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启示

北京 李鸿艳

在我家的写字台上摆着一只圆锥的模型,那是我10岁生日时爸爸送我的。

他常说:这小小的圆锥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那时我还小,觉得不就是个立体空间的玩艺?与漏斗并无两样:尖嘴,圆底。

难道真有那么深奥吗?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渐渐地我开始有所领悟了。如果把圆锥在平面上作投影,会发现什么图形呢?从侧面看是个三角形,从上面往下俯视却是个圆。啊,多奇妙!两个不同的角度,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图形。正如苏轼的诗中所描写的庐山的情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想,要是圆锥人格化了,当我们观察分析这个“人”物性格时,恰不是三角和圆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多重性格吗?噢,把数学上的投影法引申到语文教学中对人物的鉴赏,文理相通,异曲同工--真是妙哉,妙哉!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得到不同的结论,把它统一起来,辩证地看待,你便会有一个更全面更“全体”的认识,这就是圆锥启示之一。

如果给你一把刀,去切圆锥,那么能切得哪些图形呢?一般常规法三角形和圆形是容易得到的。是否还有别的呢?有,突破常规,变换切角,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便会出现在你眼前。这不禁使我联想起儿时玩的游戏--苹果里找星星。说穿了就是切苹果。按习惯把苹果由上往下一切,那星星就躲起来了。如果你标新立异来个拦腰截断,就会发现苹果核的图案恰好是颗星星。试一下,你一定能找到。

如果说投影圆锥能给人看待问题的启发,那么切圆锥则给予人处理问题的启示。有时候,对于一个事物,不妨一反常规,突破固有思维定势,大胆地换一种“切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没有“拦腰截断”,就发现不了苹果里的星星;没有变换切角,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终究截而不露。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集体拍照时,如果按常规方法,等到摄影师数到“三”时,总有几个一直睁大眼睛的人坚持不住了,于是在照片上留下了闭目状的遗憾。如果我们具有创新精神,采用逆向思维,先让大家都闭上眼睛,等数到“三”

时再一齐睁眼,这样拍出的照片果然一个闭眼的都没有,全都神采奕奕。同样喊“一、二、三”,结果却这样的不同。可见,变换角度处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

在科技领域,新方法的应用也是极其重要的。众人关注的“蓝牙”技术,已被冠以。网络热,第三代移动电话热之后又一热门新技术”的名号,轰轰烈烈,扑面而来。“蓝牙”,简单说就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它可以取代数据电缆,支持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目前,这项技术已应用到一些餐饮业。北京邮电大学阎英兰教授说:“我们应用蓝牙技术的概念研制出一套点菜系统,可以把客人的点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系统迅速地分别传递给后厨和收银台,提高餐厅的服务速度和服务水准。”这种尝试和应用,证明以蓝牙技术为代表的无线短距离数据通讯技术在餐饮韭有广泛应用的前景。看似简单的过程却用上了最尖端的通讯技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明的“切换”。展望未来,2l世纪的中国更需要我们这一代新人,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去“切出”一座宏伟的社会主义大厦。

我曾做过一个梦:茫茫晓雾初开,浩浩旭日东升。我手捧圆锥,带着它的启示,踏上了人生旅途的航船。

我从生活那里学到的

这两个作文题目的命题立意都立足于考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无论选哪个题目,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好写”并不见得能“写好”,要写好,还得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绝活。

文题一:“发生在初三的故事”,写成复杂的记叙文,情节的铺垫、照应、设悬等手法的运用无疑会让文章更具可读性。在写作之前,应先将最感人的事例一一列举,好中选优,排列组合成“备用素材”,而后从中抽出线索,提炼主题,据此来下笔成文。

文题二:根据自己积累素材的多少来定主题,补齐标题,“生活”中的怎样的人和事,“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即这些人和事给了我哪些启示,这是主题,因人而异,因素材而异。根据自己平时的训练来定文体。“文体不限”为考生的个性化表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考生一旦选准了某种文体,就要符合该文体的特征,不要写成“四不像”。从标题来看,写成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是主流,而日记体、小小说、寓言、童话、诗歌、戏剧等文体,能吸引阅卷者,关键是平时是否加强了对这些文体的训练。

佳作点评

我从生活那里学到的

山西一考生

生活在生命的磁场里高速运动着。走过无数个季节的轮回,年轻的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四季在自然的舞台上演奏着自己的生命进行曲。我们也一天天长大,在其中感受着生活的洗礼。

百花争艳 ―――― 春

微风轻轻送来了春天,在这个季节里百花争先恐后竞开放,小草刚冒出地面,柳条抽出了绿芽,这是不是个竞争的季节呢?老师常说我们是春天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成长。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为成绩而奋斗,为自己心中不同的目标而奋斗,学习生活中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同这争着做春天里第一朵开放的花朵。

在这里我学到了竞争。

绿草如茵―――― 夏

看过了花的争奇斗艳,低头看看如茵的绿草,在刚过的暴风雨中它没有低头,虽然雨珠仍挂在小草的头上,努力想让它屈服,但小草仍坚持着等待救兵――太阳。它知道,等太阳再见的那一刻,也就不会受他人压迫了,小草顽强的精神能不让你感动吗?你是不是也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呢?

