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古人说的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就含有这个意思。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掌握的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了这种开头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 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写作不能生搬硬套!

秋天

读欧阳修的【秋声赋】,诗句那么凄惨,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天那么迷人。去公园散步,这是一片枫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低声吟道。秋天是红色的。正是收获节,农民最高兴的季节。瓜果飘香,秋高气爽,柿子、苹果、已高高挂在枝头使人一件就是生爱慕之心。下雨了!绵绵的秋雨像一位仙女将凉爽撒给大地。乡间小路,路上开满了白色的菊花闻一下,还带着露珠的芬芳,它们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婀娜多姿,没有君子兰那样高贵,但散发着乡村泥土的气息。秋天,树开始落叶了,枯黄的叶子落在地上,慢慢堆成小山踏上去软软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知道了,秋天就像夏日的彩虹。

名师点评:看得出小作者的知识面还算丰富,知道这么多古诗,并且可以运用到文章中来,这是很不错的一点。首先老师先告诉小作者一个错误,对于诗歌的引用,特别是题目,也要用书名号,希望小作者以后要记住。就文章的内容来说,小作者的这篇文章写得挺有趣的,感觉秋天在小作者眼中是很多变的,有各种不同的色彩。尤其是下雨的那段描写得很细致,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下雨天那种朦胧的氛围。不过老师觉得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很明确,给人思路不清晰的感觉,可能是小作者对于文章的主题没有很好地把握,文中出现了过多的线索导致的,希望小作者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

(快乐学堂特聘教师:李老师) 2011-10-22 23:31:33

我不哭

《我不哭》同题作文竞技台

我 不 哭

“妈妈,我不哭了,从此,我将露出笑容,走上真正有风有雨的路------”

我的收录机里录有这么一首歌,丝丝缕缕地在房间里回放,它总可以在我最想念妈妈的时候给我最细腻的安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您的喋喋不休,永远是儿女们心中最美妙的乐章。

十三岁的生命,十三段路程,每一段路程都有您那关切的目光,我是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在您目光的网里盘旋,我是一只初飞的风筝,在您目光的指引下自由飞翔!

记得,在那月色朦胧的夜里,我依窗而坐,想起了远方的父母,想起了出门前母亲的细细叮咛,想起了父亲的谆谆教导,泪,不禁潸然而下,过去的点点滴滴像电影般跃然眼前。记得在为毕业考试而全力以赴的朝朝夕夕,母亲夜夜不辞劳苦的陪伴,一杯杯香酿的咖啡,一丝丝安慰的微笑,一声声关切的问候,还有在进入考场前的叮咛-----泪打湿了我的衣襟,却温暖了我的心灵。

记得一位对我受益匪浅的恩师曾对我说过:“孩子,你还小,有许多东西你还不懂,遇到什么事情都得忍着,等到将来有出息了,就什么也不怕了。”于是,我毅然地选择了前进,并一直不懈地走了下去。现在想起了那意味深长的话蓦地明白了恩师的用心良苦。

受委屈受伤时,我仍会想起母亲,可是,我再也不哭,就像那歌儿所唱的,想家时,我再也不流泪,因为我明白,既然我选择了如火如荼的前方,我必须要走上真正有风有雨的路,必须风雨兼程!

我 不 哭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正值花季的我,对未来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饱含着无数尽情的畅想……然而,现实却给了我许多无形的压力。

13岁的我,辞别了父母,告别了敬爱的老师,告别了朝夕相伴的同学,告别了生活六年的小学校园,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性格内向的我,着实领略到无人理睬的滋味,是那么的难熬!

