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丁香树。

只前一生不是的。

前世,我是一个女孩子。

一个有一些美丽的女孩子。

前世的我,生在江南一个清雅幽静的小镇里。母亲是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子,象所有江南水粉画中画的女孩那样,有一张清纯灵动的面容。我想我是象她的。我出生的那一天,母亲抱着我,微笑着,看我细细的眉眼。父亲在床前用手臂环着我们,面上也满是笑容。他对母亲说你看我们的女儿多么象你,多么美丽。

事实上我也是有些象父亲的。尤其是在我抿了嘴角倔强起来时,刻在唇边的两道细痕便如父亲锁眉时的样子一般无二。这也成为日后我与母亲起了争执时,她痛恨我的一个原因。

前世的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江南小镇淡若无尘,岁月静静地流动。

父亲爱书,家里一面墙满置了书。他还吹得一手好箫。很小的时候,他便常常抱我在膝上,幽幽长长地吹。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一段日子,院子里静静的,风和缓地拂动我细弱的发丝,丁香花细密地开着,花香琐碎,暗暗的弥散着。我仰了头,大大的眼睛黑黑的,望着父亲,望着他的手中的那支竹箫。渐渐的睡意袭来,便慢慢合了眼,睡在他怀里……

然而这样的日子不能够一直继续下去。在我12岁那年,在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刚刚朦朦胧胧体会到这世上有一种美丽的感情叫做爱情的那一个年龄,我的父亲,抛下了我与母亲。

是另一个女人,从我与母亲的身边将父亲带走。

她是母亲唯一的女友。

事实上我并不恨她。

她不如母亲美丽,但她有一张极生动的脸。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不象母亲那样刻骨地仇恨着她,反是,有时竟怨怪为什么她不是我的母亲。(每当心里有了这样的念头时,我便痛恨自己,痛恨自己对母亲不忠。)

她是母亲中学时的同学。母亲生性不爱热闹,所以,她也几乎是母亲唯一的好友。

她也是爱书成痴的人,这使得她来家里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与父亲讲话。而她常来的缘由,也是借书与还书。

我就这样在12岁那一年失去了父亲,且是,永远地失去了他。

母亲不许他再见我。为了母亲这终生不能化解的仇恨,父亲带着那女子,远离了他世代居住的小镇。从此,我再未见过他。

母亲的变化是极明显的。

她毁掉了家中所有父亲的东西,包括那一壁的书。

她越发地孤僻了,每日里除了上班,便是回家来监督我作功课。每每有言语失和,她便骂我象父亲,并将旧事一件一件地提起,直到她倦了,满面流了泪为止。

我只倔强地立在那里,一言不发。母亲最后的一句话几乎永远是不变的:

你,跟你的父亲,一模一样!

是的。很多时候我更象父亲。

父亲遗传给我更多的东西。我从小便爱读书,七岁时,又从父亲学会了吹箫。平日里常常一个人写写涂涂。爱画,喜欢围棋。父亲常说我对文字、色彩、音乐有天生的识别力,他说我有天赋。我想是的,如果父亲能够一直在我身边,我想我是能够充分利用这天赋的。

他走了。

再不回来。

我不再吹箫,不再画画,不再下围棋。甚至,我不能够在母亲在时看任何与功课无关的书——她不愿在我身上见到任何父亲留下的印迹。

我孤僻了。在母亲的教导下我开始怀疑每一个人,不容任何人接近。

母亲痛恨男人,尤其是痛恨才子。她说才子德薄,没有一个好人。我不能不同意她。因为,父亲,毕竟是父亲抛下了她,也抛下了我。对于父亲抛弃了我这个事实,我在这一世里时时不能忘记。

不能。

很多时候我觉得母亲有些象耿更斯《远大前程》中的那个一生披着婚纱的女人,她将所有的时钟停在她的新郎离开她的那一刻,也将生命停在了那一刻。

她也一样象那女人要求她的养女那样要求我,要我痛恨男人,要我出类拔萃,甚至,潜意识里我猜她也一定希望能够借我去报复这世上所有负心的男人。

她一天一天地看着她的女儿长大,看着她的女儿一天比一天美丽。象是看着许多年前未嫁的自己。

她要求我努力读书。于是我用心于功课。我不得不用心于功课。 而我也是愿意用心于功课的——我不能有太多空余的时间去思考那些本该与我少女年龄毫不相干的事情。

并且,我也想早一点离开这个家,离开母亲。

18岁那一年,我如愿以偿。我想母亲也是如愿以偿了,我以一个足以为她带来极大荣耀的成绩考入了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

亦如她所愿,我不读中文系。读经济。

母亲送我上车。

那一刻我忽然间有些失落。从母亲的眼里,我见了同样的东西。

她只有40余岁。然而,6年的时间毁去了她曾是那样娇好的容颜。

她忽然间抱住我,唤我的乳名,说她对不起我。

我,泪如雨下……

北方的景象与江南绝然不同。

江南的绿是温润的,北方的,则横斜披离。

很多时候我会想念江南小镇那一片温软的绿,而梦里,常是父亲在时,小院里那一树树的丁香。

我爱丁香。

夜深时,睡在北方干燥的空气里,我会梦到丁香。依然是父亲,蓝布衫,紫竹箫,幽幽地吹。丁香紫烟淡笼,花枝摇曳。满院的清香,绵绵长长。

而在这样的梦里,我常常惊醒。我会梦到父亲忽然抬了头,微笑着望向迎面而来的一个女子。他向她伸了手去,她也伸了纤细的手迎了上去。那女子的面容模糊不可分辨——她是谁?她是谁?!

我用这问题折磨自己,至惊醒。而后便躺在黑漆漆的夜里安慰自己:那女子,必是母亲;又或许,便是自己。

北方的丁香树,似乎较江南尤为多些。自女生宿舍区至教学区之间,有一处小小的园子,园子里密植了丁香。

那园子紧邻着一栋单身教师住宿的小红楼。

来往于宿舍与教学楼之间,我常不走那条笔直的水泥路,而是曲折地绕入这园中穿行而过,只为这一树树的丁香。

自习课后,天凉挂月,或缺或满,丁香心形的叶子细细地将月影筛了一地。我踏在这碎影里,步履轻盈,而夜凉如水——我以为这便是我的舞台,我的心在这青石板的小径里翩然起舞,而丁香,丁香是我唯一的观众。

我常想丁香是通灵的,只有它,知我少女的心事。

这所学校的女生极少。又也许不仅仅是这个缘故,我常常收到来自男生的各种表白。我想我是美丽的。只这美丽也是冰冷的。

也许是从小便被周围的大人夸赞着,在故乡时便常被男孩子恭维着,大学里的这种情形,并不令我感觉突兀。

仍清楚地记得11岁时,我收到了第一张男孩子的字条,那时不解,只觉着他写得怪怪的很有趣。便拿了去问父亲。父亲满面的笑,告诉我是有人喜欢我,说我已经长大了。他说我再大些,便会有一份这世上最美好的感情,叫作爱情。

然而也同样是父亲,让我知道这感情又是多么危险,多么令人心碎。

母亲关于这方面的教育是直接的,她,言传身教。自父亲离开我之后,有关爱情的教育,均得自于母亲。

我严格地履行母亲的教导,漠视每一份感情。

不仅仅是这样。

过早的创伤令我过早地成熟了。我想我有一份同龄人不曾有的聪明与冷漠,我在心底看轻身边的人。每一份似是感人至深的表白在我面前苍白到可笑,有时我竟会不经意到拿这些情书当了便笺乱涂乱写。

我拒绝。

大一的生活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

这一年里,因母亲不在身边监护,我如饥似渴地钻进图书馆,读我6年来极少能够读到的课外书。我拾拣自识字起便积下的习惯,乱涂些文字。并记日记。

我将全部的心事记在日记里,细细密密。只写诗歌或乱编故事时,朦胧而隐晦。许是为了更加趋于隐晦,我爱上了古诗词。

大学的课余生活是丰富的。它给每一个人的每一份才华提供了足以宣泄的空间。

我常去的,是学校的网站。

最初去那里是看一些论坛。常去“诗词比兴”论坛,那是一个古诗词原创地。再有便是“舞文弄墨”。

这两个论坛的斑竹是同一个人,他用的是真实的名字。

我喜欢他的文字,读他的每一个贴子。

他的资料登记得十分完备:男,31岁,未婚,硕士学历,本校中文系讲师,校网站主编……

这样的资历使我能够很容易便问到他。

大二开学之初,一次上课的途中,同宿舍的女孩将一个迎面走来的人指给我看。

是他。

那匆匆而过的短促的对视令我眩惑,这不并缘于他的颀长与英气,而是,是神情。那神情,在一瞬间使我想到了父亲。

他的神情。

父亲的神情。

他的出现令我记忆中已渐渐淡去的父亲的身影重又鲜活起来。夜深时,我会睁大了眼睛将他与父亲暗暗比较。父亲是宽厚,他是宽和;父亲是儒雅,他是幽雅;父亲是淡泊,他是旷达……

