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我们现代国家的主要服务信息,那么“网吧”也就应运而生。起初网吧开始在我国的一些文化品位比较浓厚的大城市出现,随后又向小城市蔓延,2002年网吧就普及到了乡镇。网吧的普及一方面对我们的信息来源渠道广、信息传递及时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但副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经常听说有青少年沉迷网吧影响学业,甚至出现长时间泡在网吧而猝死的惨剧。

为了深入了解现在网吧的经营状况,今年寒假期间,我走进两城镇的两个网吧进行了调查,据不完全统计,两城镇是个很小的城镇,但是网吧只有两家,现在网吧经营状况主要分三类:

第一类是“三证”齐全,即《经营许可证》、《安全审核意见书》、《网络文化准营证》和《工商营业执照》,这种网吧只是极少数,每小时上网费也比较贵。

第二类是证照不全的“半黑”网吧。之所以称为“半黑”,这类网吧首先不具备完整的营业手续,但仍“堂而皇之”地挂牌营业,这类网吧基本能杜绝不良网站,但也有违规行为存在,主要问题是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打游戏,这类网吧的顾客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主。

第三类网吧是无证无照的“黑”网吧,这类网吧无证无照,也不纳税,内部环境不好,无法进行管理,他们隐藏在城市的角落里,只需几台机器,租间民房,连几根电话线就能草草开张。这类网吧收费低廉,容易存活,因而分布很广泛,能渗透到青少年的身边,是真正具有危害性的,是社会的毒瘤。

两城镇的两所网吧都是两元一小时,而且有一个网吧有身份证登记系统,可以防止未成年人上网,另一个网吧只是看一下身份证,没有系统,但也只是对生人进行验证,熟人就不用了,也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

两城镇网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是:

1、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网吧采光条件极差,相对拥挤,加上吸烟人群,消防安全隐患明显存在。

2、放任青少年超时消费。调查表明,有90.65%的青少年反映,到网吧通宵达旦上网经营者从未劝阻。还在网吧内零售烟酒、饮料和小食品,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影响。

3、技术防范措施使用不好。两所网吧,没能坚持标准安装、使用防火软件和防范措施,致使网吧内上网者可以随意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

4、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存在。由于没有特定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或不允许到网吧上网,从而使未成年人进网吧成为正常。网络上一些法律尚未界定清晰的电子游戏再次成为经营主诱骗未成年人迷恋网吧的重要因素。

5、网吧的分布都在离学校较劲的地区。

现在两城镇每年上网的网民应在2000人以上。这2000人中,以中小学生为主,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85%以上,并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在迅速增长。

性别比例:男生颇多(占76.6%),而且年级越高,比例越高。上网时间: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12分钟。

父母限制:8.4%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大多数父母限制子女上网,反对子女到网吧上网。

上网目的:好奇心、虚拟聊天、刺激娱乐、网络技术使用、联机游戏和网游。

常用功能:超过70%使用率的有网络游戏(占62%)和聊天室(占54.6%),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占48.6%)。

网吧上网的经济来源:68%的青少年是零花钱。11%的青少年是打工挣的钱(分析对象是大学生)。

浏览黄色网页:3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保守数字)可以说,青少年对互联网络体验最为丰富,影响也最大。

积极影响:

一是可以开阔青少年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

二是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

三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

四是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青少年的学业。

五是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可以说,网吧的出现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消极影响:

一是网络病症问题。学生长期泡吧视力下降,过度疲劳,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汗臭味,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是不健康网点问题。一些渲染色情、暴利、邪教或反动的网站,已毒害了一批青少年,几乎让众人“谈网色变”。

三是荒废学业问题。迷恋网吧对青少年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四是诱发青少年犯罪问题。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

五是网上交友问题。问卷分析,青少年与网友见面的占11.5%,从不见面的占56.3%,偶尔见面的32.2%,这本身就潜伏着极大危险性。显然,网吧对青少年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交谈了解到,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利益驱使网吧经营业户违规经营。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青少年好奇心,专搞不正当竞争。

二是对网络的监管不够规范有序。目前,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还不够和谐一致,“三证”不全的网吧还大量存在。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三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是容易遭受“网络垃圾”侵害,难以逃脱诱惑的重要原因;

四是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健康网络阵地尚未占主导地位。目前开设的青少年专门网站,由于经费、人员、技术和体制的限制,其内容、形式等方面还与青少年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加之宣传和引导不够,尚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五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不和睦,在缺少家庭温暖的情况下,多数的青少年会选择离家,而网吧又是他们最好的逗留场所。也有一些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子女的管教,结果,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终日以网吧为家。

