。我出生在群山环抱,道路弯曲曲,山头光秃秃的大山坞。记得六岁的时候,妈妈就用木炭为笔,石板为纸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骨气的人。”年幼的我虽不理解这句话蕴涵的意义,但已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一九八四年七月,我江西农业大学毕业,本应分配到上饶地区农业局。可妈妈噙着泪花对我说:“孩子,你真的要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城市去过舒适的日子?”是呀,我的生命是母亲给的,是故乡这片沃土滋养了我知识的“体魄”,充实了我理想的“空间”,使我从一个饥肠辘辘的土娃娃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我苦思着:男儿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子不嫌母丑”。我作出了人生的抉择:放弃留城,调回贫困的大山坞故乡当教师,为提高故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故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坚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奉献一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责任重大。那么如何做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于是我拼命地从头学起,借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类书籍,拜师学艺,循序渐进地读写记,几乎是手不释卷,尽情地吮吸着智慧的琼浆,使自己尽快地成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民教师。我不分昼夜,更没有什么休息日,把所有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我的拼搏,我的汗水,我的脚踏实地,终于换来了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年年名列全县前茅,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县文明班级,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03年8月,本人经组织选拔调进广丰县实验中学任教,面对新课题,新重任,本人一如既往地拼命勤学,参加《教育学》、《心理学》、高中教材教法考试、高中素质教育能力测试等皆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合格证书,获得了省教育厅授予的高中教师合格证书,成为了一名学校、社会公认,学生满意的高中教师。1988年元月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我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在那物欲横流的年代,有的人想拉我“下海”,有的人劝我改行从政,有的人邀我从事第二职业,可我总是淡然一笑地回答:“人各有志,岂能苟同。”育人甘奉心为土,登峰愿献骨作梯。选择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职业,我愿意一辈子的付出。有一次我得重病住院,学生们排着长队来医院看望我,从一双双充满祈盼和渴望的眼睛中让我悟出,学生们离不开我,可我也离不开学生,吊针拔了以后,不顾亲友和医师的阻拦,我又重返三尺讲台。每当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时,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因此,故乡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有一位腰缠万贯的同窗问我现在有何感受,我自豪地回答:“不悔今生穷教书,唯恐桃李未满枝。” 我常常总在思索着:假如我是一块核能,我该如何更深度地挖掘自己,才能为党为人民放出更多的能量。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持之以恒去做的。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要,我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钻研新课程、新教材,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始终认为:对于学生,要相信“孺子可教”,然后“因材施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得不好的教师” 。学生们都爱上我的课,都说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作业适量,负担轻,学生高考成绩显著。我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的充电,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最有价值。学生的热爱、褒奖,激励着我更加刻苦钻研,大胆探索,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向专家型教师目标迈进。《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上海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80多篇,其中,《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要对症下药》一文于2009年荣获国家教育部举办的“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 大型征文一等奖,该文于2009年3月19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学校应着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2010年6月《江西教育》管理版首页发表,并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已结题。 关爱“留守孩子”,深入研究、成功探索在新形势下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共产党人的应尽职责。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孩子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留守孩子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关爱一个留守孩子,为社会减轻一份负担。作为党员教师,理应要用实际行动,给予“留守孩子”父母般的温暖、家庭般的关爱,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健康生活,和正常孩子一样茁壮成长。我把内心的想法和妻子推心置腹地交谈后,妻子完全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每年我家都接纳了十几个留守孩子和我们共同一起生活,我和妻子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悉心照料,体贴入微。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方面,克尽已职,深入研究,撰写的论文《一个农村留守孩子的故事》获中国教育报编辑部三等奖,《缓期注册请慎行》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提高家教水平,为和谐社会培育新人》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壹等奖,《贯彻〈纲要〉精神,抓好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被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编辑部联合颁发的一等奖,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栏目发表。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构建和谐江西十大贡献人物” 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团省委、江西日报社授予“敬业奉献好青年” 荣誉称号。与时俱进,笔耕不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我对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祖国和人民给了教师崇高的荣誉和地位,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人民教师”的神圣称号呢?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呢? 当我为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到沾沾自喜时,胡总书记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提醒我,“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老妈妈知道后也严肃地对我说:“孩子,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在全教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一面镜子,你要时刻牢记在心,要向李四光、钱学森等无数革命先辈学习,有了理想和信念,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之拼搏的精神,还要有贵在坚持创新进取的精神啊!” 是啊,创新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追求就意味着每天有新的起点。 我要用行动回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既然我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理想和信念始终引领着我前进……”“我的生命就要再多一些坚强/多一些勇敢/多一些忍耐/多一些毫无私利的奉献精神。”我要用自己扎实的脚步,在平凡的岗位上刻写着对伟大母亲的赤诚,雕塑着人民教师的风骨和人格。把“小小的我”,融进浩荡的激流,用有限的时间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向着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进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邮 编334600 电话:15979360128 邮箱:[email protected]

black-失光

在这繁花盛开的季节,我仍坚信自己没有花开的那般灿烂。准确的说,不是阳光,而是步入黯淡。

“人啊总是自私的”寝室长的经典名言,那天睡觉前又听到这句,于是就有了一晚上的思索。真的心底一颤,我何时竟也变得自私,冷漠了?

; ; ; ; ; ; ; 窗外是阵阵丁香花香,却染不净我被污染的心,我的血液一直在流着,但手总是冰冷的,就像这颗冷却了的心。

; ; ; ; ; ; ; 还是爱着小时侯天真无邪的自己,仍记得一次与外婆对话:

; ; ; ; ; ;  ;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外婆问

; ; ; ; ; ; ; ; “我要当总理夫人!”外婆脸上的皱纹形成一条条流线型,一直延伸至眼角,慈祥地笑着。

; ; ; ; ; ; ; ; “哦?哪有那么容易当?”

; ; ; ; ; ; ; ; “我到天安门广场走一圈,江泽民就看上我了.”

; ; ; ; ; ; ; ; 简单的对话,在我记忆里回荡。我的记忆一直都是残缺的,或者说根本就没存在过。要想起那段童年生活,总摸不到一点边际。但现在却觉得如此可笑。一发现新事物,就开始一连串幻想。

; ; ; ; ; ; ; ;时间细纱般指间滑过 ……

; ; ; ; ; ; ; 我又在审视我,我越来越冷血,无情。没有一丝情意。“情”这个字可有可无,每当写到这类文章,就不知所措,挖空心思编造的催人泪下。

; ; ; ; ; ; ; 我和菲又在网上见面,那个幼儿圆,小学一起长大的好朋友。qq中她的头像在跳动,点击“你在那还好吗?”

; ; ; ; ; ; ; ; 自从来到南方,就很少和以前的同学联系了,甚至不想要这些朋友,一个个新朋友在我的脑中杂乱的排序,常常记不起他们的名字。我怕有一天也会忘了菲的。

; ; ; ; ; ; ; ; “我正在玩游戏,真是抱歉……”不知为什么,有点懒惰,不想与以前的朋友交流。我想是有些害怕回忆到以前的自己,看清现在的狼狈吧?

; ; ; ; ; ; ; “哦,那不打扰你了”我能听见菲叹息的声音,从心底传来的,有些不真实,其实本来就是虚幻,我们都没有话筒。

; ; ; ; ; ; ; 我并没有在游戏,游戏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尘封了的记忆。

; ; ; ; ; ; ; 小时侯的乐趣是一天半小时的电视,初中两年是一天半小时的电脑游戏。初三的乐趣是?大大的问号在问我。我找不到生活中的乐趣了,哪怕只有短短半小时。甚至想到自杀,只怕死的难看。

; ; ; ; ; ; ; 不只一次问欢‘我到底为什么活着,不去死’回答的仍是沉默,化成一潭死水,冰冷着。

; ; ; ; ; ; ;  ;“不知那些活到一百岁的人为什么还活着?”问的有点任性,但还是没有回答,看来我要自己去思考了。

; ; ; ; ; ; ; ; 渐渐地,开始冷漠的人好象只有我。周围的人依然弥漫着温情,令我嫉妒不已。

; ; ; ; ; ; ; 初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毕业照。站在第二排的台阶上,眼睛被阳光照得睁不开。那时才知道照毕业照为什么会流泪,是痛的。我在想拿到毕业照时该如何处置上面那些头,是像以前一样撕烂当拼图还是用涂改液涂掉呢?后来想一想,涂改液伤身体,就决定用撕的了,虽然有些残忍。

; ; ; ; ; ; ; 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人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 ; ; ; ; ; ; ; 那天晚上做了个梦,梦里在峭壁中,在流水中,在大自然的阒静中,我变成了另一个自己,那时的我比阳光还阳光。

; ; ; ; ; ; ; 醒来后,我终于明白了:不只是我在变暗,是整个世界在灰暗,是仇恨与攀比的交织改变了我。我开始怨恨这残酷的世界。

; ; ; ; ; ; ; ;家中的吸尘器又在工作,在躁杂中灰尘被吸了进去,连同我的阳光。

母子间美丽谎言

母亲教诲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然而,当疾病和困苦袭来时,母子俩因为爱而彼此欺骗。母子俩的故事,由谎言串起,由爱心连接,在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儿子之间上演。

母为儿隐瞒病情 儿瞒母逃学打工

那一年,儿子王欣欣8 岁,何秀平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一炸油条的摊档前,经确诊,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病。本该住院治疗,可她执意不肯,服了几次中药后,继续出摊,一撑就是6年。1995年2月,一纸诊断书再次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屎毒症晚期,这病要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一年,14岁的儿子要参加中考。孩子学习非常出色,联考成绩在全校前10名,上省重点学校,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选择透析,巨大的花费就会让儿子升学成为奢望。几经痛苦的思索,她决定向儿子撒谎,隐瞒病情。两个月里,怕儿子看出破绽,她没去过一次医院,却每天一大早硬撑着出摊,靠镇静药挺着。每次出门前,她会和晨读的儿子打声招呼,说句笑话;每次出门时,丈夫都默默地推着车子跟在她的身后,任凭泪水滚过他的脸颊。4月15日,她终于撑不下去,再一次昏倒在街头,摔的头破血流。在医院的病床上,儿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像:“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他不停地流着泪水埋怨。几天后,她发现儿子的手上有连串的血泡,儿子笑着说是练习单杠磨的,她很心疼。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问王欣的病好了没有?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儿子不但装病逃学,而且在工地里当起了临时工------搬运石头,血泡是被磨出来的。她十分难过。晚上,她猛地拉过刚刚进屋的儿子,举起巴掌时,一卷钱从儿子的兜里滑落--------215元。这是他10天的工钱。儿子凑上前,闭上眼睛,可那巴掌久久不没有落下---------------

母骗儿偷偷拾荒 儿骗母暗地输血

1997年7 月,王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哈尔滨第一中学。他告诉母亲:“妈妈,等我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给你换肾。”然而,面对四千多元的学费,他瞒着家里人说他没考上,暗地里却选择了收费很少的市重点中学---------第十二中学。

1998年9月,儿子上了高二,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丈夫走街串巷地摆地摊,起早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难填透析的无底洞。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庞,何秀平的心里阵阵发酸。“我不是废人,应该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10月的一天,她背起筐子走出家门,开始了拾荒换钱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匆忙卖掉废品,赶回家里,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经常阴着脸“审问”她;“妈,今天没出去吧?”

