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亏欠了孩子们什么? ☆☆☆专业化:让教师职业更美好!☆☆☆怎样让教师真正成为光辉的职业?

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年是我国第二十七个教师节,老师们接受祝福,也感受着幸福。

都27年了,好像年年岁岁皆是如此——先是从学生们的信件、电话、贺卡里,近年来则是从邮箱里、从QQ里,从手机短信里,从贺卡里,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每一年都会陆续收到不少学生教师节诚挚的祝贺和由衷的感激,似乎得到不少安慰和寄托,也好像找到不少做老师的幸福感觉……

但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又实在难以平静!说老实话,我没有去过所谓的重点学校执过教,也没有收到过学生或学生家长送来的价值不菲的像样礼物,更别要说几千几千的拜师尊师礼金了。我没有想过,也自知无福消受,更不敢冒然接受——如果我要是接受下来,我岂不要夜夜难眠、天天不安、一辈子羞愧难当、终生不得安生吗?

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曾经是不少人年轻时的理想。但等到理想实现后,渐渐发现这个职业原来如此平淡,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于是他们开始期望理想的教育。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教三十年来,我渐渐因为工作的辛苦感到身心疲惫,也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失望与迷茫。

因为,从教30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实在没有让我教过的学生从我这里得到过什么像样的、对他们成长进步大有裨益的东西。扪心自问:我何德何能去心安理得坦然笑纳他们或家长的辛勤血汗呢?我的所谓无私奉献和所谓的倾情付出真的对他们的未来生活有过什么用处吗?有谁曾经告诉过我、我做的哪件事情、说的哪句话对他(或她)的人生成长或事业成功有过什么不可低估、无可限量的推动或帮助作用吗?又有谁去实际考察验证过呢?这个世界上有过哪种规则或标准,能够拿出来去客观公正地考量过做老师的所有付出该得到多少分、受到什么程度的报答或得到多少恰当的奖赏呢?没有,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那这些学生或家长们都是凭什么来判断某位老师对他所教过的学生有所帮助有所促进的呢?其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如果细加推究的话,那大概就是良知,是良心,是一杆心灵做成的看不见的称。我们用心做老师的都会把一句话经常挂在嘴上:“凭良心做事,对得起学生与家长!”在金钱与权力日益成为社会公众衡量人和事的价值标准以后,能够恪守凭良心做事原则的人也逐渐减少了!价值取向左右着人们行为处事,更影响着人们的待人处事。学校不是圣殿,这里也不例外。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渗入到每个人的大脑深处。能够坚守初衷,坚持心灵底线的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最近我又在琢磨:咱们的所作所为,有哪些是真正符合凭良心这个标准的呢?哪些又是能够真正称得上是对得起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呢?这个凭良心、对得住的标准又该是怎么定的呢?换言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哪些是对学生成长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误人子弟的。这个价值取向明确了,咱们就可以粗略地列出几条来了,按对学生人生成长进步作用的大小顺序来排列如下:

一、凡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充实的、有利于学生心灵成长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凭良心对得住的。像那些人文的、伦理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服务观等等,像那些关于真的、善的、美的、仁的、爱的、惠的种种做人条规理念等等,像那些诸如民族大义、正气浩气、亲近自然、关注民生、铸造灵魂、塑造大气人生的东西等等,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却是无法通过试题来考核的,却又是人生之必须必要至关重要的。一个做老师的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打下深厚的人文底子、培植起他们的精神之参天大树,那他就是做到了凭良心对得住了。不是常说师爱师爱吗?像当今教育口中那些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种种做法行为,都是被打上所谓爱生的标记的。这是真正的师爱吗?不是,只是小己之爱,只是为求得一己私利的师爱,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气师爱。换言之,在应试体制下的大多数教育教学行为都只能算是小爱,不能算是凭良心对得住的大爱。既然如此,那我们做老师的凭什么来要求学生对你的所谓的爱作出回报或感激呢?他们不恨你一辈子就算是烧高香了。静下心来想一想,咱们是不是亏欠学生们许许多多的了?

二、凡有利于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能够用得上的种种生活生存技能、竞争竟能、适应技能、为人处事技能与智慧等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凭良心对得住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求得生存发展进步的。在校期间的学习倘若与今后人生成长进步搭不上杆子,那岂不是我们做老师的失败和无所作为?学生们在学校所学所为的东西有多少是能够直接拿到社会上去使用的?虽说有些东西是必须的基础,但能够派上大用场的毕竟不多。在每一科目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在教给学生怎么怎么考,却忽视了对将来他们在社会上怎么生存发展所赖以立身处世的种种技能的训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败笔,是我们对他们的极大亏欠。因此,他们在走上社会以后不得不拼命学习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甚至某些不足是终身难以弥补和完善的了,这真是太遗憾了!说起来真是汗颜,学生亲密喊你老师并对你表示感谢之情的时候你不觉得不好意思吗?你真的还能够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他们对你的无比感激吗?

