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许多人在追求它。然而,什是幸福,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来说吧,过去,我以为过春节就是幸福,既能得到压岁钱,又能穿上新衣服;既能吃上好东西,又能逛五彩缤纷的灯会。总之,仿佛吃好穿好就是幸福。其实,我也觉得似乎太孩子气了,但对于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总感到有些迷惘。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后,我受到了启发,找到了答案。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砌了一口井,智慧姑娘代森林的花草树木和动物们来感谢他们,祝他们幸福。牧童问“什么是幸福?”智慧姑娘要他们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后再到这里相见。十年过去了,三个牧童果然在小井旁边相见了,他们各自谈自己的幸福观。当医生的、干杂活的和留在村子里种地的,他们都感到幸福。智慧姑娘听了后说:“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看法呢?反复思索,我悟出一个道理:人怎样度过才有价值。你看,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一辈子只是为了吃好穿好,禄禄无为的度过一生,那样的人认为的幸福不用说是低级的,他的一生也是无价值的。也有另外的一种人,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让我们选择,应选择后者。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的一生应该很好地尽一个共产主义者应尽的义务,做对人们有益的事。人们幸福,我们从人们的幸福中感到幸福,即使生活艰苦,虽苦犹乐,幸福无比。你看,那些守卫祖国边陲的战士们,他们远离家乡,生活是艰苦的,他们无私奉献,换来的是国家昌盛,人民幸福。革命导师马克思说得好:“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智慧姑娘,我感谢你!你使我变得成熟多了,你使我不仅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使我懂得今后我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该怎样做人!我立志从小树立革命的幸福观,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我的一生一定会沐浴在幸福的雨露和阳光之中。'

;华南虎说课稿

《华南虎》说课稿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

肖先齐13881238268邮编628021

课题:《华南虎》

文体:诗歌

作者:牛汉

一、教材分析

《华南虎》位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教材208-212页),本文属诗歌,课内自读篇目,选自《诗刊》(82年2月)。

《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有以下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单元是以动物为话题,共有五篇文章,《华南虎》安排在第三课,是一篇自读课文。优秀教师牛汉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在干校从事强制性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这与作者当时境遇何其相似。当时,那老虎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的强烈震撼,于是回到干校写了这首诗,所以在确定教学方法时,我采用了:绘虎一习虎一说虎模式,结合最近关于“华南虎”现世的新闻报道,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本单元共五篇,前两篇为基本篇目,后三篇为自读篇目,五篇文章都与动物有关,文章不只是简单地描写动物,更多的是写到人们对动物的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字里行间折射出的人类生活轨迹,《华南虎》中华南虎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冷酷现实的反抗,曲折地反映了人类的思想与追求,这是本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中,不可少的部分。另一方面,也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认识生命的平等,每一个人都应保护动物、珍视生命,正确处理好人与动物的关系。

与动物有关的文章和话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安排了“绘虎”、“说虎”两个环节,课外搜集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绘出各具特色的虎,并配上文字说明(也可以是诗)。由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积累佳词佳句,背诵课文。②了解诗中众多形象,理解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①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自主探讨语言内涵和诗歌形象。②把握主旨,依据图画学写诗。

3、德育目标:鞭挞愚昧,培养自信心,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华南虎形象的认识,象征手法——通过研讨词句,结合作者处境小组内完成。

2、难点:几个关键语句的分析,以及几种态度的对比——通过合作探究,老师点拨攻破。这样确定原因: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表现了特有的政治环境,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也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而这段历史,学生陌生,即使了解了整段历史,也难以理解“华南虎”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要突破口重点,就要讲清背景,学生反复阅读,因为阅读是走向文字内心的桥梁。本文情感炽热,诗中老虎的遭遇会引发他们的同情心,因而让学生小组内探究、交流,教师整理。

四、教法、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思维活跃,自律性差,依赖性强,语言表达技巧欠缺,因此要督促学生做笔记,练习要限时,要让学生掌握分析要领,调控好课堂气氛,以免影响任务完成。

1、“一法三原则”

“一法”:读启示教学法,其教学手段:首先指导学生读书,勾出知识点,其次老师提问、归纳,板书知识要点,最后老师小结,检查,采取此法的理论依据: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要求: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原则”:学生自主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德育渗透原则,在教学中,全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提供足够空间和时间。根据学生实际,做到深入浅出,简单明了,提问、探究、练习,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落实好前面的德育渗透原则,把学文、作文、做人有机结合。

2、情景熏陶:《新课标》要求为学生营造积极主动思维的情景,为学生创设情感基础,绘画展示,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让学生感情自然流露,领悟文字能力自然提升。“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采取多种阅读相结合,可让学生感悟内容,体会意境,增强探究的信心。

3、换位法:针对作者写作时的政治背景,学生生活经历缸乏而选择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把学生置于当时情景去体会,从而产生其有感受,便于理解形象有象征意义。

4、习“虎”中,采取粗读——研读——品读,自主发现——探究疑难——合作交流,抓关键,抓重点,构建知识体系,由学到用,拓展延伸,体现一个“活”字,立足一个“读”字,突破一个“情”字。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设计:

