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是人类的美德,不,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意识。包容是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创建起来的和谐的、有机的组织。从最低等 的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生物体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如果组成这个生物体的物质成分闹起“分裂”,等待这个生物体的就只有解体和死亡。“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机能。

对生物体如此,对社会组织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们的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的见解各各不同。如果缺少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人各执己见,见面只有争吵,哪里还能一起共事、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呢?所以,“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机能。

从人类历史来看,“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偏执、独断、专制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百家争鸣”,乃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乃有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积贫积弱。北大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于蔡校长的“兼容并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学术上的万马齐喑,根源在“八个样板”的“一枝独秀”。

我以前的邻居是一对中年夫妇,带一个上中学的孩子,一家人原本生活得和和美美。我经常看见他们有说有笑地一起散步。曾几何时,这种和谐美满的气氛消失了。夫妇俩开始频繁吵架。我下班回家,经常不得不耐着性子欣赏隔壁的“战争交响乐”。家具的碰撞声、瓷器的碎裂声、男人的谩骂声、女人的嚎啕声、孩子的啜泣声,八音齐奏,此起彼伏。后来,男的带着孩子离开了,只剩了女人一个人。人整个儿变了,见天阴着脸,不哭不笑,似痴似呆,看了令人心碎。这是缺少“包容”而导致家庭解体的例子。

人类还远远没有学会“包容”。“9.11”以及随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些不幸的事实不断提醒我们,人类距离学会“包容”还有多远。也就是说,我们还远远没有低等的生物体“聪明”。

但是,为了和谐的生活,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必须变得聪明,真正学会“包容”。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包容”的意识呢?

“包容”,归根结底,根源于爱和理解。只有心中有爱,我们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才会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见解。只有爱,才能消除彼此的敌视、猜忌、误解,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和谐共存。而爱的荒芜和消亡,将使最亲密的人彼此伤害、仇视以至兵戈相向,就像我的邻居一家。

学会包容

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份神秘,多了一分美丽。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过一分容纳,多一分和谐,也就多一分鲜活景致。

40年前,马丁还在争取黑人民主而四处奔波,40年后,一个和他有着同样肤色的奥巴马站在白宫那灯光四溢的草坪上。奥巴马终于改变了黑人的历史,为整个美利坚社会所包容所融合,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增添了新的注脚。

有人说,“能吐云纳雾包容宇宙”的帝王只存在于历史演义中,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也只在小说中一次一次地上演。放眼当今,在这沧海横流的社会,在这信息纷繁的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不敞开心扉去包容去融合呢?

学会包容,乃为人生双赢的智慧。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办人马云说:“只要学会了包容,才算是真正融入了社会;只要学会了包容,才能为社会所接纳。

学会包容,乃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物华天宝,龙光射藩之塌。”王勃,的确才华横溢,少年有成。但试想如若他不是生在开放的唐朝而是封建的清朝,他时年14而不辞让,挥毫写下《腾王阁序》,而能让都督阎公“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吗?有人说,唐朝那淳朴的民风成就了王勃的《腾王阁序》,成就了这经典文化;是国人海纳百川的心态,成就了举世无双的大唐盛世。

奥巴马,一个成功的男人,但绝不是一个好学生,连他的老师都说,他会被关进任何一所监狱。但在竞选期间,他能微笑地对女儿说:“我会牵你的小手,去白宫看你爸爸的办公的地方。”《华盛顿邮报》一评论说:奥巴马的乐观与自信,源于自己的实力,源自美国包容的文化,源自他对美国包容社会的清晰审视,更源自他对包容于人生与社会作用的深刻感悟。

一诗人说:“沙漠包容绿洲,方见激情与希望;蓝天包容白云,方见多彩与诗意。

回眸历史,审视现今,我们不也有沙漠、蓝天的情怀?学会包容,让我们感受激情与希望,感受社会的多彩与诗意!

包容

远方似乎总是令人神往的。

越来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些神秘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原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

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常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总是使人自动地往那儿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的感情。对一个爱纵的人来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

山之所以伟大,因为它的高峻,它的无怨。因为它的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大小,一样地收容。

海应是横的远方。无垠的大海总能让人看到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平面,让人欣喜又让人哀伤。远远望去,海天相连的感觉让人感到舒畅,内心也平静了。大海也有汹涌的时候,波涛澎湃,卷起千堆雪。

大海之所以浩瀚,因为它的无垠,它的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海纳白川,有容乃大。”

天空是立体的远方。无限的广阔是无垠的远方。天空中白云随意地浮动,鸟儿自由地飞翔,天空给人的感觉就是自由。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些许白云,偶尔有几只小鸟飞过,随即便没了踪影。

