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第十七中学 一年级(1班)苏 悦

一提到泪,我不禁想到我的大姑。大姑今年58岁,性格一向倔强、坚毅、刚直。这样性格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本不该有泪的,但坎坷的命运与艰辛,着实让大姑流了不少泪。

大姑学习很棒,抱负远大,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是名列前茅。她从小就立志将来成为一名令人敬佩的科学家。196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刚刚高中毕业的她,在广播里听到了这样一条“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大姑原来那美好的梦想顿时化为泡影。十年寒窗苦,一夜间付诸东流了。那一夜,大姑她几乎没合眼,她钻到被窝里流泪了,偷偷地,没敢出声。那年头儿,谁敢触及那根“最高指示”的“高压线”!

紧接着,一场轰轰烈烈、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疾风暴雨,席卷全国。

那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寒风凛冽、刺骨。大姑背好行囊,带上她心爱的书籍,加入了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大军行列,奔赴梨树县孤家子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出发前,全家人去街上为她送行,奶奶拉着大姑的手,叮嘱说:“孩子,要听毛主席的话,好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呀!”大姑只是点了点头,没吭声,眼圈红红的,泪水在她的眼眶里不知转了多少圈儿。

60年代,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模样,我没有亲眼见过,但从大姑家珍藏的一张她上山下乡时在房户家门前的留影就可见一斑了:低矮的土平房,裂缝的门窗,破烂的院墙……据说,这在当时还是屯中不错的住宅哪。因为下乡的知识青年都是城里的孩子,大队的干部也尽量把这些城里的孩子安顿到屯里住宅条件最好、“根红苗壮”的人家。

农村的活计用 “脏、苦、累” 三个字就完全可以概括了。下乡后,大姑跟生产队里社员们一样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起五更爬半夜,风里来雨里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脸朝黄土,背朝天,别提有多苦、多累了。用大姑的话来说:“累得人晚上得扯猫尾巴上炕。(形容累到极限了,就连猫的一点点力气都要借助一下。)”劳累了一天,晚上也没有个热炕头,躺在冰硬的土炕,让在城里锹镐不动、享受生活的孩子吃这个苦头,遭这个罪,其难处、苦处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大姑性格刚毅,但面对这样的现实,她也着实难以承受。在那段岁月里,不泪水知伴着大姑送走了多少个星星和月亮。

大姑爱学习,不论农活多忙、多累,她都抽空看书。可是在那个“红专道路”盛行的年代,像大姑这样的 走“白专道路”的人是不吃香的,也最有可能被当做靶子成为众矢之的的。所以,大姑总是小心翼翼地在被窝里偷偷地看书——她太爱书了。有时她会因书中某个感人的故事情节而泪流枕边。

1976年,大姑有幸被抽回城里,安置到四平联合收割机厂工作。这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是当时四平的乃至全国的知名企业。接到返城参加工作通知的那一刻,她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八年啊,多么漫长的八年啊!短暂的人生有几个八年啊?!大姑流泪了。她的泪,如泉似涌;她的泪,如泻似流。

回城后,大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她把平时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上。技术上,她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不断探索,刻苦钻研;思想上,她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久,大姑就成了车间的技术能手,后来成了分厂的科研带头人、车间主任,连年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大姑捧着用辛勤汗水换来的荣誉,她流泪了。因为她的苦心没有白费,她的汗水没有白流。

由于大姑的工作成绩出色,1996年初被总厂任命为分厂厂长。就在她踌躇满志、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企业改革的大潮如一夜春风刮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南方的一些企业思想观念转变得快,行动得迅速,一时间适应改革大潮发展的企业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层出不穷。可北方的一些企业还在驻足观望,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观念陈旧,老手田园,指望着国有企业的“大锅饭”永远不会被掏空。这一年,四平联合收割机厂面临着建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企业经营管理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厂内大部分机械停转,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工人开不出工资,工人生活没有了保证。“大锅饭”的企业已是难为无米之炊。不久,大姑工作的企业倒闭了。

面对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并曾经为之奋斗了20年的企业倒闭,面对自己曾经亲手开动运转的马达停转,面对自己熟悉的、曾经工作过的繁忙车间萧条冷落。眼前的一切让大姑无法面对。她流泪了,捶胸顿足:“这不是真的,这是梦!”

大梦醒来是黄昏。观潮者,只能欣赏弄潮者搏击风浪的神采,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会有被大潮淹没的那一刻。

1996年底,大姑下岗失业了,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生活没有了保障。看看自己的下岗证,看看正在读高中需要钱的孩子,看看眼巴巴等着米下锅的老人,大姑落泪了。怎么办?性格一向刚毅的大姑,没有一蹶不振,她选择了奋斗。她先是放下架子给别人打工,在打工的同时向老板“偷艺”,学习老板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用人之道等。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潜心研究,她认为,还是得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在1999年她开办了一家农用机械零配件加工厂和零配件销售商店,形成独到的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她凭借自己的技术和学到的经营管理方法,把小店经营得井井有条,经济效益很可观。经过十多年的运作,大姑的店子已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形成了规模型经营,已有全国各地的固定业务客户500多家,零售连锁店5个。大姑的事业越干越红火。大姑的现在可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楼房、轿车、存款等家产有上百万元。

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日益红火的企业,大姑落泪了。这是她从来没有过的泪,这是她感触最深的泪,觉得最有味道的泪。因为这泪让她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今,我用心舐一舐大姑多年坎坷与艰辛的泪,感到这其中饱含着大姑说不完的酸楚与苦涩,道不尽的感慨与欣慰……

读《陶校长的演讲》后感

读了《陶校长的演讲》文章第一段,就深深吸引了我,激发我迅速读下去的激情,求知每天中的哪“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校长告诉我们健康的身体是“筑起科学健康的堡垒”。生活中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千千万万个美好的愿望都是纸上谈兵。健康的身体来自合理的生活作息和持久的锻炼。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相对锻炼的时间减少了。当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抽点时间出来散散步,跳跳健身操,何乐而不为呢?因为健康的体魄可以使我们大脑时刻精力充沛,来实现更多美好的愿望。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只有永不停止地去学去问,社会发展才会蒸蒸日上。“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如果没有科学家的“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那今天的“嫦娥一号”怎会圆满飞上太空,超万亿次的超级巨型计算机,空气发动机......就不会问世。祖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科学家们都能在学问的殿堂里精益求精,作为学生的我们,有什么借口停下攀登,探索的步伐。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工作岗位各有不同,但每个岗位的责任心和性质是一样的。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能勤于思考,找到工作的技巧和乐趣,哪怕每天只有一丝一毫的进步,那么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惊人的事业。在锻炼办事能力和责任心的同时,更为他人树榜样。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俗话说“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道德支配着身体的言行。每个人都能做到“给”而不是“拿”,因为人与人的交往“给”永远比“拿”需要。大家都把社会当自己的小家,视他人如亲人,“公德”和“私德”合而为一,做一位“真人”,道德财富永远是最闪烁的明星。 读了每天“四问”,我受益匪浅。每天我们都要大声地问自己:今天我的“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进步了吗?甚至更多的“五问”“六问”......来鞭策和激励着自己。一个人常对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那么他的将来就是什么样的。我们生活在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沐浴着党温暖的阳光,老师淳淳的教诲,父母慈爱的呵护......有什么理由拒绝自己每天的进步。因为社会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世界需要我们......更因为我们是踌躇满志的接班人,将豪迈地展开未来气势磅礴的美好人生画卷!