小学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七门学科的重担,忙得我连上厕所都要小跑,睡梦中还不知不觉地念单词……面对各科老师的“轮番轰炸”,我应接不暇。不堪重负的我,不禁有点要打退堂鼓了。

回到家里,我想将内心的苦衷向父母倾诉,但看到他们整日劳累的身影时,不禁又打消了这一念头。我怎能再给父母加担子呢?怎能让他们内心承受这种压力呢?父母为了我的前途,把我送到理想的学校,我怎么能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我痛,但我不哭,因为哭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痛,但我不哭,因为父母比我更心痛;我痛,但我不哭,因为我不想做一个弱者;我痛,但我不哭,因为我相信未来会更好……

附:2007年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 《错过太阳我不哭》

错过太阳我不哭 去年六、七月,我经历了人生路途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先是中考落榜。我的落榜其实早在预料之中。去年中考前两个月,我的父母遭遇车祸永远的离我而去。在那个无法用语言表达伤心的苦痛日子里,我几乎对前途丧失了所有信心。我只想去远方打工,以减轻母亲的辛劳。

母亲的想法却和我大相径庭,她坚决要求我去读书,至少也要让我读完大学。在那些天里,我和母亲整天为这个问题争论着,一直僵持到中考结束。所以,我的落榜是注定要发生的。

落榜后的那几个月,开始时我是有一些轻松,因为我觉得终于可以去打工为家里挣些钱了。谁知跟着同村外出打工的人到了西安的那个建筑工地,我便开始了身心两方面严重的摧残。我的身体本来就单薄,但建筑工地的老板毫不怜悯我什么,成人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一天至少要干十个小时。还没有一个月,我的身体就吃不消了—— 一次感冒后高烧不下,只得让同村一起打工的人将我送回家里。

病好后我失落到了极点。我窝在家里,不想见任何人,我觉得自己真是没用,这样的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一天傍晚,母亲去坡上放牛没有回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次在夕阳的余晖中走出家门。在通向高坡的小路上,忽然,我听到有人唱歌的声音,不,确切地讲那不是唱歌,而是一阵喉咙的嘶鸣。我顺着声音望过去,一个孩子正赶着羊群向我走来。当我看清那张脸时,我惊呆了:那脸是黝黑黝黑,没有鼻子,嘴唇翻裂,一只耳朵也好像没有……而那个人好像没有看见我似的,仍然是一边唱歌一边将羊群往回赶。

这时,母亲恰好赶着牛过来了。她告诉我那是邻村的一个孩子,几年前发生火灾烧成这样的,这段日子在我们村他的亲戚家住着。

突然间我有了一种释然的快感,心里的自责和失落消失殆尽。因为同这一个孩子相比,我的苦痛算什么。我想起泰戈尔的那句话:“我曾经错过太阳,但我不哭泣,因为那样,我还将错过星星和月亮。”

那时那刻,我便有了重读的强烈愿望……而今天,我又一次坐在了中考考场……

满分理由:

本文通过记叙“我”在人生路途上遭遇重大挫折后的自责失落,却因无意之中见到一被火烧残的孩子而悟理,并最终迅速奋起的事件,揭示了“凡遇失败,切莫自责不已”的主题。本文的语言流畅、凝重,与文中记叙的“我”遭遇挫折后自责失落的心情较为合拍。而泰戈尔“我曾经错过太阳,但我不哭泣,因为那样,我还将错过星星和月亮”。诗句的运用,不但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对揭示中心和切合题意也大有益处。本文的标题是从文中引用的泰戈尔的诗句演化而来,它至少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设置悬念,促使读者将文章读下去,在读中自解悬念,受到启迪。二是定文章一个积极的基调,对文章主题进行暗示。

校园雪景

今天,校园里下了一场小雪,你看!那满天的飞雪,像一朵朵美丽的小白花从空中缓缓地飘落,有些飘落在大树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了,“忽加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画意,这些淘气的雪花把校园点装成了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于是,我们一边叫着:“玩雪去了!”一边飞快地跑去操场。这下校园可热闹了!你瞧!同学们,在起劲地做雪人,他们一停都不停。这个雪人可硬了。哇!同学们打激烈的雪杖呢。他们做一个雪球,像一个手榴弹,向那位同学扔去就会散发出小雪花。校园里的雪景真美丽呀!