天空的美丽,因为它的无垠,因为它那收容每一朵云彩,不论其美丑的心。

天空的无垠,大海的浩瀚,山的高峻,无一不是雄壮的。因为它们具有那收容万物的心,因为它们不论云朵的美丑,浪花的清浊,岩石的大小。大自然的美也在于此。

人也应该这样,适当地学会包容,学会使心胸变得广大。才会如大自然一般深邃,美丽,充满神奇的力量。

包容

包容

一朵紫罗兰被践踏,它却将芬芳留在那双脚上,这就是包容。

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每种生活都免不了苦难,但有人仍能够含葩敛翅晏然而处,这就是包容。

包容苦难,包容你所遭遇的伤害、折磨、痛苦,你就会感到生命道路的两旁,困难固然有,而更多的是花香;荆棘固然在,而更多的是山风猎猎,是海浪沧沧。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在风吹雨打的荷塘里守望自己的盛夏,这就是对包容的最好诠释。

让我们回到那段令人惊悸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伤害史中去,去看一看那些海洋天空一样广阔的心胸。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寻找乐趣……这些看似优雅从容的舞步,有谁知道是旋转在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的?他们承受了疯颠的历史对每一个清醒者在人格与人性上的践踏,他们包容了苦难的生命质地,包容了绝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能在颠倒的乾坤间仍然挺直脊梁,才不曾放弃生命的尊严,才能等到后来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能够包容的生命,即使倒下也会面对太阳,能够包容的人,在降生、战斗、伤残乃至死亡中都会迸溅出钢花焰火。

伏尔泰蹲过巴士底狱,被流放过英伦三岛,挨过政敌的毒打,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摧毁这颗“欧洲的良心”,他依然以《哲学通言》召唤同道,以《百科全书》启迪民众。此时他包容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他呼唤所有的人正视生命,从沉沦中崛起,从麻木中寻找希望。伏尔泰,将其不老松式的包容心态镌刻在了历史的里程碑上。

生活之中常有苦难,由于奋斗,由于不懈,也由于不断的仰望、攀援,生命才不至全然黯淡,不仅自己能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甚至也能唤起他人麻木的心智,背负起全人类的精神责任。这一切,都叫包容。

学会包容吧,它能使你在风暴中安稳如磐,不会被轻易击碎。

学会包容吧,也许你会为全人类留下一道耀眼的弧光。

包容,能使你在贝壳里找到海,在野花里看到天堂!

学会包容

林则徐曾经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学会包容万物,而且,这种包容是多方面的。 每个人,最基本的,就是学会包容,从包容世界万物,万物都有生命,都需要我们去包容。那些在身体活动方面有困难的人,更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包容。学会包容,也可以从小事做起,有些人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拳脚相加,甚至拔刀相向,置人于死地;有的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种事显然是不对的,而源头,正是没有学会包容造成的,包容是何等重要。只有每个人都处处宽厚待人、互相包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社会才能安定和睦,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环境。 学会包容,是一种心态和意念,是一种品性和修养。包容伤害过自己的人,要想着,也许别人也有苦衷,请包容他。 学会包容,不仅仅要包容别人,还要包容自己,悦纳自己,告诉自己可以,不要自卑。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挫折是人的无价之宝。”每个人应该因为人生中的挫折自豪,包容自己的过错,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 让我们包容自己,包容别人,包容伤害过自己的人,在包容下迎接灿烂的明天。 城南初中七(16)班 祝钰婕

学会包容

今天早上起床后,我对妈妈说:“妈妈,校车上和我坐一块儿那个哥哥还是整说我,还是不让我给你说再见。”妈妈说:“好,我知道了。”我非常生气对妈妈说:“我都给您说过好多次了,可你每次都是说我知道。”妈妈看着我说:“澜澜,你要我怎么做?”

“我想让你说说他。”

“好吧!”

校车上的哥哥我俩坐一块儿,他坐在靠窗户边,每一次妈妈早上送我,我给妈妈说再见,他老是说我,不让我给妈妈说再见,我总是不开心。今天妈妈终于说他,我也以后可以给妈妈说再见了。

我和妈妈来到等校车的地方,那个哥哥和他小姨一块走过来了,我对妈妈说:“就是这个哥哥。”我妈妈问:“你就是李宗林吧!”哥哥点点头。妈妈说:“这个小哥哥看起来多聪明,多有礼貌,听澜澜说,你特别会照顾小朋友,要是澜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好吗?”那个哥哥高兴地说:“好的,我会帮助的。”我们都高高兴兴地上了车,我给妈妈说再见的时候,小哥哥身子用力向后边靠,让出好多空地方,我感觉好奇怪。

晚上放学回家,我给妈妈说了说,并且问:“妈妈,你为什么没有批评那个哥哥?”妈妈说:“澜澜,做人要大度,不要把你认识的人变成不好的朋友,一定包容别人的不足,这样你才会快乐。好吗?”我还是不太明白妈妈的话,但我想妈妈说的一定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