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他说:“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要达到叶老提出的“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作文,还要教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作文和改文,两种能力同样重要。“文不厌改”,“文成于改”,不会修改,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可见,会改文章是会写文章的重要标志。(二)是提高认识能力的需要。叶老说:“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修改思想的过程,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再写起文章来就想得正确,并运用相当的语言文字把那想得正确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能达到“修辞立其诚”。(三)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叶老说:“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老师终日埋在作文堆里,代替学生改文,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削弱了备课,课堂教学没搞好,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就差,写出来的文章就越费改的时间,备课的时间就更少,造成了恶性循环。教会学生自己改文,学生的作文就会越改越好,老师也能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加强备课,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怎样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改文的兴趣。1.讲述名人故事。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如讲唐代贾岛“推敲”的故事,北宋诗人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的故事,鲁迅先生写文章几易其稿的故事,等等。让学生从这些故事中看出他们在遣词造句中千锤百炼,一字不苟的精神,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改”的意义,从而产生改文的动机。2.开展改文活动。开展灵活而有趣的改文活动,如学生之间互相当“老师”批改;设立“作文病院”,让学生当“大夫”,给作文“诊断治疗”;建立“啄木鸟兴趣小组”,把修改的典型文章寄给《中国少年报》专栏;组织“编辑室”,让学生修改、编发作文小报的稿件,等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领略到改文的乐趣,从而产生改文的要求。3.展现改文效果。可以展示古今学者、诗人修改过的手稿影印;可以把作文原稿和修改稿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鉴别;可以让作文改得好的学生谈谈自改的收获和体会;还可以给修改得恰当的作文增加分数。让学生从中看到修改文章的具体效果,体会到“好的文章是自己改出来的”,从面提高改文的积极性。(二)凭借阅读教学,打好学生改文的基础。叶老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作文训练必须和阅读教学相结合。训练改文的基本功,也必须凭借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打好以下的改文基础:1.增加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为改文打下了基础。叶老提倡用“念的办法”来检验写成的稿子,学生的语感增强了,就能边读作文边凭着对语文的灵敏感觉,发现自己作文中的毛病,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2.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修改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提出问题的方式。如研究词句时提出: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要写这句话?它在一段和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研究篇章时提出:为什么这样开头、这样结尾?为什么这样分段?各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能不能调换一下位置?课题与内容有什么联系?换一个题目不行吗?研究写法时提出:文章是怎样表达思想内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学会了在阅读课文中用这类问题问自己,在修改文章中就能用同样的方式思考,就容易发现自己作文中问题。同时,在“基础训练”中加强“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之类题目的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修改作文打下基础。3.推敲词句。修改作文,往往需要推敲。在讲读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推敲,去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在“基础训练”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对“词语搭配”、“选词填空”、“填上适应的的词语”、“改正用错的词”等习题深人地进行分析与比较,培养学生推敲的能力与习惯。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修改文章也就不感困难了。4.改正病句。这是修改作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基础训练”中安排了大量的这方面的练习。要抓住这些练习题,加强训练,并揭示它的规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分类不当、前后矛盾、重复罗嗦等),以提高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5、修改短文。可以多做一些调整短文中句子或段落顺序的单项练习或是修改短文中字、词、句的综合练习,阅读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三)采取逐步引导,教给学生改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重在教给方法,教师应有计划地把修改作文的“三步四法”教给学生。“三步”,即第一步默读、修改文章的内容,看看思想是否正确,中心是否突出,选材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体,详略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等;第二步轻声读,修改文章形式,看看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字、漏字等;第三步朗读定稿,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检查。“四法,即增(增添内容)、删(删削材料和文字)、调(调整顺序)、改(改换词句与标点)。这些改文的方法,要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这里有一个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扶到放,逐步提高要求。(四)通过反复实践,养成学生改文的习惯。叶老指出:“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运用方法,重复练习多次,掌握了它,就形成了能力;熟练掌握了方法,就成为技巧;再重复练习多次,就成了习惯。我们要通过修改文章的反复实践,引导学生养成改文的习惯。