在这里,我学到了心存希望,不言放弃。

果实累累―――― 秋

放眼望去,田野里那一片金灿灿的果实正等待农人的收割,此刻庄稼人是不是很开心呢?一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不仅是粮食的丰收,对于我而言,更是精神的丰收,看看农人喜气洋洋,脸上露着欣慰的笑,,秋姑娘留下了金色的衣裙,退下了舞台。

在这里,我学到了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银妆素裹―――― 冬

在呼呼风声中,雪在轻轻落地,不一会儿,大地便披上了雪白的轻纱,好美!我不禁发出感叹。是为它的纯洁吗?雪轻轻地下,让我想到了红军长征,想到了八年抗战,有多少革命先烈的血曾撒在这雪地上。

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忘历史,珍惜现在。

驻足生活的舞台,体验春夏秋冬,感悟生活的激情与澎湃。

我的调查我报告

一.调查前的准备。

1调查的项目太多,我们该调查写什么呢?我的时间和能力有限,经过我和好友王睿迪的商量,最后决定调查学生在暑假中的生活情况。调查对象是学生家长。

2将要问家长哪些问题呢?①是否报课外辅导班?②是否外出旅游?③是否帮家里干家务?④参加了什么活动……我们边想边做练习。如果在调查时,由于心情太紧张说错话怎么办,遭到拒绝怎么办……我心里忐忑不安。

二.调查时遇到的情况。

在调查时遇到的了同级的同学,他嘲笑我们:“笨蛋才调查去呢,随便写一个不就行了!”我心想:用尺子画的线,再直也是弯的,用手画的直线再弯也是直的,老师留给我们要的作业是“过程”与“结果”,而不是单单一个没有意义结果。

三.调查结果。

调查种类 报班 读课外书 外出旅游 干家务活 活动 合计

人数 32人 3人 8人 0人 6人 49人

其中报班的情况:拉丁舞班(12)人,跆拳道班(13)人,英语班(3)人,舞蹈班(1)人,钢琴(2)人。

通过这次调查我得到许多启示:到了暑假同学们仍不能放松,还要被家长逼着去学这学那。唉~~~做学生难,做个轻松的学生更难!同时也发现帮家里干家务活的同学没有一个,因此我们应该在空闲时间要帮家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减轻我的负担吧,我要飞的更高!!!!!

2009湖南卷

湖南卷

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考题解读

贴近新课改,紧扣大时代

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命题的脉搏,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规律,就有望在高考场上一领风骚。作为重视传播与发展湖湘文化的大省,为什么会命制这么一道考题呢?考生怎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脉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呢?对2010年的高考考生而言,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收获与启示呢?笔者结合考题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融入了课改新理念

实施新课改以前的高中教材,作文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材编排的零散性与内容的陈旧性,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也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许多高考作文命题看似精美,却总是难以找到课本的影子,无法与教材形成有效对接。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随着高中教材的改版与课改的深入,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看到“踮起脚尖”四个字,考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句子。也许正是《劝学》里的这一佳句,触动了命题者的思绪,于是一个充满动态感、富含情趣美的标题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种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体验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二、命题扣住了时代大背景

以人为根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是南方冰雪灾害;无论是奶业的诚信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无不情牵华夏,触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家“踮起脚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与思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只有目标高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由此可知,“踮起脚尖”这一考题,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空中楼阁,而是命题者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彩话题。

三、命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雨后过烂泥路,比如留守儿童的盼归……如果思维就此搁浅,文章也许会落入俗套。要明白,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只要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前面的“路”,或蜿蜒,或狭窄,或陡峭,或险滩……提前作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本题的立意角度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以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刻画“踮起脚尖时的那份期待”;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可强调“踮起脚尖找到方向”;可讲述“是好奇感让自己踮起脚尖”等。胆大的学生,甚至可以结合《劝学》中原句的意思,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之类的观点。由此可见,拓展思路,便可将命题巧妙转化为许多自己熟悉的切入角度。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立意方式,均要力求体现自我的理性思索、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

在展开笔墨时,我们要思考:是谁在踮起脚尖呢?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怎样踮起脚尖呢?从材料上看,像在篮球场上踮起脚尖获取成功的姚明,田径场上踮起脚尖创造奇迹的刘翔,在舞台上踮起脚尖舞动生命的邰丽华,都是不错的论据。继而我们可以由实入虚,实题虚作,由这些实实在在的画面,联想到历史里的精彩故事。如说陶渊明踮起脚尖,看到了官场之外的“世外桃源”;说李白踮起脚尖,看到了长安城外的“诗情画意”等。从文体上看,也应该注意湖南卷的一贯限制。如果写记叙文,可用“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出情感充沛的故事;写议论文,则可以通过“踮起脚尖”这个动作,挖掘深刻的哲理。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部分

