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位于阿坝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由四座边绵不断的山峰组成,最高峰6250米,这四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四位少女,依次屹立在长坪沟和海子沟两道银河之上。周围还有20多座被冰雪覆盖着的四五千米的雪峰。其山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花遍野、溪流清彻;山腰冰川环绕;山顶地势险峻,白雪皑皑,森林茂盛,有以高山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的原始森林,有红杉、红豆杉、连香树等四川特有的珍贵树种,还有高山草甸、名贵中药材、各种兽类和鸟类。也是户外爱好者穿越的一条经典路线。

10月1日早上,我们一行25人,浩浩荡荡从绵阳出发,经成都、都江堰、汶川、理县来到毕棚沟。沿路景色十分优美,还有几座碉楼,无奈至毕棚沟时天色已晚,加上细雨绵绵,将美景与人隔绝,无法享受这大自然的魅力。

晚6时左右,大队人马抵达毕棚沟口,狠狠地砍了门票的价格,大摇大摆冲进去。山陡路滑我们只好收起一时的壮气,小心翼翼往前蠕动。终于在7点时到了接待站。所有人都晃了一天,胃里早空了,狼吞虎咽的猛吃起来,平时的绅士淑女全都成了野人。抢光了饭,大家都摸摸肚皮到接待站睡觉了。

是夜十分平静。

次日晨5点左右,一些不睡觉的神仙开演唱会了,闹啊跳啊,让不想去看演唱会的人非得听他们美丽的歌声。打个哈欠,极不情愿起床了。接着是顿温柔的早餐(自己带的食物没人抢)。今天可是所有旅程之中最困难最危险的穿越了。接着我们冒着细细的小雨沿着一条短短的石板路前进。路旁的树木葱葱茏茏,苍翠欲滴,美不胜收。走了许时,一条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滔滔不绝。水花四溅,沁人心脾。大约过了1小时,我们还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时, 遇到了独木桥,众人纷纷张开双臂,小心翼翼走过。一位队员走到桥正中,忽重心不平衡严重倾斜,“嘭”一声掉入河中,跌了个彻骨凉。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最为困难的爬山之路。刚开始路还比较好走,坡不甚陡,路不甚滑。大家心情也自然比较好,一路上欢歌笑语,没有丝毫累意。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垭口的山脚。一望,靠!光被他的陡就吓得本文来自学生作文网http://www.youxianggang.cn屁滚尿流。刚才的气势汹汹全都烟飞云散。不过大家就是想来征服这垭口的,还是鼓足了劲,往上爬。近两小时,我们爬到了第一平台(海拔3900多米)。往下望望,妈呀,我怎么爬上来的啊,山这么陡!真是有些不信。山上乱石林立,怪石嶙峋,且坡度有六七十度,海拔又高,我们不得不手脚并用,紧贴着山走,爬上十几米还得停下来喘喘气。这时所有人都明显感到体力有些不支了,少少补充了些干粮,又朝山上进发,艰难地往上爬。在“背夫”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登上了第二个平台。我们在第二平台休息了片刻,补充了干粮,再放松了下自己紧张的肌肉,留了影,做好了冲顶的准备。忽然,云、雾从沟中腾上山来,将四面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不过几分钟光景,狂风又将云、雾吹散了。天出奇得蓝,太阳趁机从厚厚的云层之中钻了出来,火辣辣的。刚才像是深冬,现在又成盛夏,出发时又下了“春雨”,放眼望望四周,所有的树木一片红黄。真是一天就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啊!

四姑娘山游记

星期四,我和爸爸经过一天的长途颠簸终于到达了卧龙宾馆。已经是深夜了,我望着星空,这里的天离我们真近啊,我还看见了猎户座等星座呢!