“没,在家看电视了。”她忙解释。

然而有一天,捡垃圾的她再一次昏倒,这次是在脏乱的垃圾堆旁。当路人把刀子送到医院时,她紧紧地抓住医生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他就要高考了。”

1999年8月1日,喜讯终于传来,儿子在高考中考出561分的好成绩。躺在透析室里的何秀平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恨不得拔掉针管和儿子拥在一起,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儿子接到了西安某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不和家里商量选择军校,儿子唯一的解释就是省下钱,给母亲透析。9月13日,儿子从父亲卖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随便拣了几样,裹在了行李包里。那天,父亲送他送到了车站,母亲送他只能送出家门。

2000年2月11日,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归心似箭,儿子是在车上站了48个小时才回来的。他没有回家,直奔医院,找到熟悉的护士。他不住地央求,护士把他领进了采血室。200CC的鲜血,炽热地让护士觉得 烫手,也分外沉重。儿子的血一滴一滴注入母亲何秀平的体内。母亲的脸一点点地有了红润,儿子的脸却渐渐苍白----结帐时,父亲发现医院少算了两百多元,仔细询问,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可他只能含泪帮儿子隐瞒这份孝心。此后,每次放假,儿子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医院,偷偷地给母亲献血,输血量从200CC到400CC,至今,已献了8次,共2000CC。

母为儿欲寻短见 儿为母私签债契

儿子输血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当爸的说出来了,讲述时,他不停地抽打着自己的脸颊,何秀平将每月8次透析改为了6次。两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丈夫母亲教诲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然而,当疾病和困苦袭来时,母子俩因为爱而彼此欺骗。母子俩的故事,由谎言串起,由爱心连接,在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儿子之间上演。

母为儿隐瞒病情 儿瞒母逃学打工

那一年,儿子王欣欣8 岁,何秀平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一炸油条的摊档前,经确诊,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病。本该住院治疗,可她执意不肯,服了几次中药后,继续出摊,一撑就是6年。1995年2月,一纸诊断书再次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屎毒症晚期,这病要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一年,14岁的儿子要参加中考。孩子学习非常出色,联考成绩在全校前10名,上省重点学校,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选择透析,巨大的花费就会让儿子升学成为奢望。几经痛苦的思索,她决定向儿子撒谎,隐瞒病情。两个月里,怕儿子看出破绽,她没去过一次医院,却每天一大早硬撑着出摊,靠镇静药挺着。每次出门前,她会和晨读的儿子打声招呼,说句笑话;每次出门时,丈夫都默默地推着车子跟在她的身后,任凭泪水滚过他的脸颊。4月15日,她终于撑不下去,再一次昏倒在街头,摔的头破血流。在医院的病床上,儿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像:“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他不停地流着泪水埋怨。几天后,她发现儿子的手上有连串的血泡,儿子笑着说是练习单杠磨的,她很心疼。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问王欣的病好了没有?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儿子不但装病逃学,而且在工地里当起了临时工------搬运石头,血泡是被磨出来的。她十分难过。晚上,她猛地拉过刚刚进屋的儿子,举起巴掌时,一卷钱从儿子的兜里滑落--------215元。这是他10天的工钱。儿子凑上前,闭上眼睛,可那巴掌久久不没有落下---------------

母骗儿偷偷拾荒 儿骗母暗地输血

1997年7 月,王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哈尔滨第一中学。他告诉母亲:“妈妈,等我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给你换肾。”然而,面对四千多元的学费,他瞒着家里人说他没考上,暗地里却选择了收费很少的市重点中学---------第十二中学。

1998年9月,儿子上了高二,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丈夫走街串巷地摆地摊,起早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难填透析的无底洞。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庞,何秀平的心里阵阵发酸。“我不是废人,应该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10月的一天,她背起筐子走出家门,开始了拾荒换钱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匆忙卖掉废品,赶回家里,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经常阴着脸“审问”她;“妈,今天没出去吧?”

“没,在家看电视了。”她忙解释。

然而有一天,捡垃圾的她再一次昏倒,这次是在脏乱的垃圾堆旁。当路人把刀子送到医院时,她紧紧地抓住医生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他就要高考了。”

1999年8月1日,喜讯终于传来,儿子在高考中考出561分的好成绩。躺在透析室里的何秀平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恨不得拔掉针管和儿子拥在一起,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儿子接到了西安某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不和家里商量选择军校,儿子唯一的解释就是省下钱,给母亲透析。9月13日,儿子从父亲卖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随便拣了几样,裹在了行李包里。那天,父亲送他送到了车站,母亲送他只能送出家门。

2000年2月11日,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归心似箭,儿子是在车上站了48个小时才回来的。他没有回家,直奔医院,找到熟悉的护士。他不住地央求,护士把他领进了采血室。200CC的鲜血,炽热地让护士觉得 烫手,也分外沉重。儿子的血一滴一滴注入母亲何秀平的体内。母亲的脸一点点地有了红润,儿子的脸却渐渐苍白----结帐时,父亲发现医院少算了两百多元,仔细询问,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可他只能含泪帮儿子隐瞒这份孝心。此后,每次放假,儿子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医院,偷偷地给母亲献血,输血量从200CC到400CC,至今,已献了8次,共2000CC。

母为儿欲寻短见 儿为母私签债契

儿子输血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当爸的说出来了,讲述时,他不停地抽打着自己的脸颊,何秀平将每月8次透析改为了6次。两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丈夫母亲教诲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然而,当疾病和困苦袭来时,母子俩因为爱而彼此欺骗。母子俩的故事,由谎言串起,由爱心连接,在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儿子之间上演。

母为儿隐瞒病情 儿瞒母逃学打工

那一年,儿子王欣欣8 岁,何秀平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一炸油条的摊档前,经确诊,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病。本该住院治疗,可她执意不肯,服了几次中药后,继续出摊,一撑就是6年。1995年2月,一纸诊断书再次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屎毒症晚期,这病要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一年,14岁的儿子要参加中考。孩子学习非常出色,联考成绩在全校前10名,上省重点学校,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选择透析,巨大的花费就会让儿子升学成为奢望。几经痛苦的思索,她决定向儿子撒谎,隐瞒病情。两个月里,怕儿子看出破绽,她没去过一次医院,却每天一大早硬撑着出摊,靠镇静药挺着。每次出门前,她会和晨读的儿子打声招呼,说句笑话;每次出门时,丈夫都默默地推着车子跟在她的身后,任凭泪水滚过他的脸颊。4月15日,她终于撑不下去,再一次昏倒在街头,摔的头破血流。在医院的病床上,儿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像:“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他不停地流着泪水埋怨。几天后,她发现儿子的手上有连串的血泡,儿子笑着说是练习单杠磨的,她很心疼。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问王欣的病好了没有?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儿子不但装病逃学,而且在工地里当起了临时工------搬运石头,血泡是被磨出来的。她十分难过。晚上,她猛地拉过刚刚进屋的儿子,举起巴掌时,一卷钱从儿子的兜里滑落--------215元。这是他10天的工钱。儿子凑上前,闭上眼睛,可那巴掌久久不没有落下---------------

母骗儿偷偷拾荒 儿骗母暗地输血

1997年7 月,王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哈尔滨第一中学。他告诉母亲:“妈妈,等我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给你换肾。”然而,面对四千多元的学费,他瞒着家里人说他没考上,暗地里却选择了收费很少的市重点中学---------第十二中学。

1998年9月,儿子上了高二,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丈夫走街串巷地摆地摊,起早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难填透析的无底洞。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庞,何秀平的心里阵阵发酸。“我不是废人,应该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10月的一天,她背起筐子走出家门,开始了拾荒换钱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匆忙卖掉废品,赶回家里,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经常阴着脸“审问”她;“妈,今天没出去吧?”

“没,在家看电视了。”她忙解释。

然而有一天,捡垃圾的她再一次昏倒,这次是在脏乱的垃圾堆旁。当路人把刀子送到医院时,她紧紧地抓住医生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他就要高考了。”

1999年8月1日,喜讯终于传来,儿子在高考中考出561分的好成绩。躺在透析室里的何秀平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恨不得拔掉针管和儿子拥在一起,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儿子接到了西安某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不和家里商量选择军校,儿子唯一的解释就是省下钱,给母亲透析。9月13日,儿子从父亲卖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随便拣了几样,裹在了行李包里。那天,父亲送他送到了车站,母亲送他只能送出家门。

2000年2月11日,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归心似箭,儿子是在车上站了48个小时才回来的。他没有回家,直奔医院,找到熟悉的护士。他不住地央求,护士把他领进了采血室。200CC的鲜血,炽热地让护士觉得 烫手,也分外沉重。儿子的血一滴一滴注入母亲何秀平的体内。母亲的脸一点点地有了红润,儿子的脸却渐渐苍白----结帐时,父亲发现医院少算了两百多元,仔细询问,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可他只能含泪帮儿子隐瞒这份孝心。此后,每次放假,儿子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医院,偷偷地给母亲献血,输血量从200CC到400CC,至今,已献了8次,共2000CC。

母为儿欲寻短见 儿为母私签债契

儿子输血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当爸的说出来了,讲述时,他不停地抽打着自己的脸颊,何秀平将每月8次透析改为了6次。两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丈夫母亲教诲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然而,当疾病和困苦袭来时,母子俩因为爱而彼此欺骗。母子俩的故事,由谎言串起,由爱心连接,在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儿子之间上演。

母为儿隐瞒病情 儿瞒母逃学打工

那一年,儿子王欣欣8 岁,何秀平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一炸油条的摊档前,经确诊,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病。本该住院治疗,可她执意不肯,服了几次中药后,继续出摊,一撑就是6年。1995年2月,一纸诊断书再次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屎毒症晚期,这病要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一年,14岁的儿子要参加中考。孩子学习非常出色,联考成绩在全校前10名,上省重点学校,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选择透析,巨大的花费就会让儿子升学成为奢望。几经痛苦的思索,她决定向儿子撒谎,隐瞒病情。两个月里,怕儿子看出破绽,她没去过一次医院,却每天一大早硬撑着出摊,靠镇静药挺着。每次出门前,她会和晨读的儿子打声招呼,说句笑话;每次出门时,丈夫都默默地推着车子跟在她的身后,任凭泪水滚过他的脸颊。4月15日,她终于撑不下去,再一次昏倒在街头,摔的头破血流。在医院的病床上,儿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像:“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他不停地流着泪水埋怨。几天后,她发现儿子的手上有连串的血泡,儿子笑着说是练习单杠磨的,她很心疼。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问王欣的病好了没有?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儿子不但装病逃学,而且在工地里当起了临时工------搬运石头,血泡是被磨出来的。她十分难过。晚上,她猛地拉过刚刚进屋的儿子,举起巴掌时,一卷钱从儿子的兜里滑落--------215元。这是他10天的工钱。儿子凑上前,闭上眼睛,可那巴掌久久不没有落下---------------

母骗儿偷偷拾荒 儿骗母暗地输血

1997年7 月,王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哈尔滨第一中学。他告诉母亲:“妈妈,等我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给你换肾。”然而,面对四千多元的学费,他瞒着家里人说他没考上,暗地里却选择了收费很少的市重点中学---------第十二中学。

1998年9月,儿子上了高二,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丈夫走街串巷地摆地摊,起早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难填透析的无底洞。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庞,何秀平的心里阵阵发酸。“我不是废人,应该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10月的一天,她背起筐子走出家门,开始了拾荒换钱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匆忙卖掉废品,赶回家里,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经常阴着脸“审问”她;“妈,今天没出去吧?”

