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yanggongzi91 实习小编一级|消息(1)|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 | 退出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核心用户春节 《爱的教育》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爱的教育 百科名片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同名电影《爱的教育》是钟启文导演于1961 香港所拍摄。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 目录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特色人物 内容概要 名家点评 主演 剧情 《爱的教育》(原版插图版)——权威完整版 展开 编辑本段 作品简介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自1886年该书诞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并且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的教育》不仅能教育孩子,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因佩里亚省一个收奥内利亚的海滨城市。他从小喜爱军旅生活,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因此而成名。1870年罗马解放后,他放弃军事生涯,定居都灵,成为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并从此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埃·亚米契斯早期曾周游世界,写下不少游记,如《西班牙》、《荷兰》、《伦敦记事》、《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美国游记》、《西西里的回忆》等。1879年至1889年的10年间是亚米契斯创作的繁荣时期,他写了许多有关社会题材的作品,有《散文集》、《朋友们》、《爱的教育》、《大西洋上》等。他关注社会问题,继而投身政治,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891年加入社会党此后,他先后出版了《一个教师的小说》、《工人的教师》和《公共电车》等作品。1908年3月11 日因心脏病猝死于博尔迪凯拉。

本书译文因其优美生动的传神,于2000年荣获意大利驻华使馆颁发的意大利政府文化奖。

《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编辑本段 特色人物

恩里科:小说主人公,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他在学习上勤奋努力。 编辑本段 内容概要

《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作者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得感人至深,全书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作品带有明显的引导性,它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位.思考.引导他们用爱心与读者对话。 编辑本段 名家点评

这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撰写的,内容新颖,情节感人至深.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

此书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和十九世纪意大利引人入胜的习俗风尚,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神圣的爱无不溢流与纸上,动人心魂,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早已家喻户晓,成了教育和鼓励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的名篇佳作。

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学习范本部分情节概括(带号为重点情节)旁边为另一个名字十月:

1开学的第一天(无概括)

2 我们的老师

配巴尼先生叫我们默写,他看见有一个脸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问他有没有发热。一个学生乘着先生没注意,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默写完了先生教育我们要用功,要规矩。放学后,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请求饶恕,先生原谅了他。

2、灾难(一个不幸事件)

一个叫洛佩谛的学生,上学时在街上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时,有一辆马车向他驶来,于是洛佩谛大胆地跳了过去,把他拖救出来。不料自己的脚被车子轧伤了。大家都称赞洛佩谛是个勇敢的孩子。

3、格拉勃利亚的孩子

有一个来自格拉勃利亚的意大利男孩来到班级里。老师告诉同学们不管在哪所学校,同学们都应该亲如一家,不应该因为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就歧视他。因此,在级长德罗西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赠送礼物给那位新生并和谐相处。

4、宽宏大量的品德()

一天,班级里的三四个小孩正在取笑家庭贫穷有残疾的同学克洛西。克洛西大怒,将墨水瓶向弗朗蒂掷去,却打着了老师。卡罗纳怕克洛西受罚便替他顶罪。但最后克洛西承认了错误,老师批评教育了那些欺负克洛西的同学。安利柯由此看出卡罗纳的美好品德。

5、在阁楼上

母亲带安利柯去看望报纸上登载的穷妇人。在她住的阁楼里,安利柯发现原来她是残臂穷困的克洛西的母亲。阁楼里的物品简陋,克洛西连读书的灯也没有但仍然刻苦读书。母亲由此教育安利柯要像克洛西一样刻苦用功。

★6、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一位帕多瓦的少年被父母卖给了戏法班子,饱受困苦。又辗转法国、西班牙,后来逃出来,得到意大利领事馆的帮助,登上回家的船,船上的一些旅客给了他一些铜币,少年起初很高兴,后来他听到那些人辱骂他的祖国,他毫不犹豫地将钱砸还给他们,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十一月:

7、清扫烟囱的孩子

一个清扫烟囱 的孩子因为不小心弄丢了自己挣来的三十个铜币,因害怕师傅打他而哭泣。几个三年级女生知道后,号召大家募捐,结果许多人都掏出钱赠给孩子,没带钱的女孩便送给孩子一些鲜花。孩子高兴地擦干了眼泪。

8、万灵节

万灵节――一个祭祀所有死者的日子。在这一天,安利柯的母亲写了一封信给他,告诉他应该向所有的死者寄托哀思,特别是那些所有为少年儿童死去的人。

9、卖炭者与绅士

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在与烧炭工的儿子倍梯争执时,气急败坏的辱骂了倍梯的父亲,绅士知道后,逼着儿子向烧炭工和他的儿子道歉,又要求老师将他们安排坐在一起,绅士与烧炭工亲切握手,诺比斯和倍梯友好拥抱,老师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