名师点评:在文中,小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幅下雪时校园里独特的风景图,不仅有安静的雪花,还有同学们活泼可爱的身影。文中采用比喻和引用诗句的手法,写出了雪花的美丽。如果小作者在第二段中,能更详细地描写同学们打雪仗时的情景的话,会让整篇文章更富有生气哦。

(快乐学堂特聘教师:李老师) 2011-11-27 22:30:39

2009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送你一轮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月夜,月凉如水。

中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竟也失败了。耳边萦绕的是爸爸不尽的数落,我的心如那月般冰凉。

回忆起中考前的一个月,我以一分之差与重高失之交臂,也放弃了二十中的保送机会。我告诉爸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然而现在,难道那所谓的“福”就是又一次的重击吗?

我走在小路上,月光撒满了地,我第一次感到月光原来竟是如此的凉,它真的没有温度!刚下过雨的小路上映射出月亮的影子,它是残缺的,就像婴童还没长齐的乳牙。

“孩子,今晚的月很美,不是吗?”不知何时妈妈已走到我身后。

“冷冷清清,还是一轮未圆的月亮,有什么美的!”我撇撇嘴,继续向前走着。妈妈陪着我,哼起了王菲的《水调歌头》。我心烦意乱,向她吼道:“我考砸了,你们很开心是吗?你们就等着看这一天是吗?”

我蹲着身子哭着。

“我们让你去二十中也是为你好,你放弃了,我们仍然尊重你的选择。你为什么不能像当初一样倔强,有勇气呢?你说你要迎接挫折,你不能知难而退。然而现在这么一点困难就将你击垮了?你看看这月亮,它也是有阴晴圆缺的。但无论它怎样,它依然那么动人,那么美丽。是吗!”妈妈轻抚着我的肩,耐心地解释着。

我愣了,抬起头看着月亮,它仿佛在向我微笑。原来,今晚的月亮是这样的美!是啊,人生总要经历挫折,但是挫折其实也是美丽的啊,就如这轮月亮,它无论是圆的亦或有缺陷,它依然是那样美丽,挫折不能将“我们”打到!

我看着妈妈,笑了:“妈妈,谢谢你送给我的月亮,真美!”

仰望星空,月亮,原来如此温暖!

【作文点评】

作品以“月”为情感线索,叙写了模拟考试失误后的一段心里历程。孩子每一次战胜挫折,就是对人生的一次感悟;而战胜挫折的力量,不单单来自自己,也往往来自于外界,比如文中的“妈妈”,“月亮”,给了“我”精神的动力,点亮了“我”思想的火花。“题记”引用苏轼的诗句,恰如其分,既定下了全文“忧伤”的基调,又暗示了全文故事的情节,还增添了语言的典雅之趣。标题“送你一轮明月”本身富有诗情画意,要求作品的语言有如“月”之含蓄,要做到这一点,文中写景当饱含深情,也就是要寓情于景。作者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开篇“月夜,月凉如水。”简练如诗,不由得使人想起杜牧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写出了一个失意考生内心的孤苦和凄凉。“月亮的影子……就像婴童还没长齐的乳牙”,比喻新颖贴切,写出了一个失意考生内心的失落和无助。于是“我”吼了妈妈,尽管如此,妈妈给予了“我”莫大的宽容与支持,此时此刻,也只有母爱才能承载儿子的悲痛。通过心灵的抨击,“我”终于从迷失中走出,“仰望星空,月亮,原来如此温暖!”线索清晰,扣题严谨,言语幽美,无造作之感,实乃佳作也。

一篇高考作文从及格变优秀的背后

一、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二、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

一、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二、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

一、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二、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

一、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二、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

一、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二、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

一、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二、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

一、被“打捞”出的优秀作文终审评价提升17分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何永康在点评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二、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两种倾向

何永康发现,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脱离现实”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

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永康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

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可惜,大家都写得大同小异,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

此外,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之后,一种被称作“秋雨体”的文化散文也在高考中大行其道。只是大部分考生与他们所效仿的余秋雨相比,少了几十年的生活积淀,用何永康的话来说,“辞藻华丽些还不要紧,怕的是华而不实,光开花不结果。”

