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上午,大型海洋生物奥秘科普展在昆阳儿童文化园举行,我和爸爸高兴地去参观,爸爸还带着摄像机帮我记录各种海洋生物的资料呢!

首先,我们买好票,有秩序地排队进入展览厅。展览厅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外厅是一些生物的标本、图片介绍和贝壳;内厅是各种活生生水中动物的展示。我匆匆忙忙看完外厅的展出后,就进入内厅参观。这里的海洋生物都装在玻璃器具内,显得十分可爱。我看看这些生物、再看看旁边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并用笔记了下来。走着、看着、记着,我仿佛进入了水生植物和动物的世界。不过,令我最深刻的还是蝴蝶鱼和海龟了。

蝴蝶鱼是海底最美丽的鱼,它的身体是扁扁的、椭圆形的,身上有黑色的斑纹。让人惊奇的是,蝴蝶鱼有一只“假眼”。原来,蝴蝶鱼用黑色的斑纹掩饰住自己的真眼,而假眼却看得一目了然。因为它想要迷惑敌人,所以狡猾地倒着游,当敌人想要攻击它的眼睛时,它却摇摇尾巴,跑走了。

我又去观察海龟,在离海龟不远的墙上贴着记载着海龟的信息,看了这些信息之后,我才知道,海龟的祖先在一亿多年前就出生了。目前存活的海龟有些也有几百岁了,海龟可以称得上海底的老寿星呢!我认真地向玻璃柜子游泳的海龟望去,只见它的四肢像船浆一样在不停的划,除了它的四肢和头,其它部位全都被硬硬的壳覆盖,游起来好像非常吃力。

在每一个生物展示台前,我都细细观察,真喜欢这些水生动植物。通过这次观察,我对海洋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开始感兴趣了。

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

(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

(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

(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

(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

(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

(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叶子的奥秘

今天,我在草坪上玩耍,捉蟋蟀、逗瓢虫……

无意之中——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我一把抓住一只绿蝈蝈,张开手掌,蝈蝈逃了,留下的是几根草和几片落叶,却惊奇地发现,有一片落叶已经枯黄,只留下了叶脉。

我以为是干枯了的丝瓜,当我定睛看时,才发现那是一片完整的桂树叶。我惊呆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叶子,一定是伟大的大自然魔法师对这片叶子施了魔法吧——这真的很奇妙。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想细细地数清它的叶脉。这是一张褐色的网,却比网更精致美妙,一条大约只有一毫米粗的叶梗,从中延伸出好多纤细的叶脉,又从这些叶脉中延伸出更多的叶脉。叶子周围一圈并没有完全腐烂,叶脉仍跟叶片连在一起。我试图将它们分离,却怎么也做不到。

我从没有这么仔细地观察过树叶,这简直让我眼前一亮。透过这片精密得无法用人工造出来的叶脉图,我仿佛看到了它的岁月历程。从抽芽到被吹落,我似乎感受到它在讲述着一个奇特的故事。它记录了每一滴雨点落在它的身上的快乐,每一股风——不管是台风还是春风吹过它的脸庞的清凉……我忽然觉得,世上的每一片树叶都是一本书——一本奇妙的书——一本世上独一无二的书——一本跳跃着跳跃着千千万万个活跃的生命的书。

我站了起来,目光也顺着面前的那棵桂花树的树干到树枝,又把目光集中在一片小小的树叶上。它在风中不停地摇晃,慢慢地,听着它撞在树枝上的“啪啪”声,似乎自己也成了这片树叶中的一员,是这片树叶中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胞。在那里,无比细小的叶脉成了宽阔的绿色马路。这里到处是绿色,周围是绿色的细胞朋友们。我是运输员,全身穿着绿色的衣服,从树根爷爷那里汲取营养和水分,通过树干伯伯,再到树枝管理员那。它按量分配营养给每一片树叶基地,而我再把这些营养运出去分给细胞们吃,让它们快快长大。

过了好久,我才回到现实中。我突然觉得,这片树叶居然有这么多奥秘呀!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充满了想象。在我们人类认为,植物是不能说话的。可也许,它们有自己的语言,我们听不到。也许,它们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我总会去观察、想象它们的生活,因为大自然真的很美好。