一、关于评分标准

1. 内容部分: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题意”“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中心”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2. 表达部分: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语言”“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结构”或“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 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 “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8分。

5. 偏离题意的文章,内湖南卷

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考题解读

贴近新课改,紧扣大时代

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命题的脉搏,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规律,就有望在高考场上一领风骚。作为重视传播与发展湖湘文化的大省,为什么会命制这么一道考题呢?考生怎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脉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呢?对2010年的高考考生而言,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收获与启示呢?笔者结合考题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融入了课改新理念

实施新课改以前的高中教材,作文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材编排的零散性与内容的陈旧性,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也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许多高考作文命题看似精美,却总是难以找到课本的影子,无法与教材形成有效对接。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随着高中教材的改版与课改的深入,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看到“踮起脚尖”四个字,考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句子。也许正是《劝学》里的这一佳句,触动了命题者的思绪,于是一个充满动态感、富含情趣美的标题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种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体验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二、命题扣住了时代大背景

以人为根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是南方冰雪灾害;无论是奶业的诚信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无不情牵华夏,触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家“踮起脚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与思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只有目标高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由此可知,“踮起脚尖”这一考题,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空中楼阁,而是命题者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彩话题。

三、命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雨后过烂泥路,比如留守儿童的盼归……如果思维就此搁浅,文章也许会落入俗套。要明白,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只要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前面的“路”,或蜿蜒,或狭窄,或陡峭,或险滩……提前作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本题的立意角度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以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刻画“踮起脚尖时的那份期待”;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可强调“踮起脚尖找到方向”;可讲述“是好奇感让自己踮起脚尖”等。胆大的学生,甚至可以结合《劝学》中原句的意思,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之类的观点。由此可见,拓展思路,便可将命题巧妙转化为许多自己熟悉的切入角度。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立意方式,均要力求体现自我的理性思索、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

在展开笔墨时,我们要思考:是谁在踮起脚尖呢?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怎样踮起脚尖呢?从材料上看,像在篮球场上踮起脚尖获取成功的姚明,田径场上踮起脚尖创造奇迹的刘翔,在舞台上踮起脚尖舞动生命的邰丽华,都是不错的论据。继而我们可以由实入虚,实题虚作,由这些实实在在的画面,联想到历史里的精彩故事。如说陶渊明踮起脚尖,看到了官场之外的“世外桃源”;说李白踮起脚尖,看到了长安城外的“诗情画意”等。从文体上看,也应该注意湖南卷的一贯限制。如果写记叙文,可用“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出情感充沛的故事;写议论文,则可以通过“踮起脚尖”这个动作,挖掘深刻的哲理。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部分

一、关于评分标准

1. 内容部分: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题意”“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中心”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2. 表达部分: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语言”“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结构”或“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 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 “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8分。

5. 偏离题意的文章,内湖南卷

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考题解读

贴近新课改,紧扣大时代

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命题的脉搏,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规律,就有望在高考场上一领风骚。作为重视传播与发展湖湘文化的大省,为什么会命制这么一道考题呢?考生怎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脉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呢?对2010年的高考考生而言,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收获与启示呢?笔者结合考题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融入了课改新理念

实施新课改以前的高中教材,作文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材编排的零散性与内容的陈旧性,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也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许多高考作文命题看似精美,却总是难以找到课本的影子,无法与教材形成有效对接。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随着高中教材的改版与课改的深入,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看到“踮起脚尖”四个字,考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句子。也许正是《劝学》里的这一佳句,触动了命题者的思绪,于是一个充满动态感、富含情趣美的标题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种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体验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二、命题扣住了时代大背景

以人为根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是南方冰雪灾害;无论是奶业的诚信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无不情牵华夏,触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家“踮起脚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与思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只有目标高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由此可知,“踮起脚尖”这一考题,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空中楼阁,而是命题者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彩话题。

三、命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雨后过烂泥路,比如留守儿童的盼归……如果思维就此搁浅,文章也许会落入俗套。要明白,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只要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前面的“路”,或蜿蜒,或狭窄,或陡峭,或险滩……提前作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本题的立意角度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以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刻画“踮起脚尖时的那份期待”;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可强调“踮起脚尖找到方向”;可讲述“是好奇感让自己踮起脚尖”等。胆大的学生,甚至可以结合《劝学》中原句的意思,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之类的观点。由此可见,拓展思路,便可将命题巧妙转化为许多自己熟悉的切入角度。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立意方式,均要力求体现自我的理性思索、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

在展开笔墨时,我们要思考:是谁在踮起脚尖呢?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怎样踮起脚尖呢?从材料上看,像在篮球场上踮起脚尖获取成功的姚明,田径场上踮起脚尖创造奇迹的刘翔,在舞台上踮起脚尖舞动生命的邰丽华,都是不错的论据。继而我们可以由实入虚,实题虚作,由这些实实在在的画面,联想到历史里的精彩故事。如说陶渊明踮起脚尖,看到了官场之外的“世外桃源”;说李白踮起脚尖,看到了长安城外的“诗情画意”等。从文体上看,也应该注意湖南卷的一贯限制。如果写记叙文,可用“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出情感充沛的故事;写议论文,则可以通过“踮起脚尖”这个动作,挖掘深刻的哲理。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部分