实际上,这两种倾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今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本来高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最熟悉的话题,但是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的蒋海彬老师在阅卷时却发现,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似乎积重难返。以往考生写作有套路,引用名人的诗句和话,然后加点材料,词藻华丽些就能得到高分。今年要写高考,没名人可用了,一些考生还是坚持老一套,引几句杜甫的诗,后面添句话,说这就是杜甫的高考;引句庄子的话,说这就是庄子的高考……

作为阅卷组负责人,这几年来何永康在考前总是要通过媒体叮嘱考生“关照现实”,可直到今年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重蹈覆辙。何永康认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如此操作相当省事,相当方便。

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

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这样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

关于朱自清的生活逸事

关于朱自清的生活逸事

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园写下了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30年代,有一位陈姓的读者致函朱自清先生,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便向周围的同事询问,出乎意料,同事大多同意那位读者的说法:蝉子晚上不叫。但似乎不够权威,朱先生便写信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刘先生大约也没有亲身经历,便翻阅多种有关昆虫的著作。几天后,他拿出一段书中的抄文,对朱自清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抄出的这段文章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作者却清楚地听到它们在叫。

拿到这样一段抄文,本来是可以成为证据的,可朱自清因为昆虫学家刘崇乐自己并没有表态,只说“好不容易找到这一段”,故恐怕那段抄文只是例外,他便在复读者信时,告诉他请教了专家,专家也说夜晚蝉子不叫(是朱先生从刘崇乐先生态度上判断的),并表示,以后散文集再版,他将删掉“月夜蝉声”的句子。

过后的一两年间,此事常常萦绕于朱自清心中。他便常常夜间出外,在树间聆听。不久,竟然两次在月夜听到蝉的叫声。

抗战初期,那位陈姓的读者,发表文章时引用了朱自清给他的回信,又引了也因提到“夜间鸣蝉”招来怀疑的王安石的诗《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读到此文,朱自清当时便想告知,自己对昆虫学家的话有所曲解,并且自己的确有不止一次听到“月夜鸣蝉”的新经验。这不仅能为自己文章作证明,同时亦可对王安石《葛溪驿》诗怀疑的注家作一个明确的回答,因为这诗句也久无定论。

当时战事爆发,学校转移,生活匆促,朱自清就没有写出这封信。但是,自己的散文集再版时,他却没有删除“月夜蝉声”的句子。后来还专门写出文章,提及此事。

上海2005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上海2005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