我不能够准确说清他给我的感觉(更准确些讲,是他的文字给我的感觉),但自此之后,我将自己的名字略略化了一下,在校网站上做了注册。

第一份跟贴是在他的一首七律之后,我和了一首。他的反映十分迅速,很快便见了回复。这回复极聪明,先是赞我诗写得好,接着便委婉地为我指出“微暇”,指暇时不忘涂了个笑容上去,以示无心。

我笑了。

许是很久不与聪明人接触的缘故,这一份回复将我向他拉近了些。而我们之间,我也似乎并不曾觉出隔了12岁的差别。

自此我开始在他的论坛上贴诗,他则每首必评。他常指我言语隐晦,却又总是比别人的跟贴多出许多理解。我不大回贴,他反是常代我作答,代我与人争竞。我只于僻处看着,看他的每一首诗,每一份评点。

渐渐的我有一些怕,有一些担心。我是有一点点喜欢他了么?我问自己,然后摇头。是的,我不会喜欢任何人,更何况是个“才子”。

他确是才子。

他文风多变,无论哪一种体裁,均是擅长。尤其近体诗,填得最是好。有时我会不自觉地模仿他的笔力,及至发现了,忙乱乱地涂了重填。

在“诗词比兴”,除了贴诗及必不可免的几次回复外,我不曾留下任何不必要的字迹。

忽然有一天,通过论坛,我收到了一份来自他的短消息:

知道这里有个聊天室么?从未见你来过。今晚能来么?想同你讲一讲你今天贴上的这首诗。

我有些犹疑。

是的。这样久的时间,与他只有诗。在校园,除那一次初见外便再不曾遇到过。我是常常坐在哪里便极少再走动的人,他,据说他不只住在教师宿舍,在学校附近他有一处小巧的四合院,一个人独住。是他祖父留给他的旧宅。

我犹豫着,反复着。

网上有一个安全的距离,我告诉自己。于是,那天晚上很晚时,我去了聊天室。

刚刚进去,还未能习惯快速翻动的屏幕,便见了他悄悄送上的一个笑容。

这笑容,令我宽慰。

此后的日子,便因聊天室不断增长的聊天字数而有了不同。

不会总是诗词。有时他会“不经意”地问我一些个人履历,我只一笑,并不答。他亦不再追问。是我不愿他知道我,又也许是怕他知道(又或者,我怕的根本就是我自己?)。不欲骗他,便只有不答。

也不问他。

便这样散漫地讲着,淡淡的,每一个字都似是可有可无,而每一个字,却又都随着时日而转近意味深长。彼此间的欣赏、好奇、猜疑也这样淡淡的弥散着。

夜风微凉,穿入机房的长窗。有时对着屏幕我会有几分迷惑,便连这风,连这夜,连这所在,一并迷惑起来。

常同他讲丁香。说,若有来世,愿作一棵紫丁香。

我说丁香是苦的,是淡的,是,淡淡的丁香,淡淡的愁。他说丁香是多情的,若是寻得到五瓣丁香,有情人便会寻到幸福。

我说校园里最好的丁香在我常常经过的那个小园里。他说,那小园,必定是他宿舍楼前的那一个。他说他在五楼上,窗子面向小园,丁香开时,花香暗暗的,混着书香,会醉人。

原来他便住在那栋小红楼里。

这使我从此在路过这小园时,多了一份心事。

一直都是用悄悄话同他讲。除此外,我不同任何人讲话。他是不同的,很多人同他讲话(有时我怀疑一定也有很多人在同他讲悄悄话)。打完一段话后,我常要等他,他则不时地怀了歉意在繁忙中悄悄送给我一个笑容。

最常同他讲话的是个女孩。她的名字我是熟悉的,是舞文弄墨的另一位斑竹。我查看了她的资料,本校中文系在读研究生,25岁,校广播站副部长。

他们无疑是十分熟悉的。我开始留意他们的对话。她的语气中,有一些亲近的成份,又或者,应当说是亲密。

这使我无端地有了几分懊恼与沮丧,很显然,也有了几分猜忌。

有一晚,忽然间她悄悄地向我问好。也许是过于突然,我怔了一下,便犹豫着打了你好两个字过去。她很快地打过一行字来,说是我所有贴子她都读过,并夸我诗写得很好。我不能知道她忽然间同我讲话有怎样的用意,只隐约觉着,那也许是与他相关的,便简单地谦虚了一句。她很闲散的样子,问我是学生还是教师,多大了之类,我礼貌地告诉她网上我不讲私事。她画了个笑容。我回了个笑容。

这一次的谈话到此为止。

我敏感地意识到她从此许是会介入到我的小小世界中来的,只不知,最终会如何结束。

此后在聊天室相见的几次,她都不再同我讲话。只是她却更加经常地同他讲话,且,语气中已似由亲近(或是亲密)转向了亲昵。

我不曾想到我的反映会这样强烈,我,竟,心痛。

他依然如故地同我悄悄讲话,只他看不到我心痛。我流露于字里行间的语气竟渐渐地有些乱了。而在读到她公开打给他的一句更加亲密的话时,我,翻身退出聊天室。

屏幕上忽然间静了下来,我觉出脸上微微的有些凉。我,竟是落了泪……

这使我恐惧。

我绝望地发现我已违背了母亲多年的教诲,也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是的,我,只怕是已爱上了他。

爱上了一个才子。

父亲的身影在眼前浮动着,背景是一片丁香花树;他的身影忽然间也在这一片背景中浮现出来,向着我,浅浅地笑着。

我摇头。不,我不要想。

这一晚回宿舍,依然穿过那小园。

已是初春的天气。丁香细弱的枝条隐隐泛了些绿意,再有十余日,便会吐出些青青小小的心形叶子了。这季节,距我第一次在校园里见到他,已是半年有余。而在网上,也已是半年光景。

我笑我半年来的辗转,耻笑自己自诩聪明,竟会不记得母亲的教训。

我望向他住的那栋小楼,茫然地望向五楼所有的窗子(我不知他住哪一间),告诉自己,要,忘记这一段日子。

不再上网。

只心境却愈发地乱了起来。我在日记中乱涂着,有时乱到只是画一些字或符号或线条。有一晚我乱乱地、茫然地画着,忽然惊觉了,低头看,才发现只是在写他的名字。

满纸,都是他的名字……

我不能忘记他。

所有这一切,令我憔悴。

而所有这一切,也终于使我在一个多月后,又去了诗词比兴。

他竟,在这一个多月里,贴了十余首诗词,主题只有一个,丁香。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步其韵我填了首《思远人》,悄悄地贴在他那一首后面。

第二天,当我再次进入诗词比兴时,见了他的短消息:

今晚来聊天室,好么?我等你。

这一晚,我重又来了聊天室。见到他的名字时,我,恍如隔世。

我希望我能够淡淡地向他问好,淡淡地笑,淡淡地告诉他这一段时间是因为很忙这才少来的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可是,我,做不到……

他悄悄地打过来一个问号。许久,我悄悄地打了个省略号。又许久,他亦悄悄地打了个省略号。再之后,我对着他的名字发呆。我想,屏幕对面的他,也是一样在对着我的名字发呆罢。

忽然间,我悲不自胜。

我能够要求一个31岁的人没有任何情感经历么?我有权利要求他空白着他的历史等我么?我竟会奢望一个才子从未有过女孩追逐么?……

不。

爱上他只是我一个人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本不该发生在我身上。

飞快地打出再见两个字,我退出聊天室,下线,关机。

已是四月底。

小园里的丁香开得很密了。

北方的四月,夜有些微微的凉。

我不能够立刻回宿舍,只为不愿别人见我一面的伤心。

在一棵丁香树下的石椅上,我怔怔地坐着,怔怔地望向那栋小楼。他也许就在某一扇窗子后面罢,只是,他却怎会知道我在窗外望着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我不觉将这诗低低地吟了出来。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忽然间,身后,有人将这诗接续下去。

我回头。

是他。

是他,站在淡淡的月下。

我本能地起身,欲逃离这里。却不知怎样竟被捉了手,我,不能挣脱。

此后的事情,由于这难以预料的慌乱,我已有些模糊不清。只是他在讲,讲自从知道我喜爱这小园里的丁香后,他便常在楼上望。第一次在这小园望见我时,他愿我便是他在网上见到的那个女孩。只是又生怕不是,只为我看起来是那样的年轻那样的美丽。他说他已无数次地在这小园里望见我,人如丁香。他说他知我性情,不敢惊动,直到今天我忽然下线,他才立即下了楼,在这里等我。而,果真是我,来了这里……

