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爸爸跟妈妈高高兴兴地去看电影了。 妮妮不高兴。妮妮问爷爷: “怎么不带我去看电影?” 爷爷站在桌子前头,看着窗户说: “好!” 什么“好”啊?不让看电影还好?妮妮生气地说: “等我长大,也不带他们看电影!” 爷爷还是看着窗户说: “好!” 妮妮叹了一口气。有什么办法呢?爸爸妈妈都走了,爷爷又变成了傻子!爷爷想画画儿,他面前铺着一张白纸,手里拿着一支画笔。爷爷一想画画儿,就变成傻子,一句话都不说,老是看着窗户。看什么呢?天都黑了,外头什么都看不见。 妮妮歪了头说:“我也画,给我一张纸!” 爷爷说:“好!” 爷爷光是说“好”,一动都不动。妮妮急了,搬来小椅子,爬到上边,去揪爷爷的白胡子。这么一揪,爷爷就“哎哟”一声,就看见妮妮了。爷爷笑着把妮妮抱下来,弯下腰来问: “啊,妮妮刚才说什么来着?” “我要画画儿,要一张好大的纸!” “好好好!今天妮妮乖,给一张大纸!” 爷爷给妮妮拿了一张最大的纸,那么大! 妮妮高兴得心都跳了,她举着纸,赶紧往外走。 “回来!”爷爷喊。 糟啦! 可是爷爷并没把大纸要回去。爷爷说: “听着:不要光是画猴子。还要练习画马,画老鹰……对啦,再画画大猫。妮妮的猫,实在画得不怎么好!” 妮妮高兴地喊: “好,我画十个大猫!” 妮妮跑到外屋,把纸挂在墙壁上,又跑到桌子那儿,把她的宝贝一件一件搬下来。笔呀,颜料呀,小瓶子、小罐子呀,摆了满地。 妮妮三岁的时候,就喜欢拿着一大把蜡笔在墙壁上画画儿,现在都五岁了,会用纸、用毛笔了,还是喜欢在墙壁上画。才不怕爷爷说!——这么大的纸,她的桌子摆得下吗? 妮妮画画儿,也用不着先看窗户。妮妮说一句,就画一个,快着哪!现在,她就站在墙壁前,举着画笔说: “先画一只大猫!他爸爸太坏,不带他去看电影,他就在家睡大觉……” 妮妮一边说着,一边就画出了一只黄色的大猫。大猫的身上有好些黑道道儿,还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 画完了,妮妮退两步看看,说: “哎哟,这个大猫好凶!不叫看电影,也不要那么凶嘛……对啦,我再画一个,画一个笑眯眯的大猫!” 妮妮洗了笔,忽然不想画大猫了。画小猴子多好玩儿! 妮妮画的小猴子,就跟活的一样。去年全国儿童画展,妮妮画的小猴子得了一等奖。那上头有十只小猴子,红的、蓝的、绿的、黑的都有。有的在树上吃桃子,有的在地上跳皮筋儿。一只小猴子拉着别人的尾巴荡秋千,还有两只小猴子梳着小辫儿,扎着红头绳儿。妮妮说: “这两个小猴子是女孩子!” 现在,有了这么大一张纸,干嘛要画大猫呢?妮妮说: “我明天再给爷爷画猫嘛!这张纸能画二十个小猴子。对,我就画二十个!” 妮妮就开始画。 没想到,她刚画出一个小猴子,就出了麻烦。 这是一只毛茸茸的小红猴子。画完了,妮妮觉得有点儿奇怪:小红猴子的样子好像很紧张。他怕什么呀?妮妮顺着小红猴子的眼光看过去,啊,原来小红猴子看见她画的那个大猫了。 “别害怕,”妮妮笑了,“那是个猫咪。我画得太大了,还有点儿凶。可是没关系,猫咪光是吃耗子,不咬小猴子的。再说,他还在睡觉……” 妮妮正说着。就见那只黑条子大黄猫张开红色的大嘴巴,打了个大呵欠。 “啊——呜!”那个大猫站起来,伸个懒腰,自言自语地说,“我好像睡了一大觉嘛!这是什么地方呀?” 妮妮吓了一大跳,原来她画的是一只老虎! 小红猴子看见大老虎醒了,吓得浑身直哆嗦。 大老虎扭头看见了小猴子,就慢慢地凑上去。小红猴子害怕地一步一步往后退。妮妮大声喊: “不许碰小猴子!快站住!” 可是大老虎不听话。他根本就不站住,还是慢慢地往小猴子面前凑。妮妮真后悔。她画了那么大的一个老虎,就不该在他身边再画一个那么小的猴子!这可怎么办呢? 小红猴子一边往后退,一边可怜巴巴地说: “好老虎,别吃我了吧!” 大老虎说:“那可不行!我肚子太饿啦。这鬼地方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就有一只猴子。我不吃猴子,吃什么呀!” 妮妮一听,忽然想出一个好办法。 她赶紧画上去一大块猪肉,就画在大老虎脚下边。 大老虎低头一看,睁圆了眼睛说: “啊——呜,真奇怪!刚才这儿还什么都没有,怎么一下子就出来一块大石头?” “不是大石头!”妮妮挥着笔喊,“是猪肉!” 原来大老虎根本听不见妮妮的话,他生气地对小红猴子说: “真讨厌,准是你搬来的,想把我绊个大跟头!” 小红猴子连忙说: “不是,不是我搬来的……真不是我搬来的……” 大老虎气呼呼地喊: “不是你搬来的,倒是我自己搬来的?还敢撒谎!” 喊着,他就气冲冲地朝小红猴子一扑。 小红猴子吓得“吱”一声叫,往旁边一跳。 大老虎没扑住小红猴子,更生气了,就追。小红猴子绕着大石头,拼命跑。 妮妮急得要命,大声喊: “别追啦!石头不是小猴子搬的,是我搬的!哎呀,不是搬的,我想画一大块猪肉,可是画成了大石头……” 大老虎听不见,还是拼命追,眼看就要抓住小红猴子了。妮妮一急,又想出一个好主意。她飞快地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大树特别直,特别高。小红猴子看见有一棵树,就往上一窜,抱住树干,“嗤溜嗤溜”,一直爬到树顶上去了。 大老虎上不去,仰着头说: “啊呜,真奇怪!怎么忽然长出一棵大树来?” 小红猴子这下子高兴了。他在树顶上使劲儿摇晃树枝,还冲着大老虎作鬼脸儿。大老虎说: “没关系!我在底下等着。反正你得下来!” 小红猴子说:“偏不下去!就不下去!树顶上多好玩呀……” 小红猴子说着,高兴地在树上荡起秋千来,大老虎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妮妮松了一口气。 小红猴子玩儿了一会儿,有点儿腻了。他说: “唉,一个人玩儿真没意思,要是有个朋友就好了!” 妮妮心想:有个朋友,容易得很! 她拿起画笔,又在树顶上画了一只蓝色的小猴子。 小红猴子瞧见小蓝猴子,别提多高兴啦!他说: “嘿,想有个朋友,朋友就来了!你好,小蓝猴儿!你是从哪儿来的呀?” 小蓝猴子东张西望地说: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跑到这棵树上来了!这棵树可不太好,怎么下边还有个大老虎?在这棵树上玩儿,多别扭!” 大老虎在树底下说: “那你就下来得了,下边儿好!” 小蓝猴子说:“呸,跟你说哪?才不理你!——咱们不理他,对吧?” 小红猴子说:“对,咱们不理他!” 大老虎说:“不理就不理,才不要你理!等会儿你们肚子饿了,就得下来!” 小红猴子说:“就不肚子饿!就不下去!——哟,他这么一说,我肚子真有点儿饿了……” 小蓝猴子说;“我肚子也饿了。哎呀,真饿!哎呀,饿得都没劲儿啦,我都抓不住树枝啦,我要掉下去!” 妮妮又着急了,她喊: “可别掉下来!” 妮妮赶紧蘸了红颜料,往树上画苹果。她的苹果又红又大,还滴溜溜儿的圆。 两只小猴子瞧见满树的果子,惊奇得直眨巴眼。小蓝猴子摘下一个就要吃,小红猴子赶紧说: “先别吃!你知道是什么果子啊?有毒怎么办?” 小蓝猴子说:“我瞧着像苹果。” “苹果怎么那么圆?还那么红,跟樱桃似的!” “这倒是!” “这树也不像苹果树哇!真的,这是什么树啊?我爬过一百种树,从来没见过这一种!” 妮妮觉得很不好意思。爷爷就老爱问她:“妮妮,你画的这是什么树啊?” 小蓝猴子说:“管它呢,我太饿啦,吃一口试试!” 小蓝猴子咬了一下,叫起来: “哎哟,这果子挺软,怎么咬不下来?好像是胶皮的!” 小红猴子也摘下一个,用手捏了捏说: “是红皮球!原来这是一棵皮球树!” 他不高兴地把红果子一丢。 红果子落下去,大老虎还当是小猴子掉下来了,就扑过去。没想到那东西刚一挨地,又高高地跳起来。大老虎又一扑,还是没抓住。大老虎觉得很开心,就在树底下玩儿起红皮球来。 两个小猴子可很不开心。他们看着满树的红果子,眼泪汪汪的。 妮妮悄悄说:“不要紧的,我画大桃子画得好!” 满树的红皮球,没有地方挂桃子了。妮妮就在枝头画了一个红嘴巴的桃子。桃子特别大,把树枝都压弯了。 “你看那是什么?”小蓝猴子忽然喊起来。 “呀,一个大桃子!”小红猴子高兴地叫,“就是太远了,要是有一根长竹竿就好啦!” 这个容易!妮妮跟爷爷学过画竹子。她马上画了一根绿色的、很漂亮的长竹竿,前头还有一个钩子。 “谁把一根长竹竿忘在树上啦,真棒!”小红猴子欢喜地说,“你来钩,我到那儿去接着!” 小红猴子爬到大桃子下头的一个粗树枝上等着。小蓝猴子用长竹竿一钩,大桃子正好掉在小红猴子的怀里。 两只小猴子抱着大桃子吃起来。哈哈,是个大水蜜桃,真好吃!桃子流出很多汁水来,把他们的胸脯都弄湿了。 两个小猴子吃饱了,往树下一看,大老虎还在底下等着呢。小蓝猴子就拿长竹竿去钩大老虎的长尾巴。大老虎玩皮球玩儿累了,正睡觉。睡着睡着,哎哟,尾巴好疼!一看,小猴子钩他,他就生气了,一把抓住钩子,往下扯。 小蓝猴子差点儿给他扯下去,小红猴子喊: “快松手!” 他赶紧松开手。大老虎紧抓着长竹竿,摔了一个仰八叉。小蓝猴子乐得直蹦,小红猴子却很担心,他说: “你真傻!大老虎要是拿竹竿子钩咱们,怎么办?” 大老虎没听清,他在下边问: “你说什么?” 小红猴子说:“我什么都没说。——对吧,小蓝猴儿?” 小蓝猴子说:“对啦,他什么都没说!” 大老虎说:“不对,他说了!” 小红猴子说:“对啦,我想起来啦!我说这根竹竿特别不喜欢大老虎,他想到下边去,把大老虎的尾巴咬下来!” 大老虎发脾气说:“他敢!我先咬他!” 大老虎一生气,“啊呜”!“啊呜”!把长竹竿咬成好几段。 两只小猴子在树上拍着手,哈哈笑。大老虎自言自语地说: “猴子真傻!把他们的竹竿子咬碎了,还笑!” 大老虎又躺下,等猴子下来。妮妮有点儿发愁。 怎么才能让大老虎走开呢?对,下一场大雨,把他淋跑! 不行,小猴子也要淋湿的。 大树那么高,让云彩低一些嘛! 妮妮想着,就在大树半腰画了一大片云彩。 妮妮等了半天,云彩也不下雨。 小蓝猴子往下看看说:“哟,怎么看不见大老虎了?” 小红猴子说:“飞来一片云彩,遮住了。” 小蓝猴子说:“咱们这儿可真好!云彩在咱们脚底下,要是下雨,光淋大老虎,不淋咱们俩!” 小红猴子说:“你真傻!这是一片白云彩,白云彩怎么能下雨?黑云彩才下雨哪!不光是不下雨,还把大老虎遮住了,他在下头干什么,咱们都看不见。要是他去搬梯子呢!” 小红猴子弯下腰去,想把云彩拉开。云彩好像是一层层白纱,越扯越长,扯了好半天,才扯干净。天空干净了,小红猴子的怀里,可抱着一大团云彩。 小蓝猴子说:“呀,云彩团在一起,就变成黑的啦!” 小红猴子看看自己怀里,也惊讶地说: “真的!我还觉得有点儿湿呢……” 小蓝猴子说:“咱们拧一拧,看能不能拧出水来!” 两个猴子就一人揪住一头儿,像拧大床单似地,拧那一大团黑云彩。一拧,黑云彩就滴滴答答,掉下大水点子。 大老虎忽然跳起来说: “啊——呜,下雨啦!我到树根那儿躲躲吧!” 大老虎正好跑到那团黑云彩底下。两个小猴子小声喊: “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 他们俩拚命拧那块黑云彩,水就“哗——哗哗哗”地流出来,落向树下。大老虎说: “啊——呜,这儿的雨更大!早知道这个,带把雨伞来就好了!” 大老虎抬头看天,看见两个小猴子坐在树杈上,正拚命地拧一块云彩呢。大老虎气得哇哇叫: “原来是你们俩下雨,可气死我啦!” 大老虎全身淋透了,一气,更不走了。 小蓝猴子说:“他还不走,等会儿天黑了怎么办?” 小红猴子说:“天黑了,月牙儿就出来了。等月牙儿从树梢上走过的时候,咱们抓住,爬上去,坐着月牙儿回家!” 这倒是个好主意!妮妮赶紧在树顶上画了个大月牙儿。大月牙儿是黄的,两头儿翘着,像只小船。 小红猴子说: “你瞧,月牙儿来了吧!” 他们俩攀住月牙儿,欢欢喜喜地爬上去。 “哎哟不对!”小红猴子说,“月牙儿往西走,咱们家可在东边!” “真的!要是有两根船桨就好了,咱们自己划回去。” 妮妮就在月牙儿旁边,画了两支船桨。 小蓝猴子高兴地说: “今天运气还不错,要什么有什么!” 小红猴子拉过一只船桨看了看说: “这不是船桨,是两个大瓶子!” 妮妮脸红了,她小声说: “我不怎么会画船桨……” 小蓝猴子提起一个大瓶子,摇晃了一下儿,说: “哟,这里头还有东西哪!哈,是汽水!这么一大瓶子汽水,真来劲!” 小红猴子也搬起一个大瓶子,打开盖儿,闻了闻说: “不是汽水,是葡萄酒!这玩意儿比汽水还好喝哪!” 两只小猴子面对面坐在月牙儿上,一人抱着一个大酒瓶子,“咕嘟咕嘟”喝起来。 他们把酒喝光,把瓶子一丢,就在月牙儿上闹起来。他们竖蜡蜒、翻跟头,你揪我的尾巴,我扯你的耳朵。 大老虎抬头看着月牙儿,高兴地说: “哈哈哈!他们喝醉啦!” 两个小猴子越闹越凶。小蓝猴子搂住小红猴子的脖子,小红猴子抱着小蓝猴子的腰,“吱吱哇哇”唱起来:

我们都是好朋友,

哎呀哎呀好朋友!

一人喝了一瓶酒,

哎呀哎呀两瓶酒!

船桨画得实在糟,

哎呀哎呀太糟糕!

月亮小船不能走,

哎呀哎呀不能走! 他们一边“吱吱哇哇”地叫,一边乱蹦乱跳。月牙儿就像风浪里的小船,在空中摇荡起来,越摇荡越凶。妮妮大声喊: “别闹啦,太危险!” 妮妮的话还没完,就看见月牙儿猛地倾斜了一下,两只小猴子大头朝下地栽下来。他们想抓树,没抓住,“扑登”!“扑登”!都摔在地上。大老虎跳起来: “啊——呜!你们到底下来啦!” 两只小猴子爬起来,想上树,可是喝多了,走路都摇摇晃晃,根本上不去。 妮妮急得没办法,抓起一支大墨笔,三下两下,把大老虎给涂成一片黑。 正在这时候,爷爷画完画儿,从屋里走出来。爷爷说: “啊,让我看看妮妮的画儿吧!” 妮妮用双手捂住画儿,喊叫说: “不许你看!不许你看!” 爷爷说:“画儿太大,你的手太小,我看见啦!那涂掉的是什么呀?” 妮妮说:“是……是个大猫。他太凶啦!” 爷爷奇怪地说:“你怎么学会涂画儿了?这可不好!爷爷看了,才知道有什么毛病嘛!” 妮妮不说话,光是笑。过了一会儿,妮妮说: “爷爷,你教我画猫咪吧!” 爷爷说:“好好好!妮妮愿意学的,爷爷都教!” 妮妮说:“你还教我画苹果,画能下雨的云彩,画船桨……” “画船桨?”爷爷觉得奇怪了,“怎么想起来要画船桨呢?” 妮妮没回答,偷偷地向画儿上的小猴子挤挤眼睛。 两只小猴子也朝妮妮作了个鬼脸儿。