三、至于做人的诚信呀、人生的修养呀、文明的美德呀、心灵的强健呀、人际交往的技巧呀、创业创新的谋略呀人生必备的东西,也应当是老师所要尽心指导和言传身教的,致力于这些也是做老师的良心。试想,咱们在教育教学中为了考得好一些、过关率高一些、学校声誉高一些,不是经常宁愿牺牲掉学生做人的诚信、传授给他们作弊的方法和技巧吗?这又哪是在爱他们,而是在害他们呀!咱们在给他们排名次时,是否想到过他们的隐私权与自尊需要?咱们在管理他们时,像警察对待小偷,是否考虑过他们内心的需求与感受?我们是把他们当一个真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了吗?咱们有没有训斥过、辱骂过、动手打过他们?咱们有没有恫吓、逼迫、威压过他们?我们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给过他们尊重与呵护?细想一想,咱们亏欠他们的真实太多了!虽然好多是出于无奈,出于无心,出于违心,但我们毕竟曾经做过,伤害过他们!

老师们常常会说: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那些差生,优等生我们给予的够多,一点也不亏欠他们。但是我又想,天天像资本家一样榨取学生的每一点时间,攫取他们的每一滴潜力,让他们休息不好,让他们没有玩耍、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和机会,能够算是对学生好吗? 我们一天到晚声嘶力竭地讲解订正答案,苦心孤诣地教授做题技巧;煞费苦心地搜罗考点要点,这难道就是我们要给学生的全部吗?

更不用提对待那些差生了。每班的情况不同,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每班都难免存在差生,可是老师往往对差生视而不见,甚至冷嘲热讽。而每到升学、考试时,一些学校就让这些孩子“自动退学”,难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吗?毋庸置疑,老师应当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就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脾气秉性智力完全相同的学生。高明的老师,不仅仅是教出了几个学习拔尖的学生,而是把不拔尖甚至落后的孩子培养到品学兼优的行列。这就需要因人施教,区别对待。

成功教育的结果是唤醒好孩子,失败教育的结果是逼出坏孩子!

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抱怨使孩子越来越糟!我们往往口口声声说教书育人,而实际上却是为己损人,坑害了孩子们!教育到底为谁?

教师节,老师们接受祝福,也感受着幸福。而幸福,并不是三两天的事。教师节之外的日子里,老师们过得是否幸福也许更值得社会给予关注。单纯的应试教育不仅使学生不堪重负,也让老师们身心俱疲。怎样才能让老师们真切地体验到做“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幸福感呢?又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幸福感指数呢?看看现在的新闻,每天出现的问题孩子,再看看身边的儿童的表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样的反例实在是太多了!我越想越感到不寒而栗,惶恐不安——我没想到孩子的情况会这么严重,严重到许多老师与家长都无能为力了!我看到很多孩子,正在一步步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有一些觉悟的父母到处奔跑,寻求解救孩子的办法,可是收效甚微。 我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常常地,夜已经很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我在反思着自己的30年的教学经历,我是否出现过没有尽心尽力的时候呢?是不是对哪个学生有过伤害?或者是可能对他的成长产生过消极的影响?于是那些往事就会像电影一样一幕幕铺展开来!

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

可是,我们为什么常常看到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呢?

我们还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作报告,把一只老母鸡放到了讲台上,说:“这只老母鸡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你们看我怎么喂它的?”说着一把抓住老母鸡的翅膀让鸡吃米,老母鸡头一歪,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还要加压!”又按住老母鸡的头,使劲让它吃,老母鸡昂着头,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就是不吃。

陶行知说:“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要换个方法了。”他放开老母鸡,捋捋老母鸡的羽毛,摸摸它的头,老母鸡慢慢安静下来了,突然发现前面有米吃,冲上去很快就把米吃光了……

反观我们有些老师让孩子学习,像不像要老母鸡吃米?求知本来是人世间最大的乐事,却往往在老师的逼迫下异化了。孩子从天生的爱学习,渐渐变成了恨学习!毫无疑问,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是典型的强要老母鸡吃米,不想吃的硬给孩子吃,孩子求知的胃口被破坏了!

教师应当调动儿童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却把方法用错了。在一些学校,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很变态的做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我们最常见到的用写作业惩罚学生。

前几天,三位天真烂漫的孩子,居然因为写作业相约跳楼,实在令人震惊和惋惜。在新学年开学不久,在教师节温馨的氛围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几名小学生相约跳楼,原因又是“死了,就再也不用写作业了”这么别扭,总让人觉得心绪如麻、难以理清。但不理清,就不利于汲取教训,还可能使花骨朵再次受伤,甚至还会香消玉殒。

从报道不难看出,三个小学生没有做完作业,正是周六、周日的休假时间。当然,休假没有给她们带来轻松愉悦地享受,反倒因完不成作业产生的惧怕,让她们周一(19日)不敢上学,躲在家里恶补,结果还是未能完成,于是三个小朋友中稍大的一个,提出一起跳楼,悲剧就此酿成。这除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幼稚外,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否适应孩子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布置作业量是否过大,我们的老师是否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等,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孩子的跳楼事件就不可避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从报道的字里行间里,不难看出一些问题。比如,对待完不成作业的学生,老师就会在“教室外面罚站,或者站在学校外面,直到老师让她进来为止。”这是不是十分恐怖的事情?因为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并没有完全成熟的心智,在赞扬、批评或者惩罚面前,往往反应不当。比如沾沾自喜,比如过于恐惧,不会像大人那样洒脱。要不然,孩子们怎么在罚站和跳楼之间,竟然会选择跳楼自杀呢? 导致孩子相约自杀的直接诱因,在于班主任老师对完不成作业的孩子采取体罚措施。三位学生,她们为什么几个小时的作业补了一天还没完成?老师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再有,除了人人都会使用的罚站之外,还有没有技术含量更高的办法?也就是说,在共性的教学以外,能不能因人而异,探索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呢?