师:虎历来被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威猛和高贵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它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绘虎图片。

(二)绘“虎”(小组推荐,班上展示,学生评价)

教师小结:虎是山中之王,同学们不仅绘出它的外形,而且绘出它的内神,不仅绘出了它凶恶的一面,而且绘出它坚强、勇猛,敢于斗争的个性,虎常常生活于莽莽深山之中,那里才是它的自由乐园,才能发展自已的个性特长,作者写的《华南虎》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1、介绍作者:①七月诗成员”,55年受胡风事件牵连,囚禁两年。

②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劳动改造。

2、《华南虎》写作时间及背景(略)

(三)习“虎”

第一步:粗读(全文)——感知形象

要求:1、勾出佳词佳句,理解并提问。(学生解答)

2、华南虎是怎样一种遭遇,你对此有何看法?

3、找出抒写华南虎容貌,形体的关键语句,

4、仅仅是写虎吗?怎样理解?(象征概念)

第二步:研读(主体)——探究疑难

1、问:文中的“观众”“铁笼”“我”各代表什么?(小组研讨)

①师提示;②联系背景,找信息句;③理解;④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

“华南虎”——威严、高傲、向往自由,不屈生命,执着

“我”——在华南虎不羁个性呼唤下,诗人有着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2、问:谁铰了华南虎,谁关了华南虎,谁在那里呵斥,谁在那里丢石头?是谁?(自由发言)

师:对,是人。作者在华南虎身上看到的是不也的灵魂,而我们是否也看到了类动物朋友的残害呢?(学生举例)

第三步:品读(最后部分)——把握主旨

1、 揣摩问题:①明白什么?②为什么羞愧?③“我”到底看到了什么?(主旨句,想象写)2、面对大自然中的朋友,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写段话或几句诗,班上展示)

师总结:本节课,我们由:绘“虎”——习“虎”——说“虎”,三个环节认识了诗人笔下华南虎的外在和内在,从中也得到不少启示: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现实,超越苦难,如何关爱动物?(课后写一篇体会)

六、流程及时间设置(一课时)

1、提问,引入,板书课题

1分钟

2、作者及背景简介

2分钟

3、学生粗读把握、口述

5分钟

4、学生研读理解,教师归纳

10分钟

5、学生品读、探讨、延伸、交流、总结 10分钟

6、学生感想,写心得

7分钟

7、师生齐读全文,总结本课

3分钟

8、处理练习

6分钟

9、布置课外作业

1分钟

七、板书设计

1、总原则:力求简明清晰,既要反映教学流程,又要反映知识脉络和重难点,文章总体特色、思想,依据课堂构想三大板块,把板书的要领放在习虎中粗读、研读、品读的主要知识上和疑难上。

2、理论原则

①“绘虎”这一步骤设计,遵循[美]斯金纳提出的“学习是在刺激反应本无关系的情境中个体展示与个体组合的一种自发过程”。

②“习虎”这一流程,遵循[美]皮亚杰“学习最基本原理就是发现”,他认为“理解就是创造”,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借助余意味尽的好奇心,对比探究“虎”、“看客”、“我”的真正内涵,其中粗读是感知形象;研读是把握重点,探究疑难;品读是探究主旨。教师创设三个小问题:明白什么?为什么羞愧?到底看到了什么?学生寻找问题所涉及的信息,然后内化处理,然后用自已的语言将内化后的信息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主旨发现力。

③“说虎”这一环节,是知识延伸,在简单层面的朗读,积累,发现的基础上,深入地再创造、再交流,“教师的任务重在点然而不是自已然烧,是使学生精彩,而不是自已精彩”(《教育的先进策略》张光华著)

3、附板书

绘“虎”:形→ 神

粗读——形象(象征)

诗歌学“虎”研读——观众、铁笼、我(对比)

不屈困境

渴望自由

品读——主旨

说“虎”——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八、课后心得(省)

九、结语(省)

做"人"不简单

——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感 我一看这本书的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教育我们提高道德修养的一本书。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翻开了书,马上就被里面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给吸引住了。这本书从一个人讲到家庭,从家庭讲到集体,最后又讲到社会、世界和网络。“道德”虽然是一个不陌生的字眼,它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但是,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看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有一篇《我好可爱》的文章,讲了一位叫黄美廉的女子,她出生在台湾。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的严重残疾,她的成长非常痛苦,但她没有为自己的身世感到自卑,而是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办了很多的画展,最后取得了博土学位。有一天,在她的一次“写讲会”上,一位学生很冒失地问:“博士,请问你出生就这样,你不感到自卑?”黄美廉对着那位学生看了一下,在黑板上写道:“我怎么看自己?”然后,接着又在黑板上写道:“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一只很可爱的猫……”写到这里,她又看了一下学生,又接着在黑板上写道:“我只看到我所拥有的,我看不到我所没有的。”写完,转过身来,坦然地面对大家,下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我喜欢这篇文章的理由是我觉得,黄美廉她非常地坚强、乐观,而且她从来不理会别人对她的看法,总是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秀的那一部分,不会在意自己的残缺,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生活。黄美廉的做法,让我连想到了一位举世闻名的作家——海伦凯勒。她听不见,看不到,她又聋又盲,但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残疾人,她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健全人,和健全人一样地学习,比健全人还努力。最后,我们健全人能做到的,她都做到了;我们健全人做不到的,她也做到了,她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 我想,如果我也是一个残疾人,我肯定不会像她们一样,对自己那么有信心,而会非常自悲和沮丧,还会觉得生活怎么会如此不公平,完全丧失自信,成为社会的负担。 看完这本书,我想如果我在生活中真得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遇到挫折,遇到很难迈过的困难,我一定会想,既然上帝不给我安排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待遇,但是我可以自己去寻找和创造机会。我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勇敢地面对现实,迎接和生活地挑战。 总得来说,这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我懂得了很多,学会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不要让自己成为社会的累赘,成为社会的负担,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大一统lt;热点话题gt;