10、我的同学可莱谛

我在散步时遇到可莱谛。他正忙着搬运木柴,还一边复习功课。随后,我跟着他到他家做客。可莱谛到家后还是忙个不停,做作业、卖木柴、为妈妈煮咖啡、照顾妈妈。当货车来了,他又忙着搬木柴。我很羡慕可莱谛的幸福――既学习,又劳动,为父母担忧。

11、纳利的保护人

驼背的纳利,身体小而弱,经常被人捉弄。但为了不使母亲伤心,常独自哭泣。有一次,弗朗蒂欺负他,卡罗纳把弗朗蒂打得狼狈不堪,从此再也没有人欺负纳利,卡罗纳成了他的保护人。纳利的母亲很感激卡罗纳,并将项链送给卡罗纳。

12、班级第一名

德罗西总是得第一。他开朗活泼,待什么人都和气总是毫不在乎地把所有的东西送给别人,像个大方的绅士。同学们都喜欢他。我嫉妒他,但后来与他形影不离。当我看到他抄写每月故事感动得哭了的时候,我由衷的敬佩他。

★13、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

1859年,伦巴第解放战争期间,一小队意大利骑兵,在树林中一家农舍门口,看见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少年。带队军官问少年能否替他望望前面有没有敌兵。少年不用报酬,很快爬上树顶为军官报告侦察到的敌情,敌人发现了他便开了枪,少年不顾危险,继续侦察敌情,一颗子弹击中了他,少年微笑着死去。人们敬佩他并以军礼安葬了他。

14、穷人

安利柯的母亲看到安利柯在一个抱着小孩的女乞丐前冷漠的走过后,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应设身处地为穷人着想,并告诉他穷人受施舍后的祝福会给自己快乐和健康,告戒安利柯要关爱穷人。

十二月:

15、雪球

放学时一群孩子在街上扔雪球,不幸砸伤了一个老人的眼睛,小孩们立刻逃散了。在围观的人群中,卡罗纳鼓励卡罗菲认错,但他因为害怕而不敢,人们从他慌乱的样子中了解到真相,想打他。卡罗纳阻止了他们。卡罗菲吓得哭着向老人道歉,有人要他跪着认错,老人原谅了他。

★16、少年笔耕 (叙利奥替父抄签条)(每月故事)

叙利奥家生活清苦,父亲只好利用业余时间替人抄写签条。叙利奥想为父亲分担,等父亲休息后起来替父亲抄写。由于睡眠不足,叙利奥白天经常打盹,父亲因而误解他,但叙利奥为了家庭咬牙坚持着。最后,父亲知道真相,请求叙利奥原谅,也更爱叙利奥了。

17、意志

斯达尔迪十分勤奋,尽管大家说他木头木脑,但他锲而不舍耕耘,从一开始连算术一窍不通作文错误百出到算术会解作文会写,甚至还得了奖。老师表扬他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依旧全神贯注,刻苦努力。他的父亲因此十分高兴。

一月:

★18、撒丁岛的少年鼓手(每月故事)

库斯脱扎战役打响。我军遇到敌军的疯狂反扑,只好躲进那所房屋里。大尉命令少年鼓手送求援信件到驻扎在远处草地的部队。这位少年鼓手义无返顾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不料,他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但是他一点也不畏惧,向目标一瘸一拐地快速前进。最后,他终于到达了目标,完成了任务,使这一战役得到了胜利。而他,却付出了失去左腿的代价。

二月:

19、隆重的颁奖仪式

上午,督学来颁奖。德罗西仍是头等奖。一番讲话后督学将二等奖授予班上最勤奋的学生波列科西,波列科西非常感动。督学将他获奖的情况告诉了他的父亲,平时虐待孩子的父亲深受触动,忍不住紧紧抱住儿子。

★20、爸爸的看护人(每月故事)

一个少年受母亲嘱咐到医院照顾离家一年后刚回国就生病住院的爸爸。少年看到病重无法说话的父亲非常伤心,尽管医院里发生的凄惨景象让他心惊,但他仍然精心照顾着父亲。后来,他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原来他认错了人。爸爸要少年和他一起回家,但少年坚持留下来照顾错人的“父亲”,直到他死去。

三月:

★ 21、血溅罗马涅(每月故事)