为防止“黑”网吧对青少年的继续侵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和监督:

1、政府重视,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规范管理合力。对现有网吧市场组织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狠抓《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落实,严格依法办事,形成整治合力,对不按规定经营的网吧坚决查处,直至取缔,将其全方位纳入管理,切实规范网吧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治工作有深度、有力度,不半途而废。

2、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共青团牵头组成专门领导机构,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考核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同时,充分整合发挥社区力量,将网吧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宣传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4、抓好“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建设。首先,树立一批规范经营、文明服务的网吧典型,以此为样板,带动更多的网吧积极响应。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根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条件,规范网吧经营行为,确保网吧具备良好经营场所,完善的创建制度,按规定安装安全防火软件,张贴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显著位置悬挂警示标牌。同时,利用社会媒体向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推荐“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名单,让一些不法网吧失去市场。力争在一段时间内,建设一大批示范性“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使其真正成为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阵地。

5、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台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减小对违规网吧处罚的弹性,加大处罚力度。

6、社会、家长、学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以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德育教育,通过宣传、舆论导向,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政府可以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对青少年开放等,让青少年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7、要尽快建设一批公益性的上网服务场所,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8、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政府要明确责任,推动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电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进入网吧也是客观的、必然的。取缔不是办法,疏导才是根本,只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合理地利用。

大学生村官总结升官之道 称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大学生村官总结升官之道 称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女大学生村官质疑声中回村修路》、《4名大学生村官入股开超市,村民质疑不务正业》、《大学生村官工作半年当选人大代表遭质疑》……网络上,不乏对大学生村官个案的质疑。而在现实中,有一大批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走上了村、镇领导岗位。

中组部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此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其中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24.1%,担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的占12.3%,5916人独立创业,13611人合作创业。

曾有网友在国内某知名网络社区发帖质疑“大学生当村官有多少在暗箱操作”,内容直指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父辈不是富甲一村,便是身兼一长”。而记者日前在江苏农村采访时发现,有这样一批大学生村官,他们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没有实力强劲的父辈,却凭借“踏实肯干、能吃苦”的作风把事业干得风风火火,走上了村支书、副镇长等领导岗位。

大学生村官之所以能“升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农村处事之道”。

为村民办些实事,哪怕是“通管道”

有时候,具体到某户村民家的某件事儿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能改变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目中的印象。

刚一走进社区服务中心的大门,宿迁市沭城镇叶庄村村民老李第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物业的小伙子”。他放下手中正要办理的手续,直奔那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小伙子,“今天又是你值班啊?怎么样,忙不忙?”

就在一星期前的周六,这个小伙子还提着一支大号的马桶吸子和一套管道疏通工具到他家干过活儿。“又脏又臭的,小伙子人不错,不嫌弃。”老李忙不迭地向身边的社区工作人员推荐这个小伙子,以期“领导”能给他的工作加些分,“服务态度特别好,我家那天全靠他。”

“任镇长,有个件要你看一下。”有人给小伙子递上一份文件,小伙子抱歉地冲老李笑笑。这回老李傻眼了,眼前这个身穿工作服、皮肤黝黑、操着外地口音的小伙子难道是“镇长”?

在这个拥有2.6万常住人口的苏北村庄,大多数村民都像老李一样,很少见到村支书,甚至有人根本连村支书、村长、村会计的名字都叫不全。但很有可能有一天,村民中有人会发现,原来自己曾经享受过的通管道、收垃圾之类的上门服务,就是由沭城镇副镇长、叶庄村村党支部副书记、美好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杰亲自提供。

任杰,贵州遵义人,2007年到叶庄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工作3年多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村里待着。这也是他给每一名后来的大学生村官的忠告,“不要以为你不在村里,村民们会不知道。你能给村民办多少事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在村里待多少时间。”

只是几件“很小的事情”,就让东台市梁垛镇梁南村的大学生村官王袁,从原本村民心目中“普通话很标准的”大学生,变成了“能办事的”村官。如今,他的头衔是东台市弶港镇副镇长。

与任杰一样,王袁也不是苏北本地人。在没有任何人脉关系、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他又是凭借什么走上领导岗位的呢?答案依旧是“为村民办些实事”。