现在有些孩子苦啊,写不完的作业,写到晚上11点有的还写不完。父母一边做着家务,一边陪读,搞得一家人不得安生。作业,由于是各个任课教师的个人行为,你布置,我也布置,你的量大,我的量比你还大。为的就是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尽可能的学习自己的学科。现在,为了治理学校的加班加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由上至下都抓得很紧,学生的课余时间就成了任课教师的“兵家必争”之时,表现为就是作业量的日愈膨胀。小学一二年级本来是不允许布置家庭作业的,但是现在不布置的倒成了少数,甚而至于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也有作业。膨胀的作业量和写作业之苦,正在威胁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助长着厌学情绪,影响着学生书写汉字的正确率和书写水平。

三位相约跳楼的孩子能否警醒我们?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已经不再是鲜活的生命体了,而是知识的容器和做题的机器!孩子们每天加班加点地默默承受着,因而有些不堪重负的学生,精神全面崩溃,甚而至于有的孩子都要自杀了,我们还教育谁?人不是机器,就是机器还得进行适当的保养,而广大的中小学生,很多还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怎能承受成年人几乎也无法承载的压力呢?

必须指出,当前,我们许多老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太强,随意点出几个题目就是作业,先进生和后进生的作业一个样,缺乏层次感,不能因才施教。好学生或者已经烂熟,但是还是要机械抄写。后进生或许压根就不会,但是还要按时完成。好的学生在机械重复的作业中浪费了时间,后进生在不会的作业中大伤脑筋,失掉了学习的自信心,逼得学会了抄袭作业。要不,就不能按时完成。同时,机械性、重复性、枯燥性的作业较多,做不到因人制宜,做不到科学设计,做不到作业效益的相对最大化,而是追求作业的“量”,不追求作业的“质”,过大的作业量对学生变成了变相体罚,让学生的求知欲逐渐丧失,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而学习一旦缺乏了兴趣,才是最致命的。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不搞应试教育就难以生存。不公平的教育竞争、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压得学校和教师喘不过气来。教育的产业化和急功近利,比如评职称实际上是凭分数、拿奖金也是凭分数,如今的所谓绩效工资也是凭分数,教师出于不得已而为之,只好把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然而,作为老师,我们常常反思,工作中就会多一份厚重之情,少一些急功近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明白: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只盯着分数。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教育者每天都要面对学生,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生命时光就是一天一天的学校生活,他们快乐吗?他们健康吗?他们在茁壮成长吗?我们为此思考、探索,为此投入心血。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池田大作,他曾经说过一句很生动的话,就是:一个人哪怕再成功,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好老师,他的一生也是很茫然的。但有了一个好老师就不一样。苏霍姆林斯基也有一个很精彩的表述,说如果一个人没遇到好老师的话,他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罪犯,如果一个人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今天我们怎么当教师,其中最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里关注的有三个层次,但最核心的是“人”。我们原来关注最多的是知识的传承,以学科为媒介的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这个学科相关的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但对人 尤其是儿童,更深刻的影响的是情感态度,人格倾向。

写到这里心里感到很沉重,有些透不过气来。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曾经感动于这块沃土,生命也因此熠熠生辉!承载着厚重的情,肩负着浓烈的义,憧憬着美好的期盼,我一路走到了今天—— 一晃已经过了30年! 我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生活的时代。我向来认为:家庭是我温馨的港湾,学校是我精神的家园,学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亲情、友情、爱情是我生命中的催化剂,我的每一天生活幸福、快乐、富有韵味。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中常有困惑、烦恼,甚至阻力、误解、痛苦……,各种考验纷至沓来。教学时日愈久,看的愈多,走的愈长,愈发心生惶恐。可爱的孩子们,此时此刻,我倍感疑惑:老师有什么值得你们感激的呢?你们只要不痛恨我们,我们就感到心安一些了。 同时,我又想到了农村的孩子们——

从我小学毕业到于今我从教30年,其间已过了四十多年时间,可是农村学校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我们都知道,近年来我国的GDP年年八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八年内我们承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等国际盛会;我们大量购买他国国债,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然而我们的农村初等教育却像一个蹒跚的老人迈不开前进的步子。 我所看到的小学现在的情况,结果大多令我失望。孩子们的任课教师大多还是前面提到的那样的老师,一周二十九节课,其中二十多节是所谓的“主课”语文和数学,每周会有一到两节体育课,但学校几乎没有运动器材和设施,每周会有两到四节人文自然类的“副课”,基本改为自习或被语数老师占用。

