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爱正在格式化,程序化……

何为爱?冬日里的暖阳,沙漠中的甘泉,是爱?还是在父母劳累时递上香气四溢的茶水,捏捏肩膀?其实不然。

在字典上,爱的解释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惜,爱护”。这感情是深沉的,这喜欢是热烈的,这爱惜与爱护是发自内心的。

在作文中,我们常写到“爱”,而我们对爱了解多少?

也许你会说。我知道,就是在妈妈的碗里多放几片肉,在爸爸咳嗽时侯递上一杯热水,在爷爷睡觉的房子点上蚊香,在姥姥出汗的时候打开空调。

可是,爱不是做出来给人看的,你为什么你自己不少吃肉多吃菜?为什么你只有在爸爸咳嗽时候递水,为什么要在爷爷睡觉时点蚊香而不是在这之前撑蚊帐?为什么在姥姥出汗时开空调而不是为她扇扇子?

这一切都是虚荣心而不是爱,这所谓的爱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我不禁问,爱在何处,爱为何物?

爱是心甘情愿的,地震中,母亲愿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挡住无情的墙面,为孩子撑起未来那美丽的一片蓝天。

爱是不思索取的,农村的父母愿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为的是让孩子早些离开这贫瘠的土地,在大城市中生存。

爱是空气,如果没有爱,这世间万物都将不复存在。太阳爱着大地,用它的光辉照耀着大地,晨露爱着小草,它用毕生来滋养小草。而空气使我们爱的起点,有了空气我们才能生存,我们才有资本去爱。

这空气又从何而来?是植被们因为感谢太阳的照耀而产生的爱。他们爱太阳,但太阳不死索取,它便将它原想回报给太阳的爱赠与其他生物。

吝啬的人们啊,请不要再自私的只顾虚荣心了!

见在路边乞讨的老人,请摸摸你的口袋,看你是否有零钱可赠与他们,见到流浪猫狗,请不要踢开他们,那样显示不了你有多高贵。也许你家的对面住着一位年迈老奶奶,请你常去找她聊聊天,妈妈包饺子时也请她一起来品尝吧!

爱并不可耻,接受他人的爱也并不显示你有多低下。

妈妈为你织的毛衣请时刻穿在身上,爸爸对你的耐心指导请仔细地听着,奶奶为你做的早餐也要高高兴兴的吃完,晚上就坐在爷爷身边听听他那个年代的故事,并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再往长远想,如果人们爱大自然,地球便不会如此了吧。

洪涝、旱灾、气候变暖,以及各种已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吗?乱伐木,排污水、多噪音,地球受不了了,他生气了。昔日对人类的爱护变成了憎恨。于是,灾难开始了。2012真的会来吗?也许吧……但它的时间也许不是2012年了,或许明天就是。

爱与恨的极致是相似的。

因为爱了所以会恨,这不正是父母们的“恨铁不成钢“吗?我们总是“人在学堂心在外”父母又急又气,想打,下不了手,想骂,开不了口,用和平的方式与我们谈,可我们怎听得进去?父母便立了个“君子不器”的碑,压在我们头上,我们笑笑,抹去两个“口”子将其变为“君子不哭”。父母无言地笑了,小的辛酸。

爱里含着笑,含着泪。

长大了人总要离开生养的父母,彼此之间笑着,泪水却在眼里打转。悄悄别过身去,泪水便模糊了双眼。因为太爱了,离别才如此不舍。

爱分很多种。

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伴侣之间的爱,不同人与人的爱。每一种爱都是宝贵的,都是无价的。亲人之间血浓于水,朋友之间互诉心肠,伴侣之间不离不弃,若想放弃哪一种,难!但是那些与你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残疾儿童、流浪猫狗也需要哎呀?