百家讲坛讲稿——杜甫

百家讲坛讲稿——杜甫百家讲坛讲稿——杜甫第1讲杜甫求官之谜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诗坛上的双子星,我们谈到杜甫就会想到李白,谈到李白也会想到杜甫,但是这两个人是如此的不同,李白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饱经沧桑,关怀国计民生的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李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甫呢,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永久回味的著名的篇章。譬如:“荡胸生层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譬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诗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类似的情景都会非常自然的想起来,我们说从杜甫的诗,我们能看到他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对于任何一个小的人物,对于生活当中的一件小事,总是那样的饱含深情的关怀,所以他的诗,我们在千百年之后,我们去读,仍然止不住会掉下眼泪,他的魅力在这个地方,所以人们把杜甫称为“诗圣”。诗圣也有童年,也有小时候,也有成长,所以,我们先来看看杜甫的童年是怎样,杜甫小时候的生活是非常多元多样的,而且是很活泼的,他写的诗说“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写诗,他写的很具体,说什么呢?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写什么呢?关于凤凰的诗,跟凤凰有关的,或者以凤凰为题目的诗,他三十九岁那一年在给皇帝的一篇奏章里边说道:“臣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换句话说,我从七岁那年开始写诗,到现在三十九岁,这三十多年里面写了有千余篇的诗文,那应该说每一年的还是挺高的,换句话说,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不是虚的,他非常的勤奋,创作量也很大,那是不是说杜甫就是一个十足的身体发育不良的读书童呢?不是,到了晚年,他有一首诗,回忆他的童年,这诗写的很有意思,说:“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什么意思?我记得我当时十五岁的时候,壮的像小牛犊子一样,院子里有一颗梨树、枣树,一天之内,我上树下树一千多回呀,这肯定是夸张了,没事你上树下树干嘛,但是梨树、枣树,我们知道也不高,换句话说就是他身体好,因为写这个诗的时候的杜甫,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所以他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少年的时候,上树下树,上树下树一千多回,很怀念那时候健壮的自己,但是作为我们来看,就知道杜甫是有一个活泼的,健康的,有文化修养的这么一个童年,这么一个少年。正因为杜甫生活在一个具有诗书传统的仕宦家庭,文学天分又高,因而,杜甫在身体、心智,特别是在文学素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逐步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而家乡巩县对于杜甫来说,显然是太小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吸引着他去认识,去闯荡。在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漫游是大多数文人都要有的经历,一方面漫游是年轻的诗人们,扩充知识丰富生活的绝好机会,另一方面漫游也是青年文人结交权贵,进而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从十九岁开始,杜甫走出家乡,开始了他边漫游,边寻找政治机会的新生活。他去哪儿呢?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离开自己的家乡就是去洛阳、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吴越,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浙江绍兴这一带地区,寻访古迹拜访名人,捎带手地参加了一次科举,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次他没考中,但也没在乎,那意思就是还年轻,机会多得是,这次参加科举是什么呢?是在唐玄宗的开元二十三年,也就是说公元735年,杜甫二十四岁的时候,杜甫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没考中,不要紧,接着漫游,他接着到哪儿去漫游呢,到齐赵,就是现在的山东与河北的南部地区,他的父亲当时正在山东的兖州做兖州驷马,所以二十多岁的杜甫漫游的时候,不存在经济问题,我们原来讲过李白的收入,李白的漫游,那都需要什么做基础,车马钱总该有吧,吃饭的钱总该有,穿衣裳,有时候还要请客,不能老别人请你,你也得回请一下,这都需要钱,所以杜甫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他父亲在做官,他可以“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春歌丛台尚,冬猎青丘旁。”那简直是**潇洒,这就是青春的杜甫,以前我们总说青春李白,杜甫也有年轻的时候,也有浪漫的时候,也有狂放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他写这诗的时候是在盛唐之盛的时期,盛唐最黄金的时段,他是一个年轻人,一次科举没考中都不在乎,接着漫游,他相信在后来的时光里面,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机会,这种自信,不但来源于自己的才能,也来源于这个时代。有着出众才华的杜甫,确实对他人生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就这样惨淡落选不太在意,在他的心目中,他还年轻,才华与学问也还可以继续长进,这种科举考试的机会还多得是,在这段时间,二十五岁的杜甫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伟,富有哲理,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杜甫远大的胸襟抱负,也看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雄厚实力,杜甫在经历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继续过着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并与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国诗歌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假话。天宝五年即公元745年,三十四岁的杜甫来到了都城长安,参加了一次决定自己命运的特殊考试,那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考试,这次考试会让杜甫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吗?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考试呢?是一次制举,不是科举,不是常规举行的科举,由皇上亲自选拔人才,当时史书上说,皇上要选拔人才,说“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换句话说,只要你有本事,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考试,可是当时的宰相李林甫耍了一个手腕儿,耍了一个什么手腕儿呢?他说这些人没见过世面,别上来考试直接见了皇上,把皇上吓着,各省市州县你们自己选拔,选拔上来以后,我们从这儿再进行一个考试,考完了以后然后再交给皇上,再进行终审,这次考试的结果就是一个都不录取,李林甫说什么呢?说野无遗贤,人才早就录取完了,现在天下已经没有人才了,可喜可贺,对皇上说,真是可喜可贺,唐玄宗居然就相信这种鬼话,我们原来讲李白的时候说过李林甫这个人,但当时是说什么呢?说李白没有能够从政,他自己主观上确实有问题,李林甫固然一无是处,坏到底,但是也犯不着在唐玄宗的跟前给李白进谗言,当时是这么说的,但是你说这个李林甫坏不坏?那是真的坏。唐玄宗任命李林甫做宰相,那是为己所用,没有一个皇帝用宰相是为了坏自己江山的,这个是肯定的,作为唐玄宗来讲,他用李林甫是因为李林甫有一个特点,李林甫特别善于揣摩皇上心里的意图,你高兴什么他就说什么,说的话全都像心里头的小虫子一样,他好像知道皇帝想什么,所以这样一个宰相,对皇帝来讲那是太舒服了。唐玄宗把权力都交给他,天下大事你就去办,我信任你,然后自己乐得纵情声色,可是有一样,皇上把权放出去,他要收回来也容易,他任命一个宰相容易,他要罢免这个宰相也容易,可只有一样事情他做不到,就是当这个宰相,尤其他是个奸相,羽翼丰满之后,他借着皇上这棵大树做尽了坏事,政局为之败坏的时候,要想挽回整个的政局那就不容易了,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李林甫的坏就主要坏在这个地方,而且他坏吧,这个人还没有文化,因为李林甫是李唐王室的宗亲,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通过科举进来的,他老念错别字,他选拔人才的时候看到文书里面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念“杕杜”,这两个字大家可能平时见的不太多,这是《诗经》里面的一个诗篇的名字,什么意思呢?是高大而特立的海棠树,“杕杜”他一看,他就问旁边的官员说,这个“仗杜”是什么意思呀?他以为是仪仗队的那个仗,旁边的官员很怕,他就不敢回答,低着头不说话,亲戚家生了个儿子,他写了一封信表示祝贺说“闻有弄璋之庆”,生了个儿子弄璋,我们知道民间生个男孩叫什么呢?叫弄璋,璋是什么?玉器,玉器借代的是什么?借代的是德行和政治,就说你这个孩子能当官,生个女儿叫什么呢?就叫弄瓦,瓦是什么呢?用陶制的纺锤,人家这孩子将来做家务可以。他把这个“璋”写成了反犬旁的“獐”,那不就成弄小野兽了吗,所以,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李林甫身上,他就是这么个人。那么,杜甫这次就很倒霉,就撞到李林甫的手上,不过话说回来,杜甫他参加科举失败了,因为制举因为李林甫的原因又失败了,你注意,科举的面比较大,而且基本上是按期的,比如说一年或者两年,按期举行,这个机会比较大,制举呢?可能三年举行一次,也可能十年举行一次,而且录取的人很少,所以你注意,杜甫参加这次制举考试的时候,当年也有科举考试,但他没有参加科举,我说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虽然跟李白不一样,李白是彻底不参加科举,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有选择,这个选择表现了杜甫的一种性格,什么呢?我开始参加科举,后来我不参加科举,参加制举的那就肯定在一个方面有特别才华的人,自诩甚高的人才有可能参加制举,但是,随着制举也可能一跃而登天,但也可能什么也没有,风险和机遇都是存在的,到了后来,他连这个制举都不参加了,他直接就写文章献给皇帝,这条路要走通就更困难了。当时的文人为了求官,除了参加科举和制举以外,还经常采取向高官自我推荐的办法,比如李白就曾经向当时宰相张说的二儿子,也是唐玄宗女婿的张垍推荐过自己,只可惜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那么,与李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杜甫,会不会也向张垍这样的大人物推荐自己呢?杜甫在长安的求官会成功吗?当时的文人,知识分子要想求贤达,就必须找一些中间人物,这些人不能完全是官僚,他必须首先自己是官僚,而且他还是在文坛上有一定的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人,张垍就是这样的人物,他父亲张说本来既是高官宰相,又是文坛的宗主,所以他的儿子们,就自然而然的跟文士的交往比较多,所以杜甫们,李白们才会给他写信,才会给他写诗。杜甫三十九岁这一年,天宝九载给张垍写了一首诗《赠翰林张四学士垍》“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夸张垍,什么意思呢?您简直就是皇宫里面的文曲星,我们就是全靠你了,到了天宝十三载的时候,过了一年以后,他又给张垍写了一首诗说“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睽,碧海真难涉,青云不可梯,顾深惭锻炼,才小辱题写。”这什么意思呀?前面说“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睽”您呀吹捧我,你吹嘘我的时候,别人都很羡慕,大家都眼看着在您的吹嘘之下我就青云直上了,可是没想到,这个仕途上的事不好说,您是吹我了,可是我从这梯子上没爬上去,说到底是我自己本事不行,辱没了您对我的提携。这个诗是很重的一条材料在哪儿,就说证明张垍提拔过他,不像礼拜那样说了半天,最后什么都没发生,只是什么呢?水中月,镜中花一样,杜甫给张垍写了求助的信,张垍帮他了,这个诗可以作为这条材料来用。那么,我们说张垍到底帮他什么了,让他在诗里面回忆的时候,这么样的兴奋,这是一个很大的忙,帮了他很大一个忙,事还得从头说起,就是在唐玄宗天宝九载的时候,有一个道士叫王悬翼,这个道士跟唐玄宗说,我见到轩辕黄帝老子了,我见到他了,这都是骗人的鬼话,而且在宝仙洞里头,谁知道这宝仙洞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一本秘籍,叫《妙宝真符》,这时候唐玄宗已经都七十岁了,只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就是怎么样能长生不老,所以凡是这类很荒唐的道士,来给他说这一类的消息的时候,他都非常的重视,他马上派了一个大臣,去这个所谓宝仙洞,去找什么所谓的《妙宝真符》,派谁去找的这本书,就是张垍的哥哥张均,我们都知道张说有三个儿子,都做大官,杜甫不是找的这个老二吗,老大当时做什么官,刑部尚书司法部部长,很大的官,那还能找不着吗,一找就找着了,找着这些大臣就开始给唐玄宗拍马屁,李林甫还表示愿意把自己的住宅捐出来,捐给这个道教界的人士,以便能让皇帝长生不老,唐玄宗也不能闲着,马上就在当时首都长安的南郊,举行大型的祭奠活动,在这个活动的当口上杜甫写了三篇大文章,献给皇帝,这就是后来提到的三大礼赋。分别是《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杜甫本来就有着极高的的文学才华,再加上精心细致的准备,自然使督抚的这三大礼赋不同凡响,在三大礼赋中,杜甫对唐玄宗寻找《妙宝真符》的活动,进行了极其热烈的称颂,文辞华丽,气势恢弘,那么,献上这么重要的三大礼赋之后,唐玄宗会对杜甫另眼相待吗,杜甫在长安的求官还将有怎样的经历呢?唐玄宗一看非常高兴呀,这文章来的太及时了,整个就是给他粉饰这次活动的,史书上记载说“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我看完这个文章以后,马上就说让这个人在集贤殿书院里边等待我的诏书,让宰相给他出题目,测试他的文章,这个意思在哪儿呢?要准备选拔他,任命他了,这是个很重大的事件,关于这个事,杜甫在两首诗里面都有过记载,有一首诗叫《莫相疑行》,怎么说的呢?说:“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想我当初的时候,这是回忆的,想我当初献上这三大礼赋之后,一日之内声名显赫,我写文章的时候,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们,是不是就相当于咱们现在这些院士们,就围的像一堵墙一样看他写文章,很骄傲呀,不管人家是不是围成一堵墙,他反正自己认为人家是围成一堵墙,这种感觉很重要,就是很有人物感。可是,下面这首诗就不好了,说什么呢?说:“气冲星像表,词感帝王尊,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沦”又说:“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实验了半天,大家也都觉得我这文章写得也不错,皇上也觉得我这人还行,可是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麻雀呀,小鸟呀唧唧喳喳的,最后我这个事就没成,通俗一点就这么简单。换句话说,整个这个事是有一个过程在哪儿呢?就是先献了三大礼赋,非常的合乎这个时机,皇上看了以后很高兴,马上下命令,让他在集贤殿书院里面待诏,让宰相负责出题目,测试一下这个人的实际水平,测试完了以后,品评文章完了以后,结果并不好,什么结果呢?史书上记载,八个字叫“送隶有司,参列选序”,什么意思呀?就是档案、材料,求职的东西都放在档案材料里头,备选,将来有机会了电脑里边调出来再说,现在当下兑现,不行。按理说文采如此之高,还得到皇帝的赏识,自己在这场测试中又表现神勇,杜甫走向政治的前台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可是最后,为什么会是“送隶有司,参列选序”这样一个奇怪的结果呢?这岂不是如同被打入了冷宫一样,其中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呢?这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按道理这是皇帝亲自下的这样一个诏书,这样一个指示,关键还是在宰相的身上,所以李林甫他要不死,这杜甫就很难抬头,当时的宰相有两个人,一个是李林甫,一个是陈希烈,陈希烈虽然这个时候已经跟李林甫不对付了,但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他基本上还是听李林甫的,他是排在李林甫后边的,关于这个问题,就是没有直接的材料说明,是李林甫把他给弄掉的,像上次,我们就可以说,因为史料里面直接就记载,一个都没录取,但这次的情况不一样,这次没有直接证据,我们就可以又做一个合理的推测,就干吗宰相这次不录取他?那我们就在想,他上次不是说了吗“野无遗贤”嘛,可巧了,杜甫就是当时那个“野无遗贤”里面那“一贤”,这时候怎么又有“遗贤”了呢,如果把杜甫录取了,李林甫就等于扇自己的嘴巴,所以,如果要把这事,彻底做绝一点,那这次还是不录取,但是不录取,这是皇上亲自打的招呼,也说不过去,那就来个什么呢?来个备案,我又不是说不用你,但我现在也不是利利索索的用你,就把你先放着,先放一放,别急,杜甫是很着急的,可是对李林甫来讲,这可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政治问题,他得跟上一次的那个决定,可能得保持一致,这就是我们只能根据史料做这样一个推测。还有,就是唐玄宗可能对这个事也不是特别地重视,换句话说,不就是献了个三大礼赋吗,不就是在他祭奠活动的时候,献上这三篇文章歌功颂德吗,说不定落得下场也就跟李白一样,做一个以诗文陪皇上**的角色,他毕竟不是选拔有关国家重大军事、政治方面的这种人才,所以可能唐玄宗把这事交给有关部门去办理,交给宰相去办理,至于怎么办,办什么结果,那对唐玄宗来讲可能并不重要,杜甫肯定是很难过的,可这不是我们要说的,我们要说的是谁帮他的忙?我刚才特别说的是张垍的大哥取的那个什么什么宝符之类的东西,就是说他献这三大礼赋时机非常重要,活动已经举办完了,过了一年以后你写这个有什么用呢?活动还没举办呢,你就写这个也没用,就是活动举办的时候,祭奠活动举行的过程当中,献了三大礼赋,这就是拍马拍的刚刚好,这需要有知情者通风报信,我们有理由相信,结合前面那首诗,他很感谢张垍,认为在张垍的吹嘘之下,他才能够如何如何,那么,可能就是张垍给他通风报信的,给他提供的这个重要信息。那么,我们说,后来有很多人就说,杜甫给这些权贵都写过诗,都写过信,像什么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他觉得这个诗人好像没有自己的政治原则,可是你知道杜甫跟李林甫的女婿关系特别好,李林甫这女婿姓杜,叫杜位,他们两个是什么呢?