“一水声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2005年中考转眼已近在眼前,探究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战中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此试着做了一些探析,供广大师生参考。 随着我市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文言文的阅读也有了新的要求:“强化文言文的学习,为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背景下,我市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近几年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满分为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2001年文言文为20分,2002年为23分,2003年为28分,2004年则上升至30分,占试卷总分的四分之一。 文言文阅读测试的变化在整体上突出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变”这样一个特色。测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默写部分继续保持S版,H版共同篇目的默写和S版、H版“分叉”选择默写这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解释部分以解释加点词和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的形式出现。试题中这些加点词,一般都是较为常见的和在现今生活中仍在使用的实词,且S版、H版两套教材共有篇目中的实词。解释文言句子,只是要求“解释”,而不是“翻译”,即在文言句子的理解上不求“字字落实”,只要求理解意义,但对直接影响句子意思的关键词语是必须落实。阅读感悟部分主要是测试考生对已学过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外浅显语段内容的理解。要求在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启示意义。 文言文考试整体趋势是“稳中有进”,“稳中有变”。主要表现为:从2002年起,文言文默写增加了理解性默写的试题。如《少年中国说》中以龙来比喻中国少年无限生机的句子是“______。” 这类试题仅靠平时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辨析、理解题干的要求。题干对所默写的句子有如下要求: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中国少年”和“龙”;比喻句的表达作用是显现“无限生机”,填空横线及标点符号提示默写部分是含有两个分句的句子;句子必须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符合以上五点要求,才是真正的理解。在2003年中考第4题A组(3):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B组(3):杜甫的《望月》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004年中考第4题A组(3):《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B组(3):《别董大二首(其一)》中,诗人给友人以勉励与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这类理解性默写已不是单纯地测试背诵,在测试背诵的同时也检测了考生平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记忆与理解运用的结合。今后,这种默写试题将会继续延用,但分值不会增加。 第二个变化就是:2003年引进了课外文言文,这一变化必须引起重视。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期”课改教材中也大量地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篇目。但是,作为一项全市性的考试,决不可能一步到位,它只要求学生能迁移课内学到的知识,解释常见实词,基本读通语段,理解主要意思,这三点要求其实并不高。2003年的课外文言文《楚人学舟》仅78个字,2004年选文《北人食菱》也只有84个字,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文后还有注解。题型变化也不大,虽然2004年出现了选择题,如第13题,但在设计上还是较为谨慎的,题目中的两个词语都是常见的、考生易于掌握和辨认的。在答题时,考生只要读通选文中词语的意思,“席上食菱”中的“食”显而易见是“吃”的意思,“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为“去除”、“清除”。再将选项中的加点词读懂,由于选项均来自课内文言文,作出准确判断还是比较容易的。课外文言文作为考试内容肯定仍将延续下去,可能分值会有所提高。这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初三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的要求。但选文浅显易懂和注重课内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的命题原则不会变。 为了更好地备考,从现在起,我们学习文言文就要有意识地做到: 促进积累,提高得分率。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文言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体现中心的重点句、至今仍被人们常常引用的诗句的理解背诵上。 读熟读懂,能准确翻译。努力将课本上的文言文读熟、读懂,最好能做到每篇都能准确翻译,达到看到一个文言实词就能想起最早在哪篇文章接触过,并能对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作者基本情况有个印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在复习中重点关注一下“五记”,即《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核舟记》;“四说”,即《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马说》、《爱莲说》;“一论”,即《曹刿论战》;“一表”即《出师表》。这样,就不怕课外文言文了。 专项训练,提高针对性。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关键句,然后借助这些句子正确划分内容层次,概括段(层)意,弄清段(层)与段(层)之间的关系,梳理写作思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课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的鉴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历年来中考文言文考查的一个重点就是重在理解诗文内容和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平时,我们能做一些专项训练,中考时自然就能得心应手了。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久隆模范中学高级教师朱寄望


我,中等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不高不矮的鼻梁,善听知识的耳朵,参差不齐的牙齿。下面就请看看几个关于我的故事------ 登龟山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登龟山。来到雄伟的龟峰前,我和爸爸决定去一睹龟峰风采,体会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而我的妈妈却怎么也不让我们去登山峰,因为通往峰顶的阶梯十分危险,非常笔直陡峭,像是从空中垂下的链子。但是,我和爸爸仍然坚持要去登山峰,我们小心翼翼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往上爬,虽然在登山的过程中,我和爸爸都十分累,还感觉到前面的道路难行和危险,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不前。我们一路上相互搀扶互相鼓励,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终于感受到了“会当临绝顶,以览众山小”的境界,领略到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最高层”的景观,体会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 ------勇于攀登、坚持不懈的我。 探究公式 记得我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每次听讲都非常认真,因而六年级的练习题几乎没有我不会做的。然而,有一次做一道有关平方数减法的奥数题时,却难住了我。于是,我抱着“不解开此题,永不罢休‘的想法,我苦苦地计算着,努力地寻找答案。我经过冥思苦想,推来翻去,不断地推敲,我终于发现了平方数减法的公式------两数平方的差等于两数和与两数差的积。 ------勇于探究、盘根问底的我。 痛失考分 虽然我有许多优点,但我也有许多缺点。不信你听听------ 记得在前不久“博达学校”招生考试中,前面的题我都很顺利地解决了,因而我很高兴,得意忘形,就很马虎的做完了最后一题。等我走出考场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最后一题做错了,那正确的答案我想出来了。结果,我距第八名仅差2分。 ------粗心大意、得意忘形的我。 听完上面的几个小故事,你对我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吧!你一定会说:“你是一个勇于攀登、坚持不懈、勇于探究、盘根问底、粗心大意、得意忘形的人。” 想必你一定会问,我是谁?告诉你吧,我乃闵集中学七(2)班董昕也。 指导老师:董德喜 评语: 此文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布局安排合理新颖,有一定的创新性,注重了作文的整体结构。 习作通过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较为鲜明有个性,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刚走进中学的“我”的形象。选材较为典型,但习作对材料的把握还不够好,应围绕人物的性格来选取材料,如:对第一个材料应着重写我怎样攀登怎样检查的内容、写我努力的情形以及我的心里。 语言运用较好,引用诗句合理恰当,很好。 但习作没有注意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因而作文显得较为空洞。另外,习作应把人物其余的主要个性也要在文中点出来,一笔带过就行了。

