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你是我最思念的人 儿子放学回来对我说,老师已经有病40多天了,他和同学都非常想念老师,他叫我和妈妈无论如何答应他给老师带上点礼物,晚上去看望老师,望着儿子那种稚嫩期盼的眼神,我和爱人很快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我和爱人携儿子一同去看望他的老师。 回来路上儿子还有些担心,不停的问老师什么时候好啊?她还能教我吗?爸爸你也想你的老师吗?听到儿子的问话,我的心儿一下回到了26年前,回到了久别的校园,回到了破旧的教室,看到了讲台上青春洋溢的宋老师,还有教室里脸蛋冻得发红的儿时伙伴。那是1972年的深秋,我们小学2年级的班主任调往外地工作,42名同学期盼着新的班主任到来,又担心新的班主任会不会更凶,因为调走的班主任很多同学都尝过她教鞭的苦头。宋老师在同学们的期盼和忧虑中终于站在了我们班的讲台上,她那年刚满21岁,清脆的嗓音,和蔼的笑容,一下就把我们的顾虑打消到九霄云外了。宋老师是从沈阳下放的知识青年,有着和农村姑娘不同的气质,她干净利落活泼开朗,没用多久就和我们成了好朋友。她是教语文的,她发现乡下的孩子发音不准,她发誓在拼音上一定教好我们,让我们个个都能说标准的普通话。每当讲完新的汉字她都会让同学上讲台,用新学的汉字组成一段句子,或一段故事检验我们的掌握情况。同学们踊跃参加,成绩好的老师鼓励,成绩差的老师仍然鼓励,同学们信心倍增,爱上语文课,觉得宋老师象个大姐姐,课间时也要为着老师转,听她讲故事和她拉家常,师生间完全没有距离,如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一次体育课,由于天气寒冷,宋老师带领我们绕着附近的杨家屯跑步,我不慎跌倒在路边的泥坑里,上衣不但沾满了泥而且还划破了一个大窟窿。爬起来后冻得浑身发抖,老师毫不犹豫的脱下自己的外衣给我换上,她自己一天仅穿一件秋衣,冻得都感冒了。放学时老师把我的衣服带回家里,洗干净后又用缝纫机补好。母亲知道后不停的说,我儿子遇到好老师了。那时农村还很落后贫穷,缝纫机是每个家庭的奢望,母亲看到我的衣服被老师用缝纫机缝的那么好,就拾掇一大包子破旧衣服找老师帮忙,老师微笑着从母亲手中接过包袱,并且说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尽管说,我会尽力的。我很生母亲的气,这样做会累着老师、为难老师、老师会不愿意的。我找到老师想要回那个包袱,老师明白我的心思后说,小孩子不要想的那么多,我少休息一会儿就会干完的,帮人有什么不好。 那时学校还没有象样的学生桌椅,都是在木头桩上搭一个大木板。一次课间玩耍我弄掉了大木板,砸瘪了前排座女同学的文具盒,那个女同学拿着文具盒心疼的哭了,又不停的嚷着“赔我、赔我!”我心吓得突突的乱跳,担心母亲知道后肯定会骂我的,于是我找到了老师,老师听我诉完事情的原由后,从口袋里掏出2元钱对我说,到卖店买一个还给女同学,我不敢接过老师手中的钱,因为那时老师还是民办教师,每月只有5元钱的教育津贴,挣的是工分。2元钱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我如果接了老师的钱是无法还的。老师安慰我说,听老师的话拿着吧!以后吸取教训就行了。同时老师也批评我,你不是故意的也不能说明你没错,教室是学习的地方,不是用来玩耍的,以后要到外面玩。听完老师的话,心里才渐渐的平静下来,同时也觉得老师的话是那样的温暖。 我的数学成绩当时是很糟糕的,作业经常无法独立完成。一次我正在抄袭同学作业时被宋老师发现了,她很严厉的批评了我,“你不用写了,写了也是别人的,别人终究是别人的;自己永远是自己的。常言说的好,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学习,只要努力没有学不会的。”听完老师的教诲,我没有自卑,而是把老师的话当作我学习的动力。从那时起,我减少玩的时间,多看书多学习,不会的地方就和同学探讨,或者向老师请教。渐渐的我的成绩有了新的起色,总成绩不断提高,在乡里统考时我考了个第2名的好成绩,我高兴的把奖状贴到家里的墙上。 时光荏苒,在岁月的步履下宋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青春年少,历经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多少次她有机会去城里工作,可当她望着一双双充满泪水和渴望的眼睛时,她依然放弃了去城里工作的好机会,依然在山村执教。一年又一年,送走了学生一批又一批,而老师的年华也渐渐的流逝,岁月在老师的脸上已留下痕迹,鬓发染白霜,皱纹布满脸旁。当我们望着老师家里墙上挂满的一张又一张小学毕业合影照片,还有一付付优秀教师的奖状,问老师您后悔吗?老师笑了,她说你们都成材了我就不后悔。老师为了我们把青春和激情留给了山村,留给了孩子,留给了她的第二个故乡。 如今我在外地工作,时常回忆起童年和宋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她给了我那么多教诲和鼓励,那么多宽恕和坚强。使童心世界充满对未来的渴望,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尽管那时很贫穷,但我们简陋的教室里飘扬过最美的歌声,和快乐的笑声。在童年的胶片里,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和充满梦想的美丽时光。在我人生轨迹上遇见宋老师这样的启蒙老师,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和幸运,常言说师恩如山,是因为师恩的崇高和伟大。难忘师恩,我常常在梦里、日记里对老师说:老师,你是我最思念的人!