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18大策略

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18大策略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18大策略 1、给孩子营造读书的环境气氛。 假如你家有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我建议你在家里孩子经常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面放些童话故事,科幻故事,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名人传记,动物知识,海洋生物知识,以及简易的历史地理知识类书籍,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手里,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个吸引他们的世界。事实上,很多伟人正是在艰苦的童年因为读了几本书,哺育了他们的心灵成长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方向,甚至造就了他们未来的事业。 2、给孩子朗读优美的作品。 家长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孩子感兴趣的作品一字一句的朗读给孩子听,能使孩子通过语言接受书籍的熏陶。给孩子朗读作品,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的图书,在朗读之前,要先对图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理解,从而有助于朗读时更好地运用声音、语气、语速去表达作品。让儿童坐在自己的身边,书的高度与儿童视线平行,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朗读前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封面图画预测故事情节,然后向儿童提出验证各自预测的要求,使儿童带着问题聆听故事,吸收新的信息,思考新的问题。 3、和孩子一起读书。 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效果将更加理想。一家人在晚间的灯下,彼此朗读一段书给家人听。这种习惯,不仅分享知识,也是维系家人感情的良好方式。当代中国的家庭,往往只是“生活的共同体”,除了柴米油盐、锅碗瓢勺、吃喝拉撒以外,常常找不到共同的话题,特别是两代人之间常常找不到沟通心灵的话题。如果养成了一家人一起读书的习惯,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佳途径。如果能经常和孩子聊聊书中的故事,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这个家庭就会逐渐变得高雅。特别是图画书、故事书的内容,假如孩子能够清楚、正确地复述大意,就表示他已经吸收了书中的内容。就书中某一角色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既帮助了记忆,也锻炼了思考认识能力。让孩子说说读完此书的心得和感想,这对孩子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这种崇尚学习的家庭氛围肯定有利于孩子的成才。 有一个母亲在谈到鼓励孩子读书时是这样说的: 儿子上学后,为了使他积累词汇,我们经常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自然,一开始儿子经常输给我,我有时也有意输给他几次,他表现出了“不服气”的神色。于是他开始翻书、查成语词典,到处搜集成语。我看时机已到,便偷偷地买来《成语故事大全》,放在书架上。这一招果然很灵,趁我不在家时,儿子如饥似渴地读书,准备了一大串成语来对付我,还知道了不少成语的出处。儿子终于“大获全胜”,我佯装不知,但目的已经达到。这学期,孩子又报了一个书法培训班,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和儿子约好,每天放学回家后,儿子负责教我,我们每天练字一篇,看谁写得好,看谁进步快。儿子早已摩拳檫掌,准备与我一决高低。 就这样,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其乐融融。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也没有声色俱厉的强迫,偶尔还互相吹捧几句。我对儿子说:“儿子你真棒!将来肯定要超过老妈。”儿也顺势拍个马屁:“那是,也不看看咱是谁的儿子!”虽然说这样跟着儿子跑跑颠颠的,也耗费了不少精力,但你追我赶的滋味还满有意思,亲情有时变成了友情,有时又成了小“哥们”,而彼此的心却靠得更近了。 10年教育儿子的路程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个母亲很难,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做母亲是我毕生的伟大事业。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享痛苦与欢乐,共同体验成功与挫折。我虽然知道,终有一天,他会挣脱我的怀抱,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但我不会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除了拥有自己的天空,也分享了孩子的世界,是孩子使我生命的体验更加多姿多彩。 4、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 为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有效途径。它能凭借故事的魅力强烈地吸引孩子,从而诱导孩子为寻找乐趣而自觉自愿地去读书。同时,也能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这种要求也会逼着父母必须坚持经常看书学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以便需要时如囊中取物一般。 首先,要选择好讲故事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形成习惯以后,你和孩子每天都会期待着这一时刻,从而使这一活动成为每天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都会更加自然地参加这一活动,彼此间合作会更加愉快。我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最适当的时间是每天睡觉前。因为这一时间既固定又不固定,具有一定的机动性,不容易被琐事耽误。 其次,你可以在家里安排一个固定的讲故事的场所。我认为最合适的场所是在卧室或书房。另外,昏暗的灯光有助于创造某种氛围。 再次,对于低龄儿童讲故事,每次讲故事的开始和结尾最好有一个固定的动作。譬如,开始时你可以用手在书架上“捞”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把故事“扔回”到书架上。这样,会对诱导孩子看书起到暗示作用。 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讲故事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这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讲故事法与朗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还需要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去演绎故事的内容。讲故事时应根据故事的内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调、音量和速度,用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来表达角色和故事情节的变化。