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元代百家的杂剧作品就好像是荒芜的城垣上花草的斑斓色彩。显得很扎眼,点缀了那种萧瑟。不比唐宋的盛世,人们总是在恣意纵情,所有作品有一种盛世的气息。而到了元代,文学作品也随着江山的凋敝透出一种秋意。《梧桐雨》在白朴的笔下,也透出了这样的气息。

众所周知,从中唐开始,历来描绘、评论杨、李故事的作品,或侧重同情、赞誉杨、李生死不渝的爱情;或偏于揭露、讽喻杨、李耽于享乐,贻误朝政。最著名的莫过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与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前者除了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了避君王的讳以外,其余描写均没有着重宫廷这一背景,在作者眼中,这只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完全是一种抛弃了主人公身份的情感描写。换句话说,《长恨歌》完全没有要从政治观点去评论或批判什么。而在《长生殿》中,由于作者出身遭遇和环境,李隆基从一个盛世明君被描写成了一个倦于政事,一心安乐的昏君。作者又借用故事来讥刺统治者,旁敲侧击了当时的政治现象。白朴的《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在《梧桐雨》中则是描写二者兼有,它对于唐明皇既有同情又有谴责两种复杂的成分,因为曾读过《中国文学史》中关于元杂剧及白朴的介绍,我对于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价值清楚的认识,我更赞同的观点是:同情和谴责搀杂在一起,也是作者的一种感情倾向,即作者通过同情和谴责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世事无常的看法。

对于《梧桐雨》的剧情,想必大家已经了然于胸,在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主要谈谈我对此元杂剧的一些想法。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全剧四折,第三折是故事的的转折点,安禄山倡乱,李隆基仓皇逃走;到马嵬坡,六军不发,李隆基在“不能自保”的情况下,只好让杨玉环自缢。“黄埃散漫悲风飒,碧云黯淡斜阳下”,经过一场激变,一切权力、荣华,烟消云散。马嵬兵变,他是一筹莫展,只得将贵妃赐死,以平军心。在对唐明皇进行批判的同时,剧作家又刻划了他在爱情上的一往情深和真挚专一的一面。特别是第四折,专写唐明皇重返长安,退居西宫以后,对旧侣杨贵妃的追悔、怀恋、日思夜念之情。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从而比较成功地完成了对唐明皇这个悲剧人物性格的塑造。正如张人和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赏析中指出的那样;白朴“笔下的唐明皇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作者一方面把他作为一个信宠妃悍将、荒淫误国的昏君来描写,对其骄奢淫逸给国家带来的祸患作出批判和箴戒;另一方面又把它作为‘风流天子’来刻画,对祸乱造成的悲剧又有所同情。唐明皇确实是这样一个善恶交织的悲剧人物。”(见《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很中肯的见解。

“在我国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即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高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引自《中国文学史》)《梧桐雨》中关于“梧桐雨”的描写,主要体现在纯为抒情的第四折,这也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第四折是写玄宗对杨妃的怀念,描写唐明皇在“秋夜梧桐雨”的环境下思念杨贵妃,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人物的悲凉心境与戏剧氛围协调一致,用雨打梧桐叶的实写引出“雨滴人心碎”的虚写,既切合人物的精神风貌又富有诗意,是元人杂剧中场面描写中的上品。李泽厚先生说:“诗境深厚阔大,词境精工细巧,但二者仍均重含而不露,神余言外,使人一唱三叹,玩味无穷。曲境则不然,它以酣畅明达、直率痛快为能事,诗多‘无我之境’,词多‘有我之境’,曲则都是非常突出的‘有我之境’。”(《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从第四折的曲子可以看到,其中有角色的标志——“我”。“我”就是唐明皇。这两段对“梧桐雨”的描写是以唐明皇的视角和口吻进行的,表现了非常鲜明的剧中人的感情色彩。这一折“梧桐夜雨”描写得富丽繁华,完全以角色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戏剧的代言体形式。

“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雨》主要基调也从《长恨歌》中继承了很多。也着重描写杨李二人的忠贞爱情。但是作者似乎又不完全着重于此。作品风格很凄凉,就像秋天的一场雨,更多的写了似乎是一种沧桑,加上作者以十多支曲子,细致地描绘李隆基哀伤的心境;沉痛伤悲的语言,也使人荡气回肠,更能透过人物的遭遇感受到江山满眼、人事已非的怆痛。可以说,《梧桐雨》的戏剧冲突生动跌宕,笔墨酣畅优美,而构筑的意境则深沉含蓄。梧桐雨写到杨玉环思为止,又突出了李隆基的思念。“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一点点滴人心碎”,完全没有团圆的倾向,悲得很彻底。不过,《梧桐雨》第四折具有很强的“剧诗”属性,整整一折几乎是唐明皇一个人在抒怀。而且这一折还有寄托,从唐明皇的无奈悲情中我们似乎可以隐隐感觉到元代文人仕进无门的深切悲哀,其悲情是双重的。从《长恨歌》到《梧桐雨》,由叙述者抒情转化为角色抒情。《梧桐雨》中代言体形式与诗歌相结合的模式,是诗歌意境走向戏剧意境的桥梁。