我听着听着,泪又落了一面。

他轻轻地为我拭去泪水,我越发慌乱。自父亲离开之后,从未有男子这样近的在我面前过。我再次欲将手自他的手中挣脱出来,只是,他却握得愈紧。

这一个春天是这样的明媚,就连丁香,在我眼中也仿佛不再有了先前的轻愁。

他小心地守在我身边,十分小心。

自那一晚后,他不曾再过于接触我。那时我想,我们是在友谊之上的,只是潜意识中由于父亲的离开及母亲的教育,我拒绝承认我拥有的这一份感情是爱情。

他从未有过任何怨怪,似乎只是在安静地等着。

没有人知道我们在一起。每天只在我下了自习后,他在小园里等我。

我渐渐地多了笑容,常有人讲原来我笑起来竟是这样美丽。对镜,是的,我也是刚刚知道,原来我笑起来,是这样的美丽。

六月中,由于校网站的一次征文活动,他十分忙。这使得他已不能每天去小园。为了能够经常见面,他问我可不可以加入网站编辑部。我有些犹豫,却也很快便答应了他。我不愿他过于劳累,也希望能够在他忙碌时,可以在他身边。

那一天他带我去了编辑部。

在那里,我第一次见了她,舞文弄墨的另一位斑竹。

她是很明亮的那种美丽,眼睛尤其明亮,只有一些闪烁。她言语间十分得体,向人讲话时,总是笑着。这使得许多人喜欢接近她。

那天她很亲热地过来拉我的手,象红楼中凤姐初见黛玉那样,将我由头至脚夸了一遍。这一份热情使我不能不有所回应,迫于她的希望,我以姐姐称她。

只是她的聪明却令我有一些畏惧。

曾向他问到过她。当时他笑了,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问我是不是不喜欢有女孩喜欢他,是不是有些嫉妒。我也笑了。我愿意相信我在他心里,没有人可以代替。

于是,对她便多少有了一份欠疚。仿佛她没能够同他在一起,只是由于我的存在。而有时我也会静静地去想,也许,真的便只是因为我的存在。

应当没有多少人会拒绝她的魅力。

在编辑部,我们仿佛只是工作。只在别人不曾注意的时候,才会交换几个会心的眼神。有时我会觉出她在看着我们,这感觉,令我总是在本能上拒绝亲近她。

她却是很热情的,常是将妹妹两个字叫在嘴上。于是在别人看来,我们已是真的情同姐妹的样子。

我不是十分清楚她是否已知道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多时候我困惑。她依然待他十分亲密,这令我多少有些妒嫉。她的作为使周围的人都疑心她与他有深于友谊的关系。当他不在时,别人以此开玩笑,而她总是一面羞色地低了头笑,并不否认。

这情形令我不安。

转眼到了秋季。

这一个暑假我不曾回家,一直陪他做网站的事。

有时他会带编辑部的人去他校外的那座四合院,他殷勤地做着主人。而所有的人在那里都是无所拘束的,仿佛,那便是个沙龙。

这小院多少有些象我江南的家,安谧而细腻。曾向他赞这小院的清雅,他笑着说,他也喜欢住这里,只冷清了些,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再添个主人。

深秋的一天,萧萧疏疏地落着雨。我在宿舍里,一个人记着日记。

有人敲门。是她。

她说是刚刚在校园里遇了他,因为近期稿件出了些问题,要她找几个人今晚七点去他的四合院将这些问题处理一下。

我有些奇怪他没有亲自来找我。但,也许是他真的很忙罢。

我应了。她没有即刻便走,只有一句没一句地同我讲些闲话。

忽然间她笑了一下,问我觉着他这个人怎么样。我微微一怔,只随口说了句很好。她低了头,说,你知道么,我们,以前……

只到这里,她便收了口,脸红红的,又笑了。

我想我的面部表情一定是有些矜持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告辞了。

我的心里很乱很乱。离七点钟尚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有些坐立不安。只想见了他,问了他,他答了,这才会安下心来。

撑了伞,我去他校外的小院。

户门不曾上锁,想来是他在等我们罢。我轻轻推了门进去。

正房里的灯亮着,藏青的窗帘将窗子遮得很密,反似他平日一个人在家时的样子。房门却是虚掩的。

踏了台阶,我推门——

那一瞬间我的心底一片空白,我,见到,她,在他怀里,哭着……

雨伞落地的声音惊醒了我,我,夺门而出。

我漫无方向地跑着,隐隐地,听到他在身后的那一片雨里急声唤我的名字。

深秋的雨,好冷。冰冰地落在脸上,已分不清是否只是雨。

我跑着,没有任何意识。

到了主路。急驰的车灯将细碎的雨花织成一片片朦胧而又流动的光雾。我想穿过这片光雾。仿佛若是穿过了,方才的一切便只是一个幻境,是不存在的,我便又回到了一个小时前的宿舍里,静静地记我的日记。

我听到刹车声,很重。

周围的声音忽然间模糊起来,遥远起来。

我有些累了,慢慢的竟想合了眼。

在那一片模糊而又遥远的声音中,我忽然间分辨出他的声音来。我努力睁开眼睛,他抱着我,雨水淋了一身。我有些心痛。

我望着他的眼睛,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他的眼里,竟是,一片绝望。

可是我好累啊——

我,合了眼。

当我合上眼时,这个世界起了绝大的变化。

我,来到了阴间。

阴间并不象世人传言的那样可怕。关于这些,我不想做过多的描述。

在阴间,是可以见到阳世里发生的一切事情的,便仿佛在云端向下俯瞰。

我见到了我的葬礼。

母亲自江南赶来,在我的遗像前她摇摇欲坠。

她整理我的遗物,读我这些年来厚厚重重的日记。她的白发仿佛是与日俱增的,而伤痛,也与日俱增。

我以为她是会失望的,当她见了我日记中写满他的名字时,她是会恨我不曾听她的话的。然而,她没有。

她将我的日记全部留给了他,她说所有这一切不是别人的错,是她这个做母亲的错,是上天给她的惩罚。她说是她让我不能够象一个正常女孩那样有一份正常的爱,是她令我在爱情面前犹豫、畏惧、多疑、辗转…..

母亲留下我的日记,回了江南那个愈发冷清的家里。

离异与失女的巨痛,已使她的余生残破不堪。

他的悲痛,令我心碎。

他关自己在房间里。

他自母亲手中接下我的日记,许久许久,只读一行。

他不讲话。

她,也来了我的灵前。

在没有人的时候,她哭了。

她说她是那样的嫉妒我,当她发现他在论坛上评我的每一首诗时便开始嫉妒我。她说她爱他,不能没有他。她说那一晚的事情是她精心安排下的,是她故意早去了,向他说自己多么爱他,说到心碎处,便扑在他的怀里痛哭。那哭,是真的,只时间,却是算好了要我见到的。她说她只是想让我从此离开她,却未能料到有这样的结果……

我在阴间,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若我的灵魂有泪的话,我已,泣不成声。

已成隔世。

竟成隔世。

阴间只是一个中转,所有的灵魂都需转世,只是未必都是去做人。它有它的法则。

由于我的前一世只有短短的十九年,不曾积下任何善绩,所以我的来世只能是一棵树。又因为我的屈死,我可以实现三个愿望。

不,我不需要三个愿望。

只两个,便足够。

我要我是一棵丁香树。

我要我在他身边。

并不是所有的灵魂在转世时都需要喝下孟婆汤。在低于前一世的生灵并与前一世的生灵无法沟通时,是不需要喝的。这同时也是一种惩戒。它要你记得你前一世所有的过错,它要你时时接受这记忆的折磨。

于是,我便这样清清楚楚地,跳下了奈何桥。

当我再一次醒转时,我发现我已在三月里的一个园林中。

是的,我已是一棵小小的丁香树。

只是,为什么,为什么我没能够在他身边?!

我已是一棵树,我已没有任何语言能力。我想去找他,想去叫人找他来,然而这一切,都已不能够。我只有静静地在这园林里,等待将来。

由于心痛,我明显地憔悴下来。比起别的丁香树,我看上去是那样的瘦小细弱。

十余天后,我听到了他的声音。

他踩着一地细碎的春寒而来,颀长,消瘦。

园林的主人在他身侧,他说他要买一棵丁香树。主人带他到几棵高大些的树前,要他挑选。这一时的我十分失悔,我恨我不该一味伤心,以至让自己今天这般病弱。

在那几棵树前,他摇头。忽然间他看着我,他指着我,说,就是这一棵。

他抱着我,带我回家。

那小小的四合院依然清雅,也冷落。

他植我在他西厢的书房前,在窗前。

他默默地对着我,忽然间,用我前世的名字唤我。我,不禁一怔。我的身子微微有些颤抖——我,明白了。

他是,将今生的我,当了前世的我;是在今生的我的身上,存了对前世的我的依托……

他细心的呵护我,仿佛要将从前来不及付出的一切,全部付出在这棵丁香树上——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丁香树便是前世的我的转世。

他时常会搬了长椅在树下坐着,读诗给我听。

许多时候他会看我的日记,一页一页,细细地看。

一遍一遍地看。

看到他心碎。

看到我心碎。

只有时,她会来。

自前世的我离开后,他怪她。她不曾辩白什么,也不曾说破。她只是在默默地照顾着他,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我是恨过她的。而伤心之余,又常是自怨自艾。我有什么理由去恨她呢——这一切,都只是我无缘拥有。