我是受农村初等教育而成长的,对于农村初等教育的弊病我有着切身的体会,相较之于城市教育,农村初等教育有着诸多的不足,薄弱的师资力量,稀缺的教学资源,相对落后的教育思想等等。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大多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由于环境不好,待遇不高,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小学任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与他们所担负的启蒙学生、培养人才的重任极不相称。另一方面,农村小学中除镇中心小学外,师资配备极为单一,基本只有语文和数学老师,其他的课程一律由这些老师代上。老师的不专业以及学校条件的限制往往使很多课程的设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出现上述把所谓“副课”变成自习或直接改为语数课的现象。

如果说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农村初等教育的软伤,那么教学资源的稀缺就是十足的硬伤。我看过很多农村小学,对于他们来说,一栋教学楼,一圈围墙,外加一块黄土地的操场就构成了整个的学校。学校没有供孩子课外阅读的阅览室,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没有让孩子学习自然科学的小实验室,没有让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的课外团体,混凝土砌的乒乓球台是很多学校唯一的体育设施,黑板和粉笔依然是构成农村孩子小学教育的绝对主体。

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小学的教学缺乏一个科学的,多样化的考察体系,老师的考核还是和学生的“主课”语数的考试成绩相挂钩。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农村初等教育之上,我们的城市初等教育,甚至说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都存在这个毛病。但我们相比较而言,小学是孩子思想启蒙,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的阶段,应试教育往往限制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打消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而相较之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办学能力有限,家庭条件较差,应试体系无疑会将这些孩子彻底捆在语数课本上,所以危害更大。

我有一次与一位农村小学校长谈了一下我对于农村初等教育的看法。校长和我说了一件事情,为了给孩子们学习带来一点乐趣,他找了一个放假在家的学音乐的大学生在他们学校上一个月的音乐课。六个年级,三百多学生,一个代课老师,每周两个课时,而这却成为孩子们最快乐,最期待的两节课。

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有九亿人口的农民的孩子。我和我的几个小学同学凭着自己的努力,后来都读上了大学,并且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们是在一个健全的,可以给予我们条件去思考、探索的教育环境里,也许我们还能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或许我们中还能走出大家!

可以看到,每年高考录取人数中,城乡考生比差巨大,落后的教育使大多数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不禁要问,宪法中不是说要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吗?我们亏欠了农村初等教育,这些不是GDP和奥运会、世博会之类所能掩盖的!

孩子是父母的,更是国家的!孩子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一个孩子也输不起!因为教育好一个孩子,就会造福三代!否则,无论怎样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孩子们是未来,是生活的憧憬,是幸福的延续。

热切期盼,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弥补上对孩子们如此多的亏欠?

孩子们,我要为你们祝福,为你们祈祷,祝愿你们能够生活得更好!

相关博文:教育必须对民族的未来负责 重塑理想,享受教育幸福 中国教育:要全面根治“从娃娃误起” 我们的教育何时才能不再“毁人不倦”? 教师为什么这么累? 怎样才是优秀教师? 中小学生减负为什么这么难? 孩子们为什么不快乐?

为什么差生并不差?

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 做幸福的智慧型教师 “电子书包”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变革? 教育孩子要先教育父母 没有幸福的老师哪有幸福的学生? 这样的事情令人悲哀!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什么样? 真正能记住老师的又有几个? 中小学生的压力有多大? 青少年“杀母事件”的警示 成绩好”的孩子们幸福吗? 高升学率不等于人民满意学校 别让作业压垮我们的孩子 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喝农药? 为什么孩子感觉不幸福? 我们亏欠了孩子们什么?【博客征文】 -->为什么会出现“差生测智商”[荐]为什么“差生”比“好学生”更成功 教师成长交流圈欢迎您 关心教育发展,关注教师成长!教师不仅起到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作用,而且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积极向上、理智稳重的典范。让我们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90后所面临的

90后的城乡差异

在我国,农民作为一个主要的、却是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广泛关注到90后的火星文、挖洞的牛仔裤的同时,更应关注到那些作为农民子女的90后。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当我们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高声阔谈MP3、街舞的时候,往往看不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的身影。相比之下,作为农民后代的90后没有生长在城市的90后那么多的资本,城市90后可以每周去KFC大吃一顿,城市90后可以一边听着MP3一边打手机,而这些——农村的90后却缺少这一资本。许多的物质条件都限制着他们。可这并非代表他们不想吃KFC,不想听MP3,而只是条件的不允许。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以来,城乡间的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从某些方面来说, 90后成为了直接受到影响的一代。来自城市的90 后从小霸王到掌上游戏机,从复读机到MP3,从Windows98到Windows Vista,全部都玩了个遍。而同样作为90后,来自农村的90后目前却仍然停留在掌上游戏机阶段。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更是心理上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差异。

这些所有的差异无一不给农村的90后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造就了他们那颗极为敏感的心,也使得他们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更为强烈,于是高考成了一块香喷喷的烤肉。

这一心理震撼与巨大的落差的直接作用是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的考试奇才,90后的思想不再是“考大学,报祖国”那么单纯,个人的要求成为读书考试的主要因素。