我发现了松树的奥秘

冬天,漫天雪花,寒风凛冽,花草树木都安然闭上了眼睛,可是随处可见寒雪战士——雪松。就有一点问题把我给困扰住了。

我家门前就有一棵傲霜斗雪的雪松,一次我刚要出门,就见到了这棵雪松。顿时一股疑问劲涌上心头:为什么雪松一年四季都不会枯萎呢?我是一个遇见问题就一定要寻根究底的人,对待这件事也毫不例外。为了这件事我可是伤透了脑筋,起初我在家里冥思苦想,可是怎么也没有个头绪。便决定查查资料,这才使我茅塞顿开,原来是这样的:叶子是植物制造养分的中心,在阳光下,叶子能把从空气里吸收的二氧化碳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所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糖再进一步转变成为淀粉。有了这些营养,树木才能生长壮大并繁殖后代。当干燥季节或寒冷季节到来时,土壤中的水分少了,树根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来供给叶子蒸发和制造营养。水分供不应求,对树木生长不利,同时光合作用缓慢,制造不出养料来,叶子将逐渐失去作用。所以,为了适应客观环境,减少消耗,使本身不受损害,有的树木就将叶子全部脱落,暂时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可见落叶对植物是有利的。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柏树的叶一般都缩小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有的叶片具有厚的角质或蜡质,有的着生有很厚的绒毛。如取一枚松树的针叶仔细观察一下,就可看到上面密生着白色的绒毛,摸时感觉很光滑,这些构造都有效地阻止了水分的蒸发。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虽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树木上叶片都有一定的生活期,生活期的长短因植物不同而异。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树也不例外。它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是松柏树的叶子生活期长,可生活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一般要在新叶发生以后,老叶才次第枯落,就全树看来好像不落叶一样,所以使人有冬夏常青的感觉。松柏树的叶子在冬季虽然还是绿色的,但比起春、夏、秋季,颜色要差多了。这是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而花青素相对增加了,所以叶子就有些发红。这种颜色的变化,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我开心极了,原来松树不会变色的秘密是这样的。

奥秘是来自于你有没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和抱着一颗认真的心去探索,去思考。

生命的奥秘

黄冈实验小学 四(8)班 翁焕杰 在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的生命从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今天的藻类菌类植物、动物甚至人类,这期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奇迹般的重大突破。科学家们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十个环节特别值得研究和关注。 1 多细胞生物 在6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完成了向多细胞生物的进化过程。不同的细胞有机组合在一起,彼此合作,形成了后来复杂生物的基础。 这件事听起来容易,但实际上,现在不少国家的研究人员都试图重复当年单细胞的最初组合过程,目前还没有人完全获得成功。 2 眼睛 在距今五亿四千三百万年前,三叶虫身上长出了地球生物的第一只眼睛。此前的一些生物体有感光细胞,但眼睛不仅要感知光线,还需要有一个能聚焦光线形成图像的晶状体才行。一旦有了晶状体,生物的视觉效果就从1%骤然上升到100%。经测算,从感光细胞进化到复杂的眼睛,大概需要50万年。 3 大脑 大脑显然是生物进化的巨大成就。研究表明,大脑首先是用来解决食物问题的,它可以辨别食物是否有毒。科学家发现,大脑和嘴巴的距离很近。另外,有了大脑,就有了记忆。即使是头脑简单的昆虫,在记忆的帮助下,也可对环境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4 语言 语言是怎样产生的是科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拥有大脑的动物很多,但只有人类产生了语言。科学家们辨别出人类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基因,尽管黑猩猩也拥有这个基因,但黑猩猩不能说话。在一定程度上讲,语言的诞生是生物进化的最后一个程序。因为语言使人类脱离了纯生物性。人类不需要基因变异就可以适应环境了。 5 光合作用 35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开始利用日光来为自己合成能量,放出二氧化碳。后来由于水的加入,产生了氧气。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生物是厌氧的,它们不得不进化了一些机制来抵抗氧气的作用。但由于有氧气的参与,生物的能量高了很多。这恰恰有利于生物的进化。直到今天,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包括人,赖以生存的能量仍然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 6 性别 对大多数物种来说,性交是繁殖的惟一办法。但同一物种是怎样划分成不同性别的,今天也是一个谜。 7 死亡 死亡是进化的一个手段,是个体为集体进步付出的牺牲。我们的手有五个手指,这是因为每个手指之间相连的部分在母体中死亡了。 每次感染痊愈后,大量的白血球必须自杀以维持血液成分的平衡。不过,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没有理由因为某个生物体存在的时间长就令它灭亡,“老死”仍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 8 寄生 寄生生物和宿主之间的斗争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之一。一方面寄生生物会影响宿主的活动,如一种蚂蚁的寄生虫会影响蚂蚁的神经系统,让它向草尖上爬,那里是最容易被羊吃掉的地方;另一方面,宿主的活动也影响寄生生物。如感冒病毒通过传染,附着到下一个人的身上,几经易主后,病毒的杀伤力就会降低。原因是,它要保证这个宿主有足够的生命来把它继续传播出去。这样的活动非常清楚地展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9 分工合作 在深海中有一种类似水母的动物。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它并不是“一种”动物,而是无数单细胞生物的集体。这些细胞各有分工,有的负责运动,有的负责捕食,有的负责传送养料。蚂蚁和蜜蜂的集体劳动也是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很机械地解释其中一些现象,但这样的超级组织工作到底是怎么进行的,没有人真正知道。 10 共生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比如犀牛和犀鸟,犀鸟通过为犀牛清理皮肤寄生虫为生,而犀牛也因此获得安宁。90%的植物与周围的植物有共生关系。 仔细研读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伟大发明,令人惊讶。即使是今天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也不能确切地告诉我们,这些伟大发明是怎么来的。无数的奥妙在等待后来者去发掘。

