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到了年关,孩子们的心可就无法平静啦!

主要是各种好吃的,平时吃不到或不常吃的,到了年关就可以敞开肚皮吃个饱了。当然还有些特色的美食,大都寓意了吉祥团圆,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向往和期盼。

在所有美食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便是饺子。

关于饺子来源的传说多种多样,不过倒都是象征了喜庆团圆,吉祥幸福之意。如果要细细数说饺子的来源,恐怕得是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但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它的制作过程。

衡量饺子是否好吃的标准很简单:是否皮薄馅多。为了准备一顿好吃的饺子,我们家可是腊月二十九就忙活上了。

先是买肉,由于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买肉,各种肉自然就供不应求了。所以为了买到上好的五花肉,我母亲和二姨起了个大早。

约莫早上五点钟光景,天空中才略微泛出了些许鱼肚白,母亲和二姨就去了菜市场。她们在每一家摊位前精挑细选着。做水饺不能用全瘦的精肉,要带着三四成的肥肉,肉还要是小猪仔身上的,并且得保证绝对新鲜。这样的肉做出来的馅,鲜活水灵,带着一种肉质特有的醇厚芬芳,吃到嘴里质紧肉嫩,香气四溢。这种馅必要剁的很碎,无需其他主料,只要添加适量的盐、味精、料酒、猪油。

把肉反复冲洗干净,剁碎后加入佐料腌制半小时,这馅便就做好了。馅是做好了,可这只成功了一半,要想制作丰腴迷人的饺子,还得擀皮儿。

一大袋水磨面粉,加入鸡蛋和水,然后把它和成一个大面条。

可别小看了和面,这里头学问可大着呢!力道大了,面失了筋骨,力道小了,面又难有韧性。要是揉的不好,面就不会抱成一团,而是四下散开,更别提擀皮儿了。面皮做的成功与否,全靠一双手来拿捏。

只见二姨一双手置于一大堆面粉上两手来回摩擦,每一次都带起一些面粉粘在中间那个小面团上,母亲站在旁边,不时向当中添加少许清水。渐渐地,小面团越来越大,带着淡淡的黄色,散发着悠远自然的香气。可二姨却还不满意,她继续用手在案板上揉搓着,时疾时缓,时重时轻,面团在她的手下听话的变化着形状。

在母亲和二姨默契十足的配合下,面团终于揉好了,她们脸上闪烁着耀眼的微笑,仿佛两位可亲的天神。

片刻后,面团被分为几十个大小均匀、通体浑圆的小球,看上去煞是可爱。

接下来,擀皮这件事可就得交给母亲来做了。

母亲抓一把面粉洒在案几上,接着用左手拿起一个小面团放在上面,右手紧跟着用擀面杖来回碾压两下,一张剔透的面皮就做好了。她的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我简直看呆了,惊讶之余,还感到她的动作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美正是因了创造和劳动而产生的。

再细看那面皮,两边薄中间厚,标准的饺子皮。若把它高举起来迎着阳光,那薄薄的面皮就近似的呈现了一种温润的金色。这简直是伟大的艺术品!

仅仅十分钟左右,那些小面团就变成了整整齐齐的一沓面皮堆放在案几上了。

终于该把馅和饺子组合起来了!

她们右手执一双筷子,左手托起一张吹弹可破的面皮,用筷子夹一大勺肉馅放在面皮中心,左手随即一捏,两手配合着沿面皮边缘捏出一个个褶皱。这样,一个形似半月,“内容丰富”的饺子就做好了。在她们的手上下翻飞和我的眼睛眼花缭乱中,一大桌饺子变戏法似的做好了。望着辛劳了一上午的劳动成果,母亲和二姨脸上又漾起了满意、幸福、温和的笑意。她们额角的汗水折射着阳光,照在一满桌的饺子上。

我凝望着眼前一大桌的饺子,想象着第二天晚上吃年夜饭时,团聚的家人们吃着这鲜香四溢的饺子,气氛定然更加欢乐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