一、关于评分标准

1. 内容部分: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题意”“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中心”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2. 表达部分: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语言”“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结构”或“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 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 “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8分。

5. 偏离题意的文章,内湖南卷

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考题解读

贴近新课改,紧扣大时代

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命题的脉搏,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规律,就有望在高考场上一领风骚。作为重视传播与发展湖湘文化的大省,为什么会命制这么一道考题呢?考生怎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脉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呢?对2010年的高考考生而言,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收获与启示呢?笔者结合考题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融入了课改新理念

实施新课改以前的高中教材,作文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材编排的零散性与内容的陈旧性,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也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许多高考作文命题看似精美,却总是难以找到课本的影子,无法与教材形成有效对接。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随着高中教材的改版与课改的深入,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看到“踮起脚尖”四个字,考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句子。也许正是《劝学》里的这一佳句,触动了命题者的思绪,于是一个充满动态感、富含情趣美的标题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种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体验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二、命题扣住了时代大背景

以人为根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是南方冰雪灾害;无论是奶业的诚信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无不情牵华夏,触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家“踮起脚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与思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只有目标高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由此可知,“踮起脚尖”这一考题,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空中楼阁,而是命题者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彩话题。

三、命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雨后过烂泥路,比如留守儿童的盼归……如果思维就此搁浅,文章也许会落入俗套。要明白,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只要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前面的“路”,或蜿蜒,或狭窄,或陡峭,或险滩……提前作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本题的立意角度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以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刻画“踮起脚尖时的那份期待”;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可强调“踮起脚尖找到方向”;可讲述“是好奇感让自己踮起脚尖”等。胆大的学生,甚至可以结合《劝学》中原句的意思,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之类的观点。由此可见,拓展思路,便可将命题巧妙转化为许多自己熟悉的切入角度。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立意方式,均要力求体现自我的理性思索、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

在展开笔墨时,我们要思考:是谁在踮起脚尖呢?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怎样踮起脚尖呢?从材料上看,像在篮球场上踮起脚尖获取成功的姚明,田径场上踮起脚尖创造奇迹的刘翔,在舞台上踮起脚尖舞动生命的邰丽华,都是不错的论据。继而我们可以由实入虚,实题虚作,由这些实实在在的画面,联想到历史里的精彩故事。如说陶渊明踮起脚尖,看到了官场之外的“世外桃源”;说李白踮起脚尖,看到了长安城外的“诗情画意”等。从文体上看,也应该注意湖南卷的一贯限制。如果写记叙文,可用“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出情感充沛的故事;写议论文,则可以通过“踮起脚尖”这个动作,挖掘深刻的哲理。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部分

一、关于评分标准

1. 内容部分: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题意”“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中心”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2. 表达部分: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语言”“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结构”或“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 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 “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8分。

5. 偏离题意的文章,内湖南卷

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考题解读

贴近新课改,紧扣大时代

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命题的脉搏,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规律,就有望在高考场上一领风骚。作为重视传播与发展湖湘文化的大省,为什么会命制这么一道考题呢?考生怎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脉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呢?对2010年的高考考生而言,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收获与启示呢?笔者结合考题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融入了课改新理念

实施新课改以前的高中教材,作文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材编排的零散性与内容的陈旧性,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也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许多高考作文命题看似精美,却总是难以找到课本的影子,无法与教材形成有效对接。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随着高中教材的改版与课改的深入,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看到“踮起脚尖”四个字,考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句子。也许正是《劝学》里的这一佳句,触动了命题者的思绪,于是一个充满动态感、富含情趣美的标题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种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体验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二、命题扣住了时代大背景

以人为根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是南方冰雪灾害;无论是奶业的诚信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无不情牵华夏,触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家“踮起脚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与思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只有目标高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由此可知,“踮起脚尖”这一考题,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空中楼阁,而是命题者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彩话题。

三、命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雨后过烂泥路,比如留守儿童的盼归……如果思维就此搁浅,文章也许会落入俗套。要明白,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只要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前面的“路”,或蜿蜒,或狭窄,或陡峭,或险滩……提前作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本题的立意角度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以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刻画“踮起脚尖时的那份期待”;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可强调“踮起脚尖找到方向”;可讲述“是好奇感让自己踮起脚尖”等。胆大的学生,甚至可以结合《劝学》中原句的意思,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之类的观点。由此可见,拓展思路,便可将命题巧妙转化为许多自己熟悉的切入角度。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立意方式,均要力求体现自我的理性思索、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

