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的“作题”对策

——一篇文章应对千道作文题的秘诀

(一)何为“作题”?

——作题者,捉题也!

【导言】“作文”一事,人人皆知,而“作题”一说,初听令人费解。

作文与作题有何不同呢?作文者,以题求文也;作题者,以文求题也!作文是先有题而后有文,作题则是先有文而后有题。

“作文”是千百年来的常规事,“作题”则是现代社会中的新奇事!某公司悬赏三万,要为他们的那篇千字文广告写一个不超过三个字的标题。这就是“以文求题”的典例,真乃一字万金!

对于考场,这个问题更现实。有的考生,本有满腹文章,有下笔千言的本领,可是一到考场,面对那道作文题,却往往无从下手。患的什么病?医生诊断说,患的是“盲题症”:此生并非不善“作文”,而不善“作题”!

作题者,捉题也!

(二)“作题”有何妙用?

——吃透一种 通吃各题

“十年猜题十年中”,这到底是神话还是实话?回答是:有的是神话,有的是实话!

比如,2005年的北京题目“安”。如果有人说,他猜中了这个“安”字,则是神话;如果有人说,他猜中了这个“和谐的时代主题”,则是实话。

“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这是几十年来,甚至是千百年来人们应考的成功对策:这种对策在考场作文中又体现得更为典型和凸出。

“吃透一种,通吃各题”是这种对策的结晶表述。讲的是,如果你吃透了一种作文材料,你可以得到利用这一种材料“遍吃”各种作文题的本领。

这种提法,绝非耸人听闻。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一篇文章也好,一千首诗歌也好,主题所向:时也,事也!

出题目的人也好,做文章的人也好,主题所向,也是时也,事也!

出题人与作文考生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之中,享同一个“时”,想同一桩“事”。

他们怎么不会出现“英雄所见略同”呢!

这就是我们“吃透一种,通吃各题”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作题对策(一) 标题连接法

——焊补断裂铆贴金

对策说明

“鱼抬梁”的故事出自神匠鲁班的妙笔。本来那根横梁的长度不够,与两侧的柱子搭不上肩。神匠有办法:让两侧的柱子“长出”嘴来,正好含住长度不够的横梁两端。此时,不仅横梁“够长”,而且神妙万分。

作文考场上,当你事先准备的那篇文章,与卷子上的那个题目对不上号时,你就不会想想,让作文“柱子”也长出“鱼嘴”来,正好把你那篇长度不够的文章能够“含住”!

这里的“鱼嘴”就是文章的副标题。

作文的题目由命题人制作,而文章的副标题则由考生自己神创。

副标题如同焊条,它能熔补“文不对题”时出现的裂缝;副标题如同铆钉,它能把质地不同的“两张皮”死死地钉成一体,且能把原来的缺点变成铆钉的亮点!

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桃花源祭

——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

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后,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竟把线索卖给了出价最高的电视台,做一次导游再去一次桃花源。

又是沿溪行,依旧忽逢桃花林,仍然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又到了桃花源头,又看到了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数朝的遗民。桃源人看到他们的到来,颇为不悦,但本着来者是客的古风,设酒杀鸡作食。记者们享用着酒食,一边拍奇闻趣事,桃源访谈很快拍完了。一拍完,就拿到外国去放,老外大叫GOOD,将当年的“金蛤蟆奖”颁给了他们。

消息很快传回来,传到一直找不到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太守耳中,太守立马兴奋起来,决定部署以开发桃花源为龙头的经济战略。

首先贷款10亿元,建直达桃源的高速公路,再贷款5亿元拓宽水渠,为满足游客的需求,建一栋60层的星级宾馆。不仅如此,还请陶渊明写一篇《新桃花源记》,拉明星当形象大使,到处唱“我爱桃花源,就像老鼠爱大米……”于是,一些好玩贪玩的主儿如苍蝇一般涌来。自从飞机场修起来后,桃树所剩无几,并且没有一枝开了花。

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桃源人无师自通地搞起了市场经济,一些古玩、古董成了商品,甚至包括猪、牛、羊等都被抢购一空。

各路官人自不会放过这处风景名胜,就在各自显眼的地方建起了风格各异的别墅。自此,桃源一片钢筋水泥丛林,没有了一些绿色。

以后到桃花源的游客对钢筋水泥玻璃墙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大都生活在都市,对此变化甚为不满。于是人们不再来桃花源了,在桃花源发了财的客商们也弃之而去,桃花源就像被啃过的骨头一样无人问津。

经此一劫,桃花源人都指责曾经到过的渔人,本来还有良田耕种,而今生计都成了问题。

不过经专家考察和严密估算,认为游客扔下的大量易拉罐可以维持桃花源三代的生计,对此,桃花源人大可放心,不必为生计问题犯愁。

对策解密

本文作者独辟捷径,在一篇看似无关主题的作文上,只巧设了一个子标题,立刻使原文与主题对接。不信,大家不妨去掉副标题再读一遍。本来讲的是生态破坏的问题,但加上副标题后,原文的重心立即偏向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正是因为没有听取智者的意见,桃花源才遭此劫难。作文不就和话题对接上了吗?妙啊!

副标题中的“智者”从何而来?作者临场虚设也!注意文中语句“在金钱的诱惑下,渔人忘记了当初智者告诉他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训诫……”这句话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作者临场虚设。虚设理由:所有不合乎规律导致的下场都可以归入不听智者真言的下场,这就回应了“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之话题。

引子思考

按这种方法,是不是可以把原文放到2002年高考作文题“规则”,2005年作文题“安”“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双赢的智慧”等话题作文中呢?

答:可以,胡乱开发本身就是违反规则的行为。添加副标题为“不遵守生态规则的后果”;本来桃花源人相安无事,但自从来了一批开发者后,桃花源人的日子不能安宁了,可添加副标题为“今安何在?”;……

作题训练

请试用标题连接法将下面的优秀作文按所给话题进行改写。

原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落 榜

天色尚早,一大群人已经挤在榜前,一个个像鸭子被掐着脖子似的张望着,只见那榜上“薄松龄——县、府、道三试第一”赫赫显眼。

“不知这蒲松龄何许人也,竟然被施闰章主考评价为‘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将一时富贵丑态全都写活了’”一个人指着榜说道。

“施闰章可是一名大文学家,居然对此人评价如此之高,想必蒲松龄日后前途似锦呀!”旁边的人应和着。

“哼,我看未必,听说这个蒲松龄并未按八股文之格式来写,他今天能登科在我看来不过是个意外,日后……”又有一个人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而此时的蒲松龄正心花怒放。他今年尚不足19岁,第一次来参加秀才考试就得了县、府、道三试第一,正如那人所说的——前程似锦,也难怪蒲松龄一路哼着小曲如醉如痴地荡回家去。

眼看乡试日期迫近,蒲松龄便急急准备好行囊去参加考试。大家都相信蒲松龄此去必是金榜题名了。

说来也是,蒲松龄接过文章题目,顿时文思泉涌,行云如流水,下笔走飞龙。他时而揣摩文句词藻,时而引经据典,不消多大功夫,一篇佳作便一挥而就。细细品味文章蒲松龄自己也禁不住赞叹起他的文采,心想这次中举想必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料想呆在考场也没有益处,便早早交了卷子自信十足地走出了考场。

“考得如何?”在外等着的人们争着问道。

“笔随心走,一气呵成。”蒲松龄笑着回答。而众人已明白了八九分。

日月如梭,转眼间到了发榜的日子。又是大群的人围着。蒲松龄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却连有关自己的半个字都没有找到。蒲松龄心中诧异,只好垂头丧气地准备回家。

“为何院试第一的蒲松龄榜上无名?”有人不解。

只见那个曾经把半句话咽回去的人站了出来,摇着头,感慨道:“上次院试是因施大文学家主考,他爱才惜才,虽然蒲松龄没按八股文来写,但仍给了头名,从才学看,登科虽是出人意料,但也是情理之中。可这样的好事毕竟很难再遇到。纵然蒲松龄文采非凡终究离开了八股文的格式,落榜岂不是合情合理?”

众人点点头,唯独蒲松龄摇着头黯然离开……

改写话题: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作题对策(二) 首尾调整法

——翻手为云覆手雨

对策说明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调整了开头,就相当于调整了文章的一半;而“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把结尾的重要性提到纲的高度,因此,如果再来个首尾呼应,即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迅速达到变题的效果。不信,请看以下二文,同一题材,变动首尾,话题各异。

话题一:人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读王实甫的《西厢记》,我深深被该剧中莺莺和张珙的爱情力量所打动。综观该剧莺莺和张珙爱情走向,实在是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如果拿“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他俩的爱情,那么,他们之间从相识、相爱、离别、团圆的人生故事,正印证了这一点。

书生张珙在普救寺和前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相遇,彼此一见倾心,这可谓是爱情的“凤头”。人生难得一知己,更何况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为了能与莺莺亲近,张珙决定不赴京赶考,寓居于普救寺的西厢房。谁知叛将孙飞虎率兵包围普救寺,要抢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谁能退贼兵,就把女儿嫁给谁。这个难题也成了张珙与莺莺爱情婚姻的“猪肚”人生。为了圆上与莺莺的爱情之梦,张珙挺身而出,写信与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杜将军击退了孙飞虎,这桩婚姻大事应该圆满地画上句号。可是老夫人却违约赖婚,害得张珙因失望而病倒。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毅然与他私定终身。虽然,夫人得知后勃然大怒,但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她无计可施,被迫许嫁。这样,总算成功了吧!可是,万万想不到,老夫人硬是要张珙应试得官才能成亲,真是一波三折。如许离愁,《长亭送别》一折,便为见证。

再说莺莺的愁苦。“端正好”这段曲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个“泪”字,将暮秋景色沾满了泪水,染红了秋林。唱出了莺莺离愁别恨所造成的痛苦心情。封建礼教、功名利禄以及老夫人的势利残酷,加之男尊女卑的思想,莺莺除了离别的苦痛之外,她还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妻”,使自己“化作望夫石”。老夫人重申以中状元作为当女婿的条件,崔张二人的分离是老夫人一手造成的——人间的“天河”。从此,他俩的爱情婚姻又被隔开了。

如果说“长亭送别”是崔莺莺和张珙爱情婚姻过程的“猪肚”,那么,张珙最后中了状元,与莺莺正式结婚,就是他俩“豹尾”式的婚姻结局。要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剧情?一句话——这是反封建反礼教的彻底胜利,“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旨代表了人民的心声。

话题二:诚信

莺莺与张珙大团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守信,是君子之美。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坚强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严。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读王实甫的《西厢记》,我从该剧莺莺和张珙豹尾式爱情中了解到“守信”这一精彩之笔。

原来书生张珙在普救寺和前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相遇,彼此一见倾心。为了能与莺莺亲近,张珙决定不赴京赶考,他寓居于普救寺西厢房。叛将孙飞虎率兵包围普救寺,要抢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谁能退贼兵,就把女儿莺莺嫁给谁。为了圆上与莺莺的爱情之梦,张珙挺身而出,写信与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杜将军击退了孙飞虎,这下张珙和崔莺莺该喜结良缘了。可是,老夫人却违约赖婚,害得张珙因失望而病倒。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毅然与他私定终身。夫人得知后勃然大怒,但是两人的爱情已成事实,她却无计可施,被迫许嫁。可是老夫人硬要张珙应试得官才能成亲。

再说莺莺的愁苦。“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此曲唱出了莺莺因为老夫人不守信所造成的与张生离愁别恨痛苦的心情。莺莺除了离别的苦痛之外,她还担心张生也不守信——“停妻再娶妻”,使自己“化作望夫石”。古人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可见莺莺是多么注重诚实守信啊!老夫人重申以中状元作为当女婿的条件,崔张二人的分离是老夫人一手造成的。所以,作者在剧中浓墨重彩描写莺莺的心理活动。她既恨自己的母亲不守诚信,又害怕张生一旦中举会毁弃她俩私定终身的诺言,真是左右为难。

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并没有将老夫人写得彻头彻尾的不诚信,而是给读者和观众一个惊喜。从全剧结尾的情节来看,张珙最后中了状元。终于和莺莺正式结为伉俪。这既是老夫人回心转意的守信,也是张珙爱情坚贞的守信。莺莺和张珙“豹尾”式的婚姻结局,证实了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策解密:调整开头与结尾

开头一动,牵引主题;文尾一摆,升华主旨;首尾互动,主题掌控。

(1)究话题特质,抓题纲主体

话题实质是指话题的属性。题纲主体是指最能体现这一话题性质和文章主旨的人、事、物,把它放到纲的位置重点叙述描写说明或议论。

文一话题实质:过程论。作者把张、崔的恋爱过程提到纲的位置,并以“凤头、猪肚、豹尾”作喻,赞扬了张、崔完美婚姻对封建礼教制度的彻底反抗;文二话题实质:品质观。作者把最能体现这一品质问题的崔母(对待婚姻的前后态度)和张珙(考中状元回来完婚)作为叙述和议论的重点。

(2)开头破题,结尾收题。

破题指开门见山点破主题;收题指作好总结回收主题。注意:细节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主题不同,叙、议有别(参考两篇作文倒数第二段的区别)。

作题训练

请用以下这篇文章作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北京的符号”。

原话题:说“安”

说“安”

——慎选“安”字

提起“安”字,你多半会看到国人微笑的脸,是啊,有谁不喜欢“安”呢,“安”就代表了稳定,代表了幸福,至少国人多是如此看的。

这时想起了一个王朝的都城——长安。这座都城,古老却蓬勃,清淡而辉煌,它是大唐历史的见证,它有着动听的寓意——“长治久安”。在这个“长治久安”的都城中,唐王朝的统治者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大业,成就了大唐在历史中的盛世,缔造了中国在世界的辉煌。而长安,仍然是静静地矗立,即使它当时的繁华,纵然在百年的历史中也有过动荡,它仍矗立着,宠辱不惊,因为它的名字中充满了人们的希冀——“长治久安”,因而我们说,“安”字绝妙。

人们希望获得“安”,历代的统治者也在努力制造一个“安”的局面。

然而,真是“安”吗?为何我耳边总在回响着屈原哀怨的绝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什么呢?求君主的圣明,求百姓的福祉,求国家之“安”。为何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位僵卧孤村的老者,那是陆游在吟诗吧,虽然“镜中衰鬓已先斑”,却仍挣扎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至死仍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而他不知道,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一隅之“安”,在那风景如画的临安,哈,恰又是一个“安”字,只可惜是“临时安定”。

那个在不安中求安的宋朝啊,易安居士携所有家当追随朝廷,而最后也只得叹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只是那执政者不是“人杰”,更不会,也不愿做“鬼雄”,他只愿在风雨飘摇中“一晌贪欢”,莫“辜负了窗前月明”就好。

于是我感叹,从古到今,国人一直在追求“安”,可能真如鲁迅所述,即使只是做奴隶吧,只要有安定的环境,那也是万幸了,所以我们一直坚信“跟着安定走,幸福向你招手”吗?所以我们可以抛弃土地,抛弃尊严吗?所以在动荡的晚清,我们签下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吗?

不要因为“安”而丧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我们喜爱“安”,然而我们也要提防“安”,不要因一晌贪“安”,而蒙敝了双眼。想吾泱泱大国,几千年基业,定要将“安”字慎选。

改写话题: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作题对策(三) 观点变换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策说明

观点即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乃文章之灵魂、立意之决策者,浓缩立意之精华。中心论点一变,立意自然改变。立意改变了,文题岂有不变之理?

