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 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 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 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 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 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 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 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 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 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 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 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 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 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 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 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 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 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 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 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 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 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 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 作,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 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 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 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 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 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 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 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 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 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 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 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 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 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 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 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 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 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

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 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 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 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 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 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 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春天的记忆(七)

“哥哥!”叶絮雯大声的叫“耳朵都被你叫聋了勒,你哥哥早就去学校了,就只有你还在家!!”母亲“哥哥为什么不等我啊???”叶絮雯“不知道,还有絮雯你哥哥好象要去见一个老同学。恩……啊……你哥哥好象叫我跟你说过要早点去学校!!!”母亲“啊!那我走了886!”叶絮雯“等等,你哥哥说让你把这个穿上!!”母亲手里拿着一条蓝里有白,白里有蓝的百折裙,和一件米白色衬衫。“啊!”叶絮雯“勉强点穿上吧!”母亲(这还算是妈妈吗?)“哦!”

————学校门口——“絮雯,今天打扮有点特殊耶!!??”磬雨儿和磬雪儿眼睛全粘在叶絮雯身上,同学们也是。(叶絮雯打扮是有点特殊,因为裙子下面是条裤子)“恩,我哥哥叫我穿裙子,我觉得裙子太难受了,所以就……”“哦!”

“叶絮雯!”背后阴森森“哥……哥”卡带了“我不是叫你穿裙子的吗?”“我不是穿了裙子啦?”(叶絮雯心想:KAO,眼睛长着用来干吗的,看看本大小姐难道没穿裙子吗?要不是你是我哥,我肯定会砰啪——叶栩吾应声倒下)“那这是什么啊?”叶栩吾“不是裤子吗?”(叶絮雯想:TNND,这不就是裤子吗?要不是你是我哥,我肯定会砰啪——叶栩吾应声倒下)再次想象叶栩吾被打倒的样子。“可……”叶栩吾无话可说“既然没我滴事,那我就先……”闪啦,哈哈“你给我站住”

————教室————“请高三(1)班和高三(2)班的老师各派一位同学去2楼会议室。”从喇叭里传出的“那叶絮雯你去好了!”从高三(1)班里传出“那叶栩吾你去好了!”从高三(2)班里传出

————会议室————“你们是高三的代表吧!”一个带已经过了时的黑色方框眼镜的老师问“恩!”“那好,你们都过来吧!”“是。”“现在会议开始!”“你们都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吧,今天叫你们来就是因为又有新生要来我们学校了,我们决定开一个迎新会,等一下由高一的同学写一张海报贴出去。顺便大家意来选选校花。还有我打算学生里面选出两个做主持人,用自愿报名的方式,不过……叶栩吾你必须当男主持,女主持别人会帮你选的!”“大家还有没有意见啊?”“没有!”“那就散会吧!对了叶栩吾和叶絮雯你们留一下!”“哦!”

雷锋的故事(转载)

岁岁添仇 湖南省望城县,雷锋的出生地。从长沙城跨过湘江,顺着长宁公路西行15公里,在那连绵的丘陵之间,有个小山村名叫简家塘,这就是雷锋的家乡。1940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雷锋出生在这里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当时起名叫雷振兴。因为那年是农历“庚辰”年,家人就叫他“庚伢子”。

3岁的孩子,若在现在,正是在幼儿园里撒欢的年龄,可雷锋3岁的时候,爷爷却被地主逼死了;5岁的时候,父亲遭日寇毒打,病死在床上;6岁时,哥哥在资本家工厂被轧断胳膊,被资本家撵回家,后来得了“肺痨”,又无钱医治而死去;不久,他的弟弟小金满病死在妈妈怀中;7岁时,他母亲不堪忍受地主欺辱,悬梁自尽,他成了一个孤儿;他小小的年纪为了糊口上山砍柴,被地主婆在手上连砍三刀。

从血和泪中走过来的雷锋,9岁时就成了反霸清匪斗争中的儿童团员。年仅15岁,就成了新生政权的一名公务员。今天有些人弄张证明,就可以把自己的兵龄、工龄任意延长。那么,雷锋如果今天活在世上的话,名副其实地是一名老革命了。 让我们沿着雷锋曾经走过的道路,去追寻他的足迹吧。

解放后,在安庆乡乡长彭德茂大叔的帮助下,雷锋进入小学读书。不久这个学校停办了。一天,雷锋到十多里外的一个山村放牛时,发现了一所学校。雷锋喜出望外,找到老师要求读书。开始老师不同意,在雷锋的恳切请求下,通过考试插班上了学。由于刚刚解放,人民生活极其困难,雷锋有时就在月光下看书写字。后来因为交不起学费,彭大叔便把他推荐到乡里当了通信员。无疑是雷锋当年品学兼优的缘故,多少年后,当有人采访雷锋生前的老师和同学时,他们仍然能清楚背诵当年编的快板书:

“小小雷振兴(雷锋幼年的名字),学习他最勤,上学他最远,功课他最尖,1956年秋天,彭乡长到望城县委开会。县委书记张兴玉想找个公务员,问他有没有好后生,彭乡长介绍了雷锋的身世和他在乡里的表现后,张书记决定把他调到县里来。彭乡长真有些舍不得放雷锋走,但是,雷锋到上级机关去,可以更快地进步,彭乡长又为他高兴。彭乡长给雷锋买来了蚊帐、热水瓶和一套新衣服,亲自把他送到了县委办公室。

螺丝钉精神的由来 在望城的山间小道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同时映入了张书记和雷锋的眼帘。小雷锋蹦蹦跳跳,一脚踢飞了螺丝钉。张书记却上前几步,弯腰捡起来,把螺丝钉上的灰擦干净,郑重地交给雷锋:“留着,会有用处的。”就这样一弯腰,一句话,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言行竟然影响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在后来雷锋写的日记中,螺丝钉被雷锋反复思索,终于形成了独特的“螺丝钉精神”。

1960年 1月12日,雷锋写道:“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是个细微的小齿轮,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慢说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丝钉没拧紧,一个小齿轮略有破损,也要使机器的运转发生故障的,尽管如此,但是再好的螺丝钉,再精密的齿轮,它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当作废料,扔到废铁料仓库里去的。”1962年4月7日,雷锋再次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军营里的亮相 1959年12月,19岁的雷锋走进了军营。接兵的干部从这位身体条件并不太合格,然而却有着一张不寻常的履历表上看到,他在农业战线上是优秀的拖拉机手,在工业战线上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3 次被评为节约能手,曾在报纸上被表扬过……接兵干部想,如果不是他坚决要求入伍,鞍钢怎么舍得把他送走。

新兵雷锋到部队的第一天,就代表千余名新战士,在热烈的掌声中,毫不怯场地登上全团欢迎新战友大会的讲台。全场两千双眼睛的视线集中在他身上。他昂首挺胸站在话筒前,个子虽然不高,却显得朝气勃勃,格外神气。他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雪花,从裤袋里掏出讲稿,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念道:“敬爱的首长和全体老同志,让我代表新战士……”他刚讲上两句,大风就把讲稿吹叠起来了,他极力想展开讲稿,可是风仿佛故意找他别扭,刚展平,没等张嘴又给吹乱了。当时在场的团俱乐部主任陈广生想上前帮他一把,没想到雷锋干脆把讲稿一团揣进裤袋,冲着话筒来了个即席发言:“我们这些新战士,在60年代即将开始的日子里穿上军装,扛起枪杆,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们当中有工人,有社员,也有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可我们只有一个心眼,学好本领,保卫祖国,当个像样的兵。刚才团首长讲话,希望我们争当五好战士,依我说,有在座的领导,有老同志的帮助,别说五好,有个十好八好也保证当上。”

全场轰的一下被逗笑了。雷锋显得有点慌乱,抓着话筒又说了句:“笑什么呀 ?我讲的都是实话。”他转身向首长敬个礼,全场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这就是《雷锋的故事》的作者陈广生第一眼见到的雷锋。现在,陈广生已年逾花甲,但是,一个活龙活现的雷锋仍时时映现在他的脑海里。时间越久,他越怀念和普通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和普通人一样在阳光下呈现出多种色彩的雷锋。

陈广生并不责怪写信向他发问“真有雷锋这个人吗?”的青年朋友。他满怀深情,讲述他看到的一个个雷锋。

问《祝福》 自打那次新兵大会后,雷锋和俱乐部主任陈广生逐渐熟悉起来,他发现陈广生那儿有那么多书,从此,便成了俱乐部的常客。有一次,雷锋在陈广生的床头看到了《鲁迅小说集》,便借了回去。过了一段时间,雷锋还书时,陈广生问他,你读了哪几篇? 雷锋说《呐喊》和《彷徨》里的许多篇都读过了。陈广生实在佩服他的阅读能力,尤其令陈广生永不泯灭的记忆是,当他们谈起《祝福》中的祥林嫂时,雷锋突然有些伤感的情绪。他说:“我这次看《祝福》又掉泪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很像我的母亲。”雷锋说到这里,泪水流了出来。他抹了抹眼角,说:“我母亲受苦受了一辈子,死在旧社会,死得很惨。那年我只有六七岁。”说着,雷锋忽然把话题岔开了。他说:“我文化水平低,有点看不明白,作者不会为祥林嫂祝福吧,也不是为鲁四老爷祝福吧,那怎么叫祝福呢? ”尽管雷锋还不是很懂大文学家的用意,但他却那么喜欢鲁迅的作品。《祝福》显然在雷锋的心灵荡起了阵阵涟漪,陈广生觉得可不能小瞧了这个爱动脑筋的年轻士兵。

雷锋挨训 在所有记载雷锋的书籍里,大概很难看到正面描写雷锋挨训的文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伴随着雷锋的并不都是赞扬和荣誉。

雷锋每次到陈广生那里借书,都是高高兴兴的。有一天却阴着脸走进屋来。原来,雷锋在路上碰见了副团长,副团长却并不知道这是雷锋。雷锋乐哈哈地跟副团长打招呼,副团长却一眼瞅见了他露在帽沿外的“刘海儿”,狠狠地训了他一顿。陈广生当时在心里埋怨这位副团长对新战士态度有些过于严厉,但在口头上仍然安慰雷锋说,副团长抓部队就是严格,让雷锋不要放在心上。不一会儿,雷锋就消气了,又像过去那样有说有笑,临走还对陈广生说,回去就把头发理了。以后,陈广生果然见雷锋的头发短了。但有一次,陈广生笑着说:“我是被你的口琴声吸引来的,不是来检查军容的。”雷锋放下帽子也笑了。这时陈广生才注意到,他的头发虽然很整齐,但是额前的短发仍然是刘海式,只不过比过去短了点。陈广生抚弄了一下雷锋额前的短发,开玩笑说,“还敢留着,不怕团首长再看见了? ”他嘿嘿一笑:“再上街,我把帽子戴低点。”陈广生心里偷偷笑了,好一个倔强的机灵鬼。

陈广生追述这个故事,无非是想说:雷锋是有个性的人,而不是通体透明的神。我们在宣传先进典型时,不应该像给演员化妆那样,把本来属于他的有个性的东西,包括缺点,遮盖得严严实实。那样,典型就只能在舞台上出现了。

一张“解放”照 在军营里仅仅度过了一年零八个月的雷锋,在他身上处处洋溢着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曾经为雷锋拍摄过不少照片的季增,当时在团宣传股担任摄影报道员,现在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北省承德市分会主席了。他追忆了这样一个故事:

记得1961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我挎着相机下连队采访,正赶上雷锋趴在地上保养车辆。这时我便走了过去,对他说:“雷锋,就在这儿给你照个相怎么样? ”雷锋听了连连摇头:“不,你去给别人照吧,我的照片已经够多了。再说,照多了也是浪费。”我说:“你的照片是不少,可是在汽车上照的有吗?别忘了,你是驾驶员!”听了我的话,雷锋动心了,小脸蛋一乐:“照就照!”说着就从车底下钻了出来。

他在车前做好了照相的姿势,我也调好了焦距,就在我快要按下快门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不在这儿照了,到那边去吧。”原来,雷锋想在“解放”牌汽车上照一张相,而他驾驶的车是苏式老牌汽车“嘎斯51”。这样,我就随他来到一辆“解放”牌汽车前。他指着车上的“解放”牌字样,对我说:“能把这两个字照下来吗 ?”我不解地问:“照这干什么? ”他思索了一下,语气深沉地说:“没有解放,哪有我雷锋?”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明白了什么意思。就这样,我给他摄下了这张大家比较熟悉的照片。”20多年过去了,季增仍然保存着这张珍贵的原始照片。当驻军某部新闻干事孙云贵去访问他时,季增从他保存的相册里取出那张原始照片给他看。

接过相册,孙云贵好奇地翻阅着。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相册,而是一本制作精美的雷锋照片专辑。雷锋当年的生活情景都集中在这本厚厚的册子里:有他艰苦朴素、缝补衣服的镜头,有他在车站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的场景,还有他担任校外辅导员时为孩子们讲故事的场面……在那些褪了色的照片下面,都附有一张保存完好的底片,可见主人是多么的细心。季增说,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他拍摄以后第一次洗出来的。