在一个下雨的晚上,费鲁乔刚从外面鬼混回来,而他的外婆由于瘫痪不得不在摇椅等他回来。当费鲁乔被外婆用真情感动,想向外婆认错时,突然,他家闯进了两个歹徒,当其中一个歹徒被费鲁乔的外婆认出后,歹徒就要用刀残忍伤害她,费鲁乔就用身体挡住刀,不幸遇难,但他最终得到外婆的谅解。

四月:

★ 22、公民英勇行为(义士的行为)(每月故事)

老师带大家到市政府大楼参加一个少年皮诺特的颁奖仪式。市长向大家讲述了少年的故事,原来少年以顽强的意志和毫不动摇的决心勇救落水儿童。市长高度赞扬了少年,并亲自将公民荣誉奖章挂在少年胸前。获救男孩向少年致谢,人们也拍手向少年致敬。

五月:不同版本的爱的教育(10张)

★ 23、马尔科万里寻母记(每月故事)

为了摆脱贫困,两年前马尔科的母亲远到阿根廷当佣人。因为音信全无,少年马尔科便坚持独自到美洲去找母亲。经二十七天艰苦航行,到了阿根廷首都,他满以为可以很快见到母亲,却被告知堂伯死了,无法知道母亲的住址。几经周折得知母亲随主人搬到科尔多瓦,当他坐了三天四夜的船和一天的火车到科尔多瓦时,又被告知母亲在图库曼,历尽千辛万苦到图库曼并找到母亲时,母亲因为思念亲人而不肯动手术已经奄奄一息,马尔科的到来给了母亲精神支持,最终救活了母亲。

六月:

★ 24、客船失事(灾难)(每月故事)

几年前,意大利少年马里奥随客船从英国出发,一个意大利水手领着一个小女孩朱列塔前来与他做伴。他们聊得很投机。客船不幸遇上暴风雨,开始下沉。最后一个救生船只剩下一个位置,船长要与船同生死,女人们晕倒无法跳上救生船。片刻思索之后,少年将少女扔进海里,少女得救了,少年却随着船永远沉了下去。 编辑本段 主演

雷震 kelly lai chen ....father

林翠 jeanette lin ....lin

王引 yin wang ....lin shue-hsien 编辑本段 剧情

小学教师林学贤(王引)生病,女儿静仪(林翠)去代课,受学生戏弄,回家抱怨。学生上门道歉,静仪继续任教,她本来不喜欢教书。而林学贤因教书让妻子婉霞(王莱)不满,离他而去。现又查出肺癌,命在旦夕。静仪为学生补课,感化了毒打孩子的家长。林学贤生日,学生庆祝,婉霞也回来了,并且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道歉。林学贤去世,静仪继承父亲遗志,教书育人不倦。

幕后花絮

国语黑白时装教育影片。电懋出品,本片根据意大利作家亚来契斯的《爱的教育》改编,夏丏尊翻译,是钟启文第一部执导的作品。影片继承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情节布设传统,拍得既感人,也有教育作用,更让人看到了希望。在威尼斯影展中,本片获得好评。钟启文是电懋创办初期主政的总经理,当时最高领导陆运涛,制片主任宋淇。钟启文接受西式高深教育,倾慕好莱坞文化,又以传统文化自豪。1962年,钟启文请辞,转投丽的呼声,陆运涛...经典版本 编辑本段 《爱的教育》(原版插图版)——权威完整版 基本信息

作者: (意大利)埃·德·阿米琪斯 著,王干卿 译

出 版 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爱的教育》封面 出版时间: 2010-6-1

字数: 24万字

版次: 1

页数: 328

开本: 大32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2207981

包装: 精装

价 格:26.80 元 [关于本书]

这本精装版《爱的教育》,是王干卿教授,历时十二年,经八次修订,直接由意大利古文翻译而成的权威完整版。本版本也是国内唯一荣获意大利文化奖的中译本。

该书的题目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写的。我说是以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写的并不意味着是直接出于他的手笔,依此而出版成书的。他日积月累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上写呀写呀,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所想。到了年底,他爸爸在他的本子上加了批注,但力图保持原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孩子的语言风格。四年以后,他已升入高中。这时候,他重温自己的手稿,回忆起人和事更有了新鲜感,于是,又在手稿中加进了新的内容。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今天读一读这部书,希望能喜欢它,并从中获得教益。 [编辑推荐]

1929年,本书被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

被法国《读书》周刊评选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佳读物”第三名。

1986年,本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

1994年,本书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

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之一。

到目前为止,本书已经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销量超过10,000,000册

本书作者埃?德?阿米琪斯,曾经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

本书自1886年诞生后,100年来一直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也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位一定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作者简介]