在展开笔墨时,我们要思考:是谁在踮起脚尖呢?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怎样踮起脚尖呢?从材料上看,像在篮球场上踮起脚尖获取成功的姚明,田径场上踮起脚尖创造奇迹的刘翔,在舞台上踮起脚尖舞动生命的邰丽华,都是不错的论据。继而我们可以由实入虚,实题虚作,由这些实实在在的画面,联想到历史里的精彩故事。如说陶渊明踮起脚尖,看到了官场之外的“世外桃源”;说李白踮起脚尖,看到了长安城外的“诗情画意”等。从文体上看,也应该注意湖南卷的一贯限制。如果写记叙文,可用“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出情感充沛的故事;写议论文,则可以通过“踮起脚尖”这个动作,挖掘深刻的哲理。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部分

一、关于评分标准

1. 内容部分: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题意”“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中心”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2. 表达部分: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语言”“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结构”或“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 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 “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8分。

5. 偏离题意的文章,内湖南卷

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考题解读

贴近新课改,紧扣大时代

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命题的脉搏,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规律,就有望在高考场上一领风骚。作为重视传播与发展湖湘文化的大省,为什么会命制这么一道考题呢?考生怎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脉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呢?对2010年的高考考生而言,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收获与启示呢?笔者结合考题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融入了课改新理念

实施新课改以前的高中教材,作文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材编排的零散性与内容的陈旧性,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也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许多高考作文命题看似精美,却总是难以找到课本的影子,无法与教材形成有效对接。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随着高中教材的改版与课改的深入,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看到“踮起脚尖”四个字,考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句子。也许正是《劝学》里的这一佳句,触动了命题者的思绪,于是一个充满动态感、富含情趣美的标题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种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体验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二、命题扣住了时代大背景

以人为根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是南方冰雪灾害;无论是奶业的诚信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无不情牵华夏,触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家“踮起脚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与思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只有目标高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由此可知,“踮起脚尖”这一考题,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空中楼阁,而是命题者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彩话题。

三、命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雨后过烂泥路,比如留守儿童的盼归……如果思维就此搁浅,文章也许会落入俗套。要明白,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只要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前面的“路”,或蜿蜒,或狭窄,或陡峭,或险滩……提前作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本题的立意角度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以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刻画“踮起脚尖时的那份期待”;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可强调“踮起脚尖找到方向”;可讲述“是好奇感让自己踮起脚尖”等。胆大的学生,甚至可以结合《劝学》中原句的意思,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之类的观点。由此可见,拓展思路,便可将命题巧妙转化为许多自己熟悉的切入角度。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立意方式,均要力求体现自我的理性思索、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

在展开笔墨时,我们要思考:是谁在踮起脚尖呢?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怎样踮起脚尖呢?从材料上看,像在篮球场上踮起脚尖获取成功的姚明,田径场上踮起脚尖创造奇迹的刘翔,在舞台上踮起脚尖舞动生命的邰丽华,都是不错的论据。继而我们可以由实入虚,实题虚作,由这些实实在在的画面,联想到历史里的精彩故事。如说陶渊明踮起脚尖,看到了官场之外的“世外桃源”;说李白踮起脚尖,看到了长安城外的“诗情画意”等。从文体上看,也应该注意湖南卷的一贯限制。如果写记叙文,可用“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出情感充沛的故事;写议论文,则可以通过“踮起脚尖”这个动作,挖掘深刻的哲理。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部分

一、关于评分标准

1. 内容部分: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题意”“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中心”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2. 表达部分: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语言”“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结构”或“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 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 “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8分。

5. 偏离题意的文章,内湖南卷

题目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考题解读

贴近新课改,紧扣大时代

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命题的脉搏,依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规律,就有望在高考场上一领风骚。作为重视传播与发展湖湘文化的大省,为什么会命制这么一道考题呢?考生怎样才能把握住命题的脉搏,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呢?对2010年的高考考生而言,又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收获与启示呢?笔者结合考题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融入了课改新理念

实施新课改以前的高中教材,作文教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材编排的零散性与内容的陈旧性,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也给高考作文命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许多高考作文命题看似精美,却总是难以找到课本的影子,无法与教材形成有效对接。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局面随着高中教材的改版与课改的深入,正在得到有效解决。看到“踮起脚尖”四个字,考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句子。也许正是《劝学》里的这一佳句,触动了命题者的思绪,于是一个充满动态感、富含情趣美的标题便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种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体验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二、命题扣住了时代大背景

以人为根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已经成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自去年以来,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还是南方冰雪灾害;无论是奶业的诚信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无不情牵华夏,触及全球。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大家“踮起脚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与思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当然,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也只有目标高远,人生才会变得更有价值。由此可知,“踮起脚尖”这一考题,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空中楼阁,而是命题者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彩话题。

三、命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踮起脚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雨后过烂泥路,比如留守儿童的盼归……如果思维就此搁浅,文章也许会落入俗套。要明白,踮起脚尖,还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只要踮起脚尖,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前面的“路”,或蜿蜒,或狭窄,或陡峭,或险滩……提前作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本题的立意角度非常广泛,可表达“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内涵;可以传递“付出努力,超越自我”的美好情怀;可刻画“踮起脚尖时的那份期待”;可赞美“踮起脚尖后的智慧选择”;可描写“踮起脚尖看到的风景”;可强调“踮起脚尖找到方向”;可讲述“是好奇感让自己踮起脚尖”等。胆大的学生,甚至可以结合《劝学》中原句的意思,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之类的观点。由此可见,拓展思路,便可将命题巧妙转化为许多自己熟悉的切入角度。当然,无论采用何种立意方式,均要力求体现自我的理性思索、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