“没,在家看电视了。”她忙解释。

然而有一天,捡垃圾的她再一次昏倒,这次是在脏乱的垃圾堆旁。当路人把刀子送到医院时,她紧紧地抓住医生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他就要高考了。”

1999年8月1日,喜讯终于传来,儿子在高考中考出561分的好成绩。躺在透析室里的何秀平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恨不得拔掉针管和儿子拥在一起,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儿子接到了西安某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不和家里商量选择军校,儿子唯一的解释就是省下钱,给母亲透析。9月13日,儿子从父亲卖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随便拣了几样,裹在了行李包里。那天,父亲送他送到了车站,母亲送他只能送出家门。

2000年2月11日,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归心似箭,儿子是在车上站了48个小时才回来的。他没有回家,直奔医院,找到熟悉的护士。他不住地央求,护士把他领进了采血室。200CC的鲜血,炽热地让护士觉得 烫手,也分外沉重。儿子的血一滴一滴注入母亲何秀平的体内。母亲的脸一点点地有了红润,儿子的脸却渐渐苍白----结帐时,父亲发现医院少算了两百多元,仔细询问,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可他只能含泪帮儿子隐瞒这份孝心。此后,每次放假,儿子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医院,偷偷地给母亲献血,输血量从200CC到400CC,至今,已献了8次,共2000CC。

母为儿欲寻短见 儿为母私签债契

儿子输血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当爸的说出来了,讲述时,他不停地抽打着自己的脸颊,何秀平将每月8次透析改为了6次。两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丈夫母亲教诲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然而,当疾病和困苦袭来时,母子俩因为爱而彼此欺骗。母子俩的故事,由谎言串起,由爱心连接,在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儿子之间上演。

母为儿隐瞒病情 儿瞒母逃学打工

那一年,儿子王欣欣8 岁,何秀平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一炸油条的摊档前,经确诊,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病。本该住院治疗,可她执意不肯,服了几次中药后,继续出摊,一撑就是6年。1995年2月,一纸诊断书再次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屎毒症晚期,这病要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一年,14岁的儿子要参加中考。孩子学习非常出色,联考成绩在全校前10名,上省重点学校,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选择透析,巨大的花费就会让儿子升学成为奢望。几经痛苦的思索,她决定向儿子撒谎,隐瞒病情。两个月里,怕儿子看出破绽,她没去过一次医院,却每天一大早硬撑着出摊,靠镇静药挺着。每次出门前,她会和晨读的儿子打声招呼,说句笑话;每次出门时,丈夫都默默地推着车子跟在她的身后,任凭泪水滚过他的脸颊。4月15日,她终于撑不下去,再一次昏倒在街头,摔的头破血流。在医院的病床上,儿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像:“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他不停地流着泪水埋怨。几天后,她发现儿子的手上有连串的血泡,儿子笑着说是练习单杠磨的,她很心疼。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问王欣的病好了没有?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儿子不但装病逃学,而且在工地里当起了临时工------搬运石头,血泡是被磨出来的。她十分难过。晚上,她猛地拉过刚刚进屋的儿子,举起巴掌时,一卷钱从儿子的兜里滑落--------215元。这是他10天的工钱。儿子凑上前,闭上眼睛,可那巴掌久久不没有落下---------------

母骗儿偷偷拾荒 儿骗母暗地输血

1997年7 月,王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哈尔滨第一中学。他告诉母亲:“妈妈,等我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给你换肾。”然而,面对四千多元的学费,他瞒着家里人说他没考上,暗地里却选择了收费很少的市重点中学---------第十二中学。

1998年9月,儿子上了高二,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丈夫走街串巷地摆地摊,起早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难填透析的无底洞。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庞,何秀平的心里阵阵发酸。“我不是废人,应该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10月的一天,她背起筐子走出家门,开始了拾荒换钱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匆忙卖掉废品,赶回家里,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经常阴着脸“审问”她;“妈,今天没出去吧?”

“没,在家看电视了。”她忙解释。

然而有一天,捡垃圾的她再一次昏倒,这次是在脏乱的垃圾堆旁。当路人把刀子送到医院时,她紧紧地抓住医生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他就要高考了。”

1999年8月1日,喜讯终于传来,儿子在高考中考出561分的好成绩。躺在透析室里的何秀平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恨不得拔掉针管和儿子拥在一起,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儿子接到了西安某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不和家里商量选择军校,儿子唯一的解释就是省下钱,给母亲透析。9月13日,儿子从父亲卖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随便拣了几样,裹在了行李包里。那天,父亲送他送到了车站,母亲送他只能送出家门。

2000年2月11日,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归心似箭,儿子是在车上站了48个小时才回来的。他没有回家,直奔医院,找到熟悉的护士。他不住地央求,护士把他领进了采血室。200CC的鲜血,炽热地让护士觉得 烫手,也分外沉重。儿子的血一滴一滴注入母亲何秀平的体内。母亲的脸一点点地有了红润,儿子的脸却渐渐苍白----结帐时,父亲发现医院少算了两百多元,仔细询问,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可他只能含泪帮儿子隐瞒这份孝心。此后,每次放假,儿子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医院,偷偷地给母亲献血,输血量从200CC到400CC,至今,已献了8次,共2000CC。

母为儿欲寻短见 儿为母私签债契

儿子输血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当爸的说出来了,讲述时,他不停地抽打着自己的脸颊,何秀平将每月8次透析改为了6次。两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丈夫母亲教诲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然而,当疾病和困苦袭来时,母子俩因为爱而彼此欺骗。母子俩的故事,由谎言串起,由爱心连接,在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儿子之间上演。

母为儿隐瞒病情 儿瞒母逃学打工

那一年,儿子王欣欣8 岁,何秀平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一炸油条的摊档前,经确诊,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病。本该住院治疗,可她执意不肯,服了几次中药后,继续出摊,一撑就是6年。1995年2月,一纸诊断书再次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屎毒症晚期,这病要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一年,14岁的儿子要参加中考。孩子学习非常出色,联考成绩在全校前10名,上省重点学校,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选择透析,巨大的花费就会让儿子升学成为奢望。几经痛苦的思索,她决定向儿子撒谎,隐瞒病情。两个月里,怕儿子看出破绽,她没去过一次医院,却每天一大早硬撑着出摊,靠镇静药挺着。每次出门前,她会和晨读的儿子打声招呼,说句笑话;每次出门时,丈夫都默默地推着车子跟在她的身后,任凭泪水滚过他的脸颊。4月15日,她终于撑不下去,再一次昏倒在街头,摔的头破血流。在医院的病床上,儿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像:“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他不停地流着泪水埋怨。几天后,她发现儿子的手上有连串的血泡,儿子笑着说是练习单杠磨的,她很心疼。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问王欣的病好了没有?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儿子不但装病逃学,而且在工地里当起了临时工------搬运石头,血泡是被磨出来的。她十分难过。晚上,她猛地拉过刚刚进屋的儿子,举起巴掌时,一卷钱从儿子的兜里滑落--------215元。这是他10天的工钱。儿子凑上前,闭上眼睛,可那巴掌久久不没有落下---------------

母骗儿偷偷拾荒 儿骗母暗地输血

1997年7 月,王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哈尔滨第一中学。他告诉母亲:“妈妈,等我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给你换肾。”然而,面对四千多元的学费,他瞒着家里人说他没考上,暗地里却选择了收费很少的市重点中学---------第十二中学。

1998年9月,儿子上了高二,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丈夫走街串巷地摆地摊,起早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难填透析的无底洞。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庞,何秀平的心里阵阵发酸。“我不是废人,应该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10月的一天,她背起筐子走出家门,开始了拾荒换钱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匆忙卖掉废品,赶回家里,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经常阴着脸“审问”她;“妈,今天没出去吧?”

“没,在家看电视了。”她忙解释。

然而有一天,捡垃圾的她再一次昏倒,这次是在脏乱的垃圾堆旁。当路人把刀子送到医院时,她紧紧地抓住医生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他就要高考了。”

1999年8月1日,喜讯终于传来,儿子在高考中考出561分的好成绩。躺在透析室里的何秀平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恨不得拔掉针管和儿子拥在一起,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儿子接到了西安某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不和家里商量选择军校,儿子唯一的解释就是省下钱,给母亲透析。9月13日,儿子从父亲卖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随便拣了几样,裹在了行李包里。那天,父亲送他送到了车站,母亲送他只能送出家门。

2000年2月11日,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归心似箭,儿子是在车上站了48个小时才回来的。他没有回家,直奔医院,找到熟悉的护士。他不住地央求,护士把他领进了采血室。200CC的鲜血,炽热地让护士觉得 烫手,也分外沉重。儿子的血一滴一滴注入母亲何秀平的体内。母亲的脸一点点地有了红润,儿子的脸却渐渐苍白----结帐时,父亲发现医院少算了两百多元,仔细询问,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可他只能含泪帮儿子隐瞒这份孝心。此后,每次放假,儿子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医院,偷偷地给母亲献血,输血量从200CC到400CC,至今,已献了8次,共2000CC。

母为儿欲寻短见 儿为母私签债契

儿子输血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当爸的说出来了,讲述时,他不停地抽打着自己的脸颊,何秀平将每月8次透析改为了6次。两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丈夫母亲教诲儿子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然而,当疾病和困苦袭来时,母子俩因为爱而彼此欺骗。母子俩的故事,由谎言串起,由爱心连接,在伟大的母亲和优秀的儿子之间上演。

母为儿隐瞒病情 儿瞒母逃学打工

那一年,儿子王欣欣8 岁,何秀平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一炸油条的摊档前,经确诊,她得了严重的类风湿病。本该住院治疗,可她执意不肯,服了几次中药后,继续出摊,一撑就是6年。1995年2月,一纸诊断书再次把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屎毒症晚期,这病要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这一年,14岁的儿子要参加中考。孩子学习非常出色,联考成绩在全校前10名,上省重点学校,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选择透析,巨大的花费就会让儿子升学成为奢望。几经痛苦的思索,她决定向儿子撒谎,隐瞒病情。两个月里,怕儿子看出破绽,她没去过一次医院,却每天一大早硬撑着出摊,靠镇静药挺着。每次出门前,她会和晨读的儿子打声招呼,说句笑话;每次出门时,丈夫都默默地推着车子跟在她的身后,任凭泪水滚过他的脸颊。4月15日,她终于撑不下去,再一次昏倒在街头,摔的头破血流。在医院的病床上,儿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像:“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他不停地流着泪水埋怨。几天后,她发现儿子的手上有连串的血泡,儿子笑着说是练习单杠磨的,她很心疼。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给家里打来电话,问王欣的病好了没有?直到这时,她才知道儿子不但装病逃学,而且在工地里当起了临时工------搬运石头,血泡是被磨出来的。她十分难过。晚上,她猛地拉过刚刚进屋的儿子,举起巴掌时,一卷钱从儿子的兜里滑落--------215元。这是他10天的工钱。儿子凑上前,闭上眼睛,可那巴掌久久不没有落下---------------

母骗儿偷偷拾荒 儿骗母暗地输血

1997年7 月,王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哈尔滨第一中学。他告诉母亲:“妈妈,等我7年,大学毕业后,我就给你换肾。”然而,面对四千多元的学费,他瞒着家里人说他没考上,暗地里却选择了收费很少的市重点中学---------第十二中学。

1998年9月,儿子上了高二,学习一天天紧张起来。丈夫走街串巷地摆地摊,起早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难填透析的无底洞。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庞,何秀平的心里阵阵发酸。“我不是废人,应该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10月的一天,她背起筐子走出家门,开始了拾荒换钱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匆忙卖掉废品,赶回家里,换上干净的衣服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子经常阴着脸“审问”她;“妈,今天没出去吧?”