“观点改变文题变”的依据在于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可横论“此”,亦可纵论“彼”;可正说“是”,亦可侧议“非”。作者似处泰山之巅,或俯览众山小,或仰可摘星辰;或侧视峰壁削,或直观风云变。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成岭还是成峰,转轴在于“考题”。

固06年世界杯德胜阿输意时,足球评论员说:“意大利队打败东道主靠的是实力。”(谈的是实力,重心在意大利)而阿根廷球迷说:“意大利踢的是本土,否则阿根廷也能赢。”(说的是条件,重点在阿根廷)

话题:家庭教育

文一: 人生经不起“设计”

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生命,初生的婴孩由父母呵护着,父母也希望他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年轻的父母为了这个婴孩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整日奔波劳累,那个婴孩在父母的设计中慢慢长大,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预定的轨道,一路鲜花、掌声伴他走过,没有经过荆棘、坎坷——荆棘已被父母手中的镰刀砍去,坎坷已被父母填平。他很优秀,是一个人才,却很脆弱,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惊涛骇浪。

父母在繁忙之中所做的“设计”会有纰漏,从而导致出现挫折。挫折对于常人来说只是小小的困难,只需稍微坚强就能挺过去。但对习惯于被设计的他来说可就难了。从此一个花季少年沉沦,一个本应灿烂的人生失去了光彩。他的父母对此束手无策,这是他们意料之外的。

雕琢了的人生很绚丽却也很脆弱。

父母不必像设计盆景般的设计子女的一生,因为人生经不起设计,人生没有草稿,一遍过后便无法回头。

“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没有回程的车票。”在这次旅行当中最重要的是把人生交给我们自己,即使前面有荆棘、惊涛骇浪,也让我们自己去闯,在惊涛骇浪中显我们的本色。历经坎坷,放出异彩,这才是人生,一个完整的人生,一个由成功、失败、困难、磨难整合起来的人生。

盆景般的人生,绚丽夺目,却更似盆景般脆弱。

人生不是盆景,我们也无需盆景般的人生。

父母的设计,雕琢源自于一个“爱”。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他们无不希望子女有一个灿烂的人生,然而灿烂的人生,只有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能实现。

父母如果真的爱我们,就把人生交给我们自己。让我们冲向蓝天,在蓝天接受风雨的锤炼。我们的双翼飞过高山、沙漠、大海、森林去寻找我们的人生;如果真的爱我们,就将人生交给我们,让我们自己掌舵,在礁石之间穿梭,在惊涛骇浪中磨砺,这样的人生才是我们的人生。

人生经不起“设计”,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把握人生。

文二: 人生需要“设计”

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生命,父母就多了一份希望和责任。他们要为这希望付出一切,孩子也就在希望中寻找人生的真谛。父母自然知道年幼的子女还经不起岁月的磨难,贸然放子女去飞,无疑会伤害了子女。他们为子女设计人生,用手中的镰刀砍去荆棘,用粗糙的双手填平坎坷。

但是,父母更知道,如果让孩子永远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即使给他掌声,给他快乐,扶他成功,孩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路,不可能有自己的掌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成功。子女只是温室中的花朵,定然经不起风吹浪打。

于是,父母为子女设计坎坷、荆棘、磨难、痛苦、挫折,让子女在路上去寻找人生的含义。

挫折很快出现,子女开始束手无策,慌忙寻求父母帮助。可是,父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给你造成了船和桨,你要去遨游,划桨就靠你自己了。”

望着父母坚毅的目光,子女认为父母不再爱自己。哭闹过后,子女只能试着面对一切。

子女记着父母的教诲“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没有回程的车票”,他们说:“把人生交给我们自己,即使前面有荆棘、惊涛骇浪,也要自己去闯,闯过惊涛骇浪才会拥有自己的人生。”他们走在荆棘坎坷之中,接过镰刀去劈荆斩棘,接过船桨去划小船,遍尝失败、困难、磨难……

开始是艰难的。他们遍体鳞伤,身心俱疲。回头一望,见到父母关怀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他们明白了……他们更奋勇前行。

父母欣慰地笑了。

父母的设计,源自一个“爱”。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无不希望子女有一个灿烂的人生,所以他们设计了风雨、坎坷,让子女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成长。

孩子们冲向蓝天,在蓝天之中接受风雨的锤炼;张开双翼,飞过高山、沙漠、大海和森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掌舵,在礁石之间穿梭,在惊涛骇浪之中航行,绽放出人生夺目的光芒。

这都是父母真爱子女,精心“设计”子女的人生,这是爱的“设计”,这正是子女需要的。

对策解密:转换内涵,变换角度

转换主旨词“设计”的内涵,达到变换角度的目的。角度一变,文题改变。

文一是“不因材施教”的“设计”,这是站在“父母溺爱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文二只将“设计”的内涵扭转为“呵护的同时更给予真正的设计——坎坷、荆棘、磨难、痛苦、挫折……”,角度立即发生转向——“父母教育孩子”,角度一变,文题实现。

变题训练

请把下文的观点由“爱得不当,也是一种伤害”,变为“正当的爱,是一种爱护”。

火柴姑娘遭遇风婆婆

月光如银,洒落到海滨的沙滩上,洒落到风婆婆的发髻上、眉宇间,凉凉的。风婆婆刚刚从海面上救了一条渔船,受到了渔民顶礼膜拜,正洋洋得意地跳着老人迪斯科,猛然看见草地上火柴姑娘头上着火了,说时迟,那时快,风婆婆赶紧轻嘘一口气,将火吹灭了,关切地说:“小姑娘,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自焚啊,我要是再晚来一步,你就化为灰烬了,还不快来谢我?”火柴姑娘含着眼泪哽咽着:“风婆婆,你可把我害苦了!”“什么?我害了你?你,你,你把我的一片好心,全当成驴肝肺了!这年头,唉……”火柴姑娘捂着烧伤的半边头,悲咽着:“我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啊,我所追求地就是把我的光和热全部释放出来,让我的生命在花草木中得到延续;可现在,我变成废物了!”听了火柴姑娘的一番话,风婆婆一时呆住了,“看来,爱的雨露也不能滥施啊!”去年夏天,风婆婆看到庄稼地干涸得张开大口,便邀来了雨婆婆一起布云行雨,当时自己猛吹,一时间乌云翻滚,风雨交加,田里满了,塘堰满了;看着树木庄稼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的样子,风婆婆更来劲了,又猛吹了一阵,一阵狂风暴雨直刮得天翻地覆,滂沱大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只见江河泛滥,江水滔滔,天地间一片汪洋,田毁房倒,人畜在水流中漂浮挣扎,真是惨不忍睹啊!一念之差,铸成了大错。风婆婆看着火柴姑娘纤弱的身躯在草地上瑟瑟颤抖,心里顿生一股愧疚之情,关切地说:“对不起,火柴姑娘!我原本想帮你,没想到反而害了你。”火柴姑娘从草丛中探出半边头来安慰风婆婆说:“风婆婆,你也不要太责怪自己,比起我的兄弟姐妹来,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他们不是中途夭折,就是因潮湿而难以燃烧,我总算燃烧过一次啊!”风婆婆感动地说:“快别说了,孩子!一切都是我的错。唉,想不到献点爱心也这么难啊!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的心愿得以实现!”火柴姑娘望着满是皱纹的风婆婆亲切地说:“风婆婆,我送您两句名言,保管您再也不会犯错误了。鱼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说:‘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风婆婆高兴地说:“我懂了……”

夜深了,更深了。月儿,从漆黑的海底浮上来了。远处山谷里,一群年轻人正围绕着一堆篝火在跳舞,风婆婆攒足一口气,将火柴姑娘轻轻托起,送进正熊熊燃烧的篝火中……月儿,更亮了,黑夜,更静了。天幕上,一颗新星格外明亮。

作文对策(四)情境添置法

——绣花添蝶楚留香

对策说明

绣花大王说:“如果你想点亮众人的眼睛,花绣得楚楚动人就行;如果你还要牵引众人的鼻子,那就赶紧再添一只蝴蝶吧!”

《星星与月牙儿》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故事登上荧屏时,有心的观众发现剧中多出了一个滑稽军官。这不是对老舍作品的改编与侵犯吗?然而,观众不仅没有提出任何批评,反而更为新的情境大声叫好!因为它使旧制度的荒诞主题变得更加突出可见!显然,编剧在老舍的“绣花”之外再添加了“军官”这只“蝴蝶”。

考场作文中的情境添置是指,在不违背客观逻辑的前提下,对考前已备作文添“绣”额外情境,从而调动阅卷考官的鼻子,使主题由“花美”引向“花香”,最终实现考场迁移。

原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

还是那枝梅花

——读陆游《卜算子?咏梅》有感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20岁。驿外断桥边。黄昏。

寒风凛冽,刺透心扉。缭绕的寒气云霭,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顺着这幽暗的小路,眼望着心爱的人儿含泪离去。一年多来,朝夕相处,情投意合,妻子的音容笑貌,清晰地烙印在你的心中。不曾有过争吵,脸都没红过。“何意致不厚,为母所驱遣?”妻子的那一声质问,你无言以对。是啊,你又该去问准呢?问苍天,问流水,又有谁能解你心中的块垒?此情谁寄,今宵寂寞谁人能知?

雨雪飘飞,泪水和着雨水,踽踽独行。少年的你,已是步履蹒跚。在清冷的旷野,寒风吹拂,传来阵阵幽香。猛然望去,残雪中一枝梅花绽开。

陆游29岁。京都临安。正午。

寒冬将去,残雪消融。乍暖还寒时节,赶赴京城,参加你期盼已久的科举考试。你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抱定“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人生理想,想把自己卑微之躯,投身国难,报效朝廷。一腔热血,涌上心头。你健步走上前,拥入万人攒动的人群。

痛苦沮丧,无语独立。你自信能高中榜首,到头来却名落孙山。其中的原委,你似乎已有预感。因为你的答卷上怒斥了当朝的投降派。满腔的报国之情,顿时化作倾盆大雨。

周围的人群退了下去,吵嚷的门庭又归于沉寂,低头看零乱的地面,一枝被踩得七零八落的花就在你脚边,俯首拾去。哦,又是那枝梅花。

陆游85岁。山阴家中。早饭后。

久已抱病卧床的你,静静地坐在藤椅上。初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的地上,有一丝的眩目。远方的炮声的钝响,把你带回到弥漫硝烟的战场,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惨烈的厮杀,满地狼籍,映衬着的你炉火般的面庞。千里挺进,八面战旗飘扬,满身的疲惫掩抑不住你内心的喜悦与欢畅。昨夜的杀伐之音尚未散去,今日放逐之命犹未收回。几度被贬,从临安到山阴,从山阴到夔州,千里流逐,只因为你反对屈辱求和。

尘满面,鬓如霜。欲说心事,谁人话凄凉。猛然惊醒,干枯的眼角,泪痕依稀。屋外传来孙子的叫声。勉强支撑着身体,蹒跚至门前,低声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去春又来。院子里你精心栽种的梅花,已是花红已过,残枝犹存。

放眼望去,啊,还是那枝梅花!

一枝梅花承载了你生命的不幸与磨难,寄寓了你不屈的精神品格,浓缩着你难忘的复国之梦。

简评:作者巧妙借用陆游诗中的梅花为线索,选取诗人一生中的三个典型片段,演绎其不屈、高洁、执着、爱国的一生。梅花与诗人人格合为一体,主题与诗歌相得益彰。构思精巧,立意深刻,主题鲜明。

改写话题:问

懂 你

人生的寂寞在于所有的心灵扣问都无谁能解,直到你发现懂你的人就在那……

——题记

陆游20岁。驿外断桥边。黄昏。

寒风凛冽,刺透心扉。缭绕的寒气云霭,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顺着这幽暗的小路,眼望着心爱的人儿含泪离去。一年多来,朝夕相处,情投意合,妻子的音容笑貌,清晰地烙印在你的心中。不曾有过争吵,脸都没红过。“何意致不厚,为母所驱遣?”妻子的那一声质问,你无言以对。是啊,你又该去问准呢?问苍天,问流水,又有谁能解你心中的块垒?此情谁寄,今宵寂寞谁人能知?

雨雪飘飞,泪水和着雨水,踽踽独行。少年的你,已是步履蹒跚。在清冷的旷野,寒风吹拂,传来阵阵幽香。猛然望去,残雪中一枝梅花绽开。

陆游29岁。京都临安。正午。

寒冬将去,残雪消融。乍暖还寒时节,赶赴京城,参加你期盼已久的科举考试。你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抱定“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人生理想,想把自己卑微之躯,投身国难,报效朝廷。一腔热血,涌上心头。你健步走上前,拥入万人攒动的人群。

痛苦沮丧,无语独立。你自信能高中榜首,到头来却名落孙山。这其中的原委,其实你心底也是十分清楚的。因为你的答卷上怒斥了当朝的投降派。可是,问苍天,问流水,你满腔的报国之情又有谁人能解?

周围的人群退了下去,吵嚷的门庭又归于沉寂,低头看零乱的地面,一枝被踩得七零八落的花就在你脚边,俯首拾去。哦,又是那枝梅花。

陆游85岁。山阴家中。早饭后。

久已抱病卧床的你,静静地坐在藤椅上。初春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的地上,有一丝的眩目。远方的炮声的钝响,把你带回到弥漫硝烟的战场,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惨烈的厮杀,满地狼籍,映衬着的你炉火般的面庞。千里挺进,八面战旗飘扬,满身的疲惫掩抑不住你内心的喜悦与欢畅。昨夜的杀伐之音尚未散去,今日放逐之命犹未收回。几度被贬,从临安到山阴,从山阴到夔州,千里流逐,只因为你反对屈辱求和。

尘满面,鬓如霜。欲说心事,谁人话凄凉。猛然惊醒,干枯的眼角,泪痕依稀。屋外传来孙子的叫声。勉强支撑着身体,蹒跚至门前,低声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时,院内传来风吹花落的吟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你寻声望去,啊,还是那枝梅花!那枝你精心栽种的梅花啊,那枝承载你生命不幸与磨难,寄寓你不屈与执着,浓缩你复国之梦的梅花,正穿过花枝摇曳飘下……从此,你不再寂寞。

对策解密:添加新情境

①在开头添设题记,既是点题,又是开启“问”的话题。

②一段中已有“问苍天,问流水……”与“问”有关的句子;二段中添设“问”的相似情境,增加话题份量。

③把原文开头的诗歌移置最后,作为新的情境出现,既是对诗人“问”的回答,又与题记呼应,再次点题。此时,话题的重心完全实现由赞美诗人的不屈、高洁、执着转向“问”的话题,表达了唯有梅能解陆游寂寞,唯有梅能懂诗人寂寞的主题。

对策关键词:

(1)谁?谁是承担情境添置任务的主体?如《星星与月牙儿》中的滑稽军官、本文中的陆游与梅。主体须能为话题迁移服务;

(2)做什么? 即情境设置。设置灵感从找话题关键字开始。如“问”、“我想握住你的手”中的“握”字等。设置时一般有正、反、侧面衬托。如以蝴蝶侧面衬托花香;以滑稽军官烘托旧制度的腐朽黑暗。本文则以“问苍天、问流水”及“梅花落地时的吟唱(隐含‘对问的回答’之意)”来表现陆游对自己心灵的扣问及寻得“知己”(梅)读懂自己的故事主题。

(3)怎么做?情境添置的原则:以载体为主体,情节贯通,且不能违背大的史实背景及损害故事固有的事实逻辑。如,本文添置不能有任何曲解主人公高尚人格之嫌疑。

(4)做得怎样?添置完毕后,从头到尾感受一下,话题迁移是否完整实现?必要时综合其他手段,如修改标题,添加题记等。

引子思考

⑴情境添置法有何局限性?

答:①多适用于叙事类作文,而对于说明文与议论文则显得力不从心;②情境添置要为主题和话题迁移服务,并且要求情节贯通,逻辑合理,这就增加了添置的难度,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与故事训练。

⑵情境添置时在原文中一时找不到添置的载体作主体怎么办?

答:可以临时虚构,《星星与月牙儿》的军官不就是临时虚构的吗?