这个从小在城市优越环境下长大的苏南小伙子,最常干的事儿就是到村民家里“蹭吃”、“蹭住”,村民关心什么他就去学什么,村民家里农忙缺人手他就去当小工帮个忙。

有户村民的儿子到南京打工,失去联系大半年了,是王袁通过手机号、QQ号等线索联系到南京当地派出所,最后在南京某居民小区找到了人;有个老汉的孙子得了白血病,缺钱医治,是王袁找到了北京某基金会,申请到3万元救助金,“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会说普通话的村官,而是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的村官。”

勿以“琐碎”而不为,老村支书看在眼里

经常有大学生村官向记者抱怨,村领导不重视自己,村民不信任自己,自己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在办公室里打字、写文件、做录入。

实际上,那些目前看来“混得不错”的大学生村官也都是从琐碎的小事儿开始做起的,很少有人一进村子就受到领导重视被委以重任。在类似或者相同的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抓住机遇向前走,而有些人却只能抱怨着原地踏步?

一次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可言的农家书屋图书书目录入工作,改变了兴化市临城镇十里村大学生村官王永明在村支书王永生心目中的印象。如今的王永明,已经是宣扬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了。

那天晚上7时许,王永生去村部拿些材料,见到了正在那里埋头抄写图书信息的“小村官”。这原本不是王永明的分内事儿,他只是见到办公室主任“抄得太慢”,帮个忙而已,没想到这一帮就把自己的一顿晚餐也搭了进去。

“还没回啊?”王永生站在全情投入的“小村官”身后打了声招呼,回到自己办公桌前取走材料,啥也没说,倒了杯水给“小村官”,转身就走了。他平时话不多,很少主动跟王永明讨论什么事儿,这一次也不例外,他什么也没多问,权当这是小王的分内事儿。

如果换做其他人,也许心里会受不了,自己辛辛苦苦帮别人做了那么多枯燥乏味的工作,领导还见不着好。有人可能会放下工作出门吃饭,也有人可能心中忿忿打道回府,还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或许就此对大学生村官这份职业失去信心。

可王永明还是“傻傻地”在那儿抄书目,“反正就这点事儿,一下子做完就好了。”

半小时后,平时看上去有些严肃、对人有些冷淡的王永生打来电话,邀请王永明去自己家吃晚饭。那天以后,村里的一些“大项目”、“实事工程”陆续被交到了“小村官”手里。

“我们村的小王可是兴化大学生村官团总支的书记,45个村官里的小队长。”王永生很少当面表扬“小村官”,背地里却总是在人前夸赞他。

采访中,记者发现,给村支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学生村官事迹,并非都是那些宏大的工程项目,而是一些琐碎的小事。

“他每天都在村里,早上7点开始就在社区里溜达督察保洁、保安,晚上六七点还经常看见他办公室灯亮着。”宿迁市叶庄村党支部书记黄怀林能一口气说出大学生村官任杰干过的很多“大事”,带动创业、致富、处理矛盾等,但最让他感动、让他产生信任感的却反倒是一些小事。

村里有个80多岁的老党员,想找村部帮忙宣传他家祖传的治疗风湿秘方。诸如此类听着“不太靠谱的”事儿,任杰都愿意花上一两个小时跟村民慢慢聊,顺带做思想工作。“你知道吗,现在有的村民,尤其是老人家,有事儿都不来找我,直接找任镇长去了,他有耐心。”说这话时,黄怀林语气中透着几分“青出于蓝”的成就感。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害怕“得罪人”

如果你以为当好大学生村官只要处处都做“老好人”,本着“吃亏是福”的理念一直“熬”下去就行的话,那你就错了。在农村复杂的环境下,要寻求村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时候,有知识、懂经济的大学生村官必须站在“改革”的最前沿,拿出魄力,触碰基层那些较为敏感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王永明曾做过一个令村部工作人员颇有微词的“改革”:他制定了一个上班按时按点签到制度,要求村部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准时上下班。

这在农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几十年了,工作人员上下班全凭自觉,农忙时,老百姓需要的服务多,村部却没人。”

其实,在一些村民的心目中,“村官小王”还是挺“厉害”的。有一次,镇上要收回一块土地,但很多村民都在那块地上种了油菜。这是一块原本就属于镇政府的土地,村民们未经任何形式的许可便自行耕种,“按规定,镇政府有权不给予任何赔偿直接收回。”

村民们不干了,有个老太太甚至躺在推土机前,“要推,就从我身上推过去。”