“没,在家看电视了。”她忙解释。

然而有一天,捡垃圾的她再一次昏倒,这次是在脏乱的垃圾堆旁。当路人把刀子送到医院时,她紧紧地抓住医生的手说:“千万别告诉我儿子,他就要高考了。”

1999年8月1日,喜讯终于传来,儿子在高考中考出561分的好成绩。躺在透析室里的何秀平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恨不得拔掉针管和儿子拥在一起,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儿子接到了西安某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不和家里商量选择军校,儿子唯一的解释就是省下钱,给母亲透析。9月13日,儿子从父亲卖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随便拣了几样,裹在了行李包里。那天,父亲送他送到了车站,母亲送他只能送出家门。

2000年2月11日,是学校放假的日子。归心似箭,儿子是在车上站了48个小时才回来的。他没有回家,直奔医院,找到熟悉的护士。他不住地央求,护士把他领进了采血室。200CC的鲜血,炽热地让护士觉得 烫手,也分外沉重。儿子的血一滴一滴注入母亲何秀平的体内。母亲的脸一点点地有了红润,儿子的脸却渐渐苍白----结帐时,父亲发现医院少算了两百多元,仔细询问,才发现其中的端倪,可他只能含泪帮儿子隐瞒这份孝心。此后,每次放假,儿子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医院,偷偷地给母亲献血,输血量从200CC到400CC,至今,已献了8次,共2000CC。

母为儿欲寻短见 儿为母私签债契

儿子输血的真相最终还是被当爸的说出来了,讲述时,他不停地抽打着自己的脸颊,何秀平将每月8次透析改为了6次。两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丈夫

失去给了我动力

我其实是一个极不喜欢上学的人,因为这枯燥又无趣。不过有这种体会是在三年前了。当时我对干巴巴的文字和数字没一点兴趣,求知欲也不强。生活自然平淡乏味。可意外的,大姨家的兔子不想养了,变顺理成章地把其放养在了我家。看到这耳朵尖尖长长,胖的如同毛皮球一般滑稽的小熊猫兔,我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光线明亮,人生的色彩似乎绚丽至几点了。

我给它取名“笨蛮”,因为它总是干出一些野蛮而又愚蠢的事:例如每天放学回来我把它抓在手上抚摸,它不像我以前养的小灰兔温顺听话地让我玩弄,而是头向着地面猛烈冲去!我过久没剪的指甲使劲抓着它的皮想把这挽回,不过我还是没有抓住它光滑的脊背。笨蛮在跌向地面的同时,身上留下了记录这一刻的永恒印记。

但和笨蛮相处的时间还是十分快乐,每天都飞速地赶完作业,然后和它一起跑步或者是玩弄它。可一场意外已在晨光到来之际毫无征兆地发生。

那天,本是非常普通的。中午放学,就当我满怀期待的推开家门时,茶几下少了一肥胖、黑白交错的圆球,我似乎想到了什么,急忙跑向厨房,却在转角处看到了一改脏乱不看的干净兔笼。“笨蛮不会死了吧!”我想,“可我从来都是很好的对待它啊!”正思索着,姥姥经过:“兔子我给一个朋友了啊,叫她把它‘放生’到养兔场去了。”姥姥是那样漫不经心的表情,让我更感沉重。爸爸看我一脸沮丧,也发话了:“兔子走了,可以让你学习更专注些,以免再考出上次那种成绩。”我随即想起了前几天发下来“86”分的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很简单,这样的分数实在倍感耻辱。

此后,我没有因为失去笨蛮而颓废。我觉得,是我的不努力学习而导致了它的灭亡。为了让它死得值得,我必须干出一番成绩。我开始抓紧时间,高效率的听课,迅速完成作业,没事后也不闲着,做了几套卷子实体......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我抱了三百分回家,语文老师一向改卷子很好的作文也要扣0.5分,但在我这破了例。我没有激动,也没过度兴奋,这些本就是我欠笨蛮的。

直至毕业,我语文再也没下过86分,再也没下过92分。从当初的厌倦学习到在其中能去的一番小成绩,这便是笨蛮的离去给予我的动力。它以它的生命,校正了我的人

魔法有爱,爱有魔法

——与所有哈迷分享对《哈利•波特》的爱

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哈迷相同,我对《哈利•波特》系列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迷恋;与大多数哈迷不同,我并非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与哈利一路走来”。我并不是在2000年与哈利相遇,也没有过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地期待着下一部《哈利•波特》的到来的经历,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2000年时那个四岁的我大概连“哈利波特”这四个汉字都认不准确吧?我想就算我当时认得全汉字、读得懂句子,我也未必能被《哈利•波特》所吸引,因为我一定无法理解它、一定无法走进它的世界——《哈利•波特》,绝不是一部童话。

但我仍是幸运的。至少在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与《哈利•波特》邂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要买这个系列的书,更记不清楚为什么一口气就买下了全套,我惊异于那时的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尝试心理,直接就把七本书通通带回了家。现在我想,这应该能用书中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徳的一个观点来解释吧:是魔杖选择巫师,同样,是书选择读者。或许在没有认识它之前,就注定要爱上它。

2008年的夏天,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步入初中大门前的这个暑假总是格外的轻松愉快,所以我任由自己深深地陷入书中那个奇妙惊险的魔法世界。至于初读《哈利•波特》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说实话,我真得记不清楚了,但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与《哈利•波特》形影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捧在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每每读完一本后就迫不及待地换下一本。甚至在之后升入初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在读到三兄弟和死亡圣器的传说后,我曾一度把死亡圣器的符号作为自己最喜欢画的一个符号,画在自己每本书的扉页上;也曾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大纸卷成纸卷,再用整整一卷胶带把纸卷缠起来加固,当成自己的魔杖来使用。我甚至会在里面卷进一根毛线,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这确确实实是一根魔杖,它的仗芯是凤凰尾羽的——跟哈利用的那根一样!还会在天黑的时候喊一声“荧光闪烁”、在拿东西时饶有兴致地喊着“飞来飞来”……仔细想想,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本或是一个系列的书有过如此深深的迷恋,也正是从08年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谢《哈利•波特》。

感谢《哈利•波特》。

但是,也许第一遍读《哈利•波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许多东西,至少我是这样。第一遍读它时,我完全被它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是拼命地趴在书上追踪着故事的发展、蔓延,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去细细体会每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微妙的情感,更是在读完所有书之后才发现整个系列的书中几乎没有一句闲话,每一个微小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战斗做充分的铺垫,所有的一切到最后的那一刻终于全都紧密相联起来、变得合乎情理。所以,从合上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要重新再来一遍,无奈功课越来越紧张,只得暂且放下。

再次翻开《哈利•波特》系列,是在2011年的夏天,还是夏天。从认识哈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光景,我也从曾经的小学毕业生转眼间变成了一位初中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等待着步入高中的大门。

再读《哈利•波特》,感受确实截然不同。

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不,我们确曾相识。再次陷入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魔法世界、再次跟随“铁三角”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时,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动。所有的结局我都明了,但我依然紧跟着故事的节奏,一步不落,一切就像时间的流逝那样理所当然地推进着。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时隔多年后重走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条道路、去拜访最亲密的一位老友,心中的温暖与回味无以言表。因为了解,我不必再为故事情节绞尽脑汁地思索,所以再读时,闯入我心中的是整个系列的书中弥漫和交织的人物情感。我发现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J.K.罗琳都赋予了他或她或它独一无二的性格(当然,我们需要把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看成一体),所以一但你真正走进书中的魔法世界,一切都将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自然而然地,书中弥漫的情感也无比真实、让人动容。——与所有哈迷分享对《哈利•波特》的爱

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哈迷相同,我对《哈利•波特》系列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迷恋;与大多数哈迷不同,我并非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与哈利一路走来”。我并不是在2000年与哈利相遇,也没有过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地期待着下一部《哈利•波特》的到来的经历,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2000年时那个四岁的我大概连“哈利波特”这四个汉字都认不准确吧?我想就算我当时认得全汉字、读得懂句子,我也未必能被《哈利•波特》所吸引,因为我一定无法理解它、一定无法走进它的世界——《哈利•波特》,绝不是一部童话。

但我仍是幸运的。至少在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与《哈利•波特》邂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要买这个系列的书,更记不清楚为什么一口气就买下了全套,我惊异于那时的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尝试心理,直接就把七本书通通带回了家。现在我想,这应该能用书中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徳的一个观点来解释吧:是魔杖选择巫师,同样,是书选择读者。或许在没有认识它之前,就注定要爱上它。

2008年的夏天,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步入初中大门前的这个暑假总是格外的轻松愉快,所以我任由自己深深地陷入书中那个奇妙惊险的魔法世界。至于初读《哈利•波特》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说实话,我真得记不清楚了,但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与《哈利•波特》形影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捧在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每每读完一本后就迫不及待地换下一本。甚至在之后升入初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在读到三兄弟和死亡圣器的传说后,我曾一度把死亡圣器的符号作为自己最喜欢画的一个符号,画在自己每本书的扉页上;也曾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大纸卷成纸卷,再用整整一卷胶带把纸卷缠起来加固,当成自己的魔杖来使用。我甚至会在里面卷进一根毛线,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这确确实实是一根魔杖,它的仗芯是凤凰尾羽的——跟哈利用的那根一样!还会在天黑的时候喊一声“荧光闪烁”、在拿东西时饶有兴致地喊着“飞来飞来”……仔细想想,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本或是一个系列的书有过如此深深的迷恋,也正是从08年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谢《哈利•波特》。

感谢《哈利•波特》。

但是,也许第一遍读《哈利•波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许多东西,至少我是这样。第一遍读它时,我完全被它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是拼命地趴在书上追踪着故事的发展、蔓延,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去细细体会每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微妙的情感,更是在读完所有书之后才发现整个系列的书中几乎没有一句闲话,每一个微小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战斗做充分的铺垫,所有的一切到最后的那一刻终于全都紧密相联起来、变得合乎情理。所以,从合上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要重新再来一遍,无奈功课越来越紧张,只得暂且放下。

再次翻开《哈利•波特》系列,是在2011年的夏天,还是夏天。从认识哈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光景,我也从曾经的小学毕业生转眼间变成了一位初中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等待着步入高中的大门。

再读《哈利•波特》,感受确实截然不同。

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不,我们确曾相识。再次陷入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魔法世界、再次跟随“铁三角”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时,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动。所有的结局我都明了,但我依然紧跟着故事的节奏,一步不落,一切就像时间的流逝那样理所当然地推进着。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时隔多年后重走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条道路、去拜访最亲密的一位老友,心中的温暖与回味无以言表。因为了解,我不必再为故事情节绞尽脑汁地思索,所以再读时,闯入我心中的是整个系列的书中弥漫和交织的人物情感。我发现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J.K.罗琳都赋予了他或她或它独一无二的性格(当然,我们需要把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看成一体),所以一但你真正走进书中的魔法世界,一切都将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自然而然地,书中弥漫的情感也无比真实、让人动容。——与所有哈迷分享对《哈利•波特》的爱

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哈迷相同,我对《哈利•波特》系列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迷恋;与大多数哈迷不同,我并非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与哈利一路走来”。我并不是在2000年与哈利相遇,也没有过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地期待着下一部《哈利•波特》的到来的经历,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2000年时那个四岁的我大概连“哈利波特”这四个汉字都认不准确吧?我想就算我当时认得全汉字、读得懂句子,我也未必能被《哈利•波特》所吸引,因为我一定无法理解它、一定无法走进它的世界——《哈利•波特》,绝不是一部童话。

但我仍是幸运的。至少在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与《哈利•波特》邂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要买这个系列的书,更记不清楚为什么一口气就买下了全套,我惊异于那时的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尝试心理,直接就把七本书通通带回了家。现在我想,这应该能用书中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徳的一个观点来解释吧:是魔杖选择巫师,同样,是书选择读者。或许在没有认识它之前,就注定要爱上它。