同宗同族的兄弟,所以他有时候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就会在杜位他们家度过,但是后来李林甫死了以后,朝廷认为这个杨国忠说李林甫里通外国,皇上就把李林甫的家都给抄了,把李林甫生前的官爵全部都夺了,然后把他的坟也给抛了,掘了,给他换了一口小点的棺材,用一般老百姓的葬礼把他安葬了,杜位就倒霉了,就被贬了,那么,杜甫一直在这个过程当中,杜位当时煊赫的时候,他跟杜位有交往,杜位后来被贬了,他跟杜位之间也有交往,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你不能说他跟这些权贵有关系,拍马屁,他没办法,他要生活,他要在仕途上发展,当时宰相就是李林甫,你不拍他你拍谁呀,当时宰相就是杨国忠,你不拍他你拍谁,至于说他在权贵当中的交往,是不是全部都是功利性的目的,那也不一定,像杜位的交往,那有同宗同族的兄弟这样一个成分,同时还有一个情感成分在里面,所以,我说杜甫他的伟大在什么地方?杜甫的伟大在于他不跟小人打交道,不跟奸佞的人打交道,关键在于他在这个黑暗的世道里面,跟这些奸佞的小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本人并不沉沦。我们经常说出污泥而不染,他是入污泥而不染,你比老说出污泥,你出来了当然就不染了,可是你是入污泥而不染,他越是跟这个黑暗的现实接近,越是了解这个黑暗的现实,他就越来越坚定自己光明的理想,这是反过来的,他不是说越接触黑暗的现实,越跟这帮小人打交道,越跟这帮坏人打交道,他越变越坏,恰恰相反,他越跟他打交道越认为自己应该坚持自己光明的理想,所以他深入黑暗现实越深,头脑就越清醒,头脑越清醒对于现实人生的抨击就越激烈,再换句话说,就是他知世而不世故,这是杜甫的一个特点。杜甫在长安的这些年,仕途上没有什么收获,可是在生活上却度日如年,为了求官的方便,他曾经把家搬到了长安,可求官的一再失败,让他又无法再长安久住下去,天宝十载,四十四岁的杜甫拖家带口,搬到了距离长安城二百四十里的奉先,也就是今天陕西省的蒲城县,在这里安顿下来之后,杜甫再次踏上了求官之路,此时,杜甫的命运似乎出现了转机,因为朝廷任命他担任河西尉,大概相当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这么一个职务,这是一个从九品的职位,是唐代品级最低的官职,生活窘迫,迫不及待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杜甫,会欣然接受这个小官吗?他在求官这条路上还要走多远呢?唐代的官职是这样,分品级,品级中又分正品、从品,然后又分上下等,比方说八品,它就有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品下,他这是个从九品,很低微,简直就是开玩笑,对杜甫来说,因为什么呢?杜甫的志向是什么呢?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什么意思?我的志向是什么呢?我要辅佐像尧舜这样的圣人,这样的君王,我要做了他们的辅佐大臣,我就会使天下风俗淳,那就跟李白是一样的,李白说“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两个人都想做宰相,宰相当不了,太难了,可以理解,可是也不至于当个从九品吧,这个对于诗人来讲简直具有反讽的意味,非常残酷,要是搁李白的性格那就拂袖而去了,省了这道麻烦的手续,可是杜甫不行,他这一家老小还等着张嘴吃饭呢,所以他得等一等,他没有就这个官,他等了一会儿,等了那么些时间,又接受了一个职务,叫京兆府兵曹参军,是个什么官呢?就是太子的卫戍仪仗部队当中的一个参谋属官,具体管什么呢?管理一些兵甲器仗之类的事务,也不大,从八品下,但比刚才那个大一点,好歹反正算是个官,所以杜甫就写了一首诗叫《官定后戏赠》,写给自己自我解嘲的诗。“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驱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他说我要不做河西尉,你想河西尉那个位置是跑腿的,是基层干部,我不愿意一天到晚迎来送往,到上级部门跟着看人家的脸色,我也不愿意去盘剥老百姓,因为那个催租催税的都要这个人去做,我就是想做京兆府兵曹参军,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京兆府兵曹参军它是在京城里面做官,它是个京官,刚刚那河西尉等于是个地方官,我觉得这个官比较清闲,起码这个俸禄可以让我能喝到酒,说明这个俸禄很低微。所以,我们说杜甫他在长安这十年历尽波折,求了不知道多少人,看了不知道多少脸色,跑了不知道多少路,但是所获得的,和所付出的成巨大的反比。他当了京兆府兵曹参军之后,他离开长安会奉先,探望他的妻子和儿子,就在这个月,天宝十四载的十一月,在他从长安回奉先的途中,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的时间是十一月九日,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不相信,一直等到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才确认这个消息,所以杜甫从长安到奉先家总去探望妻子老小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写一首长诗,这首诗一共五百字,一百句,在这首诗里面没有提到安史之乱,所以可见当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城,但是,这很有意思,为什么呢?正是在这首诗里面,他写了一个辉煌的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的动荡不安,他就在这首诗里面写了那个大厦将倾之前,权贵们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也写了一个生活和成长在盛世中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极度的愤懑和无可奈何,同时也写了下层民众的艰难生活,揭示出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合理的社会本质,不公正的社会本质,这两句名言就在这首诗里面写出来了,而这首诗也成为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一个总结。“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涩,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甫在长安等了十年,等来了一个小官,也等来了一个摧毁大唐王朝的安史之乱,但是在十年当中,他朝着诗圣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就面临着政治上和生活上的抉择,他继续在朝为官还是隐居山林之间,还是像李白那样去参军,还是做别的抉择,那么,所有的这一切,他在安史之乱当中的命运留在下一讲,接着讲,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谢谢大家!第2讲杜甫为官之谜唐玄宗的天宝十四载,也就是公元的755年的11月,当时担任京兆府兵曹参军的杜甫请假,从长远到奉先去看望他的家小,就在这个时刻,爆发了安史之乱,当时任平卢、河东、范阳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20万反唐。身兼三振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掌握着东北、华北广大地区的军政大权,统领的兵力的总数达到十八万余人,超过了唐朝当时边镇总兵力的13,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串通部将史思明发动判断,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那么,安史之乱究竟使唐王朝衰败到了什么程度,身陷战乱的杜甫将何去何从,这个八品芝麻官在仕途上经历着怎样的坎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讲述杜甫为官之谜。从数字上讲,安史之乱持续了多长时间呢?八年,但是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重大的打击和它的危害,远远超过这八年的时间,这不是个时间的概念,还有一个数字,就是在天宝年间没有爆发但是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全国的人数是多少呢?人口是多少呢?是5200多万人口,其中长安的人口达到百万,那是很大的城市了,一千多年以前,可是安史之乱结束以后的公元764年,全国的人口普查结果只有1700多万,也就是说有三千多万人在战乱当中失去了性命,所以这个危害是非常大的,杜甫就是在这整个的安史之乱的苦难的进行当中,他随着老百姓一起颠沛流离,随着老百姓一起吃苦受难,随着老百姓一起跋山涉水,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苦难,所以才说他写的这个诗叫“诗史”,才说他是个诗圣,至于他为什么是诗圣,后面我们会进一步的讲到。安史之乱爆发了,我们刚才不是说他回家探亲吗,在奉先县,现在就跟着大溜逃难,往北逃,因为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它那个兵是从范阳南下,然后向西攻洛阳,攻长安,这么过来的。那么,杜甫他们现在是什么呢?往北边走,在逃的过程当中真是狼狈不堪,这在杜甫的诗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体现,它自己本来有一匹马,结果兵荒马乱的,马人别人抢走了,他自己步行带着家人往前逃,还有一个他的重表侄子,叫王砅,这个人很仗义,杜甫没有马骑,一不小心栽在一个乱草坑里面,半天爬不出来,结果呢,家里人还不知道往前走,人又多,等到发现的时候,发现这个掌柜的怎么人不见了?这个王砅骑了一匹马赶回去十多里坑,把杜甫从这坑里头救上来,把自己的马换给杜甫,然后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一把大刀保护着杜甫赶了十多里路,这才又把家里人赶上,就狼狈不堪。走到一个地方叫彭衙,是个古城,小县城,下了大雨,一家人简直是没有办法走路,又饿又累,他有一首诗里面写道说:“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这说的什么意思?他那小女儿太小了,饿了以后不懂事,闹着要吃的,没吃的又咬他的手,又害怕听到那个虎狼的声音,躲到他的怀里头,他把小女儿的口遮住,不要喊叫,女儿也不懂事,跟他发脾气,他那小儿子稍微大一点懂事,也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两个苦梨子,给他这**吃,到了晚上的时候下大雷雨一家人就没出躲去。他写这个诗是给谁写的?是给一个彭衙县的小县尉叫孙宰,多亏碰上你这个孙宰,把我们一家人迎到你们家里头,给烫脚的水,把睡熟的孩子叫起来,给他饭吃,这一家人才感觉到一点点人世间的温暖,所以就这么连滚带爬的,跑到哪儿呢?一路走过华源,就现在陕西省的耀县,走过三川,最后到达了鄜州,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富县,快到延安了。他把家里人刚安顿好,杜甫就听说,我们前面讲过这个唐宋宗里横在灵武集成了皇位,在现在的宁夏省中卫县,所以他把家人安顿好之后,他的心里还惦记着谁呢?惦记着自己还到朝廷去,我们说他以前不是请假回家的吗?他身上还带着官职呢,京正兆府兵曹参军嘛,虽然是个八品官,但人家也是个官呀,家里人安排好了就应点卯去报到,但是呢,这会儿不能到长安去报到了,得到北边去报到,所以他途经延安,途经现在的陕西省的衡山县去投奔皇帝,结果呢,没有投奔成。半路上让叛军给抓住了,抓住以后就押回长安,这一关就是整整一年,你现在想想看杜甫真的是够倒霉的,好不容易把家里人从战乱当中带出去,走了那么多的路,结果现在呢?自己又回到了这个虎狼穴,所以我说这个陷贼,就指的是这一年,这一年来讲对于杜甫的情感上,思想上的影响很大,他写了好多的诗,通过这些诗我们就知道,杜甫这个诗人在陷贼时期,在贼寇控制下的长安,他在想什么?他的情感有什么变化?他写了一首很美的诗叫《月夜》,有月亮的晚上,很有诗意,他怎么写的呢?说:“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阑干。”什么意思呢?他这个写法很独特,他从对面写过来。说今天晚上,我想在鄜州的,我的妻子看着月亮想起了她自己的丈夫,可是她身边的儿女太小,她的小孩子不懂得他们的母亲为什么看着月亮流下了眼泪,然后他底下写了两句,形容他妻子在月光的笼罩下那样一种容颜美艳的风采。这实际上是说什么,他处在长安,非常非常的思念他的家人,所以他想像他的妻子在月光中非常的美丽,但是在逃难的时候,杜甫的诗里面,凡是出现他妻子的形象,不是瘦妻就是老妻,我们说只有在这首诗里面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妻子的形象。他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简直像嫦娥一样,非常的美丽,他想“何时倚虚幌,双照累阑干。”什么时候我们两个人才能面对面的坐着,靠在床仗以上对面流泪,相互倾诉离别之后的思念的苦衷。这个诗写在离乱之际,但却是冠以《月夜》这样一个非常赋有诗情画意的题目,反而给人带来一种离乱之苦。还有一首诗,大家都很熟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斤,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他因为自己内心里面很伤心,很提心吊胆,他看见那个花朵上的露珠感觉花在流泪,看见鸟在枝头总是处在惊恐的状态当中,其实鸟本身并不惊恐,他仿佛看见鸟也是惊恐的,因为他本身也是惊弓之鸟啊。连着三个月了没有一点家里的消息,要跟家里人联系太难了,他发愁的一天到晚不知道怎么办,头发都拔断了,都挠光了,要扎根錾子都扎不住。这两首诗在离乱当中,见出诗人的真性情,因为我们说现在安史之乱这个历史事件,在史书上都有很明确的记载,但是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作为一个具体的在安史之乱当中的唐朝人,他在情感上,在情绪上,在思想上有什么具体的变化和表现,这个是正史里面很难告诉我们的,杜甫给我们提供了一段有关这种苦难的感性的历史,让我们可以目睹当事人的具体的情和时代情况的变。杜甫不止是一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也是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的,杜甫用诗歌记录下了贼寇控制下的长安破败的景象和种种人间惨状。那么,被叛军关押了一年之久的杜甫,怎样逃脱了牢笼,他又将如何继续着自己的仕途生涯呢?他在这期间,也碰到了一些患难的朋友,譬如说当时的大云寺的主持叫赞公,这是一个和尚高僧了经常的接济他,杜甫经常饿肚子,没吃的,就到朋友家里去,一去就去一天,早上吃完吃中午,中午吃完吃下午,可能中间还有酒喝,那你没有办法,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写了一些诗是写给朋友的,一方面是感谢朋友给自己吃的东西,一方面是感慨世乱飘荡之际也还有这种人间的真情,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真情,你老在这长安呆着也不是个事,所以杜甫瞅了个机会就逃出来了,他逃得挺容易啊,那么些人怎么都没逃出来呢?那么些人就是人家名气比杜甫的大,官做的比杜甫大,所以看得就比杜甫紧,杜甫你想当时才是个从八品下的官,而且他的诗歌创作,诗文创作在当时的文坛上名气远远不如王维和李白,所以可能对人家来讲,就不属于重点看护对象,瞅个冷子就跑出来了。跑哪儿去了呢?就跑到了现在的陕西省的凤翔县,当时的皇帝唐肃宗,就在凤翔办公,皇帝他没有在自己正式的首都办公,临时在另一个地方办公,这个地方叫“行在”,就属于临时办公地点,他去见了这个唐肃宗,他见唐肃宗的时候那就更狼狈了,因为什么呢?刚从虎穴当中逃出来,是个什么状态呢?“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这是先说的是公事,自从那年潼关破了之后,我跟家里就断了消息,多亏今年夏天这草长的高点,才能逃出来,大家可能不了解,就是唐代的长安和洛阳是首都,所以在绿化方面是非常注意的,所以草木都非常的繁盛,就因为草木繁盛他借着这个草木的遮蔽才能逃处理,可是他是什么呢?他见到天子的时候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怎么着呢?这胳膊都露出来了,穿的是草鞋,特别地狼狈。底下还写道:“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难,杀戮到鸡狗。”说我对家里人不抱什么希望,听说这帮叛军见狗杀狗,见鸡杀鸡,那人就更不能留了,所以最后他感慨什么呢?说:“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我自从给家里写封信,十个月过去了,你现在要是给什么朋友发一个E—mail,发一个短信,他十个月都没给你回,十个月以后才给你回回来,你肯定觉得非常奇怪,但杜甫现在都没有奇怪的感觉,只有什么呢?只有担心的感觉,担心突然来一封信,他说什么呢“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这会儿突然来一个消息,谁知道是个什么消息,要是全家全都惨遭不幸了,那还不如永远都不要听到这个消息,所以他把这个离乱人的心态写活了,实际上是安史之乱中的一个唐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通过这种非常微小的,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全部给表现出来,最后说了一句:“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弄不好我们这家子可能就剩我这一个死老头子了,就是这么想的。虽然说这颗心还操着家里面的心,但是既然来到了朝廷,那就得关心国家大事,他做了什么官呢?就是到皇上这儿报到,皇上给他一个官叫左拾遗,还是个八品,虽然还是个八品,但是内容不一样,因为他前面做那个官是个基层官员,这个做的虽然是八品的官员,但属于中央的官员,就是给皇上提建议的,是个谏议之官,能够亲自参与一些重大的事件的商讨和讨论。杜甫在经历了政治的失败,生活的劳顿,人生的磨难之后,事业终于有了转机,左拾遗虽然是个级别较低的官职,但可以接近皇帝,参与议论朝政,这让杜甫心存感激,真心实意的打算履行职责不负皇恩,那么,杜甫能否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他的为官之路真的会峰回路转吗?他刚当这个官半个月还没出呢?就碰上一桩事,什么事呢?就是当时的宰相叫房琯,这个房琯是唐玄宗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名了,当时唐肃宗继承了皇帝位之后,唐玄宗就默认了这个事实,但是需要传位的一个诏书呀,当时就派房琯,还有另外一位大臣贾至,带着这个传位的檄文,诏书就送到了唐肃宗哪儿去,后来房琯就在唐肃宗的身边也做了宰相,做了宰相之后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当时主动向皇帝请缨收服两京,长安和洛阳,可是房琯这个人是个书生,不懂军事,不会打仗,他盲目地模仿春秋战国时候的战车作战的方法,弄了两千乘的战车用牛拉着,把步兵和骑兵夹杂在一起向敌人进攻,那安史叛军也不是吃素的,人家用火攻,纵火一烧,唐军大败。而且他前后隔了没有两天就连败两次,这个失败完了以后,他负荆请罪,向皇帝,但是唐肃宗鉴于种种的考虑,因为唐肃宗当时之所以用房琯就是为了拉拢人心,因为房琯是唐玄宗的旧臣,用了房琯一大批原来效忠于玄宗的人就有可能跑到他的麾下,再加上房琯是当朝的名士,所以用了房琯等于一石几鸟,达到政治目的,所以没有予以追究,这件事是一件事。第二件事是这失败了以后,完了,房琯反而给拿起来了,怎么回事呢?他是个名士个性孤高,以名士自居,天天搁家里头与一些文人高谈阔论,他有一个弹琴的琴师,叫董庭兰,这人琴弹得好,大家就都巴结这姓董的,因为巴结这姓董的间接地就巴结到了房琯的身上,这个董庭兰借机贪赃枉法,贪污受贿,就遭到了房琯的政敌的弹劾,皇上就震怒,因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唐肃宗的政治基础已经比较稳定了,他身边有一帮,当时拥立他继皇帝位的,他身边也有一帮人,这些人就要打房琯的牌,所以借着董庭兰贪赃枉法的事,就抨击和弹劾房琯。这个事其实说白了是谁跟谁的矛盾?是太子党和玄宗党的矛盾,就是唐肃宗和唐玄宗不对付,说白了,其实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说新皇帝继位之后,跟太上皇原来那帮人到底怎么摆平关系的问题,房琯这个事件其实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导火索,凡是知道这内情的人就不知道轻易的往这上去撞,可是杜甫是谁呀?杜甫咱是左拾遗,就是给皇上提意见的,这是一。第二,他跟房琯是布衣之交,俩人原来都是老百姓的时候,朋友,同学,关系特好,那这个时候不得有点君子之道吗,人家都不让房琯当宰相了,咱作为房琯的人不得替房琯说话吗,所以,这时候杜甫就给皇上提了个意见,叫“罪细,不宜免大臣”。你说董庭兰作弊,董庭兰贪赃枉法,可是董庭兰是他手下的一个琴师,又不是房琯贪赃枉法,你给他弄这么一个罪名,因为这个小罪名免掉宰相之职,这是什么呢?小题大作,他提这么一个意见。