王永明在镇政府和村民之间斡旋,争取到了一晚上的时间。这天夜里,他带着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谈心,做完工作他还“留了一手”,要求村民签下“不闹事”保证书:“一家一家谈的时候都挺好说话、挺明事理的,第二天几户人家凑一块儿就又会乱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村民们果然又挡在了推土机跟前,但在自己签下的保证书面前,就只能“不好意思地”回家了。

从今年开始,宿迁市叶庄村村卫生室除了要做农民医疗救助工作外,还要负责防止疫情。这是大学生村官任杰的主意。他给村民家里通过管道、在村里打扫过卫生,待人耐心亲切,但同时,他也敢于触碰敏感问题——村委会、村卫生室“两张皮”,“我在镇上分管医疗,想从制度上做好设计,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任杰对自己的要求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他说,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不去触碰的话是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的不负责任,不能因为害怕“得罪人”而不去想解决办法。

高调做事的同时,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任杰向来“低调低调,再低调”。午餐时间,他经常给老同志夹菜、添饭,要在某项工作上尝试一些创新做法时,他也会在第一时间找上、下级干部商量。“不管是上级还是下级,年龄都比我大,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一方面对工作有帮助,另一方面也不会让对方觉得你当上领导就骄傲自大。”

英雄难过毒品关

问世间毒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毒若有情毒亦老。从古到今,许多人都死于毒品,要么就是骨瘦如柴或者精神不振。有些人虽残疾,但身残志坚,而有些人身强力壮,心理素质却极差,竟然会去吸毒,意志力也不顽强。

毒品摄入体内,后果不堪设想。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不仅毁灭自己,而且祸及家庭,更危害社会。下面我来讲一个关于吸毒的故事:

殷汉林靠开出租车为生,当年是出了名的南京某街道首富,如今却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一个温馨的家,现在老父亲因伤心过度而去世,妻子受牵连进了戒毒所,儿子在学校无法抬起头。

让这一家人遭受如此变故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正是毒品!

往事不堪回首,殷汉林苦不堪言地向人么诉说:“我最初就是抱着好奇又好炫的心理尝试了一下,岂知这一吸会落得如此惨剧。我怕被家人看见,就在外面四处找地吸烟。一天不吸,就像有虫子在身体里乱爬,痛不欲生。不久,吸毒之事让爱人得知,她多次劝我戒毒,我根本当耳旁风。可怕的是,她作出了一个糊涂的决定,‘我就不信,我也吸毒,然后戒给你看!’谁知,任何人都无法抗拒毒品!就这样,夫妻双双成了瘾君子。没有钱吸毒就以贩养吸,不久,我被判处3年徒刑,妻子也被送进戒毒所。世事难料啊,面对天大的变故,老人和孩子无法承受,我父亲在一天含泪而去,儿子觉得无脸见人,多次逃学。是我害死了父亲,我对不起儿子……”殷汉林经常这样回顾。

毒品可以摧残人的意志,因此我们应该拒绝毒品!

在甘肃各地举行的“甘肃,省青年禁毒志愿者《禁毒法》宣传——走进企业”活动中,禁毒宣传志愿者是一群学生,年龄16至25岁不等。这些大学生志愿者,高举“《禁毒法》宣传”的鲜艳红旗,千里迢迢沿河西走廊一路东行,在7个城市的10多个大、中型企业或社区宣传演出20余场次,目的只有一个——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小品《回家》,将“毒瘾一来人似狼,倾家荡产不认娘”的瘾君子形象搬上舞台,表演手法细腻、生动、真实、深刻;表现形式活泼、新颖、独特、艺术,以情引人入胜,极富现实教育意义。

种种的种种,足以表明吸毒的危害。消除毒品祸害,造福子孙后代。拒绝毒品,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不要一世英明,毁于毒品!

变废为宝的“魔法师”来了

现在社会上都在宣传低碳,学习低碳,实行低碳,但是如何能让低碳变得更有意思呢?||| “各位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用过的吸管可以做成一辆自行车呢?!”近期,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理工大学的暑期实习生来到兰苑社区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变废为宝。||| 这是一支变废为宝的“魔法师”队,跟他们一起走进社区的还有大量用生活废弃物品做成的新奇产品。弃用的一次性筷子、易拉罐制成的花瓶,废报纸做成的垃圾筐等等。精致实用的物件让人喜爱,层出不穷的点子让人叹服。||| “不会吧,吸管怎么能做成自行车呢?”不少居民对此表示怀疑。但是,几根吸管在这些变废为宝贝的魔法师手中确实让居民见证了这一“奇迹”——一辆吸管做的自行车诞生了。“好神奇,妈妈我也要学!”现场的同学们都很是兴奋,不少居民啧啧称奇。“其实在场的各位都可以做到,大家都可以成为变废为宝的魔法师!”接下来,大学生们就教居民们动手变废为宝了。不少居民从家里拿来一些一次性杯子、棒冰棍等,拿回去就是储物罐等家居生活实用物品了,达到资源的再利用。||| “我还没想过家里面不用的东西还有这样的利用途径,真是太有意思了”李大妈开心地说。“魔法师”的到来不仅宣传了低碳生活而且传授了一套魔法给兰苑社区的居民。社区将不定期地请这些“魔法师”来社区授课。||| ||| ||||||

