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卓越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看到书名《卓越其实很简单》,从心底里觉得“卓越”哪里那么简单,读过这本书后,才真正理解,“卓越”其实不一定非要学生都成为高超出众的伟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卓越的方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卓越的表现;只要在某个阶段上,在某种程度上,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那么孩子就是卓越的,我们的教育就是卓越的。优等生就是卓越的学生,良好的引导式教育就是卓越的教育。

在这本书里,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第二部分,“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德之魂。我们经常说,教师,要热爱教育,那么真正对教育的执着,首先就应该表现在我们热爱我们的学生,爱的有度,严中有爱。真的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他们优秀的时候,真心为他们高兴,给他们鼓励;在他们暂时失误的时候,能正确面对并用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们。王如老师在这部分里举了很多教学中的经典案例,都很感人:给孩子一个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给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以尊重和自信,给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份激励和认可。虽然都是我们听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如果我们能一直坚持,一如既往的对待自己所教过的所有学生,那么我们就是在用满满的爱意来和学生相处。“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生如子,学生自然会和我们亲近,“亲其师信其道”,哪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一直也信奉这一点,只要有足够的爱心,愿意从内心里理解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像原谅自己一样宽容对待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和心灵,我们的教育一定会事半功倍。

另外,在第三部分里,王如老师提到了言传身教的力量,我也感同身受。在教学中,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有就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有一种热爱学习的态度,经常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试题,那么学生看到了,也会慢慢养成钻研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弯腰顺手捡起地上的废纸,扔到垃圾箱中;在光线好的时候,顺手将电灯关掉;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送去一句关怀的话。那么,不用我们费太多口舌,我们的学生一定是一群喜欢钻研知识、好学上进,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有爱心的孩子。“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我们应该努力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博学好问,勇于担当,一诺千金,胸怀宽广,为学生做出表率。

学生,从引导开始,用爱心引导,用我们自己的品行引导,他们变得卓越起来,成为优等生,不是神话,而是在我们身边随时可以发生的事。

【篇二:卓越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最近读单位发的“名师创新思维系列丛书”之《卓越其实很简单》,感受颇深,特别是第二部分“教育是爱的艺术”让我深深地打动了。我对教育以及教师的理解就是一个字:爱。

正如书中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个人的理解是爱才是教育的全部。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他人心里。同样,作为老师要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就是爱传达的过程。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老师,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是播撒爱的阳光的最好的诠释者。孔子提到的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就是老师对学生爱的感化的过程。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强调的就是教师榜样的作用。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老师言传和身教的过程就是爱传达的过程。

作为班主任要把自己的爱洒遍到每个学生身上。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班主任和学生靠得最紧密。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因为别人的孩子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要做到从心底里去爱他们,那真得是很不容易。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这类爱。我认为要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最基本的就是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体验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只要教师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多看长处,多鼓励、关爱学生,那么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2006年我送走了一届高三毕业生,又接了一届新高三毕业班。这个毕业班换了几次班主任,学生纪律比较差、基础也比较薄弱。对此,我没有应付差事,更没有放弃。记得第一天上课,我就对学生们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认真对待每一次班会,认真分析每次成绩,认真和每一个学生谈话……对于学生们的“点滴”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短短一年,这个连考二类本科都无望的班级在高考时考取了六个本科生,其中还有两个一本生,其他学生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对于教育,我自己提出了“不丢弃,不放弃,多鼓励”的观点。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的传统和精神就是“永不丢弃,永不放弃”。对于班级的学生,无论怎么样都是我们的学生。对于班主任就应该对每个学生都要负责任。我们学校的口号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未来充满希望”。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认真教育,让他们无论在做人还是学习上有一个更大的进步。我们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一句关怀的话,一个鼓励的微笑,对我们而言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那也许就是他们否定过去的自我的勇气,也许就是他们进步的开始。