那你想,唐肃宗哪是光因为董庭兰贪赃枉法要免掉他宰相之职,他有一系列的大动作在后面,他大怒,马上就要召集有关部门,要处理杜甫,我处理不了房琯,我还处理不了你杜甫呀,多亏当时另外有一位宰相叫张镐,出面就跟皇上说,说你要把杜甫给法办了,以后就没人敢给你提意见了,这皇上才算暂时把这个怒气压下来,可是这个很有意思,说到这儿就是什么呢?其实像李白和杜甫这样的人,都不适宜做官,都是书生,我们前面讲李白,大家感觉好像李白一天飘来飘去的,很浪漫,其实这跟浪漫没关系,就本质上对待政治的态度都特别天真,就像对待他们的艺术一样来对待政治,那哪行啊。好了,这不是皇上给他饶了吗,他还不饶呢,他给皇上写了一封谢罪的信,就是多亏您没办我,我谢谢您,可是这封信写的也真不怎么地,他怎么说呢?他先把房琯夸了一通,他说房琯这个人:“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房琯大嗯之小那就是大儒,少年时代就是醇儒,就是做大臣的料子,当时的人都认为房琯能做宰相,皇上您果然顺应民意,就让他做了宰相,这实际上是打皇上的脸,那不等于说皇上你眼瞎了吗,但是这对杜甫来讲,他讲的是真话,他还在为房琯辩护,接下来他就说我做错了,说什么呢?说:“……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衂,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这话说得挺严重的。什么意思?我看着房琯功名未就,怕他受打击,又看您小题大作,为那么点小事就要给他免了宰相,我就一着急说了一些不合适的话,把您给得罪了,索性的是您度量大,气量大,把我给免了,可我告诉您,您这举动,不仅使我三生有幸,天下的人都会因此感激你。这话听着就特别别扭,实际上他还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你知道,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讲,他不是说有时候放弃原则,他是在原则的前提下做一定的润滑和妥协,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可这哪是杜甫的做派呀,杜甫是一个政治的,不讲妥协的这么一个知识分子,这么一个左拾遗老在跟前呆着,对于唐肃宗来讲是个很痛苦的事情,他是个叫真儿的人,你还不能跟他叫真儿,你跟他一叫真,他就跟你上纲上线,像刚才那些话都是很有原则的,你还没法说什么?怎么办呢?你要说给他罢免了,或者给他免官了都不好看,显得皇上没水平,给他放长假,让他回家去。那么就给他放了一个长假,这绝对不是皇恩浩荡,而是皇上实在是不愿让他在跟前呆着,这是一种疏远的表示。从现在的史料我们能看到,得到左拾遗这个官职是在当前的5月16号,6月1号上的这个谢罪的,就刚才写的那个东西,这不才半个月吗,就惹皇上不高兴了,然后又过了两个月,闰8月1号的时候,杜甫从凤翔启程往北去,到鄜州看望他的家小,那从凤翔要到鄜州多长了路程呢?660多里,这杜甫就发怵了,靠脚板走是肯定走不到了,所以当时硬着头皮跟当时的一位将军叫李嗣业,要借一匹马,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的时期,战马是军备物资,战备物资,所有的马匹都由国家和军队统一来调配,所以他专门为这个给李嗣业写了一封信,其实就是一首诗:“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我头发都白了,才是个八品官,我现在要回家去,我老婆天天在家哭着,我孩子在家里面见不着我,我就求你了,给我一匹马,还是得好点的马,不然怎么走得到呀。还算行,李嗣业给他拨了一匹马。所以,算起来他本来是要找皇上的,半路上让敌军给抓起来扣押了,现在总算是,不管是皇上处于什么目的,总能回家去看看,你想想看一年了杳无音信,他不像我们现在,虽然你出国了,或者是出差在外地,时间再长,经常打电话能听见你声音,实在不济了发个照片呀,发个视频都能看到,那个时候十个月的时间,一年的时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杜甫渐渐感觉到了唐肃宗对自己的冷淡,这一时期杜甫的诗中开始表露出对自己这种尴尬处境的不满和忧虑,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诗人的浪漫,书生的意气,让杜甫的为官道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挫折。那么,这些苦难与挫折又能带给杜甫怎样的收获呢?回到家了,回到了当时的鄜州羌村,他写了一组诗,这一组诗奠定了杜甫从一个与其他的盛唐时代的诗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一般性的诗人向着现实主义的诗圣又前进了一步,换句话说,他能够成为唐王朝在由盛转衰之际的时代的代言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长安十年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开始,到现在,写这个《羌村三首》和《北征》,就象征着他朝这条路上又迈出了成熟的一步。这《羌村三首》,我们选一首来看看,就是写他刚到家的情形,完全是写实的,拍成电视剧都完全有可能,就这么写真。他怎么写的呢?说:“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傍晚时分,他们家门口那个鸟雀叫个不停,原来有客人回来了,其实不是客人,是他们家掌柜的回来了,但是时间太久了,门前的狗、鸡、鸟什么都不认识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这一出来给他家里人吓了一大跳,很奇怪,你还活着,这多奇怪,哪有这么说话的,可是放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就完全可以理解。“惊定还拭泪”,开始是吃了一惊,很奇怪,接着就痛哭起来,“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活着回来是件偶然事件,死了才是必然的,这简直就是悖谬人情啊,什么叫“生还偶然遂”,这是当事人自己写的,还不是别的作家在写他,然后还奇怪的是什么呢?是“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陕西北部的小山村,都是拿小石块垒起来的围墙,咱们这个子高点的,站在那儿脑袋就能露出来,爬满了,都在这儿看新鲜,早就知道他们家掌柜的一年多了没消息,今天突然回来了,看见他们两口子面对面的在那儿掉眼泪,大家也跟着掉眼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晚上起来,晚上坐在床边上,他的夫人拿着蜡烛照照他,摸摸他的脸,你是真的还是假的,好像还活在梦里面一样。这是非常写真,这是刚到家时候的情景。在家过了几天之后,杜甫写了一首长诗,杜甫的诗集里面有两幅剧巨作,一幅是我刚才讲过的《咏怀五百字》,还有一篇就是《北征》,它叫个《北征》,实际上就是由凤翔往北去,到鄜州去探亲这叫北征,往北边走,其中有一长段写到他回到家里以后,看到的情景。他说:“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回到家里的茅草棚一看,老婆穿得实在太破旧了,两个人抱头痛哭啊,听到山边的涧流溪流,好像跟他们一起哭一样,“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看那小儿子,平时多疼爱啊,颜色白胜雪,那小脸长得太白了,贫血,没有营养,他不是干净的白,他是不正常的,看见他爸爸了,不好意思转过脸去哭,为什么?太脏了,“垢腻脚不袜”脚上没袜子,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脸面了,看见爸爸觉得自己太脏,那说父亲看见儿子这样他心里能不难过吗。床前两小女,为什么特别说床前两小女呢?有两种解释,一种指的是我们睡的床榻,还有一种解决是坐具,那就是说他这两个女儿更小,个子更小,“补绽才过膝”补满补丁的裤子,连膝盖都没过去,为什么呢?没钱呢,是不是,衣服太短,连膝盖都没过去,“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看着家里深太苦了,他好歹不是当了几天官吗,就把那包打开,给老婆买的化妆品,把那包打开买的被面,买的床帐。哎,马上不一样了,你注意这儿说的就是瘦妻了,“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讲什么意思呢?那化妆品一抹,“瘦妻”变成漂亮妻了,那女孩还是小闺女,什么都不懂,跟着母亲学,拿着梳子在头上乱梳一通,也学她母亲把那化妆品拿来,满脸就那么抹,而且也抹些脂粉,把那个化妆用品搞的乱七八糟的,眉毛画的很宽,为什么呢?唐朝的时候女子画眉,画阔眉,画出眉毛那形状有点冬青树叶子的形状,所以这诗还有点民俗学的意义在里面,能看出当时人的化妆的样式。最后说了几句:“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竟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什么意思呀?就说我回来以后看见孩子,我就忘了我遭的苦难,可是这孩子也挺烦人的,太小,不懂事,拽着他爸爸老问这路上碰到什么,见到什么了,问着问着不耐烦还拽他的胡子,可是你想,孩子都这个样子,他怎么忍心呵斥孩子,为什么呢?他说“翻思在贼愁”,我老想着什么时候国家把这贼给灭了,他心里惦记这个事,所以想到这儿“甘受杂乱聒”,孩子再闹再乱我都不在乎了,我都忍了。这写了一个穷困的,没钱的,没地位的一个知识分子,但他有良心,他爱他的家人,他希望早点见到他的家人,他也爱他的君主,他也爱他的国家,但是呢,他本人没有回天之力,他只能在诗里面,表达这样的一种缠绵不断的忧国之情。所以我们讲到这儿,回顾一下,杜甫诗的创作确实有一个历程,在早年的时候我们知道,写的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那是代表了在盛唐时期的那个年轻的杜甫,朝气蓬勃。到后来,长安十年的时候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还写了《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代表他在长安十年期间,接触到上层社会的黑暗,对他们的抨击,但那时候,你注意我说的是抨击上层社会的黑暗,因为杜甫长安十年求官,主要的活动在哪儿呢?活动在上层,但是经过安史之乱,经过他这一系列所遭受到的种种的人世间的苦难之后,他把眼睛开始向下看,虽然到现在为止,他的《北征》,他的《羌村》写的是自己家庭的苦难和生活,但是,对于一个时代的投射,对于一个时代的回忆,对于一个时代的反映,不就是从这一个小家庭里面才能看出来的吗,杜甫是在写自己,也是在写别人,也是在写大家。那么,杜甫现在放了这么长时间的假,应该回去了吧,因为从唐朝的休假制度来讲,每十天休假一天,叫巡假,遇到节假日还能再放假,譬如说,你的父母在五百里以外居住,那么五年给你一次探亲假,十五天,如果住在三千里以外,每三年给一次探亲假,三十五天,请病假最长不能超过一百天,超过一百天,开除,这次皇上给他批了多长时间的假,三个多月呀,这就不是什么好兆头,是皇上不喜欢他的一个表现,但是,杜甫还是坚决地消假之后回去上班,那么等待杜甫的将会是什么呢?这就是下一讲我们要讲的杜甫次辞官之谜,谢谢大家!第3讲杜甫辞官之谜上一讲,我们讲到杜甫最后回到了长安,做了左拾遗,那么,在这个前后,唐朝的军队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当时任太上皇的唐玄宗也回到了长安,应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能很多当时的大臣,很多当时的诗人都认为盛唐王朝的复兴只在咫尺之间,盛唐王朝的阳光会再次地照射到每一个人的头上,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我们说这离事实的真相差距还很大,为什么差距还很大?主要的是由于唐肃宗和他的父亲唐玄宗之间的矛盾。收复长安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杜甫满怀喜悦的带着家人从鄜州回到了长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杜甫迫切的希望为朝廷兴旺效力,然而,一场在唐朝新老皇帝之间展开的政治斗争正拉开序幕,那么,期盼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杜甫在此起彼伏的矛盾漩涡中,能否找到稳定的支点,他的仕途将如何延续,杜甫的前路到底是风雨还是彩虹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讲述杜甫辞官之谜。唐肃宗做太子的时候,是28岁,等他做皇帝的时候已经是46岁,他做太子一直做了18年的时间,太子做的时间越长危险越大,跟皇帝的关系越紧张,虽然是父子关系,但是非常紧张,唐肃宗李亨做太子的时候,他有四个字的原则给自己,要做到什么呢?要做到仁、孝、谨、静,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一种复杂政治环境当中,你要把这个太子给做稳了,用我们的俗话说,你就得把这个孙子装得非常像,换句话说他也不是一种虚伪的表现,是现实的需要,作为一个太子,作为未来的君王,你不可能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你必须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一个君子,但是如果他本人就不是个君子呢?他就得装成一个君子,所以,我说的俗话就是,那你就得把这个孙子装到底,这从他本身太子的生存环境来讲没有错,可是错在哪儿呢?就是他这孙子装得时间长了以后,他就真的成了孙子的性格了,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当了皇帝以后,那种懦弱的,那种无能的,那种谨小慎微的,那种目光短浅的,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缺点就暴露无遗,因为做太子和做皇帝毕竟是本质的不同,做皇帝首先要为天下社稷,百姓着想,做太子你可以搞宫廷斗争,他搞的时间长了,做了18年的太子,性格就养成了,这在后来唐肃宗的一系列处理重大的国家问题上,都表现出这个特点。往近了说,在处理跟他父亲的关系问题上,也表现出这个特点,这父子俩还挺会演戏的,唐玄宗当时跑到四川去了,让太子在中原地区主持大计,好了,儿子趁机做了皇帝,而且也在他的领导下,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功不可莫呀,所以唐玄宗一回来以太上皇的名义下诏,给他儿子加了个封号叫“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好皇上呀,好儿子呀,他这儿子也不含糊,马上给他父亲回敬了一个更高的称谓“太上至道,圣皇天帝”,反正你总比我高,可是我们知道,这都是面上的工作,这是一层温情脉脉的很薄的一层纱,它的底下才是实质的表现。唐肃宗收复长安后,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国家还没有从动乱中恢复过来,但唐肃宗首先关心的是却是如何清除前朝遗老,排除异己,在宦官李辅国的挑拨下,唐玄宗被软禁在了太极深宫内,那些被认为与唐玄宗关系密切的大臣,受到了疏远或罢免。唐玄宗作为太上皇命运如此,跟随他的那些人,命运能好到哪儿去呢?下面就该开刀了,虽然不一定都是赶在唐玄宗去世以后,但是,因为唐玄宗当时已经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权,所以,拿着开刀的是谁呢?无非就是房琯、贾至、严武,包括杜甫,当然杜甫跟人家前面三个人比,那官就太小了,处理最开始的是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的春天,房琯主要有四条罪状,哪四条罪状呢?第一,当了宰相之后“率情自任,怙气恃权。”排斥“温让谨令”之士,重用“虚浮简傲”之徒,“升其亲友,悉彰浮诞之迹。”换句话说,这宰相做得不稳重啊,净提拔一些高谈阔论,没有实际才能的人,净排斥一些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净提拔自己的亲朋好友,换句话说什么正经事情都不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第二条是丧我师徒,打败仗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连败两阵,而且都是败的比较惨烈的,作为宰相打败仗。第三条,宰相已经被罢免了,我前面讲了皇上要罢免宰相,杜甫不是出来替他辩护吗,后来皇上虽然没有追究杜甫的责任,但是宰相是罢掉了,罢掉了之后房琯还担任什么呢?担任一个虚衔,叫太子太师,这官很大,太子太师等于什么呢?等于是太子的老师,品级很高的,一二品的大员,但是没有实际的权力,现在连这也没了,一捋都捋没了,罢相之后你做太子太师依然什么呢?“乃多称疾疹,莫申朝谒,违太子奉上之体。”说你这个不当宰相也罢了,可你还是大臣呀,老不上班,称病在家,跟一些人在一起谈诗论文,有失君臣之礼,说你可以还给我皇上提意见呀,谁想给他提意见,真提意见抓起来,这是第三条。第四条是什么呢?与旧党严武等人“潜为交结,轻肆言谈有朋党不公之名。”这些人一天到晚勾勾搭搭,偷偷摸摸,钻来钻去,肯定有朋党的嫌疑,结党营私,就这四条罪状贬为邠州刺史,也是个县级市的市长,贬严武为巴州刺史,贬杜甫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是个很小的官,也是八品,但净管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事务。这杜甫就很伤感了,为什么呢?他贬官的时候,离开长安的时候那门是金光门,这个很有反疯的意味,当年他从长安逃出来,去投奔唐肃宗的时候,逃的时候逃的那个门是哪个门呢?也是长安的金光门,现在被皇上贬出去了,也走的是金光门,但是他想这次离开长安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因为什么呢?因为像房琯、严武这些人,都跟杜甫是布衣之叫,就是原来大家都没做官的时候是好朋友了,实际上杜甫能做官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这些过去的老朋友,你想房琯做宰相,给杜甫一个七八品的官,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现在对杜甫来讲,这是一次全面的打击和失败,整个皇帝对这一层的人,都展开了一个清洗的过程。对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是杜甫个性的一大特征,杜甫在诗中也称自己是“乾坤一腐儒”,这是对他自己这种近乎于迂腐的人生观的真实写照,而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杜甫能否承受住官场失意的打击呢?政局飘摇,宦海沉浮,他的信念会有所改变吗?被贬官之后的杜甫还会遭受怎样的境遇呢?杜甫到华州,就是现在的陕西省的华阴县,华山的所在地,做了一个小小的司功参军,官不大,事情多,而且特别麻烦,他写了一首诗,这诗里面说什么呢?说“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薄书何急来用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什么意思?正是七月份的时候,最热的天气的时候,吃饭我都吃不下去,晚上睡觉那蝎子就从墙缝里爬出来了,苍蝇多的不得了,束带发狂,就是老在腰里扎带,因为他穿着官服呀,发狂大叫,这些文书来来往往,来来往往就没个完,远远的看到山里的青松长得蓬勃,郁郁苍苍,想着什么时候不做这个官了,到山里面去在那个冰面上奔跑,多畅快呀。这实际上诗人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就是他的志向跟李白一样,都是想做宰辅之臣,哪里耐烦做这种小吏,天天今天一个申请报告,明天一个总结报告,后天又是一个汇报,没完没了,一天都没有诗情画意,写的都是公文,这对杜甫来讲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再加上他是被贬到这儿来的,而且他心里很清楚,朝中那些跟他志同道合的房琯一干人等,现在统统地也都被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短时期内他是不可能回长安了,所以想到这里天气又热,烦燥不安呀。实际上我们说杜甫他的不做官,就是不做小官,他也包含着古代的那种知识分子的清高之士的情结在里边,跟陶渊明很像,不为五斗米折腰,你天天让我打扮得人模人样的接待,受不了,这实际上为他后来辞官,已经打下了一个伏笔,不管怎么说暂时的这官还得做,因为你得领俸禄,领工资还得养家糊口,所以这时候可能是为了排解内心的烦闷,也可能是离家太久,我们前面讲了,杜甫的家在洛阳,从他天宝十四载离开洛阳之后,他就已经四五年时间都没回过家,所以他回趟洛阳。杜甫被贬为州县小吏,这对于志向高远的他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残酷的现实让杜甫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产生了动摇,面对日落西山的腐败朝廷,和自己日渐惨淡的仕途,情绪烦燥的杜甫决定回洛阳老家,看望家小,而就在杜甫探家结束回长安的时候,当时的战局