在展开笔墨时,我们要思考:是谁在踮起脚尖呢?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呢?怎样踮起脚尖呢?从材料上看,像在篮球场上踮起脚尖获取成功的姚明,田径场上踮起脚尖创造奇迹的刘翔,在舞台上踮起脚尖舞动生命的邰丽华,都是不错的论据。继而我们可以由实入虚,实题虚作,由这些实实在在的画面,联想到历史里的精彩故事。如说陶渊明踮起脚尖,看到了官场之外的“世外桃源”;说李白踮起脚尖,看到了长安城外的“诗情画意”等。从文体上看,也应该注意湖南卷的一贯限制。如果写记叙文,可用“踮起脚尖”这一细节,引出情感充沛的故事;写议论文,则可以通过“踮起脚尖”这个动作,挖掘深刻的哲理。

评分细则

基础等级部分

一、关于评分标准

1. 内容部分: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题意”“内容”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中心”与“感情”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2. 表达部分: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语言”“文体”中有一项在上等,与此同时,“结构”或“字体”有一项在上等者,可根据文章实际,在上一等中、低档记分。

3. 记分应综合考察内容与表达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跨等记分。

4. “基本符合题意”的文章,表达项最多在一等下限记分,发展等级不能超过8分。

5. 偏离题意的文章,内

2008浙江卷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在选题时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以期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与去年众多家电视台策划的“城乡孩子互换生活空间问题,即城市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乡村孩子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热点节目有关。(《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过此类文章)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着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都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主题。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得到了休息,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城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内容,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评分细则

一、关于命题与题意的说明

1. 命题形式发生改变,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改变的只是写作的形式,并不承担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每一种命题都有优缺点,作文命题没有完美的形式。

换成标题作文,今年的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注意考查考生的实际作文能力。

当然,为了使考生适应,也为了更好地衔接,在命题前加了一段引导语,既使题目更加规范,又避免写作范围过于宽泛,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套作”。在命题时,还注意了降低难度,如在“为题”两字上加了着重号,目的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最关键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在选题时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以期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与去年众多家电视台策划的“城乡孩子互换生活空间问题,即城市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乡村孩子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热点节目有关。(《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过此类文章)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着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都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主题。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得到了休息,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城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内容,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评分细则

一、关于命题与题意的说明

1. 命题形式发生改变,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改变的只是写作的形式,并不承担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每一种命题都有优缺点,作文命题没有完美的形式。

换成标题作文,今年的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注意考查考生的实际作文能力。

当然,为了使考生适应,也为了更好地衔接,在命题前加了一段引导语,既使题目更加规范,又避免写作范围过于宽泛,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套作”。在命题时,还注意了降低难度,如在“为题”两字上加了着重号,目的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最关键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在选题时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以期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与去年众多家电视台策划的“城乡孩子互换生活空间问题,即城市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乡村孩子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热点节目有关。(《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过此类文章)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着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都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主题。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得到了休息,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城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内容,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评分细则

一、关于命题与题意的说明

1. 命题形式发生改变,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改变的只是写作的形式,并不承担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每一种命题都有优缺点,作文命题没有完美的形式。

换成标题作文,今年的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注意考查考生的实际作文能力。

当然,为了使考生适应,也为了更好地衔接,在命题前加了一段引导语,既使题目更加规范,又避免写作范围过于宽泛,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套作”。在命题时,还注意了降低难度,如在“为题”两字上加了着重号,目的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最关键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在选题时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以期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与去年众多家电视台策划的“城乡孩子互换生活空间问题,即城市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乡村孩子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热点节目有关。(《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过此类文章)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着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都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主题。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得到了休息,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城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内容,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评分细则

一、关于命题与题意的说明

1. 命题形式发生改变,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改变的只是写作的形式,并不承担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每一种命题都有优缺点,作文命题没有完美的形式。

换成标题作文,今年的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注意考查考生的实际作文能力。

当然,为了使考生适应,也为了更好地衔接,在命题前加了一段引导语,既使题目更加规范,又避免写作范围过于宽泛,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套作”。在命题时,还注意了降低难度,如在“为题”两字上加了着重号,目的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最关键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在选题时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以期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与去年众多家电视台策划的“城乡孩子互换生活空间问题,即城市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乡村孩子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热点节目有关。(《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过此类文章)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着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都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主题。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得到了休息,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城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内容,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评分细则

一、关于命题与题意的说明

1. 命题形式发生改变,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改变的只是写作的形式,并不承担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每一种命题都有优缺点,作文命题没有完美的形式。