“我把党来比母亲,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的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在雷锋的日记中,曾工工整整地抄录下了这首歌词,以至于后来不少人把它当成了雷锋的诗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把党来比母亲”,的确唱出了雷锋的真挚感情。现在却有一些年青人,没有体验过雷锋的经历,因而很难理解雷锋的这一情感,而仅仅把它当成一种艺术上的夸张。让我们来看一看雷锋的指导员高士祥,对雷锋入党的一段回忆吧。

高士祥现年64岁,他就是在大家熟悉的一张照片上,与雷锋谈心的那位上尉军官。他当时是雷锋所在连的指导员,也是雷锋的入党介绍人。

1964年 4月,高士祥调入运输连任指导员,刚好这时雷锋也结束了新兵训练生活分到该连学开车。

高士祥回忆说:在朝夕相处的两年多时间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雷锋对党的感情,党叫干啥就干哈,一个心眼跟党走,他经常找我和连长谈心,汇报思想情况,多次提出申请加入党组织。我看他心情这样迫切,就注意培养他。我把自己保存的一本党章送给雷锋,并给他讲党的知识。从此,雷锋便更加自觉地按党员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了,主动找工作干,一有空就帮助别人做好事,连里有两个来自同乡的战士发生了矛盾,雷锋就像干部一样,用毛主席著作中的道理,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使这两个战友很快就和好如初。我这个当指导员的看了,别提有多高兴啦。在一次支委会上,入伍不到7个月的雷锋就被支委提名列为发展对象。但是,在后来讨论雷锋入党时,个别支部成员听到有关对雷锋的一些反映,说他是做面子活图表扬,也有人认为雷锋的兵龄短,对他做好事能否坚持经常还要考验考验。这样就把雷锋入党的事搁了下来。 ,

1960年11月 7日,在沈阳军区工程兵部评“四好连队”和“五好”战士政工会上,副政委刘家乐找到我说,解放军报社的记者听了雷锋的报告后很受感动,决定写一篇《苦孩子,好战士》的报道,但一了解,雷锋还不是党员,就问了一句,这样的战士为什么没有入党?请你们 支部先研究一下,拿出个意见报团党委。会后,我向教导员汇报了上次支委会的决定,下午返回抚顺。当晚,找到支部副书记、连长李超群,又分别征求其他支部成员意见,全部通过。我在入党介绍人一栏里郑重地写下了:“雷 锋同志牢记我军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憎分明,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我自愿介绍雷锋入党。”

第二天中午,我回到了会议招待所,把支部大会通过雷锋入党的决议向团政委韩万金作了汇报,在会议休息期间,营党委委员专门为讨论雷锋入党的事召开了党委会,通过了运输连党支部批准雷锋入党申请的决议。这天是11月 8日,是雷锋终生难忘的一天。晚饭后,工程兵部的同志通知正在沈阳市某中学作“二忆三查”忆苦报告的雷锋来找我。雷锋一上招待所的楼梯口就让一群服务员给围上了,请他作小报告。当时入伍不到一年的雷锋就小有名气,他走到哪就把好事做到哪,颇受人们的爱戴。雷锋一走进宿舍我就从床边拿出他的入党志愿书,这时雷锋的视线紧紧盯着。丝毫也不挪开。“雷锋,从现在起你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啦! ”我严肃地说。他好像久别母亲的孩子扑到妈妈怀里一样,“哇”的一声哭了,这时在场的几个教导员全都愣住了,被雷锋对党赤诚的感情所感动,只见雷锋用手翻动着他的入党志愿书,哽咽中断断续续地说:“妈妈,我找到您啦,今后我听您的话! ”这时在雷锋身边的崔教导员走过来拉着雷锋的手说:“你已经是一名党员啦,以后要更加谦虚谨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听了直点头,晚上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伟大的党啊!您是我慈祥的母亲,我所有的一切都属于您,我要永远听您的话,做您的忠实儿子。” 翻开雷锋的日记,可以看到他多处表露了这样的心愿:要争取实现自己最美好的愿望,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为雷锋拍摄过 200多张照片、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干事,现在鞍山劳动教养院工作的张峻同志回忆道:我和雷锋在一起的时候,他曾多次对我表示:“要努力学习,做好工作,争取到北京见毛主席! ”我为什么对雷锋渴望见到毛主席这件事,至今难忘呢?因为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已作出决定,指派雷锋同志为出席1962年国庆观礼代表。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好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他就在当年的8月15日因公殉职了,没有能够实现他见到毛主席的夙愿。而我于196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首都中南海怀仁堂替雷锋同志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我热泪盈眶,激动万分,抢拍下十多幅毛主席接见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雷锋》剧组演员的珍贵照片。据说,酷爱戏曲的毛主席,从不看话剧,还讲过,给我200块大洋也不看话剧。可是,毛主席却被话剧雷锋所吸引,为剧中的雷锋而激动。张峻每谈起这件事,都难过地有些哽咽。

雷锋,这位从旧社会的苦海中幸存下来的孤儿,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真理的。当他由感谢党报答党的朴素阶级感情,上升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并成为执政党的一员时,他怎能不感慨万端。不了解雷锋这代人成长的历史和思想轨迹,就难以理解雷锋的所做所为,真的会对雷锋产生问号,而这种疑问是多么幼稚和浮浅。 一篇自然来稿

雷锋怎么走向典型,领袖怎么发现雷锋,谁是最早宣传雷锋的人?

我们终于搞明白了。在沈阳的一所宾馆里,我们相约见到了头染白发的佟希文、李健羽,这两位当年的新华社驻辽宁分社军事记者,现已离休了。当我们还系着红领巾的时候,就记住了雷锋的名字,但我们都并没注意最早宣扬雷锋的人是谁。现在,其中两位采写过雷锋事迹的作者就坐在我们面前。

他们却谦虚地说:“雷锋不是我们宣传出来的,他早在宣传之前就很有名气了。”

“1960年10月,《前进报》社总编辑嵇炳前把我们俩人叫去,说是报社收到一篇自然来稿,反映一个叫雷锋的新战士艰苦朴素的事儿。说着,嵇炳前就把稿子递给我们。我们一看,这个新兵入伍还不到10个月,捡牙膏皮,补袜子,给人民公社捐款,好事做了很多。当时我们认为,国家正是困难的时候,党强调奋发图强,雷锋做到这点不简单,也非常可爱。嵇炳前就要求我们到部队了解了解,见见这个战士。我们就到了军区工程兵政治部,见到了王副主任,请他给我们找一找雷锋是哪个部队的。王副主任说,雷锋这几天就在沈阳,要到辽宁师范大学作忆苦报告。他是一个忆苦思甜的典型。

“我们两个一商量,决定现场去感受一下。雷锋到大学作报告那一天,我们俩人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听到雷锋讲自己的苦难身世,心里难过得受不了。雷锋不仅讲过去的苦,也讲党对他的培养,讲他现在的工作。上面讲着,下面哭着,有些学生哭得呜呜的。这时口号突然响起来了,‘雷锋的苦就是我们的苦,雷锋的仇就是我们的仇’。这个领着喊完,那个同学又站起来领着减:‘向雷锋学习’,‘向雷锋学习’。那个场面太激动人了。这场报告对我们俩人来讲,解决了个情绪感染问题,都觉得这个战士实在可爱,他不仅仅是个节约的典型。会后,我们又和雷锋直接交谈。他谈吐很实在,他带了 3本日记和笔记。我们发现这个小伙子很注重学习,嵇炳前那天也听了报告,激动地说,要报个大典型。

“工程兵宣传部的赵志华,摄影员张峻,他们多次接触过雷锋。我们又听了他们介绍的情况,接着又上了雷锋的连队,当时连队的指导员是高士祥。他对这个战士的评价是肯定的。他介绍这个战士的特点,一个是艰苦奋斗,一个是助人为乐,说他对人民很有感情,对老同志、对工人、对农民用行动表达了一种自发的感情。部队发了4块月饼,他送到职工医院。望花区成立人民公社,他就把200元钱送去。”

张峻在回忆中,更为生动地叙述了捐款的事:“1960年10月下旬,我和团里的宣传助理员拿着雷锋所在团收到的地方表扬雷锋的两封来信,再次来到雷锋所在的运输连进行核实。一封信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感谢雷锋送去 100元钱支援人民公社成立的;一封是辽阳市委的来信,热情赞扬雷锋给灾区人民寄去 100元钱的深情厚意。经过调查了解,事实弄清楚了:一次是连队驻地人民群众敲锣打鼓,热烈庆祝人民公社成立。雷锋看到这种热闹情景,立刻跑到储蓄所,把自己在工厂和部队积攒的200元钱,全部取了出来,一阵风似地跑到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把钱往桌子上一放说:‘我早就盼望这一天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很受感动说:‘我们收下你热爱公社的一片心意,但是,这钱我们不能收,你留着寄回家吧 !’雷锋恳切地说:‘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呀 !假如我的父母还活着,一定不会拒绝他儿子给的钱。’雷锋一再要求,公社仍不肯收,直到雷锋说得流下了眼泪,公社的同志才答应收下一半,这 100元虽然数目不多,但它却给了和平人民公社全体社员一笔精神财富。

“事隔不久,辽阳地区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当雷锋在报纸上看到党中央毛主席派飞机给灾区人民运送衣物和粮食的时候,心里想我这个战士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呢?他连忙赶写一封慰问信,顶着大雨,跑到邮局,把公社退回的100元钱,寄给了辽阳市委…… “雷锋支援人民公社和灾区人民,舍得献出自己的一切,可他自己却从来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参加解放军后,他每月领到津贴费,除留一角钱交团费,两角钱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余下的全部存入储蓄所。他穿的袜子不知补了多少次,最后已经补得完全改样了,还舍不得扔。连队发放夏装,每人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雷锋只领一套单军装、一件衬衣、一双鞋。雷锋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深受同志们称赞的,但也有个别同志不理解雷锋,说他攒钱不花,真傻!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情愿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这样的‘傻子’。

“有的同志看过《雷锋》电影,不知还记不记得有个叫王大力的战士扔雷锋的破袜子的镜头,还有雷锋以王大力的名字给他母亲寄去20元钱治病用的画面,这都是确有其事的。王大力总认为雷锋‘小抠’,当他知道是雷锋以他的名字给母亲寄去20元钱之后,才改变了对雷锋的看法。”

(转载)难忘的童年

曾经有多少个迷蒙的月夜,我的心像插上了翅膀,飞回到我那可爱的小村庄,去重新吟唱我童稚的儿歌,拾回我失落的童年的梦…… 1969年深秋一个雪花纷飞的早晨,我们这一家人——爸爸、妈妈,还有10个月的襁褓中的我,告别了疮痍满目的沈阳城,和许多不幸的人一起,走上了漫漫的“五七”道路。我们就像一片孤零零的秋叶,飘落到辽北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落户安家了。我漫长的童年生活就在这里度过了。 妈妈曾跟我说,我们当时生活是很清贫的。我却不记得了,那时我还小,只记得我很喜欢看电影,常常闹着爸爸妈妈领我到十几里地外的堡子里去看,可是什么都记不住,到头来总是在妈妈温暖的怀里或爸爸宽宽的肩头上甜甜地熟睡了。我的记忆这般温暖,然而我脚上至今还有的冻疮疤却真实地记录着我们的生活,诉说着那时的艰辛。 后来,我又有了个小弟弟,我们一起玩,一起闹,快活极了。最有趣的事情是跟爸爸妈妈到我们的那块薄薄的7分自留地里“干活”。田垅地头,我和弟弟又是逮蚂蚱,又是捉蜻蜒,忙得不亦乐乎。这时,爸爸、妈妈就会慈爱地望着我们,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微笑中带着几丝忧虑。我看见,他们额头上的汗水在熠熠发光。 就这样,光阴如梭,我们在贫苦中度过了这平静、愉快的时光。那个年代里,这也可算得上一种小小的幸福吧。但是,就是这种苦味的幸福,也被那无情的风风雨雨给打破了。 一个阴沉沉的下午,爸爸从他教书的农村中学里下班回家了,阴沉着脸,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我们的幼小的心。 原来,爸爸说了一句当时不该说的话,便马上招致严厉的批判、审查,还遭到了不明真相的邻人、同事的白眼和疏远。有的小朋友听了家长的话,不再和我一起上学、游戏了,有人还骂我“狗崽子”;在上学路上,就有人把我打得鼻子流血,还恶狠狠地说:“我就是要掐你这个‘尖子’!”我孤单地一个人走着,真害怕路上那条汪汪叫的大黄狗…… 我和弟弟依偎着妈妈,委屈地哭着,就像在母亲翅膀下瑟瑟发抖的小鸟。妈妈紧紧地搂着我们,只是无言地流泪。 爸爸整天铁青着脸,砍柴,锄地,不发一言。有时,他久久地站着,眼望着远方的雁阵,目光中流露着愤懑和期待。 令人感动、令人流泪的是,那儿的乡亲们分得清善恶、辨得出是非、顶得住风雨!有不少乡亲们还是照常来我家作客、串门,他们说:“你们哪是那号人!总比他们成天整人的强得多!”学生们总是在地头悄悄地对爸爸说:“我们信任您,老师!”乡亲们给我送来大把甜秆,说:“和我们的孩儿一样玩吧,他们可想你呢!” 啊,又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了!我简直像出笼的小鸟儿那样快乐!我和伙伴们无忧地学习,快乐地游戏,生活里充满了阳光。夏天,我们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洗澡,摸鱼;到瓜田里偷瓜,被看瓜的老头追得到处乱跑;到山里捅马蜂窝,被蜇得一脸大包;我们会为一朵云彩是像马还是像驴,争得面红耳赤:我们对着蔚蓝的天空大喊大叫,喊些什么,只有自己知道;秋天,采一片红叶夹到书里,冬天,堆起一个雪人,让它陪伴着我们的生活;当春光明媚时,柳笛更会嚎亮地吹起!…… 我是那么爱小村庄,爱乡亲们,爱我们的小伙伴,我盼望着我们早点长成大人。 一天,爸爸说,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张叔叔自杀了。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那样一个老新四军,海军团政委,和蔼可亲的老收款员,他怎么会死呢?我去问爸爸为什么,他摇摇头,深情他说:“记住他吧,他是个好人!” 我觉得,我好像成熟了许多。我也学会了爱,学会了恨。 我在磨练中成长,在艰辛中等待,春天终于来了。 “四人帮”被粉碎了,下放干部要改正归队了!爸爸和许多“五七”战士奔走相告,非常激动。这一天终于来了,党的春风吹遍了千山万水,也吹动了这一泓死水,一切都要变样。 我的情绪也被大人们所感染着,我也替他们高兴。可是,我却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丝调怅:就这样要走了么?就这样离开我的乡亲、我的伙伴吗?就这样离开我住了9年的小村子吗?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来到小河边,出神地望着它:伴我9年的小河啊,你给了我多少爱,多少歌,小村是我的保姆,你就是她身上的一根丝带,牵住了我的心,我怎么舍得离开你呢?……我哽咽着,滴滴泪水淌在你的怀里,那逝去的一切都仿佛在波光粼粼的小河上闪现。 我们终于走了,乘着大卡车走了。小村渐渐地远去了……

