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

文 / 唐滢 叙事 类作品 你养过蚕吗?我们家可是养蚕专业户了。你瞧,今年就养了上千只呢!着上千只是这样来的:去年,老师发给我十只蚕籽让我养,我把他们养胖后,他们就开始吐丝……交配后,开始产籽,产了满满一张白纸。 早上,“开饭啦!”我们都跑去吃饭了,可一看,“咦,饭呢?”这时,妈妈拿着几片桑叶走到蚕面前,叫我们过去看,她拿了一片桑叶,掠过蚕的上方,几千只蚕,一起昂起头,满怀信心的在旧桑叶上爬来爬去,妈妈又说:“痒不痒?反正我看的痒死了,我是不养了。”说完,妈妈打了一个哆嗦。爸爸马上在网上发了一个信息,上面写了:现有刚出世的蚕宝宝,谁愿意当父母?请留言。“哈哈哈,要摆脱这群蚕了!”我高兴的叫道。也不只是不是蚕听到了我的话,径直爬到我手上来了,“呀!可怕!!”我把它甩到桑叶上,看着他们吃桑叶,其实,蚕有时满可爱的。 中午到了,我为了弥补上午的过错,主动去喂桑叶,看到他们有些笨拙的样子,觉得他们有可能看到白色太刺眼了,于是,我就给蚕又折了一个窝,是豪华五室两厅两卫+入户花园的越层房,可以住几十条蚕呢!我把蚕房进“房子”后,又给他们换了一些桑叶,这会儿,他们舒服了吧。“叮铃铃——”爸爸去接了,一会儿,他说:“接蚕的人来了,快点收拾好。”……蚕被接走了,只剩下我精心挑选的四十条蚕还留了下来。 晚上,我又拿了些桑叶喂他们,“可怜的小蚕,你们寂寞吗?”我问道,“看花容易,绣花难呀!”

高考作文我来写:转折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北京):转折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来自西部一个极为偏僻、穷得呱呱叫的农村,我们当地有一个衡量“人才”的标准,就是“会写字、会算术就可以了”。祖祖辈辈就这么一个观念,谁家要有个会写信、会记账的,便算是“书香门第”。因此,在我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我面临一种世世代代都改变不了的宿命:弃学务农,或者跟着村子里的泥瓦匠、木匠师傅去学一门手艺———而这在家乡人的眼里,已经算是很有出息了。

迄今为止,我还非常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父亲,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从世世代代难以改变的宿命中挣扎出来。

当时我们家在农村是最为普通的那种家庭,父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土地活命的农民,家里的收入来源,便是种桑养蚕和每年卖一头肥猪崽儿,总收入不到一千元。而我们家共有弟兄姊妹四个,都处在成长的阶段,都需要较大的花费。理所当然,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是入不敷出。平时家里人省吃俭用,勉强能应付生活,而如果出现意外的开支,便要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我放下书本,去干农活,或学手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我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抽着大旱烟、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当时做出了一个影响我人生方向的决定。他经过一晚上叼着烟袋在小饭桌边的思索,决定让我到外地继续上学去,因为我们本地是没有中学的。

我知道全家为父亲的这一决定所付出的代价:家里多年来省吃俭用准备将家里的旧瓦房翻新的计划要搁置了,母亲的胃溃疡得暂缓治疗,年龄比我小的妹妹不能再上学。我知道父亲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是我每学期捧回的“三好学生”的奖状,是所有老师对我赞不绝口的夸奖。

农村孩子求学是很辛苦的,但我一直很争气,成绩一直很好,始终保持在全年级的“前三名”之列。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肯定,这信心中也有父亲的一部分。我知道,在我将来的人生旅途中,还会经历很多起伏和波折,但父亲坚决送我上学这件事,将是我人生中最最重要的转折点。