\"鸿运当头\"的奥秘

"鸿运当头"的奥秘在我家的书房里,摆着一盆“鸿运当头”观赏植物,它的叶子很长,我拿卷尺量了量,最长有40厘米呢!它的花芯有些黏液,放在手上,用大拇指和食指互相伸展黏液就会变成"蜘蛛网",真好玩!所以,我特别喜欢玩黏液,每次回家都会去玩一玩,不停的制造"蜘蛛网",感觉其乐无穷。我只要每隔几天,就会给它浇水,浇水后,叶子显得青翠玉滴,一层层往上生长。大概从第五层开始,变成了红色的花,花朵就在植株的中心,花瓣大概有七八层,红艳艳的,可漂亮了。所以人们形象的把它叫做“鸿(红)运当头”。配上一个红红的花坛,真像一束鲜艳的火炬,烧得旺旺的,真有红红火火的吉祥寓意。可我就是有些不明白,“鸿运当头”那碧绿的长叶子是从哪来的?我仔细看了看叶间有空隙的地方,那里没嫩芽,然后我又从靠近根的那一圈拨了一些土观察,这里也没有。当时我就想:唉!奇怪了!如果没有芽,那么叶子是怎么长的呢?那~~花又是怎么开的呢?顿时,我又陷入了沉思。我查百科全书时,这个问题也没有出现在上面。 下午,我问爸爸,爸爸神秘的跟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最初也和你一样想当然的看待这种植物,可是通过观察才发现了真相,请你仔细观察一段时间,自己解答这个问题。”爸爸的话让我一头雾水,不知是什么意思,不过,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开始了每天的观察:靠近根部的叶子出现了枯黄,爸爸叫我剪掉,剪了一层又层,可是,绿色的叶子并不因此而减少,我发现,那些外围的花瓣慢慢长长了!颜色变了!变得与叶子一模一样! 原来,我们看到“鸿运当头”的“花”并不是花,而是它的叶子,刚刚长出时是红色的,顶端带一点点黄色,过了一些时间后,顶端的黄色慢慢变成绿色了。 没想到,一株“鸿运当头”也蕴藏着如此有趣的植物生长现象,看来,平时还要多注意观察和学习呀!(广西柳州市景行东部078斑)

植物也睡觉

过去,我们只知道人和动物会睡觉,通过睡眠来消除一天后的疲劳,调节生理机能,以便以旺盛的精神迎接第二天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植物也会睡觉。 今天,我家栽了几盆花,从每棵花根部的土里长出了一些不起眼的酸角草,它们那嫩绿的大三瓣、小六瓣叶子均匀地铺在花盆里,倒也为盆花增添了几分姿色。这几天有一股冷空气来袭击我省,为了不让花盆受寒流的袭击,爸爸便把这些花盆搬进屋内。 一天晚上,我半夜起来小便,无意中看见酸角草的叶子下垂,好像焉了,再看其它盆内的酸角草也是一样,我以为这些小草可能是不适应环境快枯死了。第二天起床,昨晚“焉了”的酸角草叶子又展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决定解开这个谜。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常在花盆旁仔细观察,并写下日记。 晚上7点钟后,酸角草叶子开始下垂,慢慢地闭合成三角形,紧紧“抱住”叶柄,想一把把收拢的小伞;10点钟,叶子全部闭合;天亮后,这些合拢的叶子又重新张开,迎接朝阳,再次利用光能吧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机物所以我断定:酸角草也会“睡觉”。为什么小草也会像人一样睡觉呢?我查找有关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原来,这种随昼夜的光暗周期而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运动,又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许多植物都具有这种运动。如花生、大豆、合欢和含羞草等的叶子,白天迎着朝阳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对地合拢起来。酸角草的感夜运动则表现为到晚上叶子朝下,而白天则朝上。 酸角草的这种感夜运动,是由于它们叶柄上侧和下侧的生长素的含量随昼夜变化不同所引起的。白天,在阳光的沐浴下,叶子在生成的生长素向叶柄移动时,较多地集中在与叶柄的下侧的筛管连接的叶片部分,由于这部分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结果是叶子朝上。而在夜间,生长素在叶柄的上侧含量比下侧高,使上侧生长加快,导致叶片朝下,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酸角草的昼夜变化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能认识它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植物也会睡觉