乐与诗的奏鸣曲

乐与诗的奏鸣曲教育本身就是诗篇。写好她,需要积累,需要凝练,需要迸发。那是用人世间最纯真的情,最深切的情,最炽烈的情——那是一团扑不灭的火,去撰写,去抒发,去赞颂。在诗的律动里,施教者让受教者与真牵手,与善牵手,与美牵手,与民族的未来牵手,与自己的幸福牵手。教师的神圣正在于诗意的引领—— ——题记教学九年有余,之于悠远中国教育史,如沧海之一粟;之于漫漫人生路,如一幕刚刚开演的戏剧的序曲。九年间,我由青涩变为历练;由盲从变为理智,如今破茧成蝶,羽翼渐丰,回首走过的路,总是风雨,总是晴。一、头三年——爱与痛的变奏曲爱,爱的炽热;痛,痛的鲜明。对教育事业,我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爱。也许是因为这七尺讲台能满足我所有的虚荣心与表现欲?也许是我一直渴望远离复杂、浮躁的成人社会的妄想在作祟?亦或者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对国家对社会的深沉的责任与爱驱动?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分明记得2002年的9月,我,一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来到了那所菜畦中的学校——侯寨一中。最初的一年中,我真的对上课如痴如醉!每节课都恨不得把我脑海中的所有知识都倒给学生,把我所有感受都拿出来和学生们分享,我和他们同吃同住在学校,和他们一同写作业(因为学生提意见说作业多,我于是和他们一同写,亲身体验作业到底多不多),一同哭,一同笑。记得为了教给孩子们如何观察事物写就文字,我带领他们在侯寨高低不平的山沟里寻找春天。当时班里有个男孩叫杨华,他智力比正常孩子略微低下,常常听不懂大人说话,甚至有时还尿裤子。当时我带领孩子们走在田间,一个调皮的孩子拿着树枝想和我逗着玩,用树枝轻拍我的后背,我正要扭头,杨华一把抓住那个孩子的树枝折断了踏在地上,并大吼道:“不许你打辛老师!”似乎我是他的,谁也不许动我。他那纯真的眼神、炽热的情感动得我浑身颤抖……然而,这热切的爱也随着对工作的深入而渐渐蒙上了阴霾……现实使我清醒,时而让我的心隐隐作痛。首先,学生的千差万别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一次阅读课,讲的是一首外国诗歌《贝壳》,一个小男孩要送给他亲爱的老师生日礼物。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沙滩,很久才找到了令他满意的贝壳作为礼物。当老师知道他走了很远的路时,老师说:“礼物是什么不重要,你的心意最重要,没有必要走那么远的路累着自己。”那个男孩说:“寻找的过程也是我礼物的一部分。”我深情的读着这首诗,正陶醉于诗中浓浓的情意而热泪盈眶时,寂静的教室里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响起:“老师,他老拿笔扎我!”接着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得说起扎人那学生平时的种种行径。我猛然发现,原来这个容纳了六十多位学生的教室,只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无人喝彩,无人认同。原来不是每个学生都懂我……其次,家庭教育的严重滞后又一次给我打击。班里一个学生总和人打架,百般说服教育之后无果,我决定请家长来,希望父母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家校配合教育他。在我言之凿凿地讲述了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之后,家长说:“你们学校是专门教育孩子的,你们都教育不好,那我才教育不好呢!”俨然一副和自己无关的架势。当我说到他的儿子抽烟时,他的父亲说:“抽烟不算啥毛病吧?大人还抽烟了,又不违法犯罪,无所谓。他在家我也管不住,送到这你们看住他别出事就成。”家长的话让我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这位父亲不认为他有教育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他把老师当作了他请的廉价保姆!这一切让我失望,让我痛心疾首……教书头两年,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势单力薄。站在爱与痛的边缘,我不再有狂妄的誓言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两年是年轻气盛惹的祸,也是年轻气盛得的福!二、继二年——功利与焦灼谱就的交响曲这二年,我与学生斗智斗勇,始终在做与分数的追逐游戏。把每天的工作形容成战场一点不为过。对分数的功利使我不择手段,甚至与尊严于不顾。那是一段急管繁弦的交响曲。记得那年,担任九年级两个班语文课,一个普通班,一个好班,这个普通班全校闻名,各科都倒数第一。带着领导的信任,和一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豪情,我走入了这个班级。刚开始我是想以严厉来震慑,结果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学生当我是跳梁小丑。我又转变策略,用“情”动人。班里最捣蛋的孩子那时父母正在闹离婚,我与他促膝长谈到深夜,与他一起哭一起笑;班里一个学生当众顶撞,取笑我,校长路过询问情况时,我强忍泪水告诉校长,什么事也没发生。一件件事让他们知道我是个够“哥们”的老师,于是课堂得以进行……然而,他们毕竟是后进生,坏毛病、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会那么容易改掉,尤其到了临近毕业之时,他们看到了考学无望于是彻底放弃了。还有一个月就毕业会考了,我不能让我的班级落后给学校抹黑。最后,我甚至放下了尊严,用“祈求”来使他们学习。“看在这一年来咱们哥们义气上”“为了我,不要让老师丢人现眼”等等一类的话不时从我口中传出,曾经骄傲的那个我哪去了?我已经不认识了我自己!尽管换来了一直以来成绩的遥遥领先,但我失去了更多……曾记,那无数个挑灯批改作业的夜晚,换来的仍是学生乱七八糟偷工减料的作业;曾记,做好精美的课件满怀热情的走上讲台之时,迎面却是学生的恶意挑衅;曾记,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一个学期以来,最终得到的却是学生们少的让我震惊的分数……我的灵魂走失了,我在纠结中沉沦……我想,人总要经历这一过程,就像蝉总要经历脱壳的痛苦才能飞上树梢,天空总要经历幽深的黑暗才能赢来黎明一样。三、后三年——轻拢慢拨的协奏曲我们不能用情感去辩护理智,更不能用理智去解释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爱与痛的纠结斗争中,在灵魂的走失之后我终于明白:对于教育,分数能说明些许问题但不能证明全部;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是幸运,随机应变、与时俱进才是常态。尤其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真正领悟到了生命的神圣和伟大,面对学生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不再苛求,不再急功近利。奇怪,当这股暖流充盈心间时,我如潇洒的先哲,在轻轻松间,不但获得了学生更好的分数还收获了更多的真心与真谛。记得那天下午,孩子们上的是英语课,英语老师已讲得口干舌燥,然而竟有学生吹口哨,第一次是孟光辉,他主动承认了错误,实属无意,老师原谅了他。然而,同样的事情却发生了第二次。英语老师火冒三丈,让这位同学站起来,可没有一个主动承认,英语老师摔门而出。学生跑办公室向我反映了情况,我又去质问学生,“是谁?快站起来!不然谁都别想回家!”话音落了很久也没有一个人主动认错。我痛心疾首地说:“算了算了,你们都走吧!看来我是管不了你们了……”学生们义愤填膺的说:“那个人不站出来,我们不走!”“我们就不走了!看他还有脸没脸!”……看到学生们这样强烈的正义感和凝聚力,我的眼圈红了,扭头离开了教室。想想自接这个班以来的点点滴滴,我和英语老师关着门在办公室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事后听说,张翔宇在班里气愤地走上台大吼:“是哪个胆小鬼,快出来!你不是咱们班的一员!”周蕾站起来大声说:“就是我了,我一个人留下,你们都走吧!”接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我留下,我留下”。这件事之后的第二天,在学校组织的“庆国庆,扬师德”演讲会上,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在全校师生面前给我班任课教师送花,并齐声说“老师,您辛苦了!”,在学生响亮的祝福声中,在他们深深的鞠躬里,我们都禁不住再次流下泪来。在急管繁弦转入轻拢慢拨之后,我本想收获一缕春风,没想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四、近一年——错位与定位敲击出的生命强音在我唾沫星子乱飞的教学生涯最鼎盛时期,走入了新的领域——教学管理。人总是对自己熟悉的擅长的事情有所偏爱,因为那样做起事来更轻易更愉悦。对新的陌生的领域总有种莫名的恐惧。权利与责任总是相伴而生,我还不能确信我是否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在错位与寻找定位的过程中,我听到了铿锵有力的生命的强音。一年了,眨下眼的功夫而已。工作性质的改变,让我成熟了很多。更能体谅别人,更平和对人对事。每个人都有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每个人都有愉悦与抑郁,矛盾与清明的时候,他们都是可爱的,鲜活的,值得细细品读的美丽的艺术品。每每安排工作,不论是顺利还是遇到不同的意见,我都能理解不同角度的对同一件事的解读,我变得不再喜欢给一个人或一件事定性。我不再容易苦恼、气愤。“存在即合理。”这真是至理名言!反对的声音,甚至是恶意的作为都有他的合理性。作为我,需要做的就是首先分析它的合理性,然后判断哪个合理的范围更广泛些,合理的程度更深远些。心智的成熟是我这一年来最大的收获。对教学管理的精深与创造性工作是我最大的挑战,我相信自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在适合自己灵魂生长的土地上,我才能像一朵小花,绽放应有的风姿和色彩。我植根在这片教育的沃土很深很深,已不能自拔!无论风霜雨雪抑或是春光明媚,我都在这里摇曳着美丽……