星期五,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双桥沟。我看到了四个“美丽的姑娘”和她们的外婆――“拉猕”。“四个姑娘”分以她们的高矮依次而得名。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水是那么的清,还有奇形怪状的枯树滩和遍地的牛羊。这些都是城市里没有的。由于环境较艰苦,旅行社发钱吃露餐,我的午餐是羊肉串和烤土豆,这让我感到新鲜,于是吃了一肚子的土豆。

星期六,我们去骑马。骑马前,我先走了一段栈道、坐了一段观光车。开始骑马了,我在途中看到了许多杉树。杉树还被列入了我的心中最美的树呢!因为它又高又大。哦,我忘了这里是长坪沟,它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高高的树……四姑娘山的天气说变就变,温差很大。我们也体会到了”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感受。

星期天,今天就要结束旅行了。因为内急,我在海拔4500多米的巴郎山上冒着寒风留下了纪念,虽然不太文明,条件如此我也只好做一次原始人了。途中,车在山路上盘旋,我产生了高原反应,头晕、呕吐……回来的路上沿路堵车,游都江堰的计划也泡汤了!这一路真辛苦,半夜时分,我们终于平安的回到了家。

福州づ游记㈢

福州づ游记㈢

今天我们要去厦门.

我早上本来还在床上梦游的时候,哥哥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了.我激动地使出我苦练多年的“灵波微步“.从床上直奔卫生间,在333秒的时间内,洗簌完毕.

10:10:10,我和爸爸和哥哥和姐姐和姐夫和'''''',坐上了车.

若干小时后''''''

哇!厦门到了!

我又一次使用“灵波微步“,冲下车.

不坐车的感觉真好,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了.真是爽爽爽爽爽爽爽爽~~~~~~~~~!!!

遥望远处的山,感觉真好!

吃过午饭后,我们要坐船去鼓浪屿.

船开动了.

大家租了几个望远镜,准备观看那一边的小金门.我也拿了一个望远镜来看.

船开到小金门的时候,伯伯和爸爸都叫我快看.我用望远镜朝远处看去,果真看到有一片陆地,只是看的不太清楚.我想:反正看到了,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时候,船开到一处海域,只见一个山头上屹立着一个高大的石头将军雕像.伯伯说:"这就是古代曾经收复过台湾的将军郑成功的雕像,据说在几十年前,他的雕像曾正对过小金门,若是这时候出兵收复台湾,必定能成功."

我早就听呆了,难道是真的.不会吧??

在我正在想这件事的时候,鼓浪屿到了.

我们下了船,我和哥哥看见远处有买帽子的,就去买了两个.这种帽子叫做椰子帽,可以只有伸缩.我戴上帽子,问哥哥:"怎么样?不错吧!"

"不错是不错,像归国华侨."

"哈哈哈!!"

鼓浪屿上有一个皓月园,里面就是郑成功石雕,我们进入园内.据说,里面的郑成功石雕是全国最大的石雕.里面的青铜刻壁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刻壁.我们登上皓月园的最高峰,老远就看见将军郑成功威武的姿态.我们一路向上,近看石雕,的确很大.我的两只脚还没有他一只脚大呢.朝石雕面对的方向望去,是一派辽阔的海域,十分美丽.

我们看完了雕像,来到海边.我还从来没看过海呢.我脱了鞋袜,往海边走.哥哥也跟着我.

海水一下子来到我的脚下,凉凉的.真爽!

我们用泥沙在海边做了一个都江堰,看起来真不错.怎么样,佩服吧!

我们玩好之后,又去了胡里山炮台.里面有文字石,古代兵器.还有以前收复台湾用的炮台.反正多不胜数.我还坐在炮台上照了一张照片呢!背景当然是海喽!在这里我就不多说啦.(奶油老师说过要主次分明的嘛.)

今天吃过晚饭后,我们就坐车回去了.时间的的确确有一些匆忙.不过还是不错啦

晚上睡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不过想起今天那么开心,就是觉得爽!

