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凤凰或武陵山旁,你总能看到那一座座倚着山,傍着水的木头小楼。这就是独具湘西魅力的土家族吊脚楼。

吊角楼的一般居住者土家族人,他们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说起吊角楼,它不但是土家族赖以生存的住房,也是鄂西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有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随着经济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吊角楼成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普遍建筑,就其结构而言,各地区的吊角楼大同小异,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角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所以称吊角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底断常雕绣球,金爪等各种形体,窗棂刻有双凤朝阳,喜鹊嗓梅,狮子滚球以及牡丹、茶花、菊花等各种花草,古朴雅秀,既美观又实用,很有民族住房的特色。看过吊角楼,到过苗乡土寨的外地人说:“苗香美”,、“土乡美”,美就美在这吊角楼。

傍晚时分,清澈的沱江水从城中穿流而过,青如罗带,宛如恬静的淑女。这时,吊脚楼里亮起了点点温暖的橘黄色灯光,吊角楼的根根木柱撑起一栋栋小巧玲珑的房子,也撑起了一个个甜蜜温暖的家庭。。。。。。

美丽湘西:外婆家的吊脚楼

我外婆家住在湘西西北的一个土家小山村,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满目葱翠;在幽静的山林中,隐隐约约地呈现出十几户人家,他们世世代代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 外婆家的房子是一栋吊脚楼,由片片青瓦盖成的坡屋顶,大块大块的青石板壤成的地面,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精致的玩具木盒,点缀在绿色的丛林中。在吊脚楼的中间,有一间大房子是堂屋,这里是外婆一家世世代代祭祖的地方。靠近堂屋第一间是火房,房子中间是由四块大条石围成的方形火坑。这里是外婆一家烤薰腊肉的地方,也是妈妈儿时听外婆唱摇篮曲的地方

美丽的土家风情园

 

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婆婆、奶奶、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堂哥杨浩哥哥一起来到了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刚一走进门,就看到了一座高大的柱子,这就是擎天柱。据资料上介绍,擎天柱高12米,直径1.2米,是土家族古老的图腾柱,上面用鲁班文刻写着“汇集武陵精粹,传承土寨风情”。参观了图腾柱和回廊之后,我们又到了土家吊脚楼。这座楼没有一颗铁钉,全部是用木头建造的,楼高48米,有9堂12层,所以叫九重天塔。楼里面摆放着土家人的生活用具、劳动工具和兵器等,最高的一层叫九重天堂。我从上面望下往,啊,下面的房子就像小人国的玩具城堡。妈妈告诉我,九重天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木制塔楼,还获得了吉尼斯纪录哩!

因为是国庆期间,所以游人很多。在摆手堂前,游客们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土家族歌舞表演,特别是口技大师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连连叫好,掌声不断。土家风情园里还有土家山寨和民风民俗展示、土家风味小吃等等,整个园区占地面积80多亩,既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又有神奇的人工建筑,还有文化知识和艺术,真是丰富多彩!

我们土家族真是聪明又勤劳。

奇绝天下——张家界

在暑假期间,我到张家界一游,张家界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令我大开眼界。

张家界的山是奇绝的。3103座山峰千变万化,各不相同,尽情地展示着武陵峰的风采。从张家公园金鞭岩到天子山御笔峰,从黄石寨到神堂湾峡谷,一座座山峰就像一件件优秀的作品,而张家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雕塑园,展示着这些震撼人心的作品。

张家界的水是清纯的。金鞭溪的水清澈见底,小鱼在溪水中欢乐嬉戏。洁白如练的鸳鸯瀑、“人间瑶池”宝峰湖和逶迤多姿的索溪河,无不展示着张家界的柔情。

张家界的百龙天梯、天下第一桥和索道更是奇妙。百龙天梯共有300多层,坐在里面以每秒22层的速度下降,却感觉不到任何压力,还可以清晰地观赏乾坤柱。天下第一桥乃是山与山之间自然形成的一座大桥,并没有任何人工的成分。坐在索道的缆车上观赏,所有的风景一览无余,感觉十分美妙。

张家界的文化是多彩的。土家吊脚楼,茅古斯、花灯、哭嫁、赶尸都是土家的民俗风情。哭嫁就是土家族的代表民俗,听讲解员说,土家阿妹在出嫁前一定要哭,少则四、五天,多则一两个月。土家人来判断阿妹是否贤惠,不是看她多能干,而是看她会不会哭。

这就是张家界,一个奇绝无比魅力无穷的张家界。

土家吊脚楼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这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们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人们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的老人想到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后来就发展成现在的吊脚楼。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到,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

木栏。 土家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土家族爱群居,住吊脚楼。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实验小学 六一班 宋昭南

土家族民族文化

土家族民族文化

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六(6)班 周贤悦

恩施拥有许多绚丽多彩的土家民族文化,如摆手舞、土家民歌、吊脚楼、风雨桥、西兰卡普等。这里略述一二。

摆手舞

土家族民间舞蹈摆手舞已经普及了,我们恩施许多学校的学生都会跳摆手舞,。我们学校在早操和课间操都会跳。摆手舞有许多动作:摆手、撒种、插秧、收割、挑谷、纺纱、织布、小拜年和推磨等,其中做的最多的还是摆手这一个动作。摆手是第一个动作,也是最后一个动作。摆手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蹲下、站立后双手向前敞开,收回时双脚一起蹲下,再站起时,敞开的手收回,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还是有些难的。

吊脚楼

恩施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有极具土家族文化内涵的土家吊脚楼。吊脚楼中有三间正屋,中间一大间叫“堂屋”,左右两边叫“桡间”,用来做卧室、火坑或厨房。正屋两端有厢房,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上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都在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的上面住人,下面喂牲畜,堆放杂物。吊脚楼有很多形式: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吊脚楼一般都有走廊,它们的走廊图案大多以“万字格”、“寿字框”来寓意吉祥之意。

恩施土家族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为外地人观赏。如果有机会,大家都可以来玩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