《三国演义》读后感

合上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感慨自己能坚持读完,但更让我感慨的三国那种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不凡。打开《三国演义》就是一篇大气磅礴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可以说只有这首词才能形象的形容三国,也只有三国才能配用这首词。 这首词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因为可以说这首词形象的体现了三国时期那些令人神往、感慨的场面。 首先是“滚滚长江”,长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它的意义可以说是非比寻常,谁拥有长江谁就拥有天下!为了争夺它,“英雄”就一个个登上历史的舞台,而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则是英雄的大爆发。他们有的只是在历史的舞台上匆匆走过,有的则是浓墨重彩!不管他们的结局怎样,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不管是最后郁郁而死的袁绍、身死名裂的吕布、被曹操所杀的马腾、、、还是最后称王当想的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因为他们都曾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过,而英雄是决不能按成败来论的!当诸多英雄都想争夺天下时,战争作为最直接最有力的方法,当然不可避免,有战争就有“是非成败”“官渡之战”曹操胜,袁绍败,“赤壁之战”、孙刘胜,曹操败,“夷陵之战”孙权胜,刘备败、、、大大小小的战阵一次次上演,将“三国”这幕历史大剧一次次推向高潮,也不断以其独有的惨烈一次次成就着英雄!天下,英雄,战争这三件东西就是三国的标志! 但时间从不会过多的留念任何时代。它只是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在不断东流,而天下也在一次次易手。“英雄”“浪花淘尽”,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们的舞台一个个倒塌:白门楼吕布丧命,周瑜英年早逝,关云长白走麦城,曹操遗恨陨落,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秋风五丈原、、、“是非成败”“转头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统一了中原广大地区。当踌躇满志的曹操挥鞭南征,饮马长江,想要一脚踏平东吴时,“赤壁之战”的一把火却让他丢盔弃甲,周郎则一战成名。当刘备气势汹汹杀向东吴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将会因为一个似乎弱不禁风的书生陆逊所付之东水。“夷陵之战”的八百里大火,一夕改变两个国家的命运。

当英雄陨落、成败转换,英雄的天下自然易手。“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蜀汉的灭亡带给人们无尽的惋惜和心痛,想当年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当世人物千辛万苦建立的国家,就这样迅速败亡,怎能不让人遗憾?“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曹魏的消亡带个人们无尽的疑惑,当年曹操、曹丕一手建立起的魏国为何会成为司马炎的江山?“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东吴的易手让人们跺足而叹,当年孙权、周瑜、陆逊等几次力挽狂澜,转危为安,为什么这次就不能呢?谁都在想这些问题,谁都想找到答案,但谁都不能回到三国。“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那就把这一切都归与天命吧!而天数茫茫,岂是一部薄薄的《三国演义》所能道尽?于是,这段被天所安排的历史,进入渔樵闲话!