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他自幼酷爱学习,喜欢军旅生活,青年时代就成了一名步兵军官,著有《军事生活》一书。他曾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过一系列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有《西班牙》、《摩洛哥》、《君士坦丁堡》等。但阿米琪斯还是以描写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最为见长,《朋友们》、《大家的马车》等作品在意大利脍炙人口,《爱的教育》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大作家。全世界的小学生几乎把《爱的教育》作为教科书来读。 [译者简介]

王干卿,196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部任译审期间,获意大利政府奖学金到意大利罗马大学文学哲学系进修两年,专攻意大利儿童文学,曾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儿童文学研讨会和意大利儿童文学佳作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和“意大利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发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借调到意大利工作。2000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意大利文化周”上,作了题为“略论二十世纪意大利儿童文学”的发言。

在数十年的翻译生涯中,独译代表作有《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续爱的教育》,《淘气包日记》,《露着衬衫角的小蚂蚁》,《流浪儿》和《意大利童话选》等十二部,和其他人合译作品十一部,曾荣获“中国少年儿童文学作品译作”头等奖,因“了解意大利文化并在中国传播意大利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功绩”于1999年获意大利政府文化奖。

爱的教育 作者: (意)亚米契斯 著,崔振翼 改写

出 版 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字数: 130000

开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546102894

定价:¥12.50 编辑本段 目录

十月

始业日

我们的先生

灾难

格拉勃利亚的小孩

侠义的行为

我的女先生

少年爱国者

十一月

烟囱扫除人

万灵节

好友卡隆

卖炭者与绅士

弟弟的女先生

我的母亲

小商人

虚荣心

第一场雪

雪球事件

探望受伤老人

小抄写员

一月

教师助理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快乐的星期四

弗兰谛退学

父亲寄语

忌妒

二月

泼来可西得奖

我的决心

玩具火车

囚犯的秘密

父亲的看护者

铁工场

小艺人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盲童

病中的老师

三月

打架

孩子们的家长

七十八号犯人

颁奖仪式

争吵

姐姐寄语

费鲁乔的血

四月

迎接国王

幼儿园

体操

父亲的老师

大病初愈

卡隆的不幸

接受勋章的少年

五月

牺牲

消防队员

六千英里寻母

夏天

聋哑学校

六月

向祖国致意

炎热的夏天

母亲寄语

乡野远足

女教师之死

感谢

轮船失事

七月

母亲寄语

考试

最后的考试

告别

争吵 编辑本段 2010版图书信息

书 名: 爱的教育

作者:(意)亚米契斯,夏丏尊 译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isbn: 9787802039209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元 编辑本段 2009版图书信息

作者: (意)亚米契斯 著,夏丏尊 译

出版时间: 2009-10-1

页数: 312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6309408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中小学教辅 >> 语文阅读

定价:22.00 编辑本段 2005版图书信息

作者: [意]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著,卢坚,孟容 译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1

字数: 130042

页数: 246

开本: 32

i s b n : 9787530943045

包装: 平装

定价:19.80

作品目录: 十月

开学的第一天

我的新老师

灾难

卡拉布里亚的孩子

我的老师

在阁楼上

上学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十一月

扫烟囱的孩子

万灵节

我的朋友卡隆

烧炭工和绅士

弟弟的女老师

我的母亲

我的同学柯莱蒂

校长

士兵

纳利的保护人

班级第一名

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

十二月

小商人

虚荣心

小泥瓦匠

雪球

女老师

访问受伤者

弗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每月故事)

意志

感恩 编辑本段 《爱的教育》续 —— 故事概述

《爱的教育》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的故事,那么小学毕业后的安利柯怎样了呢?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续爱的教育》叙述中学生安利柯因体弱休学后,跟随舅舅父到乡下去生活的故事。舅父巴辛以严格的教育使安利科在自然环境中体味到不同于社会人情的另一种更为宽阔博大的爱令他真切地认识到自然与生命的价值,感受到人生的奥秘;认识到对人格的尊重,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从舅父赠给安利科的原稿中,我们能体会到独特的洁净与平和,同时书中像诗一般细腻优美的文字,包含着生命之爱的激情,及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续爱的教育》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多年畅销不衰,并且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了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成长。

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我们除了教给他们知识,还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呢?《续爱的教育》给我们提供了素质教育的典范。安利科的舅父巴辛是一位退休船长,他有诗人般细腻优美的语言、哲学家那样敏锐的洞察力、生物学家那样渊博的知识、绅士般的风度与品格。他把安利科带到广阔的社会中去,娓娓而谈,循循善诱。他时而严厉,时而温和,时而兴奋,时而低沉,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深刻的哲理,使安利柯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爱的教育》讲述的是情感教育,而《续爱的教育》则是意志教育。其中看似心平气和的对话,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无情鞭挞。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本书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读本,是老师、父母、青少年必读的教育经典。

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安利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这就是《爱的教育》吸引人之处和告诉我们的道理.