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书插图及文字,可以促进孩子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5、故事表演法。 孩子阅读故事图书后,在*的引导下,以玩偶或自己扮演角色的形式,把图书故事内容、情节表演出来的一种方法。这是在图书阅读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的延伸学习的方法,对孩子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模仿故事里的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模仿各种人物的活动姿态、行为与动作。帮助孩子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对话语言。另外,要启发孩子把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人们说话的表情、语气、音调等运用到故事的角色语言中,发挥他们的表演潜力。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对图画书里的角色,故事情节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会逐步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学习角色的对话和故事里的语言,会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0。 6、与孩子共同讨论书里的内容。 父母与孩子一起围绕所阅读的图书,提出一定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里的内容。可以是一边朗读或讲故事,一边与儿童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阅读前或阅读后的讨论。 在讨论中,家长的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有以下几种:引导孩子观察和描述的提问,引发孩子回忆和比较的提问,启发孩子联想和想象的提问,引发孩子因果推测的提问,引发孩子假设、质疑的提问。当然,也要鼓励和激发孩子的提问,通过双向互动的探讨问题的方式,孩子对图书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综合,扩展或修正自己的认识,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 7、“缠着”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讲给父母听。 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以后,为了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有意地“缠着”孩子请他讲故事或书中的知识,或者以相互给对方将故事为条件,“引诱”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完后,家长可故意做惊奇状,大加赞扬,或“缠着”孩子问这问那,询问故事的细节。这会使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加稳定。 讲故事的作用不仅是让孩子爱上读书,学会读书,还能从故事中获得教益。从“岳母刺字”到黄继光、董存瑞,从女娲补天到宇宙飞船,从安徒生童话到伊索寓言,从祖冲之到李四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对科学的向往,对世界的认知,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8、引导让孩子从书中寻找疑难问题的答案。 孩子一般都有缠着大人问这问那的习惯,当家长适时地告诉孩子,他问的问题在某某书中有很好的解答时,孩子就会产生接近书本的强烈要求。例如引导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就适宜采取这种办法。家长对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可以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就在某某书中,孩子也会慢慢对书发生兴趣。当你给孩子讲三国的故事讲到最精彩的片段时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第几章、第几页,孩子就会主动去翻书阅读。 9、帮助孩子选择读物。 一本好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本坏书也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挑选书籍时,要把孩子带上,要让孩子在购书现场看看家长是如何选择书籍的。一般来说,选购书籍应先读一读书前或书后的内容提要,从中弄清这本书是否适合于孩子的年龄,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再看一下目录,判断一下孩子是否能读懂,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本书。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中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 10、要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为了让孩子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就必须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例如:精读、略读、跳读;朗读、默读。对于不同体裁的读物还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经典的读物要精读,对于故事类读物要略读,为了寻找某些文献资料时可用跳读。优美的诗歌和散文适用朗读,较为深奥且逻辑性较强的文章适宜默读。11、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书 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如果你真诚地喜爱着《红楼梦》,那么就大声地朗读它,把这种快乐和热爱展示给孩子。对于初生的婴儿,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当然还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食粮:文学的、认知的、科普的、益智的、情感的等等。大人仍然可以遵循“我喜欢,我选择”的原则。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C.S.刘易斯有一句至理名言:“仅仅让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还算不上是好的儿童文学。”所以,如果一本童书不能唤起你的喜爱和敬意,你大可将它放弃,它未必是一本好书。12、为孩子大声读 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大声”并不是发出很高分贝的意思,而是指“读出声音来”让孩子能够听清楚。 1985年,大声朗读与持续默读被美国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最为行之有效的两种阅读教育方法。大声读的益处非常多,能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语言学习能力,并能直接引导孩子在阅读上取得更大进步。