安全知识竞赛

安全知识竞赛 唐 欣 雨要说安全知识竞赛,我看过的不少,电视里放的、学校里举行的,但亲身参与的倒没几场。这个寒假,社区举办了一场安全知识竞赛,为的是让我们安全过春节,我也参加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知识竞赛。我们先到社区办公室集中。呵!我走进一看,人还真不少:有一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也有六年级的哥哥姐姐。没过一会儿,人就全齐了,社区阿姨带我们到社区活动室,做好之后,比赛就正式开始了。先是主持人出场,她年纪不大,也就20岁左右吧,带了副眼睛,像是个大学生。她给我们分了组,右边第1组、中间第2组、左边第3组。我是第3组的。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第一场:必答PK,每组派一名选手参赛。我心想:我在百科知识班里训练了那么长的时间,这点安全知识应该没问题吧。于是我放心大胆地举了手,可是没想到主持人却叫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弟弟,真是出人意料。“请听题:1、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应该( )A、及时切断电源 B、把伤者拉开 C、大声呼喊求救 D、拨打110。回答——开始!”“C”“D”“A”我想:真简单,是A呗!主持人宣布答案:“A,恭喜3号同学,获得一张抽奖券!”“哇!”大家惊呼起来,我也不例外,好羡慕哪!经过这次回答,赛场上同学们热情高涨,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在抽奖券的诱惑下,大家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了。主持人一见,忙安慰大家:“别急,别急,人人都有机会。”就这样,又答了两道题,小弟弟又为我们第3组争了2分,目前排名第一。太棒了!下面进入第二场:抢答PK。每个同学都可参赛,在主持人说完开始之后,方可站起来举手抢答。我想:太好了,我一定要抢到。“请听题:1、假如发生水灾,你被洪水围困,有直升机来营救,你用哪种方法向直升机发出求救信号最有效?A、颜色艳丽的围巾或手绢 B、镜子、手电筒 C、猎枪、小哨 抢答——开始!”我“噌”地一下站起来,高举起手。希望主持人能看到我。可是,主持人并没有朝我这边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第1组后排的那个男生,“请回答。”“是B。”他大声说出了答案,主持人宣布答案“B,恭喜1号同学,获得一张抽奖券。”我想:又错过了一次机会,真可惜!但多努力几次,一定会成功!果然,接下来的成绩不赖,获得了两张抽奖券。这次比赛让我知道了许多安全知识,也体验了赛场的感觉,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论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性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我们现代国家的主要服务信息,那么“网吧”也就应运而生。起初网吧开始在我国的一些文化品位比较浓厚的大城市出现,随后又向小城市蔓延,2002年网吧就普及到了乡镇。网吧的普及一方面对我们的信息来源渠道广、信息传递及时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但副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经常听说有青少年沉迷网吧影响学业,甚至出现长时间泡在网吧而猝死的惨剧。

为了深入了解现在网吧的经营状况,今年寒假期间,我走进两城镇的两个网吧进行了调查,据不完全统计,两城镇是个很小的城镇,但是网吧只有两家,现在网吧经营状况主要分三类:

第一类是“三证”齐全,即《经营许可证》、《安全审核意见书》、《网络文化准营证》和《工商营业执照》,这种网吧只是极少数,每小时上网费也比较贵。

第二类是证照不全的“半黑”网吧。之所以称为“半黑”,这类网吧首先不具备完整的营业手续,但仍“堂而皇之”地挂牌营业,这类网吧基本能杜绝不良网站,但也有违规行为存在,主要问题是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打游戏,这类网吧的顾客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主。

第三类网吧是无证无照的“黑”网吧,这类网吧无证无照,也不纳税,内部环境不好,无法进行管理,他们隐藏在城市的角落里,只需几台机器,租间民房,连几根电话线就能草草开张。这类网吧收费低廉,容易存活,因而分布很广泛,能渗透到青少年的身边,是真正具有危害性的,是社会的毒瘤。