指导老师:杨玲琅

李白的月亮

夜来了,月亮还没露面。我怅然若失,临窗伏案拜读李白,追寻明媚的月光…… 诗仙李白(生于公元七零一年,卒于公元七六二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他超过了许多富有江山的帝王,超过了许多功绩彪炳的将相,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达到了名扬四海的地步。诗圣杜甫曾经有诗赞孔明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咏怀古迹五首》)藉此,我克隆一句——李白如月垂宇宙。 检阅李白的诗歌,我发觉他对月亮似乎情有独钟,不仅生和月亮有缘,死也和月亮有关。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又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下李白;死时,又传说他去捉月亮。李白的诗歌,可谓包罗万象,内容很广,然而就连他写妻子儿女以及他所陶醉的名山大川的诗,也不过几十首,这些诗和李白写月亮简直不可比拟。他以无限的深情,向往着月亮、讴歌着月亮,特别是在晚年,这种爱更进一步地深化。一生之中怀才不遇,“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路难行》)。遭白眼、受委屈,人世间竟是如此不愉快,那么什么地方最纯洁高尚呢?月亮,只有月亮了,似乎只有月亮,才能使他得到解脱,以后人们传说他去捉月亮决非偶然,不正是他追求理想去了吗? 李白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七零一年),主要活动于玄肃两朝。玄宗前期,即开元年间,由于开国百年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因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开元盛世”的背景后面仍然滋生着种种矛盾,所以到了玄宗后期,即天宝年间,社会的腐朽与日俱增,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唐王朝的黄金时代转瞬即去。李白正处于这样一个盛衰更替的历史时期。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爱好剑术,崇尚游侠,二十五岁前便饱览了家乡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时,写了一首有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二十八字,却为峨眉山月留下一幅极为珍贵的艺术写照:挂在峨眉山上的半轮明月,倒影在平羌江中。夜深人静之际,李白启程远行,送行的即已归去,孤寂之感油然而生,眷恋之情不能自己。他在这首小诗中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但是不露痕迹,不厌其重,反而显得天然浑成,随分自佳,含情缥缈,因而“古今目为绝唱”(王世懋《共圃撷余》)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常以管子、晏子、孔明、谢安等古代政治家自况,因而始终不愿通过科举入仕,但是一生都在渴望“由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巚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出蜀漫游了十六年。在这期间,他为创造条件,实现宏大抱负,辗转各地,用各种方式同各种人交往,他曾为经济所困厄,曾遭到一些地方官吏迫害,曾受到腐儒的讪笑,有时他也感到苦闷和彷徨,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挫伤他的政治热情。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 ,唐玄宗为炫耀他的“开元盛世”,诏令荐举文辞秀逸之士。其时,李白正和道士吴筠隐居于浙江的曹娥江上游的剡中。吴筠首先受到玄宗的征召,由于他的直接推荐,更由于贺知章的间接支持,加之李白早已名动京师,因而唐玄宗也派人召李白入京。但是,当时的唐玄宗已由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变成了骄奢淫逸的享乐天子。唐玄宗赏识李白的绝世才华,召其进京,只是想利用李白的诗章,歌颂升平,增加宫廷生活的乐趣。当他受唐玄宗之诏前往长安前,曾洋洋自得地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到了长安,著名诗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就说:“此天上谪仙人也。”(《旧唐书·李白传》)踌躇满志的李白,误以为前程灿烂的政治生涯拉开了帷幕,从此可以大展身手,实现他的抱负。然而,现实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他只是供奉翰林,隔三差五为唐玄宗献上华美词章。君主高兴时,亲自为他调羹,以示宠爱。宠爱不是敬重,李白不过是唐玄宗的高级玩物。看出自己在君主眼中真正的地位后,李白很是痛苦了一阵子。然而,他没把这痛苦放在脸上,而是化入了酒中。虽“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可除了酒,别无其他消愁的法子。他和贺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常在一起,把酒喝得烂醉,人称“酒八仙人”。酒喝得多了,原本很狂的李白,现出了更放荡的狂态。他是自视甚高之人,从来就看不起那些权贵,此时胸中有气,索性将权贵当成了他玩弄的对象。他借着醉意,斜卧在殿堂上,吆喝着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为报复,挑拨杨贵妃,说李白奉诏而作的《清平调》中“借向汉家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句将她与赵飞燕相比。由是,杨贵妃使出了她的手段,阻止唐玄宗给李白实职。李白的狂态,不止是得罪了高力士一人,而是得罪了一大批权贵。权贵大都一致讨厌李白,联手把他逼在清客的位置上不得动弹。 李白在京师长安仅被闲置于翰林院,非常不满现状,曾写《古朗月行》,隐而喻之。诗云: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双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神仙所居的瑶台里的镜子飞到天上。传说月亮升起的时候,首先看到月中仙人的两只脚,当看到月中桂树时,才发现月亮有多圆呵!月宫的白兔捣药是给谁吃的?接下来便染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了。以蟾蜍蚀影,阴精沦惑为喻,对玄宗的荒淫享乐与杨国忠等谗谄蔽明,表示了忧怨和沉痛。 由于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抱着“不屈已,不干人”的态度去“平交诸侯”,所以屡遭奸佞谗毁,“帝用疏之”(李阳冰《草堂集序》)。为此,李白闷闷不乐,时常对月自诉,借酒销愁: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一) 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形的影子作证。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出了自己。 李白成名在诗,然他的壮志不在文坛,而在政坛。他作诗,竭尽心力作诗,将诗作得登峰造极,却不想以诗人身份终老此生。他有浓重得化不开的政治情结,有强烈的政治抱负,一生不能释怀。如同当时所有诗人一样,仅把诗作为敲门砖,以敲朝廷的政治大门。李白见做不上官,实现不了抱负,再也不愿呆在朝廷受那窝囊气,由是弃了许多文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翰林待诏之位。 天宝三年(公元七四三年),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漫游四方。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丰富的经历,宽阔的眼界,使他酿出了更神奇、更瑰丽、更豪迈的诗篇。看似闲云野鹤的李白,作诗虽取得了四海仰望的成就,然这仅是他在借抒胸臆。他决然没有出世的念头,也没放弃与生俱来的抱负,一直在寻找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西奔巴蜀的途中,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此时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要求李璘率所部向他靠拢,共同抗叛。然李璘却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克广陵(今江苏扬州),取金陵(今江苏南京),割据半壁江山。李白不知李璘的真实意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毛遂自荐,成了李璘的幕僚。他想抓住这个风云动荡的机会,靠着李璘而建功立业。然而,他这一宝押错了,李璘并非具有领袖素质的皇子,不出两个月,就遭到兵败被杀的下场。李璘败后,其性质被定为唐廷的叛逆,作为幕僚的李白,被唐肃宗判了死刑。幸得郭子仪的解救,李白才改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县) ,中途遇赦,归至江夏(今湖北武昌),恰逢峨眉山下来的蜀僧去长安,李白追忆峨眉山月,感慨万分,写下了《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尽管李白遇赦,但是已被永远拒绝于政治之外。人在旅途,李白难免望月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从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有一个声音在心头一遍遍呼唤:故乡,故乡。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已愈花甲的李白流寓当涂,尽管身体和精神状况均已不如从前了,但仍放情纵饮, 旷达豪侠之气溢于言表: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富于诗意的一生;是流离失意的一生,却又是曲折离奇的一生。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写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之下,月亮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他把月亮自如地安排在诗中,并给月亮起了几十种好听的恰如其分的名字,这是李白写月亮的特点之二,比如从形象色彩上写的:有明月、朗月、皎月、素月、皓月、白月、弯月、半月、薄月、清月等。如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写的:有山月、海月、云月、风月、花月、沙月、青天月、湖月、星月、水月、松月、天月、冰月、石上月、云外月等。如为了对历史的追忆,表明时间的:有汉月、晓月、寒月、古时月等。李白一生漫游过许多地方,虽然各种景物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最令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月亮。