回忆恩师-年华-

回忆恩师

——我眼中的好老师

老师,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上有老子、孔子,先人之师,后有朱熹的《师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情的园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各类比喻与诗词,多方面的诠释着“师”。

不拘泥于老师的定义,身边都存在着老师,父母,朋友,长着,小孩,从启蒙老师父母的安排下,进入学校接触到“为人师表”的教师。

从幼稚园到如今的大学,从三个学年,熟悉的那三个老师,到一个学年,接触到十几位授课老师,还有辅导老师,有接触的老师,算来也有近百位,可以组成一所规模不小的小学教师团队了。

老师有很多,感受同样不少。学富五车、幽默风趣、和蔼慈祥、严肃严厉、、、、、、人常说,生命中有一位老师能够引导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或是引导你从灰暗到光明,或是引导你找到人生的梦想,或是引导你快乐学习,或是…….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引导。

坦白的说,没有遇到过如文正中所写的那般老师,但是还是存在着这样的老师,让我感到珍惜和怀念。老师,会身怀博识,会耐心指导,但是却不一定真正的能让学生去学知识,或许填鸭式地方式让很多人知道了知识,但却不懂得去学习知识,也许不会方法,我更愿意相信的是没有那个意识。因为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我眼中的好老师,是能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老师,可以是激发学习的热情,或是依靠自己的学识吸引学生学习。

脑海中,有这么一位老师,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初三的学习,是繁重的,但是我感受最多的确是学习的欢乐。那是一个甚至不怎么会说普通话的英语老师,曾今的他是黑社会,因为一个人改变努力成为了一名教师(我很感谢教师团队的包容性,让我有机会认识恩师),在传统的重复做题氛围中,他没有强制让我们重复性建设,而是选择性的练习,期间,会有学生去办公室请教问题,他也总能简易明了的解释清楚,因而在繁重的作业里,全班最先最乐意做的是英语,最清醒的上课也是英语,高考考的最好的也是英语。在诙谐的授课环境下,我们学会主动的去学习。

我始终认为,即使一名老师,满腹学识,但要是无法让学生学习到东西,也是不合格的老师,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生活。而一名好的老师,则应该,让学生乐意自愿的学习,汲取知识。

文凭、职称、普通话、论文、学识,不该是衡量的标准。我们想学的是快乐的学。文笔的拙略,没能塑造真切的深刻感受,但是回忆恩师,让我有机会拥有可以珍惜的快乐学习年华。老师,不是名师,但是我很是感激,学习生涯中有这样的老师便是一段财富,学习可以是简单的快乐。感恩恩师,珍藏回忆。

老师颂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您是红烛,虽然细弱,但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