白朴在《梧桐雨》中,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紧紧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结合起来。既有深刻的批判,又有深切的同情。有褒有贬,其中还熔铸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白朴是由金入元的杂剧作家,他亲身经历了金、元政权的对峙和巨变。从小就饱经丧乱之苦,国破家亡之痛。因而把李唐王朝作为自己故国的象征,用间接隐晦的方式,寄托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兴亡之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梧桐雨》思想、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元杂剧中较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对于白朴的《梧桐雨》,我总觉得它体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比如“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我想这才是作者要表现的吧。

如果我是护士长

昨天晚上去上护理管理实验课,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负责我们15个人的是颜老师。讨论的内容是:根据现在的APM工作制,A班安排有护长,3名护士(1名办公室),P班2名护士,M班2名护士,留两名轮班,现在工作繁忙并没有多余人手情况下,其中一名护士怀孕了,早孕反应非常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假如作为护士长,该怎么处理好整科室的护理工作?老师留下这个题目后,把15人分成三组进行讨论。由于一开始就不是非常清楚整个科室运作过程和那个APM制,在讨论过程中我几乎保持了沉默,就像一个棘手的难题一样,难以转动脑子。我看着其他四个人激烈的讨论,突然感觉他们在讲火星语一样一头雾水。老师不停地强调人性化管理,希望我们的方案也尽显人性化,我们在老师给的条件及这个要求下讨论出了结果。很显然三组的方案都被老师强烈否决了,而且都可以举出致命的缺陷。我们只在人事调动方面做文章,几乎没考虑其他因素。老师说出她的解决方案,的确是可行并人性化的。方案就是:首先找孕妇了解情况,进行思想沟通,减轻她工作量的同时也相应减少奖金分配,取得共识和理解,然后找个积极性比较强的并与孕妇关系比较好的,相应增加工作量且增加奖金,说明情况取得配合,此外在整个科室也要说明情况,得到大家的理解与互助,并适当增加大家的奖金等等,采取鼓励制度,又为孕妇争取她的利益。有其他条件的,可以适当找护理助师和实习生调配。大家恍然大悟,也明白了。于是颜老师开始跟我们讲作为护士长的话,应该怎么做合理,得到大家拥护,并维持好自己管理区的秩序和工作。要懂得人性化管理,体谅护士的辛苦工作,在自己放松之余,别忘记值班的护士,偶尔带些手信给他们,是不是提出关怀和鼓励,也要积极维护他们的利益。另外,老师也提到现在一些医院不好的一面,护士长之间的“斗争”,值夜班的护士真的很累,偶尔也该让他们休息一下,轮流看护,可其他护士长查班时悄无声息记录到了,就影响整个科室的奖金,然后此科室的护长去反查他们科室时也同样的手段······人性化就这么难啊!经历过这一职位的,都有太多的情感,累啊,忙啊,身体衰弱啊等等,老师说工作了很久的学生工作到比她还沧桑年老···医院有太多的无奈,护士长也有太多的无奈,护士更有很多的无奈,谁的错?谁也说不清,为了维护一部分的利益,总会牺牲到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世事总难全,难道这一行,真的就该拿命来工作,精神上的奉献就要换来身体的摧残吗?护士这一职务,我该拿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坚定不移,对得起自己的身心?指导老师:高继先老师

鹿鼎记中天地会的公司文化

鹿鼎记中的天地会是个比较有意思组织,人数众多,第七、八回对这个民间组织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说天地会有数万兄弟,算是大型企业了。不过这一企业也和红花会一样一直未能成功上市,虽然未被大清有限公司并购,但也未能取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可见问题很多。