在他看来,每个地方风景、人情不同,月亮也随之不同,所以出现了:天门月、金陵月、秦地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五溪月、海上月、洲前月、江月、瑶台月、秦楼月、峨眉月、沦岛月、淮月、楚关月、秋浦月、西江月、边城月、碧山月、后湖月等等。此外,还有像孤月、新月、浮月、好月、高月、归月、禅月、席月、万里月……。光是“明月”在李白的诗中,就使用过四十五次之多,在从古至今的诗人中,有谁作品中曾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月亮,有谁能挖空心思赠与月亮如此绚丽多彩的芳名,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总而言之,李白对月亮始终有着诚挚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合于诗仙光明磊落的心地,于是,李白望月、思月、呼月、邀月、问月、醉月、赏月、弄月、梦月,甚至“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我们由此可见李白对明月之喜爱,也因此悟出诗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缘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夜,已深了; 人,已醉了; 歌,已终了; 泪,已尽了; 李白的生命也到最后一刻了。 此时,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永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着在中华大地上。 笔记此至,我仰望夜空。月轮已到中天,遍洒着清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我感觉着造化的玄妙,心灵追随着那静静燃烧的光明的火球栖止半空,没有思想,只有一缕无由的感伤…… 柳永的秋天 周游 又是一个秋天。可能是潜流在血脉中那份古意吧,我喜欢“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然后阅读柳永…… 在北宋著名词人中,柳永的官位是最低的一个。但他却以毕生精力从事填词,称得上是北宋第一作词“专业户”。众所同知,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词在北宋的地位远远不如诗,是一种尚未被普遍承认为“正统”的文学。就连欧阳修、苏东坡、晏殊等文学家都不把词收入代表自己成就和水平的文集,只是为了不至散失才集外单行刊刻。出身官宦儒家的柳永,就其学问和修养来说,写诗大概不会是件难事,但他把全部才情倾注在词的创作与革新上。这可能是由于诗庄词媚,柳永迷恋“偎红依翠”的生活,情感自然需要宣泄,而词这种文学形式就像当今流行的通俗歌曲适合吟风弄月,抒情示爱,加上仕途失意,促使柳永对功名富贵以及一切“正统”采取某种轻蔑的狂傲态度。 柳词当时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水,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语》)。仁宗皇帝开始也很喜欢柳词,每逢宴饮都要侍从再三歌唱。后来,柳永去考进士未中,就作了一首《鹤冲天》,控诉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既然不能中进士,得功名,他索性改变人生取向,认为做个“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于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不过是柳永牢骚太甚,一时忍耐不了,说说气话而已。但是,这个“鹤”真是“冲天”—一仁宗皇帝听了那首《鹤冲天》后十分生气,从此不再允许宫廷歌唱柳词。当柳永再次赴考时,考官已准备录取,但是仁宗皇帝在放榜前特意把他的名字删去,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样,柳永便又落第了。 中国文人在怀才不遇时往往表现出对世俗功名鄙弃的高姿态。本是为所弃,偏说有意弃世,气魄虽大,却难免有些矫情。面对科举悬示的一个既远又近的诱惑,柳永根本没有放弃那个显然是被放大的了机会,终于在四十七岁那年改真名“三变”为“永”才得进士,勉强进入仕途,但是此后却长期任地方初等宦职,蹉跎十年,恰逢那年秋天出现寿星(寿星即南极星,又称老人星),柳永认为时机正好,便欣然作词呈上仁宗皇帝: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雾。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机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夜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这首词写的是:在月明风清的秋夜,皇宫一片静寂,这时老人星出现了,在这歌舞升平之际,正是祥瑞征兆。这首词充满对仁宗皇帝的吹捧,洋溢着一派歌功颂德的情调。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是成功之作。然而,仁宗皇帝刚读了开头一个“渐”字,就老大不快了,认为这个字不大吉利。当读至“此际宸游,凤辇何处”时,他毛了,因为这是他的忌讳,他曾在一副挽词中用过这句话,可天真的柳永哪里知道呢?而当看到“太夜波翻”时,他火了:为什么要用“波翻”?怎么不用“波澄”?一气之下,仁宗皇帝掷之于地,如同秋风扫落叶! 柳永莫名其妙。因为按照北宋规定,柳永当了十年的地方官,该改任京官了。于是,他就跑到宰相晏殊那里探问究竟。值得一提的是,晏殊曾经亲手引荐了范仲淹、韩琦、富弼、孔道辅等一批精英,集一时人才之盛,台阁为之生辉。但是晏殊没有垂青柳永,却以轻蔑的口吻垂询:“你最近写词了吗?”柳永实话实说:“写词有什么不好,你不也常写词吗?”晏殊听见柳永如此辩驳,也就毫不客气了:“我虽写词,但我没写‘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定风波》)这样的艳词!”柳永见此,只好讪讪而去。 可以想象,既有仁宗皇帝批示在前,即便柳永夹着尾巴重新做人,晏殊也是无能为力。何况,晏殊身为宰相,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的,他认为柳词艳俗,当然也就讥笑柳永了。 后来,柳永听说有着布衣之交的杭州知州孙何可能要任宰相,立即趋炎附势,苦于孙府门禁甚严,几次求见,都被门卫挡在门外。后来得悉孙何常邀歌妓到府上佐欢助兴,于是投其所好,写了一首《望海潮》,去求红粉知已楚楚:“我很想拜访知州,可惜没有门路,如果你参加孙府的宴会,就请你唱这首词;如果他问这词是谁写的,你就说我作的。”果然不久,孙何在中秋月举行宴会邀请楚楚唱歌,楚楚也就唱了这首《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 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醒听箫鼓,吟堂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描述了西湖的秋色、钱塘的壮观和杭州的繁华,意境很美。此外,还写了孙何千骑跟随游湖的逸兴。这首词经过楚楚婉转一唱,果然引起了孙何的兴趣。孙何当即召唤柳永入府共度良宵。据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曾经引发金南下攻宋。此话当然荒唐,怎能把金军侵略的罪名加到柳永的头上呢!不过,我们由此可见“东南形胜”传播之大,影响之大,如此大作,只是为了讨好孙何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好在还有歌妓争相传唱,想来也不至于被埋没。 面对上述柳永的秋天,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填词只是他邀宠求赏的手段而已。尽管他的吟咏大都有感而发,但是脱离了文学的本体。他的人生感触不显现攀援政治的印痕。诚如叶梦得所言:“(柳)永亦善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为已累……面终不能救。择术不可不慎。”(《避暑录语》) 可以说,柳永是不正经的,也许一正经就影响才化的发挥。由于仕途失意,柳永终生漂泊,饱尝了游宦羁旅的凄凉风味,但他依然风流倜傥地在秦楼楚馆“浅斟低唱”。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貌似潇洒,却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和苦涩。晚年,柳永终于灰心丧气地骑马回到京都长安,面对秋风夕阳,自然慨叹: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夭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这首《少年游》词所写的也是秋天的景色,然而在情调与声调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首词既失去了那一份高远飞扬的意兴,又消逝了那一份痴迷眷恋的情感,这里所弥漫的只是一生低沉萧瑟的色调和声音。这首词前半阕从景象写起,悲慨尽在言外,后半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之悲剧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 柳词“工于羁旅行役”(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善于捕捉秋景来点染离别意。譬如《雨霖铃》,单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成了千古名句。他把“自古伤别离”的“多情”和冷落景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又表达了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极具匠心。譬如《八声甘州》。写秋日行旅漂泊,思念亲人,欲见不得的愁苦,特别苍凉豪迈。就连平素不大喜欢柳词的苏东坡读后都说:“人皆言柳耆卿(柳永字)词俗,然如‘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杨洪《古今词话》)确有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气概。譬如《玉蝴蝶》也写离情, 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此外,还有《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倾杯》(“鹜落霜洲”)、《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卜算子》(“江枫渐老”)、《诉衷情近》(“雨晴气爽”)等词都是组织秋景作为抒情的衬托,几乎篇篇离不开离愁别恨,实际上词人思想的深处并不那么单纯,无论怀念故乡、故人、佳人或佳期的时候,都深深地织进他的身世之感,流露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无论怎么说,柳词大都是在社会的压抑和自我的矛盾中怅惘失落的产物。柳永的秋天是一种复杂的心灵意象,足以反映柳永的情感历程。柳永自己悲剧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也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第一章给读者介绍一位好心人