爱无价,爱无代价。若以爱这个词来掩饰你的虚荣,那不如不爱。

西工大附中初一:秦沛乐

不一样的爱

不一样的爱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四中学八(3)班赵培云爱,给予人力量,爱,唤醒了心扉,爱,释放人生的真谛;爱是人间的春风,可以抚平大地的创伤,爱,是天使的脸庞,可以摸去生命的泪光。漫漫人生道路上,咀嚼着不一样的爱。太阳,以爱的光芒照耀着大地,雨露,以爱的甘液滋润着万物,月亮,以爱的柔光点燃了漆黑的夜晚,天空,以爱的胸怀任凭鸟儿飞翔,大地以爱的沉默,赋予万物吸收养料的机会。这种爱是自然间的爱,这是一种无言奉献的爱。天地宽大,父母恩大。世界上,至深至纯的爱是父爱和母爱。记得父母教导我们时常说:“我们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我们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长。”我们却总是那般年少轻狂,不以为然。我们忽略了当岁月无声溜走时在他们面庞和两鬓留下的痕迹,自然也忽略了许多无价的智慧经验在他们心田的积淀。母爱如水,温柔细腻;父爱如山,深沉严格。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在生活的道路上,父母的叮嘱声像清脆的铃铛,提醒我们开往正轧道路;父母的话语,像清泉一般流进我们的心灵,指导我们健康成长;父母的眼神,像柔光一样照耀着禾苗,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在我们求学的路途中,有多少老师关注着我们成长,有多少老师温暖过我们失败之后冰凉的心。老师以爱的信念诠释着自己的苦乐年华,以犀利的舌尖凿通了知识的海洋。手握白色粉笔,写下七彩阳光,灌浇着我们无知空白的心灵。老师像石子,默默的铺筑在哺育英才的跑道上,与青山一样不老。老师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了他人。老师,以语言播种,以粉笔耕耘,以幸福呵护,以心血滋润。那是拨动我心灵的一弦——一次刻苦铭心的谈话,我认为我幸福,那是因为我能和2008年内蒙古火炬手一安老师谈话。数学一直以来是我学业中的绊脚石,成绩往往不堪设想。我已经对数学绝望了,可就这时,安老师出现在我的身旁,他告诉我:“数学是开往生活大门的钥匙,要想成功就必须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讲究方法,你还是有希望的!”他不仅指出了我数学的不足,而且用行动证实他对我的点点滴滴的爱。我做题他帮我检查,他帮我寻找方法,追寻思路,找方案,讲题意,纠正错误,教育我……无法用语言描绘他对我的爱,无法用宝石点缀他对我的爱,无法用鲜花装饰他对我的一点一滴的爱。只能让我用心去倾听,去体会。因此,我渐渐对数学有了兴趣,往往做对一道题,感觉非常有成就感,这足以说明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是老师帮我一起走出黑暗,包扎了我心灵的创伤。像涓涓细流的泉水流进我的心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是老师开启了我们的心灵,开发了我们的智慧,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芒。照亮了前进道路上的航程,为我们付出了呕心沥血的代价。这种爱是伟大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朋友是与我们一起并肩而战抵抗风雨的伴侣,朋友是我们自己的镜子,可以查找不足的地方。朋友是我们的香茶,需要我们慢慢品味其中特有的香醇。茫茫人海中,朋友总是与我们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扶持。走过风雨浪击,俗话说:“友谊是脆弱的,如一块晶莹的水晶,一不小心便会香消玉损,即使修复,也难光洁如新”。友谊的真谛就是付出,友爱是纯洁无瑕的,像万年青一样不老,天长地久。这种爱是无悔的爱,刻骨铭心的爱。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爱是人生的支柱,灵魂的深化,人格的飘逸。群山有崩塌的时候。海水有干凅的时候,山石有腐烂的时候,生灵有灭绝的时候。唯有爱,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永驻人间。那就让爱的号角吹响世界,让爱的接力棒永传人间,让不一样的爱,一样的真情汇成爱的海洋吧!