看着他一个人冷冷清清,我不忍。有时想,既是她爱他,若嫁了他,也许对他是会好些的。

是的。我这样想。

日子就这样慢慢流逝着。

作为一棵树,在他的呵护下,我渐渐地有了些繁茂的样子。到第三年春天,已是零零细细的育出些小小的花蕾。

这一年,他们结婚了。

在众人眼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在他家人看来,他已到了必得成家的年纪。而这么多年来她默默地在他身边,也令他有了负债的感觉。她也已经28岁——于是,他担起了这个责任。

那一天小院里忽然地热闹起来,大红的喜字,满院的鲜花,这一切将我映衬得益发冷清。我的心底,忽然间有了前一世最后那一晚的空空落落。

没有人知道一棵丁香树在想些什么。

我只淡淡地,在角落里,淡淡地开放着我细碎单薄的花朵。

丁香结。

婚后的他并没有什么改变。他依然喜欢一个人躲在书房里涂涂写写。只是,他藏起了我的日记。他,在守我的秘密。

他依然如故的照顾着我,常会怔怔地对着我看许久。

他悄悄地唤我的名字。

这一切,令她开始嫉妒一棵丁香树。

她试图使这婚姻美满幸福。只是她很快发现她不能够改变他。他依然沉寂,或者说,是沉浸在往事里。也许是爱得过于深切,这使得她终于不能够利用她的聪明来维护这婚姻,他们,开始了争吵。

她说,他待她,还不如,待一棵丁香树。

这样的争吵日趋频繁。

我远远地看着他们,心里很痛。有时我觉得我已无力承负这一切。

我想逃离这一生。

终于有一天,他们吵得有些重了。她大哭,忽然间冲出房间,取了把刀,来到我面前。

我面对她,心里竟淡淡的,没有一丝恐惧。

我想我是累了。我想我是真的希望结束这一切了。我平静地望着她,没有一分怨恨。

她看着我,有一些犹豫。我想她是在辗转着想到,我这棵树也许是他今生的一份极重的牵挂罢,她不敢面对后果。然而只几秒钟,也许更短,她咬牙,将刀斫了下来。

我只觉着一阵巨痛,如前生一般,渐渐地,周围的一切再次模糊起来。

我是那样的无奈——我想我是应当离开了,我想若是我离开了,他也许会接受她,会接受他这一生中应当会得到的幸福。

在离开之前,我努力望向他。

他已在我身边。他扶着我倒下的身子,便如那一晚扶着倒在车灯下的我。在他的眼里,我见了与前世那一晚一模一样的绝望……

不。

忽然间我挣扎起来。

我不要他再次绝望。

我要陪着他,我要在他身边,我要在这一生,永远守着他。

我在挣扎,我在努力挣扎。只是我有些眩晕,我想,我是晕了过去。

当我醒转时,已是七天之后。

我的伤口被他细密地包扎着。我的叶片,已大半枯萎。巨痛折磨着我,使我始终处于恍惚之中。

恍惚之中我见她搬出了小院,流了一面的泪,最后回头看他。而他,没有任何表情。

他们离婚了。

此后,这小院中又只余下了我们两个。

他将我的日记取了出来 ,始终放在书桌上。他依然喜欢坐在我下面静静地看书,并读给我听。他为我写诗,写前世的我,写今生的丁香。他将他全部的心情讲给我听。

他,从此没有再娶妻。

就这样,风风雨雨,我在他身边,陪着他,一年又一年。

我的伤口时时会痛,有时我怀疑我已支持不下去。只是我十分怕自己会再次离开他,我支持着,维持着每一天的生命。

每一年的春天,我都会努力开出更多淡紫色的花来,好让他能够在丁香花下,回忆起我们的从前。

就这样不知已过了多少年,大概,有二十年了罢。

他的鬓边,已渐渐地有了些斑白。

那一天,也是个春天,黄昏时,他取了长椅,捧着我已渐渐泛黄的日记,再次坐在花下。

他将日记翻开到我们在小园相遇后的那一段日子,慢慢地看。

一份笑容淡淡地在他面上漾了开来,他的眼底一片温暧。我看着前世自己写的文字,一样的笑容与温暖也在心底淡淡地漾动。

渐渐的,我忽然发觉,他不再翻页了。他,已慢慢地合上了眼睛。只那笑容,依然那样温暖地挂在嘴角。

我,明白,他,已经,离开了……

那一瞬间我是那样的悲痛,我知道,从此,我已是再不能够见到他。他将会去他的来世,那是我无从知晓的。而我,我……

我也已耗尽了我全部的生命。我终于,可以不必再支持下去。

我见到我心形的叶片一分一分地暗淡下来,而淡紫色的细碎的花朵缓缓地飘离枝头,落在他的身上,落在他手中的日记上,落在我前世的每一个字里……

我知道,我也将要离开。

在纷纷漫落的紫色花雨中,在我弥离于今生之际,我最后望向他,望向他温暖的、微笑着的面容。我满心的悲痛、无奈与绝望。我默默地、默默地最后一次呼唤着他——

我心爱的人啊,我前世今生惟一心爱的人啊,我如何才能是你,来世的妻……

我最崇拜的人

我最崇拜的人我最崇拜的人七年五班刘筱天我在崇拜的人有好多,因为我不够专一,总是换偶像,直到慢慢长大我才知道最适合我的哲理都是由他——莎士比亚说出来的。他——虽然没有梵高的艺术高雅,也没有李白的自由浪漫,但她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创造哲理,每条哲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鼓励,作为他的偶像,我有一种自豪感,当别人赞美他时,我高兴,当别人引用他的名言时,我高兴。我记得他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朋友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真正的友谊,书籍是全世界的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类的话,这非常适合我,并且这些话会一直陪我走下去;这些话陪我走过风雨,让我在困难中变得更坚强。我之所以崇拜他是因为他有人生目标,有人生理想,懂得创造,懂得理解。莎士比亚不能成为我的全部,但他能成为我的翻跟斗目标,他也不是我的终点,他只是我的中点,我要为这个中点付出半生,付出部分去努力。他的一句“真善美视为全部的主题“是我语文的座右铭,真的实际,善的勇敢,美的内涵。高尔基——比不上他的智慧。孔子——比不上他的才华培根——比不上他的幽默。完美的他使我勇敢,完美的他使我快乐,完美的他使我坚毅,完美的他更使我智慧与正直。虽然他是个英国人,但依然是我最崇拜的人,我要了解他的全部。指导教师:段英琦

我和书的故事

书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书是一艘帆船,把我带到成功的彼岸。书是一架望远镜,让我看到了古今中外。书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带我飞到智慧女神身旁。

书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提起我和书的故事,还记得从我第一次去新华书店说起。一走进新华书店,我就被眼前的这一切惊呆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书!无所不有,真是书的海洋。于是我一本接一本地看起来,我像一只贪婪的饿狼。

我自从会识字不久,便开始读书。我上幼儿园时最早看的是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后来,渐渐长大一些后,便看《伊索寓言》,其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数《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不懂得了不管遇到多强得对手都不能放弃,坚实不一定会胜利,但是放弃注定要失败。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前班后,我便开始看四大名着中的《西游记》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美猴王孙悟空了,他扬善除恶、聪明绝顶,倒不像贪生怕死、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我从孙悟空身上懂得了:遇事要多动脑筋,不能望而生畏。

书,是一盏明亮的灯,它无声的照亮了我们人生的道路,让我们懂得了人生中该如何抉择.书,是一座宝藏,它用无限珍贵的宝藏吸引了我们,让我们在这座山中不断的摸索,追求.书,还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们初次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并愿意一辈子以它为师.

啊!书,你是我们人类忠实的朋友,是你,让我们的前途无限光明,是你,让我们走向了成功的道路,是你,让我们不断攀登科学的顶峰!

我相信,书会是我一生最亲密的伙伴、最好的老师。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泉源!