⑶试改写《懂你》,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答:比如,以自己为载体,设置情境“我想握住诗人的手”,表达你对诗人寂寞人生的理解,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等。

作题训练

将下面情境添置到后文“转折”中去,使“转折”意韵更加丰富。

情境片段:灯下

灯下,一片寂静。黄晕的灯光涂撒在书桌上,照亮了一摞摞参考资料、一张张模拟试卷。桌右角,是翻扣着的英语阅读;左面,半卷着未作完的数学卷子;正中,摊开着物理练习册。书页松弛地展开,有点像阳光下的白沙滩;它被侧翼的阴影烘托着,被下面堆积的本册托举着,又像在尽情承受光的沐浴。红笔、蓝笔、直尺、橡皮,散乱地点缀其间;一个物件,一种色泽;一个物件,一只身影。台灯的光泽本是微弱的,但在这静寂的夜,却有些夺目;由橙黄色的灯罩出发,半撑开一柄光晕而微的舞台。妈妈无声地递过一杯热茶,洁净的玻璃杯轻巧地立在白沙滩旁,像一柱亭亭玉立的琥珀。琥珀的光泽晶莹,却又很难看透。从它宁静的液面,飘起一缕淡淡的热气。热气在光伞笼罩下盘旋着,袅袅升起,最终越过光的界限,躲进无边的静夜。我吸吮这馥郁的茶香,吸进满胸的光明……

修改作文: 转 折

父亲是摄影记者,我也爱好摄影。在我家堆叠如山的摄影作品集中,有一册题为“转折”。

作品集中多数是父亲的作品。其中有两幅他最为得意——一幅是一个小男孩转身回首的特写:乱蓬蓬的头发,脏乎乎的小脸,眼泪汪汪,手擦着鼻涕——这是我。父亲说,当时我将满三岁。那天他去郊区,看望插队时的房东,带着我,却完全忘记我的存在。那间房里没有电视,没有玩具,更没有玩伴;两个大人聊得热热乎乎,我被冷落在一旁。父亲后来告诉我,他在和伯伯谈开发乡镇摄影事业的大事,可这和我有什么相干?我生日才只过了两次的!磨唧、哭泣、干嚎,甚至打滚,十八般武艺,全都无济于事,我只有拔脚就走!在陌生的乡间小路上,我趔趔趄趄地奔着,现在已全然不记得路边风物、心头感受,很可能只是一片空白。父亲不远不近地跟踪着我,以他专业摄影师的敏锐,拍下了我停步转身的刹那。细看照片,那一瞬间我的神情极其微妙:悲戚委屈中渗露着开朗和宁静,闪闪泪光里透射出喜悦的神采。

父亲曾郑重解释:这是你由懵懂到理性的人生转折啊。是啊,当时的大情小节我已全部忘却,但转身回首间,似有天光开窍,却依稀在心……

又一幅是父亲的得奖作品,照片上横写四个大字:“小平,您好”——父亲在国庆游行时拍的一张新闻照片。画面不用细说,大家都很熟悉。我问父亲,这张照片为什么不放进“庆典”“佳构”或“金奖”,不放进那些名目更辉煌的册子?父亲反问,你不觉得“转折”更伟大些吗?中国喊了几千年“万岁”,皇帝倒掉又喊了几十年。直到“小平,您好”才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从此,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万岁”,不可能在用于十几亿炎黄子孙中的任何一个个人;从此,“万岁”,才可能真正属于神州大地和中华民族。是啊,在这平平实实四个字的背后,分明矗立着一位历史性人物的伟岸身形,奔涌着一代青年学子推卷起的时代洪流……

作品集中也有少量我的作品,其中有一幅照片有点模糊,是我从电视荧屏里抢拍下的。那天,在沈阳五里河足球场,中国队如能战胜阿曼队,就将提前出线,实现走向世界的伟大转折。我早早地支好脚架,调好焦距,对准荧屏……

只见范志毅门前抢点,狮子甩头,将球摆渡给埋伏门前的郝海东,海东就势一蹴,皮球轻轻巧巧,滚入网窝。历史性的转折实现了!“郝董”高擎手臂,做出V形手势,同伴们从四面跑来祝贺。我突然注意到,范大将军也奔跑过来,郝、范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国足球积怨甚深的两员主将,一笑泯恩仇!五里河体育场,欢声雷动,灯如白昼!我按动快门,捕捉下这拥抱的特写,这颇有象征意义的镜头。是啊,正是中国足球的“将相和”,打造了中国足球历史性的转折……

转折常有,感悟为难:一个转折,一级台阶;一次感悟,一层升华——写在摄影作品集扉页上的话。

作题对策(五) 序言普适法

——换汤换勺不换药

对策说明

有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你信不信?

病乃作题之病。作题,“捉题”也。平日作文,文思泉涌;临场作文,文思枯竭,即患作题之症。作题百种,固病症百种,百乃多之意。

药即文体之药。文体,文章体裁也。求药四方,顽固不灵,只因每换一题需换一法,或标题连接,或主词更替,或添置情境,或观点迁移。何法普适?固聪明人巧设老实法:勤练一种文体,即作百篇之题。

一种文体套用百篇之题,真可谓“换汤换勺不换药”!赶紧问:何也?答曰:“书序”。

原话题:诚信

序散文集《诚信人生》

翻开这本集子,一种久违的温馨扑面而来,令人不忍释卷。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如此认真地对待这“诚信”二字了,人们已经习惯了尔虞我诈,已经适应了对真实、对诺言的背叛。因此,《诚信人生》就像荒原里的一汪清泉,大海中的一片孤帆,让人看着这一行行平和而干净的文字,心里有种酸酸软软的感觉。

一页页翻过去,温馨的感觉逐渐变成笼罩全身的震撼,我可以感到心灵的颤抖,而那颤抖,一半纯属个人,与他人无干。

“我是个‘诚信’的人吗?”——我自问。书翻到了这一页,文章题目叫做《人生渡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走到了一个渡口,身上背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船行海上,忽然掀起浪涌,险象环生,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活命,年轻人思之再三。将“诚信”丢了下去。

如果换了我,我会丢哪一个呢?——我再次扪心自问。

然而,作者却替我作出了答案,在《风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其实就像一只风筝,是鹰是麻雀总要飞上天才知道。然而,不论飞得多高、多远,总要有一根线连着大地,才不致失去依托,迷失方向。而这根线,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不可或缺的“诚信”精神。有了它,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得到信任的心和真诚的情。如若失掉了“诚信”精神,就将失掉作为一个好人应该得到的尊重和支持。试想,谁会相信一个断线风筝的承诺呢?看到这里,我审慎地扪了一下自己的心:还好,那根线还在。是啊,关爱、友谊、真诚以及其他人生至美至珍的情感,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源头:诚信。好好守护那根线那个背囊吧,风雨飘摇时千万别丢弃它,它会带你安渡险滩,飞向至善至美的境界。

替人写序,却写出这篇“散文”。也罢,权作是面向满园春光开的一扇小窗,无尽的美景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欣赏吧。

是为序。

二00一年七月七日十一时三十分

于京华?诚信中学考场

改写话题:意气

序散文集《意气人生》

翻开这本集子,一种久违的温馨扑面而来,令人不忍释卷。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如此认真地对待这“意气”二字了,人们已经习惯了遭遇困难时的消沉,已经适应了对意志、气概的背叛。因此,《意气人生》就像荒原里的一汪清泉,大海中的一片孤帆,让人看着这一行行平和而干净的文字,心里有种酸酸软软的感觉。

一页页翻过去,温馨的感觉逐渐变成笼罩全身的震撼,我可以感到心灵的颤抖,而那颤抖,一半纯属个人,与他人无干。

“我是个‘意气风发’的人吗?”——我自问。书翻到了这一页,文章题目叫做《人生渡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走到了一个渡口,身上背着“健康”“美貌”“意气”“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船行海上,忽然掀起浪涌,险象环生,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活命,年轻人思之再三。将“意气”丢了下去。

如果换了我,我会丢哪一个呢?——我再次扪心自问。

然而,作者却替我作出了答案,在《风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其实就像一只风筝,是鹰是麻雀总要飞上天才知道。然而,不论飞得多高、多远,总要有一根线连着大地,才不致失去依托,迷失方向。而这根线,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不可或缺的“意气”。有了它,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得到无畏的勇气与精神的支柱。如若失掉了“意气”,就将失掉作为一个能人应该得到的成功与荣誉。试想,如若丧失了意志力,困难怎会向你低头呢?克服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啊!看到这里,我审慎地扪了一下自己的心:还好,那根线还在。是啊,勇敢、决心、毅力以及其他一切战胜困难的武器,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源头:意气。好好守护那根线那个背囊吧,风雨飘摇时千万别丢弃它,它会带你安渡险滩,飞向不断成功的彼岸。

替人写序,却写出这篇“散文”。也罢,权作是面向满园春光开的一扇小窗,无尽的美景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欣赏吧。

是为序。

二00七年七月七日十一时三十分

于京华?意气中学考场

对策解密:①找准立意。“诚信”是一种境界,“意气”也是一种境界。本文立足于“意志”“气概”“意气风发”的义项,说明意志对于成功之不可或缺。②把“诚信”撤换成“意气”,注意适当地修改只与“诚信”相关的句子。

改写话题: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眼。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序散文集《完美人生》

翻开这本集子,一种久违的温馨扑面而来,令人不忍释卷。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如此认真地对待这“完美”二字了,人们已经习惯了固有缺点的存在,而忘了新的自我辉煌的开创。因此,《完美人生》就像荒原里的一汪清泉,大海中的一片孤帆,让人看着这一行行平和而干净的文字,心里有种酸酸软软的感觉。

一页页翻过去,温馨的感觉逐渐变成笼罩全身的震撼,我可以感到心灵的颤抖,而那颤抖,一半纯属个人,与他人无干。

“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吗?”——我自问。书翻到了这一页,文章题目叫做《人生渡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走到了一个渡口,身上背着“健康”“美貌”“追求”“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船行海上,忽然掀起浪涌,险象环生,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活命,年轻人思之再三。将“追求”丢了下去。

如果换了我,我会丢哪一个呢?——我再次扪心自问。

然而,作者却替我作出了答案,在《风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其实就像一只风筝,是鹰是麻雀总要飞上天才知道。然而,不论飞得多高、多远,总要有一根线连着大地,才不致失去依托,迷失方向。而这根线,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有了它,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勇气。如若失掉了“追求”精神,就将失掉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得到的进步与享受成功的权利。试想,天下何来白吃的午餐呢?看到这里,我审慎地扪了一下自己的心:还好,那根线还在。是啊,成功、荣誉、人生价值以及其他一切令人惊羡的果实,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源头:追求。好好守护那根线那个背囊吧,风雨飘摇时千万别丢弃它,它会带你安渡险滩,飞向至善至美的境界。

替人写序,却写出这篇“散文”。也罢,权作是面向满园春光开的一扇小窗,无尽的美景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欣赏吧。

是为序。

二00七年七月七日十一时三十分

于京华?追求完美中学考场

对策解密:①找立意。星星本身不完美,但它却让人们看到它完美的体现,是因为它在努力地折射太阳的光辉。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说明人不应消沉于固有的缺陷,而应该像星星一样,找一个发光点,不断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②把“诚信”撤换成“不断追求完美”,注意适当地修改只与“诚信”相关的句子。

改写话题: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成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的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作文。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序散文集《谦逊人生》

翻开这本集子,一种久违的温馨扑面而来,令人不忍释卷。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做人要谦逊,要多向他人学习。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如此认真地对待这“谦逊”二字了。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嫉妒、清高、狂妄,而忘了虚心、谦逊、不骄不躁。因此,《谦逊人生》就像荒原里的一汪清泉,大海中的一片孤帆,让人看着这一行行平和而干净的文字,心里有种酸酸软软的感觉。

一页页翻过去,温馨的感觉逐渐变成笼罩全身的震撼,我可以感到心灵的颤抖,而那颤抖,一半纯属个人,与他人无干。

“我是个‘谦逊’的人吗?”——我自问。书翻到了这一页,文章题目叫做《人生渡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走到了一个渡口,身上背着“健康”“美貌”“谦逊”“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船行海上,忽然掀起浪涌,险象环生,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活命,年轻人思之再三。将“谦逊”丢了下去。

如果换了我,我会丢哪一个呢?——我再次扪心自问。

然而,作者却替我作出了答案,在《风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其实就像一只风筝,是鹰是麻雀总要飞上天才知道。然而,不论飞得多高、多远,总要有一根线连着大地,才不致失去依托,迷失方向。而这根线,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不可或缺的“谦逊”精神。有了它,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会得到尊重的心和帮助的情。如若失掉了“谦逊”精神,就将失掉作为一个好人应该得到的尊重和友谊。试想,有谁愿意接近一个自命清高、自高自大的人呢?看到这里,我审慎地扪了一下自己的心:还好,那根线还在。是啊,能力、学识、智慧以及其他人生难能可贵的优点,都源于一个共同的源头:谦逊。好好守护那根线那个背囊吧,风雨飘摇时千万别丢弃它,它会带你安渡险滩,飞向至善至美的境界。

替人写序,却写出这篇“散文”。也罢,权作是面向满园春光开的一扇小窗,无尽的美景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欣赏吧。

是为序。

二00七年七月七日十一时三十分

于京华?谦逊中学考场

对策解密:①找立意。题目允许“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联想到“谦逊”,说明“谦逊”对于获取学识、能力、才华、友谊乃至成功的重要性。②把“诚信”撤换成“谦逊”,注意适当地修改只与“诚信”相关的句子。

引子思考

既然序言具有普适性,我是不是只记住一篇序言就可以了呢?

答:不可以,原因有三:①设想,全班二十名同学记的全是同一篇序言,阅卷老师连着看时会有什么想法呢?②没有一篇序言适合所有的文题,只能说大多数。如遇到命题作文就更遭了。③考前准备的序言在考场迁移过程中并非简单照搬,也要有所改变,也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因此,只记一种序言是投机取巧,并不可靠。可靠的办法是熟悉不同的序言的写法,并不断练习改编,这样,即便考场考的是命题作文,你练出来的作文水平也足够你派上用场。

作题训练

依照序言改写的方法,把上面的序言再依照下面所给话题进行改写。

改写话题: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方式。(旅游学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疲劳到来之前,适当休息效果会更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愿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对策提示:①找立意,话题中由孔子的“生有所息”联想到“奔跑人生”(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奔跑”喻“不断努力”。②把“诚信”撤换成“努力”,注意适当地修改只与“诚信”相关的句子。

作题对策(六)一文通吃百题

——考场作文七十二变

运用作题思想,一则自学成才的故事能应对2005年几乎所有高考作文题。不信?那就请试看:考场作文七十二变!

话题(一) 2005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价值与位置

文题指引:“价值与位置”这一话题属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既表现人生的追求,也表现价值的定位。在这个题目里,考生应特别注意“适合”一词,因为在对话材料中,结合生活常理,我们寻找位置的原则就是“适合自己”。一切与因“适合自己”而实现自己的崇高价值、崇高理想的事例都可以用。

作题范文

千江有水千江月

他没考上大学,可他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因自惭形秽而自暴自弃。他在咀嚼苦涩之后,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想:既然“ABC”“XYZ”不青睐我,我何必苦苦地追求它们;既然通向大学之路已红灯高悬,我为什么还要违规硬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条条大道通罗马。著名作家柳青说“有志气的青年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步履,踏出自己壮丽的人生”,我选准合适的位置,走自己的路!

他不再补习,真诚地与老师、同学和校园道一声珍重,然后走进自己特有的“大学生活”。不复读,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他想,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何况年少幼稚、知识匮乏的我?学习是一生的内容,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他不会再疲于应付那八九科的功课,只选择一两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深入钻研。从实用入手,以功利为目的,从基础学起,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务必以自强的精神和力量帮助爸爸,使其过于劳累的腰身能挺直一些;一定用自立的骄傲和自豪安慰妈妈,让她少生几根白发、多添几副笑容。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奋斗。不随千军万马冲锋过桥,却要自己闯世界、走另路,这路必然充满艰辛,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逆境的位置之上了。然而,他坚信: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只有“破釜沉舟”了,“百二秦关”才能“终属楚”。只要位置合适,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于是经过两年努力,他这滴水,映出了那轮自有的太阳;他这只小鸟,唱响一曲自有的音符;他这块金子,发出了自有的光泽!他成功了,成为方圆百里的名人,在他的带领下,小村成了全县科学种植的示范村。

“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水”,就是合适的生活位置;这“月”,就是在合适的位置上创造出的生命价值。他虽然没考上大学,但他追求他的追求,选择他的选择,走他自己应走的路。他自豪地说:“我不是鲤鱼,成不了‘龙’,所以没能跃过龙门,登上大学殿堂,但我是匹马,是头牛,奔驰在属于自己的原野上。马有马的作为,牛有牛的用场。”

对策解密——做好框架,安插内容

框架是指话题范围,本题框架为“位置与价值”;内容是指现有的作文材料,本题材料为“自学成才”的故事。

“自学成才”乍看与话题不相符,但好在聪明的小作者把它放在“价值与位置”的思维框架中来极其概括地写,这就与话题密结情缘,相关相切了。安插的关键步骤在于“增加主词的重复率”,此文的主词无疑是“位置”与“价值”,因此,只要多方位地表现“正确的位置对价值实现的作用”,这自然就使“自学成才”的内容合理地嵌入了话题所设的框架。

变题思考

所谓“一文万题”,吃透一种材料,可以通吃所有作文题,请放飞思路,写一段话使现有之文与话题对接。

例: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作文。

答:“身边认识的人”都对他似乎都怀着一种“失望”,甚至有的人家教训不听话的孩子就会拿他作例子“再不用功,就和某某一样,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但是,这些传到他的耳里却成了阵阵雷鼓,愈加响烈,便愈加压迫着他的不屈服:“我不相信我考不上大学就真的没有出路!”

题目: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

参考答案

成功之路到底在哪里?这是很多想成功的人都在苦苦追寻的问题。答案?谁知道答案?他知道!他没考上大学,可他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因自惭形秽而自暴自弃。因为,面对人生成功之路,答案不只一条,他

为伊消得人憔悴(参赛文)

社会上说起“90后”,多半会用叛逆、张扬、现实、冷漠等词来修饰,而我虽然是一个“90后”,却偏偏没有“90后”身上的各种“特质”,不用“火星文”,不崇尚“非主流”,不会轻易地被“80后”的文字所陶醉。我仿佛是一个绝缘体,将周遭的氛围隔绝在外,过着与别人不同的青春,在一个尺寸之地,做着自己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追随他的脚步,不愿停滞。我反复吟咏他那一首首小令,从此,他的无奈和愁绪便常常在唇齿边流连。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不谙离情正苦!