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学习。 编辑本段 《爱的教育》(美绘本青少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4版 (2010年7月1日) 丛书名: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平装: 148页

读者对象: 11-14岁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30125267

条形码: 9787530125267

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美绘本青少版)是一部讲述对爸爸妈妈、对老师朋友、对祖国的爱的故事,是关于小孩子的勇敢、执著和高贵心灵的故事。它不仅让意大利的孩子着迷,也让全世界的孩子痴迷。人们沉浸在故事中经受着持久的感动,直到长大、变老,仍会把这些曾经感动过自己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作者简介

作者:(意大利)亚米契斯(amicis.e.d.) 插图作者:李海燕 改编:孙静

绘画作者介绍:李海燕,1971年出生于中国沈阳。199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系。现为职业插图画家,执教于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插图与卡通设计课程。1994年亚洲太平洋地区招贴大奖赛中,《爱护树木》荣获铜奖,《鹤舞丝巾》荣获优秀奖。2006年沈阳国际花车巡游大奖赛中作品分别荣获铜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2007年沈阳国际花车巡游大奖赛中作品分别荣获金、银、铜奖。

目录

十月

开学第一天 十七日

可爱的新老师 十八日

意外 二十一日

格拉勃利亚小孩 二十二日

同窗好友 二十五日

挺身而出 二十六日

贫困的母子 二十八日

少年爱国者(每月例话)

十一月

清扫烟囱的小孩 一日

卡隆——我的好朋友 四日

烧炭工人和绅 十七日

弟弟的女老师 十日

父亲生气了(致安利柯) 十日

我的同学可莱谛 十三日

老师们和校长先生 十八日

士兵 二十二日

耐利的保护者 二十三日

优等生 二十五日

少年侦探(每月例话)

十二月

小商人卡洛斐 一日

虚荣心的惨败 五日

“小石匠” 十一日

雪中悲剧 十六日

学校的女教师们 十七日

探望受伤老人 十八日

小抄写员(每月例话)

学贵有恒 二十八日

一月

助教老师 四日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友人来访 十日

二月

喜悦的奖牌 四日

玩具火车 十日

朋友的秘密 十七日

爸爸的看护者(每月例话)

金不换的铁匠 十八日

可怜的盲童 二十四日

病中的老师 二十五日

三月

七十八号犯人 八日

争吵 二十日

我的姐姐(致安利柯) 二十四日

病中的“小石匠” 二十八日

四月

春日 一日

温培尔脱王 三日

幼儿园 四日

自强的体操 五日

父亲的老师 十三日

五月

牺牲 九日

消防队员 十一日

万里寻母记(每月例话)

诗 二十六日

聋哑学校 二十八日

六月

酷暑 十六日

乡野远足 十九日

夜校颁奖典礼 二十五日

七月

考试 四日

口试 七日

告别 十日 编辑本段 图书信息

书 名: 爱的 教育

作者:岳贤伦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510702396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第1缉 爱与奉献