作者:北京市委办公厅秘书处

桑树的桑

3岁 哥哥开始养蚕 我也在养

5岁 哥哥说他想种一棵桑树 我从来没想过

7岁 哥哥种下了一棵桑苗 我继续从小贩那里买来一片片过夜的桑叶

9岁 哥哥的桑树已经长大 我也长大了,只是不再养蚕

11岁 哥哥也没有养蚕,他一心一意照顾着桑树 我偶尔会来吃桑梓

13岁 哥哥的桑树需要我们仰着头来看 我早已把它当成了一个固定的风景

15岁 哥哥种的桑树比任何一棵树都高 我们爱着它,却都忘了是谁种下的

17岁 哥哥也忘了那曾经是他的桑树 我们和他一起讨论着桑树的年龄

直到大人们笑着说 这是你自己种的桑树呀

我们才恍然大悟似的 却任想不起来了

追问他 他也说不清

哦 好像一个儿时的童话

我想 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故事 一定烂到蚕茧里了

所以 我们谁也记不起

桑树的桑 究竟是这么写的

养蚕

养蚕养蚕前几天,我和妈妈在花鸟市场里买了十多条跟蚂蚁一样的蚕宝宝,它们在纸杯里缓缓地爬行,显得非常可爱!蚕宝宝每天要吃许多新鲜的桑叶。它们啃叶子的样子非常可爱,又很有规律,仰着头,一排一排地从上一直往下啃。我每隔一天就要把采摘来得新鲜桑叶洗干净,擦干净。因为蚕宝宝特别地讲卫生,它们吃了不干净的或湿的桑叶就会拉肚子。蚕每天都有很大的变化,它们越来越胖,越来越长,越来越白。时间像离了弦的箭一样,转眼又是一个星期,长大的蚕要结茧了。它们先侦察地形,再吐几根丝划定自己的地盘,再坐在“家”中以惊人的速度不停地吐丝,慢慢地,由线变纱,再由纱变成了茧,蚕的身体渐渐地模糊了,只看得到一个小黑点不停在动。等第二天我起床的时候,都已结成了厚厚的茧,估计它们累得在里面呼呼大睡了。后来我还查了资料,说蚕宝宝们在茧里面变成一动也不动,再过一段时间后,它会变成会飞的蛾子,将茧咬破后飞出来产卵,产完卵后就会死去了。原来这就是诗人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真实写照。养蚕,除了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外,也教会了我如何照顾小动物。不光要有爱心,也要细心,更要有责任心。杭州现代实验小学校二(2)班

养蚕

养蚕

4月25日下午,同学送给我5只蚕,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一个纸盒里,满心欢喜地捧回了家。

回到家,我拿出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我发现蚕的身体分为九节,头和尾巴稍小,中间的七节略大。身体黄黄的,瘦瘦的,真可爱。

妈妈和我一块儿去采桑叶。妈妈爬上桑树,拿来棍子,打桑树的叶子,我在下面捡起来,装进袋子里。望着妈妈努力的去弄高处的叶子,我大声地说:“妈妈,谢谢您!”妈妈转向我笑了笑,没说话。回到家里,我赶紧将叶子洒进盒子里,看到蚕吃起来,发出“沙沙沙沙。。。。。。”的像小雨点的声音。吃得可香啦!“妈妈,蚕蜕的皮会不会被它吃掉?”我问,“这个吗?我也不是很清楚,过几天等它蜕皮后再看吧。”妈妈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好期待哦。

4月28日,一只蚕蜕皮了,皱巴巴的缩在一起,并没有被它吃掉。我拿出几片桑叶,放进盒子里,它们又吃了起来。又过了几天,我发现它们不吃也不动,第二天早晨一看,另外几只也蜕下了一个个黄色的皮,变得又白又胖了,哇,好神奇呀,昨天还是黄黄的呢!我又拿来好多好多的叶子,它们很快活地昂着头吃起来。

5月1日我放假在家,可以亲自照顾它们了,发现它们好能吃呀,刚放的叶子,两小时之后就吃完了,妈妈说它们可能是要结茧了,所以特别能吃,外婆说这是因为蚕要装身子了,打老眠食呢!我盼望着它快点结茧,盼望着,盼望着,可它们仍旧是吃个不停,吃得真香啊!

5月4日我开学了,下午放学时,妈妈开心地让我赶紧回家瞧一瞧,有一只结茧了,怀着急切的心情,激动的我撒开小脚就向家跑去。。。。。。到家就直冲小房间去看个究竟,哇,它已经结成了透明的薄薄的一层洁白的椭圆形状的茧子了,我隐约还能看到这只蚕在里面忙碌的身影呢,它的身体缩在里面弯曲成我们坐的过山车一样,好神奇啊!