一直在说钱——资金是最最最重要的事,就书中所见天地会还是有其经济来源的。青木堂该管江苏,在北京大概有二三百人(第七回言少说也有二百多人。满打满算是三百人了),主要靠开了一间药店的收入对会员进行补贴,基本上会员都有自己的职业。说到药店的年利润是多少,书里面没提,不过我们有个现成的对比,这就是同在北京的同仁堂了。同仁堂有六百余家分店,2007年主营业务利润是人民币1,056,747,693元,按六百家分店算,每家年利润是人民币1,761,246。元大约也就一百八十万,不过天地会只开一家,没有规模效益,利润起码要打个八折,会众多为军人出身,估计经商非其所长,又打上个八折。这一来每年有一百二十万利润就算不错了,扣除储备基金(时不时的要请人助拳什么的)大概三十万,就剩下九十万分成了,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能分到三千元的补助。(如果不扣除储备基金每人是四千元)天地会说有几万人,无三不成几,就算他三万人,每人四千元,一年下来利润是一亿二千万人民币。

按明朝一两银子大概等于人民币660元(网上搜来的)清初方经战乱,银价应该比这贵,就算他人民币700元(方便计算)则每人三千元所得不过四两多银子,韦小宝这个贪官一出手就是几千两银子,在他们心目中绝对是大款。难怪风际中会受不住诱惑投靠大清有限公司了。

会员三万而工资有限,要激励员工只能给他们鼓励,给不了钱,给他们升一下职也是好的,可是天地会这家公司只有三层,凭你贡献再大也升不了官。象风际中一类,好不容易等到上级地万年领导去世,以为有机会争取升职,不想CEO给他们空降一个少年领导。这一下除非韦小宝同志自动辞职,他是永无出头之日了,这也是他跳槽的一个原因。

不过经济问题不是主要限制发展的原因,天地会有限公司的CEO陈近南是谋士——延平郡王的军师,也是猛将——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不是吹出来的,是他凭武功打出来的。诸葛亮也是军师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由此推断陈近南的应变将略也不怎么样了。应变将略在企业中就是创新了,当然如果陈近南的副手能够创新这也就不成问题,但是天地会的组织架构是很畸形的金字塔型,一个CEO领导十个高级经理,而每个高级经理平均要领导三千个工人,别说创新,就是应付这三千人的工作安排和解决这三千人惹的大小麻烦也没足够的时间!这又如何管理,那里有创新?所以一旦出了个小滑头韦小宝,连顾炎武都惊为天人,想找他挑大旗,不过韦小宝就是韦小宝,一早看透公司的架构和文化问题严重,改也难。韦小宝又是懒人,不肯去当这个十分辛苦的改革家,所以死也不肯答应。

孟子说:“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在二十一世纪固然重要,在古代同样重要。回看一统江山的开国之君,周围无不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谋士就是人才,而谋士偏偏又是读书的文人。如果一个企业“猛将如云,谋士如雨”,那么,这个企业必然是强势企业,而经营者一定是一个强势老板。陈近南手下只有猛将而无谋士,这又如何成功?单凭这点我们可以断定陈近南不是个好老板。

公司的架构好改,文化难移,天地会有限公司的基本成员来自曾随国姓爷攻打江浙的兵将。兵将者军人也,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固然好管理,但是军队的文化就成了天地会有限公司的文化了。军队的文化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注重传统,是等级制度,是团队精神还有崇尚英雄。服从命令听指挥就没了创意,听指挥多也就不能自己下决定了,为的是怕冒险怕负责!这不连去沐王府都要找韦小宝同志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新领导来决定!等级森严,还得领导说了算。虽然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可是大家都是兵,没人下决定。就算是将还要等君令来决定受不受!开拓市场要进取,要冒险,可是军队文化以不冒险为主。这样的组织守成可以,创业就不行了。

天地会有限公司的CEO陈近南身边没有谋士也是军队文化的受害者,那年月当兵的普遍教育程度比较低,自然而然也看不起读书人,说读书人没气节,人事部坚决不肯招聘读书人加入天地会有限公司。读书人没气节吗?为修明史而死那些人也是读书人,不还心念明朝?那里就没气节了,只是公司文化如此,身为公司创办人和CEO的陈近南也不知道如何改变,只好听之任之了。但是陈近南毕竟是比较有见识的军人,所以在天地会有限公司外又结交了黄宗羲、顾炎武这些人,让他们作为自己的私人顾问,企图由外而内的影响企业文化。很可惜陈近南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没有十分重视也做的不够。如果他能将这二人请来做天地会有限公司的顾问,由于军队崇尚英雄,黄顾二人武功虽然不行,但谁又敢说他们不是当世英雄?在他们的影响下有可能改变天地会有限公司对人才的看法,为公司注入新的力量,不过这件事陈近南到死也没有完成。军队崇尚英雄,天地会有限公司唯一的英雄陈近南一去就树倒猢狲散了。陈近南给公司留下的就只剩下那套入会仪式,从此天地会有限公司就在仪式如常中每况愈下了。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适应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总书记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爱,让人不禁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也就是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数量上看已将近1500万。他们不能接受或不能良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仅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教育。