导言

1.凝固的母爱

2.上帝的女儿

3.孤儿院献血的男孩

4.分享,让心灵开花

5.哥哥的梦想

6.邮差与路边的花儿

7.蔬菜店的老板

8.沙漠里的一罐水

9.与歹徒抗争的母亲

10.村边的两口水井

11.血脉相连的兄妹情

12.一封爱的遗书

第2缉 爱与关怀

导言

13.爱,让天使张开翅膀

14.玫瑰花的话语

15.在雨中传递的爱

16.买下爸爸1小时

17.理解也是一种爱

18.7元钱的母爱

19.师生爱的互动

20.让座的故事

21.公交车上的问候

22.把阳光带给奶奶

23.穿过针孔的爱

24.拐弯处的回头

25.妈妈般的关爱

26.直射心田的阳光

第3缉 爱与友谊

导言

27.永恒的爱

28.除草的故事

29.重拾友谊

30.对手也是朋友

31.两根蜡烛

32.艾迪的盒饭

33.与人友善

34.邻居间的误会

第4缉 爱与责任

导言

35.最后一块纱布

36.10年没有上锁的门

37.医生的职责

38.最重要的决定

39.寒风中别样的爱

40.被爱感化的孩子

第5缉 爱与尊重

导言

41.小狗的尊严

42.盖茨的小费

43.吃牛排的礼仪

44.你我都是军人

45.学校特殊的规定

46.大明星与修车工

第6缉 爱与宽容

导言

47.向他开枪的战友

48.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49.最珍贵的祝福

50.绅士的遗嘱

51.一位母亲的宽容

52.一本数学书

53.富翁儿子的梦想

54.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第7缉 爱与诚信

导言

55.华盛顿与樱桃树

56.最满意的答卷

57.两只不同号的鞋子

58.检测诚信的老板

59.卖花的小男孩

60.得了第一名的士兵

第8缉 爱与信念

导言

61.10美分的奇迹

62.母爱的呼唤

63.孩子你要做哪一个?

64.学会爱你自己

65.没有不开花的草

66.难民与神父

67.感天动地的爱

68.小泥人的梦想

69.沙漠里的一壶水

70.老师的鼓励

71.最好的倾听者

第9缉 爱与智慧

第10缉 爱与感恩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不同版本的爱的教育(10张) 扩展阅读: 1 图书 《爱的教育》http://www.zhuoyuewangshangshucheng.com/book/14229.html 2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51068&ref=search-0-a 3 《爱的教育》(美绘本青少版)http://top-taobao.net/items/b172.html 开放分类: 名著,儿童文学,儿童读物,亚米契斯,儿童小说 我来完善 “爱的教育”相关词条: 新美南吉怀古伤今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1169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 合作编辑者 10_555 ,桃花矢 ,thxqjf ,734286517 ,天紫冰吻 ,jwq980916 ,打☆灰☆机☆ ,樱飘璃茉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yiyanggongzi91 0 0 成长任务 加速升级,快速成长。我要去参加>> 进入我的百科 登录有礼 除夕到正月初六,百科连续7天送红包啦! 每天赠送财富值、经验值各20,记得领哦!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480676 次 编辑次数:156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1-02-01 创建者:处处皆学问 更多突出贡献者 鼠标滑过用户名,我们有名片啦! lamiu兰缪 展开 gouamaoa 版本 csr605 版本 eggpudding2 版本 成ぁ语 版本 查看更多突出贡献者 最新动态 百科陪你过大年: 百科消息: 春节不寂寞有玩有欢乐 新春大放送百科有大奖 神秘的百科人物温馨的甜蜜祝福 动物神秘群体死亡事件 百度百科词条突破300万 百度百科“知识先锋”计划启动 不可回避的住房问题 回顾“五年计划”展望“十二五” 我的船长我的船--百科船长日志 番薯网携源创力作入驻文库 推广链接 买《爱的教育》来当当网 专业的少儿精品书店,汇聚10万世界经典童书!给孩子选好书,看当当.. www.dangdang.com 买化妆品?就上「乐蜂网」 「乐蜂网」全球化妆品直销,0运费+免费试用+全年《美丽俏佳人》.. www.lafaso.com 2011 baidu 权利声明 gouamaoa 等级10 百科高手都是从零学起的。 我就是正在学习的潜力派! 通过版本数:14081 版本通过率:91% 百科祝您新年快乐! 鞭炮响,兔年到!百科送上知识专题、春节活动、用户回馈三重新年祝福大礼,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关闭

感动——为明星,也为歌迷!

我一直是很唾弃追星族的,至少以前是。认为他们只是傻乎乎的一味的喜爱自己心仪的明星,傻乎乎的乐意为亲自看偶像一眼而飞来飞去,在歌友会上傻乎乎的甩着银光棒,傻乎乎的想要明星的专辑.签名。很少有人不知道,2005年的湖南卫视上的一档节目风靡一时,也打造了一批新时代偶像,超级女声的一名——李宇春,刘海向右的中发,性格外表和歌声都很像男生。除了长得挺帅,当时她并没有在我心里留下别的什么......

到了2009年,我上了初中。有次到我一个小学同学家里去玩,和她一起听歌,偶尔听到一首《少年中国》不知不觉对有了好感——我那时候开始爱中国的一切。很清新淡雅的歌,没有略微刺耳的摇滚节奏,古筝的音韵流露出了中国风。

渐渐地,我开始看关于她的采访,新闻。会去在贴吧里看每年的《why me》。也会被她的行为所感动.....