2008年的夏天,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步入初中大门前的这个暑假总是格外的轻松愉快,所以我任由自己深深地陷入书中那个奇妙惊险的魔法世界。至于初读《哈利•波特》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说实话,我真得记不清楚了,但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与《哈利•波特》形影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捧在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每每读完一本后就迫不及待地换下一本。甚至在之后升入初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在读到三兄弟和死亡圣器的传说后,我曾一度把死亡圣器的符号作为自己最喜欢画的一个符号,画在自己每本书的扉页上;也曾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大纸卷成纸卷,再用整整一卷胶带把纸卷缠起来加固,当成自己的魔杖来使用。我甚至会在里面卷进一根毛线,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这确确实实是一根魔杖,它的仗芯是凤凰尾羽的——跟哈利用的那根一样!还会在天黑的时候喊一声“荧光闪烁”、在拿东西时饶有兴致地喊着“飞来飞来”……仔细想想,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本或是一个系列的书有过如此深深的迷恋,也正是从08年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谢《哈利•波特》。

感谢《哈利•波特》。

但是,也许第一遍读《哈利•波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许多东西,至少我是这样。第一遍读它时,我完全被它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是拼命地趴在书上追踪着故事的发展、蔓延,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去细细体会每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微妙的情感,更是在读完所有书之后才发现整个系列的书中几乎没有一句闲话,每一个微小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战斗做充分的铺垫,所有的一切到最后的那一刻终于全都紧密相联起来、变得合乎情理。所以,从合上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要重新再来一遍,无奈功课越来越紧张,只得暂且放下。

再次翻开《哈利•波特》系列,是在2011年的夏天,还是夏天。从认识哈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光景,我也从曾经的小学毕业生转眼间变成了一位初中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等待着步入高中的大门。

再读《哈利•波特》,感受确实截然不同。

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不,我们确曾相识。再次陷入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魔法世界、再次跟随“铁三角”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时,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动。所有的结局我都明了,但我依然紧跟着故事的节奏,一步不落,一切就像时间的流逝那样理所当然地推进着。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时隔多年后重走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条道路、去拜访最亲密的一位老友,心中的温暖与回味无以言表。因为了解,我不必再为故事情节绞尽脑汁地思索,所以再读时,闯入我心中的是整个系列的书中弥漫和交织的人物情感。我发现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J.K.罗琳都赋予了他或她或它独一无二的性格(当然,我们需要把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看成一体),所以一但你真正走进书中的魔法世界,一切都将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自然而然地,书中弥漫的情感也无比真实、让人动容。——与所有哈迷分享对《哈利•波特》的爱

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哈迷相同,我对《哈利•波特》系列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迷恋;与大多数哈迷不同,我并非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与哈利一路走来”。我并不是在2000年与哈利相遇,也没有过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地期待着下一部《哈利•波特》的到来的经历,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2000年时那个四岁的我大概连“哈利波特”这四个汉字都认不准确吧?我想就算我当时认得全汉字、读得懂句子,我也未必能被《哈利•波特》所吸引,因为我一定无法理解它、一定无法走进它的世界——《哈利•波特》,绝不是一部童话。

但我仍是幸运的。至少在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与《哈利•波特》邂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要买这个系列的书,更记不清楚为什么一口气就买下了全套,我惊异于那时的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尝试心理,直接就把七本书通通带回了家。现在我想,这应该能用书中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徳的一个观点来解释吧:是魔杖选择巫师,同样,是书选择读者。或许在没有认识它之前,就注定要爱上它。

2008年的夏天,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步入初中大门前的这个暑假总是格外的轻松愉快,所以我任由自己深深地陷入书中那个奇妙惊险的魔法世界。至于初读《哈利•波特》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说实话,我真得记不清楚了,但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与《哈利•波特》形影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捧在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每每读完一本后就迫不及待地换下一本。甚至在之后升入初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在读到三兄弟和死亡圣器的传说后,我曾一度把死亡圣器的符号作为自己最喜欢画的一个符号,画在自己每本书的扉页上;也曾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大纸卷成纸卷,再用整整一卷胶带把纸卷缠起来加固,当成自己的魔杖来使用。我甚至会在里面卷进一根毛线,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这确确实实是一根魔杖,它的仗芯是凤凰尾羽的——跟哈利用的那根一样!还会在天黑的时候喊一声“荧光闪烁”、在拿东西时饶有兴致地喊着“飞来飞来”……仔细想想,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本或是一个系列的书有过如此深深的迷恋,也正是从08年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谢《哈利•波特》。

感谢《哈利•波特》。

但是,也许第一遍读《哈利•波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许多东西,至少我是这样。第一遍读它时,我完全被它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是拼命地趴在书上追踪着故事的发展、蔓延,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去细细体会每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微妙的情感,更是在读完所有书之后才发现整个系列的书中几乎没有一句闲话,每一个微小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战斗做充分的铺垫,所有的一切到最后的那一刻终于全都紧密相联起来、变得合乎情理。所以,从合上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要重新再来一遍,无奈功课越来越紧张,只得暂且放下。

再次翻开《哈利•波特》系列,是在2011年的夏天,还是夏天。从认识哈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光景,我也从曾经的小学毕业生转眼间变成了一位初中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等待着步入高中的大门。

再读《哈利•波特》,感受确实截然不同。

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不,我们确曾相识。再次陷入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魔法世界、再次跟随“铁三角”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时,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动。所有的结局我都明了,但我依然紧跟着故事的节奏,一步不落,一切就像时间的流逝那样理所当然地推进着。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时隔多年后重走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条道路、去拜访最亲密的一位老友,心中的温暖与回味无以言表。因为了解,我不必再为故事情节绞尽脑汁地思索,所以再读时,闯入我心中的是整个系列的书中弥漫和交织的人物情感。我发现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J.K.罗琳都赋予了他或她或它独一无二的性格(当然,我们需要把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看成一体),所以一但你真正走进书中的魔法世界,一切都将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自然而然地,书中弥漫的情感也无比真实、让人动容。——与所有哈迷分享对《哈利•波特》的爱

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哈迷相同,我对《哈利•波特》系列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迷恋;与大多数哈迷不同,我并非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与哈利一路走来”。我并不是在2000年与哈利相遇,也没有过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地期待着下一部《哈利•波特》的到来的经历,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2000年时那个四岁的我大概连“哈利波特”这四个汉字都认不准确吧?我想就算我当时认得全汉字、读得懂句子,我也未必能被《哈利•波特》所吸引,因为我一定无法理解它、一定无法走进它的世界——《哈利•波特》,绝不是一部童话。

但我仍是幸运的。至少在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与《哈利•波特》邂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要买这个系列的书,更记不清楚为什么一口气就买下了全套,我惊异于那时的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尝试心理,直接就把七本书通通带回了家。现在我想,这应该能用书中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徳的一个观点来解释吧:是魔杖选择巫师,同样,是书选择读者。或许在没有认识它之前,就注定要爱上它。

2008年的夏天,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步入初中大门前的这个暑假总是格外的轻松愉快,所以我任由自己深深地陷入书中那个奇妙惊险的魔法世界。至于初读《哈利•波特》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说实话,我真得记不清楚了,但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与《哈利•波特》形影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捧在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每每读完一本后就迫不及待地换下一本。甚至在之后升入初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在读到三兄弟和死亡圣器的传说后,我曾一度把死亡圣器的符号作为自己最喜欢画的一个符号,画在自己每本书的扉页上;也曾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大纸卷成纸卷,再用整整一卷胶带把纸卷缠起来加固,当成自己的魔杖来使用。我甚至会在里面卷进一根毛线,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这确确实实是一根魔杖,它的仗芯是凤凰尾羽的——跟哈利用的那根一样!还会在天黑的时候喊一声“荧光闪烁”、在拿东西时饶有兴致地喊着“飞来飞来”……仔细想想,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本或是一个系列的书有过如此深深的迷恋,也正是从08年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谢《哈利•波特》。

感谢《哈利•波特》。

但是,也许第一遍读《哈利•波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许多东西,至少我是这样。第一遍读它时,我完全被它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是拼命地趴在书上追踪着故事的发展、蔓延,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去细细体会每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微妙的情感,更是在读完所有书之后才发现整个系列的书中几乎没有一句闲话,每一个微小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战斗做充分的铺垫,所有的一切到最后的那一刻终于全都紧密相联起来、变得合乎情理。所以,从合上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要重新再来一遍,无奈功课越来越紧张,只得暂且放下。

再次翻开《哈利•波特》系列,是在2011年的夏天,还是夏天。从认识哈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光景,我也从曾经的小学毕业生转眼间变成了一位初中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等待着步入高中的大门。

再读《哈利•波特》,感受确实截然不同。

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不,我们确曾相识。再次陷入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魔法世界、再次跟随“铁三角”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时,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动。所有的结局我都明了,但我依然紧跟着故事的节奏,一步不落,一切就像时间的流逝那样理所当然地推进着。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时隔多年后重走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条道路、去拜访最亲密的一位老友,心中的温暖与回味无以言表。因为了解,我不必再为故事情节绞尽脑汁地思索,所以再读时,闯入我心中的是整个系列的书中弥漫和交织的人物情感。我发现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J.K.罗琳都赋予了他或她或它独一无二的性格(当然,我们需要把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看成一体),所以一但你真正走进书中的魔法世界,一切都将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自然而然地,书中弥漫的情感也无比真实、让人动容。——与所有哈迷分享对《哈利•波特》的爱

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哈迷相同,我对《哈利•波特》系列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迷恋;与大多数哈迷不同,我并非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与哈利一路走来”。我并不是在2000年与哈利相遇,也没有过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地期待着下一部《哈利•波特》的到来的经历,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2000年时那个四岁的我大概连“哈利波特”这四个汉字都认不准确吧?我想就算我当时认得全汉字、读得懂句子,我也未必能被《哈利•波特》所吸引,因为我一定无法理解它、一定无法走进它的世界——《哈利•波特》,绝不是一部童话。

但我仍是幸运的。至少在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与《哈利•波特》邂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要买这个系列的书,更记不清楚为什么一口气就买下了全套,我惊异于那时的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尝试心理,直接就把七本书通通带回了家。现在我想,这应该能用书中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徳的一个观点来解释吧:是魔杖选择巫师,同样,是书选择读者。或许在没有认识它之前,就注定要爱上它。

2008年的夏天,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步入初中大门前的这个暑假总是格外的轻松愉快,所以我任由自己深深地陷入书中那个奇妙惊险的魔法世界。至于初读《哈利•波特》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说实话,我真得记不清楚了,但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与《哈利•波特》形影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捧在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每每读完一本后就迫不及待地换下一本。甚至在之后升入初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在读到三兄弟和死亡圣器的传说后,我曾一度把死亡圣器的符号作为自己最喜欢画的一个符号,画在自己每本书的扉页上;也曾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大纸卷成纸卷,再用整整一卷胶带把纸卷缠起来加固,当成自己的魔杖来使用。我甚至会在里面卷进一根毛线,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这确确实实是一根魔杖,它的仗芯是凤凰尾羽的——跟哈利用的那根一样!还会在天黑的时候喊一声“荧光闪烁”、在拿东西时饶有兴致地喊着“飞来飞来”……仔细想想,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本或是一个系列的书有过如此深深的迷恋,也正是从08年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谢《哈利•波特》。

感谢《哈利•波特》。

但是,也许第一遍读《哈利•波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许多东西,至少我是这样。第一遍读它时,我完全被它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是拼命地趴在书上追踪着故事的发展、蔓延,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去细细体会每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微妙的情感,更是在读完所有书之后才发现整个系列的书中几乎没有一句闲话,每一个微小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战斗做充分的铺垫,所有的一切到最后的那一刻终于全都紧密相联起来、变得合乎情理。所以,从合上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要重新再来一遍,无奈功课越来越紧张,只得暂且放下。