初中生600字作文:我的自画像

做功课难免会有“断电”的时候,咋办?思考呗!思考的时候,我那副德性,用老爸的一句“金玉良言”,那就是:“丑——态——百——出!”咳咳!都有哪些丑态呀?走,一起去瞧一瞧!

镜头1:抠指甲

思考深度:★★☆☆☆

唉!又是造句,怎么造?随随便便写一个——平淡无味的,第二天交给老师?虽然我不是班上的大官,但也不能对不起自己这个“语文课代表”呀。好!仔细琢磨一个有“品味”的。

于是,脑瓜子转啊转啊,两只手就不由自主地亲热起来了。你帮我,我帮你,抠完左手抠右手。抿着嘴,咬着牙,我瞅一会儿作业本,再瞅一会儿手指头,往往抠着抠着,灵光一闪,嗬,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你问我有没有后遗症?有呀!我的脚趾甲经常长得像瓦片,可以用来盖房子,手指甲吗,可是永无抬头之日哟!

镜头2:咬笔杆

思考深度:★★★☆☆

啊呀!应用题?完了完了,碰上“拦路虎”了,虽然“武松”(老爸)在家候着,那也得先自个儿想想自救的办法呀。怎么办?抠指甲那一招对付那些“虾兵蟹将”绰绰有余,对付这种“凶禽猛兽”就招架不住喽!快想快想!

我想啊想啊,笔杆就不知不觉伸到嘴里去了。看到这儿你一定会问:“咬笔杆那多不卫生呀?”不用担心,我久经考验,早就“百毒不侵”啦!

我咬,我咬,我拼命地咬。哇,还真灵验,雷电一闪,芝麻开门——“拦路虎”变成了我的魔兽座骑!哈哈,哈哈!

可一看那笔杆,呜呜,已经被我咬成狗啃骨头似的——不成样子喽!

镜头3:上WC

思考深度:★★★★☆

“呀呀呀!作业好多,得抓紧时间了,快点,快点,快点!”我一回家,就飞快地“甩”掉两只鞋子。晚饭草草了事,搁下饭碗,我便冲进房间快速写起作业来。数学、语文、英语,轮番上阵。不好!头昏脑胀,又卡壳啦。不管!先上个WC。

老爸瞧见了,嚷嚷:“懒人多屎尿!”