玉米爱心基金——第一个由歌迷团体自发组织的爱心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无组织,有纪律的团体,创造了0起步爱心基金的神话。捐款数额已经达到了600万,成立了“玉米新村”建了医院,为白血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创造了新生。玉米们誓与偶像同进退——李宇春在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捐助白血病患者,探访艾滋病村,在512地震的第三天不顾余震赶往家乡四川,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建筑毁于一旦,可只有玉米基金建设的医院屹立不倒,成为了灾民心中的支柱。捐款.献血.捐物,他们该做的都做了“他们是一群狂热,但又不失理智的,歌迷的典范。”这样评价道。

每一年的《why me》上,当所有人唱起《和你一样》时,都会很感动。心灵感应,俗称“不要以为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本是欢乐的,但当李宇春中说出玉米义工的故事时,和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徐小姐。不对,徐老师,是大学老师,对吧。然后来到深圳当了律师。最后抛弃了律师的高薪待遇,义无反顾的远赴新疆,做长期义务教育。我们都知道,维吾尔族人是不懂汉语的,但是徐老师交会了那里的孩子一首汉语歌——《和你一样》”“那个小女孩现在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是前三,然后每天她的妈妈会给她3块钱买早餐,但是她并没有全花完,她把剩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很伟大哦。”

这样的一个巨星,2次上美国《时尚杂志》的封面;杜莎夫人蜡像馆蜡像的最年轻拥有者;蝉联各项音乐荣誉奖项。却不愿在歌友会结束后走VIP通道,为的是让自己的歌迷们能够达成愿望;无偿的担任”玉米爱心基金”的终生形象代言人;在记者将她和小沈阳进行比较时谦虚的回答......

什么时候起,我的心里也留了一个位置,那个位置只属于那个美丽中夹杂着帅气的女孩,愿意帮她投票,愿意成天听她的专辑,愿意作为一片金灿灿的玉米地中的一颗,支持她走下去......

在北大校园BBS引起轰动的一篇文章 (转)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屠杀“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00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00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

话说:“钱”

说到钱,就算是三岁的小孩也知道学许冠杰唱:“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还有许多句话,小学生常挂在嘴,如:“钱不是万能,没钱是万万不能”、就连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与小沈阳也有关于钱的一段经典对话。我想大家一定不会不记得。

说到钱,大家都有话说。可钱到底是什么?只是一种交易、买卖的一种道具。赵丽蓉说:“要说这钱啊,可真是个好东西。”

但是,钱诞生后。便成为人们种种行为、行动的最终目标。我举个例子吧,就说我们的学习,上头是好中学,接下来是好大学,接下来是研究生,在接下来是继续学习(总会工作吧)或工作,而工作的目的还是钱。

钱是一切根本,他在人们心中,是偶像,是动力,是诱惑,是欲望……除了以上的,就是每件事都有的:好和坏。钱能使人们过上好日子、国家富强起来等等( 太多你们有空时自己数数);也有“副作用”:使兄弟成仇、父子反目、无知少年抢劫、盗窃以及干起不正当职业等。所以,人们对钱的批评也多了。换位思考:你是钱,你并不会说话,不会动。你被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再有一天,你被赋予了生命、行动力,你还会给人类卖命吗?

“都是钱惹的祸”这句话该出现在正常人口中吗?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交易工具无辜,自己错了,认个错没什么关系,得到的夸奖会更多。事后诸葛亮,受益更多。

---------------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 如有冒犯 请原谅 指点我时 说话小心