昌吉市第八小学五年级:许佳

精彩的知识世界,我追求

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音乐美术,有的喜欢集邮……而我,却喜欢读书看报。

我的家里很多书,我一有空就会拿来看,简直爱不释手。当我看到《童话世界》的时候,我会沉醉在童话世界里面:想着自己能做白雪公主,美丽而善良;想着自己能做那丑小鸭,有一天能变成白天鹅,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想自己能变成小哪吒,扫尽天下不平事……当读《名人名事》的时候,我敬佩张海迪那积极进取的精神;喜欢爱迪生那种不怕荆棘,勇往直前的斗志;仰慕为自己祖国奉献了自己一声的诺贝尔……

我读了中外名著,我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我读了名人传记,我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教育。我还读一些科普类的书,我从中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启迪了我的智慧,帮助了我们插上了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奥秘。

书,让我开启了知识仓库的一道门;书,让我打开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扇窗!书,可以让你增长知识,书,可以陶冶你的心灵。精彩的知识世界,我追求!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曹操,人人都说他是一位奸雄,都不喜欢他,但是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乱世的枭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他的诗歌流露出他的胸襟和抱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他胸怀壮志,真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现在你应该看清楚曹操了吧。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很深入人心,让人难以忘怀,这个角色也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多疑才能更好的生存在那个世界里,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人,今天他是你的部下,明天他就会是你的敌人,所以不能相信任何一个人。他的修明政治使北方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个强势国家。他军纪严明,一丝不苟,在没有诸葛亮之前,百战百胜,统一了混乱的北方。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选官标准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历史功绩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说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政治成就 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傕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 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郃、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 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 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一年十七班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选官标准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历史功绩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说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政治成就 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傕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 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郃、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 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 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一年十八班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他的诗歌流露出他的胸襟和抱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他胸怀壮志,真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现在你应该看清楚曹操了吧。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很深入人心,让人难以忘怀,这个角色也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多疑才能更好的生存在那个世界里,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人,今天他是你的部下,明天他就会是你的敌人,所以不能相信任何一个人。他的修明政治使北方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个强势国家。他军纪严明,一丝不苟,在没有诸葛亮之前,百战百胜,统一了混乱的北方。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选官标准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历史功绩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说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政治成就 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傕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 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郃、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 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 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一年十七班

我最亲密的朋友

作者:李楠 学校班级:乐清市实验小学五(5)班指导老师:屠双艳

有人说,我是一个书呆子,每节下课都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看书;有人说,我是一个书痴,整天沉醉在书的海洋中……

我爱书,喜欢与书为友。在我很小的时候,《海的女儿》连环画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我稚嫩的心被美人鱼眼中饱含爱的神情深深地打动着,无数次我抱着书看着看着就流泪,我爱美人鱼,因为她心中充满爱,在祝福王子的同时,自己化为了泡沫!那时起,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我爱书,走进书的世界,我感受着书中的柔情,心也变得柔软;走进书的世界,我更是感受着一份来自书中的坚强与执着,身体也如充上电一般,膨胀着一份力量。在短短几年,我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过《海迪姐姐的故事》、《乘着梦想的翅膀》等小学生励志类故事朗读本,这些书中的主人公都是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他们用榜样的力量告诉我,每个人都可以克服各种先天不足,都可以创造奇迹。最近,我还阅读了《珍妮·古德尔的故事》,7岁时她立下了目标:去野外观察黑猩猩。她认真学习,一直向这个目标前进。当她22岁时,坚持和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结伴去非洲原始森林研究黑猩猩。那里与世隔绝、交通不便,又有毒蛇、猎豹、狮子等毒虫猛兽,还有土著和恐怖分子的威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执着、勇气使她在非洲原始森林里一呆就是40多年,完成了一项项非常困难而艰巨的任务。被授予“哈伯特勋章”、“皇家女爵士”、“达尔文奖”等近70个奖项。从书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不怕困难,勇敢前进,都可以乘着梦想的翅膀自由飞翔。”

现在,我在课余的大多时间里,沉浸在《十万个为什么》的知识海洋中,从中明白了“在太阳系中为什么只有地球有生命?”、“月球的身世为什么至今不明?”等等问题。这套书是我很好的老师,解答了我心中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大大打开了我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让我越来越爱思考。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长着翅膀的鸟儿快乐地在浩瀚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走进书本的世界,我变得更善良、更勇敢、更聪明,还学会了欣赏和赞美,感恩与感动。我欢乐时,忧愁时,痛苦时,伤心时,只要拿起我的好朋友——书本,就像离群的小鸟又回到温暖的怀抱一样。

书籍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使我看到一个更广的世界。有了书本这位好朋友相伴,我一定能如春天的小树一样,成长得更茁壮,更富生机!

今生我是一棵树(转载)

一棵丁香树。

只前一生不是的。

前世,我是一个女孩子。

一个有一些美丽的女孩子。

前世的我,生在江南一个清雅幽静的小镇里。母亲是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子,象所有江南水粉画中画的女孩那样,有一张清纯灵动的面容。我想我是象她的。我出生的那一天,母亲抱着我,微笑着,看我细细的眉眼。父亲在床前用手臂环着我们,面上也满是笑容。他对母亲说你看我们的女儿多么象你,多么美丽。

事实上我也是有些象父亲的。尤其是在我抿了嘴角倔强起来时,刻在唇边的两道细痕便如父亲锁眉时的样子一般无二。这也成为日后我与母亲起了争执时,她痛恨我的一个原因。

前世的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江南小镇淡若无尘,岁月静静地流动。

父亲爱书,家里一面墙满置了书。他还吹得一手好箫。很小的时候,他便常常抱我在膝上,幽幽长长地吹。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一段日子,院子里静静的,风和缓地拂动我细弱的发丝,丁香花细密地开着,花香琐碎,暗暗的弥散着。我仰了头,大大的眼睛黑黑的,望着父亲,望着他的手中的那支竹箫。渐渐的睡意袭来,便慢慢合了眼,睡在他怀里……

然而这样的日子不能够一直继续下去。在我12岁那年,在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刚刚朦朦胧胧体会到这世上有一种美丽的感情叫做爱情的那一个年龄,我的父亲,抛下了我与母亲。

是另一个女人,从我与母亲的身边将父亲带走。

她是母亲唯一的女友。

事实上我并不恨她。

她不如母亲美丽,但她有一张极生动的脸。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不象母亲那样刻骨地仇恨着她,反是,有时竟怨怪为什么她不是我的母亲。(每当心里有了这样的念头时,我便痛恨自己,痛恨自己对母亲不忠。)

她是母亲中学时的同学。母亲生性不爱热闹,所以,她也几乎是母亲唯一的好友。

她也是爱书成痴的人,这使得她来家里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与父亲讲话。而她常来的缘由,也是借书与还书。

我就这样在12岁那一年失去了父亲,且是,永远地失去了他。

母亲不许他再见我。为了母亲这终生不能化解的仇恨,父亲带着那女子,远离了他世代居住的小镇。从此,我再未见过他。

母亲的变化是极明显的。

她毁掉了家中所有父亲的东西,包括那一壁的书。

她越发地孤僻了,每日里除了上班,便是回家来监督我作功课。每每有言语失和,她便骂我象父亲,并将旧事一件一件地提起,直到她倦了,满面流了泪为止。

我只倔强地立在那里,一言不发。母亲最后的一句话几乎永远是不变的:

你,跟你的父亲,一模一样!

是的。很多时候我更象父亲。

父亲遗传给我更多的东西。我从小便爱读书,七岁时,又从父亲学会了吹箫。平日里常常一个人写写涂涂。爱画,喜欢围棋。父亲常说我对文字、色彩、音乐有天生的识别力,他说我有天赋。我想是的,如果父亲能够一直在我身边,我想我是能够充分利用这天赋的。

他走了。

再不回来。

我不再吹箫,不再画画,不再下围棋。甚至,我不能够在母亲在时看任何与功课无关的书——她不愿在我身上见到任何父亲留下的印迹。

我孤僻了。在母亲的教导下我开始怀疑每一个人,不容任何人接近。

母亲痛恨男人,尤其是痛恨才子。她说才子德薄,没有一个好人。我不能不同意她。因为,父亲,毕竟是父亲抛下了她,也抛下了我。对于父亲抛弃了我这个事实,我在这一世里时时不能忘记。

不能。

很多时候我觉得母亲有些象耿更斯《远大前程》中的那个一生披着婚纱的女人,她将所有的时钟停在她的新郎离开她的那一刻,也将生命停在了那一刻。

她也一样象那女人要求她的养女那样要求我,要我痛恨男人,要我出类拔萃,甚至,潜意识里我猜她也一定希望能够借我去报复这世上所有负心的男人。

她一天一天地看着她的女儿长大,看着她的女儿一天比一天美丽。象是看着许多年前未嫁的自己。

她要求我努力读书。于是我用心于功课。我不得不用心于功课。 而我也是愿意用心于功课的——我不能有太多空余的时间去思考那些本该与我少女年龄毫不相干的事情。

并且,我也想早一点离开这个家,离开母亲。

18岁那一年,我如愿以偿。我想母亲也是如愿以偿了,我以一个足以为她带来极大荣耀的成绩考入了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

亦如她所愿,我不读中文系。读经济。

母亲送我上车。

那一刻我忽然间有些失落。从母亲的眼里,我见了同样的东西。

她只有40余岁。然而,6年的时间毁去了她曾是那样娇好的容颜。

她忽然间抱住我,唤我的乳名,说她对不起我。

我,泪如雨下……

北方的景象与江南绝然不同。

江南的绿是温润的,北方的,则横斜披离。

很多时候我会想念江南小镇那一片温软的绿,而梦里,常是父亲在时,小院里那一树树的丁香。

我爱丁香。

夜深时,睡在北方干燥的空气里,我会梦到丁香。依然是父亲,蓝布衫,紫竹箫,幽幽地吹。丁香紫烟淡笼,花枝摇曳。满院的清香,绵绵长长。

而在这样的梦里,我常常惊醒。我会梦到父亲忽然抬了头,微笑着望向迎面而来的一个女子。他向她伸了手去,她也伸了纤细的手迎了上去。那女子的面容模糊不可分辨——她是谁?她是谁?!