读《项链》有感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让有钱又体面的人去爱她,娶她,最后跟教育部的小书记结婚了,这就是马蒂尔德。马蒂尔德好像注定过朴素的生活,温柔、丰韵、娇媚好像就是她唯一的资格。马蒂尔德梦想过一种奢华、高雅的生活,就是这种虚荣心使她不断地感到痛苦。在宴会上失去项链以后她的生活一切都变了,为了偿还朋友弗莱恩节夫人的项链她付出了十年的时间代价来偿还。她再也没有以前优美的资质和美丽容颜,这一切得一切都归功于社会对人们思想的毒害。可是马蒂尔德变为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的腐败者。“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可怜的马蒂尔德把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的虚荣心,在这十年当中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使她无力去主宰自己的命运。主人公马蒂尔德在十年之后还完了所有的债务,可以看出马蒂尔德那种诚实的品格和奋斗精神。告诫所有人不要以空想去赢得一切,这是愚昧无知的表现,马蒂尔德就是以爱虚荣,贪图享乐造成她的悲惨命运。人还得有上进心,依靠自己的实力去证明你想要的,不要以美丽去赢得快乐。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莫泊桑的《项链》就把主人公玛蒂尔德这种品性写的淋漓尽致,丝毫没有伪装的内涵。当时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各种努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告诉那些贪图享乐,惟利是图的人们,应该自己去努力向大自然去索取。不要以空想的思维态度去欺骗自己,要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用的人,去做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要有坚强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去赢得成功。

教育凭什么一定是快乐的?(

教育凭什么一定是快乐的?(话题,从书到学界、从网上到网下,最终的焦点是:“教育是否应该是快乐的?”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詹姆斯·伯纳德·墨菲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他指出:很多人在衡量一种教育方式是否成功时,都把前提设置成“童年不过是在为长大成人做准备”。然而,儿童不只是接受成长培训的准成人,更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有独特的能力和乐趣。他在文章中引用了经济学家萨默斯的观点,认为童年幸福与否,不仅在于长大后是否成功,还要看是否得到了只有在孩童时期才能拥有的享受,比如纯真心灵带来的无忧无虑,比如忘记时间带来的悠闲自在。钱文忠的观点给这种持续的聚焦讨论提供了另一种冷思考,他认为,童年当然有其本身的价值,但与此同时,童年也需要为将来做准备。这是事物的两方面。“人生就是快乐与痛苦同在,为什么我们要把痛苦从教育里剔除?”昨天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盛行的“快乐教育说”的质疑。英国的好学校规矩非常严钱文忠在这篇博客写道:“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和更多的快乐,这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主体思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他列举了英国和新加坡的例子:“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在钱文忠看来,惩戒,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而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由此,钱文忠说他非常认同一句话:只有拥有了惩戒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他向记者讲了自己的例子,说小时候不是一个好学生,上课调皮捣蛋,“就是被一个老师管好的”。“罚站,一站就是一天;弹脑门,时常弹。现在那位老师80多岁了,我们始终情同父子,我感谢他,爱他。”钱文忠说,现在如果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他是希望老师能给予恰当惩戒的。一味让步,孩子会被社会摧毁钱文忠此番“不务正业”地谈起“如何教孩子”,除了有感而发之外,更多的是出于他这几年在讲授《三字经》、《弟子规》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常常有人问我,推广《三字经》和《弟子规》最大的难度在哪里?我的回答是:社会。如果按照《弟子规》和《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孩子,那么,这些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在他看来,如今社会的复杂程度早已不是《弟子规》时代所能想象,“一味鼓励,一味让步,一味追求快乐,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是需要抗击打力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在钱文忠看来,教育的重要使命是让孩子拥有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这需要爱,而爱在很大程度上是责任,不是一味揣摩孩子、满足孩子、纵容孩子。“以前的私塾门口都会挂一块牌子,上面写四个字:‘溺爱免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有家长“绝对不能看孩子日记”的说法,钱文忠表示不敢苟同。“我从小的日记父母都看,也没怎么样嘛!不要看,但不是不能看。孩子突然反常了呢?也不看吗?这就是不负责任。”他的观点是:“不要以爱的名义向孩子让步,他们终有一天会长大成人。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同时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

关于爱情

关于爱情

来不及下一个定义

给最珍贵的爱情

不该是在风雨同舟的梦境里

唯美得直教人生死相许

茱丽叶与落密欧为爱殉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而飞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为爱不顾一切