正如清代颜昊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记得,我带的2003届学生中间,有一个学生叫张鹏。他刚开始时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及时完成,经常旷课,有时还吸烟喝酒,行踪诡秘。对此,我马上找他谈心,最初他不愿意与我沟通,经几次家访后,了解到他以前一贯很好,由于失去父爱才逐渐变坏的。针对这些情况,及时鼓励他重新拾起生活和学习的希望,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鼓励他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学习上,我还选出几个成绩优秀的班干部轮流帮助他。使他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并且,他个子很高,篮球打得很好,我把他介绍给体育老师,让他学篮球。后来,他转变为一个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并且毕业时他还考上了山东体育学院。

爱他们就要好好激励他们。比如为学生发放奖品(哪怕只是一本书,一支铅笔),发奖状;让学生的作文、书法作品“上墙”;还有一种激励是把掌声送给该赞美的学生;还有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演课本剧,作文比赛等等。我就尝试过给学生发奖品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比如语文考试成绩进步最大,考取班级第一名,我有时会自费买笔记本奖励给他们,并且在扉页上写上一段勉励的话。03年带的那届学生,特别是进入高三,我基本上都这么做的。因此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平行班级中均比较突出。我07年带初三课改实验班语文的时候,我们两个班一起举行了一次朗诵比赛、一次演讲比赛、一次辩论赛。我为获奖的学生自费买了笔记本和笔等奖品,学生都深受鼓舞,学习语文的热情很高并且成绩非常出色。在课前也尝试让学生演课本剧,语文课非常活跃,学生也很乐于去学。

教育家于永正老师把老师比作一本“书”,一本内容丰富却是无字的书。但是我想虽然书中无字,但是无时无处不充溢着爱的温馨与甜蜜、爱的崇高与伟大、爱的无私与永恒……在“教育”的字里行间里,我看到了一个大写特写的“爱”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要给学生播洒爱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让我们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

【篇三:卓越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卓越其实没那么简单,不然为什么我们没有教出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这样的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都走进北大清华甚至世界级高校的大门?那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卓越没那么简单。如此固定思维,禁锢了我们,也禁锢了学生。卓越,其实很简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不能让他们都成为爱因斯坦、成为居里夫人,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引导,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卓越的人。孔子弟子三千,各有所长,因为他因材施教,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缺点,甚至是性格缺陷,引导他们成为仁人志士。

子路性情鲁莽,行事冲动,好武力。有一天,子路在街上碰到人争吵关于三八等于几,子路与人打赌,若三八等于二十三对方就要砍自己的头。子路问孔子,孔子说三八等于二十三。子路气急,认为孔子说谎,便请辞回家。孔子并不挽留,只告诉他“古树莫存身,杀人莫动刀”。子路记得孔子交代,避免了两次悲剧的发生,经此一事,子路对孔子敬佩有加,心服口服。如果说孔子没有仁爱之心,本着尊重知识的原则,告诉子路三八二十四是对的,那么按子路的行事作风,与子路打赌那个人必死无疑。

为了一道题目的对错,就搭上一条性命,多么不值得。所以,从孔子对这道题的态度,我们就应该明白,教导学生,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品格。孔子以仁爱教导学生,即使学生们不能学有所长,但他们依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追求更高的成绩,而是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方面的教育,更在春风化雨,而非直言不讳。孔子没有在子路请辞之时就解释清楚,因为孔子了解学生,即使是解释,子路也不能从心里认可孔子的做法,甚至会走上错误的道路,认为可以随自己的心意歪曲事实。孔子给子路一句忠告,让子路回家,因为这句忠告子路没有犯错,深深地意识到孔子的话是对的,要听孔子的,所以主动问孔子为什么要说谎,孔子才解释。因为主动求知,比你强行灌输要有用得多。子路后来在治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孔子的做法是对的。

我们给予学生厚望,希望他们好好学习,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精深知识、精心钻研,我们更希望,他们最终学有所成,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拥有健全的人格,有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强调多做题多背书,而是启发他们自己思考,自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成为卓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