他便是容若。虽出身权门,他却肯与身份低微的文人结为莫逆之交;虽是满洲人,他却博古通今,深谙汉学之道,文武相济;虽为权臣之子,他却向往那“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娴致生活。他的淡定,他的点点愁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我想用我的全部青春去寻觅他的脚步,在他走过的林荫小道上缓缓前行,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去盼顾其它。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温柔贤淑,与他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和谐美满。可白驹过隙,仅只三年,原本鹣鲽情深的两人便天人永隔,徒留下一股悲伤——“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天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哀婉沉着,堪比子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本是七夕佳节,而自己却只能悼念亡妻,满腔深情,却不知何以为寄,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现下想来,易安与容若的境地何其相似,同样是生前相亲相爱,同样是独自销魂,“人比黄花瘦”。

他是一个重义之人,他有许多莫逆之交,虽然多为穷酸文人,他却从未轻视他们,还常常伸以援手,没有满汉之见,没有门第之分,有的只是那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顾贞观是他志同道合的挚友,昔日,两人桥头亭下,谈曲赋,论文章,各抒己见,畅叙心中的理想。眼下,友人将行,知己远走,心中自是万分不舍,他在送友人荪友时亦曰:“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风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足见他对友谊的珍视。

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是他的知己该有多好,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一起去探讨人生的哲学与智慧,一起为理想而奋斗。闲暇时,静静地听他吟诵刚写的小令,然后为他拍手叫好。春日,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散落有桃花的水面上兼传羽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他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八旗子弟,是乾清门的侍卫,但是他不想高官厚禄,不想尔虞我诈,不想身陷污浊的官场,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向往策马当歌,无拘无束的日子,他厌倦了宫廷乏味的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这才是他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他不想只当一个侍卫,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想看到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他一样,憧憬着那奢侈的自由,总希望日子能够如自己所想,过得轻松却不乏色彩,讨厌不断复制、单调的生活。我们都喜欢那神奇的大自然,总觉得那是天地的鬼斧神工,喜欢那美妙的山水田园,总觉得它们像一首首奇丽的小诗。

他就是这般博爱,爱妻子,爱朋友,爱自由,爱四季,爱花草,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固执地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他教会我如何单纯地看待世界,做一个博爱的人,教会我如何去追寻自由,追寻理想,他让我了解到海子的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容若便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是他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情尤真挚,至死不渝;“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是他对友人的惦念,情真意切,友谊弥坚;“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情,及时行乐,对酒当歌,即社会上说起“90后”,多半会用叛逆、张扬、现实、冷漠等词来修饰,而我虽然是一个“90后”,却偏偏没有“90后”身上的各种“特质”,不用“火星文”,不崇尚“非主流”,不会轻易地被“80后”的文字所陶醉。我仿佛是一个绝缘体,将周遭的氛围隔绝在外,过着与别人不同的青春,在一个尺寸之地,做着自己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追随他的脚步,不愿停滞。我反复吟咏他那一首首小令,从此,他的无奈和愁绪便常常在唇齿边流连。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不谙离情正苦!

他便是容若。虽出身权门,他却肯与身份低微的文人结为莫逆之交;虽是满洲人,他却博古通今,深谙汉学之道,文武相济;虽为权臣之子,他却向往那“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娴致生活。他的淡定,他的点点愁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我想用我的全部青春去寻觅他的脚步,在他走过的林荫小道上缓缓前行,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去盼顾其它。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温柔贤淑,与他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和谐美满。可白驹过隙,仅只三年,原本鹣鲽情深的两人便天人永隔,徒留下一股悲伤——“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天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哀婉沉着,堪比子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本是七夕佳节,而自己却只能悼念亡妻,满腔深情,却不知何以为寄,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现下想来,易安与容若的境地何其相似,同样是生前相亲相爱,同样是独自销魂,“人比黄花瘦”。

他是一个重义之人,他有许多莫逆之交,虽然多为穷酸文人,他却从未轻视他们,还常常伸以援手,没有满汉之见,没有门第之分,有的只是那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顾贞观是他志同道合的挚友,昔日,两人桥头亭下,谈曲赋,论文章,各抒己见,畅叙心中的理想。眼下,友人将行,知己远走,心中自是万分不舍,他在送友人荪友时亦曰:“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风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足见他对友谊的珍视。

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是他的知己该有多好,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一起去探讨人生的哲学与智慧,一起为理想而奋斗。闲暇时,静静地听他吟诵刚写的小令,然后为他拍手叫好。春日,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散落有桃花的水面上兼传羽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他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八旗子弟,是乾清门的侍卫,但是他不想高官厚禄,不想尔虞我诈,不想身陷污浊的官场,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向往策马当歌,无拘无束的日子,他厌倦了宫廷乏味的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这才是他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他不想只当一个侍卫,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想看到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他一样,憧憬着那奢侈的自由,总希望日子能够如自己所想,过得轻松却不乏色彩,讨厌不断复制、单调的生活。我们都喜欢那神奇的大自然,总觉得那是天地的鬼斧神工,喜欢那美妙的山水田园,总觉得它们像一首首奇丽的小诗。

他就是这般博爱,爱妻子,爱朋友,爱自由,爱四季,爱花草,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固执地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他教会我如何单纯地看待世界,做一个博爱的人,教会我如何去追寻自由,追寻理想,他让我了解到海子的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容若便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是他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情尤真挚,至死不渝;“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是他对友人的惦念,情真意切,友谊弥坚;“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情,及时行乐,对酒当歌,即社会上说起“90后”,多半会用叛逆、张扬、现实、冷漠等词来修饰,而我虽然是一个“90后”,却偏偏没有“90后”身上的各种“特质”,不用“火星文”,不崇尚“非主流”,不会轻易地被“80后”的文字所陶醉。我仿佛是一个绝缘体,将周遭的氛围隔绝在外,过着与别人不同的青春,在一个尺寸之地,做着自己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追随他的脚步,不愿停滞。我反复吟咏他那一首首小令,从此,他的无奈和愁绪便常常在唇齿边流连。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不谙离情正苦!

他便是容若。虽出身权门,他却肯与身份低微的文人结为莫逆之交;虽是满洲人,他却博古通今,深谙汉学之道,文武相济;虽为权臣之子,他却向往那“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娴致生活。他的淡定,他的点点愁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我想用我的全部青春去寻觅他的脚步,在他走过的林荫小道上缓缓前行,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去盼顾其它。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温柔贤淑,与他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和谐美满。可白驹过隙,仅只三年,原本鹣鲽情深的两人便天人永隔,徒留下一股悲伤——“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天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哀婉沉着,堪比子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本是七夕佳节,而自己却只能悼念亡妻,满腔深情,却不知何以为寄,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现下想来,易安与容若的境地何其相似,同样是生前相亲相爱,同样是独自销魂,“人比黄花瘦”。

他是一个重义之人,他有许多莫逆之交,虽然多为穷酸文人,他却从未轻视他们,还常常伸以援手,没有满汉之见,没有门第之分,有的只是那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顾贞观是他志同道合的挚友,昔日,两人桥头亭下,谈曲赋,论文章,各抒己见,畅叙心中的理想。眼下,友人将行,知己远走,心中自是万分不舍,他在送友人荪友时亦曰:“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风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足见他对友谊的珍视。

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是他的知己该有多好,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一起去探讨人生的哲学与智慧,一起为理想而奋斗。闲暇时,静静地听他吟诵刚写的小令,然后为他拍手叫好。春日,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散落有桃花的水面上兼传羽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他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八旗子弟,是乾清门的侍卫,但是他不想高官厚禄,不想尔虞我诈,不想身陷污浊的官场,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向往策马当歌,无拘无束的日子,他厌倦了宫廷乏味的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这才是他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他不想只当一个侍卫,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想看到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他一样,憧憬着那奢侈的自由,总希望日子能够如自己所想,过得轻松却不乏色彩,讨厌不断复制、单调的生活。我们都喜欢那神奇的大自然,总觉得那是天地的鬼斧神工,喜欢那美妙的山水田园,总觉得它们像一首首奇丽的小诗。

他就是这般博爱,爱妻子,爱朋友,爱自由,爱四季,爱花草,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固执地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他教会我如何单纯地看待世界,做一个博爱的人,教会我如何去追寻自由,追寻理想,他让我了解到海子的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容若便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是他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情尤真挚,至死不渝;“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是他对友人的惦念,情真意切,友谊弥坚;“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情,及时行乐,对酒当歌,即社会上说起“90后”,多半会用叛逆、张扬、现实、冷漠等词来修饰,而我虽然是一个“90后”,却偏偏没有“90后”身上的各种“特质”,不用“火星文”,不崇尚“非主流”,不会轻易地被“80后”的文字所陶醉。我仿佛是一个绝缘体,将周遭的氛围隔绝在外,过着与别人不同的青春,在一个尺寸之地,做着自己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追随他的脚步,不愿停滞。我反复吟咏他那一首首小令,从此,他的无奈和愁绪便常常在唇齿边流连。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不谙离情正苦!

他便是容若。虽出身权门,他却肯与身份低微的文人结为莫逆之交;虽是满洲人,他却博古通今,深谙汉学之道,文武相济;虽为权臣之子,他却向往那“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娴致生活。他的淡定,他的点点愁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我想用我的全部青春去寻觅他的脚步,在他走过的林荫小道上缓缓前行,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去盼顾其它。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温柔贤淑,与他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和谐美满。可白驹过隙,仅只三年,原本鹣鲽情深的两人便天人永隔,徒留下一股悲伤——“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天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哀婉沉着,堪比子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本是七夕佳节,而自己却只能悼念亡妻,满腔深情,却不知何以为寄,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现下想来,易安与容若的境地何其相似,同样是生前相亲相爱,同样是独自销魂,“人比黄花瘦”。

他是一个重义之人,他有许多莫逆之交,虽然多为穷酸文人,他却从未轻视他们,还常常伸以援手,没有满汉之见,没有门第之分,有的只是那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顾贞观是他志同道合的挚友,昔日,两人桥头亭下,谈曲赋,论文章,各抒己见,畅叙心中的理想。眼下,友人将行,知己远走,心中自是万分不舍,他在送友人荪友时亦曰:“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风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足见他对友谊的珍视。

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是他的知己该有多好,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一起去探讨人生的哲学与智慧,一起为理想而奋斗。闲暇时,静静地听他吟诵刚写的小令,然后为他拍手叫好。春日,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散落有桃花的水面上兼传羽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他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八旗子弟,是乾清门的侍卫,但是他不想高官厚禄,不想尔虞我诈,不想身陷污浊的官场,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向往策马当歌,无拘无束的日子,他厌倦了宫廷乏味的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这才是他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他不想只当一个侍卫,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想看到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他一样,憧憬着那奢侈的自由,总希望日子能够如自己所想,过得轻松却不乏色彩,讨厌不断复制、单调的生活。我们都喜欢那神奇的大自然,总觉得那是天地的鬼斧神工,喜欢那美妙的山水田园,总觉得它们像一首首奇丽的小诗。

他就是这般博爱,爱妻子,爱朋友,爱自由,爱四季,爱花草,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固执地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他教会我如何单纯地看待世界,做一个博爱的人,教会我如何去追寻自由,追寻理想,他让我了解到海子的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容若便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是他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情尤真挚,至死不渝;“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是他对友人的惦念,情真意切,友谊弥坚;“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情,及时行乐,对酒当歌,即社会上说起“90后”,多半会用叛逆、张扬、现实、冷漠等词来修饰,而我虽然是一个“90后”,却偏偏没有“90后”身上的各种“特质”,不用“火星文”,不崇尚“非主流”,不会轻易地被“80后”的文字所陶醉。我仿佛是一个绝缘体,将周遭的氛围隔绝在外,过着与别人不同的青春,在一个尺寸之地,做着自己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追随他的脚步,不愿停滞。我反复吟咏他那一首首小令,从此,他的无奈和愁绪便常常在唇齿边流连。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不谙离情正苦!

他便是容若。虽出身权门,他却肯与身份低微的文人结为莫逆之交;虽是满洲人,他却博古通今,深谙汉学之道,文武相济;虽为权臣之子,他却向往那“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娴致生活。他的淡定,他的点点愁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我想用我的全部青春去寻觅他的脚步,在他走过的林荫小道上缓缓前行,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去盼顾其它。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温柔贤淑,与他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和谐美满。可白驹过隙,仅只三年,原本鹣鲽情深的两人便天人永隔,徒留下一股悲伤——“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天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哀婉沉着,堪比子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本是七夕佳节,而自己却只能悼念亡妻,满腔深情,却不知何以为寄,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现下想来,易安与容若的境地何其相似,同样是生前相亲相爱,同样是独自销魂,“人比黄花瘦”。

他是一个重义之人,他有许多莫逆之交,虽然多为穷酸文人,他却从未轻视他们,还常常伸以援手,没有满汉之见,没有门第之分,有的只是那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顾贞观是他志同道合的挚友,昔日,两人桥头亭下,谈曲赋,论文章,各抒己见,畅叙心中的理想。眼下,友人将行,知己远走,心中自是万分不舍,他在送友人荪友时亦曰:“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风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足见他对友谊的珍视。

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是他的知己该有多好,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一起去探讨人生的哲学与智慧,一起为理想而奋斗。闲暇时,静静地听他吟诵刚写的小令,然后为他拍手叫好。春日,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散落有桃花的水面上兼传羽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他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八旗子弟,是乾清门的侍卫,但是他不想高官厚禄,不想尔虞我诈,不想身陷污浊的官场,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向往策马当歌,无拘无束的日子,他厌倦了宫廷乏味的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这才是他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他不想只当一个侍卫,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想看到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他一样,憧憬着那奢侈的自由,总希望日子能够如自己所想,过得轻松却不乏色彩,讨厌不断复制、单调的生活。我们都喜欢那神奇的大自然,总觉得那是天地的鬼斧神工,喜欢那美妙的山水田园,总觉得它们像一首首奇丽的小诗。

他就是这般博爱,爱妻子,爱朋友,爱自由,爱四季,爱花草,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固执地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他教会我如何单纯地看待世界,做一个博爱的人,教会我如何去追寻自由,追寻理想,他让我了解到海子的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容若便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是他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情尤真挚,至死不渝;“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是他对友人的惦念,情真意切,友谊弥坚;“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情,及时行乐,对酒当歌,即社会上说起“90后”,多半会用叛逆、张扬、现实、冷漠等词来修饰,而我虽然是一个“90后”,却偏偏没有“90后”身上的各种“特质”,不用“火星文”,不崇尚“非主流”,不会轻易地被“80后”的文字所陶醉。我仿佛是一个绝缘体,将周遭的氛围隔绝在外,过着与别人不同的青春,在一个尺寸之地,做着自己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追随他的脚步,不愿停滞。我反复吟咏他那一首首小令,从此,他的无奈和愁绪便常常在唇齿边流连。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不谙离情正苦!

他便是容若。虽出身权门,他却肯与身份低微的文人结为莫逆之交;虽是满洲人,他却博古通今,深谙汉学之道,文武相济;虽为权臣之子,他却向往那“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娴致生活。他的淡定,他的点点愁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我想用我的全部青春去寻觅他的脚步,在他走过的林荫小道上缓缓前行,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去盼顾其它。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温柔贤淑,与他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和谐美满。可白驹过隙,仅只三年,原本鹣鲽情深的两人便天人永隔,徒留下一股悲伤——“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天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哀婉沉着,堪比子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本是七夕佳节,而自己却只能悼念亡妻,满腔深情,却不知何以为寄,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现下想来,易安与容若的境地何其相似,同样是生前相亲相爱,同样是独自销魂,“人比黄花瘦”。

他是一个重义之人,他有许多莫逆之交,虽然多为穷酸文人,他却从未轻视他们,还常常伸以援手,没有满汉之见,没有门第之分,有的只是那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顾贞观是他志同道合的挚友,昔日,两人桥头亭下,谈曲赋,论文章,各抒己见,畅叙心中的理想。眼下,友人将行,知己远走,心中自是万分不舍,他在送友人荪友时亦曰:“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风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足见他对友谊的珍视。

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是他的知己该有多好,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一起去探讨人生的哲学与智慧,一起为理想而奋斗。闲暇时,静静地听他吟诵刚写的小令,然后为他拍手叫好。春日,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散落有桃花的水面上兼传羽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他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八旗子弟,是乾清门的侍卫,但是他不想高官厚禄,不想尔虞我诈,不想身陷污浊的官场,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向往策马当歌,无拘无束的日子,他厌倦了宫廷乏味的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这才是他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他不想只当一个侍卫,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想看到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他一样,憧憬着那奢侈的自由,总希望日子能够如自己所想,过得轻松却不乏色彩,讨厌不断复制、单调的生活。我们都喜欢那神奇的大自然,总觉得那是天地的鬼斧神工,喜欢那美妙的山水田园,总觉得它们像一首首奇丽的小诗。

他就是这般博爱,爱妻子,爱朋友,爱自由,爱四季,爱花草,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固执地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他教会我如何单纯地看待世界,做一个博爱的人,教会我如何去追寻自由,追寻理想,他让我了解到海子的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容若便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是他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情尤真挚,至死不渝;“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是他对友人的惦念,情真意切,友谊弥坚;“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情,及时行乐,对酒当歌,即社会上说起“90后”,多半会用叛逆、张扬、现实、冷漠等词来修饰,而我虽然是一个“90后”,却偏偏没有“90后”身上的各种“特质”,不用“火星文”,不崇尚“非主流”,不会轻易地被“80后”的文字所陶醉。我仿佛是一个绝缘体,将周遭的氛围隔绝在外,过着与别人不同的青春,在一个尺寸之地,做着自己的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追随他的脚步,不愿停滞。我反复吟咏他那一首首小令,从此,他的无奈和愁绪便常常在唇齿边流连。谁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不谙离情正苦!