我用这问题折磨自己,至惊醒。而后便躺在黑漆漆的夜里安慰自己:那女子,必是母亲;又或许,便是自己。

北方的丁香树,似乎较江南尤为多些。自女生宿舍区至教学区之间,有一处小小的园子,园子里密植了丁香。

那园子紧邻着一栋单身教师住宿的小红楼。

来往于宿舍与教学楼之间,我常不走那条笔直的水泥路,而是曲折地绕入这园中穿行而过,只为这一树树的丁香。

自习课后,天凉挂月,或缺或满,丁香心形的叶子细细地将月影筛了一地。我踏在这碎影里,步履轻盈,而夜凉如水——我以为这便是我的舞台,我的心在这青石板的小径里翩然起舞,而丁香,丁香是我唯一的观众。

我常想丁香是通灵的,只有它,知我少女的心事。

这所学校的女生极少。又也许不仅仅是这个缘故,我常常收到来自男生的各种表白。我想我是美丽的。只这美丽也是冰冷的。

也许是从小便被周围的大人夸赞着,在故乡时便常被男孩子恭维着,大学里的这种情形,并不令我感觉突兀。

仍清楚地记得11岁时,我收到了第一张男孩子的字条,那时不解,只觉着他写得怪怪的很有趣。便拿了去问父亲。父亲满面的笑,告诉我是有人喜欢我,说我已经长大了。他说我再大些,便会有一份这世上最美好的感情,叫作爱情。

然而也同样是父亲,让我知道这感情又是多么危险,多么令人心碎。

母亲关于这方面的教育是直接的,她,言传身教。自父亲离开我之后,有关爱情的教育,均得自于母亲。

我严格地履行母亲的教导,漠视每一份感情。

不仅仅是这样。

过早的创伤令我过早地成熟了。我想我有一份同龄人不曾有的聪明与冷漠,我在心底看轻身边的人。每一份似是感人至深的表白在我面前苍白到可笑,有时我竟会不经意到拿这些情书当了便笺乱涂乱写。

我拒绝。

大一的生活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

这一年里,因母亲不在身边监护,我如饥似渴地钻进图书馆,读我6年来极少能够读到的课外书。我拾拣自识字起便积下的习惯,乱涂些文字。并记日记。

我将全部的心事记在日记里,细细密密。只写诗歌或乱编故事时,朦胧而隐晦。许是为了更加趋于隐晦,我爱上了古诗词。

大学的课余生活是丰富的。它给每一个人的每一份才华提供了足以宣泄的空间。

我常去的,是学校的网站。

最初去那里是看一些论坛。常去“诗词比兴”论坛,那是一个古诗词原创地。再有便是“舞文弄墨”。

这两个论坛的斑竹是同一个人,他用的是真实的名字。

我喜欢他的文字,读他的每一个贴子。

他的资料登记得十分完备:男,31岁,未婚,硕士学历,本校中文系讲师,校网站主编……

这样的资历使我能够很容易便问到他。

大二开学之初,一次上课的途中,同宿舍的女孩将一个迎面走来的人指给我看。

是他。

那匆匆而过的短促的对视令我眩惑,这不并缘于他的颀长与英气,而是,是神情。那神情,在一瞬间使我想到了父亲。

他的神情。

父亲的神情。

他的出现令我记忆中已渐渐淡去的父亲的身影重又鲜活起来。夜深时,我会睁大了眼睛将他与父亲暗暗比较。父亲是宽厚,他是宽和;父亲是儒雅,他是幽雅;父亲是淡泊,他是旷达……

我不能够准确说清他给我的感觉(更准确些讲,是他的文字给我的感觉),但自此之后,我将自己的名字略略化了一下,在校网站上做了注册。

第一份跟贴是在他的一首七律之后,我和了一首。他的反映十分迅速,很快便见了回复。这回复极聪明,先是赞我诗写得好,接着便委婉地为我指出“微暇”,指暇时不忘涂了个笑容上去,以示无心。

我笑了。

许是很久不与聪明人接触的缘故,这一份回复将我向他拉近了些。而我们之间,我也似乎并不曾觉出隔了12岁的差别。

自此我开始在他的论坛上贴诗,他则每首必评。他常指我言语隐晦,却又总是比别人的跟贴多出许多理解。我不大回贴,他反是常代我作答,代我与人争竞。我只于僻处看着,看他的每一首诗,每一份评点。

渐渐的我有一些怕,有一些担心。我是有一点点喜欢他了么?我问自己,然后摇头。是的,我不会喜欢任何人,更何况是个“才子”。

他确是才子。

他文风多变,无论哪一种体裁,均是擅长。尤其近体诗,填得最是好。有时我会不自觉地模仿他的笔力,及至发现了,忙乱乱地涂了重填。

在“诗词比兴”,除了贴诗及必不可免的几次回复外,我不曾留下任何不必要的字迹。

忽然有一天,通过论坛,我收到了一份来自他的短消息:

知道这里有个聊天室么?从未见你来过。今晚能来么?想同你讲一讲你今天贴上的这首诗。

我有些犹疑。

是的。这样久的时间,与他只有诗。在校园,除那一次初见外便再不曾遇到过。我是常常坐在哪里便极少再走动的人,他,据说他不只住在教师宿舍,在学校附近他有一处小巧的四合院,一个人独住。是他祖父留给他的旧宅。

我犹豫着,反复着。

网上有一个安全的距离,我告诉自己。于是,那天晚上很晚时,我去了聊天室。

刚刚进去,还未能习惯快速翻动的屏幕,便见了他悄悄送上的一个笑容。

这笑容,令我宽慰。

此后的日子,便因聊天室不断增长的聊天字数而有了不同。

不会总是诗词。有时他会“不经意”地问我一些个人履历,我只一笑,并不答。他亦不再追问。是我不愿他知道我,又也许是怕他知道(又或者,我怕的根本就是我自己?)。不欲骗他,便只有不答。

也不问他。

便这样散漫地讲着,淡淡的,每一个字都似是可有可无,而每一个字,却又都随着时日而转近意味深长。彼此间的欣赏、好奇、猜疑也这样淡淡的弥散着。

夜风微凉,穿入机房的长窗。有时对着屏幕我会有几分迷惑,便连这风,连这夜,连这所在,一并迷惑起来。

常同他讲丁香。说,若有来世,愿作一棵紫丁香。

我说丁香是苦的,是淡的,是,淡淡的丁香,淡淡的愁。他说丁香是多情的,若是寻得到五瓣丁香,有情人便会寻到幸福。

我说校园里最好的丁香在我常常经过的那个小园里。他说,那小园,必定是他宿舍楼前的那一个。他说他在五楼上,窗子面向小园,丁香开时,花香暗暗的,混着书香,会醉人。

原来他便住在那栋小红楼里。

这使我从此在路过这小园时,多了一份心事。

一直都是用悄悄话同他讲。除此外,我不同任何人讲话。他是不同的,很多人同他讲话(有时我怀疑一定也有很多人在同他讲悄悄话)。打完一段话后,我常要等他,他则不时地怀了歉意在繁忙中悄悄送给我一个笑容。

最常同他讲话的是个女孩。她的名字我是熟悉的,是舞文弄墨的另一位斑竹。我查看了她的资料,本校中文系在读研究生,25岁,校广播站副部长。

他们无疑是十分熟悉的。我开始留意他们的对话。她的语气中,有一些亲近的成份,又或者,应当说是亲密。

这使我无端地有了几分懊恼与沮丧,很显然,也有了几分猜忌。

有一晚,忽然间她悄悄地向我问好。也许是过于突然,我怔了一下,便犹豫着打了你好两个字过去。她很快地打过一行字来,说是我所有贴子她都读过,并夸我诗写得很好。我不能知道她忽然间同我讲话有怎样的用意,只隐约觉着,那也许是与他相关的,便简单地谦虚了一句。她很闲散的样子,问我是学生还是教师,多大了之类,我礼貌地告诉她网上我不讲私事。她画了个笑容。我回了个笑容。

这一次的谈话到此为止。

我敏感地意识到她从此许是会介入到我的小小世界中来的,只不知,最终会如何结束。

此后在聊天室相见的几次,她都不再同我讲话。只是她却更加经常地同他讲话,且,语气中已似由亲近(或是亲密)转向了亲昵。

我不曾想到我的反映会这样强烈,我,竟,心痛。

他依然如故地同我悄悄讲话,只他看不到我心痛。我流露于字里行间的语气竟渐渐地有些乱了。而在读到她公开打给他的一句更加亲密的话时,我,翻身退出聊天室。

屏幕上忽然间静了下来,我觉出脸上微微的有些凉。我,竟是落了泪……

这使我恐惧。

我绝望地发现我已违背了母亲多年的教诲,也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是的,我,只怕是已爱上了他。