殇子(目录)

圣诞过后就是春天,春天过后呢?是离别!

然而,离别,它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一种距离,是在时间的笔下,空出的一段苍白的记忆。

今天,新年的第一天。

就像海子所说:“天空在海水上,奉献出自己真理的面容,这是曙光和黎明,这是新的一日!”是的,新的一日!昨天已是停止的风,天真夭折在荏苒的光阴里,化作生命的祭奠,祭奠这首用血、梦想、爱情和死亡凝结的诗篇。眼泪终能唤出太阳,一切都会融进这首长诗,在新的一日绽放!

一段逆子的神话就要诞生,一段逆子的神话正在诞生……

(章节提前预览:)

第一节 我与海子

第二节 旅程

第三节 罪恶

第四节 爱情

第五节 背叛

第六节 死亡爱情

第七节 倾心死亡

第八节 回忆

第九节 殇

竹子(2)

那片绿茫茫的竹林尽头,是一座繁华的城市.白昼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群,夜晚霓虹灯闪烁耀眼,歌舞升平是用来形容这座城市最适合的字眼.

只是与世隔绝的竹子从来都没有尝试去寻找竹林的尽头.她从不肯离开自己的小屋半里远,是胆怯还是不屑?内心的挣扎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她只会静静看着和她一样寂寞的竹林在风中摇曳,偶尔走近看看雨后春笋,却始终不愿意走远.或许在她的脑海里,永远那么一幅离家出走的惨淡的画面吧.

自从住进竹林,竹子再也没有开口说话过.她只是会轻轻哼着一些很幽雅的小调,尽管不知道词也不知道曲名,但她确实很愿意哼着这陌生又熟悉的曲调游荡在小溪,屋子,竹林之间.但那一天,竹笛悠扬的声音从竹子从不敢走出的竹林前方半里之外的地方传来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暗暗的天空飘落,银针般会发光.竹子从没看过这样漂亮的雨.她坐在屋子前面的土地上,看着湿润的土地继续被飘落的雨打湿,聆听滴答滴答温柔的雨声诉说她们下落凡尘的故事,滚滚的水珠涌注成水流顺着她乌黑的头发流下.那悠扬的笛声成了雨的演奏会中不协和但美妙的插曲.忽然,竹子的心为之一颤.

丁冬的心跳被她感觉得很明显,从来没有人会踏入这片茂密又神秘的竹林,但这清楚的笛声却不是梦.竹子的心在七上八下地跳个不停,她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至少在她有限的记忆里没有.

竹子对这笛声有种莫名的感动和恐惧.她很想冲出那半里外去看看究竟是谁闯入了她孤单的家园,但一种理智和忧郁又要她在原地徘徊.尽管感动,可恐惧占据了心的上头,仿佛她这一冲出去就会有剪不断的惆怅烦恼如洪水泛滥般涌入她的生活,“红尘“二字又在她的心中颤抖着.

会是谁呢?她在胡乱思索着,猜测着,但脑袋始终是一片空白.雨已经打湿了她的全身,第一次,竹子感觉到了冷.

原来这竹林不知位于何方,一年四季虽有不同的景象,但始终保持着一种适宜的温度.春天花开的时候很温暖,即使有细雨也不会感到冷.夏季炽热的阳光照射但置身于竹林会很凉爽,秋天飘零的落叶带来徐徐的清风也不觉得有一丝凉意,冬至的时候会有片片鹅毛般的白雪纷飞,可是竹子却会感觉到一种被火燃烧的温暖.所以竹子从来不知道冷是怎么一回事,而今天的雨却冰凉了她的人,但她的心还是如同火焰般热情地燃烧.

她双手环抱着身体,仿佛捧着自己那颗快要跳出来的心,任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竹笛的声音依然回荡在竹林的各个角落,只是永远在半里外,不曾接近甚至跨越竹子的底线.

猛然,后面一向宁静的溪水哗啦啦的响,好象金属器具互相冲撞般响亮又激烈.竹子猛地回过头,遥遥望着被竹屋挡住的小溪的两边,一如既往安静地流动.问题一定出在被屋子挡住的那一截!她忽然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激动那么紧张然后飞奔向后面的小溪,完全没有注意到刚才还在绵延缠绕的笛声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

冲过去,那里的溪水果然比平常流得猛烈,溅起的浪花四射.溪的对岸,竹子抬头一看,站着两个人!

死神追赶的日子(下)(转载)