二月的某一天, 天气依然比较寒冷。黄昏时分,在P城一间布置典雅兼作餐厅 的接待室里,两位绅士相对而坐,喝着酒。他们没有要仆人在旁边侍候。他们紧挨 着坐着,好像在商量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们暂且称他们“绅士”。其实,如果我们挑剔地观察一 下就可看出,其中一位看来不配称为“绅士”。他身材矮小,长相并无独特之处, 但神态却是洋洋自得,一看便知他是那种混迹于社会、想方设法向高处爬的势利小 人。他的衣服穿着有失风度,一件俗气的杂色背心,一条醒目的黄点蓝底围巾,脖 子上是一条色彩艳丽的领带。他的这身打扮与他的派头看来还比较相配。他粗大的 手指上套着几枚戒指,一串形状奇特、色彩艳丽的图章缀在那沉沉的表链上。当谈 话进行得顺利时,他喜欢把表链弄得叮叮当当地响,俨然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他 的话语丝毫不符合默里氏语法规则,从他的嘴里经常冒出一些下流、猥陋的单词。 尽管作者努力让自己的叙述更加形象,但还是难以正确地转述他的意思。 相反,与他谈话的希尔比先生倒不失绅士风度。室内的摆设和情调都向我们证 明这个家庭的生活殷实而且非常安逸。而现在这两个人正在认真地商讨着某件事情。 “我想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希尔比先生说。 “希尔比先生,这样成交,我实在难以答应。”对方一面回答,一面举起酒杯, 对着客厅的灯看着。 “嘿,赫利,汤姆不是普通的奴隶,不管把他摆在哪儿,他都值这么高的价。 他做事稳重,为人诚实,又能干,他把我的农场管理得井井有条。” “汤姆的诚实是黑人式的诚实吧?”赫利一面给自己斟了一杯白兰地,一面问 道。 “我所指的诚实是真正的诚实。汤姆为人善良,做事稳重,头脑也很灵活,而 且他还笃信上帝。四年前的一次野营布道会上,他宣誓入教。我相信他对上帝是虔 诚的。从他入教以后,我把自己的一切,包括钱、房子、马匹都交给他来管理。我 觉得他做任何事情都很在行。” “但人们不相信黑奴会对上帝真正地虔诚,希尔比先生!”赫利肆无忌惮地挥 着手说,“不过我相信。今年,在我最后送往奥尔良的那批黑奴中就有一位虔诚的 黑奴。你还别说,听这黑鬼祷告,还真像他真的在布道会上呢。他性情温和,话不 多,但因为卖主急于卖掉他,所以我捡了个便宜货,从他身上我净赚六百美元,那 可是一大笔钱啊。是啊,那些笃信上帝的黑奴能使我们多赚一些钱。当然,冒牌的 信教者是不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利润的。” “汤姆是真正的基督徒, 他和别的教徒对上帝同样虔诚。 ”希尔比先生说, “我去年秋天派他独自一人去辛辛那提办事,为了取回价值五百美元的一笔巨款。 我对他说,‘汤姆,因为我知道你笃信上帝,所以我认为你不会乘机逃跑的,我信 任你。’汤姆果真没有失信,我知道他会准时返回的。后来我听说曾有些卑污小人 对他说,‘汤姆,你为什么不乘机逃到加拿大呢?’‘我不能失信于我的主人。’ 这件事情是我事后听别人说的。我必须使你明白,我真得舍不得汤姆。你应该让他 抵掉我的所有债务,如果你还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话。” “我拥有买卖人所具有的起码的良心。这够我发誓的了,”奴隶贩子开着玩笑 说,“不过,我会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但你要知道,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啊!” 奴隶贩子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又向杯中倒了一些酒。 “赫利,到底怎样你才能答应成交呢?”经过一段令人难以忍受的沉默后,希 尔比先生问道。 “难道你不能再添上一个男孩或女孩吗?” “嗯!我真的拿不出什么来了。如果不是情势所逼的话,我不会舍得卖掉任何 一个奴隶的。” 正在这时,门打开了,一个大约四五岁,俊俏、招人喜欢的男孩走了进来;一 对浅浅的酒窝嵌在他圆润的面庞上,一头丝线样的黑发卷卷地爬在他的头上;浓长 的眼睫毛下,一双炯炯的大眼睛好奇地朝屋内打量着;他穿着一件鲜艳的红黄格罩 衫,更加衬托出他那黝黑、清纯的美,一分惹人的自信,几分腼腆的神态,无不向 人表明主人对他的恩宠以及他对主人恩宠的熟稔。 “嗨,吉姆·克罗,”希尔比先生吹着口哨扔给孩子一把葡萄干,“捡起它们 来吧!” 孩子跑来跑去拾取主人的赏赐,他的样子惹得主人大笑起来。 “过来,吉姆。”希尔比先生喊道。吉姆走了过去,希尔比先生轻轻拍打着他 满头的卷发,并轻抚着他的下巴。 “吉姆,让这位先生欣赏一下你的技艺,来吧,唱支歌,跳个舞。”于是,孩 子便唱了一首在黑人中颇为流行的歌曲,曲风很热烈、欢快。他的嗓音清脆、圆润, 他的手脚和身体都在扭动着,动作和歌曲的节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时做出一些 滑稽的姿势。 “太好了!”赫利扔给孩子几瓣桔子。 “吉姆,你学一学库乔大叔患风湿病时走路的姿势。”希尔比先生吩咐小孩子 道。 刚才还很灵活的孩子的四肢马上显出了病残的样子。他弯着腰,拿着主人的拐 杖,以不灵便的步伐在房间里艰难地挪动着。他拉长自己的脸,学着老者的样子, 使那张本来稚气的小脸布满皱纹和愁容,并且不时胡乱吐着痰。 两位绅士禁不住被逗得大声笑了起来。 “吉姆,再让我们看一看老罗宾斯长老唱赞美诗的样子吧。”希尔比先生喊道。 于是孩子把小脸拉得更长了,以便显出令人敬畏的样子,然后以平静、低稳的鼻音 唱起赞美诗来。 “我看就这样吧,”赫利突然拍打着希尔比的肩膀说,“再加上这个小精灵鬼 儿,你的债就算还清了。我说话算数。这样难道不公平吗?” 正在此时,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位大约二十五岁的第二代混血女子走了进来。 这个女子一看就是那孩子的母亲。她的黑眼睛同样地柔和,长长的睫毛,纤细 的卷发似波浪般起伏。当她发现一个陌生人如此大胆且毫不掩饰地以一种赞赏的目 光盯着她看时,她那棕黄色的面庞上泛起了一朵红晕。她整洁、合体的衣着更加衬 托出身段的苗条,她那纤纤细手以及漂亮圆润的脚髁使她的外表更加端庄。奴隶贩 子以敏锐的眼睛贪婪地观察着,女黑奴那娇美的身体的主要部分被看得一清二楚, 没能逃过奴隶贩子的眼睛。 “艾莉查,有事吗?”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希尔比先生问道。 “对不起,先生,我在找哈里。”孩子看到母亲,便活蹦乱跳地跑到母亲面前, 并拿出衣兜中的战利品向母亲炫耀着。 “那你就带他走吧。”希尔比先生说。女奴抱起孩子,匆匆忙忙走了出去。 “老天!真是好货色,”奴隶贩子向希尔比称赞道,“随便你什么时间将这个 女人送到奥尔良,都会赚一大笔钱。我见过有个人花一千多块买了一个女奴,但那 女奴的姿色可是不能和这个女人相媲美的。” “我可不想靠她来发财。”希尔比冷冷地回答道。他又打开一瓶酒,岔开了话 题,并问对方对酒的评价。 “味道很好,希尔比先生,酒是上等的酒!”奴隶贩子称赞道,然后转过身来 像熟人似地拍着希尔比的肩又说,“哎,把那女奴隶卖给我行吗?我出什么价你能 接受?你要价多少?” “赫利先生,我不会卖掉她的,”希尔比先生说,“即使你付与她同样重的金 子,我妻子也不会答应让她走的。” “哎,女人总是这样小家子气,因为她们算不清帐。如果你告诉她们,那么重 的金子能买多少块钟表,多少个小饰物,她们就会改变主意,不再那样说了。” “赫利,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你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希尔比先生语气坚定 地说。 “好吧,但你要把那个男孩给我,你知道,即使添上那小孩,我也是作了很大 的让步。” “你要那小孩干什么?”希尔比先生问道。 “噢,今年我的一位朋友在做这方面的生意,他想买一批长相俊美,货色好的 小男孩,养大后再送到市场上卖,给那些肯出大价钱的老爷们做侍者什么的。这些 人家,用漂亮男孩开门、跑腿,可以增添极大的荣耀。所以漂亮男孩可以卖个好价 钱。你家这个小精灵鬼儿懂音乐,又会玩,正是这方面的难得之材啊!” “我宁愿不卖他,我心肠软,我不想拆散他们母子二人。”希尔比先生考虑了 一下说。 “是这样吗?你的心肠确实比较软,我理解你的心情。跟女人们打交道有时确 实有许多麻烦事。我也很讨厌哭泣时的悲伤场面。但先生请放心,我做生意时总是 会进免这种悲伤场面出现的。我看就这样办吧!把这个女人支走一天,或者一周, 其他的事情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进行,她回来之前,我们把事情都办完。你觉 得如何?至于那个女人,让你太太买只耳环,或一件新衣服,或其他一些小玩艺儿 来作为补偿,不就行了吗?” “恐怕不会成功。” “上帝保佑你,我们会成功的。黑奴不像白人,只要你处理得当,事情过去后 他们就会死心的。”说到这儿,赫利又假装推诚相见地说,“常言道,做奴隶买卖 要心黑。但我觉得事情未必一定是这样的。我做这门生意的方法不同于其他人。我 曾目睹一位同行从一个女奴的怀中抢走她的孩子并强行卖给别人,那女人从此一直 疯疯癫癫,又哭又闹,这种做生意的方法是下下之选,把货物也给毁了,搞到最后 有些女奴根本卖不出去了。有一次在奥尔良,我就亲眼目睹这种下下之选的方法毁 掉了一位特别漂亮的少妇。买主只要她而不想要她的孩子,结果这把她给惹火了。 告诉你呀,她死死抱住孩子,吵吵闹闹不肯罢休,那样子让人非常害怕。现在回想 起这件事,我还心有余悸呢。她的孩子被抢走了,她自己也被锁起来,最后她被逼 疯了,整天胡言乱语并在一个星期后死去了。那一千元等于打了水漂。希尔比先生, 造成这种悲惨结果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方法不得当嘛。根据我的经验,采用仁慈点的 方法比较容易奏效。”说完这些,他便双手交叉于胸前靠在了椅背上,一副慈善的 面孔,俨然自己就是第二个威尔伯福斯。 