爱上了一个才子。

父亲的身影在眼前浮动着,背景是一片丁香花树;他的身影忽然间也在这一片背景中浮现出来,向着我,浅浅地笑着。

我摇头。不,我不要想。

这一晚回宿舍,依然穿过那小园。

已是初春的天气。丁香细弱的枝条隐隐泛了些绿意,再有十余日,便会吐出些青青小小的心形叶子了。这季节,距我第一次在校园里见到他,已是半年有余。而在网上,也已是半年光景。

我笑我半年来的辗转,耻笑自己自诩聪明,竟会不记得母亲的教训。

我望向他住的那栋小楼,茫然地望向五楼所有的窗子(我不知他住哪一间),告诉自己,要,忘记这一段日子。

不再上网。

只心境却愈发地乱了起来。我在日记中乱涂着,有时乱到只是画一些字或符号或线条。有一晚我乱乱地、茫然地画着,忽然惊觉了,低头看,才发现只是在写他的名字。

满纸,都是他的名字……

我不能忘记他。

所有这一切,令我憔悴。

而所有这一切,也终于使我在一个多月后,又去了诗词比兴。

他竟,在这一个多月里,贴了十余首诗词,主题只有一个,丁香。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步其韵我填了首《思远人》,悄悄地贴在他那一首后面。

第二天,当我再次进入诗词比兴时,见了他的短消息:

今晚来聊天室,好么?我等你。

这一晚,我重又来了聊天室。见到他的名字时,我,恍如隔世。

我希望我能够淡淡地向他问好,淡淡地笑,淡淡地告诉他这一段时间是因为很忙这才少来的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可是,我,做不到……

他悄悄地打过来一个问号。许久,我悄悄地打了个省略号。又许久,他亦悄悄地打了个省略号。再之后,我对着他的名字发呆。我想,屏幕对面的他,也是一样在对着我的名字发呆罢。

忽然间,我悲不自胜。

我能够要求一个31岁的人没有任何情感经历么?我有权利要求他空白着他的历史等我么?我竟会奢望一个才子从未有过女孩追逐么?……

不。

爱上他只是我一个人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本不该发生在我身上。

飞快地打出再见两个字,我退出聊天室,下线,关机。

已是四月底。

小园里的丁香开得很密了。

北方的四月,夜有些微微的凉。

我不能够立刻回宿舍,只为不愿别人见我一面的伤心。

在一棵丁香树下的石椅上,我怔怔地坐着,怔怔地望向那栋小楼。他也许就在某一扇窗子后面罢,只是,他却怎会知道我在窗外望着他……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我不觉将这诗低低地吟了出来。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忽然间,身后,有人将这诗接续下去。

我回头。

是他。

是他,站在淡淡的月下。

我本能地起身,欲逃离这里。却不知怎样竟被捉了手,我,不能挣脱。

此后的事情,由于这难以预料的慌乱,我已有些模糊不清。只是他在讲,讲自从知道我喜爱这小园里的丁香后,他便常在楼上望。第一次在这小园望见我时,他愿我便是他在网上见到的那个女孩。只是又生怕不是,只为我看起来是那样的年轻那样的美丽。他说他已无数次地在这小园里望见我,人如丁香。他说他知我性情,不敢惊动,直到今天我忽然下线,他才立即下了楼,在这里等我。而,果真是我,来了这里……

我听着听着,泪又落了一面。

他轻轻地为我拭去泪水,我越发慌乱。自父亲离开之后,从未有男子这样近的在我面前过。我再次欲将手自他的手中挣脱出来,只是,他却握得愈紧。

这一个春天是这样的明媚,就连丁香,在我眼中也仿佛不再有了先前的轻愁。

他小心地守在我身边,十分小心。

自那一晚后,他不曾再过于接触我。那时我想,我们是在友谊之上的,只是潜意识中由于父亲的离开及母亲的教育,我拒绝承认我拥有的这一份感情是爱情。

他从未有过任何怨怪,似乎只是在安静地等着。

没有人知道我们在一起。每天只在我下了自习后,他在小园里等我。

我渐渐地多了笑容,常有人讲原来我笑起来竟是这样美丽。对镜,是的,我也是刚刚知道,原来我笑起来,是这样的美丽。

六月中,由于校网站的一次征文活动,他十分忙。这使得他已不能每天去小园。为了能够经常见面,他问我可不可以加入网站编辑部。我有些犹豫,却也很快便答应了他。我不愿他过于劳累,也希望能够在他忙碌时,可以在他身边。

那一天他带我去了编辑部。

在那里,我第一次见了她,舞文弄墨的另一位斑竹。

她是很明亮的那种美丽,眼睛尤其明亮,只有一些闪烁。她言语间十分得体,向人讲话时,总是笑着。这使得许多人喜欢接近她。

那天她很亲热地过来拉我的手,象红楼中凤姐初见黛玉那样,将我由头至脚夸了一遍。这一份热情使我不能不有所回应,迫于她的希望,我以姐姐称她。

只是她的聪明却令我有一些畏惧。

曾向他问到过她。当时他笑了,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问我是不是不喜欢有女孩喜欢他,是不是有些嫉妒。我也笑了。我愿意相信我在他心里,没有人可以代替。

于是,对她便多少有了一份欠疚。仿佛她没能够同他在一起,只是由于我的存在。而有时我也会静静地去想,也许,真的便只是因为我的存在。

应当没有多少人会拒绝她的魅力。

在编辑部,我们仿佛只是工作。只在别人不曾注意的时候,才会交换几个会心的眼神。有时我会觉出她在看着我们,这感觉,令我总是在本能上拒绝亲近她。

她却是很热情的,常是将妹妹两个字叫在嘴上。于是在别人看来,我们已是真的情同姐妹的样子。

我不是十分清楚她是否已知道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多时候我困惑。她依然待他十分亲密,这令我多少有些妒嫉。她的作为使周围的人都疑心她与他有深于友谊的关系。当他不在时,别人以此开玩笑,而她总是一面羞色地低了头笑,并不否认。

这情形令我不安。

转眼到了秋季。

这一个暑假我不曾回家,一直陪他做网站的事。

有时他会带编辑部的人去他校外的那座四合院,他殷勤地做着主人。而所有的人在那里都是无所拘束的,仿佛,那便是个沙龙。

这小院多少有些象我江南的家,安谧而细腻。曾向他赞这小院的清雅,他笑着说,他也喜欢住这里,只冷清了些,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再添个主人。

深秋的一天,萧萧疏疏地落着雨。我在宿舍里,一个人记着日记。

有人敲门。是她。

她说是刚刚在校园里遇了他,因为近期稿件出了些问题,要她找几个人今晚七点去他的四合院将这些问题处理一下。

我有些奇怪他没有亲自来找我。但,也许是他真的很忙罢。

我应了。她没有即刻便走,只有一句没一句地同我讲些闲话。

忽然间她笑了一下,问我觉着他这个人怎么样。我微微一怔,只随口说了句很好。她低了头,说,你知道么,我们,以前……

只到这里,她便收了口,脸红红的,又笑了。

我想我的面部表情一定是有些矜持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告辞了。

我的心里很乱很乱。离七点钟尚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有些坐立不安。只想见了他,问了他,他答了,这才会安下心来。

撑了伞,我去他校外的小院。

户门不曾上锁,想来是他在等我们罢。我轻轻推了门进去。

正房里的灯亮着,藏青的窗帘将窗子遮得很密,反似他平日一个人在家时的样子。房门却是虚掩的。

踏了台阶,我推门——

那一瞬间我的心底一片空白,我,见到,她,在他怀里,哭着……

雨伞落地的声音惊醒了我,我,夺门而出。

我漫无方向地跑着,隐隐地,听到他在身后的那一片雨里急声唤我的名字。

深秋的雨,好冷。冰冰地落在脸上,已分不清是否只是雨。

我跑着,没有任何意识。

到了主路。急驰的车灯将细碎的雨花织成一片片朦胧而又流动的光雾。我想穿过这片光雾。仿佛若是穿过了,方才的一切便只是一个幻境,是不存在的,我便又回到了一个小时前的宿舍里,静静地记我的日记。

我听到刹车声,很重。

周围的声音忽然间模糊起来,遥远起来。

我有些累了,慢慢的竟想合了眼。

在那一片模糊而又遥远的声音中,我忽然间分辨出他的声音来。我努力睁开眼睛,他抱着我,雨水淋了一身。我有些心痛。

我望着他的眼睛,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他的眼里,竟是,一片绝望。

可是我好累啊——

我,合了眼。

当我合上眼时,这个世界起了绝大的变化。

我,来到了阴间。

阴间并不象世人传言的那样可怕。关于这些,我不想做过多的描述。

在阴间,是可以见到阳世里发生的一切事情的,便仿佛在云端向下俯瞰。

我见到了我的葬礼。

母亲自江南赶来,在我的遗像前她摇摇欲坠。

她整理我的遗物,读我这些年来厚厚重重的日记。她的白发仿佛是与日俱增的,而伤痛,也与日俱增。

我以为她是会失望的,当她见了我日记中写满他的名字时,她是会恨我不曾听她的话的。然而,她没有。

她将我的日记全部留给了他,她说所有这一切不是别人的错,是她这个做母亲的错,是上天给她的惩罚。她说是她让我不能够象一个正常女孩那样有一份正常的爱,是她令我在爱情面前犹豫、畏惧、多疑、辗转…..