十三 (再次求医)出院后仅仅两个月,我们又来到医院做复查。CT肺片显示——右肺内三处转移瘤结点清晰,最大直径2.3cm。两个月内,肿瘤已经明显增长,速度惊人。化疗对病情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怎么能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 如果疯狂可以帮我,那么我现在已经疯了。住院部是十一层的建筑,每当路过这里时我总是不由得看楼顶。如果从那上面跳下来,一定会即刻死去!那该是一种多么快意的解脱。如果女儿在医院里走到生命的终点,那么这里就是我的最后一步。 女儿还是这么充满阳光的笑脸。她还没有丝毫感觉到生命受到的威胁。现实的残酷迫使我必须稳定精神走后面的路。 一道数学题会有不同的解法得到最终的答案。那么对于一种病的治疗也同样会有不同的办法。这样的化疗不起作用,我是不是应该换另外的方法再试试?只要能延长女儿的生命哪怕是几个月,我都不放弃!我的宝贝,她这么坚强的承受痛苦,渴望着生活。我不能让她在受了截肢剧痛后只有短暂的生命! 把女儿交给丈夫和大嫂,我带着各种检查资料来到北京。这是一次痛苦的旅行!我的父母家就在距北京市里不远的地方。那里有我的爸爸妈妈和感情非常好的哥哥嫂子。但是这次我不准备回家。我怕见到爸爸妈妈,怕见到他们后会忍不住的悲痛。怕我的父母受不了自己的儿孙面对的残酷。一个人时我很坚强! 生病后的日子里,哥哥隔几天就要给我电话或短信。在他的心里不只是牵挂这个让他非常疼爱的外甥女,也更牵挂这个唯一的妹妹。我们兄妹俩商量好不告诉爸爸妈妈姗姗的真实情况。他们即便知道了也只能是无望的悲哀,这么大年龄、又离的太远,能怎么办呢! 家人的牵挂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这些日子里,亲人们的每一个电话给我的是继续生活的勇气。在他们面前我可以痛哭,发泄我的悲哀和恐惧。一个人强撑着的精神在亲人的电话中得到安慰。亲情的意义最充分的体现就是这样的吧。这世上真的有很多东西无法用金钱来收买或衡量------亲情、健康和生命! 在火车上买了地图,把事先查好要看的几家医院的位置都确定下来。大医院看病一定很难,但是我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医院都看到。女儿还在家等我,时间长了她会受不了。 早上六点多下火车,直奔一家有名的肿瘤医院。挂上我需要找的专科号,是下午。这时才是上午9点。再跑第2家医院!有句成语“集思广益”,我现在就是要多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也许其中就有什么办法。 哥哥打来电话一定要见我一面,我们约好下午在肿瘤医院见。 第二家医院,我排在上午最后一个号。感谢上帝,还算排上了。来京后见到的第一个医生给了我一个“毫无办法”的答复,好在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判决。 下午一点半,匆匆赶回肿瘤医院。一手拿着吃了一半的煎饼,一手拿着矿泉水,我看到等在大厅里的哥哥嫂子。 哥哥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嫂子和他正好相反。我一直很羡慕他们这样互补的结合。一边吃着煎饼一边和嫂子谈着姗姗的情况,我看到坐在旁边的哥哥眼里的泪光。再没勇气去看哥哥,因为再看我会忍不住大哭。哥哥虽然不善表达但是在我心里是个山一样可以依靠的男人,平时只要遇到困难我总是先告诉他。我知道此时哥哥的泪不只是为我们苦命的小女儿流,更多的是为这个苦苦求命的妹妹。 这家肿瘤医院的医生虽然也没什么有效的办法,但是他说了几句非常鼓舞我的话 “孩子现在虽然肺部有转移,但是还没有胸水。现在谈放弃治疗太早。你做的对!对待生命绝对不能轻易放弃!化疗一定要坚持做,换几种药再看看效果。” 哥哥坚持让我回家去,我最终还是拒绝了。第一怕第二天不能早早赶到医院。第二怕见到父母我会失控,让父母为我心碎。离开妈妈的孩子就是大人,在妈妈身边再大也是孩子。 临分手,哥哥执意往我的口袋里塞了些钱。只说了一句话 “天冷,别穿单鞋了,去买双棉鞋换上。” 我少言寡语的哥哥! 找到在资料上查到的一家大型中医院。我已经习惯到挂号室不假思索挂肿瘤科专家号。 候诊的空隙,一个六、七十岁岁的大妈和我闲聊。我知道来这里看病的都是身患绝症的病人。 “你是给谁看?”大妈叹息完自己的病后问我。 “我给女儿看。” “孩子怎么了?多大?”大妈一脸的惊异。 “她……,骨癌。做了截肢手术后又转移了。……”我淡淡地对她说。 “啊?闺女,你怎么摊上这样的命!苦命的孩子!闺女,你还给孩子治什么呀!让她这样活着多痛苦!天天喝这苦药汤子!再说,将来没有你了让孩子怎么活!” 直率的大妈在用自己受苦的体会道出对我们的同情。我默默的听着大妈的话,无言以对。大妈呀,您这么大年纪了都在坚强的争取生命,更何况是我们! 这是个和我想象中的老中医一样气质的老大夫——银白的头发、脸上分布着老年斑,慈祥、平和。看过我的资料。老大夫满脸的遗憾 “这个病实在是不乐观啊!这个事实你一定知道。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老大夫沉思着。“我先给你开些中药,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吃吃看吧!” “您的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是什么样?” “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尽量延长生命吧!实在是没有更大的作用了。” 我突然想起中学里学过的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该是神医吧?就是这个神医也会有因无力医治而逃跑的时候。而今我的女儿就真的是这样让大夫们望而兴叹了。 拿到药方,我还是如获至宝。哪怕就是让女儿多活几个月,我也一定要努力。中药在哪里都可以买到。老教授也说了,都不难买。为了能轻松地去继续看另外几个医院。我决定不从这里买药而是回去后再买。 投宿在第二天要看的医院附近一家小旅馆。此时我的女儿在家还好吗?妈妈尽快找到救你的办法就回去! 手机铃声忠诚的响起,我必须早早起床赶到医院排队挂号。走出门才看到,一夜中已是厚厚的雪,纷纷扬扬的飞雪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蒙蒙的夜幕还没有完全散去,雪被微微的夜幕衬得有些淡淡的蓝色。两站地的路程,我的衣服上已经落满雪花。女儿,你那里下雪了吗?妈妈回去后一定带你到外面看雪。 这是京城著名的一家部队医院。听候诊的人们谈论,今天的大夫是很有资历的老专家。我在暗暗庆幸。 看完我带的资料,老大夫没有询问我更多的情况。 “这种病在过去活不过一年。现在有化疗了,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我知道你想让孩子截肢后能再多活几年,可是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是继续化疗吧。不治也不是办法…..” 三天里我走访了九家三甲医院肿瘤专科,专家们的意见基本相同。其中两个医院的专家建议我换化疗药物在当地医院为孩子继续化疗延长生命。仔细权衡几家医院的意见后,我决定采用肿瘤医院的化疗方案回去化疗,同时采用中医的药方服用汤药。 下午三点离开最后一家医院,直奔北京西客站。 坐上回程的火车。雪还在下。河北、河南,一路都是纷扬的飞雪。我的宝贝,你还好吗?妈妈记着呢,你要过山洞的小火车,我到西安后一定给你买。靠在椅子上,我竟也沉沉的睡了几个小时。 十四 清晨的古城同样是经历了一夜的飞雪。大雪中的古城更显得厚重。 本以为按中药方去买中药很容易,可是当我把药方递到中药房的司药时才知道,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你这药方里有两味是管制类的剧毒药。这别说我们店里没有,就是有也不敢卖给你。” “可是,…….我这是正规医院的药方啊!” “我知道。你要是在那里买就简单了,他们有卖这些药的资格。” “那我在哪儿才能买到这两味药?” “D药房有,他们有资格卖这些药。不过你去了可能也买不到。因为需要医院证明和医生证明才能卖。你只有方子不行。” 说实话,我傻眼了。 D药房。我得到的是一样的说法。大雪疯了似的下。必须要到中医院请求那里的医生开证明,只能这样。飞扬的雪片在催促人们的脚步。穿过路口时一辆出租车几乎是贴着我的身体急刹车,我急忙向司机道歉。愤怒的司机竟破口大骂 “找死啊,你!出了事算谁的!” 我突然不知道哪里来的火气,竟也大声喊起来: “是找死呢!今天撞上了是你倒霉,是我的幸运!撞啊!” 司机懵了,不吭声的开走。我使劲摔了摔头上的落雪。死?哪有那么容易!我女儿在等着我! 连跑三家中医院都因为本院没有这两种药而无法给我开什么证明。人命关天的事,没人敢负这个责任。 一天的雪中奔波,无果。我决定最后再到D药店问问还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这是我今天第三次来这里。下午快下班了,药店里冷冷清清的。其中一个年轻的男店员见我又来了,主动来招呼我。 “你别跑了,没人给你开这样的证明。你等等,我去问问经理,看有什么办法。” 经理来了 “你的情况我们真是也很同情。你开药的这个医院是很有名的中医院。这样吧,你写个责任书。先把药卖给你,给孩子治病要紧!” 我的眼泪落下来。 我相信这药一定有作用。以毒攻毒的办法值得一试。女儿得的毕竟是高度恶性的病,也许这药会有效果。 明天要去T医院请求L医生按我带回的方案给孩子化疗。住在姗姗奶奶家,我的心挂在女儿身上。女儿一定等我等急了。 今年的雪真多。连着两天都像还没有下完。我也真是没有天缘,一连几天和雪为伴。去T院的路上,我心里充满忐忑。听说大医院的医生都是一个不服一个的,他们能按我的化疗方案来做吗? L医生说,化疗方案都是教授们一起研究决定的,他帮我去向教授说。其实医院、医生不是无情的代言人。他们一样在工作中品味着病人们的痛苦,内心充满见证生命脆弱的遗憾和惋惜。 第五天的晚上终于回到家,女儿扑到我怀里。听她爸爸讲,昨晚孩子就坚持等我回来后吃饭。今晚又在等我一起吃饭。说不出是心酸还是温暖。有女儿真好! 把小火车和笼子中的两个新伙伴——鹦鹉递给姗姗。这些礼物或许可以弥补女儿离开妈妈的不快。 仅隔两天,L医生就打来电话:教授同意按我的方案做化疗。因为过十天就是元旦,L医生建议我尽快到医院,以便元旦前做完第一期治疗错开元旦假期。 第二天一大早我带女儿又坐在去医院的汽车上。今年的雪的确很多,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天气,比上次的雪更大。高速公路上车辆不在风驰电掣,一辆辆放慢脚步爬行。 真的很感激院方同意用其他医院的化疗方案给我们做化疗。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所有办法也就没有好坏之分,在各种尝试中碰运气的愿望更大。 同病房做化疗的是一个叫“小雪”的7岁的小姑娘。长的白白胖胖的,好可爱的孩子。在医院相遇大家更容易成为朋友。听小雪的妈妈说,上次在我们住院时她们也来了,在我们后面做的手术。小雪是左小腿截肢。 “唉,都怪我把孩子耽误了。我们第一次手术是在当地医院做的。那时是脚上,没截肢,医生是用骨水泥添到骨头里面。只过了一年就又向腿上复发了。只能做截肢!唉,你说咱们的命怎么这么不好!听说,这病的发病率才百万分之一。怎么就让咱们赶上了!唉!” 我何尝不是同样的哀怨!好在小雪的病是低度恶性。她还有生命的机会。这就是幸运!因为有了小雪这个伙伴,姗姗这次的医院生活快乐多了。 小雪很怕打针,一见护士来打针就开始哭,而嘴里说的却是“妈妈。你别生气。我求求你了,你别生气。……”好懂事的女儿。如果不是病痛,她又怎么会让妈妈伤心呢! “小雪,你别怕。你看着我,别看阿姨。我打针就不哭。”女儿虽说只比小雪大一岁,这些话到还真像个姐姐呢! 小雪妈妈每天都要很认真的做一件事情——给小雪的残腿上缠裹纱布。这是为了给残肢塑型,为安装假肢打下基础。如果不这样,那么残肢会在长期的脂肪堆积下臃肿起来。 姗姗每天看着小雪妈妈念叨安装假肢的事情尽不住悄悄的问我, “妈妈,按了假肢是不是就不用拐杖了?” “恩,是的。” “那可不可以骑自行车?” “我看资料介绍中说可以的。”我有些迟疑回答女儿的问题。 “那……,以后给我也安一个吧?” 我的心必须要习惯刺痛! “好的,等你的身体完全好了,我们也去定做一个。但是听说,刚安上时会很疼的,逐渐才能习惯。” “没事,我不怕!” 我的宝贝!如果你还有生命的机会,你该是多么坚强的孩子!残疾的人生也会因你的坚强而充满阳光。可是死神紧紧的拉着这个幼小的孩子! 最不能让我接受的事就是两个孩子同时坐在轮椅里出去玩。我不能看两个如花的小姑娘同样悲惨的命运。 姗姗这次化疗的反应更大。化疗要进行五天,从第一天输液女儿就开始呕吐,五天里几乎没有吃进什么东西。这次的药物对肾脏的毒性更大,为了让姗姗大量排尿,不但医生用了尿路保护挤而且输液时还补充了大量水。我也隔几分钟就给女儿喝水、果汁。看着女儿几天来的呕吐,我真不忍心再给她做下去。我的宝贝!她没有抱怨,没有哭闹,甚至没有呻吟一声。 化疗做完姗姗明显的瘦了。 十五 终于在春节前做完两期化疗。让孩子在家里过个幸福的春节,这对于苦难的女儿来说有极大的意义,谁也不知道她还能享受几个春节。 因为化疗后的半个月内孩子的白细胞值很低,自身免疫能力就会很差,小小的感冒对她来说都会具有危险。在尽量让孩子享受合家团圆的同时我在小心谨慎的注意她的每个细节。哪怕听到有人咳嗽一声,我都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让有感冒迹象的人和姗姗接触。 家里人几年都没有这么一个不少的在一起团聚了。我知道大家为孩子所做的牺牲。为了孩子,大家把能推掉的事情都推掉了。 大年夜,我突然很想妈妈,很想!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此时是不是在责备这个很久没给她打电话的女儿。 拨通妈妈的电话,我的眼泪在流。努力笑着给妈妈问好。对妈妈说我挺好的,孩子也挺好的,出去放炮了。女儿在那边不解我为什么对姥姥撒谎。笑着匆匆对妈妈说再见。我知道我的笑一定很难看。 十六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这是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多么希望万物复苏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母女新的生机和奇迹。