留下他们的传奇 记忆

想要以爱作代价

淹没沉默的呼吸

心如刀割

思念如一张单薄的纸

在梦境里追寻

爱情火鸟的情意绵绵

关于爱情

一种洒脱的眷恋

在追逐中

飞不高也走不远

爱的名义

爱,是一个温暖的字眼,有爱在身边,我们感到幸福。

与爱背道而驰的是伤害。我想,很多人断然不会把爱和伤害这两个差别甚远的词相提并论。可我却固执的认为,爱和伤害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我说不清楚的联系。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叫亲情。人们都说,亲情向来是单向传递的,每位父母都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爱传给子女,却不要求子女的回报。现在的我们,在家中是宝,可谓“万千宠爱集一身”,于是爱泛滥就成了碍。我知道,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得远走的顺畅,他们为了我们宁愿做一块铺路石。可是他们不曾注意,如果小树一直在大树的荫蔽下生长,那么它永远也长不成参天的大树。当那些备受父母溺爱的孩子不能独立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此时此刻爱不再是爱,而是伤害。对于父母这种过分的爱,我们无法评论,于是面对这种爱带来的伤害,我们痛并无奈着。

朋友之间的爱,叫友情。朋友不难得,难得的是好朋友。我无法给“好朋友”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觉得他们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因为某种原因,你的朋友只对你说好听的话,一切事情都按照你的意思办,我们是应该感到高兴还是不安?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我不得不说,这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从此,朋友之间心灵的桥梁不再相通,最后的结局必定是分道扬镳。这种伤害,一开始往往披着爱的外衣,直到它原形毕露,我们才感到痛彻心扉。面对这种爱带来的伤害,我们痛并伤感着。

恋人之间的爱,叫爱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茫茫人海中,你遇见了我,我邂逅了你,从此谱写关于我们两的童话。热恋时那海誓山盟惊动天地,然而,就像小说中写的那样,男主人公被告之得了绝症,在痛苦中挣扎后决定对女主人公隐瞒真相并与其分手,随后两人都陷入了撕心裂肺般痛苦的深渊中。观众被男主人公的行为感动的泪眼婆娑,更是对他大加称赞,认为他的行为是因为爱。可我却认为他的行为不是爱,而是伤害。因为他只知道有一种爱叫放手,却不知晓还有一种爱叫生死与共。面对这种爱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我们痛并叹息着。

亲情,友情,爱情中,有爱,有伤害,这中间似乎有什么规律。突然发现,伤害是一个阴谋家,它与爱相伴而来,用爱的光芒做掩护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某一时刻,趁我们不注意,暗中猛刺我们一刀,只留下伤痛和我们紧紧相拥,也许这是我们要为爱过而付出的代价。我想,我终于知道了爱与伤害之间那种曾让我说不清楚的关系。