再次翻开《哈利•波特》系列,是在2011年的夏天,还是夏天。从认识哈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光景,我也从曾经的小学毕业生转眼间变成了一位初中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等待着步入高中的大门。

再读《哈利•波特》,感受确实截然不同。

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不,我们确曾相识。再次陷入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魔法世界、再次跟随“铁三角”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时,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动。所有的结局我都明了,但我依然紧跟着故事的节奏,一步不落,一切就像时间的流逝那样理所当然地推进着。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时隔多年后重走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条道路、去拜访最亲密的一位老友,心中的温暖与回味无以言表。因为了解,我不必再为故事情节绞尽脑汁地思索,所以再读时,闯入我心中的是整个系列的书中弥漫和交织的人物情感。我发现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J.K.罗琳都赋予了他或她或它独一无二的性格(当然,我们需要把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看成一体),所以一但你真正走进书中的魔法世界,一切都将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自然而然地,书中弥漫的情感也无比真实、让人动容。——与所有哈迷分享对《哈利•波特》的爱

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哈迷相同,我对《哈利•波特》系列有着一种无法阻挡的迷恋;与大多数哈迷不同,我并非像大家经常说的那样,“与哈利一路走来”。我并不是在2000年与哈利相遇,也没有过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地期待着下一部《哈利•波特》的到来的经历,对这一点,我一直感到十分遗憾。我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2000年时那个四岁的我大概连“哈利波特”这四个汉字都认不准确吧?我想就算我当时认得全汉字、读得懂句子,我也未必能被《哈利•波特》所吸引,因为我一定无法理解它、一定无法走进它的世界——《哈利•波特》,绝不是一部童话。

但我仍是幸运的。至少在2008年的夏天,我终于与《哈利•波特》邂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要买这个系列的书,更记不清楚为什么一口气就买下了全套,我惊异于那时的我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尝试心理,直接就把七本书通通带回了家。现在我想,这应该能用书中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徳的一个观点来解释吧:是魔杖选择巫师,同样,是书选择读者。或许在没有认识它之前,就注定要爱上它。

2008年的夏天,是我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步入初中大门前的这个暑假总是格外的轻松愉快,所以我任由自己深深地陷入书中那个奇妙惊险的魔法世界。至于初读《哈利•波特》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说实话,我真得记不清楚了,但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清晰地记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与《哈利•波特》形影不离,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捧在手里如痴如醉地读着,每每读完一本后就迫不及待地换下一本。甚至在之后升入初中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在读到三兄弟和死亡圣器的传说后,我曾一度把死亡圣器的符号作为自己最喜欢画的一个符号,画在自己每本书的扉页上;也曾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大纸卷成纸卷,再用整整一卷胶带把纸卷缠起来加固,当成自己的魔杖来使用。我甚至会在里面卷进一根毛线,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这确确实实是一根魔杖,它的仗芯是凤凰尾羽的——跟哈利用的那根一样!还会在天黑的时候喊一声“荧光闪烁”、在拿东西时饶有兴致地喊着“飞来飞来”……仔细想想,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本或是一个系列的书有过如此深深的迷恋,也正是从08年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对阅读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感谢《哈利•波特》。

感谢《哈利•波特》。

但是,也许第一遍读《哈利•波特》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忽略许多东西,至少我是这样。第一遍读它时,我完全被它那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只是拼命地趴在书上追踪着故事的发展、蔓延,并没有花多少心思去细细体会每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微妙的情感,更是在读完所有书之后才发现整个系列的书中几乎没有一句闲话,每一个微小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细节都是在为最后的战斗做充分的铺垫,所有的一切到最后的那一刻终于全都紧密相联起来、变得合乎情理。所以,从合上最后一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想要重新再来一遍,无奈功课越来越紧张,只得暂且放下。

再次翻开《哈利•波特》系列,是在2011年的夏天,还是夏天。从认识哈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光景,我也从曾经的小学毕业生转眼间变成了一位初中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等待着步入高中的大门。

再读《哈利•波特》,感受确实截然不同。

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似曾相识,不,我们确曾相识。再次陷入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魔法世界、再次跟随“铁三角”进行拯救世界的冒险时,我的心情依然很激动。所有的结局我都明了,但我依然紧跟着故事的节奏,一步不落,一切就像时间的流逝那样理所当然地推进着。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时隔多年后重走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条道路、去拜访最亲密的一位老友,心中的温暖与回味无以言表。因为了解,我不必再为故事情节绞尽脑汁地思索,所以再读时,闯入我心中的是整个系列的书中弥漫和交织的人物情感。我发现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最微不足道的,J.K.罗琳都赋予了他或她或它独一无二的性格(当然,我们需要把韦斯莱双胞胎兄弟看成一体),所以一但你真正走进书中的魔法世界,一切都将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自然而然地,书中弥漫的情感也无比真实、让人动容。

我的金色城堡(续三)『山寨版』

第一部分:

故事发展到卢涛和弱惜的香港之遇,并未结局。

小说的出发点来源于《小妖的金色城堡》,通篇语言忧伤低沉,以三个不同角色交替穿插,并从心理、动作、环境三个重要因素入手。此种写法我第一次尝试,很难写得完美无瑕,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写小说的小基础,毕竟只要我笔耕不辍,我脑子里的故事情节可以信手拈来,无需多加思索。但写完后纰漏百出,要么衔接牵强要么结局不够深远要么语言不够顺畅。

所以我比较喜欢韩寒、孙睿(代表作《草样年华》)的写作风格,毕竟用郭敬明的笔法创作小说对于我来说,那就相当于挤一条用了三分之二的“冷酸灵”牙膏,而跃然纸上的那些所谓的忧伤可不像那条“冷酸灵”一般,那些文字对于冷的、热的、酸的、甜的可经不住。所以我很怕尝试这种写法,若如是折腾下去,剩下个“牙膏皮”那就不好看了。

故事发展到临瑕与卢涛背道而驰、卢涛与弱惜再次相遇、弱惜与爸爸重归于好,到此处还有后话吗?小说若是一出喜剧那就无需再写,多添一情节便是画蛇添足。但小说若以悲惨收尾那就得多添几章。

在续四中,我们可以让弱惜她爸在美国被车撞死,弱惜便只能与那个笔墨不多的日本女人一起生活,弱惜便从真正意义上充当了孤儿,生活史无前例的孤寂起来。然而,即将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卢涛有了出国的念头。

续五中,后妈把弱惜带到了日本,弱惜显得更加孤独无望,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卢涛考上了日本某大学文学系研究生,弱惜与卢涛相遇。到这里,情节有点成人化、戏剧化,就像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一样,要加点黄色段落,弱惜被他人强暴。

续六中,弱惜为了顾忌卢涛,三分两次主动提出分手。卢涛感到悲痛欲绝,坚固的感情为何如此?无巧不成书,正在此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临瑕又一次出现,她从武汉大学日语系毕业,期间,她去了一趟日本,参与某大型企业中日洽谈会翻译工作,街头巧遇醉得烂泥一般的卢涛。挣扎在痛苦之中的他,当天晚上与临瑕发生关系。

续七中,也就是结局。临瑕如愿以偿的踏进了属于自己的金色城堡。弱惜离开了日本,离开了后妈去了美国。卢涛活在浑浑噩噩之中了结了此生,并陆续写下长篇小说《隐痛》、《黑色城堡》,风靡亚洲。

第二部分:

这篇小说波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从小学到后大学时代,从孩童到成人,从国内到日本美国,从滥俗到高雅。但思想还不够深入。

现在,我来尝试另一种结局,并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续七中,弱惜孤身一人去了美国攻读硕士;卢涛与临瑕在日本结婚;临瑕继续她的翻译工作;卢涛写他的文学著作;日本女人成为独树一帜的富豪。

日本女人名叫小仓野结衣,我们顺便可以把弱惜他爸唤作弱来。前文提到过,小仓与弱来一起在美国RICE大学留学,归国后一直从事房产,知名度与弱来在中国房市中的名气旗鼓相当。这个女强人便成了小说潜在的炸弹。请看后文。

续八中,弱惜在美国认识了一美籍男子哈利·马克。马克无意中抖出弱来在美国发生车祸的原因。此起车祸并非意外而是人为,幕后指使者便是小仓野结衣。

小仓的动机很明了,她贪婪的把房地产的扩张欲望看向中国,而弱来是中国房市巨头,她便就地取材使出美人计除掉掌控中国房市的主力军,从而轻而易举的进军中国房产界。

续九中,它从另一条线路出发,卢涛在日本意外发现弱惜被他人强暴且是小仓指使的。此时此刻卢涛不仅明白了弱惜离开他的缘故而且开始对小仓的所作所为产生怀疑。他联系上久未相见的弱惜。

续十便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卢涛弱惜临瑕三人开始与小仓展开了明争暗斗,最后终于把整个过程查得水落石出并将小仓告上法庭,绳之以法。

小仓之所以差人毁掉弱惜,是为了解自己的心头之恨,毕竟自己与弱来佯装着生活了数年之久,就是这个不良动机才产生了小说的感情纠葛。

小说的亮点在于以小见大,从热门话题“房地产”着手,证明了日本虽经济发达并借助美国力量,但永远也斗不过中国;还揭露了日本女性地位的低下,倡导男女平等。

本文思路纯属虚构,若鲁迅巴金在世,他们各写一篇《我的金色城堡》,配以如上情节,必成大作!

写罢此文,我顿时想起范伟与赵本山小品中的一句台词:“忽悠,接着忽悠!”

十字路口

“……迷失在十字路口,人潮汹涌各奔西东;迷失在十字路口,是不是尽头,还是一个转口,为何留下我在原地不动;迷失在十字路口,分不清那里是左是右;迷失在十字路口,是不是往前走,该不该回头,还是停留在原地不动……”坐在阳台边,看着天上闪烁其词的星星,听着曲佑良的;。一片秋叶,自枯枝上缓缓坠落下,落在庭外的池塘里,涟漪颤颤浮动,模糊了水中原本倒映着的墨海天际。萧瑟,是的,这是此刻见到此景的第一感触。就如屈原所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对于枯叶来讲,秋了结了它的年华,它有两种选择,它可以阐述对生命轮回的宿怨,也可以歌颂生命使者给它一个重生的机会。我想,枯叶可能还在犹豫吧!