这位绅士对道德问题似乎更感兴趣,因为当希尔比借剥桔子的时机考虑问题时, 他故作迟疑,然后又旧话重提,好像有一股真理的力量驱使他不得不多说几句话似 的。 “吹嘘自己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但我所说的都是事实,经由我卖到市场上的 一批又一批的黑奴,我认为都是上等货色,至少我听到别人是这样评价的。而且不 止一次,成百上千次都是如此评价,一流的好货色——健壮、体面,但我为此付出 的钱却是同行中最少的。之所以如此,我把这归功于经营有方。也可以说,先生, 我经营这门生意的核心是富有人情味。” 希尔比先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应道,“啊,是这样的!” “但我的经营之道一直为人所讥笑,还倍受责备。没有人附和我的主张,但我 不会因此而改变我的经营之道的。先生,正是因为我的坚持,现在我终于凭借它而 发了大财。是的,先生,黑暗终于过去了,光明已经到来。”奴隶贩子说到此时, 不禁为自己的妙语大笑起来。 这些关于人道和慈善的高论真有其独到之处,以至于希尔比先生也禁不住陪着 奴隶贩子笑了起来。各位读者,读到此处,你或许也在发笑吧。当今世界,关于人 道和慈善的高论层出不穷,慈善家们的奇谈怪论则更是数不胜数了。 在希尔比先生的笑声的鼓励下,奴隶贩子又接着说了下去: “你说奇怪不奇怪,我很难让人接受我的观点。以前我有个合伙人叫汤姆·洛 科,纳奇兹人,头脑灵活,很善于和黑人打交道,这一点符合做生意的原则,因为 好心肠就不好赚钱。他做事情一贯如此。我常劝他说,‘哎,汤姆老兄,对那些因 害怕而哭闹的女奴拳脚相向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做只能证明你是个愚蠢的人。’我 说,‘如果不让她们通过哭闹来作为发泄的方式,那她们会寻找其他方式的。而且, 汤姆老兄,’我说,‘不让她们通过这种方式发泄,她们就会面容憔悴不堪,嘴巴 会变得干裂,甚至会变得丑陋无比,那些黄皮肤的女人更是如此。这时再想让她们 恢复过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什么不用好话来对付她们呢?’我说,‘听我的, 对她们略施小惠取得的效果要比拳脚相向强多了,而且这样做可以多赚些钱,如果 你照我所说的去做,你肯定会成功。’但汤姆还是榆木疙瘩一块。就这样,许多女 人毁在了他的手中,虽然他心肠好,做事公道,但我只能和他分开来做生意了。” “你认为,你比汤姆更善于经营这门生意吗?” “嗯,你可以这样认为。做生意时,我都会尽量避免不愉快的场面发生的。比 如我做小孩生意时,会把女人支走。女人看不到这种场面,就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 情。等到生米做成熟饭,她们也只好认命了。白人自儿时起受到的教育就是全家聚 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但黑人却不比我们白人;你该知道受过一定教育的黑人不 会存在这种共享天伦之乐的奢求,而这会让事情好办一些。” “但我家的黑奴可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希尔比先生说。 “可不能这样说。你们肯塔基人太宠爱那些黑鬼了。你们这一片好心可不能算 作是真正的慈善。在这个世界上,黑奴生下来就注定要四处漂泊,今天卖给汤姆老 兄,明天会被卖给狄克老兄,后天不知道会被卖给哪位老兄呢,那时只有听天由命 了。让他心中有思想和期望,或者很好地对待他,都不会对他有什么帮助,因为以 后迎接他的将是更多的痛苦和磨难,你明白吗?我敢肯定,你家的黑奴即使到了那 些令种植园的黑鬼发疯地唱歌和欢呼的地方,他们也不会感到高兴的,希尔比先生, 你知道人们都喜欢自我夸耀。我已经够善待那些黑奴了,我已尽可能对他们好了。” “人们做任何事都能做到心安理得,也算有福了。”希尔比先生不以为然地耸 耸肩说。 双方沉默了片刻,心中在想着各自的心事,赫利接着问道,“你看这事怎么办 呢?” “我还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并要和太太商量一下,”希尔比先生说,“同 时,赫利,如果你真想让事情如你想象中的那样悄悄进行的话,最好别向我的邻居 透露一点风声,不然的话,这件事情会很快传到我的仆人耳中。我把丑话说在前面, 如果仆人们知道了这件事,你就不会顺利地把人从我家带走了。” “好,一言为定,我不会走漏风声的。不过,我要提醒你尽早给我一个准信, 因为我最近比较忙。”说完,赫利便起身穿上了大衣。 “好吧,今晚六七点钟我给你回音。”听希尔比先生这样说,奴隶贩子向希尔 比先生欠欠身告辞走了。 “看看他那得意忘形的嘴脸,我真恨不得一脚把他踢到台阶下去。”看着门将 要关上了,希尔比先生低声对自己说,“但他懂得落井下石的诀窍。如果以前有人 劝我把汤姆卖给一个奴隶贩子,我肯定会告诉他们,‘难道仆人就可以像狗一样卖 来卖去吗?’但我现在却对此无能为力,对艾莉查的孩子也是同样。我太太一定会 唠叨个没完,她会反对我把汤姆卖掉的。但沉重的债务使我落到了这种境地,哎! 这个混蛋家伙已是胜券在握,他正在不断向我逼近呢。” 肯塔基州可能是最温和的带有奴隶制色彩的州了。在这里,农业劳动比较轻松, 全然不似南方一些地区农忙时那样紧张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所以黑人的劳动强度还 是可以让人承受的。人的本性是脆弱的,因此当看到可以谋得暴利,同时只有依靠 牺牲那些无依无靠的人的利益而别无选择时,人就会因脆弱的本性而生出一副狠毒 的心肠。但肯塔基州的庄园主比较习惯渐进的经营方式,所以能抵抗这种人性的脆 弱。 只要到肯塔基州的一些庄园去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亲自体验到男女主人秉 性的善良以及仆人们对主人的爱戴与拥护,俨然一幅传说中常出现的诗意盎然的家 族社会的图画。但一层不祥的阴云——法律却笼罩在这古老的社会图景之上。只要 法律仍把那些富有感情的人看作是主人的附属物,只要他们的主人生意上遇到挫折, 生活中遭到不幸或不慎命丧黄泉路,他们便会随时因为生活失去保障而惨遭无穷的 磨难,即使在奴隶制最完善的地方,过上美满的生活对于黑人也是极不容易的。 希尔比先生是一个普通人,他本性善良,对人宽厚和蔼。在他的庄园中,黑奴 们过着舒适的生活,所需的物品从来没有短缺过。但他却把自己的财物随意用于投 机买卖,并沉溺于其中难以自拔。此时,他的期票证券和借据大都落入赫利手中。 希尔比先生和赫利进行的谈话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 正巧,路过客厅门口的艾莉查无意中听到了两人间的谈话,她知道主人正和一 名奴隶贩子讨论买卖奴隶的事。 她真想在路过客厅时多听一会儿两人间的谈话。但女主人的召唤使得她不得不 匆匆离开了。 那奴隶贩子要出钱买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呢?她越想越感到紧张, 下意识地紧搂住自己的孩子,心怦怦地跳着。孩子诧异地抬头看着母亲的脸,想从 中窥出一些秘密。 “亲爱的艾莉查,你觉得今天不太顺心吗?”看着女仆人那惊慌失措的样子, 女主人便关切地问道。艾莉查紧张得不是弄翻水壶,就是碰倒小桌子,女主人要她 从衣柜中拿出一件绸衫,但她却错拿了一件长睡衣。 “啊,太太!”艾莉查吃惊地抬起头来,泪水“哗”地流了出来,一下子坐在 椅子上哭泣起来。 “艾莉查,我的好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女主人问道。 “太太,有一位奴隶贩子坐在客厅和老爷谈话,我听到他讲话了。”艾莉查说。 “哎,真是个傻孩子,那又怎么样呢?” “啊,太太,你认为主人会把我的孩子哈里卖掉吗?”说着,这个可怜的女人 便倒在椅子里哭泣起来,身体随之不停地起伏着。 “卖掉哈里!傻孩子,你知道这件事是不会发生的。你的主人生来就不和南方 的奴隶贩子来往,只要大家都听话,他是不会想到要卖掉你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的。 啊,我的傻孩子,你认为世界上真会有人像你那样喜欢哈里而想买走他吗?好啦, 不要担心,来,帮我扣紧衣服并把我后面的头发梳下去,就要你那天刚学会的好看 的发式吧。以后不要再到门口听别人谈话了。” “那太太是绝不会同意卖掉……” “我当然不会同意卖的,孩子,你怎么会这样说呢?如果真是那样,我宁可也 卖掉我的孩子。不过话说回来,你也太溺爱那个机灵鬼了,艾莉查。只要有人把头 伸进我家,你就会怀疑他是来买你们家哈里的,那谁还敢来我家呢?” 这番知心话使得艾莉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一面笑自己的多心,一面轻 巧地为女主人打扮着。 希尔比太太不论智慧还是品德,都堪称是一位上等人。她不仅具有肯塔基州妇 女那宽宏大度的天性、高尚的道德以及宗教式的操守,而且她还将这些特点融入到 实际工作中。她的丈夫虽然不信某种宗教,但对于她对宗教的虔诚非常敬重。同时, 对她的观点和想法有时还有几分敬畏。希尔比先生总是听任自己的太太由着自己的 心愿去做善事,比如,尽力使仆人们生活得舒适一些,使他们受教育,尽力促使他 们完善自己的品性。虽然他不参与他的太太所做的此类善举,但他从来没有阻拦过 她。他并不完全相信圣贤多余功德有效论,但在他心中多多少少有着这样的想法: 因为妻子的虔诚和仁爱,他们夫妇二人可以沉溺于某种难以名状的期望,而妻子德 行的高尚可以保证日后两人共赴天堂之路,虽然妻子的德行是丈夫难于达到的。 与奴隶贩子商谈之后,明知太太会反对他这样做而且会不时用这件事纠缠他, 希尔比先生还是不断考虑着把自己的安排让太太知道,因为这份负担太过于沉重了。 当艾莉查向她说出自己担心的即将发生的事情时,相信丈夫宽厚慈爱的希尔比 太太对此并不放在心上,她对丈夫在经济上的窘境一无所知,而且事后她也没有仔 细想这件事情。同时因为忙着为来访的客人的到来做准备,她便把这桩小事抛在了 脑后。