换成标题作文,今年的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注意考查考生的实际作文能力。

当然,为了使考生适应,也为了更好地衔接,在命题前加了一段引导语,既使题目更加规范,又避免写作范围过于宽泛,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套作”。在命题时,还注意了降低难度,如在“为题”两字上加了着重号,目的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最关键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在选题时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以期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与去年众多家电视台策划的“城乡孩子互换生活空间问题,即城市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乡村孩子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热点节目有关。(《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过此类文章)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着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都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主题。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得到了休息,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城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内容,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评分细则

一、关于命题与题意的说明

1. 命题形式发生改变,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改变的只是写作的形式,并不承担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每一种命题都有优缺点,作文命题没有完美的形式。

换成标题作文,今年的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注意考查考生的实际作文能力。

当然,为了使考生适应,也为了更好地衔接,在命题前加了一段引导语,既使题目更加规范,又避免写作范围过于宽泛,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套作”。在命题时,还注意了降低难度,如在“为题”两字上加了着重号,目的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最关键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考题解读 看似平常最奇崛

为弥补话题作文在选题时过于宽泛的不足,避免考生“套话”式的八股文写作,2008年浙江卷将沿用了四年的话题作文形式更改为标题作文,但仍加上提示语,以启发考生深入思考,以期让考生以比较熟悉的方式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浙江卷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年的试题以“都市”“乡村”为关键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容易被忽视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与去年众多家电视台策划的“城乡孩子互换生活空间问题,即城市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乡村孩子到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热点节目有关。(《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过此类文章)试题保持了重视人文性的传统,又避免了过于“虚化”。同时,设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对生存空间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触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即接触、抚摸着感受)。“触摸”和“感受”,都意味着通过接触而引起一定的思想情绪。而“都市”“乡村”,是每一位考生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方土地。都市有都市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心灵。生于都市者,无时无刻不在触摸着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多彩迷人的霓虹灯,感受着都市的快节奏与新气象……生于乡村者,时时刻刻感受着乡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体验着迷人的牛哞、袅袅的炊烟、质朴的乡情……这一切都会引发考生的感悟。何况在时代的召唤下,都市与乡村正不断地双向涌动:从乡村走向都市,因为都市是“文明的风暴中心”;从都市走向乡村,或许是为逃离种种焦虑和冲突,寻找心灵的闲适与宁静——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看来,就内容而言可以写一写“人的诗意栖居”“平凡生活之美”“都市(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了些什么(如环境恶化)”“人们的观念正发生哪些变化”“我期待都市(乡村)的明天是怎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看城乡融合”等。再就写法而言,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阳台上的遗憾》《说村落》《乡村的瓦》《乡村的风》《一幅烟雨牛鹭图》《麦天》等都可供参考,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精选一个点、一个意象切入题旨,并在字里行间融入深情。

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作文,如果兼写“都市”“乡村”而平均分配笔墨,自然有违题意,但可以用“都市”反衬“乡村”或以“乡村”反衬“都市”,表现“面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喜有忧”“时时对另一种生活环境心怀向往”“城市应反哺农村”等主题。具体可借鉴作家韩东的《回忆黄昏》——该文先多角度描写乡村黄昏之美,赞美黄昏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得到了休息,用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接着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现代城市的喧嚣繁杂、城市中人的浮躁功利,与乡村中人的生活形成对比,表明城市中黄昏的美感、启示已被忽略;最后写自己只能在“滚滚而来的黄昏之声”中回忆起“另一个黄昏”(即乡村的黄昏),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安详生活的追求。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有较宽广的写作内容,与去年的“行走在消逝中”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这种从生活出发的题目,能激发考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考生有话可说,而优秀考生更能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从而有效检测考生的作文水平。另外,命题人特意在“为题”两字下加上着重点,显示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评分细则

一、关于命题与题意的说明

1. 命题形式发生改变,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改变的只是写作的形式,并不承担正面或反面的影响。每一种命题都有优缺点,作文命题没有完美的形式。

换成标题作文,今年的命题指向性更明确,更注意考查考生的实际作文能力。

当然,为了使考生适应,也为了更好地衔接,在命题前加了一段引导语,既使题目更加规范,又避免写作范围过于宽泛,有效地避免了考生的“套作”。在命题时,还注意了降低难度,如在“为题”两字上加了着重号,目的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最关键