再一方面,农村的90后极其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让作为同学的来自城市的90后与他们交流起来变得不再仅仅是纯粹意思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如果你是来自于城市的90后,那么当你在于来自农村的90后谈话的时候必须极为小心, 你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或许你并不在意他们户口上“农业”两个字,可他们在意。当你跟他们谈论起街舞或KFC的时候,如果他们一言不发,那么你就该小心了,也许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故意炫耀。这时候,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农村的90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Windows Vista和掌上游戏机的差距造就了一个马加爵,我们不希望再造就第二个。

90后的家庭

90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于是90后的家庭大多形成了父母加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局面,然而最近新闻上频频提到的留守儿童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可爱的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老师们布置写关于亲人的作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写到这么一个句子: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跟着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子女并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或者,因此造就了许多90后属于由爷爷奶奶等长辈隔代抚养的局面,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当今的时代,大多数老人能够照顾到孙子孙女的生活,却往往照顾不到他们的心理。很多90后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便会排斥爷爷奶奶的思想观念,而老人们一般都很固执,而且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往90后一辈的思想观念转化,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例如说,90后们渴望自主独立,而老人们的过分疼爱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阻碍因素,这便不利于90后的独立自强。再比如,90们到十多岁的年龄基本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年龄,许多青少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需要倾诉(特别是女孩子),而你基本不用指望老人们能明白这些,于是许多的90后都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90后的成长危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奢侈消费品的中坚力量,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大量的新颖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90后越来越会攀比,越来越会享乐了。

在90后的思想里,节俭、朴素等词已经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高调、突出、个性与享受。90后的做事情的追求不再是“有意义,”而是“有意思。”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娱乐产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90后 的生活中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目前主要作为学生的90后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八卦、网游、高端科技游戏品已经在90后的心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问题随之而入,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件足以给我们警示——290后的城乡差异

在我国,农民作为一个主要的、却是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广泛关注到90后的火星文、挖洞的牛仔裤的同时,更应关注到那些作为农民子女的90后。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当我们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高声阔谈MP3、街舞的时候,往往看不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的身影。相比之下,作为农民后代的90后没有生长在城市的90后那么多的资本,城市90后可以每周去KFC大吃一顿,城市90后可以一边听着MP3一边打手机,而这些——农村的90后却缺少这一资本。许多的物质条件都限制着他们。可这并非代表他们不想吃KFC,不想听MP3,而只是条件的不允许。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以来,城乡间的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从某些方面来说, 90后成为了直接受到影响的一代。来自城市的90 后从小霸王到掌上游戏机,从复读机到MP3,从Windows98到Windows Vista,全部都玩了个遍。而同样作为90后,来自农村的90后目前却仍然停留在掌上游戏机阶段。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更是心理上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差异。

这些所有的差异无一不给农村的90后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造就了他们那颗极为敏感的心,也使得他们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更为强烈,于是高考成了一块香喷喷的烤肉。

这一心理震撼与巨大的落差的直接作用是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的考试奇才,90后的思想不再是“考大学,报祖国”那么单纯,个人的要求成为读书考试的主要因素。

再一方面,农村的90后极其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让作为同学的来自城市的90后与他们交流起来变得不再仅仅是纯粹意思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如果你是来自于城市的90后,那么当你在于来自农村的90后谈话的时候必须极为小心, 你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或许你并不在意他们户口上“农业”两个字,可他们在意。当你跟他们谈论起街舞或KFC的时候,如果他们一言不发,那么你就该小心了,也许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故意炫耀。这时候,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农村的90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Windows Vista和掌上游戏机的差距造就了一个马加爵,我们不希望再造就第二个。

90后的家庭

90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于是90后的家庭大多形成了父母加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局面,然而最近新闻上频频提到的留守儿童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可爱的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老师们布置写关于亲人的作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写到这么一个句子: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跟着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子女并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或者,因此造就了许多90后属于由爷爷奶奶等长辈隔代抚养的局面,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当今的时代,大多数老人能够照顾到孙子孙女的生活,却往往照顾不到他们的心理。很多90后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便会排斥爷爷奶奶的思想观念,而老人们一般都很固执,而且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往90后一辈的思想观念转化,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例如说,90后们渴望自主独立,而老人们的过分疼爱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阻碍因素,这便不利于90后的独立自强。再比如,90们到十多岁的年龄基本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年龄,许多青少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需要倾诉(特别是女孩子),而你基本不用指望老人们能明白这些,于是许多的90后都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90后的成长危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奢侈消费品的中坚力量,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大量的新颖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90后越来越会攀比,越来越会享乐了。

在90后的思想里,节俭、朴素等词已经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高调、突出、个性与享受。90后的做事情的追求不再是“有意义,”而是“有意思。”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娱乐产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90后 的生活中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目前主要作为学生的90后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八卦、网游、高端科技游戏品已经在90后的心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问题随之而入,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件足以给我们警示——290后的城乡差异