晚上写完作业后,外婆拿了一只蚕,放在食指上,迎着灯光对我说:“来,你来看看,它的肚子里只有一粒砂了,它的身子也是透明的了,就可以让它上山了。”听了外婆的话,我明白了怎么样挑选可以上山的蚕了,外婆说完要将它放在我手上,开始我很害怕,不敢拿,喂时我都是提着叶子给它们换盒子的,所以我不敢,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哆嗦着伸出食指,当蚕到我手上时,觉得痒痒的,很好玩,一会胆子大了些,于是学着外婆的样子,将它放在食指上仔细地看,果然像她说的那样,发现它从头到尾变得亮亮的了,只能看到最后一粒大便,也就是外婆说的砂了,现在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山上,所谓的“山”就是妈妈为它准备的一把扫帚,只见它并没有立马吐丝,而是在上面爬来爬去,我问:“它怎么还不吐丝呢,它在干什么呢?”外婆说它在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直到它选好址才会安定下来,先吐框丝,打好框后它才会在框中结出一个我们平时看到的图片上的椭圆形的茧子来呢!哦,怎么那么慢哦,它不急我都急了,好想亲眼看一看它结茧啊,可惜已经9点了,太晚了,我要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惊喜地喊:“快,宝贝,起来看哪,它已经结成了!”来不及穿衣服的我就赤着脚下床察看了,果然,已经形成了一层透明的茧了,好像给自己做了一顶纱账子,而且山上又多了2只,原来是外婆半夜里起来将它俩放上去的,而且平时外婆还在夜里起来为它们添加桑叶,所以它们才会吃得好,长得快。我让妈妈把它盖房子的过程录下来,等我放学了慢慢欣赏,才放心地吃早餐然后去上学了。

终于等到放学的时候了,我一路飞奔,到家后,发现5只蚕全在山上了,原来它们已经都要吐丝了,而且其中还有一只吐的是黄颜色的丝呢,我很喜欢它,它们有的还在织,有在侦察地形,有的已经结成了厚厚的茧,估计在里面呼呼大睡了。外婆说蚕丝吐尽后,它会在里面变成一动也不会动的蛹了,再过一段时间后,它会变成会飞的蛾子,将茧咬破后飞出来产卵, 简评:细致持久的观察,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发现。

养蚕日记

四年级下学期的一节科学课上,科学老师交给我们一个任务:回家养蚕,然后写一篇养蚕日记。听到这个消息后,一直就很喜欢动物的我高兴得一蹦三丈,我终于也可以以正当理由向妈妈要求养宠物了。

我在小摊上买了二十一条黑黑的蚁蚕。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又在一个小花园里摘了一些桑叶。一回到家,我就用一个大纸盒给蚕造了一个“新家”。可是,这些小家伙好像对“老家”有一点依依不舍似的,就是不肯从“小茅屋”(一次性纸杯)走进“大别墅”(蚕的新家)。没有办法,我只好把桑叶和蚕的“老家”一齐放在“新家”里,慢慢地等待着……“出来了!出来了!”这些蚕被食物所吸引,来到了“新家”的美食一条街,狼吞虎咽地开始啃起桑叶。蚕啃桑叶的样子特别可爱,也很有规律,仰着头,一排排从上一直往下啃。当然,它若觉得这里的桑叶不太嫩,也会另换一个地方来啃。

从那天开始,我每天都采摘新鲜的桑叶,并把叶子的两面擦干净 ,才喂给蚕吃。每天还帮它们打扫房间,把它们拉的黑黑的便便倒掉(爸爸说蚕的便便也是一味中药呢)。而蚕会一直在吃,一直很勤劳很认真地在吃桑叶。吃累了就昂着头,好象是在休息,一两个小时后又继续再吃。看着它们一天一天在长大,我心里高兴极了。每当我去喂蚕的时候,它们都会仰起头来,好象在欢迎我。而我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飞奔到蚕房,看看我心爱的蚕宠物。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个月,长大的蚕被我分成了三队。第一队白胖子队,因为它们都长得白白胖胖,圆滚滚的身体,每一节上都长着两个黑色的小斑点;而第二队黑社会队,它们的颜色则和白胖子队正好相反,是黑色的身体两边有白色的斑点,第三队是小人队,因为它们长得太小了,也许是营养不良吧。