错过太阳我不哭

中考

去年六、七月,我经历了人生路途上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先是中考落榜。我的落榜其实早在预料之中。去年中考前两个月,我的父亲遭遇车祸永远地离我而去。在那个无法用语言表达伤心的苦痛日子里,我几乎对前途丧失了所有信心。我只想去远方打工,以减轻母亲的辛劳。

母亲的想法却和我大相径庭,她坚决要求我去读书,至少也要让我读完大学。在那些天里,我和母亲整天为这个问题争论着,一直僵持到中考结束。所以,我的落榜是注定要发生的。

落榜后的那几个月,开始时我是有一些轻松,因为我觉得终于可以去打工为家里挣些钱了。谁知跟着同村外出打工的人到了西安的那个建筑工地,我便开始了身心两方面的严重的摧残。我的身体本来就单薄,但建筑工地的老板毫不怜悯我,成人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一天至少要干十个小时。还没有一个月,我的身体就吃不消了——一次感冒后高烧不下,只得让同村一起打工的人将我送回家里。

病好后我失落到了极点。我窝在家里,不想见任何人,我觉得自己真是无用,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一天傍晚,母亲去坡上放牛没有回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次在夕阳的余晖中走出家门。在通向高坡的小路上,忽然,我听到有人唱歌的声音,不,确切地讲那不是唱歌,而是一阵喉咙的嘶鸣。我顺着声音望过去,一个孩子正赶着羊群向我走来。当我看清那张脸时,我惊呆了:那脸是黝黑黝黑,没有鼻子,嘴唇翻裂,一只耳朵也好像没有了……而那个人好像没有看见我似的,仍然是一边唱歌一边将羊群往回赶。

这时母亲恰好赶着牛过来了。她告诉我那是邻村的一个孩子,几年前发生火灾烧成这样的,这段日子在我们村他的亲戚家住着。

突然间我有了一种释然的快感,心里的自责和失落消失殆尽。因为同这个孩子相比,我的苦痛算什么呀。我想起泰戈尔的那句话:“我曾经错过太阳,但我不哭泣,因为那样,我还将错过星星和月亮。”

那时那刻,我便有了重读的强烈愿望……而今天,我又一次坐在了中考考场……

(2007年陕西满分作文。文题二,材料

作文:根据四句名言写作文)

权威解读: 本文通过记叙“我”在人生路途上遭遇重大挫折后自责失落,却因无意之中见到一位被火烧伤的孩子而悟理,并最终迅速奋起的事件,揭示了“凡遇失败,切莫自责不已”的主题。本文语言流畅、凝重,与文中记叙的“我”遭遇挫折后自责失落的心情较为合拍。而泰戈尔“我曾经错过太阳,但我不哭泣,因为那样,我还将错过星星和月亮。”诗句的运用,不但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对揭示中心和切合题意也大有益处。本文的标题是从文中引用的泰戈尔的诗句演化而来,它至少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优点:首先是设置悬念,促使读者将文章读下去,在读中自解悬念,受到启迪。其次,给文章一个积极的基调,对文章主题进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