您是春蚕,默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银丝。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您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是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

您是萤火虫,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

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您是蚌,您用爱去舐、磨、浸、洗……您的学生。

……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亲爱的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

亲爱的老师,在我即将离开您的日子里,我要赞美您、歌颂您、称道您……

您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我的启蒙老师……

难忘的启蒙

可以说,叩开我写作之门的启蒙老师是我们现在的袁老师。她今年三十多岁,看上去温柔干练,一头乌黑的秀发里包含着无穷的智慧,明亮的眼睛仿佛敞开着心肺时时提醒我们学知识、学本领。

回忆三年级之前,我因为常写不好作文,所以并不喜欢写作,而写出来的东西也常是语无伦次。我的弱点被袁老师发现了,于是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道:“我知道你很想写好作文,但就是总也写不好。那我告诉你写作无捷径,想要写好,就得多看多写”。我听了老师的话,就天天按老师的办法去做,每天一有空就看课外书,节假日经常跑到书店阅读文学名著,并坚持写日记。袁老师则每次详情地给我批改日记,并写上一句句鼓励的评语。就这样,日复一日,我的作文水平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一次,我写的作文被袁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出来,同学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么一来,我写作的信心就更大了。从此以后对写作情有独钟。就这样,我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写出的文章再不是夹生的饭了。

一次,老师试着将我的一篇文章去投稿,没想到竟然在报纸上发表了,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为我高兴,我自己更是激动得睡不着觉。从此,我更爱写作了,而写出来的作文也一篇又一篇变成了铅字。今年暑假,我光荣地参加了浙江省小作家联谊会首届代表大会。