原来,世界上最大的伤害往往是以爱的名义。

桐花梵唱

相识­

­

浮光掠影的青春,你我竞相辜负流年。­

弹指百年,瞬息平生,二八花季到二九韶华,你偶然地闯进我视线,却在这一世的轮回中烙下那罪的美、美的罪。­

桐花,梵唱般在此无尽的暮色中蔓延。­

随意撷起几枚:颤栗的土地、苍茫的年纪、妄图以孩童的梦拼凑出你无法磨灭的面容。­

可,我败了,一败涂地。­

桐花,粉紫的灿烂串缀出那么几分忧郁,这一份忧郁的孤寂,对于这一方平凡的世界来说真的有些清凉了,所以一树繁华,在余晖的瑟瑟中悄然凋落。­

桐花倩影,梵唱如梦,相识,只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相思­

­

你说:把晚安的音节拆开,可以组合出“我爱你,爱你”的倾诉。­

这是否意味着:每次你入梦前,我都会说“我爱你,爱你”呢?会是这样吗?我所想给你的也许只是简简单单的祝福吧!­

你还说:你,不是我要的,我总觉得,前方,他在等我。­

从此,长夜漫漫,却再也等不到一声晚安。­

寂寞的失眠,我想,是给你背影写首歌儿的时候了,但我无从落笔:回忆太过涌挤,喧哗与沉淀还在进行着热闹的婚礼与葬礼。­

于是,日记本上我狡辩:其实,很多很多时候,我们把一些习惯强制冠以爱的含义,所以才会多出如此多的,与爱有关的伤悲。­

就像“我不是等你的人,也不是你找的人,所以心甘情愿的守护你,祝福你。”一样,这是一个很牵强的借口,更是一个太虚伪的理由。­

“晚安”,指尖,不经意地跳出。­

这会是爱吗?­

也许,不算吧!­

­

相离­

­

告诉我:痛苦多于欢乐,是否是爱你的代价。­

你说:­

“你沉默的时候,比你说话的时候,要远许多。”­

“我们都是叛离世界,游走边缘的孩子,说不定哪天就会突然离去。”­

“青春如梦,这荒诞的梦醒之时,青春也就结束了吧!”­

……­

纠结着最后的痕迹,我警告自己,安静的夜里,一定不要让回忆凝聚出泪水。­

但,我还是流下眼泪,为我,抑或为你呢?­

你说最讨厌看见男孩的眼泪。被风霜填充的眼角,为什么在你面前,还是如此轻易地渗出委屈呢?­

这是否预示着,我注定是你伤悲,你早已是我的隐痛呢?­

­

相忘­

­

你会是使我改变的唯一吗?­

是谁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作茧自缚,却无法破茧成蝶。­

终于没有了音迹,曾经的世界在时空中湮灭,这是一个早已写好的结局。­

黯然而退,彼此没有解释什么,也无须解释什么。­

如果人世所有的缘,所有的分,都源于一个错,那么,让我最后留下你的传说。­

[5、29;5、30]­

<五节我只完成其四,第三节‘相爱’空白>­

独立的滋味

看一看身边的人和事,瞧一瞧这事态的炎凉,无一不使我们感到这世上任何事物都是以单体存在——独立。树是一棵棵的,动物是一种一种的,人是一个一个的, 这是不容置疑的。

翻阅生活这一部长卷。发现身边的人是独立的。

我曾在几个同学口中听到过:“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残酷了”的之类的话语。的确,这事态是有炎凉冷热的一面。但种感知也只是其本人内心有阴影罢了.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只要人本身是善性的,起初的心灵一定很脆弱,经不起一点儿打击,对身边的人和事缺乏信任,只立于自己的思想与立场。据我了解,不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同学的心灵都表现出一种“独立”。然而这一“独立”是那么的残酷,那么的无情,很容易使人走向孤僻,孤独,孤高,最终还会引起心累了,困了,死了的思想意识,变得像“独立”那样无情,残酷,残忍。

翻阅生活这部长卷,我发现身边的事是独立的。

就我国目前最热门的话题“台独”而言吧!陈水扁搞台独无疑是冲着利益,名誉而来。问一问:谁不想成为皇帝?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之上,尽享荣华富贵。然而,其代价是那么的不堪设想。唯利是图的陈水扁被新上任的台湾政权领导人马英九请到了贪污罪的被告席上。而最后又被自己的儿子供出所有真想,可谓“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判之;。。。。。。”

不言而喻,政治舞台上将“独立”描绘得可谓“完美”,显而易见,有利可图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成为所谓的朋友的条件。将话题回旋到身边的人。不少人已将丘吉尔的这句话;“政治舞台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默认为自己的座右铭来了。而唯利是图的目的只能以失败告终。日常生活中,谁愿意与唯利是图之人成为朋友呢?若有此人,我认可他成就了别人的“拿来主义”铸就了自己的“送去主义”。

换上人生画卷来开开眼界,把目光投向青春画展之上,酸甜苦辣咸,品味人生百味。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不少家长反应,自家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愈大愈任性,逆反心理一强再强。然而,笔者认为这属正常现象,更使我们当代青年的特征的表现。记得《论孩子》中写道“你们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魂……”无疑,这正是现代青少年的一种“思想独立”。