春天和阳光对待每个人都很公平,除非你自己要放弃。 女儿想上学了! 学校、同学,这些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不知道孩子们会给女儿以什么样的异样眼神,女儿能否承受来自同学们间的压力。 上学,对于女儿的意义已经不在是面对将来的人生,而是让女儿感受到快乐。和老师商量好,我们只在天气好的时候来上两节课,并且请老师对姗姗的精神变化加以留意。姗姗是不满意我的安排的,因为她是把自己做为正常学生。在她的心目中,一定不能迟到,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一定要按时上下课……。我可怜的宝贝,妈妈感动你的坚强。可是我不能让你这么做。 当我们的轮椅出现在校园时,所有的视线都被我们拉过来,打闹嬉笑的学生们出现了暂时的安静. 就像女儿最初见到别的残疾人一样,孩子们也在用惊恐的眼睛看着突然成了这个样子的昔日同学。当他们接受了这个事实后,纷纷对姗姗投来最真挚的帮助,扶她上楼梯,给她让路。 回到期待已久的学校,女儿的每个细胞都在兴奋。一坐在座位上就迫不及待的对我挥挥手 “妈妈,你回去吧!” 退到教室外,我在操场的角落里坐下。去年春季运动会,女儿跳绳得了第二名,垒球得了第一名。女儿获奖后兴奋的样子还如昨天。而现在的操场不再属于我们。幸福真的是在你没有任何预感时就悄悄走远。而它在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好好珍惜了呢! 我不敢离开太远。下课后女儿想上厕所是没法自己处理的,她还没办法一条腿蹲下去。必须要靠我支持她的上半身。经过这么大的手术和几次化疗,女儿虽说胖了但是体质大不如前。家里买了能在房子里做的运动器械。挂在墙上的小篮球筐,她坐在床上就可以投球。飞彪耙、拉力器。可是这些都不能锻炼腿部力量,尤其是一条腿的平衡能力。 下课了,女儿和同学们趴在二楼的走廊栏杆旁,边说话边看着楼下。看到我还没走有些责备的问我 “妈妈,你怎么还没走?快回去吧。我没事。”女儿不喜欢在学校里被妈妈跟着,因为在这里是要学自立的,老让妈妈在会被同学们笑话。呵呵……,好了,不给女儿丢脸。 两节课的时间并不长,我走进教室来接她时,姗姗还在专注的写老师留在黑板上的作业,一定要写完才和我走。虽然上学期没有来上过一天课女儿对这些新课程并不吃力。作业完成的很好。 下楼比上楼要困难得多,可是女儿坚持不让我背她,因为在她看来四年级的学生还让妈妈背是件很丢脸的事情。 常言到“久病成医”,真是如此。我现在几乎是半个护士了。学到很多护理知识和医药知识。现在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煎中药。先放哪个药后放哪个药,熬多长时间,都丝毫不敢马虎。沙锅里熬的是中药也是我的希望!第一次的药熬好后,我先喝了一口。真苦!夹杂的怪怪的涩。女儿憋着气喝完半杯很快就吐了出来。 每次喝药,女儿总是看着杯子,使劲咽咽唾沫,深深吸口气,然后沉重的拿起杯,痛苦的喝下去。但是她从没有拒绝。 中药的味道充斥着我们的房子,也弥散在楼道中,渗透在周围的空气里。 断断续续上了十几天学,姗姗告诉我,她不想再去学校了。 “怎么了,宝贝?为什么不想去了?” “同学们都不和我玩……。” “她们不是总和你在走廊里说话吗?” “开始时和我说话,后来她们都去楼下跳皮筋。……就剩我一个人在楼上。”女儿的泪花在闪。 搂紧女儿在怀里,沉默。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话来安慰她。 十七 既然上学给女儿的不再是快乐而是痛苦的感受,我不能再让她去体会。 母女俩的日子一样是丰富的。春天是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我和女儿去几个邻居奶奶家找来各种花草,又去野地里挖来泥土。没有花盆,姗姗把橡皮泥盒子,小塑料桶甚至是打破的沙锅都用来种花。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盆倒也另有一翻格调。最可喜的是——它们都活了!渐渐充满生计的阳台给我们很大的喜悦。我们在期待着开花的日子! 坐在绿意融融的阳台,享受春天的暖阳。我给女儿织毛衣,女儿给她的娃娃织毛衣。我们的两只鹦鹉在旁边说话。 “妈妈,你听,黄鸟对绿鸟说:‘你想出去玩吗?’绿鸟说:‘不许去!咱们走了,谁和姗姗说话呀!你走我就不和你好了!’” 哈哈哈……。我们的笑伴着鸟叫荡漾在空气中。小黑也被我们感染了,“汪、汪、汪……”它也在笑呢。又有几只小鸟从不远处的大柳树上飞来落在我们头顶的电线上,唧唧喳喳挣着说话。我们的聚会更热闹了。 在春天的阳光里我们一起踢球,女儿用拐杖已经很老练的支撑身体了。跳绳也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里,五个、十个、三十个,女儿逐渐可以跳到六十个了!这是多么让人炫耀的事情。路过我们的行人都是赞叹的祝贺。 “姗姗,真了不起!”我为有这样的女儿骄傲! 在春天的田野里有我们的足迹。见证着麦苗一节节长高,迎来油菜花绚烂的开放。小黑更是有了大的舞场,钻到麦田里就被扎眼的绿色淹没了。不知它跑到哪里了,突然几只惊飞的野鸡扑拉拉飞起,漂亮的翅膀为春天点缀着丰富的色彩。从没见过野外的女儿为这新奇的大自然惊喜不已。 有女儿相伴的春天好美! 十八 女儿这两天有一点轻微的咳嗽,今天早上她一直睡到十一点钟才醒来。白天女儿不想再去玩,表现有些疲倦。女儿的任何一点异常的表现都可能是不好的预兆。 距离元旦间的化疗才三个月时间,我们再次来到T医院。L医生对与我们来说已经是要好的朋友。 CT科,大姐告诉我这个绝望的消息:姗姗右肺全部胸水,左肺胸水占据四分之三!这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开始倒记时。…… 不!怎么能这样!女儿一直精神状态很好,她才有一点点的疲倦,怎么能就是这样!我的宝贝,你是怎么用这四分之一的肺来支撑你的生命的!我坚强的宝贝! 再次来到L医生面前时,我们的话题不再是治疗,而是——怎么面对——死亡!这个一直在紧跟我们的恶魔终于死死的抓住了我的女儿!在我和它的撕扯中,我的精神也被它捕获了! 护士小J走过来,看到姗姗高兴地来亲亲她的胖脸。 “哦!又长胖啦!妈妈给你吃的什么好东西?真是个小肥猪喽!” 我把她叫到一边刚想告诉她姗姗的情况,她先开口了, “你还记得小雪吗?她又来做手术了,原来的残腿又截掉一节。另一条腿癌细胞也长出来了,做的保肢。手术前她妈妈都没敢告诉她是做手术,就说是打石膏,这孩子现在还不知道腿又被截掉一节呢。第三次手术啊!我们给她扎针都必须保证一次扎上。实在看不得她受的苦了。她在27号病房。” 我震惊的无言以对,好久才继续思维。可怜的孩子们!命运对你们太残酷了。 “姗姗,已经大量胸水……”我艰难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小J痛苦的一声呻吟。 没有勇气去看望小雪,我已经没有多承受悲痛的力量。可怜的宝贝们! 我已经学会在心滴血的同时微笑。用微笑面对女儿,让她不感到恐慌。 我摸到了末日的头顶! 十九 芙蓉园记 人就是这样,尽管对厄运有足够的认识,但是当末日到来时也同样的震惊于它的紧迫。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后的快乐。此时我在懊悔自己没有多带孩子出来旅行,而更多的是在家里游戏。我在懊恼,他爸爸为什么总有太多的借口忙在外面,总是没有时间陪孩子。我在懊恼……。可是这样的懊恼实在没了意义 。 芙蓉园开园了,听说里面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水幕电影,有烟火表演,很有意思的。离家很近,无疑这里是我们去玩的最好选择。 芙蓉园门口是几处喷泉,泉水中矗立着刚化玻璃雕刻成的唐代侍女。 “妈妈,你看她们长的真难看,这么胖!她们的眉毛像个立起来的点!” “呵呵……,这是唐朝人喜欢的美女呢!那时以胖为美,瘦了反倒不美了。我们的胖姗姗要是在唐朝就是大美女呀!” 在女儿9年的视野里还有那么多的惊奇,这个世界对于她来说还是那么崭新崭新的! 因为这次根本没有想到病情会发展这么快,我们只是想做个检查就很快回去的,所以没带轮椅。可是这让我们的游园困难了很多。74斤的女儿,背时间长我们累 ,她也累。今天园里的电瓶车只许坐上之后一直到终点下,走马观花的过一遍,中途不许上下车。步行到每个景点对我来说真的很困难!制度是制度,我们的情况还是得到了园里管理人员的帮助,特许我们可以持票随时随地上下车。这为我们提供了太大的方便!而那些电瓶车司机也是让我感激不已。他们在我们招手示意时都为我们停了下来。 园子很大也建设的很好,亭台楼阁,湖光山色,都恰到好处。女儿最感兴趣的还是儿童游乐区的攀岩。她坚持要用自己的双手力量爬到顶端。这几天女儿已经有明显的倦怠,她能做这样的运动吗?虽然岩顶并不高,但是对我的女儿来说这是多么艰难的运动!她只有四分之一的肺在呼吸!可是——女儿做到了!用她的两只手和一条腿,用她四分之一的肺活量——她站在了顶端!我的心里是无比的自豪。我的女儿!如果上帝能赐给你更长的生命,你一定是出色的事必有成的人!妈妈看到的是你无尽的坚强! 午饭时间,园里很大的自助餐厅人满为患。女儿想到那长长一串的菜盆前找到自己爱吃的东西。可是我背着她却走不到菜前,因为并非饥饿只是想让自己的钱获取更大利益的人们在使劲冲撞着,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饭菜,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姑娘。我们只好坐在餐桌旁等,爸爸拿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因为我们连到跟前看看的可能都没有。 老公去挡电瓶车,司机毫无表情的摇摇头,车子里的游人没有受到任何打扰,各自的说笑。随后紧接着三辆电瓶车开来,第二辆又过去了。我固执的拦第三辆车,因为我知道人不都是一样的。这次是车上一个中年男人示意司机停车,并且他亲自走下车。后面的车也跟着停下来了。 “来,你们后面车上腾几个位置,先把孩子抱上去!”后面车上呼啦拉下来几个人,主动帮我们。 “前面车子里是我们的客人,不好意思,。没给你们停。快坐上吧”他在向我们解释前面的车。原来这四辆车是他们的包车。 坐在我前面的是三十多岁、高个子、很文气的男人 “你说咱们的市长和好不好?”他问我的问题让我感到突兀。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不知道市长是谁,毫无了解。 “我……,我不知道市长是什么样,我没有什么评论。” “刚才下车来招呼你的那个就是市长,省委副书记。” “……!”我惊的不知说什么!我把市长招待客人的游车拦住了,这…… 这多不好! “对不起,我、我不知道是这样。” “孩子怎么啦?”他接着问 “是…..骨癌晚期…..,腿是做手术截掉了……”我低声说。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滚。 他下车跑到市长的车前,和市长说着什么。很快就返回到座位上 “一会车停了,你们和市长、一起照张像吧?”他对我说。 “……!好,谢谢!”我没有想过我们会和市长这样的高官有什么接触,也不想贴金。可是这个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市长真的让我感动! 在一个湖光山色的岸边,市长主动下车来招呼我们一起合影。亲切平和的如同临家伯伯。 目送他们的车远去,我对这个意外的相遇还是懵懂。客人?客人也是常人吧?市府的客人也一定都是身份显赫的吧?这样的人就可以对身边需要帮助的弱者熟视无睹吗?可是市长把我们让上了车。真的,这个举动很容易做到或者不做——市长他做了! 其实人和人之间就是这么微妙。如果你一心想得到别人的帮助甚至认为人们对你的帮助是应该的,那么一但你没有得到帮助你会抱怨。我不想让人们对我们表示同情,女儿在我心里是正常人,她有腿,我就是她的腿!我们可以走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我真心的感激给我们帮助的人们,也不怨怪那些对我熟视无睹没有在力所能及时帮助我们的人。我们自己的厄运,不是别人的。在困难面前我必须依靠我自己! 晚上8点才开演的水幕电影,6点钟我们就背着女儿朝那个方向走。等我们来到这里时,成千上万的游人已经把看台挤得满满的,连走道上都水懈不通。我们只能在最后的台阶上坐下。可是女儿想到最前面去看。没有人给我们让路,我们是不可能走到前面去的。也许这是女儿最后的愿望。我一定要做到! 找到维持秩序的保安,向他说明我们的情况。一向不爱对人诉苦的我只能把实际情况告诉他,争取他的帮助。 这是个让我感动的举动——保安先生用对讲机叫来另外两个同事,随我来到姗姗面前。什么也没说,一个背起姗姗,另外两个拨开人群。我们来到最前面的看台! 坐在保安先生特别给我们腾出来的位置。我的感激顺着泪水流出来,滑过黑夜。说个“谢谢”又觉得这含义太轻。保安同志,你们知道你们这样一个举动对我的意义吗?你们为我满足了女儿也许是最后的愿望! 不愧是世界最大的水幕电影。光与水的结合,现实与影的结合。影片的故事是个神奇的动画人物串联着演员的表演。激光和烟花配合着影片成为真实的道具。当表现大唐宫廷歌舞欢腾的场面时,美丽的烟花燃放成为挂在空中的宫灯。当故事人物穿越时间隧道时,激光射出形成隧道的形状。当罪犯被推下水时,水中喷泉的水花溅起,士兵走过充满雨水的街面时,喷泉的水就像真的从鞋底溅起来的。这么多形状各异的烟花,奇幻的激光,还有神奇的故事情节。女儿不断发出哈哈哈的开心大笑,沉浸在奇幻的世界里,惊叹、喜悦、兴奋。这是女儿最开心的时刻!从没有看到过这么多艳丽缤纷的烟花,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电影幕。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可能只会给人一些新鲜感。但是对于世界才刚刚展开的女儿,这是个奇幻的境界。她完全沉醉在亦真亦幻的世界中。 我的心里也得到最大的安慰和满足,因为,我给女儿最大的快乐了。这是我现在唯一能给她的。 当电影和火龙表演结束后,保安先生匆匆和我打个招呼去维持秩序了。直到过去很多天,我在回忆这段时光时才意识到——我竟不知道保安的名字,我没办法在找到他说声感谢! 二十 仅仅三、四天时间,女儿已经显出明显的疲倦。她坚决要回自己家不在奶奶家停了。 这个时候,除了满足她的一切愿望我们不知道还能为她做些什么! 回家。家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都是最幸福的地方,不论大人还是孩子。