在我国,农民作为一个主要的、却是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广泛关注到90后的火星文、挖洞的牛仔裤的同时,更应关注到那些作为农民子女的90后。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当我们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高声阔谈MP3、街舞的时候,往往看不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的身影。相比之下,作为农民后代的90后没有生长在城市的90后那么多的资本,城市90后可以每周去KFC大吃一顿,城市90后可以一边听着MP3一边打手机,而这些——农村的90后却缺少这一资本。许多的物质条件都限制着他们。可这并非代表他们不想吃KFC,不想听MP3,而只是条件的不允许。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以来,城乡间的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从某些方面来说, 90后成为了直接受到影响的一代。来自城市的90 后从小霸王到掌上游戏机,从复读机到MP3,从Windows98到Windows Vista,全部都玩了个遍。而同样作为90后,来自农村的90后目前却仍然停留在掌上游戏机阶段。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更是心理上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差异。

这些所有的差异无一不给农村的90后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造就了他们那颗极为敏感的心,也使得他们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更为强烈,于是高考成了一块香喷喷的烤肉。

这一心理震撼与巨大的落差的直接作用是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的考试奇才,90后的思想不再是“考大学,报祖国”那么单纯,个人的要求成为读书考试的主要因素。

再一方面,农村的90后极其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让作为同学的来自城市的90后与他们交流起来变得不再仅仅是纯粹意思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如果你是来自于城市的90后,那么当你在于来自农村的90后谈话的时候必须极为小心, 你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或许你并不在意他们户口上“农业”两个字,可他们在意。当你跟他们谈论起街舞或KFC的时候,如果他们一言不发,那么你就该小心了,也许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故意炫耀。这时候,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农村的90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Windows Vista和掌上游戏机的差距造就了一个马加爵,我们不希望再造就第二个。

90后的家庭

90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于是90后的家庭大多形成了父母加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局面,然而最近新闻上频频提到的留守儿童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可爱的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老师们布置写关于亲人的作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写到这么一个句子: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跟着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子女并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或者,因此造就了许多90后属于由爷爷奶奶等长辈隔代抚养的局面,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当今的时代,大多数老人能够照顾到孙子孙女的生活,却往往照顾不到他们的心理。很多90后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便会排斥爷爷奶奶的思想观念,而老人们一般都很固执,而且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往90后一辈的思想观念转化,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例如说,90后们渴望自主独立,而老人们的过分疼爱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阻碍因素,这便不利于90后的独立自强。再比如,90们到十多岁的年龄基本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年龄,许多青少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需要倾诉(特别是女孩子),而你基本不用指望老人们能明白这些,于是许多的90后都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90后的成长危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奢侈消费品的中坚力量,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大量的新颖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90后越来越会攀比,越来越会享乐了。

在90后的思想里,节俭、朴素等词已经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高调、突出、个性与享受。90后的做事情的追求不再是“有意义,”而是“有意思。”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娱乐产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90后 的生活中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目前主要作为学生的90后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八卦、网游、高端科技游戏品已经在90后的心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问题随之而入,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件足以给我们警示——290后的城乡差异

在我国,农民作为一个主要的、却是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广泛关注到90后的火星文、挖洞的牛仔裤的同时,更应关注到那些作为农民子女的90后。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当我们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高声阔谈MP3、街舞的时候,往往看不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的身影。相比之下,作为农民后代的90后没有生长在城市的90后那么多的资本,城市90后可以每周去KFC大吃一顿,城市90后可以一边听着MP3一边打手机,而这些——农村的90后却缺少这一资本。许多的物质条件都限制着他们。可这并非代表他们不想吃KFC,不想听MP3,而只是条件的不允许。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以来,城乡间的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从某些方面来说, 90后成为了直接受到影响的一代。来自城市的90 后从小霸王到掌上游戏机,从复读机到MP3,从Windows98到Windows Vista,全部都玩了个遍。而同样作为90后,来自农村的90后目前却仍然停留在掌上游戏机阶段。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更是心理上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差异。

这些所有的差异无一不给农村的90后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造就了他们那颗极为敏感的心,也使得他们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更为强烈,于是高考成了一块香喷喷的烤肉。

这一心理震撼与巨大的落差的直接作用是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的考试奇才,90后的思想不再是“考大学,报祖国”那么单纯,个人的要求成为读书考试的主要因素。

再一方面,农村的90后极其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让作为同学的来自城市的90后与他们交流起来变得不再仅仅是纯粹意思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如果你是来自于城市的90后,那么当你在于来自农村的90后谈话的时候必须极为小心, 你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或许你并不在意他们户口上“农业”两个字,可他们在意。当你跟他们谈论起街舞或KFC的时候,如果他们一言不发,那么你就该小心了,也许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故意炫耀。这时候,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农村的90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Windows Vista和掌上游戏机的差距造就了一个马加爵,我们不希望再造就第二个。

90后的家庭

90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于是90后的家庭大多形成了父母加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局面,然而最近新闻上频频提到的留守儿童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可爱的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老师们布置写关于亲人的作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写到这么一个句子: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跟着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子女并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或者,因此造就了许多90后属于由爷爷奶奶等长辈隔代抚养的局面,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当今的时代,大多数老人能够照顾到孙子孙女的生活,却往往照顾不到他们的心理。很多90后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便会排斥爷爷奶奶的思想观念,而老人们一般都很固执,而且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往90后一辈的思想观念转化,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例如说,90后们渴望自主独立,而老人们的过分疼爱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阻碍因素,这便不利于90后的独立自强。再比如,90们到十多岁的年龄基本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年龄,许多青少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需要倾诉(特别是女孩子),而你基本不用指望老人们能明白这些,于是许多的90后都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90后的成长危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奢侈消费品的中坚力量,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大量的新颖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90后越来越会攀比,越来越会享乐了。