时间穿梭到我们成年的时候,或已进入成年的门槛。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思想:插翅飞向远方,飞向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自己创业,自己生活,不受认识自己的人的干涉与限制;独自与更成熟更理性更仁慈的人去发展更广的人际关系;脱离身边人和事的约束和言论,也脱离父母的束缚,不靠父母的钱去花销。不仅有这样的思想,并且诸多时代少年都不乐意花自己父母的钱,用他们的钱总感觉很拘束,很不自在。无论从父母那里直接还是间接得来的钱都会产生这种情不自禁的思想。尽管自己的生活很苦很累,也许起初的工作很平凡,但是,这种味道甜在心头;尽管要面对世态炎凉的辛酸,寒酸,但是,这种滋味暖在心中;尽管要面对烈日的灼烧,品尝汗水的美味,但是,这种感觉岂不爽哉?尽管独闯天涯会面对很多很大的考验,但是,这保持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想到曾经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名言“儿子要穷养,长大后才有志气;女儿要富养,长大后才不会被疑惑。”仔细琢磨这前半部分,也并非无道理,也能思考出一些东西。再想一想:青春时期,还有什么比这闯劲儿,狂妄劲儿更重要的呢?

身边的人和事;复杂的国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理论;成人之际的心灵遐想。这一系列的人情事故,无一解释不了生活中,社会中,人生中存在的“独立”真理。然而,社会角色中的你我他又乐意去承受“独立”的后果,愿意去经受“独立”的考验,注定他们都习惯“走自己的路,莫管他人言。”愿意品尝世态的酸甜苦辣咸,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展示自己的非主流。

这是我去年年末写的,如今读来还是有瑕疵啊!哎!滥竽充数吧!

此文有删减,此文已获此文已获2009年第九届全国“希望杯”中文写作大赛三等奖(由《希望月报》杂志社承办,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基会主办)

买卖呼唤爱

近两年内我们消费者无疑是多灾多难的。惊奇地发现,一系列造价食品的报道竟铺天盖地,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糖海参、皮革奶、以烂皮鞋为原料的锯末胶囊、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涂过蜡的苹果……我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所有人都嚷嚷着“现在什么都不能吃了”;所有人都困惑着,到底是什么原因促进了这类造假产品的诞生及不断发展?可惜,人们只是恐慌与困惑,而没有真正地去思考过问题的根本。

与其说生产者没有诚信、没有人格,倒不如说当今的人们都缺少爱了——生产者是缺少爱的,消费者更是缺少爱的。

利益似乎令生产者发了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降低成本,以求多利多销。贪婪是人的本性,纵使他们不顾消费者的利益,只顾自己的利益,他们完然丧失了儒家圣道中 “爱人”的正统思想,走向违背良心的负面极端。

表面看起来是这样的。然而我们有没有想到现实对于这些脆弱的经营者的摧残? 现在的社会太冷漠了,竞争太激烈了,消费者的目光也越来越尖锐。这些经营者们承受不起压力,他们也曾本份的卖过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郁郁寡欢的以失败告终。掌心的温热不复存在,没有被给予爱的人会丧失爱别人的能力,从事着所谓“平庸的邪恶”。

消费者自然也是缺少爱的。在各种产品价格飞涨的岁月里,他们只说自己受苦,却没想到经营者比他们更苦。他们也曾满怀信任地购买“放心”食品,却以被告知是“假货”为终,使他们的自卑心受到了伤害。引起恐慌与不安。这样一来,消费者自私地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受害者,心中便更加缺少爱了。

没有爱的买卖中,所有人都是时代的奴隶。因此,看似冷酷的买卖之中,也需要爱来调和。

基于前段日子“健美猪”事件,10月16日,作为新闻晨报的校园记者,我参观采访了上海五丰上食公司的文化馆与加工基地。所见到,听到,触摸到的一切都让记者团的队员们感到;这不单单是金钱的交易,而是一场爱的传递与感染。