家长首先应告诉孩子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再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为孩子大声读书,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每天坚持至少20分钟,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如有可能,至少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直到他明确表示不再愿意继续。13、边读边玩 天下或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在观念上,不少大人把阅读或者学习活动看作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其实,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所学到的一切几乎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儿童的阅读可以有许多种玩法。比如,有的书本身就是玩具,可以当作汽车在地上滚,可以当作积木搭房子,可以当作拼图变图案,有的可以在洗澡时放在浴盆里,可以铺在地上当作游戏用的地板。不过大多数低幼图书是一般的图画书,大人可以随机变出花样,和孩子边读边玩,如角色表演,画画,做手工等。14、他翻页,你读书 在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孩子参与进来,将会既好玩又有效的事情。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翻动书页,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请孩子来主持翻页,由孩子来控制阅读的速度,你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15、阅图漫步 阅图漫步,就是轻松自然地引导、陪伴孩子翻看图书里的图画或插图。这种活动适合图画书或有插图的书。优秀的图画书往往有很好的图画叙事能力,孩子甚至或以从图画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漫步类似一种预演活动。比如:“不好,大灰狼来了!”“这只小猪为什么叫懒懒?”经过这样的热身,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对书里的故事也充满好奇心。16、一边读,一边演 在为孩子大声读书时,如果更多地加入表演成分,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很开心,而且达到很好的效果,孩子天性喜动,好夸张,喜欢把什么事都当真。表演性的读书,正是要利用孩子这种可爱的天性,把他引到知识的殿堂中来。最简单的表演是富有感情色彩,节奏适当的朗读。最有趣的表演是吸引孩子来参与的分角表演。如果让孩子成为故事书中的一部分,他们会乐此不疲。17、引发问题,引导思考 在亲子共读的活动中,孩子往往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大人可不要忽视。与孩子共同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分享,分享快乐,分享困惑。如果大人善加引导,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18、聊书 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很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与孩子聊书通常也是从一些问题开始,但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考查他是否理解正确,而是要引导他说自己的想法来。因此这种聊书应当是无压力的、发散性的、结论开放的。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孩子聊书最好以“说来听听”这样轻松的用语开始,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19、读后行动,拓展阅读 我们要关注孩子在共读之后的反应,因为阅读不是读完就完的事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反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孩子理解并引导孩子拓展阅读的重要环节。小小孩如果喜欢上一本书,最常见的反应是“再来一遍”,他们喜欢大人反复读。有的孩子会把自己想像成书里的主人公,自编一些好玩的说法。还有的孩子,会把玩具动物排成队,自己捧着书给它们“讲故事”,这都是值得鼓励的积极反应。20、给自主阅读留出空间 在亲子共读中,除了大人为孩子大声读外,也应当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大概从孩子手能抓住卡片时就可以让孩子自主阅读了。自主阅读的培养主要是注意力和习惯的培养。21、“书虫”长、长、长 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如果能将孩子的阅读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不过,做这样的记录最好是能让孩子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可以将孩子读过的书名写在一张张卡片上,摆成一条虫子的形状,孩子读的书越多,虫子就越长。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读后感等等。22、延伸阅读 如果要激发孩子持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特别关注延伸阅读。最常见有基于作者、基于主题的或基于相关事件的延伸阅读,比如孩子在读到成语故事或历史故事时,会对历史上某个阶段的事件产生疑问,大人如果能适时提供相关的图书,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基于主题或基于事件的延伸。23、让孩子引导孩子 让同龄的孩子进行阅读交流,是另一种既有效又有趣的引导方法。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相互借书,最好的交流方式是让孩子们一起看书,聊书。24、走到哪儿,读到哪儿 阅读是一各生活方式,它是爱书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小书迷来说,到处都可以是读书的好地方。在家里,可以在床上,书桌上看书,也可以在地板上,妈妈怀里看书。外出时,可以在旅途中看,在郊游的山顶上歇息时看,可以让那些需要打发的时间变得更充实。25、充分利用公共资源 最常用的图书公共资源是书店,图书馆和互联网。26、书香满家园 用书来装点日常家居环境,在家庭中营造阅读气氛是让孩子爱上书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让孩子爱上书,关键是大人对书的态度。家庭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在亲子间进行,还可以在整个家庭中进行。大家一起聊书,一同看书读报,遇上好玩的段落,爸爸为妈妈读一段,妈妈为爸爸读一段,那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很自然地传导给孩子,何愁孩子不爱上书呢?27、橱窗原理 我们逛商场时,往往会对精心布置的橱窗特别留意,许多人会在橱窗前流连。多项调查显示,在橱窗中展示的货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如果我们想向孩子推荐一本好书,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橱窗原理。28、享受爸爸的声音 让爸爸也来参与亲子阅读!在现代社会,阅读障碍几乎可以与学习障碍画等号,而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里,几乎都是女人带着孩子阅读,其后果是在小学五、六,出现明显阅读障碍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