爸爸妈妈写给我的一封信

我最亲爱的儿子:很高兴收到你的信,爸爸妈妈都觉得,我们的儿子长大了,确实长大了,懂事了,信中,你谈到了成长的烦恼,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指出了爸爸的一些缺点,我们很乐意你能这样坦诚,那是对我们的信任,谢谢你。我一定改正我的缺点,希望你也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今天我要和你谈谈人生,理想,及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困难,不知你有没有真正从内心去思考,去探索“人要怎样活着”“如何去树立远大理想并实现它”“每个人有怎样的义务和责任”等等问题,我在你差不多的年龄时就有过朦胧的意识,只是不知什么才是正确的答案。爸爸妈妈是个医务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及义务就是要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人,爱心,还在有过硬的知识,真正的团队精神,爸爸妈妈现在还在不断学习,妈妈经常挑灯夜读,爸爸今年发表了二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妈妈要值夜班,不管春夏秋冬,烈日炎炎,大雨磅礴,还是三更半夜,一个急诊电话,二话没说,就要马上赶到B超室,难道妈妈不想舒适一点?多睡一会儿?不去有多好啊?可是不行,因为那是妈妈的工作职责所在,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当然,努力工作也是有回报的,首先赢得了病人的尊重,领导的信任,爸爸妈妈现在都是科室的行政及业务主任,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做为学生的你,你的主要责任就是学习了,那也是你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思想品德那也一定是要好的了,“少年强则国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自然界永久不变的法则,最近电视连续集《李小龙传奇》提到的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狗与华人不得入内” 的侮辱性语言就是当时中国落后的时代写照。所以小至个人,大到集体,国家,一定要自强。我经常和你唱的歌《爱拼才会赢》是我们闽南人的,也应该是我们家的优秀传统。这次家长会上,吴老师引用了原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引起了我的振动,说的真是太好了,无论什么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能够做好的,我认为你目前欠缺的正是这一点。我承认,你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先天条件也很好,你有相当高的智商及情商,也有一付好嗓子,更有矫健的双脚,从小又上过演讲台,容貌也算端正,你会很奇怪,为什么和你说这些呢?你要知道,你的这些条件爸爸都没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我考上大学是不可思议的事,特别是爸爸长的丑,所以很自卑,只想用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此来弥补内心的不安,用别人2-3倍的时间来学习,学习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比如看大量的书,对自己薄弱的环节有针对性的训练,结果爸爸成功了,笨鸟先飞,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若做舟”。如果你能克服浮燥的毛病,认认真真地多学,少玩,特别是语文及作文,那是一生中最有用的学科,学好了它,会让你终生受益的,一定不能满足于考试成绩还算过得去,我觉得你的课外阅读及笔记要加强,经常性地记下优美词句,你的作文就会突飞猛进,还有你的书写要用心点,因为我一直觉得你的字型还是可以的,写的不好最主要是执笔姿势有点问题,还要考虑到字的布局的缘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求完美,争取战胜自我,可以先定下一个具体的目标,目标定的简单一些,难度慢慢加大,如果你尽力了,但还是没有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我们也不会怪你的。我认为,我们对你的爱有点过头了,那叫“溺爱”,我一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可是事实如此。就说你提到的班长要管理同学的事,我们让你少管,是考虑到你年龄较小,身材不高,学习成绩又不是特别优秀,怕同学们不服你,管多了会吃亏,那是我们自私的一种表现,可是既然当了班长,自己就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个真正名符其实的班长。关于网络游戏的问题,今天也要和你谈谈,其实游戏的称号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它让孩子们过关后有一种成功的快感,但是你要清醒的认识到真正的强者是在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要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必须勇于面对现实的挑战,我记得你在幼儿园毕业典礼上代表全园毕业班的同学向老师许下庄重的承诺吗?那就是“我能行”,我也相信你一定行。因为你也在自己的博客上置顶了“我是最棒的”的宣言。我最亲爱的儿子,我很庆幸你能在全国百所名校就读,还有爱你们疼你们的吴老师,黄老师等等,她们用真心感动了我,在你们学校,我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通过公平竞争,让每个想奋发向上的同学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也想尽办法让那些暂时学习有点困难的同学有了一个确实可行的努力方向,希望你们都能不让她们失望,等到你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66班的同学老师聚会的时候,再来回忆这段美好的时光,你们会有种幸福的归属感。那时你们都已茁壮成长,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争取达到马思洛理论的最高境界――――回报社会。此致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爱你的爸爸妈妈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