在90后的思想里,节俭、朴素等词已经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高调、突出、个性与享受。90后的做事情的追求不再是“有意义,”而是“有意思。”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娱乐产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90后 的生活中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目前主要作为学生的90后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八卦、网游、高端科技游戏品已经在90后的心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问题随之而入,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件足以给我们警示——290后的城乡差异

在我国,农民作为一个主要的、却是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广泛关注到90后的火星文、挖洞的牛仔裤的同时,更应关注到那些作为农民子女的90后。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当我们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高声阔谈MP3、街舞的时候,往往看不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的身影。相比之下,作为农民后代的90后没有生长在城市的90后那么多的资本,城市90后可以每周去KFC大吃一顿,城市90后可以一边听着MP3一边打手机,而这些——农村的90后却缺少这一资本。许多的物质条件都限制着他们。可这并非代表他们不想吃KFC,不想听MP3,而只是条件的不允许。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以来,城乡间的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从某些方面来说, 90后成为了直接受到影响的一代。来自城市的90 后从小霸王到掌上游戏机,从复读机到MP3,从Windows98到Windows Vista,全部都玩了个遍。而同样作为90后,来自农村的90后目前却仍然停留在掌上游戏机阶段。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更是心理上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差异。

这些所有的差异无一不给农村的90后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造就了他们那颗极为敏感的心,也使得他们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更为强烈,于是高考成了一块香喷喷的烤肉。

这一心理震撼与巨大的落差的直接作用是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的考试奇才,90后的思想不再是“考大学,报祖国”那么单纯,个人的要求成为读书考试的主要因素。

再一方面,农村的90后极其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让作为同学的来自城市的90后与他们交流起来变得不再仅仅是纯粹意思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如果你是来自于城市的90后,那么当你在于来自农村的90后谈话的时候必须极为小心, 你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或许你并不在意他们户口上“农业”两个字,可他们在意。当你跟他们谈论起街舞或KFC的时候,如果他们一言不发,那么你就该小心了,也许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故意炫耀。这时候,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农村的90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Windows Vista和掌上游戏机的差距造就了一个马加爵,我们不希望再造就第二个。

90后的家庭

90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于是90后的家庭大多形成了父母加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局面,然而最近新闻上频频提到的留守儿童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可爱的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老师们布置写关于亲人的作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写到这么一个句子: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跟着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子女并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或者,因此造就了许多90后属于由爷爷奶奶等长辈隔代抚养的局面,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当今的时代,大多数老人能够照顾到孙子孙女的生活,却往往照顾不到他们的心理。很多90后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便会排斥爷爷奶奶的思想观念,而老人们一般都很固执,而且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往90后一辈的思想观念转化,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例如说,90后们渴望自主独立,而老人们的过分疼爱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阻碍因素,这便不利于90后的独立自强。再比如,90们到十多岁的年龄基本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年龄,许多青少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需要倾诉(特别是女孩子),而你基本不用指望老人们能明白这些,于是许多的90后都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90后的成长危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奢侈消费品的中坚力量,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大量的新颖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90后越来越会攀比,越来越会享乐了。

在90后的思想里,节俭、朴素等词已经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高调、突出、个性与享受。90后的做事情的追求不再是“有意义,”而是“有意思。”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娱乐产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90后 的生活中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目前主要作为学生的90后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八卦、网游、高端科技游戏品已经在90后的心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问题随之而入,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件足以给我们警示——290后的城乡差异

在我国,农民作为一个主要的、却是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广泛关注到90后的火星文、挖洞的牛仔裤的同时,更应关注到那些作为农民子女的90后。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当我们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高声阔谈MP3、街舞的时候,往往看不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的身影。相比之下,作为农民后代的90后没有生长在城市的90后那么多的资本,城市90后可以每周去KFC大吃一顿,城市90后可以一边听着MP3一边打手机,而这些——农村的90后却缺少这一资本。许多的物质条件都限制着他们。可这并非代表他们不想吃KFC,不想听MP3,而只是条件的不允许。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以来,城乡间的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从某些方面来说, 90后成为了直接受到影响的一代。来自城市的90 后从小霸王到掌上游戏机,从复读机到MP3,从Windows98到Windows Vista,全部都玩了个遍。而同样作为90后,来自农村的90后目前却仍然停留在掌上游戏机阶段。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更是心理上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差异。

这些所有的差异无一不给农村的90后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造就了他们那颗极为敏感的心,也使得他们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更为强烈,于是高考成了一块香喷喷的烤肉。

这一心理震撼与巨大的落差的直接作用是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的考试奇才,90后的思想不再是“考大学,报祖国”那么单纯,个人的要求成为读书考试的主要因素。