当危险悄悄来临的时候,某种潜意识会催促你——回家!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女儿是否也感到了这种悄然而来的危险呢? 和医生的咨询中我们也几乎明白了,对待无法挽留的死亡医院也只能是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而“死亡”本身就是件痛苦的事情! 回家,宝贝。我们回家!女儿虽然坚强的经受了每次住院的各种痛苦,可是她的内心对医院的恐惧已经积聚地不能承受。 二十一 回家后仅仅过了三天,女儿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白天她时坐时躺,不想有任何活动,哪怕是被抱着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她不再坐在电脑旁打游戏,不再让大家推着下楼玩。 晚上她几乎是躺一个多小时就要坐起来一会儿,无力而努力的呼吸。她不能再平躺或右侧着身体,因为那样她呼吸更困难。她不再让我们抱她,因为搂着她的胸部会增加她呼吸的难度。我们只能两个人一起托着她的屁股才能挪动她的身体。 最后一次抱女儿到厕所小便,女儿解完后困难的呼吸,趴在我的肩头,没有一点力气配合我们把她托起来。 夜晚我不敢再躺下睡觉而是搬个小板凳坐在她身边,这样可以随时在她需要起来呼吸时帮她坐起来。她已经没有力气自己支撑起身体。 第四天,姗姗开始咳血!每声咳嗽后都是一团鲜血出来。每次咳嗽我用纸巾紧紧裹住这些鲜血,不敢让女儿看到。见了血女儿会害怕的。她今天开始不吃什么东西,她很饿,可是饭到嘴里就又没了胃口。 夜晚,姗姗不再让我关灯,而是把最亮的灯都开着。我的宝贝,你感到恐惧了是吗?妈妈真想抱着你,一直搂你在怀里,可是你病痛的身体连让妈妈抱一下的可能都没有了。我的宝贝!姗姗能躺下的时间更短,几乎不到半个小时就要坐起来。 “妈妈,我好困啊!”女儿疲惫的说给我。 “宝贝,咱们到医院去吧,你这么难受,咱们在家没有办法!到医院里医生可以帮我们。” “不去!我不去医院!我就在家里。……,不去医院……”女儿在无力的抽泣,她在恳求我。可是宝贝,妈妈怎么能看着你就这样痛苦下去! 我拨通L医生的电话,正是“五·一”长假,他在外地旅游。听完我的叙述。他告诉我,最好是去医院,虽然医院里无非也是输氧、止疼、排痰这些措施,但是在家里我们没办法处理,还有——最后的尸体处理!这个太沉重的字眼已经没法回避! 女儿坚决不去医院! 好在,我们家离我们的单位职工医院很近,可以随时到医院里。对于死亡的结果,不论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是一样痛苦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活着的亲人,除了心里流血,没有任何办法挽留。 白天女儿还有精神稍好的时候,可以看一会电视,可以吃一点点水果,可以喝水。只是她再也不能挪动地方,固定不变的一个姿势躺一会再把胳膊绕在我的脖子上由我扶着她的头坐一会。她可以隔一会吃两口东西。也开始——疼痛!——癌痛!在痛的时候她不由的大声呻吟“啊!……疼!……啊!……” 强力止疼药对她现在的疼痛还有作用。可是我知道这样的疼痛会越来越重,必须要有更好的止疼办法。我想到在手术后疼痛时吃的止疼药——一种缓释吗啡。只有很小的药片,药力持续时间长,也容易吃下。“吗啡”这是在正常生活中的恶毒字眼!是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字眼。可是对于我弥留中的女儿又是这么亲切的字眼。只有它可以减轻女儿的痛苦。吗啡、杜冷丁,它们已经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后的保护者。家人都在想各种办法买来药品。 女儿很拒绝用氧气袋来吸氧,为了能让她晚上多躺着睡一会儿,我只能悄悄地把氧气管送到她的鼻孔里。我一个人已经不能再趴到床边休息,我和丈夫要轮换着坐在床前守护她。 疼痛再加剧,强力止疼药已经不能缓解女儿的疼痛。她几乎开始发出惨叫!没有什么再顾虑的,必须给她止疼——用缓释吗啡! 姗姗开始接受氧气袋,主动要求吸氧。氧气袋不够用了。从医院里直接拉来氧气瓶。 一连四、五天姗姗没有解小便。张姐告诉我,可能孩子肾脏开始衰竭。接下来的日子孩子身体各个器官都开始衰竭,直至——最后。 女儿头脑非常清醒,在她精神稍好时还可以和我说话。她还要求我们和她的哥哥姐姐都一起聊天给她听——她喜欢听哥哥姐姐们在学校里的故事,尽管她没有力气再参与谈论。她还惦记着阳台上的花,提醒大家帮她去浇水。她还努力叫一声小黑,递给它一块自己吃不下的食物。 我们都无法想象她经受的痛苦,只要不是很疼她绝不叫出声来。 “姗姗,让你妈去睡一会觉。妈妈看你这么多天累了。啊?”大哥怕把我累垮,在征求姗姗的意见。 “不行,求求你了……,我实在离不开我妈!”女儿的话充满恳求。 我想陪女儿到任何地方! 我不敢离开女儿身边,不能在我的视线内看不到她。我不敢睡,因为我怕一觉醒来再看不到我的女儿! 氧气瓶从一天用一瓶日渐增加,一天两瓶,一天三瓶! 她能躺下的时间越来越短。几乎才躺下几分钟就必须起来。她只能抬抬手示意我扶她起来。 “妈,我好困……” 女儿在吗啡片的作用下,几乎不疼了。可是她难受!我们体会不到的难受。她现在不能让氧气管离开一秒钟,只要是氧气管稍有脱落她就飞速的拿起来重新塞到鼻孔里。随着进气量加大,孩子的鼻孔被气体吹的干裂疼痛。我要不断用软膏来湿润她的鼻孔。 因为肾脏衰竭,女儿的身体开始浮肿。一只小脚肿胀的像萝卜,腿也变了型。而胸部已经被胸水胀起老高,肚子膨胀……。她吃不了东西,肿胀的皮肤已经没办法静脉输入营养液。 可是女儿没有哭过! “妈妈,等我病好了,咱们的地瓜花就该开花了吧?” “恩……。等地瓜花长到和窗台一样高时就开花了……。” “妈,我难受……有什么办法让我不难受?” 我的宝贝!妈妈的心已经是一块块凌乱的碎片。 丈夫为了缓解我支撑姗姗的疲惫,想在床头放个小桌子,让女儿趴在上面睡觉。可是我宁可累倒也不能看着我的小女儿趴在小桌子上无助的样子!我还能为女儿做什么!别让我离开女儿!虽然我知道大家都是善意安排我休息,都想来代替我支撑姗姗一会儿,可是我不要!我还能这样支撑我的宝贝多久!别让我离开!就让我和女儿在一起走完这最后的路! 缓释吗啡的药效持续时间越来越短,十个小时、八个小时、六个小时、五个小时,女儿不只是疼痛,各种器官的衰竭在折磨着她,我不能体会到她现在的痛苦。女儿除了疼痛难忍时大叫“啊!……疼!……”过后就再不会呻吟一声!她怕声音,甚至连别人小声说话都不能听到。我知道女儿一定是在忍受极大的痛苦。她不再让人来看她,除了爸爸妈妈和她喜欢的几个亲人。我和姗姗已经呆在这间屋子里半个月了。 女儿已经再不能躺下身了!她只能坐着睡觉,连向后靠一下都不能。她的胸部和肚子肿胀的更厉害。氧压表像鼓风机一样的喷着气泡。女儿完全靠氧气维持着生命。我一直坐在她前面的椅子上来支撑她的身体,让她趴在我的双腿上睡觉。她的身体肿胀的更厉害。给她换衣服时我突然注意到女儿的脊柱下半部分竟然严重的偏向一侧。做护士长的张姐告诉我这是孩子截肢后用一侧腿支持身体掌握平衡的结果。我可怜的宝贝! 由于几天来女儿只能向前面半趴半坐着,而肌肉又严重水肿,在胸部一大块肌肉和腿部挤压,那里已经是青紫一片了。我可怜的宝贝!她已经没有了平时的样子!眼皮肿的挣不开眼睛,一条腿和一只小脚粗大而发亮,那是水肿的结果!她没有力气再连续说话,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每隔一会女儿就要咳痰,很艰难的咳出大 口大口的黏液。 只靠我一个人的支撑不行了,女儿必须要在两边有人来架着她的胳膊这样在一个类似扩胸的姿势里肺部才能有一点空间。 女儿没有力气再说话,可是她唯一关注的事情就是——氧气瓶是不是用完了。她怕新的氧气瓶送不来,她担心氧气接不上。只要氧气管有一点松动她会立即插好,并且不时的用手摸一摸管子在不在。随着呼吸越来越困难,她感觉似乎氧气管没有插好。现在她已经不知道疼痛了,只是虚弱的说她难受。这是她的大脑缺氧后神经系统也在失去感觉。 女儿开始大小便失禁,不断的排泄。张姐说每个人在走之前都会把自己体内排泄干净,浮肿也会退的,脸会变的像好时一样漂亮。我的宝贝!你真的要离开妈妈了吗!宝贝!可是妈妈怎么办! 女儿已经不能再喝进去水。可是她难受!药片不能吃进去了,她在问我 “妈妈,有什么办法让我不难受!快给我打针!” 我的宝贝!她在主动要求给她打针。当第一针杜冷丁打进去后,女儿感觉到一点舒适。 傍晚,女儿出现呼吸障碍,她困难的大口大口出气,她痛苦的呓语 “救救我!……妈妈,……我不行了。……救救我……!” 不!宝贝!不!你能行!你不能离开妈妈!不能! “姗姗!宝贝,你放松点。你别急,……你别急。你放松些就好了。……你没事!…….宝贝。妈妈给你讲未来城的故事,你没事的!……” 我的身体在麻木!我的嘴唇麻木的说不清话。手也僵硬起来。 “大哥,你扶着……我的肩膀,撑着我。”我含混的让大哥支撑我。 女儿更困难的大口喘气,使劲往外咳痰,可是咳不出来!她几乎窒息了!宝贝,放松些,再努力试试。宝贝,别怕。妈妈在,别怕!女儿的呼吸不能连贯了,缓慢的往出呼气!不!不要!我的宝贝!不要!……痰还在她的喉咙里!我的身体僵硬起来。张姐不再征求我的意见往我的胳膊上注射了一针安定挤。排痰机拿来了。 别哭,求大家都别哭。你们哭姗姗会更害怕。大家都平静下来!姗姗别紧张!你没事的。一会就好了,坚持住! 终于,女儿自己咳出来一口小小的痰液,呼吸开始顺畅!谢谢你,我的宝贝! 我躺倒在床上。 安定挤的作用下,我睡了两、三个小时。女儿还好,四点钟了,今夜又过去了! 女儿想喝水,可是水送进她的嘴里她已经没有咽下去的力气。她开始说胡话,这是大脑缺氧造成的。 “妈,把电视关了!”其实电视并没有开。 “妈,锅开了,去煮饺子!”她在沉静于过去我们母女一起包饺子的快乐中,女儿说等她长大了我们俩开个饺子馆,她包饺子,我擀皮。 “吃西瓜,妈给我占一块。” 女儿断断续续的说着胡话。而她唯一有意识时说的话就是 “快,给我打针!快打针!” “氧气瓶没有了,开大点!” 我的女儿! “救命!……难受……快给我打针!” 我的宝贝!我的宝贝!我的宝贝! 女儿已经整整坐在这里五天五夜!除了手她和头,她一动都不能动。我苦难的宝贝!妈妈最大的欲望就是让你能躺下来,睡一会!宝贝,妈妈不让你再受这样的折磨!放弃吧,我的宝贝。你不要再坚持我们的生命。什么也别想,别再勉强自己呼吸,别再勉强自己记忆!宝贝,到妈妈给你讲的未来城里去看看,看看那里没有蚊子和苍蝇的夏天,看看那里能飞能跑又能游的小汽车,看看那里像圆桌大的西瓜。……宝贝,别再勉强自己! 我的宝贝已经没有抬着头的力气。 她疲倦而沉重的垂着头,她再没有力气说话,没有力气睁开眼睛。 她不再诉说她的痛苦,她的意识渐渐游离…… 女儿轻轻抬起手示意我搂住她。她微微睁了睁眼睛,脸上是一贯的微笑和平静。女儿扬起脸,把嘴贴在我的脸上,无力而执著地亲了我一下。而后静静地躺在我怀里……。 我的宝贝走了。 终于,我可以让她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下。 她已经这样一动不能动地坐了五天五夜! 我们在这个屋子里呆里22天。苦难的22天,死神掌中挣扎地22天!在22天中,我们不再有白天和黑夜。 我没有泪,为女儿终于远离了苦难而欣慰。 睡吧,我的宝贝。 让妈妈再给你洗个澡,为你洗去伤痛和疲惫……!让妈妈再搓搓你的小脚,在天堂你还将是那个有两条漂亮长腿的小姑娘!你将永远远离苦难! 睡吧,我的宝贝。 让妈妈再给你唱那首你最喜欢的《虫儿飞》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虫儿飞 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 地上的玫瑰枯萎 冷风吹冷风吹 只要有你陪 虫儿飞花儿睡 一双又一对才美 不怕天黑只怕心碎 不管累不累 也不管东南西北……” 安顿好女儿,我沉沉的睡了,没有梦也没有意识。 当我再醒来的时候,我不敢看眼前的一切,用围巾重重围住眼睛。 我没有泪,我不能听到人们的哭声,拼命捂着耳朵。 太阳再次刺进我的眼睛时,女儿已经是我手中伴着花瓣的骨灰! 滚滚黄河水带着女儿流向远方。 宝贝!等着妈妈!在天堂等着妈妈!我的宝贝! 二十二 我回到妈妈身边,一切都已经不能再隐瞒下去。爸爸妈妈在竭力帮我从悲哀中解脱出来,小心翼翼的照顾我。哥哥嫂子也把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陪我。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亲人,不能让第二个再倒下去。 在一个人的时候,我开始任由泪水倾斜。我开始逃避大家关切的目光,因为在人前努力表现的镇静让我感觉疲惫。 重新回到我们三个人的家,我扑到窗帘后寻找女儿。她最爱藏在那里等着刚进门的亲人来找她,最喜欢我们看着她的一只小脚露在外面而嘴里故做奇怪的说 “哎?姗姗到哪儿去了?下楼玩了吗?”然后她跑出来得意的坏笑。可是现在,我把窗帘发疯的拽下来——没有我的宝贝! 再次面对黄河,滔滔河水滚滚而去。留不住每一个浪花。我的宝贝已经从这里走向天际。女儿在天堂看着我。宝贝,妈妈永远和天堂的宝贝牵手。你不会孤单! 二十三 我感觉到我的变化了.我不敢再期待未来,不敢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有太多美好的设想。甚至不敢对正在做的事情期待成功。我只是在尽力做事,专心的做事,不想利益也不想成败。今年的夏天我竟然没有感觉丝毫炎热,可能真的是应了那句“心静自然凉”!总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不开灯的夜晚,听着舒缓的音乐。什么也没想,但是心里脑子里却是满满的。我不爱出现在人群里,不参与朋友们的闲聊和议论。静静的我把自己置身于人群之外,旁观着大家的利益之争,旁观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如同路边的草在看着人流的千变万化。 能活着就要好好活着,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经历生死后我真的不像过去那样急功近利、易躁易怒了。一切利益和问题都变的平淡。我活着,而且还健康,这是我的财富。有这个财富,我就可以在享受阳光,可以吃到食物,可以穿漂亮衣服,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我活着,我的亲人会因为我好好的存活而少很多悲伤。我的亲人因为我还坚强的活着而多了温暖和安慰。 我活着,给身边所有接触到我的人一点帮助或安慰,一点温暖。这就是最好的日子!