保护环境(参加K的作文教室)

天空的幸福,是她穿着一身蓝色的礼服;阳光的幸福,是她拥有水晶般耀眼的光芒;大地的幸福,是她能孕育出多彩的生命;我们的幸福,是拥有可爱的地球。

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然而,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环保,不知道珍惜我们唯一的家园。

我们一方面都在埋怨环境被污染,可是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污染环境呢?比如,我们一方面在大声呼吁吸烟有害健康,而另一方面又在大批量地生产和销售香烟;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不乱丢垃圾,另一方面我们在吃零食时往往随便地将包装纸扔在地上。又比如,有些工厂的老板把厂房装饰得美丽豪华,可是背地里却把污水、废水偷偷地源源不断地往河里排放……所以,尽管我们天天在宣传环境意识,可是污染环境,危害生物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其实,这种矛盾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

有一个小故事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 在德国艾克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门上有一个问题: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碰到这个问题的人们有各种答案,比如狮子、老虎等等。问题的答案就在小木屋里面。但是,这个答案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答案之门”一打开,参观者看到的是一面大镜子,他们的尊容尽在里面。这面镜子告诉我们:事实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

是的,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正是人类,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已是遍体鳞伤:土地干涸、龟裂得出现了一张张“大嘴”;污水横流,鸟儿和鱼儿成群死亡;水资源短缺,有的贫困山区,孩子们一年只能洗一次脸!大气污染使人们常常看不到蓝天,要呼吸到洁净、清新的空气,北京的奶奶得买“空气净化机”;要喝到纯净、清凉的水,人们就需要买经过专门处理的桶装或瓶装的纯净水。总之,地球的环境正在恶化,而造成这些污染的正是人类!

树,是人类的朋友,它奉献氧气吸入二氧化碳,为人类净化空气,为人类抵御沙化、风尘、赤潮。但是,人们报答它的是什么?滥砍滥伐。你们知道吗?中国森林面积只有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也只有16.5%。 地球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了20%—30%,如果再不加以节制,人类将失去这些朋友,那时,人们醒悟会不会太迟了? !

人类,地球的“破坏者”。动物,人类的伙伴。为什么动物濒临灭绝?因为人类偷猎。树木,动物的家园,失去家园,动物何处容身? !

生物是我们的好邻居,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唯一的家!我希望人类不要当最残忍的动物,要做环境保卫者!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动物园里的小木屋的门上有这样的问题:世界上最善良的动物是什么?而打开门,人类的尊容尽在大镜子里面!