可是,我不也如枯叶一样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心吗?向左,向右,都是一个选择。望着头顶上十六岁的星空,我陷入了迷惘。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该选择留校续读,还是外出工作。我成绩历来不太好,还有严重的偏科现象。这对于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次抉择。选择读书,我会拥有一个好的未来,完美的人生,可是我的心被外界牵绊住了,不能安心学习;选择工作,可以为家多一份经济来源,可是这样会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他们养我这么大,就是希望我以后能过得好……

树的方向靠风来决定,人生的方向靠自己来决定。十字路口在这分叉的路口,在这决定命运的时刻。仅仅一分钟,我站这分叉的路口,所做的抉择将决定未来的道路该怎样走。岁月的风铃提醒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需要的是完整的灵魂,清醒的头脑及超然的理智,才能避免迷失方向,走向歧途。

向左,是校园;向右,是社会。它们就像一架等量天平,我只要加多一点点的思想砝码,那么其中一方就能获胜,可是这两边我都有太多的不舍。到底哪里才是我的明天?哪里才是我选择的终点?我站在世界的屋顶,思索着人生的百态,不敢轻易投下我的赌注。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丝既不痛快,也不缠绵,仿佛仅仅只是那么一种轻轻飘忽着的纷乱,纠搅了我更加麻乱的思绪。而枯叶在风的鼓噪下,仍在夜空旋转着,徘徊着,在十字路口的中点,同样有个倩影在那徘徊……

zhuan暧昧关系(4)

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学期在不经意间到来了,这天,燕柔拿了一张纸给我。 “这是什么?”我接过纸后瞥了一眼,上面斗大的字是“歌唱比赛报名表”。这个比赛是K中K女每年的传统,参加的对象限制为这两所学校的学生。 不过我没打算要参加呀。 “我不想参加啦。”我把报名表丢还给燕柔,她怎么可以自作主张替我拿了? “参加啦,难道你不想在高中生活中留下一点特别的回忆?”燕柔一边把报名表丢回来一边劝道。 “那你怎么不参加?”我不甘示弱回嘴,又把报名表丢给她。 “拜托,我的歌声那么‘优美’,唱完后不晓得有多少人要去挂急诊。”燕柔直接走进教室,把报名表压在我铅笔盒底下,一副绝不妥协的模样。 说的也是,我忘了燕柔是音痴,“doremi”对她来说没什么差别,所以就没再将报名表扔回她手上。 瞅了一眼评分项目,伴奏占了百分之三十。 “我到哪里找人来伴奏呢?”我没认识任何一个吉他社或钢琴社的社员,总不能清唱,然后在伴奏这项目上拿零分吧。 “你不要耍白痴好不好?丁予恒不就是最佳人选!” 燕柔的提醒让我胆战心惊,连忙左顾右盼看看是否有人听见了。幸好同学都在认真看书,没人注意到我们的对话。 “喂,我不想在K女校园中无辜惨遭意外。”虽然我对丁予恒不以为然,不过他可是很受本校同学欢迎,万一我跟他出现在舞台上,那以后的麻烦就大了。 “怕什么?歌唱比赛结束后就停课了,谁找得到你?”燕柔三言两语打发了我的疑虑。 这样说也对,我何必怕人寻仇呢? “我考虑看看。”我将报名表收进抽屉中,现在还没办法遽下决定。 “后天报名截止,你慢慢考虑吧。” 燕柔说完后就开始低头K书,我望向黑板上倒数计时的数字,只剩七十三天就要联考了,还有时间让我分心吗? 不过燕柔说的也没错,高中生活里应该留下一点特别的回忆,联考失败了或许可以重考,但青春流逝了就再也追不回。 问题是丁予恒愿不愿意帮我伴奏呢? 经过上次情书事件后,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他看我的眼神跟以往不同了——少了几许冷淡,多了几分暧昧——偶然视线交错时,我的心跳就急促加快,几乎快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情况下教我怎么去找他商量参加歌唱比赛的事情呢? 还是算了吧!下定决心后,我将报名表放进书包,等报名时间一过再和燕柔说忘了就好。 ☆ ☆ ☆ 今天静子阿姨带小颖去逛夜市了,爸爸又加班,整个家里只剩下我一人。 宁静中有着不安,我手上翻动着书页,思绪却飘到书包中的报名表。 其实从高一时我就想参加这个比赛了。并不是对自己的歌喉有自信,而是羡慕参赛者在曲终时得到的热烈掌声。 能得奖当然最好,不过只要能在镁光灯下得到掌声,我就心满意足了,偏偏能帮我达成这愿望的,看来看去只有丁予恒,我又不想开口跟他求助。 拖过明天就好了,等到报名截止日期一过,我就不会这么三心二意,何况联考已经迫在眉睫,还是用功读书比较重要。 就在此时,听到大门开启的声音,大概是静子阿姨他们回来了。 再过一会儿,传来敲门声。 静子阿姨可能为我买了什么东西急着拿给我吧,我赶紧打开房门。 “静子阿……啊,是你。” 一见站在我眼前的是丁予恒,我急忙别过头不敢与他四目交接,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该和他说什么,而他也一样保持沉默。 “有什么事情?”过了一会儿,我总算想到发问。 “呃……其实也没什么事啦。” 丁予恒吞吞吐吐说完后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这还是我第一次发现他会不好意思。 “那我要念书了。” 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我做出准备关门的动作,他马上大喊:“等一下。” “究竟有何贵干?”我耸耸肩,只有用这招才能让他吐实。 丁予恒又犹豫了一会儿才问:“我记得你很喜欢唱歌吧?” “嗯,怎样?”我懒洋洋问道,难道他要请我去唱KTV? “没事了,再见。”丁予恒说完后就跑向自己的房间,碰的一声将房门关上。 丢下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后拔腿就跑,真是服了他! 我回到房间。明天还有三科小考要准备呢,看来得加把劲才行。 ☆ ☆ ☆ “小芸,关于歌唱比赛……”第二天到学校后,燕柔一见到我就问。 总不能告诉她我不想参加了,所以我赶紧找了个藉口。“我还在考虑。” “拜托一下,明天报名就截止了耶,你还在考虑?” 就是知道明天截止了,今天才故意敷衍的呀。我不理燕柔的询问,径自坐在位子上,从书包抽出历史课本开始看。 燕柔突然摔了一张五百块的钞票在我桌上。“你是不是舍不得出报名费?喏,帮你出。” 没想到燕柔这样的钱嫂会替我出钱,这下子不参加似乎说不过去了。 我赶快把五百块放回她手上。“不用了,我参加就是。” “哈,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五百块我收回来了。”燕柔嘻嘻哈哈说完后就将钱收回钱包。 果然是不折不扣的钱嫂,我被她摆了一道。 “那跟丁予恒商量了没?”燕柔又问我。 怎么能说我不好意思和他开口要求呢?我只有随便敷衍一下。“昨天没机会遇到他,所以就……” “喂,你跟他住在一起还没机会遇到?还是你根本就故意躲他?” 不愧是燕柔,一眼就看穿我的心事,不过我怎能承认?“哪有这种事!” “那好,我相信他不会拒绝可爱妹妹的要求,明天你就负责把这张报名表交给周教官。” 燕柔下完命令后,像个没事人般坐在位子上看书,留下我独自烦恼。 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回去一定得找丁予恒说说看了。 ☆ ☆ ☆ 今天一到补习班中途休息的时间我就溜回家了,顺便瞧了丁予恒的房间一眼,里面透着的微微灯光表示他在。 偷偷躲回房间后我拿出报名表,战战兢兢地填上自己的姓名。 接下来就是找丁予恒签名了。 我深吸一口气后,打开房门朝他的房间走去,还来不及敲门他就突然开门。 “啊!”我们同声惊呼,此时我发现他手上拿着一张纸。 他要做什么? “果然是你回来了。”丁予恒语气平静地说。 “对呀,我回来了。”我点点头,人都站在这里了当然就是回来了。 简单的问候之后,两人就开始保持沉默,在这种尴尬的气氛下,我根本没办法提出请他歌唱比赛帮我伴奏的事。 “有什么事情吗?”丁予恒首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呃……我想去厨房倒杯水来喝。”我指指厨房的方向,假装自己只是顺道经过。 “我也只是想出来透透气。”丁予恒笑了,笑容中带点腼腆。“请慢走。” “嗯。” 我点点头后飞也似的冲向厨房,很快地倒了一杯开水咽下喉咙。 奇怪,我到底在紧张什么,不过是请他伴奏罢了,有这么难开口吗? 再看一眼报名表。还是说先斩后奏,到了比赛前几天再跟他说? 走回房间途中不知不觉又碰上了丁予恒。 “咳,好巧,我们又见面了。”我用微笑掩饰心虚。 “对呀,真的好巧。”就在此时,丁予恒瞥了一眼我手上的报名表。“你手上是不是拿了什么?” “没什么啦!”我迅速将报名表藏在身后,脸上继续保持微笑。“那你手上拿了什么?” “也没什么啦。”丁予恒背着手,脸上的笑容依旧腼腆。 就这样互视而笑了一会儿,我发觉这样做很白痴,开口提议:“数到三一起拿出来。” “好啊,数到三……一、二、三!” 两人同时将藏在背后的纸拿出,一模一样的报名表出现在眼前。 “真是的,想请我参加不早讲。”我哼了一声,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哼,我可以自弹自唱的,只是想到你好像喜欢唱歌所以才……”丁予恒急忙辩解,又从口袋中掏出一支笔。“签名吧!” 接过笔准备签名时才发现他勾选的是合唱组。“等一下,为什么是合唱组?” “因为我也要唱呀,如果只给你唱,成绩一定吊车尾,那就太对不起我的吉他了。” “丁予恒!”真想狠狠揍他一拳。什么叫对不起他的吉他呀,让他伴奏才对不起我的歌喉呢! 我双手环抱在胸前,嘟着嘴说道:“不签了,你去自弹自唱吧。” “好嘛,算我说错话,拜托邱大小姐陪我参加歌唱比赛,否则我一定会吊车尾的。”丁予恒忽然双手合十拜托我。 算他会见风使舵。我在他的名字旁签下了“K女三年十五班邱芷芸”,这才注意到他选的曲目是“愫”。 “原来你是想唱这首歌,难怪非找我不可。”这首“愫”是男女对唱的情歌,光靠丁予恒一个人是唱不出来的。 “对啦对啦,那就这样说定了,不可以临阵脱逃。” 丁予恒说完后就拿着报名表关上了房门,我则转过身准备回自己的房间,却发现我眼前站着一个人。 “妈,姊和哥交换情书!”小颖边喊边奔向客厅,我顿时觉得头昏。 居然忘了家里有这个小恶魔,这下子又得解释半天了。 ☆ ☆ ☆ 歌唱比赛初赛的地点是在K中体育馆,这天也是我第一次踏进K中校园。 在比赛前我不想和丁予恒一起练习,只有自己待在房间练习,一直到昨天夜里才答应对一次歌,感觉上两人的音域有点合不来。 听到之前几对唱得不错的情侣档,我知道大概要铩羽而归。 “接下来是第十五组,由K女三年十五班邱芷芸及K中三年十班丁予恒带来的《愫》。” 在后台听到主持人的介绍后,我颤抖的双腿几乎无法站立了,更遑论走到前台。再加上全场在“丁予恒”三个字出来后的欢声雷动,使我感到无比的压力。 “小芸,走吧。” 丁予恒在我耳畔说完后,一手提着吉他、一手扶着我的肩膀,带我一步一步走进灯光下。 “丁予恒,我爱你!” 在台下一阵骚动后,丁予恒转握住我的手,带我走上前向观众一鞠躬。 看到台下坐了这么多人的我更紧张了,嘴唇也不由自主颤抖,额上仿佛也渗出微汗。 “别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 丁予恒将我的手握得更紧了,从他手中,我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等主持人下台就到了表演的时候,丁予恒的手才一动,我就赶紧握住。 “拜托,别放手。”我苦苦哀求,他手传来的温柔触感是我能继续站在台上的动力。 “小芸,这样我没办法弹吉他。” 丁予恒低声说道,但我依旧不愿放手。“可是我好怕。” “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 丁予恒的声音相当温柔,镁光灯下他的瞳眸泛出的光亮,使我呼吸逐渐平缓下来。 “该开始了。”他放开手,开始弹奏“愫”的前奏。 “是否我对你总是显得不在乎……”第一个音符从口中逸出时,我就知道糟了;音起得太高,等下丁予恒哪里唱得上去?勉强想要降八度又会产生很糟的走音效果,我只有忍着唱完。 接着换丁予恒了,真不敢想他会唱成什么样。 “你给我的爱仿佛总是太多……” 我猜想的情形并没有发生,丁予恒以完美的假音度过了这个危机,让我不知不觉中沉醉在他的歌声中。 吉他弦声渐急,主歌部分到了。 “也许你觉得卿卿我我……”这里也是我相当担心的两部合唱,昨晚对歌时一点也不搭,没想到现在听来竟然搭配得相当好。 真多亏丁予恒转换音域了。 担心的状况都没有发生,间奏后我总算比较进入状况了,而丁予恒唱得一直都很好,吉他弹得也相当不错。 好吧,勉强承认他这“红楼才子”是名实相符的封号。 一曲终了,台下的掌声十分热烈,但我知道这都是给丁予恒的,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再走向后台时,一群K女的同学冲了过来,将一束红玫瑰献给他。 回到后台后,一阵挫败感涌上心头,情不自禁的,我开始流泪。 “对不起,都是我害的,如果只有你上台一定会通过初赛。”我向丁予恒道歉,心里明白是我拖累了他。 “说什么傻话,你唱得很好呀。”丁予恒一边用衣袖擦汗一边回答,看得出他累了。 可是他的话只会让我更惭愧。“别安慰我!”我别过头拒绝他的安抚。 “真是的,送你花吧。”丁予恒把手上那束红玫瑰递给我。“喏,给唱得很棒的小芸。” 我挥手将花拨到地上,玫瑰鲜红的花瓣撒了一地。 “别人送你的花我不要!我也不配要!”嘴上虽然喊着,但我知道自己在无理取闹,可是不这样做又该如何掩饰我的内疚呢? “小芸!”丁予恒喊得很无奈,看得出他也在生气。 “如果没参加比赛就好了!都是你没事找我,现在全K中K女的人都知道我邱芷芸拖累了你!” 若是丁予恒没找我而选择独唱组的话,今天的参赛者哪有人是他的对手? 都是我唱得太差了,现在连入围决赛的机会也没有。 是我害红楼才子丁予恒在初赛就被淘汰的,或许下个礼拜“邱芷芸”这个名字会变成这两所学校间共同流传的笑话了。 “没这回事,你不要乱想。”丁予恒拍拍我的肩膀安慰。但既定的事实岂是靠他三言两语就能改变? “我走了。” 我直接向体育馆后门走去,丁予恒在一瞬间就攫住了我。 “等一下,总要听过入围名单再走。” “不会入围的。”我斩钉截铁地说道。 “早知道你这么在意输赢就不找你了。”丁予恒叹了口气后将我放开。“因为想和你一起唱才报名的,只是想和你……” 随着他的倾诉,我感到一股莫名的心悸,连忙转移话题。“好了,去找个位子吧。” 丁予恒点点头,带我从体育馆门口走进观众席。此时比赛已经接近尾声,主持人正在公布入围决赛名单。 “……接下来合唱组,入围的有第一组、第七组……第十五组。” “十五”这个数字入耳的瞬间我愣住了,我们这组怎么可能会入围? “请以上各组下个星期到K女大礼堂参加决赛,不参加者视为弃权。” 主持人说完后,观众陆陆续续起身离席了,只有我还楞在原地。 “你想在这里坐到什么时候?”丁予恒的声音将我唤回现实世界。 我瞅了他一眼,把心里的话老老实实说了出来。“怎么可能会入围?” “因为你唱得好呀。” “才怪。”说着说着,我的眼泪又涌上了眼眶。一定是丁予恒表现太好了,评审舍不得把他淘汰。 “你看你,刚才以为没入围哭,现在听到入围了也哭,到底要怎样你才满意?” “你去跟教官说你要换到独唱组。”我擦擦眼泪后提了个建议。 丁予恒以我从未见过的认真眼神注视着我,一会儿后说道:“不可能,我只想和你一起唱。” 不知怎么回事,听了这句话的我哭得更厉害了,一直哭到夜晚降临到体育馆外才停止。 ☆ ☆ ☆ 忘了是怎么回到家的,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枕头套上湿了一大片,眼睛还有些酸涩。 是哭了一整夜吧。我对着镜子检查眼睛,红得跟小白兔没两样。 第一次发觉自己其实没什么了不起,自信心被歌唱比赛彻底摧毁,也是第一次发现丁予恒对我其实还不错。 不过照顾妹妹是哥哥的义务,他一定是想安慰我才说出“想和你一起唱”这样的话来,如果再不加油就太对不起他了。 可是要怎样才能唱好歌呢?距离决赛只剩下一个礼拜,又不能跷课来练习。 看了一眼闹钟,早上六点整,我匆匆换上制服后就准备出门。 “小芸,你的早餐还没……” 不待静子阿姨说完,我就道声“拜拜”离开了。 坐在公车上,一个K女的同学看了我一眼后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我想她们在讨论昨天的歌唱比赛吧。 真糟糕,就算入围了还是众矢之的,看来在停课前得先避避风头。 一到学校进了教室就看到燕柔,急忙将她拖出教室外。 “恭喜你进决赛了,得奖的话要请客!”燕柔一走出教室就大喊。 “还不都是你害的。”我嘟着嘴。如果不是她的提议,我就不用这么困扰了。 “怎么啦?”燕柔眨眨眼睛。 此时几个同学从身边走过,她们瞪了我一眼后,从口中吐出“丁予恒”三个字,接下来是一连串窃窃私语的讨论。 等她们走远后我才说:“就是这样啦!” “怕什么?我们是高三的耶!大不了跷课跷到毕业典礼再来。”燕柔哼了一声,一副想帮我出头的样子。 我叹了口气。这是其次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再来的决赛该怎么办。 “怎么啦?”燕柔看出我有重重心事了。 “燕柔,你昨天有听到我唱的部分吗?”我必须知道听众的观感。 燕柔愣了一下后,面有难色地点点头。“嗯。” 就知道她是不想伤害我。“很差吧?”我边叹气边问。 “其实也还好啦,只是……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燕柔说得相当模糊,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少了什么?”唱歌除了节奏感和音色外,还需要什么? “呃,我也不会说,简单来说是感动不了我。” “感动?”这个答案更模糊了。 “对呀,你不觉得即使一个人歌喉再不好,只要歌声能感动人的就是好歌手?” 燕柔说得有理,但我有什么办法唱出感动人的歌声? “你慢慢想吧,拜拜。” 燕柔说完后就溜回教室了,留下我面对操场发呆。 什么叫做“感动”?我又要如何找到这份“感动”? 只剩下一个星期了,我得赶快想出来才行。 ☆ ☆ ☆ “可不可以唱一次给我听?” 放学回家后,我又跷掉补习班的课径自回家,一遇到丁予恒就向他要求。 “什么?”丁予恒睁大眼睛不解地望着我。 “喏,你唱一遍给我听。”我想知道他的歌声是否能感动我。 “等一下,我去拿吉他。”丁予恒点点头后转身准备回房间。 我拉往他。如果加上吉他的弦音就听不出纯粹的歌声了。“不用了,就这样唱给我听。” “好。”丁予恒深吸一口气后盯着我,深邃的眼眸中蕴藏着读不出的情感。 我连忙闭上眼睛,怕被他的眼神影响。“开始吧。” “是否我对你……” 看不到丁予恒现在表情的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歌声上,内心受到一波一波的震动。 这就是所谓的感动吗?如果配合歌词的意境,如果这首歌只为我而唱,说不定我会爱上他。 “……与我同行且共度白首。” 丁予恒唱了一遍后就停止了,我赶紧睁开眼睛。 刚才那种难以言喻的心悸应该就是感动吧! “可不可以告诉我,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唱这首歌?” 丁予恒似乎被我的问题吓住了,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回道:“我‘假装’自己很喜欢你。”他把假装两字加强了语气。 “原来是这样,只要假装就行了。”我满意地点点头。决赛时我假装自己喜欢丁予恒就可以感动听众了。 “其实也不一定是这样啦,这种事很难假装的……” 丁予恒的喃喃自语提醒了我。我不是天生的演员,哪有办法临时假装喜欢上他? “那我们这个礼拜假装成情侣。”我提议道。 “假装成情侣啊……”丁予恒的表情似乎不太高兴。 “拜托嘛!歌唱比赛过后就不用装了,只要一个礼拜……” 此时我听到丁予恒叹气的声音。“你怎么说就怎么做,随你高兴。” “嗯,那你就不是我哥了,亲爱的恒。”我边说边觉得鸡皮疙瘩掉了满地,这假装的代价未免太大。 “笨蛋芸!”丁予恒一面笑,一面替我乱取绰号。 “丁予恒!”我踹了他一脚,恨不得在他微笑的脸上狠狠揍几拳。 “笨蛋芸,我发现这个名字比邱芷芸适合你耶!” 丁予恒还不停止戏谑,向我扮了鬼脸后冲回自己的房间,在我还来不及追上之前将房门紧紧闭上。 “你才是笨蛋!”我气得跺脚。一开始就吵架了,这种假装情侣的游戏真的玩得下去? 不过幸好只要假装一个礼拜,一个礼拜过后又恢复平常的关系。 咬咬牙,熬一下就过去了!