我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小孩,是袁老师一步一步把我扶过来,我无以为报,只希望自己能写出更多更美的文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难忘的启蒙(转载)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纪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 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 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的耳 边回响。 我的启蒙学堂叫竺西小学,它坐落在江南小镇———宜兴周铁桥 的北街外。我还依稀记得那狭窄的天井,晦暗的教室,和没有座位、 只有一个石砌的小“舞台”的礼堂……记得在这个礼堂里我们有过的 永生难忘的集会。 那大概是1942年,沦陷时期的艰难岁月,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老师们曾组织全校的学生在这里举行过多次的抗日讲演比赛。我也登 过台。讲演稿是级任老师冯先生写的,记得里面有“人为刀俎,我为 鱼肉”这样的话。 学校离北街外营桥边的日本兵炮楼很近,只二百来米。比赛时, 专门有人在校门口放哨,见到日本兵或翻译官经过,就跑进来报告, 讲演随即暂时停止,大家一起唱歌。 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当我知道 日本侵略者是怎样残忍地虐杀中国的爱国者的时候,我对于老师们的 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冯先生教国语,也教音乐。她爱穿青竹布的旗袍,有时套一件黑 色的马甲,挺精神。小学的校歌就是她教的。校歌的词和调都很美。 开头的几句是:“竺山屏于东,湖水环流永无穷。莘莘学子乐融融。 术学不尚虚荣,为的是经世致用。……” 大概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得“经世致用”的本事吧,老师们对我 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严格到有点近乎严厉。那时还没有废止体罚, 弄不好,老师会用戒尺打你的手心。 我虚岁六岁就上学了,年纪小,上课时总很规矩地坐在前排,老 师们都是蛮喜欢我的。他们无疑说过不少表扬我的话,只是这些我已 经无从记忆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批评乃至惩戒,这方面的情景我 倒是至今未曾忘却。 在班上,作文和写大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 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 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得 一阵桂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 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涵义,就去问。先生板着 面孔对我说: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 道是长着狗鼻子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 确实没有闻到桂花香,开头那几句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有一次上大 字课,老师在发本子时把我叫到讲台前,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的成 绩是丙,丙就是及格了,可对你来说,这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得甲 的。以后再这样,就要打手心了。当着全班的面这样说我,我感到有 点难堪,不过我在心里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节大字课的前半堂我尽和 临座的同学说悄悄话了,字确实写得很不尽心。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 翻译官上的日语。即使逃课,老师们也是不管的。而从这种宽严之间, 我们这些小学生似乎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抗战胜利那年,我小学毕业。祖父母相继去世了,父亲还在大后 方,我于是随姑母去上海就读。上海的私立中学英文程度很高,初一 就读开明书局的《活用英语》第五册。家乡的小学不上英语课,我自 然跟不上班了。本来,一个乡下孩子在当时的上海,就是容易被人看 不起的,更何况有的功课还不行!第二年父亲从大后方归来,我就转 学到了宜兴和桥的彭城中学,并在那里做了住校生。父亲是个诗人, 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很少关心孩子。是彭城中学的薛顺乾先生给了 我从未享有过的父爱。记得先生是江阴人,瘦高的个子,爱穿一件灰 色长褂,还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上夜自习时,他喜欢看我写作业;监 考时,他总长时间地站在身后看我答卷子;他还经常把我带回他自己 的宿舍,关心我的冷暖,请我吃他煮的青蚕豆之类。他那慈祥、亲切、 信任的目光,温暖了我孤独的心,激发了我上进的勇气和力量。这一 年,在全年级近一百名学生中,我竟然出乎意料地得了第一名。从此 以后,我就重新建立起了对于自己的信心,并且把在上海时一度有过 的自卑感永远地扫除了。 从初三到高二,我回到家乡周铁桥,在竺西中学就读。这里的老 师,多数原是著名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中学的教学骨干和行政领导。 他们因为开罪于国民党当局而被解聘,上告法院又遭败诉,于是才决 定集体回乡重建竺西中学的。他们的教学,不仅水平很高,而且极富 特色。比如,程西民先生在公民课上就不讲国民党的党义,却告诉我 们,世界是物质的,剥削制度是终归要被消灭的。冯凤璋先生把教学 课也讲得十分吸引人。他爱写板书,总是从左上角写起,把所讲的内 容全部用板书加以演示,使学生们一目了然。一堂课下来,正好满满 堂堂,整整齐齐一黑板。毕馥真先生教英文,他采用原文版的《英文 典大全》作语法教科书,引导我们照书本的要求把英文的句子进行图 解,不允许我们对句子里任何一个词的含义、作用在理解上有一点误 差。他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富于正义感;同时学力深厚,责任心 极强。能够在他们的门下受业,实在是我们这些乡下年轻人的莫大幸 运。他们既是为我们授业、解惑的师长,也成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楷模。 解放后的第二年,我离开学校,到北京参加了革命工作。从那以 后,漫长的岁月过去了,经历的事情许多也已淡忘;只是少年时代小 学、中学生活的场景,启蒙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地在我的记忆 中浮现,引发我的思念和遐想。大前年秋天去无锡参加学术讨论会, 我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遗憾的是,小学时代的老师多已 作古,我甚至无法找到他们的墓地,去向他们献上一个学生的敬礼。 中学时代的老师健在的也不多了,感到欣慰的是,我还是在县城见到 了在家中颐养天年的毕馥真先生和冯凤璋先生。他们高兴地回忆起我 们班的情况,并且还是象当年一样,夸奖我的悟性,取笑我的调皮。 毕先生年过九十,身体还硬朗。冯先生小毕先生五岁,可已经卧床多 年了。我发现,冯先生枕头边放着两样东西;一本《无锡名人词典》 和一叠信件。词典里一些夹着纸条的页面上,记载着他的一些成了名 的学生们的简历;信件也多是学生们寄来的,其中的几封就寄自现在 厦门某大企业任总工程师的、当年我们班的一位学业最优秀的学生。 翻阅这部词典和这些信件,大概是他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了。 人们常说,教师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不过, 我以为,他们其实也并不只是付出,而没有收获的。看着自己养育的 幼苗长成大树,这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享受和崇高的欢乐吗?就拿我 们班来说吧,同学里确是出了不少人材的。他们中有诚实的普通劳动 者、乡村干部、中小学教师,也有大学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 高级军官、高级干部。要不是启蒙老师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学 业的基础,我们这些乡村少年是很难想象会有后来那种发展的。诚然, 老师们本人一生过的是默默无闻的清贫的生活,连在县志上大概也只 有很少几位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们播下的知识和真理的种 子确曾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他们昭示的生 活信条和显现的高洁人品也已经被我们这些学生印在了脑际、融化到 血液中去了。所以,老师不朽,这句话是确实的。因为他们匆促的生 命,正是在他们的学生那里得到了无限的延长。 从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我也走上我的启蒙老师们走过的路,成了 一名教师。我是自愿地愉快地作出这种选择的。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即使在担负学校行政工作的那几年,我也仍然完成着一名普通教师应 当完成的全部教学工作量;即使在调离学校、外出做“官”的那几年, 我也仍然作为一名兼职教师坚守着自己的教学岗位。 当我站在讲坛上向年轻人宣讲自己所崇奉的信念的时候,我会想 起我的启蒙老师们。我由此想到,人们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所付出的 辛劳不会是徒然的。既然我们的老师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 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谢谢您,老师