风娘(转载)

风娘 (一) 镇子里每天总有一些稀罕的事体发生。 一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镇子,蓬头垢面,逢人就傻笑。 “你从哪里来的呦?”“还不晓得她屋里的人要急翻成么子样呢?”围观的街坊们七嘴八舌地问。疯女子一味地笑了,竟当了众人的面脱下了裤子,赤出黄澄澄的一地尿水来。众街坊自然是一哄而散,甚儿有人嘴里咕哝着有失风化有失风化。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在镇子里晃荡惯了的男人不怀好意地围着这疯女子转悠,惹得镇子里的婆姨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婆姨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遭到攻击的疯女子瞪大了眼睛,依然傻笑。可她就是不走,每天在镇子里穿行。有那好心的街坊就端了剩饭给她,偶尔镇子里有谁家办酒席了,疯女子还能讨得一些油水泛光的荤菜,宝贝了似得兜在塑料布里,藏到她栖身的毛家祠堂里。 那时节,镇子里有个叫昂生的男人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子干活被机器绞断了左手,又因屋里穷,一直没讨得婆姨。他的母亲见那疯女子还有几份姿色,就动了心思,决定收下她给昂生做婆姨,等她给屋里“续上香火”后,就把她撵走。昂生虽老大不情愿,但看着屋里这番光景,咬咬牙还是答应了。结果,昂生一分未花,就当了新郎。 昂生就是我的父亲。疯女子是我的母亲。她在被收到父亲的屋里开始,被街坊们称为疯娘。但我更认为其实大家是喊她风娘的。 那时候,距离我的描述整整30年。 (二) 昂生的母亲,我当是要称之为奶奶的。 娘生下我的时候,奶奶抱着我,瘪着没剩几颗牙的嘴欣喜地说:“这疯婆姨,还给我养了个带把的崽子呢。” 而在这里为叙述的方便,或者说更接近于一种叫小说的文体,我仍沿用镇子里街坊对他们的称谓了。 昂生的娘整日里把风娘生养下的孩子搂在怀里,瘪着嘴发出喽喽的爱怜声。她从不让风娘靠近孩子。 风娘一直想抱抱她的孩子,总在昂生的娘面前吃力地叫喊:“给,给我......” 昂生的娘不理她。孩子那么小,像个肉嘟嘟,万一风娘失手把孩子掉在地上怎么办?毕竟,风娘是个疯女子。但风娘不管,她依然叫喊。昂生的娘就总要瞪起了眼珠子呵斥:“你莫想抱我的乖孙崽,我不会给你的。要是被我发现你偷抱了他,看我不打死你?假使不打死,我也要把你撵走。”昂生的娘脸色铁青,目光犀利,言语间没有半点含糊的松动。 风娘大约是听懂了,满脸的惶恐,她使劲捂着鼓胀得老高的两个奶子,不敢再叫喊。但她胸前的衣襟很快地被她的奶水浸湿,她撩开了衣服,喊:“吃,吃,给吃......” 昂生的娘往往听了,就要叹了气,说这是造得哪门子孽哦,可惜了我这乖孙崽呢。她不再严厉地瞪视风娘,转而拿了一个碗塞到风娘的手里,说:“盛到这碗吧,回头你自己吃。” 风娘捧了碗,不再喊,傻笑着把奶水挤到黑呼呼的瓦瓷碗里,映衬得那奶水格外地乳白洁净。 昂生的娘开始一匙一匙把米糊汤喂进大哭着的孩子的嘴里。“不是奶奶新狠呢,我的个乖孙崽,是你娘有病,我怕她那奶水里也带来有,要是传染给你就麻烦了。”孩子在昂生的娘的絮叨中渐渐安静下来。 风娘端了她自己的一大碗奶水,亦安静地站在一旁,看孩子咂吧着细嫩的嘴吃进米糊。 (三) 风娘终归是疯着的。她不肯吃自己的奶水。昂生的娘让她倒了,也不肯,只是喊着:“吃,吃,给吃......”她要给她的孩子吃。 昂生从外面做工回来见了,鼻子就酸,又看他的母亲要发作的样子,一把夺了风娘手里的瓷碗,往外扔。 风娘受惊般的扑向屋外,街坊们见了,无不摇头这昂生屋里的呦,么子时候是个尽头。风娘却是不闻这些的,她捡了碗,席地坐了,撩了衣襟就开始挤奶水。 昂生在屋里头叹气。 昂生的娘叱喝着我还没有死呢,长吁短谈的做么子啊,还不去把那疯婆姨拽回屋来?当真是丢光了我乖孙崽的颜面呢。 镇子里的冬天,在一夜乌沉的寒风中来临了。 昂生受伤的手臂开始隐隐作疼,他不能再去做工了。屋子里四个人拢着地炉,默不作声。 孩子首先打破了沉默,在昂生的娘的手湾里哇哇地哭喊起来。 “是饿了呢,奶奶的乖孙崽,奶奶晓得,晓得的。”昂生的娘嘴里喏喏的说着,要站起身来去拿给孩子喂食时垫在下巴壳上的饭兜兜。 昂生扶了母亲一把,站起来,说我来吧,您老人家坐好了只管喂祥正吧。 这个冬天,我知道了祥正就是我的名字。 风娘也站起来,但她却一脚把煨在地炉旁的米糊踏翻了。 昂生的娘顿时气结。她决定把风娘撵走,屋里多一个吃闲饭的人也就罢了,还要如此的惹是生非。 “要撵,也要等到年后了吧?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呢。毕竟她是祥正的娘,我们就一起过个团员年。”昂生不敢违抗了他的母亲,就用了乞求的语气与她商量。 昂生的娘不表态,只对了被她搂在怀里的祥正说:奶奶的乖孙崽哦,奶奶的乖孙崽...... 昂生就懂得了母亲的心思,他转身想拿风娘进到里屋里去,才发现不知道么子时候风娘又跑出去了。他快速地出得屋来,径直走到毛家祠堂,在祠堂两扇朱红色的门后面,拖出了倦在地上的风娘,“回转了,走,跟我回转了。”昂生说着说着眼睛有些模糊起来,他看见风娘把奶水盛到了祠堂神砻上的香油灯盏里。 (四) 镇子里的年异常的热闹。家家户户的屋门上都贴了门神。孩子们更是扎起堆了比拼爆竹,街坊们则忙着走亲访友闲话又一年的光景。 镇子东头里的毛家就显得寂寥了许多。他屋里的老祖宗——毛六爷在年三十晚过世了。在这个日子里过世的人是被称做“杀年猪”的,不仅要给来帮忙料理后事的人双倍的赏钱,还要请得和尚来做足三天的法场,以驱避噩运呢。 毛家的屋门上裱着黄色草纸的挽联。路过的街坊都只是在街道里大声的喊了毛家屋里的新年吉祥了啊。毛家的孝子孝孙就要倚在屋门坎里,向喊叫的街坊作揖回礼。 出得头七,毛家老少到祠堂里上香,闹出一腾子事来。 正是为毛家的长孙打卦呢,唱卦的人微眯了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却总是没有办法应卦。满祠堂里站着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长孙在哪里通不过自家列祖列宗的庇护了。 风娘闯了进来。她照例傻笑着,穿过毛家的人群,径直到了神砻前,端了灯盏就往外走。 燃着的息香飘散出一缕袅袅的青烟。 “是哩,是我们没有看护好列祖列宗的神砻,竟至受到疯婆姨的亵渎呢,开。”唱卦的人暴目一睁。 天,卦应了。 “打死这个该死的疯婆姨啊,是她在作祟呢。只是苦了我屋里的孙啊。”毛家老太太哭喊着扑向了仍在行走的风娘。 灯盏跌落在地,砰然而碎。 风娘的哀嚎声良久才从酽酽围着她挥舞着拳打脚踢的人群里发散出来。 正寻她而来的昂生在镇子的途中心猛的悸成一团,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加紧了脚底的速度。 风娘是被他背回屋的,昂生的背上印满了乌红的血渍。 “这都是我前世造了孽呢。”昂生的娘浑浊的眼泪滴在风娘的身上。 “我去请柯医师来给她看看吧,只怕要吃几副药才能好呢。”昂生用手轻轻地拍打风娘的脸颊,“娘,你照看着点,我去了就回转来。毛家的人还没有顺气呢。” 昂生的娘跺着脚催促昂生快去,嘴里喊了:“他毛家屋里的人还要怎生了得?我要喊街坊邻舍来讲理呢。” 祥正在屋子里的摇篮里哇哇大哭起来。 风娘在床上卧了半个月的光景,身上的伤好了。每日里还往镇子里跑,但是孑然不再去往毛家祠堂了的。 春天就在她的奔跑中来了。 这天,昂生的娘煮了一大锅饭,亲手给风娘盛满了一大碗,说:“疯女子啊,这个屋里太穷了,我对不起你。你吃完这碗饭,就去找个富裕些的人家讨生活吧,以后也莫要回转来了,啊?” 风娘正扒了一大团饭在口里,听了昂生的娘下的“逐客令,显得非常吃惊,一团饭就在嘴里凝滞了。她望着昂生的娘怀中的祥正,口齿不清地哀喊:“不,不要......” 昂生的娘猛地沉下脸,厉声吼到:“你这个疯婆娘,叫么子叫,叫下去也没有你的好果子吃。我可怜你,收留了你两年了,你还要么样?吃了饭就走,要不莫怪我不客气?”说着说着,昂生的娘从屋门后拿出一根扁担,往风娘面前的地上重重一磕,“咚”地发出一声响。 风娘吓得猛地站了起来,看昂生的娘没有再动静,就拿眼怯怯地看着她,又慢慢低下头去看面前的饭碗,眼泪水就直直的落在白花花的米饭上。突然,风娘做了一个很奇怪的举动,她把碗里的饭分了一大半给另一只空碗,然后可怜巴巴地看着昂生的娘。 昂生的娘呆了。风娘是向她表示,每餐只吃半碗饭,只求别赶她走。昂生的娘感觉心仿佛被人狠狠揪了几把,她也也是女人,她晓得风娘的意思。但她还是别过头,生生地将热泪憋了回去,重新板起了脸说:“快吃吧,吃了就走。我的乖孙崽不能有个疯癫癫的娘。” 风娘似乎听懂了昂生的娘的话,她放下碗,踉踉跄跄地出了屋,又长时间站在屋门前不走。 昂生的娘赶在后面说:“你走,你走,莫要回头。寻户富裕人家过你的日子吧!” 风娘走拢来,一双手伸向昂生的娘的怀里,她想抱抱祥正。 昂生的娘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襁褓中的祥正递给了风娘。风娘第一次把祥正搂在怀里,咧开嘴笑了,笑得春风满面。 昂生的娘却如临大敌,两手在祥正的身下接着,生怕风娘的疯劲一上来,把祥正像扔垃圾一样丢掉。风娘抱着祥正的时间不足三分钟,她便迫不及待地将祥正接了过去,然后转身进屋关上了门。 (五) 镇子里的太阳从颜色到状貌都变了,它以一个不祥的早晨开始了新的一天。 祥正懵懵懂懂地晓事了。 他发现,除了他自己,别的小伙伴都有娘。他去找父亲,找奶奶,他们告诉他娘死了。 昂生这样说的时候,心脏再一次的悸成一团,他拿了手握成拳头,在心口上下滚动。 “爹,你又心口疼了?祥正帮你擂啊。”祥正挨近了身子过来。昂生就势抱起了他,说:“不用了呢,爹不疼。爹驮你去买烘糕回转来吃。” 昂生的娘从昂生的后背伸出手,拍了一下祥正坐在昂生肩头的屁股,瘪着嘴笑:“看把你纵得没有了人样了呢。” 祥正就嘻嘻笑着被昂生驮着出了屋门去。 毛家的长孙比祥正大六岁,阴鸷了眼睛告诉祥正:“你娘是疯女子,被你奶奶赶走了。” 祥正不信,和毛家的长孙扭打成一团。毛家的长孙女在一旁拉不开架,只有哭着喊:“莫打了,莫打了。”小伙伴们多是在一边起哄的,叫嚷着翻过来,翻过来就强了。祥正抹着鼻子里的血,气咻咻地踩了毛家长孙的后背,说我现在就回转找我奶奶,要没有这么子事,我还要来打你的。 昂生的娘被祥正缠得紧了,说你娘当真是个疯女子呢,她跑了,死活我们不知。 “那就是讲他们没有讲瞎话,我娘真是被你赶走的了?”祥正气急败坏的喊叫。把端到他跟前的饭菜扫泼了一地。 祥正自动地疏远了小伙伴们。他时常坐在屋门口的石阶上,出神。他的脑海里还没有“疯”的概念,只知道非常想念他娘,她长么子样?还活着吗?街坊们从昂生屋门口经过,莫不叹息。 昂生的娘头发已经完全白了,蓬松着在风里丝丝颤抖。她守着祥正一刻也不敢有所松懈。 转眼天凉了下来。有雁群排着整齐的队型从镇子的上空掠过。 祥正十岁了。 尽管屋里生活窘得慌,但昂生还是借来了一些钱物,请了厨师过来操办了几桌酒席,“我屋里祥正搭帮街坊邻舍,今天算是成人了呢。备得几杯薄酒,还请大家伙的今后继续搭帮着他行路呢。”昂生诚意地端了酒杯敬谢。 正吃着呢,几个小伙伴飞也似地跑来大叫:“祥正,祥正,快去看,你娘回来了,你的疯娘回来了。” 祥正一愣,转而撒腿就往外跑,满屋子的人都跟随着也追了出来。 风娘还是破衣烂衫,头发上沾着些枯黄的碎草末,估计又是在哪个草堆里过了一夜。她不敢进屋门,却面对着昂生屋里,坐在镇子中的水塘边的石条上,手里还拿着个脏兮兮的气球。 祥正和小伙伴们气喘吁吁地站到了她面前。她急切地从他们中间搜寻她的儿子。风娘终于盯住祥正,死死地盯住祥正,笑起来,裂着嘴叫: “乖孙崽,乖孙崽,球,球,给你球。”她站起来,不停地扬着手中的气球,讨好地往祥正怀里塞。 这是祥正有记忆后第一次看到风娘。 (六) 屋里不能白养着风娘,昂生的娘决定训练风娘做些杂活。 镇子里的镇公所里又一个养猪场,每天里都会收购一些街坊们送去的打猪草。外出时,昂生的娘就带着风娘出去“观摩”,说不听话就要挨打。过了些日子,她以为风娘已被自己训练得差不多了,就叫风娘单独出去打猪草。没想到,风娘只用了半小时就割了两筐猪草回转来。昂生的娘一看,又急又慌,风娘把镇子里河对案岸园艺场地里正生浆拔穗的稻谷打回来了。昂生的娘懊恼的大骂 “疯婆姨谷草不分……”昂生的娘正想着如何善后,谷田的主人找来了,开口就说是她故意唆使了疯婆姨的。昂生的娘火冒三丈,当着来人的面拿出扁担一下敲在风娘的后腰上,说:“打死你这个疯婆姨呢,打死你呢,你回转来做么子……”风娘虽疯,疼还是知道的,她一跳一跳地躲着扁担,嘴里不停地发出“疼、疼……”的哀号。来的人看不过眼,上前去拦了昂生的娘说“算了,我们不追究了。以后把她看紧点就是……”这场风波平息后,风娘歪在地上抽泣着。 祥正从学堂里放学回来,知道了缘由,有些鄙夷地对风娘说:“草和谷子都分不清,你还能干么子。”话音刚落,他的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是昂生的娘打的。 昂生的娘瞪着眼骂:“没有个人样了呢,再么样,她也是你娘啊!“ 祥正不屑地撇嘴:“我没有这样的傻疯娘!” “嗬,你当真是越来越不象话了。看我不打你!”昂生的娘又举起巴掌,这时只见风娘像弹簧一样从地上跳起,横在祥正和昂生的娘中间,指着自己的头,“打、打”地叫着。 祥正的眼泪落了下来,风娘是叫奶奶打她,别打他呢。 昂生的娘举在半空中的手颓然垂下,嘴里喃喃地说:“这个疯婆姨,心里也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啊!” 昂生被园艺场养鱼的人家请去打短工,每月能赚50元。风娘仍然在昂生的娘带领下出门干活,主要是打猪草,她没再惹什么大的乱子。 又一个冬日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来了。快要放寒假了。雨天,昂生的娘让风娘给祥正送雨伞。风娘一路摔了好几跤,浑身湿漉漉的沾满了泥,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祥正傻笑,口里喊着:“正,正,伞。”一些同学嘻嘻地笑,祥正感觉如坐针毡,对风娘又气又恼,牙痒痒的,恼了她不识相,更恼带头起哄的毛喜子,也就是毛家的长孙,蹲了三届班留到了祥正的四年级。当他还在夸张地模仿时,祥正抓起面前的文具合,猛地向他砸过去,却被毛喜子躲过了,他冲上前来掐住祥正的脖子,俩个人撕打起来。毛喜子这几年蹲班的唯一好成绩就是个头猛地窜了起来,相对的祥正的个子就小了。撕打的结果显而易见,祥正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被他轻易压在地上。 这时,只听教室外传来“嗷”的一声长啸,风娘飞跑了进来,一把抓起毛喜子,拖到了教室外。风娘双手把欺负祥正的毛喜子高高地举向半空,毫不理会他已经被吓得哭爹喊娘,任凭了他一双腿在空中乱踢蹬。风娘把他丢到了学校门口的街道里,然后一脸漠然地走开。回转到了祥正面前,风娘又恢复了一副怯怯的神态,讨好地看着他。 祥正明白这就是母爱,即使娘再神志不清,母爱也是清醒的。他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平生第一声:“娘!” 风娘浑身一震,久久地看着祥正,然后像个孩子似的红了脸,咧了咧嘴,傻傻地笑了。 那天,他们母子俩第一次共撑一把伞回屋。 (七) 夜里,祥正把这事跟奶奶说了,昂生的娘吓得跌倒在椅子上,连忙请人去把昂生叫了回来。 昂生刚进屋,一群拿着刀棒的壮年男人闯进屋来,不分青红皂白,先将锅碗瓢盆砸了个稀巴烂,满屋里像发生了九级地震。这都是毛喜子屋里请来的人,毛父恶狠狠地指着昂生的鼻子说:“我屋里儿子吓出了神经病,现在卫生院躺着。你屋里要不拿出1000块的医药费,看我不一把火烧了你这里的屋子。” 1000块?昂生每月才挣40块钱啊!看着杀气腾腾的毛家人,昂生的眼睛慢慢烧红了,他用非常阴鸷的目光盯着风娘,一只手飞快地解下腰间的皮带,劈头盖脸地向风娘打去。一下又一下,风娘像只惶惶偷生的老鼠,跑进了死胡同,无助地跳着、躲着,她发出的凄厉的嚎叫声混合了皮带抽在她身上发出的那种清脆的声响,祥正一辈子都忘不了。 镇子里派出所的所长甘赶来制止了昂生施暴的手。派出所的调解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两不亏欠。“谁再闹就抓谁!”所长甘临跨出昂生屋的门槛时,回转了头硬邦邦地丢下话。 “算你狠,有得人帮。只是莫要再犯到我手里。”毛家的一帮人气咻咻的走后,昂生看看满屋狼籍的锅碗碎片,又看看伤痕累累的风娘,他突然将风娘搂在怀里痛哭起来,说:“疯婆姨,不是我硬要打你,我要不打你,这事下不了地,我们没得钱赔人家啊。” 昂生又看着祥正说:“正儿,你一定要好生读书考大学堂。你看到了的,要不我们就要这样被人欺负一辈子啊!” 祥正懂事地点点头。 (八) 昂生的娘精神气眼看着一年不比一年。她经过毛家的那一场惊吓后,患上了一个惊恐症,夜里总闹心。 祥正在镇子里会读书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毛家长孙女毛喜妹也越来越出落得水灵。他们同时考取了高中,要到镇子外20公里的县上去才有得书读呢。 暑假,昂生的母亲终于耐不住苦夏,抓着祥正的手摇晃:“要好生读书,考学堂,考学堂啊。” 她在祥正的频频点头中盍然辞世。 祥正跪在奶奶的灵柩前,不抬头,一味地给前来吊唁的街坊邻舍磕头答谢。毛喜妹来的时候,他抬起了头。 毛喜妹特意换了一身深色的衣服,拿着一块祭帐布料,递给管帐的人,而后轻盈得跪了下来,对着祥正奶奶的遗像工整的磕了三次头。并不起身,掉转了身子对祥正轻轻说:“我晓得我屋里对不住你们,但我是真心尊重你们一屋人的。还请接受我代表了我全屋里的人对奶奶的祭吊。” 祥正肿了眼圈,注视她良久,点点头,说:“谢谢你了。回转去吧。” 三日后,昂生的母亲在无风而动的招魂幡子的晃动下,被送上山,落土为安。 风娘出奇的安静,整个过程中,只一味地搀扶了昂生的手臂,跟随其左右。 昂生屋里的日子更难了。他依旧在园艺场那边帮工。主人家主动提出每个月加20元工钱。 祥正跟昂生商量:“爹,我不想读书了,去学门子手艺。” 昂生眼底泛起一股温暖的笑意,嘴上却严厉地说:“你忘了你奶奶对你的期望了?莫打别么子想念吧,爹跟镇上讨了人情,镇长答应去学堂里看能不能适当减免些学杂费呢。你只管安稳读书。” 镇长出了面,学校还真减免了祥正一半学费。 祥正开始了住读的生活。学校学习抓得十分紧了,他很少回家。每周为他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风娘身上。多是街坊们帮忙炒好了一坛子咸菜,然后交给风娘送来。 镇子离县上有20公里的羊肠山路。风娘牢牢地记了下来,风雨无阻。 (九) 祥正时常在想,凡是为儿子做的事,风娘一点儿也不疯。这是奇迹,除了母爱,他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毛喜妹不跟祥正一个班,日常她屋里送了好菜过来,就要乐陶陶地拨些出来,给祥正拿去。 “不要这样吧,我有菜。”祥正面有难色,生硬地拒绝。 寝室里的同学就起哄:“不吃白不吃哦,留下留下。”有人就上前接过尴尬的毛喜妹手里的菜。 毛喜妹转身就走。 但下一周,毛喜妹依然把菜送到祥正的寝室来。 转眼高中的第三个学期到了,又是一个星期天,风娘来了,不但为祥正送来了菜,还带来了十几个野鲜桃。祥正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风娘:“蛮甜的,哪来的?” 风娘说:“我,我摘的。” 没想到风娘还会摘野桃,祥正由衷地夸奖:“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风娘嘻嘻地笑了。 临走,祥正照列叮嘱她注意安全,风娘哦哦地应着。 第二天,祥正正在上课,街坊匆匆地赶来学校,把他喊出教室。问风娘送菜来没有,祥正说送了,她昨天就回去了。 街坊说:“没有,她到现在还没回屋。” 祥正心一紧,风娘该不会走错道吧?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按理不会错啊。 街坊紧跟着问:“你娘没说什么?” 祥正说没有,她还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 街坊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鲜桃上。”催祥正请了假,一同沿了山路往回找。 毛喜妹听说了事体,也请了假,赶在他们后面跟过来。 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桃树上稀稀落落地挂着几个桃子,因为长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来。祥正发现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树下是百丈深渊。 街坊看了看祥正说:“我们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 祥正说:“你莫吓我……” 街坊不由分说,拉着祥正就往山谷里走。 (十) 风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 祥正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风娘,嘶喊:“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娘啊。”他的头贴在风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有了回声。 毛喜妹在山崖上听见了祥正的哭声,木然的跪在了地上。 她仿佛又看见端了灯盏的风娘轻袅地飘过她的眼前,是那么美丽,那么神圣。 但一切都在一瞬间被毁灭了。她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注视着屋里的人把风娘戕打于地上,风娘的嚎叫声越来越细微…… 祥正的爹訇然跪下,恳求她屋里人允许把风娘先背回屋里,倦缩在地上不能动弹的风娘望着她们,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