他便是容若。虽出身权门,他却肯与身份低微的文人结为莫逆之交;虽是满洲人,他却博古通今,深谙汉学之道,文武相济;虽为权臣之子,他却向往那“倚柳题笺,当花侧帽”的娴致生活。他的淡定,他的点点愁思,在我心头萦绕不去,我想用我的全部青春去寻觅他的脚步,在他走过的林荫小道上缓缓前行,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去盼顾其它。

他是一个深情的人。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温柔贤淑,与他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和谐美满。可白驹过隙,仅只三年,原本鹣鲽情深的两人便天人永隔,徒留下一股悲伤——“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天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哀婉沉着,堪比子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本是七夕佳节,而自己却只能悼念亡妻,满腔深情,却不知何以为寄,悲凉之情,溢于言表。“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现下想来,易安与容若的境地何其相似,同样是生前相亲相爱,同样是独自销魂,“人比黄花瘦”。

他是一个重义之人,他有许多莫逆之交,虽然多为穷酸文人,他却从未轻视他们,还常常伸以援手,没有满汉之见,没有门第之分,有的只是那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友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顾贞观是他志同道合的挚友,昔日,两人桥头亭下,谈曲赋,论文章,各抒己见,畅叙心中的理想。眼下,友人将行,知己远走,心中自是万分不舍,他在送友人荪友时亦曰:“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风残月,几回首,相思否。”足见他对友谊的珍视。

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自己是他的知己该有多好,和他一起讨论我们所喜欢的诗词歌赋,一起去探讨人生的哲学与智慧,一起为理想而奋斗。闲暇时,静静地听他吟诵刚写的小令,然后为他拍手叫好。春日,找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散落有桃花的水面上兼传羽杯,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他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是八旗子弟,是乾清门的侍卫,但是他不想高官厚禄,不想尔虞我诈,不想身陷污浊的官场,他有自己的抱负,他向往策马当歌,无拘无束的日子,他厌倦了宫廷乏味的生活——“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这才是他所向往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他不想只当一个侍卫,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想看到更美好,更广阔的世界。

我和他一样,憧憬着那奢侈的自由,总希望日子能够如自己所想,过得轻松却不乏色彩,讨厌不断复制、单调的生活。我们都喜欢那神奇的大自然,总觉得那是天地的鬼斧神工,喜欢那美妙的山水田园,总觉得它们像一首首奇丽的小诗。

他就是这般博爱,爱妻子,爱朋友,爱自由,爱四季,爱花草,觉得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固执地爱着这世间的一切,就如冰心所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是他教会我如何单纯地看待世界,做一个博爱的人,教会我如何去追寻自由,追寻理想,他让我了解到海子的那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容若便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是他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情尤真挚,至死不渝;“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是他对友人的惦念,情真意切,友谊弥坚;“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是他淡泊名利的性情,及时行乐,对酒当歌,即

我为美好瞬间狂

时间,被一点点,一点点,抽走。

所谓青春,所剩无几。

要怎样,才能鲜艳起来,要怎样,才能铭刻下来。暗室里的照片,渐渐显影。

又是一季夏天。

阳光洒下来,铺开。把这个城市美意的角落的岁月都照得名亮。不变的蝉声,不断的蝉声。它们,是想要讲述着怎样的故事呢?被树冠拥抱的中午的街道很安静。深绿色。深绿色的巷子。深绿色的树叶被照得透明一般。

云也少了很多,无依无靠的独自悬在空中。它们,会觉得空荡荡的么?她一边用手挡住刺眼的光线看着蔚蓝的天空偶尔的几屡白色一边想着。然后接着走,到自己应该去的地方。

小黑板上是一天天变小的数字。倒计时,说再见,画句号。头顶上的风扇转动时还是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像是垂死的人走着最后的挣扎。偶尔抬头看看,是满眼的黑压压的头上下动着,推一推眼前的瓶盖,感觉自己几乎要瞎掉。满卷子的笔记,夹杂着油墨的气味,混合成了最后的记忆。以至于很久以后,每当她想起这段时光,总是记得那种味道。也总会因为眼前一幕似曾相识的画面牵出满满的回忆。熟悉的似乎伸手可及,可有永远都够不到。咫尺天涯。不能问旁边的同学那道题到底是选C还是D,不能问前面的人今天作业是什么了,不能左眼保健操的时候哼那个音乐了。

午饭过后,她总是要和好朋友靠着边界的栏杆坐在操场边缘,谈论着这一天的开心与不开心。有时也会是上课是周围闹的笑话,有时是看到的文章里什么地方很精彩或是写得很有感觉,有时甚至是看的一部电影里的情节。挡都不想说话的时候,她们就带着耳机保持沉默。耳朵里,一边是喜爱的旋律,一边是学校里的各种声音。那种感觉很好,感觉身边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笑声,打闹声,说话声。这样那样的人三三两两的走过。老师们邀约着多久出来玩一下,学生抱怨着哪科作业很多。

她听好友说有种说法:世界上任意两个人都可以通过不超过六个人热联系在一起。原来,这个世界这么小,所有人如此紧密相连。每当想到这儿,她总会觉得面前的搜有人都变得熟悉起来,似乎所有人很早以前便相识相知。奇怪而美好的错觉。

学校放了几天假休息。她回了老家。

穿过又深又长的巷子。说那是巷子倒也不算,那廊是看不到天空的。周围是黄土的粗糙和生活垃圾,有时是卷烟的外壳,有时是冰棍的包装,以前还会有煤块。穿过那廊便是刺眼的光线,接着便是三轮车的响铃和店铺传来的声音。人们三三两两地走着,拉着家常。孩子们熟练而灵活地穿过人群,一下跑到街对面了。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她总会不自觉的微笑。从井里打上一桶水。未曾改变的清凉。井壁因为时光而布满了绿绿的青苔,井水是冬暖夏凉的,而那种木桶和粗绳勾勒出的线条是素描纸上钢笔随手勾出的线条,是没有考虑任何效果和技法的最初。老家的房间满是陈木的味道,久了也就习惯了。天井的空洞框住的,满是天空的私语。

又看到那个废弃的工厂,那一堆煤渣好像越堆越高了。还有谁相互帮忙用力推着大门,挤过生锈的门缝吗?厂房后面的树林里石塔下面,还有谁当长官谁当兵争得面红耳吗?那头发乱糟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偶尔驶过一辆汽车,街道上的泥土随着汽车的路径飞扬起来。尘土飞扬,想起来像是欧美电影偏远地区的一幕,出现在高潮之后。

这一幕幕勾起了成群的回忆。一去不复返。现在掌心所剩的这一小段时光也会从自己的生命里剥离出来。只露出赤裸裸却活生生的当下。给你个轮廓任你用尽记忆与思念去勾画,去填充。

每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勾勒着自己的宇宙,在短短的生命里留下各自颜色相异,长短不同,深浅不一的线条。或许平行,或许相交。这世界有那么多的可能,那么小的概率。奇妙的相遇,便不可挽回的分叉开来。无论相遇时夹角多么小,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分离开去,越来越远。那些那么多的回不去的过去聚集起来,渐渐汇成一条无法逾越的河流。我们在这头,消失的时光在那头。

但那些线就是组成我们生活的部分。没了它们,我们的生命也无所依附。所有的美好瞬间都是奇遇。

站在时间的某一点,且行且回念一段指纹,一个路牌,一条岔道,一种声音。将它们整理好放进鞋底,随我们迎接新的奇遇。等待季节里的似曾相识。

我们都是坏孩子

“我们都是坏孩子。”她的眼里有我不明了的倔强。

“是的,我们都是坏孩子。”她讶异的看着我,笑了。

Ⅰ我在这里遇见你

我茫然的看着数学题,而你则以更茫然的眼睛望着我,终于你决定放弃,说:“你到底有没有学过数学啊?”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腼腆的笑了。你不知道我其实已经学会了这道题,只是希望你再陪我一会儿而已。

你也不会明白,我害怕孤独。自从进入七年一班,我就没有再笑过一次。直到我遇见你,你的笑容让我陪着你开心。我就像一只飞蛾,贪恋你的光芒。

……

“你好,请你多多指教。”你向我鞠躬,而我腼腆的笑。

“你好,请你多多指教。”你成了我的同桌,却没想到是因为我缠了老班一个上午。

终于有人为我生气为我闹,为我开心为我笑。于是我也一天天的开朗起来。

Ⅱ生日的惊喜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啊?”你环着我的脖子问我。

“下个星期五。”我的脸明显拉长了,你不会明白,生日,是我最不愿面对的一天。

……

“送给你的,不打开来看看(⊙_⊙)?”你给了我一个礼盒,示意我打开看看。

于是我看了一下,包装是你做的,虽不精美,但这却是你的心意。我打开一层又一层的包装纸,也愈来愈精美……终于,我发现最中间的地方躺着一颗心,上面写着:“给我最好的朋友。”

我的泪终于落下来了,你吓坏了,说:“你怎么了没事吧?”我流着泪说没事,你不知道从小到大我没有过过一次生日。

Ⅲ雷雨天的温暖

轰隆隆的雷声,我忙着安慰被吓到的女生。你递给我一张纸,让我回去再看。

第二天过来,我问你上面画的是什么,你笑着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我问你为什么,你说,保佑你不被雷劈掉啊。我感动的一踏糊涂,忘了嘲笑你画的像毛毛虫一样的青龙,猫咪一样的白虎和鸡一样的朱雀。

我们都是坏孩子,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年,你说你会记得我,但愿。

走过纯真我们回到平凡

“梦想这东西,就是用来破灭的吧”看过《老男孩》我忽然想起这句话,真够颓废的了。

这是题外话,总的来说《老男孩》这部电影还不错,虽不是十分优秀,但比起那些嘻哈恶搞的电影更能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它映射出了七八十年代的人们的成长经历,从懵懂青涩的少年到充满辛酸的中年,大家在梦想中奋起,在岁月里麻木,在现实中妥协。

我只抽出电影里的一根线来谈论——爱情。

电影中,爱情总是站在生活的背后。少年时的一次次“偶遇”,一次次高调的“暗示”,都是那么的蹩脚,漏洞百出,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表达出那个年代的少年心中的那一次悸动。

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男孩站在大雨中怀抱吉他等在暗恋女生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弹唱着情歌,那歌声里充满了紧张、期待、失望与悲伤,看着喜欢的女生撑着伞擦无视地走过,泪水和着雨水落下。于是心灰意冷,扔了吉他,扔了这段懵懂的初恋。我不由得想起了席慕容的诗“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但是他并不知道那个雨天,擦肩而过的女孩在拐角处也曾回头,也曾注目,也曾叹息。也许是年轻羞涩,也许是分不清喜欢与爱之间朦胧的界线,也许是环境使然,大家彼此都不曾说破,即便是有想法,也只是憋在心里。于是,大家在青涩中度过了那个一心一意的纯真年代。

少年时代,大家矜持得可爱。若是现在,男生一封情书,一份礼物,一丝柔情,一点霸气,一句甜言蜜语,时时的纠缠差不多就把一些女生哄得开心了,然后就是轰轰烈烈地恋爱,云淡风轻地分手,似曾相识地擦肩——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爱情是最会耍花样的一种感情——“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这是拱手河山、讨你欢的痴情;“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这是享尽人间繁华、忘却莺莺的薄情;“一首歌从深情唱到敷衍,坏掉的卡带它倒不回从前,总有人相濡以沫二十年,却输给天真或妖冶的一张脸”这是曾经相濡以沫,而后相忘于江湖的无情……

音乐里的单相思,古典文学里的才子佳人,言情小说中的三角恋,琼瑶剧中令人崩溃的兄妹情以及现代家庭里的第三者,等等等等。爱情总是以各种姿态纠缠着世间的饮食男女。少年的无知与悸动是纯真、简单的,没有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伤心一阵子,然后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了,谁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恨春悲秋。听片尾曲的时候,我想到了老狼的《同桌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时光如水不停留,少年也白头。渐渐长大了,我们日夜奔波忙碌,霓虹闪烁,觥筹交错,酒杯中风情渐露,迷乱了双眼。褪去了青涩的衣衫,染尽红尘。记不起少年时光,早已忘了那个曾经发誓要记在心底的人。我们曾经为爱情笑过、哭过、闹过、伤过,但是谁都没有执着过。

爱情停留在少年时代,绽放在那个初见季节,凋零在变迁的岁月里。我们现在拥有的是无关风月的亲情。

青葱岁月留下八个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可是,幸与不幸,又有谁能说得清。

中考作文基本分提升方案——审题

第一节 审 题

——把握写作方向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中考佳作

我们一起走过

◇ 江苏南通一考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最喜欢欣赏你散发泥土芳香的“舞蹈”。

你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沾湿而贴在一起的叶分开,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子。你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叶子们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沿,颇有些仰首闭目养神的悠闲。你又进里屋捧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你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一个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在叶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剩余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包扎。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此时你会喊我:“来呀,丫头,学学怎么包呀!”我只是静静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等吃粽子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然而你却一脸温柔,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一如以平和之心期待儿孙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芦叶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你一边说一边捞。一眨眼,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你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纯自然的风味萦绕其间,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你包的粽子!”你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这两年,你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多病。每年端午节,我们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外婆啊,我多么留恋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那纯真地道的芦叶糯米香……(选自《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

点评

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作,审题时注意对“走过”的理解。“走过”不单单指在具体的某一条路上或以某一种方式来走,还有共享快乐、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等含义。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要让考生回忆“走过”的那段日子,盘点收获,品味情感,收获知识。

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安排“包”“等”“吃”“思”四个部分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口小、线索明的特色;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外婆和“我”的双向之爱,虚与实巧妙结合;考生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那一缕缕清纯诱人的芦叶糯米香会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方法讲解

作文符合题意的程度,在评分标准中表现为切合文题要求、符合文题要求、不偏离文题要求、偏离题意等内容,不同的等级都有与之相符合的得分标准。对这些符合题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横线阴影为文题题意,竖线阴影为作文内容):

一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往往是各类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作文题有时就是一个词语,有时也会是一个短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句子做题目。命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它往往没有过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重点就放在作文题目上。

1. 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重庆“___________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_________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___________,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第一节 审 题

——把握写作方向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中考佳作

我们一起走过

◇ 江苏南通一考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最喜欢欣赏你散发泥土芳香的“舞蹈”。

你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沾湿而贴在一起的叶分开,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子。你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叶子们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沿,颇有些仰首闭目养神的悠闲。你又进里屋捧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你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一个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在叶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剩余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包扎。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此时你会喊我:“来呀,丫头,学学怎么包呀!”我只是静静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等吃粽子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然而你却一脸温柔,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一如以平和之心期待儿孙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芦叶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你一边说一边捞。一眨眼,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你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纯自然的风味萦绕其间,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你包的粽子!”你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这两年,你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多病。每年端午节,我们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外婆啊,我多么留恋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那纯真地道的芦叶糯米香……(选自《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

点评

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作,审题时注意对“走过”的理解。“走过”不单单指在具体的某一条路上或以某一种方式来走,还有共享快乐、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等含义。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要让考生回忆“走过”的那段日子,盘点收获,品味情感,收获知识。

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安排“包”“等”“吃”“思”四个部分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口小、线索明的特色;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外婆和“我”的双向之爱,虚与实巧妙结合;考生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那一缕缕清纯诱人的芦叶糯米香会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方法讲解