(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具体数字不详),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是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小学教育为主;学校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地区;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的寥寥无几,学校收费低廉,教学环境差,办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课桌椅、教学用具,更不要提活动场地;学校规模差异也很大,从十几人者到几百人者均有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芳不齐,许多管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从学校规模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学校则有上千学生。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基本设施来看,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这就决定了学校基本设施状况的紧张与简陋。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言传,轻身教。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自己却不拘小节,难让孩子信服;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自身素质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一方面家长缺乏经济实力为子女购置学习图书。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家长很少陪子女外出活动。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阶层中属于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为每个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教育机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对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广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平等更为严重。

第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配置地方政府是筹集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部门。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特点,使其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虽然对其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接受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但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在法律上也不承担经费等主要责任。这样,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均处于“无责任”的境地。相应的教育法规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出现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其难。以汉南区为例,“九五”期间,众多流动人口居住在这些城郊结合部。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里的公办学校带来巨大入学压力。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二,子弟学校发展缓慢。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部分地区在资助辖区流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热情,但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时,当地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

第一,现行《义务教育法》不能适应人口流动趋势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户籍就成了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而城市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这样一方面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流入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投入大笔教育经费完全承担众多外来人口子女就学的责任。这种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处于一种“无责任”的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支持和资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积极性。

第二,相关政策执行不力。虽然各地都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是实际中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这类学校几乎处于自发办学状态,比较混乱。各地相应的财政拨款也往往被挪用为当地公办学校的发展。三、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随父母流入城市的广大农民工子女如何接受义务教育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农民工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教育应当受到重视,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民工子女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

(一)加强户籍、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制度,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是城市的合法纳税人,按照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城市的公共福利,其中也包括利用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权利。为此,有关政府部门有责任帮助其子女解决好教育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子女就学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改变单纯把外来人口儿童入学问题看成包袱的思想,树立人口流动观。一方面要建立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比较可行。登记卡在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都要有,家长也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检查登记,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减少入学手续上的繁琐,避免政策不健全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剥夺教育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按照“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把他们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内。

(二)明确政府责任,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体制

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责任,首先要加强流入地、流出地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明确各自在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将其就学管理落到实处;其次,要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且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公安部门做好本地区流进、流出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及时向教育部门提供有关情况,人事、劳动部门应禁止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劳动的组织或个人使用童工,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学校收费情况等;最后在教育经费中专门分类设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改善其办学条件与质量,经费来源依靠财政拨款。

(三)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给农民工子女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办学潜力。

第一,充分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公办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当生源数减少时,可将其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等硬件设施支援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分散的村校被撤消、合并后的教育资源(例如校舍、师资)将可以将其改造为民办公助学校,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并制订政策鼓励和支持公办学校的富余教师流动到民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任教。另外,在公办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班级。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本地就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根本在于实现儿童教育权的平等。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之所以把子女带到城市,就是为了子女能够接受城市的较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求国家应把教育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机会,缩小质量差距,吸引一部分儿童在本地就学。

第三,鼓励社会办学。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团体、个人举办服务于广大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在土地、办学条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营造此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氛围。而且,要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形式,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四)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自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常规管理,这不仅包括对办学者办学行为的管理,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籍、学习质量等的管理,是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它们的督导评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符合农民工子弟学校特点的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并把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体系之中。使他们由地下转为地上,由无证转为有证,由无序转为有序。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激活用人机制,拓宽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来源渠道,利用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学校任教。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元代百家的杂剧作品就好像是荒芜的城垣上花草的斑斓色彩。显得很扎眼,点缀了那种萧瑟。不比唐宋的盛世,人们总是在恣意纵情,所有作品有一种盛世的气息。而到了元代,文学作品也随着江山的凋敝透出一种秋意。《梧桐雨》在白朴的笔下,也透出了这样的气息。

众所周知,从中唐开始,历来描绘、评论杨、李故事的作品,或侧重同情、赞誉杨、李生死不渝的爱情;或偏于揭露、讽喻杨、李耽于享乐,贻误朝政。最著名的莫过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与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前者除了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了避君王的讳以外,其余描写均没有着重宫廷这一背景,在作者眼中,这只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完全是一种抛弃了主人公身份的情感描写。换句话说,《长恨歌》完全没有要从政治观点去评论或批判什么。而在《长生殿》中,由于作者出身遭遇和环境,李隆基从一个盛世明君被描写成了一个倦于政事,一心安乐的昏君。作者又借用故事来讥刺统治者,旁敲侧击了当时的政治现象。白朴的《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在《梧桐雨》中则是描写二者兼有,它对于唐明皇既有同情又有谴责两种复杂的成分,因为曾读过《中国文学史》中关于元杂剧及白朴的介绍,我对于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价值清楚的认识,我更赞同的观点是:同情和谴责搀杂在一起,也是作者的一种感情倾向,即作者通过同情和谴责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世事无常的看法。