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沃土,我们同是大地上盛开的鲜花,同是蓝天里搏击长空的飞鹰。如果我们还再继续破坏下去的话,我们将无法生存在这个唯一的家园里。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需要我们人人都出一份力。让我们从现在起好好地保护环境,使天空永远蔚蓝,使草地永远碧绿,使大海永远清澈,使地球永远是绿色的家园,使人们过的永远是绿色的生活!关心地球也就是关心我们的家园,保护资源也就是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善待地球,保护资源,真正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地球只有一个,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善待地球,保护地球,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真心希望,人人注重环保,世界越来越美好!

***************************************************************************************

这篇文章我想拿来参加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比赛,大家提点意见啊!

K老师(打老师?)啊,最后一段从“关心地球也就是关心我们的家园……”一直到文章结尾我想删掉,你认为捏?意见提得越多越好!

断想与梦

2009年08月15日

开学第一天,每位老师的第一句话都是吐沫横飞的千篇一律-----复习不是人生的徘徊,而是退一步进两步的人生飞跃。说这句话的人真天真,竟然迷惑着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的佯装着一种似乎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在想,如果可以这样飞跃,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我们的世界定会是浪漫的弥漫着断想与梦。

断想比梦多,原来生命还有色彩了.

梦要凭运气,断想却是属于我自己的。

我可以想的天花乱坠,世界翻覆,黑白颠倒,一切美好,这是我的世界了,即使有些庄子浪漫唯心主义的乘物游心,但驰骋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污垢。

我还在想哪个大学会仁义慈尽,把我从复习班能憋死人的气氛中赖死赖活的拉出来,我还可以摆手一挥的装装矜持,等着它们三顾茅庐般的送来通知书,然后很不情愿的接受心理却乐开了花。

我把每节课的断想连成一条线才突然发现会构成一个有开头有结尾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我会在故事里自由自在,忘了站在眼前不着调的英语老师龇牙咧嘴的列举一大堆的“小白兔小猴小猫小狗小鸡小鸟小青蛙小乌龟小白菜小茄子小西瓜小豆角”直到说的保持着一个嘴型忘了自己都说了什么。

我在想纯净的世界和肮脏的世界会有什么区别。不屑于马路上的香蕉皮和口香糖多了一点吧,或者黄河的水更黄了一些,松花江的污染大了一点。想来想去觉得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差别不过与此,人不变,纯净可以和肮脏划上等号。我还是更相信意识第一的学说,视而不见,就是没有。

我想一个转折的作用会有多大,一些人的没落会有多快。回忆着他们无尽风光的时候会不会想到一秒或者十年后的今天比起当年的锦衣纨绔就是衣不蔽体的破落。我还想知道就是这样的一个拐弯里面都藏匿了什么呢?想着都错过了离我一个拳头的距离的正在大张声势的训斥的班主任刚才都说了什么。联想吧,也算断想,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已。

我想着晚上会做什么梦。会梦到自己考上大学,还是重复着那天看完长江一号后那个寒栗的梦。梦到我会吃山竹还是榴莲,梦到我面前那个人嘴里叼的是让我尴尬的冬虫夏草还是一袋三元的酸奶和蒲式蛋挞带着三对奥尔良烤翅,会梦到康二的食堂在一瞬间变成麻辣诱惑,有水煮鱼,有香辣虾,或者变成山水间,有羊蝎子,有回忆。

我想着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一定要我们学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太现实的世界或许只属于每天盯着暴跌暴涨的股市的人,整天挖坟考古玩转白骨的人面对眼前的历史都要发挥意识为先。

我想我在受到那位每天扶着老花镜遮住半边脸上课的语文老师的启发后,去研究高考满分作文后应该与不应该有的一些反应。原来传说中的应试作文就是把十段仿写句子拼凑在一起,然后安上十年前满分作文的开头和五年前满分作文的结尾,辉煌就这样诞生了。当然那首绝伦的黄花岗墓前的诗的出现比陨石砸到你小拇指上的可能性还要小。