论语让我明白了做人

论语让我明白了做人一本《于丹〈论语〉心得》让我爱不释手。一直以为,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在”,读过以后,我的心灵算是得到了一次洗礼,我明白了很多名言的真正内涵,第一次觉得我自己身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缺点和不足,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我也深感惭愧。对于《论语》的原文,我有些懵懂,然而却从于丹的心得体会中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伟大。于丹的每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哪怕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贴切的词语都会让我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常常会有同感,有时也会借鉴一下人家的做法。简单的说,《论语》的真谛是教人们如何得到真正的快乐;它的精华则在于教我们做人的心态。这本书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细细品味过这七个方面,也同时折射出了我自己的影子。孝敬之道:“百善孝为先”,于丹用一个大树和孩子的故事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形容的淋漓尽致,我们从父母身上索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间最宝贵的爱,平时经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许因为我还没有为人母,对于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从毕业到现在好多年了,每次回家都是空着手回的,看到同事朋友常常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时,总觉得没有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么见外呢?回到家中,也从来是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在去年暑假读了这本书后,从心里上感觉到了对父母的亏欠,那年我25岁,我开始回报,尽管我们能做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帮忙洗衣、做饭,买一些吃喝用品,但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喜悦。都说25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我也的确长大了,懂事了。智慧之道:我一直很崇拜古人的智慧,它们条件没有当今社会的优越,却能留下惊人的文化和遗产,比如秦始皇修建陵墓、长城;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唐诗宋词等等这些无不流露出古代人们超人的智慧,都令我们现代人敬仰崇拜。于丹说:《论语》里面,自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你抓了一手坏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交往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侥幸一路走来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于你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当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因为从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而让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在于智慧方面,我自己还是非常欠佳的,常常只是羡慕这方面做的好的人,以后需要不断学习。学习之道:每个人从哇哇坠地起就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走路,到长大以后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一直到老,都有学不完的事情,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说到学习,就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传到现在两千多年,自然有它独到的教书之道。读到书中有一个例子时我觉得很有趣,“1975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过一次盛大的聚会,有很多媒体来采访。其中一个问到这些获奖者的问题是:你们这些杰出的人物,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的?结果大家认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幼儿园。有一个科学家说,我是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要善于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规则,饭前要洗手,对人要谦逊礼让,如果自己不小心做了错事要学会道歉,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儿园学到的。”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因此就深有体会。到此,我想起另一句话“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长大以后,常常发现我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或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实都是妈妈教我的,于是,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些话语“要...要...不要...不要...”小时候认为是唠叨的话语,那一刻就觉得如此重要。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谦虚,而且说明他的好学。在我们生活中,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诚信之道: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如今社会中,很多企业品牌靠的都是诚信和信用,比如一个新的产品,必须有特别好的口碑才能够立足;一个单位的领导也要讲信用,才能赢得员工和下属的信任,假如作为上司整天不讲信用了,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了;集体是这样,而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应该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在家庭对父母、爱人、孩子要坦诚相待;对同事朋友说到做到,不能有欺骗行为,总之,从《论语》出发,结合今天的现实,以《论语》中的诚信来引导今天的生活,走好我们人生的路。治事之道:刚看到这个题目,我不太懂,可以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我细细的品味这个陌生的话题,于丹说孔子一生做了两件事——教育和治世,教育是成功的,然而治世他是失败的,因为他的理想不行于天下。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和她的弟子去蒲县看他的学生子路,还没见到人的时候他就夸了他三次,当他的弟子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说只看田地道路房屋都是整整齐齐的,府衙里很清静没人告状,就能看出子路在这儿是做的是很不错的,这虽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却能看到孔子的治世思想,真正的政绩不一定要表现在奏折上,不一定是一个人说我做了哪些事,会了哪些事,推行了哪些措施,真正的措施会落实在效果上,你去看效果,当然就知道他是怎么样来做的。说到此,我联想到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也许我理解的不是太对,但总的来说,还是说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成绩是显而易见的。忠恕之道: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万事由心生,我认为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心在哪里。在看了于丹讲了三个卖花女孩子的故事以后,我突然想起前两天看过的今日说法,一个两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由于和同伴发生争执,而被老师打,看过以后我的心痛了,为那个老师的行为,为那个孩子的心,更为站在家长的那个角度,深深的理解。我也是一个幼儿园教师,在我的生活中,我不敢说我是完美的,但我是善良的,宽容的,有爱的,对父母,对学生,对朋友都是一样的。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换了一种教育方式,孩子们犯了错误我再也不对孩子们大喊大叫,而以很亲切的口吻教育孩子,从下面教育孩子。其实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没有了爱心,就算有再高的文凭,再多的知识,都是徒劳。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颗理解的心,是我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仁爱之道:仁爱是在孔子的论语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我们常常说让世界充满爱,然而这个简单的爱字说起来简单,其中却蕴含的太多太多的道理。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他不仅是仁爱的一个宣传者,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于丹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补足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己。而我认为仁爱其实贯穿整个人生,正所谓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无不充满爱,爱情中,我宽容,彼此珍惜,对爱人和自己的亲人一样;亲情中,首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因为他们同样是我们最亲的人;友情中,友爱、友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面容永远是我们表情的一面镜子,因为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仁爱充满,我们自己跟这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今天,从论语中,我学会了改进自己,读书中我在反省--我以为自己做到了最好,却不懂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以为自己很善良、很宽容,但是孔子所谓的那种心境和胸怀,我真的没有。细细品味,生活中要做到这些的确很难,但要努力。“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看到这句话,我深感愧疚,因为我常常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想的复杂,把别人的无心当作有心,心里就会胡思乱想。其实真理告诉我们的道理永远是最简单的,个人的许多点点滴滴,片片断断,有好的,也有坏的,就让我们在这简单的道理中一点一点改进吧山西阳泉四中初二153班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