对于《梧桐雨》的剧情,想必大家已经了然于胸,在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主要谈谈我对此元杂剧的一些想法。这一剧本取材于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题目取名也来自其中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全剧四折,第三折是故事的的转折点,安禄山倡乱,李隆基仓皇逃走;到马嵬坡,六军不发,李隆基在“不能自保”的情况下,只好让杨玉环自缢。“黄埃散漫悲风飒,碧云黯淡斜阳下”,经过一场激变,一切权力、荣华,烟消云散。马嵬兵变,他是一筹莫展,只得将贵妃赐死,以平军心。在对唐明皇进行批判的同时,剧作家又刻划了他在爱情上的一往情深和真挚专一的一面。特别是第四折,专写唐明皇重返长安,退居西宫以后,对旧侣杨贵妃的追悔、怀恋、日思夜念之情。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从而比较成功地完成了对唐明皇这个悲剧人物性格的塑造。正如张人和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赏析中指出的那样;白朴“笔下的唐明皇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作者一方面把他作为一个信宠妃悍将、荒淫误国的昏君来描写,对其骄奢淫逸给国家带来的祸患作出批判和箴戒;另一方面又把它作为‘风流天子’来刻画,对祸乱造成的悲剧又有所同情。唐明皇确实是这样一个善恶交织的悲剧人物。”(见《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很中肯的见解。

“在我国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身即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高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引自《中国文学史》)《梧桐雨》中关于“梧桐雨”的描写,主要体现在纯为抒情的第四折,这也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第四折是写玄宗对杨妃的怀念,描写唐明皇在“秋夜梧桐雨”的环境下思念杨贵妃,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人物的悲凉心境与戏剧氛围协调一致,用雨打梧桐叶的实写引出“雨滴人心碎”的虚写,既切合人物的精神风貌又富有诗意,是元人杂剧中场面描写中的上品。李泽厚先生说:“诗境深厚阔大,词境精工细巧,但二者仍均重含而不露,神余言外,使人一唱三叹,玩味无穷。曲境则不然,它以酣畅明达、直率痛快为能事,诗多‘无我之境’,词多‘有我之境’,曲则都是非常突出的‘有我之境’。”(《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从第四折的曲子可以看到,其中有角色的标志——“我”。“我”就是唐明皇。这两段对“梧桐雨”的描写是以唐明皇的视角和口吻进行的,表现了非常鲜明的剧中人的感情色彩。这一折“梧桐夜雨”描写得富丽繁华,完全以角色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戏剧的代言体形式。

“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雨》主要基调也从《长恨歌》中继承了很多。也着重描写杨李二人的忠贞爱情。但是作者似乎又不完全着重于此。作品风格很凄凉,就像秋天的一场雨,更多的写了似乎是一种沧桑,加上作者以十多支曲子,细致地描绘李隆基哀伤的心境;沉痛伤悲的语言,也使人荡气回肠,更能透过人物的遭遇感受到江山满眼、人事已非的怆痛。可以说,《梧桐雨》的戏剧冲突生动跌宕,笔墨酣畅优美,而构筑的意境则深沉含蓄。梧桐雨写到杨玉环思为止,又突出了李隆基的思念。“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会把愁人定虐”,“一点点滴人心碎”,完全没有团圆的倾向,悲得很彻底。不过,《梧桐雨》第四折具有很强的“剧诗”属性,整整一折几乎是唐明皇一个人在抒怀。而且这一折还有寄托,从唐明皇的无奈悲情中我们似乎可以隐隐感觉到元代文人仕进无门的深切悲哀,其悲情是双重的。从《长恨歌》到《梧桐雨》,由叙述者抒情转化为角色抒情。《梧桐雨》中代言体形式与诗歌相结合的模式,是诗歌意境走向戏剧意境的桥梁。

白朴在《梧桐雨》中,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紧紧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结合起来。既有深刻的批判,又有深切的同情。有褒有贬,其中还熔铸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白朴是由金入元的杂剧作家,他亲身经历了金、元政权的对峙和巨变。从小就饱经丧乱之苦,国破家亡之痛。因而把李唐王朝作为自己故国的象征,用间接隐晦的方式,寄托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兴亡之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梧桐雨》思想、主题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元杂剧中较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对于白朴的《梧桐雨》,我总觉得它体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比如“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我想这才是作者要表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