我白了他一眼,“乓”地关上门,静静地进行深度的思考……

等我排“忧”解“难”完,嘿嘿!神清目爽的,“电”也通了,就又回到桌前“沙沙沙”写起来。

你说这个镜头不雅观?切!吃、喝、拉、撒也算是人生四大快事,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况且不管白猫黑猫,能够续上“电”的就是好猫。呵呵!

镜头4:趴桌子

思考深度:★★★★★

星期天晚上。“别看电视了,快去完成家庭记录本!”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就“不寒而栗”。

老师也真是的,写过作文不就得了,还写什么“家庭记录本”。还有我那“不知趣”的老爸,还一个劲的在本子上留言,说老师这种做法“好!好!好!好!”要是俺班同学知道了事情真相,非冲进俺家不可。一阵群殴,被暴扁一顿,到时,可别怪俺这个做女儿的袖手旁观不孝顺!

“我——不——活——啦!”我无助地坐在桌前大喊大叫,“真恨不得拿块豆腐撞头,用薯片割脉,用面条上吊……”老爸铁石心肠地说:

“你这一套,早过时啦!”

算了算了,唉声叹气也是白搭,还浪费水份,快动手写吧!

我往桌上那么一趴,手儿转动着橡皮,心里念叨着:“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迷迷糊糊地就去周公那儿讨教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嗵”的一声把我惊醒,低头一瞧,“该死!”是透明胶带落到地上了。我揉揉眼睛,睡意全无,看见眼前的记录本,心头一亮,对!就写这个。我快速坐直,立刻在记录本上笔走龙蛇起来……耶,成功,交差喽!

老爸一看,拍手叫好!我不信,怕他损我,就发到创网上请专家帮忙评一评——“精华”!

啧啧,趴桌子也能写出好文章,够邪门!

怎么样?我的思考众生相不错吧!摆个POSE就更好啦!要不,把你的也写出来PK一下,切磋切磋,共同“进步”嘛!嘻嘻!

一路有你——致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还记得十年前您教我的第一首诗《游子吟》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你教我的第一首诗,那时我只是照着葫芦画葫芦地背了下来,但现在我明白了,“游子”身上的衣服缝入多少的母爱、多少的牵挂啊!母亲,我是成长路上的“游子”,而您对我的爱,又何止一件“密密缝”的衣服!

还记得一个雪后的早晨,您硬生生地把我从床上拉了起来,说地面上冻了,要早点起,走着去学校。但我却没有听您的提醒,在您走之后继续钻入被窝,埋头大睡。当我再次醒来,时间已经比平时上学的时间还晚了五分钟。我满怀期待地看着您,希望您能骑车载我一程,但得来的却是“我不送,你自己负责”的冷淡。我对您的反应吃了一惊但又不敢过分的要求——这毕竟是我的错啊!无奈之下,我带着委屈的泪水快速梳洗好,一口早饭没吃便下了楼。

大路上到处都是雪被踩实后结成的冰,我一边加快步伐,并尽量保持平衡,防止跌倒;一边抱怨着天气,对您不载我感到不满和困惑。“这下好了,非迟到不可了,”我叹了口气,想象着同学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新奇目光,我不觉放慢了脚步。“那该有多难堪啊!要是能有奇迹出现,要是有人能够载我一程,那该有多好!”想到这实现率只有1%的愿望,我不禁地深深叹了口气。“都迟到了还走得这么慢,早知道就不来送你了,让你迟到一次长长记性。”一句温柔的责备在这时天籁般传入了我的耳畔,我惊呆了——是您!我很高兴,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因为我那1%的愿望实现了,我可以不用迟到,不用被看成“新大陆”了。可是对于倔强的我来说,字典里哪里有“认输”一词,我低着头装作没听见,继续往前走,您一看急了,骑到我边上大喊“快上来啊!”我一听您妥协了,赶紧跳上了车。“以后再这样我可不送你了。”您向我警告道。“哦!不会了。”我答道。于是在沉默中,我到了学校,您塞给了我一盒奶和两包蛋黄派便快速地离开了,望着您的背影,我的眼眶红了:我可以肯定,如果再有一次,您还会送我的,因为您爱我,这种爱让您变成了“刀子嘴,豆腐心”。再者,小学的路,您默默地陪我走了六年,又怎会在意这一次呢?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贪睡,再也不迟到。但想到那件事,想到小学的六年,我不禁鼻子一酸——寒冷的雪天除了您,谁还能帮我实现那1%的愿望?六年的小学路,除了您,谁还能够默默的陪我一同走过?六年中我们曾一起迎接日出,一起欢送日落,那条泥泞的小路上印下了多少我们的足迹,但您陪我所走的路又何止这些。

还有一次,是一个很深很深的夜晚,我参加了一个征文比赛,而征稿截止日期是第二天下午,且必须要打印稿。由于我的失误,稿子在那一天晚上还没有写好,您把我劈头盖脸地说了一通,我咬着牙暗自发誓就是写到天亮也要完成,于是“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整理思绪,任由您在门外说这说那。但思绪是受情绪控制的,我写了又写,撕了又撕,待到理清思路时已到了十二点,门外早已一点声音也没有,我猜想您大概已经睡了,于是抓紧写开了内容。但是我错了,当我写了一半时,您推开了我的房门,“你写完了放电脑桌上,明天我再帮你打出来……”那一刻,我心中略过了一丝感动——原来您一直在陪我,一直在陪我。

转眼间,您已经陪我走到了第十四个秋天,十四年来,我曾在您的怀抱中牙牙学语,曾在您的鼓励下背古文,学知识,直到今天,虽然您不能再教我什么课本上的知识,但在生活中您仍然是我的导师,我的伴侣。成长的路上,因为有您的陪伴我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因有您的爱我才感到幸福、快乐和充实,一路上有您真好,谢谢您,妈妈!我爱您!

爱您的女儿:李煜

2011.12.16

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初三:李煜

相关文章 有奖征文:致妈妈的一封信 有奖征文:给妈妈的一封信 有奖征文: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有奖征文:给妈妈的一封信 有奖征文:给妈妈的一封信 编辑推荐

破茧成蝶——蚕的故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的一生都在默默为人类做奉献,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今年通过养蚕,我还发现了蚕的另一种可贵的精神。

初春,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学校门口的小贩日益增多,他们卖的商品品种繁多。一天,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同班同学拿着一包“七彩蚕宝宝”,我连忙问道:“哪里有卖的?”同学用手指着一个小贩说:“喏,就在哪儿!”我迫不及待地走过去,只见在众多小商品中有几包“七彩蚕宝宝”正摆在那里。我好奇的上前打听了一番,当得知这些蚕宝宝还只是一些卵粒时,心中更加兴奋起来!哦,我原来养的蚕都是由这些小米粒大的卵孵化出来的啊。一连几天,好奇心像一条小虫不断撕咬着我的心,让我心痒难耐,经过和爸爸、妈妈商量,我用五角钱买了一袋“七彩蚕宝宝”,准备仔细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从学校回到家,我迫不急待地打开包装,只见里面有二十多粒蚕卵,每粒蚕卵都是黑色的,呈椭圆形,像一粒小黑沙。我和妈妈心中不禁升起了巨大的疑团“它们能孵来吗?”爸爸笑着说:“别看蚕卵那么小,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宜,一定能孵出来!”

我每天都充满期待地等待着“蚕宝宝”的出世,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到蚕盒前看一看有没有“蚕宝宝”孵出来,一个多星期过去了,仍没有任何动静。当我快失去信心时,一天放学回到家,我无意中瞟了一眼蚕盒,只见有一只很小的黑虫在蠕动着。我以为看花了眼,揉了揉眼,再仔细数了数蚕卵,果真是一只“蚕宝宝”孵出来了!它全身呈黑褐色,长度仅有3毫米,没想到洁白的蚕在刚孵出来时是黑色的!

我连忙跑出门给它采了一片嫩桑叶,爸爸让我把桑叶剪成宽仅1到2毫米小丝,再喂给它吃。“蚕宝宝”太小了,它每次只能吃小米粒大小一块。第二天,“蚕宝宝”们陆续孵了出来,在我精心的照顾下,一个星期后,“蚕宝宝”们开始蜕皮了,蜕下的皮是黑褐色的,这时的蚕宝宝长到了⒈3厘米,变白了许多,桑叶也吃得更多了,长得也更快了。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经过四次蜕皮,“蚕宝宝”已长到了5厘米,每天能吃近二十片桑叶,吃桑叶时发出的“沙沙”声,很远都能听见,它们变得白白胖胖,身体也逐渐透明起来,渐渐的它们停止了进食。按照以前养蚕的小经验,我知道它们开始准备吐丝结茧了,于是,我和爸爸用小棍给它们搭了几个“三角架”,以方便它们吐丝结茧。过了两天,蚕宝宝们陆续爬上了三角架,在上面一边吐丝,一边找最佳的结茧位置,结茧时,它们都翘起上半身头部绕着自己的身体呈“S”形或“8”字形吐着丝,大半天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薄薄的茧,原先白白胖胖的身体也因为吐丝、结茧而缩到了不到2厘米,它们挣扎着把自己完全包裹在了茧里,然后继续缩在茧里,痛苦的弯来弯去吐着丝,最后终于结成了一个个洁白如玉的茧。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我在盒前驻足看着这些茧,心里正琢磨着它们能否活下来破茧而出呢?这时,我听很小的“咔嚓、咔嚓”的声音,难道是蚕变成蛾后正在破茧?便聚精会神的在盒子前观看,不一会儿一只蛾成功咬破了茧,露出了头,很快便钻了出来,抖开了它的翅膀——破茧成蝶了!只见蚕蛾身长3厘米,触须长0.8厘米,一对翅膀长约2厘米。我养的蚕一共结了十三个茧,最终只有十只蚕成功化蝶。这十几只蝶出来后便相互交配成连体状,最后由雌蛾产卵,产卵完毕后,它们便很快死去,蚕的一生就结束了。

蚕牺牲自己把丝奉献给人们,这是它的奉献精神!而它一生的蜕变成长,不正是为了破茧成蝶展现它瞬间的美丽吗!我现在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总要经历各种困难,历经多次蜕变才能成熟,就像蚕要经历蜕皮、结茧、破茧才能变成美丽展翅的蝶一样,才能给自己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的自画像

做功课难免会有“断电”的时候,咋办?思考呗!思考的时候,我那副德性,用老爸的一句“金玉良言”,那就是:“丑——态——百——出!”咳咳!都有哪些丑态呀?走,一起去瞧一瞧!

镜头1:抠指甲

思考深度:★★☆☆☆

唉!又是造句,怎么造?随随便便写一个——平淡无味的,第二天交给老师?虽然我不是班上的大官,但也不能对不起自己这个“语文课代表”呀。好!仔细琢磨一个有“品味”的。

于是,脑瓜子转啊转啊,两只手就不由自主地亲热起来了。你帮我,我帮你,抠完左手抠右手。抿着嘴,咬着牙,我瞅一会儿作业本,再瞅一会儿手指头,往往抠着抠着,灵光一闪,嗬,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你问我有没有后遗症?有呀!我的脚趾甲经常长得像瓦片,可以用来盖房子,手指甲吗,可是永无抬头之日哟!

镜头2:咬笔杆

思考深度:★★★☆☆

啊呀!应用题?完了完了,碰上“拦路虎”了,虽然“武松”(老爸)在家候着,那也得先自个儿想想自救的办法呀。怎么办?抠指甲那一招对付那些“虾兵蟹将”绰绰有余,对付这种“凶禽猛兽”就招架不住喽!快想快想!

我想啊想啊,笔杆就不知不觉伸到嘴里去了。看到这儿你一定会问:“咬笔杆那多不卫生呀?”不用担心,我久经考验,早就“百毒不侵”啦!

我咬,我咬,我拼命地咬。哇,还真灵验,雷电一闪,芝麻开门——“拦路虎”变成了我的魔兽座骑!哈哈,哈哈!

可一看那笔杆,呜呜,已经被我咬成狗啃骨头似的——不成样子喽!

镜头3:上WC

思考深度:★★★★☆

“呀呀呀!作业好多,得抓紧时间了,快点,快点,快点!”我一回家,就飞快地“甩”掉两只鞋子。晚饭草草了事,搁下饭碗,我便冲进房间快速写起作业来。数学、语文、英语,轮番上阵。不好!头昏脑胀,又卡壳啦。不管!先上个WC。

老爸瞧见了,嚷嚷:“懒人多屎尿!”