母亲留下我的日记,回了江南那个愈发冷清的家里。

离异与失女的巨痛,已使她的余生残破不堪。

他的悲痛,令我心碎。

他关自己在房间里。

他自母亲手中接下我的日记,许久许久,只读一行。

他不讲话。

她,也来了我的灵前。

在没有人的时候,她哭了。

她说她是那样的嫉妒我,当她发现他在论坛上评我的每一首诗时便开始嫉妒我。她说她爱他,不能没有他。她说那一晚的事情是她精心安排下的,是她故意早去了,向他说自己多么爱他,说到心碎处,便扑在他的怀里痛哭。那哭,是真的,只时间,却是算好了要我见到的。她说她只是想让我从此离开她,却未能料到有这样的结果……

我在阴间,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若我的灵魂有泪的话,我已,泣不成声。

已成隔世。

竟成隔世。

阴间只是一个中转,所有的灵魂都需转世,只是未必都是去做人。它有它的法则。

由于我的前一世只有短短的十九年,不曾积下任何善绩,所以我的来世只能是一棵树。又因为我的屈死,我可以实现三个愿望。

不,我不需要三个愿望。

只两个,便足够。

我要我是一棵丁香树。

我要我在他身边。

并不是所有的灵魂在转世时都需要喝下孟婆汤。在低于前一世的生灵并与前一世的生灵无法沟通时,是不需要喝的。这同时也是一种惩戒。它要你记得你前一世所有的过错,它要你时时接受这记忆的折磨。

于是,我便这样清清楚楚地,跳下了奈何桥。

当我再一次醒转时,我发现我已在三月里的一个园林中。

是的,我已是一棵小小的丁香树。

只是,为什么,为什么我没能够在他身边?!

我已是一棵树,我已没有任何语言能力。我想去找他,想去叫人找他来,然而这一切,都已不能够。我只有静静地在这园林里,等待将来。

由于心痛,我明显地憔悴下来。比起别的丁香树,我看上去是那样的瘦小细弱。

十余天后,我听到了他的声音。

他踩着一地细碎的春寒而来,颀长,消瘦。

园林的主人在他身侧,他说他要买一棵丁香树。主人带他到几棵高大些的树前,要他挑选。这一时的我十分失悔,我恨我不该一味伤心,以至让自己今天这般病弱。

在那几棵树前,他摇头。忽然间他看着我,他指着我,说,就是这一棵。

他抱着我,带我回家。

那小小的四合院依然清雅,也冷落。

他植我在他西厢的书房前,在窗前。

他默默地对着我,忽然间,用我前世的名字唤我。我,不禁一怔。我的身子微微有些颤抖——我,明白了。

他是,将今生的我,当了前世的我;是在今生的我的身上,存了对前世的我的依托……

他细心的呵护我,仿佛要将从前来不及付出的一切,全部付出在这棵丁香树上——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丁香树便是前世的我的转世。

他时常会搬了长椅在树下坐着,读诗给我听。

许多时候他会看我的日记,一页一页,细细地看。

一遍一遍地看。

看到他心碎。

看到我心碎。

只有时,她会来。

自前世的我离开后,他怪她。她不曾辩白什么,也不曾说破。她只是在默默地照顾着他,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我是恨过她的。而伤心之余,又常是自怨自艾。我有什么理由去恨她呢——这一切,都只是我无缘拥有。

看着他一个人冷冷清清,我不忍。有时想,既是她爱他,若嫁了他,也许对他是会好些的。

是的。我这样想。

日子就这样慢慢流逝着。

作为一棵树,在他的呵护下,我渐渐地有了些繁茂的样子。到第三年春天,已是零零细细的育出些小小的花蕾。

这一年,他们结婚了。

在众人眼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在他家人看来,他已到了必得成家的年纪。而这么多年来她默默地在他身边,也令他有了负债的感觉。她也已经28岁——于是,他担起了这个责任。

那一天小院里忽然地热闹起来,大红的喜字,满院的鲜花,这一切将我映衬得益发冷清。我的心底,忽然间有了前一世最后那一晚的空空落落。

没有人知道一棵丁香树在想些什么。

我只淡淡地,在角落里,淡淡地开放着我细碎单薄的花朵。

丁香结。

婚后的他并没有什么改变。他依然喜欢一个人躲在书房里涂涂写写。只是,他藏起了我的日记。他,在守我的秘密。

他依然如故的照顾着我,常会怔怔地对着我看许久。

他悄悄地唤我的名字。

这一切,令她开始嫉妒一棵丁香树。

她试图使这婚姻美满幸福。只是她很快发现她不能够改变他。他依然沉寂,或者说,是沉浸在往事里。也许是爱得过于深切,这使得她终于不能够利用她的聪明来维护这婚姻,他们,开始了争吵。

她说,他待她,还不如,待一棵丁香树。

这样的争吵日趋频繁。

我远远地看着他们,心里很痛。有时我觉得我已无力承负这一切。

我想逃离这一生。

终于有一天,他们吵得有些重了。她大哭,忽然间冲出房间,取了把刀,来到我面前。

我面对她,心里竟淡淡的,没有一丝恐惧。

我想我是累了。我想我是真的希望结束这一切了。我平静地望着她,没有一分怨恨。

她看着我,有一些犹豫。我想她是在辗转着想到,我这棵树也许是他今生的一份极重的牵挂罢,她不敢面对后果。然而只几秒钟,也许更短,她咬牙,将刀斫了下来。

我只觉着一阵巨痛,如前生一般,渐渐地,周围的一切再次模糊起来。

我是那样的无奈——我想我是应当离开了,我想若是我离开了,他也许会接受她,会接受他这一生中应当会得到的幸福。

在离开之前,我努力望向他。

他已在我身边。他扶着我倒下的身子,便如那一晚扶着倒在车灯下的我。在他的眼里,我见了与前世那一晚一模一样的绝望……

不。

忽然间我挣扎起来。

我不要他再次绝望。

我要陪着他,我要在他身边,我要在这一生,永远守着他。

我在挣扎,我在努力挣扎。只是我有些眩晕,我想,我是晕了过去。

当我醒转时,已是七天之后。

我的伤口被他细密地包扎着。我的叶片,已大半枯萎。巨痛折磨着我,使我始终处于恍惚之中。

恍惚之中我见她搬出了小院,流了一面的泪,最后回头看他。而他,没有任何表情。

他们离婚了。

此后,这小院中又只余下了我们两个。

他将我的日记取了出来 ,始终放在书桌上。他依然喜欢坐在我下面静静地看书,并读给我听。他为我写诗,写前世的我,写今生的丁香。他将他全部的心情讲给我听。

他,从此没有再娶妻。

就这样,风风雨雨,我在他身边,陪着他,一年又一年。

我的伤口时时会痛,有时我怀疑我已支持不下去。只是我十分怕自己会再次离开他,我支持着,维持着每一天的生命。

每一年的春天,我都会努力开出更多淡紫色的花来,好让他能够在丁香花下,回忆起我们的从前。

就这样不知已过了多少年,大概,有二十年了罢。

他的鬓边,已渐渐地有了些斑白。

那一天,也是个春天,黄昏时,他取了长椅,捧着我已渐渐泛黄的日记,再次坐在花下。

他将日记翻开到我们在小园相遇后的那一段日子,慢慢地看。

一份笑容淡淡地在他面上漾了开来,他的眼底一片温暧。我看着前世自己写的文字,一样的笑容与温暖也在心底淡淡地漾动。

渐渐的,我忽然发觉,他不再翻页了。他,已慢慢地合上了眼睛。只那笑容,依然那样温暖地挂在嘴角。

我,明白,他,已经,离开了……

那一瞬间我是那样的悲痛,我知道,从此,我已是再不能够见到他。他将会去他的来世,那是我无从知晓的。而我,我……

我也已耗尽了我全部的生命。我终于,可以不必再支持下去。

我见到我心形的叶片一分一分地暗淡下来,而淡紫色的细碎的花朵缓缓地飘离枝头,落在他的身上,落在他手中的日记上,落在我前世的每一个字里……

我知道,我也将要离开。

在纷纷漫落的紫色花雨中,在我弥离于今生之际,我最后望向他,望向他温暖的、微笑着的面容。我满心的悲痛、无奈与绝望。我默默地、默默地最后一次呼唤着他——

我心爱的人啊,我前世今生惟一心爱的人啊,我如何才能是你,来世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