蚕儿们慢慢越长越大(它的便便也越来越大),显得它们的家就越来越小。我只好忍痛割爱,分送给了我的好朋友,自己就留了六条。

又是半月过去了,蚕儿们纷纷开始找地方结茧了。它们会先吐几根丝划定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然后就坐在“家”的中间不停地吐丝,结出了一个椭圆形的网,把自己罩在里面。刚开始,我还能透过薄薄的蚕茧看到蚕,慢慢地,蚕茧越来越坚硬,蚕的身体也越来越模糊,只能看见一个黑色的小点,那就是蚕不停在吐丝的嘴巴,再后来,连这个小黑点也看不到了……六条蚕陆陆续续地都完成了吐丝结茧的过程,我每天忙碌的生活暂时也安静了下来。

养蚕,除了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外,也教会了我照顾小动物不光要有爱心,要细心,还要有责任心。

养蚕

养蚕

一天,同学送给我1只蚕,我小心地把它们放进一个纸盒里,欢喜地捧回了家。

回到家,我拿出放大镜,仔细地观察,我发现蚕的身体分为九节,头和尾巴稍小,中间的七节略大。身体黄黄的,瘦瘦的。

妈妈和我一块儿去采桑叶。我大声地说:“妈妈,谢谢您!”妈妈转向我笑了笑,没说话。回到家里,我将叶子洒进盒子里,看到蚕吃起来,声音像小雨点的声音。吃得可香啦!“妈妈,蚕蜕的皮会不会被它吃掉?”我问,“这个吗?我也不是很清楚,过几天等它蜕皮后再看吧。”妈妈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好期待哦。

第二天早晨一看,5只蚕蜕下了一个个黄色的皮,变得又白又胖了,哇,好神奇呀,昨天还是黄黄的呢!我又拿来好多好多的叶子,它们很快活地昂着头吃起来。

5月1日我放假在家,可以亲自照顾它们了,发现它们好能吃呀,刚放的叶子,两小时之后就吃完了,妈妈说它们可能是要结茧了,所以特别能吃,外婆说这是因为蚕要装身子了,打老眠食呢!我盼望着它快点结茧,盼望着,盼望着,可它们仍旧是吃个不停,吃得真香啊!

晚上写完作业后,外婆拿了一只蚕,放在食指上,迎着灯光对我说:“来,你来看看,它的肚子里只有一粒砂了,它的身子也是透明的了,就可以让它上山了。”听了外婆的话,我明白了怎么样挑选可以上山的蚕了,外婆说完要将它放在我手上,开始我很害怕,不敢拿,喂时我都是提着叶子给它们换盒子的,所以我不敢,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哆嗦着伸出食指,当蚕到我手上时,觉得痒痒的,很好玩,一会胆子大了些,于是学着外婆的样子,将它放在食指上仔细地看,果然像她说的那样,发现它从头到尾变得亮亮的了,只能看到最后一粒大便,也就是外婆说的砂了,现在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山上,所谓的“山”就是妈妈为它准备的一把扫帚,只见它并没有立马吐丝,而是在上面爬来爬去,我问:“它怎么还不吐丝呢,它在干什么呢?”外婆说它在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直到它选好址才会安定下来,先吐框丝,打好框后它才会在框中结出一个我们平时看到的图片上的椭圆形的茧子来呢!哦,怎么那么慢哦,它不急我都急了,好想亲眼看一看它结茧啊,可惜已经9点了,太晚了,我要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惊喜地喊:“快,宝贝,起来看哪,它已经结成了!”来不及穿衣服的我就赤着脚下床察看了,果然,已经形成了一层透明的茧了,好像给自己做了一顶纱账子,而且山上又多了2只,原来是外婆半夜里起来将它俩放上去的,而且平时外婆还在夜里起来为它们添加桑叶,所以它们才会吃得好,长得快。我让妈妈把它盖房子的过程录下来,等我放学了慢慢欣赏,才放心地吃早餐然后去上学了。

