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它——一张剪纸,出神地看着。渐渐地,一切都模糊了。耳畔回荡着渺远的、悠扬的民歌。迎面而来的风,那么凉爽芬芳,仔细一嗅空气中弥漫的是“草原的味道。”

五月的草原一碧千里,绿的耀眼、绿得璀璨,仿佛神话中描写的圣地,容不得一丝杂乱。

听!那是什么声音?如此清脆悦耳。“叮铃铃,叮铃铃。”伴着一丝细微的喘息声,伴着那轻快的哼唱,仿佛从天边飘来,在无尽的绿色中回响。来了,远远地来了,一位牧童身着藏族服饰,身上的花纹复杂而又不失章法,那雪白的帽檐与粉红的脸蛋相映成趣,一双褐色的眸子里含着笑意。他的手里握着一根缰绳,身后的两只骆驼龇着牙,不停地欢笑着,嘶鸣着……黑色的那只双峰骆驼:昂首挺胸,腿部肌肉隆起,尾巴上下有规律的摆动着,显现出活跃与生机。阳光倾洒在它前胸和后背的鬃毛上,显得干燥蓬松。那历经风雨打磨,烈日镀金的身体倾泻出鎏金一般耀眼的光芒。

这时牧童发现了一只蝴蝶,他立马扑了过去,可蝴蝶灵巧地一闪而过,朝远处飞去。牧童还想去追,偏偏在这时两只骆驼却不动了。牧童看着两只骆驼不急不慢的样子,急得满脸通红,使劲扯着缰绳。骆驼却仍站在原地,歪着脑袋,面带微笑,盯着牧童。牧童跳了起来,指着不远处停在花朵上的蝴蝶,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对骆驼不停地说着。骆驼巴眨着眼睛,呆呆的站着。牧童盯着骆驼,骆驼也盯着牧童……没过多久不知怎的牧童笑了,笑得像花一般绚烂,捂着肚子在地上打起滚。

笑声渐行渐远了,凝重的呼吸声也变得轻飘了,只剩下那驼铃声依旧残存。“叮铃铃,叮铃铃”,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几只蝴蝶在翩翩舞蹈、上下翻腾着远了,远了……

我从梦幻中回到现实,眼前仍然是那张剪纸:那草原依然碧绿;那艳阳依然高照,那牧童依然奔跳,那骆驼依然笑着,笑得是如此平静安详。

一把剪子一张彩纸,便可化出万千模样。这从女娲造人时就拥有的创造力,从夸父逐日时就拥有的梦想,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何为剪纸?以天地为纸;何为剪纸?以万物为刀;何为剪纸?便是世间万象的化成,表达与印象,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的诠释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