作文符合题意的程度,在评分标准中表现为切合文题要求、符合文题要求、不偏离文题要求、偏离题意等内容,不同的等级都有与之相符合的得分标准。对这些符合题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横线阴影为文题题意,竖线阴影为作文内容):

一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往往是各类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作文题有时就是一个词语,有时也会是一个短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句子做题目。命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它往往没有过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重点就放在作文题目上。

1. 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重庆“___________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_________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___________,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第一节 审 题

——把握写作方向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中考佳作

我们一起走过

◇ 江苏南通一考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最喜欢欣赏你散发泥土芳香的“舞蹈”。

你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沾湿而贴在一起的叶分开,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子。你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叶子们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沿,颇有些仰首闭目养神的悠闲。你又进里屋捧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你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一个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在叶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剩余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包扎。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此时你会喊我:“来呀,丫头,学学怎么包呀!”我只是静静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等吃粽子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然而你却一脸温柔,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一如以平和之心期待儿孙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芦叶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你一边说一边捞。一眨眼,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你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纯自然的风味萦绕其间,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你包的粽子!”你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这两年,你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多病。每年端午节,我们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外婆啊,我多么留恋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那纯真地道的芦叶糯米香……(选自《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

点评

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作,审题时注意对“走过”的理解。“走过”不单单指在具体的某一条路上或以某一种方式来走,还有共享快乐、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等含义。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要让考生回忆“走过”的那段日子,盘点收获,品味情感,收获知识。

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安排“包”“等”“吃”“思”四个部分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口小、线索明的特色;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外婆和“我”的双向之爱,虚与实巧妙结合;考生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那一缕缕清纯诱人的芦叶糯米香会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方法讲解

作文符合题意的程度,在评分标准中表现为切合文题要求、符合文题要求、不偏离文题要求、偏离题意等内容,不同的等级都有与之相符合的得分标准。对这些符合题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横线阴影为文题题意,竖线阴影为作文内容):

一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往往是各类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作文题有时就是一个词语,有时也会是一个短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句子做题目。命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它往往没有过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重点就放在作文题目上。

1. 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重庆“___________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_________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___________,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第一节 审 题

——把握写作方向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中考佳作

我们一起走过

◇ 江苏南通一考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最喜欢欣赏你散发泥土芳香的“舞蹈”。

你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沾湿而贴在一起的叶分开,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子。你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叶子们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沿,颇有些仰首闭目养神的悠闲。你又进里屋捧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你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一个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在叶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剩余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包扎。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此时你会喊我:“来呀,丫头,学学怎么包呀!”我只是静静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等吃粽子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然而你却一脸温柔,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一如以平和之心期待儿孙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芦叶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你一边说一边捞。一眨眼,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你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纯自然的风味萦绕其间,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你包的粽子!”你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这两年,你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多病。每年端午节,我们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外婆啊,我多么留恋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那纯真地道的芦叶糯米香……(选自《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

点评

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作,审题时注意对“走过”的理解。“走过”不单单指在具体的某一条路上或以某一种方式来走,还有共享快乐、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等含义。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要让考生回忆“走过”的那段日子,盘点收获,品味情感,收获知识。

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安排“包”“等”“吃”“思”四个部分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口小、线索明的特色;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外婆和“我”的双向之爱,虚与实巧妙结合;考生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那一缕缕清纯诱人的芦叶糯米香会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方法讲解

作文符合题意的程度,在评分标准中表现为切合文题要求、符合文题要求、不偏离文题要求、偏离题意等内容,不同的等级都有与之相符合的得分标准。对这些符合题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横线阴影为文题题意,竖线阴影为作文内容):

一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往往是各类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作文题有时就是一个词语,有时也会是一个短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句子做题目。命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它往往没有过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重点就放在作文题目上。

1. 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重庆“___________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_________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___________,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第一节 审 题

——把握写作方向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中考佳作

我们一起走过

◇ 江苏南通一考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最喜欢欣赏你散发泥土芳香的“舞蹈”。

你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沾湿而贴在一起的叶分开,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子。你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叶子们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沿,颇有些仰首闭目养神的悠闲。你又进里屋捧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你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一个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在叶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剩余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包扎。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此时你会喊我:“来呀,丫头,学学怎么包呀!”我只是静静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等吃粽子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然而你却一脸温柔,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一如以平和之心期待儿孙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芦叶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你一边说一边捞。一眨眼,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你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纯自然的风味萦绕其间,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你包的粽子!”你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这两年,你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多病。每年端午节,我们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外婆啊,我多么留恋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那纯真地道的芦叶糯米香……(选自《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

点评

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作,审题时注意对“走过”的理解。“走过”不单单指在具体的某一条路上或以某一种方式来走,还有共享快乐、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等含义。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要让考生回忆“走过”的那段日子,盘点收获,品味情感,收获知识。

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安排“包”“等”“吃”“思”四个部分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口小、线索明的特色;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外婆和“我”的双向之爱,虚与实巧妙结合;考生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那一缕缕清纯诱人的芦叶糯米香会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方法讲解

作文符合题意的程度,在评分标准中表现为切合文题要求、符合文题要求、不偏离文题要求、偏离题意等内容,不同的等级都有与之相符合的得分标准。对这些符合题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横线阴影为文题题意,竖线阴影为作文内容):

一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往往是各类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作文题有时就是一个词语,有时也会是一个短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句子做题目。命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它往往没有过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重点就放在作文题目上。

1. 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重庆“___________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_________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___________,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第一节 审 题

——把握写作方向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中考佳作

我们一起走过

◇ 江苏南通一考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最喜欢欣赏你散发泥土芳香的“舞蹈”。

你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沾湿而贴在一起的叶分开,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子。你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叶子们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沿,颇有些仰首闭目养神的悠闲。你又进里屋捧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你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一个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在叶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剩余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包扎。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此时你会喊我:“来呀,丫头,学学怎么包呀!”我只是静静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等吃粽子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然而你却一脸温柔,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一如以平和之心期待儿孙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芦叶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你一边说一边捞。一眨眼,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你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纯自然的风味萦绕其间,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你包的粽子!”你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这两年,你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多病。每年端午节,我们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外婆啊,我多么留恋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那纯真地道的芦叶糯米香……(选自《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

点评

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作,审题时注意对“走过”的理解。“走过”不单单指在具体的某一条路上或以某一种方式来走,还有共享快乐、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等含义。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要让考生回忆“走过”的那段日子,盘点收获,品味情感,收获知识。

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安排“包”“等”“吃”“思”四个部分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口小、线索明的特色;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外婆和“我”的双向之爱,虚与实巧妙结合;考生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那一缕缕清纯诱人的芦叶糯米香会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方法讲解

作文符合题意的程度,在评分标准中表现为切合文题要求、符合文题要求、不偏离文题要求、偏离题意等内容,不同的等级都有与之相符合的得分标准。对这些符合题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横线阴影为文题题意,竖线阴影为作文内容):

一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往往是各类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作文题有时就是一个词语,有时也会是一个短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句子做题目。命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它往往没有过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重点就放在作文题目上。

1. 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重庆“___________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_________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___________,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第一节 审 题

——把握写作方向

所谓“审题”,就是写作文之前对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进行审定,是对作文题目(包括材料)的认真分析,最终把握题旨的过程。无论是平时测试还是中考,审题的准确与否,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审题的过程就是理出已知条件,理出隐含条件,理出限定和要求等,最终明白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

同学们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再加上认真的态度,那么就很容易做到评分标准要求的符合或切合题意。

中考佳作

我们一起走过

◇ 江苏南通一考生

在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最喜欢欣赏你散发泥土芳香的“舞蹈”。

你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沾湿而贴在一起的叶分开,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子。你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叶子们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沿,颇有些仰首闭目养神的悠闲。你又进里屋捧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你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一个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在叶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剩余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包扎。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此时你会喊我:“来呀,丫头,学学怎么包呀!”我只是静静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等吃粽子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然而你却一脸温柔,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一如以平和之心期待儿孙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逐渐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芦叶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你一边说一边捞。一眨眼,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你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纯自然的风味萦绕其间,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你包的粽子!”你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这两年,你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多病。每年端午节,我们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外婆啊,我多么留恋和你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那纯真地道的芦叶糯米香……(选自《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

点评

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作,审题时注意对“走过”的理解。“走过”不单单指在具体的某一条路上或以某一种方式来走,还有共享快乐、相互帮助、一起进步等含义。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要让考生回忆“走过”的那段日子,盘点收获,品味情感,收获知识。

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安排“包”“等”“吃”“思”四个部分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口小、线索明的特色;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外婆和“我”的双向之爱,虚与实巧妙结合;考生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那一缕缕清纯诱人的芦叶糯米香会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方法讲解

作文符合题意的程度,在评分标准中表现为切合文题要求、符合文题要求、不偏离文题要求、偏离题意等内容,不同的等级都有与之相符合的得分标准。对这些符合题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横线阴影为文题题意,竖线阴影为作文内容):

一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往往是各类型中,信息含量最少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作文题有时就是一个词语,有时也会是一个短语,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句子做题目。命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它往往没有过多的信息,所以,审题的重点就放在作文题目上。

1. 独词式或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独词式或半命题的命题形式非常普遍。比如2009年的中考就有许多考区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北京“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重庆“___________的承诺”、黑龙江牡丹江“与_________结缘”和“阳光”话题作文、山西“___________,太棒了!”、山东泰安“习惯”、江苏扬州“呵护”……

对这种文题的审题,我们要学会运用“增补信息法”。半命题自不必说,因为我们必须补出信息来。但独词式的命题,我们也要用“增补信息法”来补充合适的信息,因为独词式的命题信息量极少,所以这种文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无从下手。用增补

2009江苏省南通市

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权威解读

近几年“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代词“我们”入题,2008年就有《我们这帮人》(浙江衢州)、《那一刻,我们_____》(河北)、《_____使我们____》(湖南郴州)、《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等。《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那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师、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

不少考生把亲人(父母、爷爷奶奶)选进“我们”,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乐我所乐,启我所思,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走过”是个过程,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这决定于文章的立意能否创新。有位考生写秋收(见本文所收第一篇),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嬉戏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风情美,情趣美,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湛蓝湛蓝的天空,洁白洁白的云朵。收麦季节,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到被窝就早早起来,走到田埂上,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一行行地往前割,我们便在田岸上追逐,笑声在田地间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见着我们,羞答答地缩在岸边,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可玩疯了的我们谁也不去理会。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歇一歇,看到旁边戏闹着的我们,微微一笑,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太阳越来越兴奋,我们只好躲在家里,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洗洗干净,放到杯里,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闻着淡淡的香气,想象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蹲在灶旁,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扯着嗓子喊:“饭好啦——”于是,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已经快到傍晚时分。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穿梭,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

可是,夕阳总会落下,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依旧会仰着脸,望着天空,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蓝底,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评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文章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落笔,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呼喊吃饭的叫声,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是本文胜出的亮点所在。(荐评/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权威解读

近几年“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代词“我们”入题,2008年就有《我们这帮人》(浙江衢州)、《那一刻,我们_____》(河北)、《_____使我们____》(湖南郴州)、《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等。《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那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师、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

不少考生把亲人(父母、爷爷奶奶)选进“我们”,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乐我所乐,启我所思,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走过”是个过程,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这决定于文章的立意能否创新。有位考生写秋收(见本文所收第一篇),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嬉戏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风情美,情趣美,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湛蓝湛蓝的天空,洁白洁白的云朵。收麦季节,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到被窝就早早起来,走到田埂上,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一行行地往前割,我们便在田岸上追逐,笑声在田地间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见着我们,羞答答地缩在岸边,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可玩疯了的我们谁也不去理会。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歇一歇,看到旁边戏闹着的我们,微微一笑,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太阳越来越兴奋,我们只好躲在家里,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洗洗干净,放到杯里,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闻着淡淡的香气,想象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蹲在灶旁,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扯着嗓子喊:“饭好啦——”于是,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已经快到傍晚时分。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穿梭,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

可是,夕阳总会落下,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依旧会仰着脸,望着天空,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蓝底,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评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文章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落笔,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呼喊吃饭的叫声,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是本文胜出的亮点所在。(荐评/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权威解读

近几年“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代词“我们”入题,2008年就有《我们这帮人》(浙江衢州)、《那一刻,我们_____》(河北)、《_____使我们____》(湖南郴州)、《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等。《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那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师、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

不少考生把亲人(父母、爷爷奶奶)选进“我们”,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乐我所乐,启我所思,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走过”是个过程,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这决定于文章的立意能否创新。有位考生写秋收(见本文所收第一篇),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嬉戏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风情美,情趣美,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湛蓝湛蓝的天空,洁白洁白的云朵。收麦季节,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到被窝就早早起来,走到田埂上,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一行行地往前割,我们便在田岸上追逐,笑声在田地间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见着我们,羞答答地缩在岸边,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可玩疯了的我们谁也不去理会。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歇一歇,看到旁边戏闹着的我们,微微一笑,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太阳越来越兴奋,我们只好躲在家里,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洗洗干净,放到杯里,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闻着淡淡的香气,想象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蹲在灶旁,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扯着嗓子喊:“饭好啦——”于是,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已经快到傍晚时分。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穿梭,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

可是,夕阳总会落下,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依旧会仰着脸,望着天空,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蓝底,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评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文章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落笔,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呼喊吃饭的叫声,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是本文胜出的亮点所在。(荐评/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权威解读

近几年“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代词“我们”入题,2008年就有《我们这帮人》(浙江衢州)、《那一刻,我们_____》(河北)、《_____使我们____》(湖南郴州)、《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等。《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那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师、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

不少考生把亲人(父母、爷爷奶奶)选进“我们”,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乐我所乐,启我所思,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走过”是个过程,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这决定于文章的立意能否创新。有位考生写秋收(见本文所收第一篇),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嬉戏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风情美,情趣美,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湛蓝湛蓝的天空,洁白洁白的云朵。收麦季节,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到被窝就早早起来,走到田埂上,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一行行地往前割,我们便在田岸上追逐,笑声在田地间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见着我们,羞答答地缩在岸边,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可玩疯了的我们谁也不去理会。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歇一歇,看到旁边戏闹着的我们,微微一笑,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太阳越来越兴奋,我们只好躲在家里,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洗洗干净,放到杯里,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闻着淡淡的香气,想象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蹲在灶旁,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扯着嗓子喊:“饭好啦——”于是,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已经快到傍晚时分。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穿梭,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

可是,夕阳总会落下,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依旧会仰着脸,望着天空,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蓝底,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评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文章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落笔,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呼喊吃饭的叫声,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是本文胜出的亮点所在。(荐评/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权威解读

近几年“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代词“我们”入题,2008年就有《我们这帮人》(浙江衢州)、《那一刻,我们_____》(河北)、《_____使我们____》(湖南郴州)、《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等。《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那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师、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

不少考生把亲人(父母、爷爷奶奶)选进“我们”,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乐我所乐,启我所思,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走过”是个过程,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这决定于文章的立意能否创新。有位考生写秋收(见本文所收第一篇),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嬉戏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风情美,情趣美,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湛蓝湛蓝的天空,洁白洁白的云朵。收麦季节,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到被窝就早早起来,走到田埂上,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一行行地往前割,我们便在田岸上追逐,笑声在田地间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见着我们,羞答答地缩在岸边,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可玩疯了的我们谁也不去理会。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歇一歇,看到旁边戏闹着的我们,微微一笑,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太阳越来越兴奋,我们只好躲在家里,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洗洗干净,放到杯里,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闻着淡淡的香气,想象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蹲在灶旁,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扯着嗓子喊:“饭好啦——”于是,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已经快到傍晚时分。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穿梭,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

可是,夕阳总会落下,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依旧会仰着脸,望着天空,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蓝底,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评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文章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落笔,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呼喊吃饭的叫声,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是本文胜出的亮点所在。(荐评/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权威解读

近几年“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代词“我们”入题,2008年就有《我们这帮人》(浙江衢州)、《那一刻,我们_____》(河北)、《_____使我们____》(湖南郴州)、《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等。《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那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师、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

不少考生把亲人(父母、爷爷奶奶)选进“我们”,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乐我所乐,启我所思,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走过”是个过程,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这决定于文章的立意能否创新。有位考生写秋收(见本文所收第一篇),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嬉戏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风情美,情趣美,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湛蓝湛蓝的天空,洁白洁白的云朵。收麦季节,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到被窝就早早起来,走到田埂上,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一行行地往前割,我们便在田岸上追逐,笑声在田地间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见着我们,羞答答地缩在岸边,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可玩疯了的我们谁也不去理会。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歇一歇,看到旁边戏闹着的我们,微微一笑,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太阳越来越兴奋,我们只好躲在家里,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洗洗干净,放到杯里,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闻着淡淡的香气,想象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蹲在灶旁,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扯着嗓子喊:“饭好啦——”于是,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已经快到傍晚时分。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穿梭,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