终于等到放学的时候了,我一路飞奔,到家后,发现5只蚕全在山上了,原来它们已经都要吐丝了,而且其中还有一只吐的是黄颜色的丝呢,我很喜欢它,它们有的还在织,有在侦察地形,有的已经结成了厚厚的茧,估计在里面呼呼大睡了。外婆说蚕丝吐尽后,它会在里面变成一动也不会动的蛹了,再过一段时间后,它会变成会飞的蛾子,将茧咬破后飞出来产卵,产完卵后就死去了,“啊,它会死掉,我不想让它死,好可怜哦。”妈妈搂紧了我,拍着我头说:“这就是诗人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最真实的写照啊!”我还知道它的下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常常是用来形容老师的高尚品质的。

通过这次养蚕,我收获的不仅仅是5只茧,还想到了养蚕人的辛苦和蚕的一生无私的奉献!

我喜欢它们~~

2009养蚕日记

游府西街小学 四(2)班 倪越

一、蚕宝宝出生了

4月1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期盼了好久好久的蚕宝宝终于出生了。多么可爱的蚕宝宝呀,又小又黑的身子像蚂蚁一样,浑身长毛,难怪人们把这个阶段的蚕叫作蚁蚕呢!蚕宝宝们在桑叶上慢慢地爬行着,不时地向前方探着小脑袋寻找新鲜的桑叶吃,它那摇头晃脑的样子真是惹人喜爱。我虽然有12个“小宝宝”,但桑叶总是吃不完浪费了,真希望我的小蚕快点长大啊!

二、蚕宝宝要脱皮了

4月22日 星期三 晴

班上的很多同学都在养蚕,大家都有一个疑问:蚕宝宝没有手,怎么脱掉“衣服”呢?我也想探究一下这个问题。今天放学回家,我便仔细观察起我的蚕,果然有不少蚕在盒子里脱皮了,可惜我没能看见蚕宝宝“脱衣服”时的样子,真遗憾!我写完作业后,又赶紧跑过去看,嘿,真巧,我刚好看见一只蚕正在脱皮,只见它不停地扭动着身子,像波浪一样一起一伏的,过了好久,它终于脱完了“衣服”。我明白了,蚕虽然没有手,但依然可以靠身体的扭动来脱皮哦!

养蚕风波

养蚕风波 孙潇今天下午有堂科学课,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老师让我们把在家养了半个多月的蚕宝宝带到课堂观察。我一进教室,只见许多同学都拥挤在陈艺嘉的桌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也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哇噻”她养的蚕宝宝竟然成了一个个椭圆形的小茧子。我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有几位还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茧。我谈的很开心,可是快乐引起了一场养蚕风波。叮铃铃,开始上第二节语文课了,我们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听着杨老师讲课。突然,她写完板书,转过身不料她把脸一沉,紧绷着脸,两眼变得更圆了。死死盯着第三大组的同学。此时,教室里的气氛开始有点紧张,坐在前排的同学立刻转过身。接着杨老师严肃地从讲台,走到卢奕帆郑姗姗的课桌边停了下来。他俩的脸顿时通红通红,显得十分紧张,郑姗姗结结巴巴地说:“有一条蚕逃走了,我把它捡起来…..。经过“审问”。原来他俩在课堂上玩弄蚕。杨老师不留情面地一把抓起两个盒子,还说要送给科学老师,又继续上课。我替他俩捏了一把汗,还好没有到教室外罚站,谢天谢地!他俩肯定后悔莫及了。这堂课快要结束了,杨老师又拿起这两盒蚕宝宝,问我们该怎么处理?她的话音刚落,安静的教室立即像进了一窝马蜂似的。“直接送给科学老师得了,让他们记得这次教训。”许多同学说。“给他一次机会吧!还给他们算了,毕竟是初犯。”张中虎说。我想来个对折处理。如果全部送给老师太狠心了,还给他们也不能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一半的蚕送给老师,另一半还给他们。”我仔细地想了想。没有想到我的想法遭到了吴泓亨的反对。我有点激动马上把小手举得高高,并反问吴泓亨:“这件事是他们的错,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次机会,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大家议得不可开交,经过一番争辩,最后杨老师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决定把蚕还给他们。并向我们保证以后再也不在课堂上玩蚕了,谢谢我们替他俩向杨老师说情。这次养蚕风波就这样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