刘谦PK小沈阳

今年的春节晚会,捧红了两位超级大明星,一位是偶像魔术师刘谦,一位是穿裙子戴发卡的小沈阳。自从演了春晚,这两位都很火,听说他们的出场费也是成几十倍几百倍的攀升。在人们喜欢他俩的同时,我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把这俩人放在一块比一比,谁会更强一些呢?嗯,看来今天有必要来个偶像大PK,让他俩比试比试。 第一回合:帅气VS土气 舞台上的刘谦,酷酷的中长发型,稍圆的略带棱角的脸庞,一双眼睛有神而不乏谦和,唇红齿白,俨然一个偶像派歌手,娴熟的动作,时尚的台湾口音,举手投足令台下的观众佩服的五体投地。 再看小沈阳,一身花花衣,身挎小布包,头上还精致地别上个红艳艳的小发卡,“迷人”的红脸蛋儿,红嘴唇。这身打扮着实给他带来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可他呢,陶醉在其中,悠然自得,还不时羞涩地回眸一瞥,噘噘小嘴,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PK结果:帅气万人迷偶像刘谦领先 第二回合:实力比拼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街头巷尾,刘谦走到哪里,都特有明星风范,一抬手变出一瓶可乐,一挥袖变来一枚钻戒……他那具有号召力又颇为亲切的表演,不时博得在场观众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当人们还沉浸其中,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却沉得淡定地付之一笑。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魔术表演并获奖,看来他是很有实力的。 小沈阳其实在前两年就已经出名了,只是没有现在这么火,他是赵本山的徒弟,是个二人转演员。现在的小沈阳,走到哪里,就能把笑声带到哪里,也是很有号召力的,他不仅表演小品,还出了专辑,走在街头还时常听到他的歌呢。 PK结果:两人实力都不容小视,打成平手 第三回合:潜力大较量 这一轮比的是谁最有潜力,将来谁会更红。刘谦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看看现在的电视,多少个频道都在播出魔术类的节目,多少个魔术新人倍出,是谁把魔术带到了人们身边?答案就是刘谦,所以刘谦在今后的道路上会走得更宽更远。 小沈阳也算多才多艺,参加了电视剧,举办演笑会,还出专辑,他也是为今后有更好的发展。但是现在笑星太多了,而真正把观众逗乐,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所以,小沈阳还要不断锤炼才行。 PK结果:还是刘谦居上。 哈哈,综上所述,这次比赛刘谦略高一畴。本次评比只代表我万浩个人观点,解释权归本人所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雷锋——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名字,一个妇孺皆知的令人最敬重的人,他是一个英雄,却没有上过战场,他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人,却不是我们口中的什么“明星”。他却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他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3月5日,一个本来普通的日子,但是我们心中却都无法平静,,因为这天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雷锋行动在践行”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事,也没有发明出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物品,他做的仅仅是一些大家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让大家永远记住了他。

他以22岁的生命长度,做了许许多多的事,帮了许许多多的人,这一切使他的生命更有意义,让他的生命得到了无限延伸!比如:有一次,雷锋从乡下到城里,途中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饿得爬不起来了,雷锋看了,就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来递到老夫妇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两位老人吃,旁边的路人看到雷锋这样做都说雷锋傻,周围的人都摇着头走开,嘴中还嘟囔着。雷锋不顾别人的冷言冷语继续救老人。过了几天,老人终于康复了……,这些普通的小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雷锋,他不高大,不富有,也没有过多的时间,但却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关键时候说“能”,伸出他温暖的大手,可如今有许多人却对此不屑一顾。嘲笑他的人也许是学者,也许是富翁,可是再多的钱财,再多的所谓的知识,他们的精神都是空虚的,雷锋他也许是贫寒的,但他的精神却异常富有。

再比如: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雷锋这几句简短的话语,去震动着每个人的心弦“做好事不留名”,但却为我们的祖国争了光。雷锋——他就是这样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英雄”!其实,雷锋做的就是一些小事,而就是这些小事反映了他的品质。有些人嘴上说我要学习雷锋精神,可是在公交车上都不愿给一个老年人让座。雷锋的精神活在我们心中,落实到行动中,让世人觉得,雷锋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在世世代代人传承!雷锋是好样的,他不愧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光荣事迹将如一盏灯照亮我的前程。作为我们小学生,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们是小孩子,雷锋是大人,他能做的事情我们有的做不了!其实,学习雷锋精神不是要你去做雷锋曾经做过的事情,而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大人不在家,家里没收拾,你只要把玩的时间腾出来一点,就可以获得一个舒适的空间。父母忙了一天,为你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而你难道不可以在饭后刷刷碗吗?这样你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会让父母以为你长大了,感到无必的欣慰。自己收拾书包,房间,这些能做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就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其实这也就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就是这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3月5日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但不是意味着随着3月5日的离去,雷锋精神就在我们心中淡漠。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年轻人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脸上有着灿烂的笑容在帮助别人,他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雷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冷峻地意识到,雷锋已成为当今一代人陌生的形象,甚至有些儿童根本不知道雷锋是谁,毫无疑问,我们的时代是进步了,可是有些东西却不能被遗忘!所以,我们小学生,应经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做好事,干我们自己应干的事!就像一本书中写的一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所以,21世纪,我们要真正的进步,不能忘记雷锋的种种事迹,3月5日,我们应该铭记这个日子,雷锋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小学生最好的导师……我们要铭记雷锋……我们要让三月的阳光更加明媚,三月的天空更加湛蓝!“你快乐,我更快乐”要成为我们新世纪的响亮口号,让我们一起付出行动去实现吧!

一小六年级: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