读《文化苦旅》后感

最开始并不想选这样一本封面朴素、内容厚重的硬石头来啃,却无意中读开篇的写敦煌的《道士塔》,细细咀嚼竟被作者平淡有味的语言描绘的文化世界迷住了。便悉心地一篇篇读了过去,终于带着沉重的心情合上了最后一页。 这本书可以称为一部游记,记述了了作者在国内国外各地旅行时的所见所闻,令人不禁惊叹。原来他去过那麽多地方,从赫赫有名的敦煌、都江堰、三峡、庐山、西湖,到未被人所知的青云谱、天柱山、天一阁、狼山、九公墓,乃至新加坡一处安静的坟地。每一个地方的湖光山色尽收他的笔下,娓娓道来,一幅幅或壮美或秀丽或堂皇或颓废的画面便铺展在书页间,镌刻在脑海里。 而这本书又不能单单称之为游记。若只为记录好山好水或游玩的的经历,又何必冠上一个“文化苦旅”的深沉雅号?游敦煌,比欣赏壁画更要紧的是感悟其广博的文化历史内含,同时为一卷卷经文的流失而扼腕叹息;访庐山,更是平坦的石板路他不爱走,名扬千里的庐山瀑布他匆匆走过,却劳神地翻过多少座大山,竭尽全力到尚未开发的“三叠泉”去大发“当代的便利途径阻断了跨时空的精神沟通”的慨叹;在西湖边踱步,他无心流连美景,却在潋滟中垂青于两道长堤,一位隐士和一人一妖两个美人。在浓艳的美妆背后,作者挖掘的是消逝走远的庐山文人和盛大却疏离的西湖文化。而在他笔下重现的众多渴望天柱山脚下终老的知名文人的足迹与上海的天一藏书阁经历的风风雨雨,更让中华历史的厚重感突现出来,同时也为文化未来的走向与发展深深忧虑,压在心头。 这本书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中华灿烂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极深的造诣,后面几篇写在新加坡的几位年迈的华人对祖国的思恋则犹为动人。 读完这本书,我却忍不住愧疚。庐山、苏州我也曾去过,但除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偶尔赞叹一下祖国的青山绿水,别的什么也没有思考。若先读了这本书,再去这两个地方,所得的感悟定会不少吧,将不只是吸了满肺清新的山水气息。于是就有了按书上的指引去拜访那些涤荡着丰富的文化、沉淀着厚重的历史的地方的想法。 也许就像作者说的: “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 而这本书便带着我一路品咂着文化,一站一站地徜徉在各个文化宝库之间。说真的,能静心读完这样一本书连我自己都有些惊奇,不过读后的收获真是说不完啊。

都江堰游记

这个暑假,我去了四川的许多地方,有记载历史的武侯祠,有幽静的的青城山,有诗圣的杜甫草堂,还有二王庙、青羊宫等,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都江堰。

那天一大清早,我们一行人上了旅行社的车,来到都江堰大门口,这时天才刚刚全亮,导游便带着我们走了进去。

走了几十米只见有一个喷泉。它周围是一个个竹子编的细长的竹篓,里面全是很大的鹅卵石,一旁还有几个用木头做的、绳子固定的像三角架一样的东西,据说当年李冰父子就是用这两个东西把水拦住的。喷泉中间还有四五条又粗又长的木桩横倒在里面。听导游说,古时每年都要清理江底的沙石,李冰就是用这木桩做标记,挖到木桩后就不再向下挖了,直到现在江底下都有那样的木桩。

继续往前,导游带领我们往鱼嘴方向走去,途径堰功道,它的两侧是十二位建造和保护过都江堰的功臣们的铜像。

我们一直从后向前走,不远处就先看见了“宝瓶口”,宝瓶口把一座大山分成了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的水流向内江,另外多余的水分流到了外江,成都市区的用水多半是内江的水。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了,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内江经过了飞沙堰就很干净了。正在我感慨古人的伟大时,不知不觉地来到“鱼嘴”了。因为它的前面像一个扁平的鱼嘴,因此而得名鱼嘴,就是在这个地方把岷江活生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

这次去都江堰,我看到了华夏儿女的聪明才智。他们做了竹篓,将小的石块捆在一起,增加重量,不至于被水冲走,像三角架的东西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还有前面我说的把山一分为二,如果要把山慢慢的挖则需要挖很长的时间,但古人知道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把石头用火烧了,再立刻浇水,使石头在迅速收缩时炸裂开来,变成了小石块,不但方便搬运,而且更加省力,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真佩服李冰父子的毅力、决心和智慧,我们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