倒带

窗外茫茫的雾气和屋中浓浓的节日氛围相互交织着。它们相互依存却又彼此对立。我是看到本期博谈客论后没有加以思索就开始了这段文字。我相信这是很珍贵的一年,必然会留下不平凡的记忆。 床头柜底笨重的录音机安静而平和的躺着。它已经躺了不知多少年,从相貌上看它真的不如数码产品的高端,从实用的角度看它更是应早早被淘汰;从心底里讲,我把它当成了收容时光的地方。 放一盘2011即将刻录完整的磁带,听它老旧的零部件不时发出嘶嘶的声音,这说不出该是什么滋味的的歌就悄然唱响了。 …… 从哪儿讲起呢?我把磁带倒回了2011年的第一分钟。我听着电视里传来零点报时的声音,看着画面中喜气洋洋的人们的笑脸,在那时候微笑是不自觉挂在脸上的,因为人的情绪具有相同性和感染性;大钟敲响的时候,我跑到电脑桌前,早已敲击好的字符一遍遍的复制粘贴,再点一下Enter,很快的时间里,我的朋友们收到了2011的第一份祝福。 如果2011能完满Top.1:我希望零点的钟声可以慢一点儿,容我在把祝福送达给朋友的同时,能在心底为自己也送上一句简答的问候。 在浓浓的年味儿里,我们结束了寒假的时光。收作业、发新书、认识科任老师,和六年来的每一个学期都没什么不同。不过是多了一个离别的字眼,不过是毕业的时间正一步步的逼近——说真的不想离开,想要飞翔的情绪却丝毫不减。这两种复杂的感官在心头萦绕、交织,或许一直以来都是个莽莽撞撞的小孩儿,所以没有敏锐的观察到桌前的小闹钟已是一圈一圈的转了很久,以至于在离开校门的最后一刹那才想起了以往如此之多被遗忘的故事。慢热是我致命的弱点,我才发觉临别时连一句像样的再见都没说,就鸟兽散、任鸟飞了…… 如果2011能完满Top.2:我希望“毕业”这个词在字典上无从查找,没有释义、没有注音,让我老老实实的做个听话的孩子,在成长的六年的舞台上、追光下,和同一群人,追同一个梦。 “越来越近了……”我默念着。 于是,2011的8月来了。我踏进了新的学校,陌生感席卷而来,我才发现自己的渺小,是放到817个人的海洋里就再也寻不到的沙砾。我在白色的纸张上找自己的名字,然后赶着跑到即将生活3年的队伍里。我不知道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冥冥中的注定,又是三班,又是三年,又是那么多同样执着的笑脸。我该说什么呢,只能把它埋藏在心底,然后用心的融入,然后拼尽全力的向前跑。 如果2011能完满Top.3:我希望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向每一个人打招呼,不害怕不拘谨的笑,他们同样回报我以动人的嘴角,让我感知到上一个三班的梦还在燃烧。 不知不觉间已是一年。我快乐着、伤心了、失意时、迷惘过,我还在想这个2011,究竟该用什么词来概括。它的记忆对我来说太多了,它的故事对我来说太珍贵了。我在想,它带给了我什么?又拿走了我什么? 权衡之中,我倒是希望它没有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