青春这件小事 温州市第九中学七(1)班

13868677876 青春这件小事温州九中 七(1)写作班 王海鸥 有人说青春是一脸的青春痘,有人说青春是一身时髦的穿着,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那天下午放学,她迟迟没有来,站在校门口。只见天空渐渐黯淡,路灯渐渐地亮起来,每辆行驶过的车都打着刺眼的车灯,耳旁是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喇叭声。我无奈地拨通了她的电话,电话那头响起了弱弱的声音,她说她病了,不能来接我,让我一个人回来。我挂掉电话,背上往日都在她手里的书包,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步又一步,越来越累,每走一段距离,就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肩上的书包不是这么容易背到家的,毕竟我从来没有承受过如此重的担子。汗水从肌肤一颗颗渗透出来,书包好像放进了铁块,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艰难地踏进家门,我看到她靠在床头,面色憔悴,很没有精神,还在若有所思地想着什么。但是,我没有任何的收敛,将从学校怎么到家的漫长过程认真地渲染了一遍,然后埋怨她为什么要生病,知不知道我书包很重,知不知道这么晚让我一个人回家会很危险,她没有反驳,也没有点头,只是一直靠在床上,一直若有所思地想着什么......时间的摇椅轻轻一转,我已成了一名十三岁的女孩。这个如春天般的年龄,记录着我翻天覆地地变化。放学了,这是步入初中校门的第一天放学,一出校门,我见怪不怪地看到了她,她像往常一样接过我的书包,我和她并排走着。随着岁月的流失,我发现我们的身高已经不再是天地之别了,而是触手可及。前面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同学,她们转过头来很惊讶地看了我一眼,我习惯了,因为我身边有个她。但是,心中却有一点的失落......“妈,以后我自己回家,你别来接我了。”“初中书包重,我还是来吧。”“不用了,我已经长大了。”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对我点了点头。我知道,她开始对我有了一种全新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是青春让我给予她的。初中与她的第一次一起回家,结束了,我的依赖。路上,她和我都很开心,或许开心的理由不同,但是我们却都在欢声笑语地谈着,最后一次,让它美好地留在记忆里吧!每个人对青春的定义不同,在我眼里,青春就是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七(1)班 王 海 鸥

清塘荷韵(转载)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 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 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 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 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 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 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 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 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 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 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 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 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 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 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 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 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 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 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 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 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 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 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 作,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 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 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 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 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 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 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 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 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 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 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 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 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 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 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 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 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 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

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骨朵,都是在 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 算是洋洋大观了。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 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 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 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 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