两城镇的两所网吧都是两元一小时,而且有一个网吧有身份证登记系统,可以防止未成年人上网,另一个网吧只是看一下身份证,没有系统,但也只是对生人进行验证,熟人就不用了,也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的现象。

两城镇网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是:

1、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网吧采光条件极差,相对拥挤,加上吸烟人群,消防安全隐患明显存在。

2、放任青少年超时消费。调查表明,有90.65%的青少年反映,到网吧通宵达旦上网经营者从未劝阻。还在网吧内零售烟酒、饮料和小食品,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影响。

3、技术防范措施使用不好。两所网吧,没能坚持标准安装、使用防火软件和防范措施,致使网吧内上网者可以随意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

4、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存在。由于没有特定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或不允许到网吧上网,从而使未成年人进网吧成为正常。网络上一些法律尚未界定清晰的电子游戏再次成为经营主诱骗未成年人迷恋网吧的重要因素。

5、网吧的分布都在离学校较劲的地区。

现在两城镇每年上网的网民应在2000人以上。这2000人中,以中小学生为主,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85%以上,并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在迅速增长。

性别比例:男生颇多(占76.6%),而且年级越高,比例越高。上网时间: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12分钟。

父母限制:8.4%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大多数父母限制子女上网,反对子女到网吧上网。

上网目的:好奇心、虚拟聊天、刺激娱乐、网络技术使用、联机游戏和网游。

常用功能:超过70%使用率的有网络游戏(占62%)和聊天室(占54.6%),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占48.6%)。

网吧上网的经济来源:68%的青少年是零花钱。11%的青少年是打工挣的钱(分析对象是大学生)。

浏览黄色网页:3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保守数字)可以说,青少年对互联网络体验最为丰富,影响也最大。

积极影响:

一是可以开阔青少年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

二是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

三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

四是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青少年的学业。

五是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可以说,网吧的出现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消极影响:

一是网络病症问题。学生长期泡吧视力下降,过度疲劳,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汗臭味,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二是不健康网点问题。一些渲染色情、暴利、邪教或反动的网站,已毒害了一批青少年,几乎让众人“谈网色变”。

三是荒废学业问题。迷恋网吧对青少年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四是诱发青少年犯罪问题。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

五是网上交友问题。问卷分析,青少年与网友见面的占11.5%,从不见面的占56.3%,偶尔见面的32.2%,这本身就潜伏着极大危险性。显然,网吧对青少年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交谈了解到,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利益驱使网吧经营业户违规经营。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青少年好奇心,专搞不正当竞争。

二是对网络的监管不够规范有序。目前,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还不够和谐一致,“三证”不全的网吧还大量存在。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三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是容易遭受“网络垃圾”侵害,难以逃脱诱惑的重要原因;

四是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健康网络阵地尚未占主导地位。目前开设的青少年专门网站,由于经费、人员、技术和体制的限制,其内容、形式等方面还与青少年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加之宣传和引导不够,尚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五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不和睦,在缺少家庭温暖的情况下,多数的青少年会选择离家,而网吧又是他们最好的逗留场所。也有一些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子女的管教,结果,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终日以网吧为家。

为防止“黑”网吧对青少年的继续侵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和监督:

1、政府重视,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规范管理合力。对现有网吧市场组织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狠抓《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落实,严格依法办事,形成整治合力,对不按规定经营的网吧坚决查处,直至取缔,将其全方位纳入管理,切实规范网吧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治工作有深度、有力度,不半途而废。

2、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共青团牵头组成专门领导机构,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考核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同时,充分整合发挥社区力量,将网吧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宣传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4、抓好“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建设。首先,树立一批规范经营、文明服务的网吧典型,以此为样板,带动更多的网吧积极响应。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根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条件,规范网吧经营行为,确保网吧具备良好经营场所,完善的创建制度,按规定安装安全防火软件,张贴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显著位置悬挂警示标牌。同时,利用社会媒体向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推荐“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名单,让一些不法网吧失去市场。力争在一段时间内,建设一大批示范性“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使其真正成为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阵地。

5、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台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减小对违规网吧处罚的弹性,加大处罚力度。

6、社会、家长、学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以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德育教育,通过宣传、舆论导向,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政府可以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对青少年开放等,让青少年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7、要尽快建设一批公益性的上网服务场所,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8、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政府要明确责任,推动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电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进入网吧也是客观的、必然的。取缔不是办法,疏导才是根本,只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合理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