再一方面,农村的90后极其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让作为同学的来自城市的90后与他们交流起来变得不再仅仅是纯粹意思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如果你是来自于城市的90后,那么当你在于来自农村的90后谈话的时候必须极为小心, 你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或许你并不在意他们户口上“农业”两个字,可他们在意。当你跟他们谈论起街舞或KFC的时候,如果他们一言不发,那么你就该小心了,也许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故意炫耀。这时候,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农村的90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Windows Vista和掌上游戏机的差距造就了一个马加爵,我们不希望再造就第二个。

90后的家庭

90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于是90后的家庭大多形成了父母加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局面,然而最近新闻上频频提到的留守儿童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可爱的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老师们布置写关于亲人的作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写到这么一个句子: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跟着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子女并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或者,因此造就了许多90后属于由爷爷奶奶等长辈隔代抚养的局面,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当今的时代,大多数老人能够照顾到孙子孙女的生活,却往往照顾不到他们的心理。很多90后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便会排斥爷爷奶奶的思想观念,而老人们一般都很固执,而且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往90后一辈的思想观念转化,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例如说,90后们渴望自主独立,而老人们的过分疼爱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阻碍因素,这便不利于90后的独立自强。再比如,90们到十多岁的年龄基本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年龄,许多青少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需要倾诉(特别是女孩子),而你基本不用指望老人们能明白这些,于是许多的90后都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90后的成长危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奢侈消费品的中坚力量,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大量的新颖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90后越来越会攀比,越来越会享乐了。

在90后的思想里,节俭、朴素等词已经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高调、突出、个性与享受。90后的做事情的追求不再是“有意义,”而是“有意思。”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娱乐产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90后 的生活中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目前主要作为学生的90后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八卦、网游、高端科技游戏品已经在90后的心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问题随之而入,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件足以给我们警示——290后的城乡差异

在我国,农民作为一个主要的、却是弱势的群体,在社会广泛关注到90后的火星文、挖洞的牛仔裤的同时,更应关注到那些作为农民子女的90后。

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来自农村,当我们一些来自城市的同学高声阔谈MP3、街舞的时候,往往看不到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的身影。相比之下,作为农民后代的90后没有生长在城市的90后那么多的资本,城市90后可以每周去KFC大吃一顿,城市90后可以一边听着MP3一边打手机,而这些——农村的90后却缺少这一资本。许多的物质条件都限制着他们。可这并非代表他们不想吃KFC,不想听MP3,而只是条件的不允许。

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以来,城乡间的差距却仍在不断扩大,从某些方面来说, 90后成为了直接受到影响的一代。来自城市的90 后从小霸王到掌上游戏机,从复读机到MP3,从Windows98到Windows Vista,全部都玩了个遍。而同样作为90后,来自农村的90后目前却仍然停留在掌上游戏机阶段。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更是心理上掌上游戏机与Windows Vista的差异。

这些所有的差异无一不给农村的90后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造就了他们那颗极为敏感的心,也使得他们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更为强烈,于是高考成了一块香喷喷的烤肉。

这一心理震撼与巨大的落差的直接作用是为中国造就了许多的考试奇才,90后的思想不再是“考大学,报祖国”那么单纯,个人的要求成为读书考试的主要因素。

再一方面,农村的90后极其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让作为同学的来自城市的90后与他们交流起来变得不再仅仅是纯粹意思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如果你是来自于城市的90后,那么当你在于来自农村的90后谈话的时候必须极为小心, 你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或许你并不在意他们户口上“农业”两个字,可他们在意。当你跟他们谈论起街舞或KFC的时候,如果他们一言不发,那么你就该小心了,也许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故意炫耀。这时候,你最好换一个话题。

农村的90后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Windows Vista和掌上游戏机的差距造就了一个马加爵,我们不希望再造就第二个。

90后的家庭

90后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于是90后的家庭大多形成了父母加子女的三口之家的局面,然而最近新闻上频频提到的留守儿童方面的问题,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可爱的老师们注意到了没有,当老师们布置写关于亲人的作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写到这么一个句子: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是跟着我的爷爷(奶奶)长大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务工或经商,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子女并不能跟随父母一起迁移到城市或者,因此造就了许多90后属于由爷爷奶奶等长辈隔代抚养的局面,这时候,家庭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教育不可能跟得上当今的时代,大多数老人能够照顾到孙子孙女的生活,却往往照顾不到他们的心理。很多90后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便会排斥爷爷奶奶的思想观念,而老人们一般都很固执,而且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也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往90后一辈的思想观念转化,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例如说,90后们渴望自主独立,而老人们的过分疼爱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阻碍因素,这便不利于90后的独立自强。再比如,90们到十多岁的年龄基本都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年龄,许多青少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心里话需要倾诉(特别是女孩子),而你基本不用指望老人们能明白这些,于是许多的90后都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90后的成长危机

90后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奢侈消费品的中坚力量,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大量的新颖的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可以说,90后越来越会攀比,越来越会享乐了。

在90后的思想里,节俭、朴素等词已经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高调、突出、个性与享受。90后的做事情的追求不再是“有意义,”而是“有意思。”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娱乐产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90后 的生活中娱乐几乎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无疑已经严重影响到目前主要作为学生的90后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八卦、网游、高端科技游戏品已经在90后的心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于是问题随之而入,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件足以给我们警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