植物也会睡觉 过去,我们只知道人和动物会睡觉,通过睡眠来消除忙碌一天后的疲劳,调节生理机能,以便以旺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生活。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植物也会睡觉。 植树节那天,我家栽了一盆花,从每棵花根部的土里出现了一些不起眼的酸角草,它们那绿的大三瓣、小六瓣叶子均匀地铺在花盆里,倒也为盆花增添了几分姿色。入冬后,为了不让盆花受寒流的侵袭,爸爸便把这些花盆搬进屋内。 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床小便,无意中看见酸角草的叶子下垂,好像蔫了,再看其它盆内的酸角草也是一样,我以为这些小草可能是不适应室内环境快枯死了。第二天早晨起床,昨晚“蔫了”的酸角草叶子又展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决定解开这个谜。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常在花盆旁仔细观察,并记下了观察日记。 晚上7点钟后,酸角草叶子开始下垂,慢慢地闭合成三角形,紧紧“抱住”叶柄,像一把把收拢的小伞;10点钟,叶子全部闭合;天亮后,这些合拢的叶片又重新张开,迎接朝阳,再次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所以我断定:酸角草也会“睡觉”。 为什么小草也会像人一样睡觉呢?我查找有关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原来,这种随昼夜的光暗周期而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运动,又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许多植物都具有这种运动。如花生、大豆、合欢和含羞草等的叶子,白天迎着朝阳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对地合拢起来。酸角草的感夜运动则表现为到晚上叶子便朝下,而白天则朝上。 酸角草的这种感夜运动,是由于它们叶柄上侧和下侧的生长素的含量随昼夜变化不同所引起的。白天,在阳光的沐浴下,叶子中生成的生长素向叶柄移动时,较多地集中在与叶柄的下侧的筛管连接的叶片部分,由于这部分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较快,结果是叶子朝上。而在夜间,生长素在叶柄的上侧含量比下侧高,使上侧生长加快,结果导致叶片朝下,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酸角草的昼夜变化的秘密终于揭开了。它使我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能认识它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海宁市桃园小学 四(2)班 徐思懿

蚯蚓身上的奥秘

蚯蚓身上的奥秘你们知道蚯蚓有眼睛吗?蚯蚓以什么为食物?蚯蚓长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怎么样呢?我带着这些谜团去问老师,老师笑而不答,只是给了我几只蚯蚓,让我带回家观察。我去拿了一些松泥,把它放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再把老师给我的几只蚯蚓放了进去,观察起来。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居泥土洞穴中,特别是肥沃的菜园、庭院、耕地、沟、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蚯蚓尽管世界分布,但他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植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欢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适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除。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而且繁殖过多,蚯蚓会搬家。蚯蚓的身体是由环节组成的,绕在身上的宽带被称为鞍状条纹,即生殖带。交配后,这里就会生成卵袋以保存虫卵。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但它的身体对于震动非常敏感。以感觉敌人的行动,比如说:一只鼹鼠在附近挖土,它们常会逃往地表。如一条蚯蚓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它具有再生这部分的能力,新的节将生长在身体的后两端。后来我找到了老师,把我在养蚯蚓的这些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夸我真能干,不仅在养蚯蚓中学到了知识,还在观察中揭开了蚯蚓的秘密。界石镇中心小学校六二班 彭钰婷 指导教师 许中文

玉兰花的奥秘

自然界里,大多数植物是先长叶后开花的。但也有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最典型的要数玉兰了。 玉兰是上海的市花。每年初春,天气略有转暖,许多植物还未苏醒,而上海街道两旁的玉兰却在光秃秃的树枝顶端开出了洁白无暇的花朵。过了几天,它才在枝干上吐露嫩芽,然后叶片慢慢地舒展开。我疑惑不解,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原因,爸爸只是说和玉兰的生存环境、温度有关,具体的原因也说不清楚。前不久我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找到了答案,原来玉兰先开花后长叶主要是开花和长叶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不一样。摘几根玉兰树枝来观察,可以发现它的花芽,叶芽和枝芽是分开长的,花芽大,生子枝的顶端在冬天就可以在树枝上看到。玉兰在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但到了春天,气候稍微转暖,由于花芽开放所需要的环境温度比叶芽萌发所需的温度要低,所以玉兰就先开花了。其实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还有很多,如迎春花、腊梅 。乍暖还寒时,迎春花就绽放娇黄的花朵,似乎向人们报告春天即将降临,因此也称“报春花。”腊梅在寒冬腊月,万物凋零时,惟它独傲冰雪而开,在山野里荡漾着一阵阵香花…… 看来,植物王国里还真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