可是,夕阳总会落下,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依旧会仰着脸,望着天空,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蓝底,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评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文章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落笔,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呼喊吃饭的叫声,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是本文胜出的亮点所在。(荐评/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65分,其中含书写5分)

权威解读

近几年“我们”“你”“他”等代词在各地中考作文题目中大量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代词“我们”入题,2008年就有《我们这帮人》(浙江衢州)、《那一刻,我们_____》(河北)、《_____使我们____》(湖南郴州)、《你,来到我们中间》(贵州黔东南)等。《我们一起走过》中的“我们”不同于“我”,如果全文只见“我”而未见“我们”,那就明显偏题了;进入“我们”的当然可以是亲人、同学、老师、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兴趣……只要是陪伴“我”走过的、具有回忆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范围。

不少考生把亲人(父母、爷爷奶奶)选进“我们”,写“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如何得到思想上、生活上的关心和呵护,事例都是“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大路货,这样的文章当然很难获得高分。构思时不妨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物品伴随我同行——顺利时,我向它微笑细语;懊丧时,我向它真情倾诉;它忧我所忧,乐我所乐,启我所思,促我前行……这个人格化的“它”承载着生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扮演着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它”和“我”组成的“我们”发生的故事,自然具有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走过”是个过程,怎样让这个过程散发异彩,这决定于文章的立意能否创新。有位考生写秋收(见本文所收第一篇),不是把自己定位在“接受劳动锻炼”和“体味劳动辛苦”上,而是原汁原味地描写儿时田埂上的嬉戏追逐、摘香叶泡热茶、盼好菜叫吃饭……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秋收图呀!一群多么纯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呀!文章说“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风情美,情趣美,人物美, 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一起走过”呀!如此美文,当然也会使读者“深深醉去”的。这样的诗意正是创新立意之花散发出来的醇香。

优秀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

大片大片的麦田,湛蓝湛蓝的天空,洁白洁白的云朵。收麦季节,我们和大人一起走过,分享喜悦和欢乐……

当晴朗的天幕又一次被金色的麦田托起,农忙的味道早已蔓延到家家户户。当大人们拎着镰刀下田收割时,我们也兴奋得没有等到太阳晒到被窝就早早起来,走到田埂上,正好遇上一样跳着过来的邻家伙伴们。大人们挥舞着镰刀,一行行地往前割,我们便在田岸上追逐,笑声在田地间穿来穿去。田埂上的小草一簇簇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见着我们,羞答答地缩在岸边,好像站错了地方的孩子,可玩疯了的我们谁也不去理会。割累了的大人们时常站直了腰,歇一歇,看到旁边戏闹着的我们,微微一笑,继续弯腰挥镰……

快到中午,太阳越来越兴奋,我们只好躲在家里,挺懂事似的倒上满满一大杯热茶,跑到外面墙角边摘几片说不出名字的香草叶子,洗洗干净,放到杯里,看着翠绿翠绿的香叶儿,闻着淡淡的香气,想象着大人们等会儿“抢茶”喝的情景……我小嘴一咧,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蹲在灶旁,看着爷爷把稻草一把接一把地送进灶膛,想着过一会儿桌上有几样自己最爱吃的菜,忍着馋偷偷地笑……见着饭好了,蹦蹦跳跳的我跑着跳着到田头,扯着嗓子喊:“饭好啦——”于是,挥舞的镰刀终于歇了一把劲儿……

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已经快到傍晚时分。揉着惺忪的睡眼,欢快的身影又一次开始穿梭,田埂上的笑声拉着将要逝去的阳光从田间叶缝中钻出来,闪耀着流动的质感……我们依旧跟着镰刀的节拍,在田间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笑着、玩着。挂在火红的天空中的夕阳,似乎笑看我们,深深醉去……

可是,夕阳总会落下,无忧无虑的小孩子总会长大。如今坐在考场上的我,依旧会仰着脸,望着天空,痴痴地幻想明天的天空还像一块刚染的布,蓝底,带着些许白云做的花纹,而我依旧会无忧无虑地在麦田中尽情地跑着、跳着、笑着,和大人们一起走过……

评析: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充满村野风味的好文章了。无忧无虑的孩童和辛勤劳作的大人组成了“我们”,“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丰收的喜悦,文章更多的是从“我”的角度落笔,生动地表现农村孩子活泼天真、淳朴可爱的性格,但“割累了的大人们”的“微笑”和“我”准备茶水、“扯着嗓子”呼喊吃饭的叫声,又使“我们”这条线似断实连。贴近生活的童真稚趣和泥土气息,是本文胜出的亮点所在。(荐评/

我们说好的

我 们 说 好 的 孙媛媛我们说好下个驿站再碰头…… ——题记独自漫步在走廊,别人的打闹在我看来都与我无关。一句“下雪了”打断了我的愁绪。望向天空,雪正漫天飞舞。当别人在拍照、嬉戏时,不知怎的,我想起了你,以及我们从前的点点滴滴……

初见你,是在中预军训的操场。我在人群中一眼便看见了你,心里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好像以前就见过你。“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一句来形容你我的初遇再恰当不过了。你清秀而又纯净的脸庞不沾染一丝污浊。白色的Nike帽,一身休闲又不失童趣的打扮让我感觉我们相见恨晚。

那时,我还活泼开朗,还是小学那个活跃在舞蹈队、合唱团里的小艺术家。我热情地向你打招呼,一番自我介绍后,才猛然发现你的文静。

渐渐地,我们时常在车站相遇。才得知原来都是“同路人”,遂感叹“同是上学同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你说,你最喜欢张靓颖。因为同是她的粉丝,我们又有了新话题。我们每天放学一起走,你把一个耳机塞在我耳边。于是,我的左耳旁边就是你的右耳,一同听起“我们说好就算分开一样做朋友,时间说我们从此不可能再问候……”每每至此,我都会插一句:“太悲了吧,像我们,肯定是一辈子在一起,还用‘说好的’吗?”而你,竖起一根修长的手指让我先安静。随后,我却在你双眸里看到飘忽与悠远。你望向远方,沉默。

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文学。我们常共吟诗词歌赋,畅谈人生理想。初中里的那场不期而遇的雪以及我们即兴建立的“冰雪诗社”,早已成为彼此心中最诗情画意的一刻。

可是,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里竞争肯定很激烈。可能也就我们俩,把对方视作眼底唯一的风景了吧。

我还记得你起的“一条长龙”(名次表)门口总是“门庭若市”。可就你一人“莫不关心”。我问你,你笑而不语。

你是我眼中的宝钗,每件事总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我羡慕你的聪慧,可你常说,你希望回到我现在的单纯。你说,人本应该活得无忧无虑,小孩不应失去原有的纯真。于是,你这位“小大人”就成了我的依靠。老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到头来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我,就只有请教你了。你不厌其烦地教我怎么做,最后还给我归纳总结出诸如“做人要灵活”之类的“语录”。可傻傻的我却只知乐呵,只知道有你真好。你是此生不可多得的挚友。

就这样,我“傻”了两年。到初三,方有了点儿竞争意识。

当作文竞赛的名额被“明争暗抢”时,我知道,可能轮不上我了。或许应了“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话吧,我还未“点”你,你在放学路上就老是讲笑话给我听。我知道,那是你逗我开心。可我哪有那心思呢。你说,千里马也要有伯乐发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当时,我差点落泪。抽了抽鼻子,频频点头。

你对我的好,是每次我未到校上课时你的“短信作业报”:一条条、各个科目有哪些作业,全部网罗;你对我的好,是“趁”我不在时把那“挂灯笼”的“破卷子”藏进你的书包,然后说不见了,问着谁拿了去呀?第二天,你把满满几张纸的题目交到我手上,说是补课老师给你的“夺分题”,做了包管有效,不会的来问你。其实,我从别人的眼神里,早已读懂了七八分;你对我的好,是发现我羡慕别人有爸爸疼爱时的泪光。之后,你在我面前就再没有提过你的“灰太狼”爸爸。而是把我带到你家,和你共享同一个爸爸——他慈爱、善良。你总默默为我付出,想方设法帮我走出单亲家庭的阴影,一步步牵着我重拾阳光。你为我做的一切,我都明了。你“一模”时有一门科目“失了足”。老师报分数时讲的那些话,我现在想起都觉得寒心。可你,每天依然嘴角上扬,你总有讲不完的鬼故事。于是,我看到了你的坚强与洒脱。

夜路上的霓虹灯闪烁不停。即使放学后总是披星戴月,但我们依然每天“把微笑带回家”。我们说好就算不在一个高中,也都要去大学里的附中。在附中里,就好像望见了大学的蓝天,多好呀。你仰望星空,我知道,我们的梦想,将在每一个日夜奋战后的两个夏日里实现。

因为学校作考点的幸运,我们在本校共同经历着中考。

后来,你发来短信,特高的一个分数让我感到自卑。我知道,以你的分数,一定能考上你梦想的学校。而我呢?望着马路上斑斑驳驳的树影,望着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形影不离的我们,不,是一切,都已结束。再也没有你这样的知己给我出主意、逗我开心、与我时时刻刻在一起了……可能是出于面子吧,我告诉你我们说好的嘛,目标都达到了,不会忘,也不能忘……

又是一年开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物非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没有你的日子,我好孤独。

期中考试后,你问我:高中生活还好吗?我,不知如何开口。“好吗?一句话就哽住了喉我们 像分隔着一整个宇宙再见 都化作乌有……”

你发短信向我诉说着那里的一切。原来在好学校也像我们以前那个好学校一样,总有烦恼。

我知道,你住在那儿,一定也和我一样孤独。手机里整版整版的短信,我看后给你回复。蓦地,我想起了以前。就像你告诉我怎么做一样,现在,我告诉你该如何做。

其实,我身处之境也不比你强些。可倘若告诉了你,我们两个伤心的人岂不更伤心?

当我在“外研社杯”作文竞赛获得区一等奖时,老师办公室沸腾了。可我心里想到的还是你。我欣喜地发给你短信,你说,“我说的嘛,你的才气定会发光。”

有时,缘份亦是一种暗处的指引。你我所在的学校竟是同一批学农。第一天,就发生了令我不愉快的事。我第一个想到了你。我像你受委屈时发短信告诉我一样地告诉你。旋即,你回我:“你在哪啊?”我意识到了自己本不该说的。我们说好的誓言,是我未能实现。

也许是天意吧。老师让我吃好饭回家,准备作文竞赛。在食堂里,我再也顾不得面子了。努力伸长脖子,真的想再看你一眼,哪怕只是一眼。因为,我怕我错过了我们说好的约定,就再也回不到从前……

茫茫人海中,我终究未寻觅到你的身影。可在回家路上,你发来了短信,说看到了“红帽子”的我……所有莫名的情感一下涌上心头,爱恨情愁一并交织,我叹息着,眼前又浮现出我们在一起的种种情景……可这场“宴席”,终散了。随后,大把大把的眼泪涌出眼眶……

我以为,你到了名校就不再“认”我这个知己了;我以为,就算你愿意见我,你现在的同学也会发现你有个非名校的朋友;我以为,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可你说,我们说好的,永不改变。“我们说好绝不放开相互牵的手,可现实说光有情还不够

走到分岔的路口你向左我向右

我们说好就算分开一样做朋友时间说我们从此不可能再问候……”

雪越下越大,我给你发的短信你回了。你说,我们说好一起去考同一所大学,一起观赏下一场雪。

我对你说,下一次邂逅,我们都已实现说好的诺言。在下一个驿站,和你一起,做一辈子的姐妹……后记:掐指一算,我们相识六年了。一起走过的四年里,有欢笑、也有泪水。

你仿佛知道我总是沉浸在过去,这个最关键的暑假,你说,我们去看大海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多么洒脱的一句话。

再次相见,几份陌生,几份熟悉。我们光着脚走在海滩上,捡些贝壳,看海浪轻摇,留下了一串串脚印。

你说,虽然我们总有一天会沿着各自不同的道路逾走逾远,可保存着年少时的脚印也就等于把那份纯净的记忆珍藏于心底。

我笑了,在人生第二个十字路口,你再次为我指明方向。

我调皮地趴在你耳边说,等我们老了,拾起记录着笑与泪的贝壳,微笑着像现在一样回忆。海风轻佛,那是我们生命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岁月的痕迹。