今天,我的一篇散文又在语文周刊上发表。我捧着周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老师啊,这里有您付出的一份功劳。

可以说,叩开我写作之门的启蒙老师是我们现在的李老师。她今年三十多岁,看上去温柔干练,一头乌黑的秀发里包含着无穷的智慧,明亮的眼睛仿佛敞开着心肺时时提醒我们学知识、学本领。

回忆三年级之前,我因为常写不好作文,所以并不喜欢写作,而写出来的东西也常是语无伦次。我的弱点被李老师发现了,于是她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道:“我知道你很想写好作文,但就是总也写不好。那我告诉你写作无捷径,想要写好,就得多看多写”。我听了老师的话,就天天按老师的办法去做,每天一有空就看课外书,节假日经常跑到书店阅读文学名著,并坚持写日记。李老师则每次详情地给我批改日记,并写上一句句鼓励的评语。就这样,日复一日,我的作文水平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一次,我写的作文被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出来,同学们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么一来,我写作的信心就更大了。从此以后对写作情有独钟。就这样,我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写出的文章再不是夹生的饭了。

一次,老师试着将我的一篇文章去投稿,没想到竟然在学校周刊上发表了,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为我高兴,我自己更是激动得睡不着觉。从此,我更爱写作了,而写出来的作文也一篇又一篇变成了佳作。

我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小孩,是李老师一步一步把我扶过来,我无以为报,只希望自己能写出更多更美的文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再见了,老师

r光如梭,岁月如流,小学的学习生活转眼间就过去了。而今,我即将毕业。在离开母校的时刻,我心中充 满了留恋之情。

 此时此刻,不由地使我留恋起那启蒙、教育我的每一位辛勤的老师。以前我总X得时间过得太慢,而今回想这些日日夜夜时,心中总留恋那每一寸美好的光阴,我真的感到时间如流水了。

敬爱的老师,您那的教诲,您那亲切的目光。我们从认字学数到能写能算,您为我们操了不少心血,流了多少汗。徐老师,您还记得吗?在你刚刚教我的时候我的作文写得极差,但是你却耐心地教导我,在你的指导下我的作文也有很大的进步,使我的成绩渐渐地提高。

曾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参加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那时,老师您的工作己经很忙了,再加上要和我们备课,复习。不过老师你还是不管再多忙多辛苦,还是认真负责而又耐心地辅导那参赛的同学,最后那两个同学终于在比赛中取胜了!

还曾有一次,期末考试,那时老师你是生病了,您为了我们的考试,全力以赴来和我们进行复习。后来,在老师的教导和复习下我们的成绩脱颖而出。老师您知道后,高兴得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呢!我们真是没有辜负老师的一番心机。

  

老师,您说过,是雄鹰就该到天空中翱翔,真正的人就应该不断地追求、奋进。如今,还有多月, 我们就要离开您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了。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老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您给了我童年生活中的一段最美好回忆,它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见了,亲爱的老师。

 

   

 

 

 

 

 

回忆之老校

离开小学将近一年了,我总是思念着带给我启蒙知识的老校——双河小学。今天放假,我想回老校看看。 走在路上,眼前又浮现出原来老校的情景:每周一,当雄壮的国歌响起来的时候,容纳了两千都人的操场竟然像水一样的肃静与庄重;课堂上,老师孜孜不倦地在黑板上写着什么,在座的同学也认真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