我白了他一眼,“乓”地关上门,静静地进行深度的思考……

等我排“忧”解“难”完,嘿嘿!神清目爽的,“电”也通了,就又回到桌前“沙沙沙”写起来。

你说这个镜头不雅观?切!吃、喝、拉、撒也算是人生四大快事,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况且不管白猫黑猫,能够续上“电”的就是好猫。呵呵!

镜头4:趴桌子

思考深度:★★★★★

星期天晚上。“别看电视了,快去完成家庭记录本!”每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就“不寒而栗”。

老师也真是的,写过作文不就得了,还写什么“家庭记录本”。还有我那“不知趣”的老爸,还一个劲的在本子上留言,说老师这种做法“好!好!好!好!”要是俺班同学知道了事情真相,非冲进俺家不可。一阵群殴,被暴扁一顿,到时,可别怪俺这个做女儿的袖手旁观不孝顺!

“我——不——活——啦!”我无助地坐在桌前大喊大叫,“真恨不得拿块豆腐撞头,用薯片割脉,用面条上吊……”老爸铁石心肠地说:

“你这一套,早过时啦!”

算了算了,唉声叹气也是白搭,还浪费水份,快动手写吧!

我往桌上那么一趴,手儿转动着橡皮,心里念叨着:“怎么写,怎么写,怎——么——写?”迷迷糊糊地就去周公那儿讨教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嗵”的一声把我惊醒,低头一瞧,“该死!”是透明胶带落到地上了。我揉揉眼睛,睡意全无,看见眼前的记录本,心头一亮,对!就写这个。我快速坐直,立刻在记录本上笔走龙蛇起来……耶,成功,交差喽!

老爸一看,拍手叫好!我不信,怕他损我,就发到创网上请专家帮忙评一评——“精华”!

啧啧,趴桌子也能写出好文章,够邪门!

怎么样?我的思考众生相不错吧!摆个POSE就更好啦!要不,把你的也写出来PK一下,切磋切磋,共同“进步”嘛!嘻嘻!

一中风云志——周婷婷陈剑飞

(1)

他们俩是我现在的同桌,很要好的同桌。

他们俩刚调到我旁边时,正值期中考试结束,鹿老师按照成绩排位,他们俩被安排到我旁边。

周婷婷皮肤很白,头发有些褐色成分,有几分像外国女孩,生日也很特别,12月28日,圣诞节之后3天。

陈剑飞的脸型很像猫咪,是猫咪,不是猫,猫咪比猫可爱多了。她笑的时候更像猫咪,特别是眼神,好像要扑上去咬人一样。

请原谅我过度夸张的描写,因为我想让陈剑飞笑,你们可以看到她有多像猫咪。

(2)

陈剑飞在我们这一片简称飞姐,这是她原来的地方传过来的。但周婷婷总不能喊“婷婷”,简化的更厉害,只剩了一个“婷”字,叫的时候成了“停!”,她每次不想回答又不得不回答。

飞姐刚来时就受到了乳鸽热烈的欢迎。乳鸽那段时间正着迷于《秦时明月》,每天都学着白凤扔飞镖。这天,乳鸽顺手拿了一本质地较硬的书,二指一夹,手腕一甩,书破空而出,打裂了飞姐的一片眼镜片,还好没有伤到眼睛。

我们仨吓呆了,心想没想到这么危险的事情有一天居然发生在我身边,太可怕了。乳鸽立刻用温柔的鸽子叫声娇声道歉,我们听着都快哭了,人家鸽子叫的那么好听,让他叫出来比乌鸦叫还难听。

飞姐倒是宽宏大量,只说了一声没事,就过去了。倒是周婷婷,脸吓得比以前更白了。

(3)

于是我猜测周婷婷是不是有外国血统,母亲是不是金发碧眼的女郎,话一出口,周婷婷抱着一大摞书铺天盖地砸下来……

在这危急时刻,我双眼一闭,本能地说了一句:“停!”她立刻就停了,我仍然在发抖。没想到她问我:“你叫我干嘛?”天哪,“一件事坚持做20次就成了习惯”,这句话简直就是真理!

(4)

周婷婷和飞姐都很爱笑,但还不是多严重,没到朱鹿玮那样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笑。

和我坐同桌之后,她俩绝对年轻了好几十岁。每天都笑个不停,照这样下去,腹肌肯定能形成八块,肯定很结实很清晰。

周婷婷说,我的许多动作都很经典,可以入《世界经典动作录》,我很感动地说谢谢夸奖。于是她每天一来就把我当玩偶,说李泽延,你那个动作好经典,把那个动作再做一遍。

这个时候,我都会很生气的盯着她的眼睛,直到她受不了了说我错了,我才满意地点点头。而这个时候飞姐一般会在纸上一边画一个小人,然后把眼睛之间画上闪电,最后一个人倒下。然后我们一起傻笑,笑的别人都很奇怪。

(5)

飞姐很喜欢把学校发生的一些趣闻乐事记下来,过一段时间看一看,聊以一乐。

一次英语老师印卷子多印了许多,剩下的都给了我,于是我们上副课就用这些纸聊天。天南地北,瞎扯一气,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没什么可写了,也得写几句“聊什么啊?”,好不让这张纸浪费。

某日,我和飞姐正聊得高兴,看周婷婷在认真看书,就没打扰她。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她看见了,把纸抢过去,写下几个大字:竟敢无视我的存在!飞姐立刻解释不是这样的,周婷婷不信。我说我来,终于,在和周婷婷对说了半页纸后,她终于信了。

因为这件事,飞姐说我属于那种很特别的男孩。碰见一个不认识的女孩,一分钟问清了名字,两分钟问清了生日,三分钟找到了话题,四分钟就如同老相识,惹生气了几句话过来就没事了。我惊叹于她高度的概括,把我的特点描写的淋漓尽致。

(6)

下个学期,鹿老师又要调座位了。我们三个觉得可能被换开,虽然只做了几个星期同桌,可还真有些舍不得。

希望下学期还能坐一起,一起聊天,嘻嘻哈哈生活。你们是我写作的动力,每篇好文章下的评论都有你们,我真的不想离开。

画画的那些琐事儿

暑假的时候去学画画。

老师是一个美术系的女大学生,出来打打工,赚个小钱儿。那时候我直接跳过了油画棒课程——那已经是我学的不想要再学的课程了。

我跳过了油画棒课程,就直接开始学素描。素描要先学结构素描,用干练整洁的线条把物体的结构画出来。我觉得枯燥极了,只是百般无赖地转动着笔,看着外面的阳光照射进来。等到老师让交的时候,才匆匆忙忙画上一个火柴架子交上去。由于结构不准确、线条优柔寡断,我曾经被老师罚用2B的铅笔在素描纸上画满线条,直到素描纸被涂得乌黑乌黑。

好不容易挨过了素描课程,我的素描勉勉强强得了个及格,开始学水粉。我一听是水粉就来了劲儿——水粉,我朝思暮想的水粉啊!想想,在午后温暖不刺眼的阳光下,少女轻执起画笔,饱满地蘸了粉色的画汁,轻轻地在纸上轻描淡抹,浓涂浅画,勾勒出一树落英缤纷的樱花。阳光在她的睫毛下投射出小小的阴影。如诗如画。水粉课程我几乎是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学习(因为喜欢嘛),得了个满分。

其实,学完水粉课程,还要再学一段时间的。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闹,玩。那时候老师去屋子里教新来的学生们油画棒课程,我们就在外面疯——“绿豆”去下面小卖铺买了几瓶黑加仑,杨素拿起瓶子用牙齿一咬,我顿时惊异了:多么扎实的开瓶器啊!然后我们一人拿着一瓶装豪气干杯,最后喝的满地都是水:大家喝不下,就偷偷在嘴巴底下开了个“小口子”,黑加仑就从那里流了下来,流了满地。我们七个人之中有一个人全部喝完了,那就是陈晓,至今,我还能想起我们当时都问他叫“黑加仑”。那是多么野的时光啊!令我怀念,留恋。

我的最爱——喜盈盈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去喝羊肉汤,已经走到羊肉汤馆门口了,我一拍大腿,对爸爸妈妈说:“昨天下午不是收到了喜盈盈公司寄来的‘六一’大礼包嘛,今天早上何不享受一下。”我立刻拉着爸爸妈妈往回跑。

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盒子,打开一看,哇塞!满满一盒子好吃的,每种都是双份,都是我的最爱啊!这平日可是享受不到的!我立即把它们全放在桌子上,看来看去,选不着先吃哪一个好。我眼一闭,就随手一抓,抓到了糙米卷。

这糙米卷,是用糙米、豌豆、红豆、绿豆、盐、蜂蜜等材料做成,还是海苔味的呢。我撕开包装,拿出一只来,还有单包装呢!我把单包装撕掉,食物露了出来。活像一根烤熟的香肠。还没吃,鼻子就闻到香味了,我咽了咽口水,轻轻地咬下了一口。嗯,真好吃,外酥里嫩,里头还有心,一股海苔的味道。我“咔嚓咔嚓”,我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真是回味无穷,舔一舔手指头,还有香味呢!我一连吃了三根,真过瘾!

哦,还有法式小面包呢!这我也很喜欢吃,尤其是这种香蕉味。我拿出一包,看着里头的面包一个个金黄发亮,真是诱人。我拿出一个,撕开来,狠狠地咬了一口。真不错!面包松软喷香,好吃极了,我全部都塞进嘴子,腮帮子鼓得大大的,真是香啊!

吃完了两个大家伙,我发现还有两个小盒子,是高蛋高啊!这小盒子太搞笑了,正面画着几个正在运动的巧克力小人,动作滑稽。侧面又四张可爱浪漫的小插图。我打开一看,里头只有两小包。取出一包瞧瞧,有点像放大后的锅巴,不过捏起来却软软的。我撕开来取出一块,叫在嘴里软软的,甜甜的。一股股鸡蛋味扑鼻而来。还有着浓浓的巧克力味,既没有巧克力后味的苦涩,也不是太甜腻,好吃极了。

我还尝了早餐派,也非常好吃。但是,我觉得各种食品都应该出产容量大的产品。还有一点就是早餐派制作的有些太小了,我一口就能吃一个,一早上就得吃一袋子。不过总的来说,喜盈盈食品还是很好吃的。喜盈盈,不愧是我的最爱!

咬出来的饼干“画”

今天,课堂上又让我们来玩游戏啦!可是这次的游戏不一样了,换个新鲜的!“吃饼干”。可吃饼干算什么游戏呢?你可能会这样想吧!那下面我就给你们说说!

其实呢!不是吃,而是咬。给你一块完整的饼干,把它用我们锋利的牙齿给咬出一形状来,看谁咬的形状又好看又有高难度。接着,杨老师拿了一袋饼干来,同学们就像那饿了几百年似的喧闹起来说:“我要吃!我要吃!”连我也跟着起哄。“饼干发下来后,先别吃,要想好咬什么形状,在开始动嘴。”杨老师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同学们随即点了点头。

游戏开始了,我拿着饼干不知道该咬什么形状好,就看看周围的同学的。哇!真壮观。有的拿着饼干在使劲的啃着;有的吧饼干折磨得不成样子了;而有的却拿着饼干迟迟不肯下口……,再看看我,手里的饼干依然完好无损。只好先咬出一个形状——圆形。唉!你别看虽然咬得不好,但还挺像太阳公公呢!接着我想出一个桃心形,却被我一个不小心,没咬好。只好重新构思一个图案了。

这会儿都有同学啃好了,“杨老师,看我的,两把枪,简称双枪!”说这句话的人正是李映雪,“那取什么名字呢?就叫‘双枪李太婆’吧!”杨老师幽默地说道,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而我,突然灵感来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啃出了一个曾经蜚声世界地米老鼠地头像。我连忙举手回答,“杨老师,看我的闻名世界的米老鼠!”说了这句话,连我的话差不多也闻名“世界了,许多同学的目光都转移到我身上。“不错啊!同学们看看,这就是祖华苑同学的作品‘米老鼠’!”杨老师对我赞不绝口,夸得我都脸红了。

剩下同学的作品很多,有“衣服”、“桃心”甚至还有一个“四不像“呢!呵呵!可真好玩!看来这“咬饼干”的游戏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