一载教导 一生为师

一载教导一生为师----记我初三的两位老师:曲魁英张仲慧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向阳学校任飞一载教导一生为师----记我初三的两位老师:曲魁英张仲慧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向阳学校任飞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当我跨上三尺讲台时,对这首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深的感受。教师这份职业既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又没有丰厚的物质待遇,为什么却有无数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耕耘而终生无悔呢!关键在于他们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教育、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在无私奉献中领略人生的意义和幸福。他们长年辛苦劳累,但内心却格外充实,他们容颜日渐衰老,但青春却始终长驻,他们囊中虽然羞涩,但精神却异常富有,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师德的高尚!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就会想起我上初中三年级时对我有一载教导之恩的班主任曲魁英老师和化学教师张仲慧老师。我于1991年9月1日升入了初中,我的初中生活是在通化市第六中学度过的,初一、初二的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好,属于在学校混日子的类型,成绩在班级中属于中下等。在初三的时候曲魁英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张仲慧老师担任我们化学教师,两人是夫妻关系。他们的工作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学生要求严格,非常负责任。正是他们使我喜欢上学习,并最终改变了我的命运。曲魁英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后,非常注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能够抓住小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记得那时在每年初三的上学期,学校都组织初三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可以分科参加,取上的同学中考时相应的科目就可以免试,成绩算满分,报名费是每科十元。当时的我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上进心,同时还要交竞赛报名费,于是我就没有参加竞赛。竞赛结束后,曲老师把物理竞赛的卷子拿了回来,印了一下,发给我们这些没有参赛的同学做。老师把我的卷子批完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我表扬了一顿,说咱班任飞的物理竞赛卷答的很好,他很善于动脑筋,他要是也报名参加竞赛,一定能取上名次,他只要认真学习,一定会考上好的学校。经过这件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曲老师对我的期望。曲老师讲课非常潇洒,非常镇定,在张弛有度的氛围中,学生轻松自然地就掌握了知识。知识量丰富,什么都懂,讲课时能够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学生在如痴如醉中度过一节课。听曲老师讲课绝对不会打瞌睡,他精彩而又淡定的教风使人有一种不想漏掉一个字的想法。听他的课可以用“享受”两字来形容。曲老师还很幽默风趣,我们初三早晨五点半就上早自习,记得那是冬天,早晨天还没有亮,我骑着自行车往学校去,因为太困了,我竟然睡着了,后果是我连人带车摔进了路边的沟里,头摔了一下,但没有大碍。到校后,我一天都感觉头昏沉沉的。晚自习是物理课,老师叫我上黑板做题,我连最基础的题都不会做了,我急得直敲脑袋,越着急感觉到头越昏,越迷糊。曲老师看到我急得直敲脑袋的样子,奇怪的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早晨上学骑自行车把头摔了。老师看我认真而又着急的样子,笑着说你不会是摔失忆了吧,没事,我给你再敲两下就好了。说着还用手轻轻地敲了几下我的头。同学们见状都大笑起来,我也被这种欢快的气氛所感染,也大笑起来。说来也怪,笑过之后我感到脑袋清醒多了,记忆好像也恢复了。现在想起来大概是因为当时快要中考了,我的心情太紧张的原因,产生了暂时的记忆低谷,感觉什么也不会了,如果没有曲老师风趣幽默的开导,我想我的低谷不会很快就过去的。张仲慧老师是一个讲课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很负责任的人。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发现学生有错误时总是及时指出,并耐心地和你谈,谈得你不忍心再犯错误。她是一个严师慈母。印象最深的是刚上初三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大概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我坐在班级的倒数第二排,整天和坐在后排上的同学嘻嘻哈哈。一天上化学课,当时老师讲的是关于酸碱度的知识,我听了一会后发现很有意思,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我也想做一下这道题,但因为我的眼睛有点近视看不清黑板,于是我问同桌老师写的是什么。这时张老师正讲到兴头上,以为我又在说话,生气地说,不学习就不要说话,打扰别人学习是最不道德的。我听了老师的话气愤地说,喊什么喊,我看不清黑板问一下还不行吗!好,我不学了。老师当时并没有因为我的态度不好而说我,只是看了看我就接着讲课了。下课后,张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我正准备和老师大干一场,谁知张老师问了我原因后,笑着对我说,对不起,我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你,请你原谅我!你挺聪明的,好好学,一定行,老师支持你!了解到我的眼睛近视的情况后,张老师把我的座位调到了第二排,和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张小雨同学(后来考上了通化市第一高中,毕业后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坐在一起,并让他多帮助我,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成绩突飞猛进。在曲老师和张老师的教育下,我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于1994年考上了通化市幼儿师范学校,是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每次遇到曲老师和张老师,他们都关心的问这问那,鼓励我当一名好老师。在我遇到挫折想要放弃时,总是能得到他们的鼓励;在我取得成绩骄傲时,他们总是提醒我要谦虚,踏踏实实地干工作。现在回想起来两位老师的一些看似普通的教学行为,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为我的教育教学指路。首先,教师应具有对这份职业的忠诚,只有忠诚于这份职业才能出于自心的流露出对这份职业的爱,才能干好,把这份职业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第二,教师应该爱学生,冰心老人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句话说得真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爱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一位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爱学生不是在师范院校的书本上和课堂中学到的,这种情感产生于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从这个问题做起的,因为爱学生是教师之本。第三,教师应该有过硬的个人素质,这种素质可以形成良好的个人魅力,起到言传身教的目的,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益处。第四,教师应该不吝惜自己的鼓励,抓住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真诚的鼓励,有一句话说的好:鼓励可以使白痴变成天才。真诚的鼓励可以唤醒学生的心灵之花,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期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鼓励是教育方法之王。第五,教师应该懂得幽默,幽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教师的幽默有利于学生幽默性格的培养。弗洛伊德说过:“最幽默的人,也是最能适应的人。”教师运用幽默机智、灵活、巧妙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善意地进行批评,使学生在笑声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的幽默能使学生在他乡也感受到亲人之间的随意和默契,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更加融洽、亲密的关系,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事实表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的喜爱、依赖和敬佩的重要因素。第六,教师应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的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乐学,就会主动学习,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不用教师再去强迫学生学习。兴趣置关重要。懂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就是一位成功的教师。最后,教师要宽容,要坦诚,要在学生面前勇敢地说出对不起。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的宽容更是一种难得的美德,教师宽容了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爱。良好的美德是可以传承的,教师的宽容会被学生转与别人,起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勇敢的说出对不起,就会赢得学生对自己最大的信任,教师不是圣人,教师也会犯很多错误,有错误不敢说出来,不敢面对就是最大的错误。曲老师和张老师教给我的是一些普通但却不平凡的为师之道,影响着我的从教生涯。时光易逝,岁月如歌,转瞬间,我在向阳学校为人师已十二年有余,忆往昔,两位老师留给我的教学之道一直在影响着我的教学生活,鞭策我走好我的教师之路。正像有人说的那样:用圣洁的灵魂塑造圣洁的灵魂,才是神圣的;以高尚的人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才是崇高的。回顾十二年来走过的路,感慨颇多:我于1998年毕业于通化市幼儿师范学校,分配到向阳学校工作,我家住在东热村,离向阳学校有30多里路,从踏上向阳这片土地时,我知道我的艰苦而又神圣的教学之路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延伸……我每天都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迎来朝阳、送走夕阳,度过漫长而又艰难的往返30里的路途,寒暑易节,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在汗水和泥水中摸爬滚打着我的教学之路。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十二个春华秋实已过,回首走过的路,我用无私奉献的师魂,严于律己的师德,和谐教育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谱写出一曲无悔的人生之歌。十二年来,我一直按照两位老师的样子来做我的教师工作: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开启学生的心扉,取得了突出成绩。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形成良好的班风,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从不偏袒或嫌弃每一位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冷暖,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我用真诚的爱心浇开了学生的心灵之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在中考中各科平均分,优秀率,名列前茅,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上一级高中,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在语文教学上,我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课堂教学做起,从教学中的点滴做起,积极践行新课改,用新理念、新方法指导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中考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红。成绩属于过去,将来仍需拼搏,道路只能在前进中延伸,跋涉中才有豪迈的歌声,在恩师的影响下,我将继续耕耘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播洒汗水,收获成功。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既然我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有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延续一位位恩师的教育足迹,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现在曲老师仍在六中上班,仍然是一位好老师,张老师调到了通化市第十四中学,仍然是一位负责的老师。他们还坚守在教育战线上。我想我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位合格的教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难忘师恩!真所谓:一载教导,一生为师!一载教导一生为师----记我初三的两位老师:曲魁英张仲慧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向阳学校任飞一载教导一生为师----记我初三的两位老师:曲魁英张仲慧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向阳学校任飞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当我跨上三尺讲台时,对这首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教师的职业有了更深的感受。教师这份职业既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又没有丰厚的物质待遇,为什么却有无数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耕耘而终生无悔呢!关键在于他们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教育、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在无私奉献中领略人生的意义和幸福。他们长年辛苦劳累,但内心却格外充实,他们容颜日渐衰老,但青春却始终长驻,他们囊中虽然羞涩,但精神却异常富有,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师德的高尚!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就会想起我上初中三年级时对我有一载教导之恩的班主任曲魁英老师和化学教师张仲慧老师。我于1991年9月1日升入了初中,我的初中生活是在通化市第六中学度过的,初一、初二的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好,属于在学校混日子的类型,成绩在班级中属于中下等。在初三的时候曲魁英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张仲慧老师担任我们化学教师,两人是夫妻关系。他们的工作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学生要求严格,非常负责任。正是他们使我喜欢上学习,并最终改变了我的命运。曲魁英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后,非常注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能够抓住小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记得那时在每年初三的上学期,学校都组织初三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可以分科参加,取上的同学中考时相应的科目就可以免试,成绩算满分,报名费是每科十元。当时的我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上进心,同时还要交竞赛报名费,于是我就没有参加竞赛。竞赛结束后,曲老师把物理竞赛的卷子拿了回来,印了一下,发给我们这些没有参赛的同学做。老师把我的卷子批完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我表扬了一顿,说咱班任飞的物理竞赛卷答的很好,他很善于动脑筋,他要是也报名参加竞赛,一定能取上名次,他只要认真学习,一定会考上好的学校。经过这件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曲老师对我的期望。曲老师讲课非常潇洒,非常镇定,在张弛有度的氛围中,学生轻松自然地就掌握了知识。知识量丰富,什么都懂,讲课时能够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学生在如痴如醉中度过一节课。听曲老师讲课绝对不会打瞌睡,他精彩而又淡定的教风使人有一种不想漏掉一个字的想法。听他的课可以用“享受”两字来形容。曲老师还很幽默风趣,我们初三早晨五点半就上早自习,记得那是冬天,早晨天还没有亮,我骑着自行车往学校去,因为太困了,我竟然睡着了,后果是我连人带车摔进了路边的沟里,头摔了一下,但没有大碍。到校后,我一天都感觉头昏沉沉的。晚自习是物理课,老师叫我上黑板做题,我连最基础的题都不会做了,我急得直敲脑袋,越着急感觉到头越昏,越迷糊。曲老师看到我急得直敲脑袋的样子,奇怪的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早晨上学骑自行车把头摔了。老师看我认真而又着急的样子,笑着说你不会是摔失忆了吧,没事,我给你再敲两下就好了。说着还用手轻轻地敲了几下我的头。同学们见状都大笑起来,我也被这种欢快的气氛所感染,也大笑起来。说来也怪,笑过之后我感到脑袋清醒多了,记忆好像也恢复了。现在想起来大概是因为当时快要中考了,我的心情太紧张的原因,产生了暂时的记忆低谷,感觉什么也不会了,如果没有曲老师风趣幽默的开导,我想我的低谷不会很快就过去的。张仲慧老师是一个讲课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很负责任的人。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发现学生有错误时总是及时指出,并耐心地和你谈,谈得你不忍心再犯错误。她是一个严师慈母。印象最深的是刚上初三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大概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我坐在班级的倒数第二排,整天和坐在后排上的同学嘻嘻哈哈。一天上化学课,当时老师讲的是关于酸碱度的知识,我听了一会后发现很有意思,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我也想做一下这道题,但因为我的眼睛有点近视看不清黑板,于是我问同桌老师写的是什么。这时张老师正讲到兴头上,以为我又在说话,生气地说,不学习就不要说话,打扰别人学习是最不道德的。我听了老师的话气愤地说,喊什么喊,我看不清黑板问一下还不行吗!好,我不学了。老师当时并没有因为我的态度不好而说我,只是看了看我就接着讲课了。下课后,张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我正准备和老师大干一场,谁知张老师问了我原因后,笑着对我说,对不起,我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你,请你原谅我!你挺聪明的,好好学,一定行,老师支持你!了解到我的眼睛近视的情况后,张老师把我的座位调到了第二排,和我们班学习最好的张小雨同学(后来考上了通化市第一高中,毕业后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坐在一起,并让他多帮助我,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成绩突飞猛进。在曲老师和张老师的教育下,我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于1994年考上了通化市幼儿师范学校,是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每次遇到曲老师和张老师,他们都关心的问这问那,鼓励我当一名好老师。在我遇到挫折想要放弃时,总是能得到他们的鼓励;在我取得成绩骄傲时,他们总是提醒我要谦虚,踏踏实实地干工作。现在回想起来两位老师的一些看似普通的教学行为,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为我的教育教学指路。首先,教师应具有对这份职业的忠诚,只有忠诚于这份职业才能出于自心的流露出对这份职业的爱,才能干好,把这份职业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第二,教师应该爱学生,冰心老人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句话说得真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爱是教师职业的特有的道德准则。一位教师,就必须真心诚意地关爱你的学生,否则“教书育人”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爱学生不是在师范院校的书本上和课堂中学到的,这种情感产生于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从这个问题做起的,因为爱学生是教师之本。第三,教师应该有过硬的个人素质,这种素质可以形成良好的个人魅力,起到言传身教的目的,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益处。第四,教师应该不吝惜自己的鼓励,抓住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真诚的鼓励,有一句话说的好:鼓励可以使白痴变成天才。真诚的鼓励可以唤醒学生的心灵之花,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期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鼓励是教育方法之王。第五,教师应该懂得幽默,幽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教师的幽默有利于学生幽默性格的培养。弗洛伊德说过:“最幽默的人,也是最能适应的人。”教师运用幽默机智、灵活、巧妙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善意地进行批评,使学生在笑声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的幽默能使学生在他乡也感受到亲人之间的随意和默契,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更加融洽、亲密的关系,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事实表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的喜爱、依赖和敬佩的重要因素。第六,教师应懂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的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乐学,就会主动学习,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不用教师再去强迫学生学习。兴趣置关重要。懂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就是一位成功的教师。最后,教师要宽容,要坦诚,要在学生面前勇敢地说出对不起。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的宽容更是一种难得的美德,教师宽容了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爱。良好的美德是可以传承的,教师的宽容会被学生转与别人,起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勇敢的说出对不起,就会赢得学生对自己最大的信任,教师不是圣人,教师也会犯很多错误,有错误不敢说出来,不敢面对就是最大的错误。曲老师和张老师教给我的是一些普通但却不平凡的为师之道,影响着我的从教生涯。时光易逝,岁月如歌,转瞬间,我在向阳学校为人师已十二年有余,忆往昔,两位老师留给我的教学之道一直在影响着我的教学生活,鞭策我走好我的教师之路。正像有人说的那样:用圣洁的灵魂塑造圣洁的灵魂,才是神圣的;以高尚的人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才是崇高的。回顾十二年来走过的路,感慨颇多:我于1998年毕业于通化市幼儿师范学校,分配到向阳学校工作,我家住在东热村,离向阳学校有30多里路,从踏上向阳这片土地时,我知道我的艰苦而又神圣的教学之路将要在这片土地上延伸……我每天都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迎来朝阳、送走夕阳,度过漫长而又艰难的往返30里的路途,寒暑易节,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在汗水和泥水中摸爬滚打着我的教学之路。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十二个春华秋实已过,回首走过的路,我用无私奉献的师魂,严于律己的师德,和谐教育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谱写出一曲无悔的人生之歌。十二年来,我一直按照两位老师的样子来做我的教师工作: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开启学生的心扉,取得了突出成绩。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中,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形成良好的班风,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从不偏袒或嫌弃每一位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冷暖,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我用真诚的爱心浇开了学生的心灵之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在中考中各科平均分,优秀率,名列前茅,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上一级高中,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在语文教学上,我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课堂教学做起,从教学中的点滴做起,积极践行新课改,用新理念、新方法指导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中考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红。成绩属于过去,将来仍需拼搏,道路只能在前进中延伸,跋涉中才有豪迈的歌声,在恩师的影响下,我将继续耕耘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播洒汗水,收获成功。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既然我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有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延续一位位恩师的教育足迹,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现在曲老师仍在六中上班,仍然是一位好老师,张老师调到了通化市第十四中学,仍然是一位负责的老师。他们还坚守在教育战线上。我想我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位合格的教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难忘师恩!真所谓:一载教导,一生为师!

关于我们的流行

每个故事都会有一种流行,这种流行伴随着青涩的我们走过了每一个人生的镜头,是呐,高一上期,这些关于我们的流行…

我是伴随着恐惧来到这所学校的,戴着挤满谎言的面具面对每一位新同学,总是不经意间行走在堆满虚伪的小径上,对每个同学微笑,微笑,,,

这时校园里的荷塘还叠满了绿叶,水中的红鱼也欢快地嬉戏,享受着残留的夏季。

“我跟Ta有代沟^_^”时不时地会从我们四个人中某个人口中跳出,接着便是其余三个人的哈哈大笑和周围同学的疑惑目光。

这,便成了我们——我,帅哥,展哥,甜甜圈四个人——最初的流行。

如果人生是场话剧,那么我们四个的相识绝对是喜剧,我是个路痴,来了江津几年很多街都找不到,我的同桌——甜甜圈,她所来自的洛黄也从未听说,因此总会在她打听江津好玩的地方时听到“你是不是江津人?”这样无奈的问话。对于甜甜圈呢,吃大概是她第一爱好吧,所以长得胖胖的(班上一些同学这么认为,虽然我不觉得胖),因此呢我总是变着法儿说她胖,加之她又矮,我吐槽的地方就更多了,可是,,甜甜圈并不是好惹的,她也许会飞起一脚把我踢走,并附送一句“我们有代沟!”,,不过总的来说,她是我高一上期最好的朋友,我们前一排的同学也是一男一女,她们就不一样了,展哥是个女生,妈妈是作家,我总是羡慕着她的语文成绩,帅哥是男生,至于到底帅不帅要靠大家鉴定,不过在数学战场上可是所向披靡,他们在一起注定有所谓的代沟,帅哥来自白沙,爱好和展哥多少不一样,于是每次展哥对于帅哥的回答无语时总会引用甜甜圈的“我们有代沟”这句话,其实真有代沟,不过代沟时间短,展哥和帅哥年龄相差一岁,我和甜甜圈也差一岁。总的来说因为代沟,我们走到了一起。

荷叶的绿色渐渐开始被黄色所取代,然后枯萎,最后荷叶拉耸着脑袋静静注视着枯黄的塘水,红鱼也一只两只寂寞地游着。秋天在等待呢。

逐渐熟识的我们开始随意起来,于是“你猜^_^”便成了接下来的流行。

这句话应该是诞生于展哥和帅哥之间不知名的争吵中,本来应该是血雨腥风的一场争吵,结果被“你猜”轻松化解。于是这句话立刻高频率运用于我

们之间,问个数学问题,对方先来个“你猜”让你气不打一处来,接着再慢条斯理地讲解这道题,让本来想踹他一脚的你平静下来。

就这样,我们在时光的飞跃中成为了四个很好的朋友。荷塘的藕被挖起来了,红鱼也不见了踪迹,只剩下一塘空荡荡的寂寞的塘水,和座孤零零的亭子,当我回过神来才知道,原来,高一上期快结束了。

“你是读文科还是理科?”这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我们最后最大的问题,也是个分别的问题,它,就是我们最后的流行。

展哥很果断地选择了文科,于是终日开始纠结起了政治,历史问题,并结识了不少文科生,形成了文科联盟。帅哥和我也果断选择了理科,要问为什么,那原因就是男生嘛,理科有出路些,不然我绝对选文科,话说选文科是很有爱的选择,再怎么差也有很多分,理科是做不起就只好瞪着。

而我们四个人中纠结的就是甜甜圈了,本来嘛,一个女孩子读文科挺好的,而且她文科成绩比理科还好。但是呢,甜甜圈又不是女生,不,不是普通的女生,她以她及其爷们儿的性格,最先认定读理科,可是一场模拟考试下来,纠结了,读文科吧,她又果断地拿起政治书。但到了最后,我再问她读文科还是理科,她又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读理科,于是我对周围的同学说,别信她,她前几天还是文科生,呵呵。不过,最后甜甜圈还是填了理科,这下只有展哥一个人读文科了,多少有些落寞呢。

我们的流行就此结束?不,它将在我们心底延续,流行在我们血液中,友谊这种东西只会愈加珍贵。

那学期,我们一起创造的流行,再见了,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