在文化馆,“善以待猪”的大字赫然而上,序言中“国人虽喜食猪肉,却又视其愚秽”之语使我印象颇深。关于住的玉器,雕塑彰显了人对猪的敬仰,各种猪种的展示与介绍令人叹为观止。

从养殖场的现场视频中,我们观察到了与想象中大不一样的东西。一头猪自产下后就会受到精心的护理,从小保育室到大保育房,从大保育房再到所谓的“幼儿园”,“育猪学校”(学习技能的地方),经历着奇妙的各个阶段。

加工基地。北区南区被一条自然河流分隔开,避免了感染,保证了卫生。各种系统设备可谓一应俱全:击晕系统、蒸汽烫毛系统、干燥燎毛抛光系统、冷却排酸系统等。这些设备相辅相成,完全脱离了传统加工的束缚,结合科技、环保、人性化。

流水线上的检验员不是本厂的检验员,而是政府的工作人员;猪刚刚运输到厂,又专门设立的“宾馆”供它们休息,10个小时后再进行击晕。采用“三点”式(即两个太阳穴与心脏)法击晕后再进行宰杀,不仅可以防止猪体内乳酸的ph值发生变化,或是挣扎而应起的骨骼断裂,更估计到了生命的痛楚。

万物是平等的。在古代《弟子规》中就有“天同覆,地同覆”之说;在国外,19世纪的夏洛蒂,波浪也就说: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而不是“血肉之躯”。

猪也是生命。他们没有任何责任或义务成为我们的盘中餐。心中有爱的人,才会自觉惭愧。

愿生产者不仅能管住消费者的利益,更能以爱去善待生灵。

以爱的力量感动消费者,才是真正的经商秘诀。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读纳兰容若词作选(一) 最断肠的爱情诠释:爱是一滴擦不掉的眼泪,还没凝固已经成灰。 一场盛大青春的华丽剧场,所有人哭过,笑过,爱过恨过,一切归于平静之后,再回首时,青春已悄然退场,而在我青春中曾出现过的你,又在何处呢? 容若,你在何方?历经几百年的沉淀,我回眸寻觅,而你终不能晤面。 也许世界上最大的苦楚不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我爱你,而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凄寒。 不过历史的脚步从不曾抵挡住我对你的爱,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了,在那遥远的天国。(二) 也许他彗星般的人生太短,但也只是短暂,绝没有黯淡或沉沦。 “人生若只初见,何事秋风忠画扇”出自于《木兰花令》自古以来,人们都以爱的眼光审视这首诗,但其实是写给朋友的。 那一刻,百合的花瓣无声飘落,牵着友人恍惚迷离的视线,飞过杨柳堆烟的庭院,飞过深似海的侯门,飞过忧伤的雨丝与明媚的山河,锁进结满春愁的江南庭院。(三) 没错,每一个爱容若的人都一定会嫉妒她,因为嫉妒是女人的天性。她是纳兰容若的女人,是世界上一个受到痴狂的女子,还是江南最出众的才女——沈宛如。正因为,她读得懂他的内心,读得懂他对发妻卢氏的爱,便也获得了他的爱。只是时间与空间永远是罪魁祸首,汉魏六朝,多少有结果和无果的爱情,旋律唱了多少次呢? 终于,这份爱情终究是被搁浅了,她读懂了容若的无奈和执著。 无奈是对命运的无奈;我们终须决绝,无需聚首;执著是对爱情的执著,纵然一别永远,初心永远不变。(四) 如果在酿就了美好的感情之后再被命运分开,这样的痛是如此地难以承受。不去爱,便不会有恨。无论是“人生何如不相识”还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字里行间的恨,再强烈也藏不住背后浓浓的爱。 看到他名字的隐寓一语成真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多么的激动,我多么想穿越到三百年前,去劝他放弃所谓的童真,以换取他的有福有寿,以延续他短暂的三十一年的生命,为了所谓的童真,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死亡,我的心在滴血。(五)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喜结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却匆匆离世。 他是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 拥有一段三百年来倾倒众生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