我国影视有望大一统……

一`革命片

“同志们,快冲啊!别管我,快冲!看,胜利就在眼前!听,远处的鸡鸣都在为我们喝彩……”说完这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眼前这位身负重伤的革命老同志,终于面对镜头依依不舍地倒下了,那神情仿佛是在说:“导演,再给一次露脸的机会,干不?”

说实话,我真的佩服那些演革命的演员,就是为了说完那堆话,竟然可以在血流不止,满目疮痍,就快与死神握手的身体条件下,“顽强”地坚持着!且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他们口中的“遗言”,往往都成为故事最后的结局!

都是些伟大的“预言”家们!

就在我准备把身边可以扔的东西都砸向电视时,突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念头——

妈不会认为我造反吧?

爸不会以为我卖国吧?

再说,革命片,多好啊。都讲的是我国在抗日中伟大的战争胜利,在无形中就培养了我们的爱国精神和忍耐力!

二`爱情片

如果说革命片是由于有一股爱国精神穿插在里面而导致我无法去砸电视时,那么爱情片我就实在找不出一个理由让我不去砸电视了。

虽然说,爱情片里的男主角都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超级无敌大帅哥,而女主角则以一副清纯可人,娇小可爱,美丽善良的富家千金示人,这无疑给了我们视觉盛大的享受,可内容,我确实不敢恭维。

不是男女主角先是在彼此眼中是仇人,然后经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改变对其看法,终究修成正果,就是男女主角先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后因第三者插足而分,最后在男(女)主角的真心加真情的爱的呼唤下,又回归正途。

我说,编辑大叔,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再怎么也要切合实际嘛。

千钧一发,就在我将要把手中的东西扔向电视时,又有一个可怕的念头从我脑袋钻了出来——

电视是不是很贵啊?

不然,老爸老妈怎么几年了都没新置一台?

再说,停电了,不能打电脑还可以看电视嘛!

?!停电怎么看电视?!

三`励志片

……

为什么是省略号呢?因为我真的找不出什么词汇来正确诠释这个题材的电视剧啊!

励志片,无非就是一个人,过着安定美好而幸福的生活的时候,被一场人生变故而断送了前程,在悲痛欲绝的时候,又因为一件小事或一个人,又重新树起信心,攀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编辑大叔,饶了我吧,可不可以写点新意啊?虽然说我们已经知道结局却还要您写出新鲜感那真的是太难了……

你说,我们的影视格调不都是一样的吗?

你说,我们的影视结局不都是一样的吗?

你说,我们的影视难道不是正在统一吗?

(PS:很烂,我吐先``````)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许多人在追求它。然而,什是幸福,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来说吧,过去,我以为过春节就是幸福,既能得到压岁钱,又能穿上新衣服;既能吃上好东西,又能逛五彩缤纷的灯会。总之,仿佛吃好穿好就是幸福。其实,我也觉得似乎太孩子气了,但对于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总感到有些迷惘。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后,我受到了启发,找到了答案。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砌了一口井,智慧姑娘代森林的花草树木和动物们来感谢他们,祝他们幸福。牧童问“什么是幸福?”智慧姑娘要他们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后再到这里相见。十年过去了,三个牧童果然在小井旁边相见了,他们各自谈自己的幸福观。当医生的、干杂活的和留在村子里种地的,他们都感到幸福。智慧姑娘听了后说:“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看法呢?反复思索,我悟出一个道理:人怎样度过才有价值。你看,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一辈子只是为了吃好穿好,禄禄无为的度过一生,那样的人认为的幸福不用说是低级的,他的一生也是无价值的。也有另外的一种人,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让我们选择,应选择后者。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的一生应该很好地尽一个共产主义者应尽的义务,做对人们有益的事。人们幸福,我们从人们的幸福中感到幸福,即使生活艰苦,虽苦犹乐,幸福无比。你看,那些守卫祖国边陲的战士们,他们远离家乡,生活是艰苦的,他们无私奉献,换来的是国家昌盛,人民幸福。革命导师马克思说得好:“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智慧姑娘,我感谢你!你使我变得成熟多了,你使我不仅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使我懂得今后我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该怎样做人!我立志从小树立革命的幸福观,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我的一生一定会沐浴在幸福的雨露和阳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