我想我是不是不应该把每天的大好时光浪费在断想与梦想做梦上,我想我需要开始做数学了。错了好多,我不知道该不该想为什么错了。

白天的断想就是白日做梦,晚上做梦就是白天断想的折射。

我白天做的梦是每天坐在教室的凳子上12个小时一根笔用完接着一根笔的做数学,我晚上的断想是明天会不会是美好的一天,然后晚上的断想没完没了,成了白天,白天的梦一直在做,让老师在早读把我叫叫醒。

哦,这才梦如初醒,不该做梦了,颠倒黑白的想与梦。

时间很快,用句小学生喜欢的开头---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不能把浪漫蔓延在枯燥中,那样,玷污了浪漫,毁了枯燥。

时间的长与宽

时间的长与宽

——读《匆匆》有感

曾有人说,时间是一条毛毯,有长,有宽,每当时间溜过,毛毯就卷起一点。当毯子卷完,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可没有人知道,它有多宽,有多长。

带着疑惑的心情,我翻开了语文课本。“匆匆”二字印入眼帘。朱自清先生在24岁时写下这篇文章,却给我们一群仅十二、三岁的小孩,留下极大的生命启迪。“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间;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些真实的事例渲染春秋代序,从而让人联想时光流逝,岁月“匆匆”。

“八千多日子,就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清晰而让人吃惊的数目,真能发人警醒——人生短暂而大海永恒,岁月流逝而青春不再!

时间在流淌,而我们却不能好好把握。朱自清的一句“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更是启发了我们。既然来到这世上,我们就应该活得的充实,活得潇洒,活得有意义!我们需深知:去者之日不可留,来者之日尤可追。至此,作者便急促地反问:“但不能平的,为什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反诘看慨叹,实是满怀着激情决心“上下求索”。全文结尾,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让我们明白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主题。

读完“匆匆”,留下的是对时间的不舍留恋,和淡淡忧愁。岁月如睿智的长者,当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匆匆而过时,留下的是什么,带走的又是什么?

《匆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寒假的时光。刚放假时,大家都像振翅欲飞的鸟,憧憬着美好假期。疯了两三天之后,家长开始叫我们做作业了。比起玩,心里自然是老大不情愿。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总想着“假期还很长呢?没事!”可到了快开学的时候,才想起还有一大堆没做的作业。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都马不停蹄地使劲赶,有速度,质量就不好,自然又得挨老师一顿批。

这都怪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太肤浅了。总幻想着时间还很漫长。却不知,时间在我们不经意间,一闪而过,不见了踪影。

每每想到这些,心里就涌起一阵酸楚。我们的时间为何如此短暂,为何是那样的来去匆匆。难道,我们就要乖乖地听命运安排吗?不,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人定胜天!命运如此,我们就用自己的实力扭转它。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不错,不管日子怎样匆匆,只要愿意挤,总能挤出时间,去填充它,做好它,让它变得很有意义。

既然每个人都会殊途同归,那又何不珍惜这看似漫长却又十分短暂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价值,长短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既然生命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好好地把握,让有限的生命散发出无限的绚丽!

时间之毯的长和宽,我已经从《匆匆》中悟到了。长,是在我们手中的面团。用你的心去努力,去奋斗,面团就能越拉越长。即使长到断裂,也此生无憾!宽,是上天给予的命运,是不变的永恒,无法改变。既然不能往两边走,那我们就向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天地。只要有这份信念,命运也无可奈何。

只要把每一秒时间过得充实,即使时间溜去,也是“满载而归”。这样,就不算是浪费时间虚掷光阴,而是把时间仅仅抓在手里。

数学老师说:长乘宽等于面积。那么,时间毯的长乘宽,得到的面积是什么?我坚定不疑地回答:是一段完美的人生!——一个坚强的身躯和一种坚定的信念,能创造出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和一片充实的光阴,才能勾勒出一段完美的人生!

&nb 简评:文思敏捷,文笔厚实,思想深邃,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