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五一节,本来以为会出去玩,但是接下来的结果却令我郁闷。

大清早起来,开始做早餐,做完早餐,拿了本《诛仙》,一边看一边吃,忽然一个晴天霹雳声音从楼上传来:“你一天到晚就守着这个电脑,过节还这样!”正是老妈那凶气冲天的声音,我的心为之一颤,大清早吵什么?差点吓死我了。

“烦死了!你以为你唠叨好听啊?”老爸看来也不示弱,咆哮如雷的声音更令人发指。

“你过节本来就应该带我们出去玩玩!”老妈马上反驳,我有种不详的预感。

“我受够了!”父亲国大怒,两国轰击声连绵不断。死老妈的唠叨,我更是受够了!烦都要烦死!

哎呀呀,拜托你们别吵了,吵完后就把气发在我身上,做错点事情就要挂,千万别吵了!千万别把我当出气桶啊!

过了一会,老妈下来吃早餐,目光威严,扫了我一眼,吓得我半死。没过多久,老爸也下来了,沉着个脸,我马上有种不好的预感。

老爸吃完后,走的时候,发现我的篮球挡在路上,结果一脚把篮球T飞了,还对我咆哮:“篮球怎么放在这里!”他看了我一会,就走了,不,与其说是看,还不如说是瞪!我怀疑那个时候他想K我。

上午,老爸都在家,我就在电脑上看《诛仙3》,中午的时候,好像缓解了好多,他们是有说有笑,看来我不会挨K了,大大地舒了口气。

下午,他们都出去了,我看完诛仙全部后,就上创网,结果好多人都不在,八成是出去玩了,唉,以前都可以出去,现在却不行了,创网没有人,真不热闹,感觉好孤单啊……

晚上的时候,感觉还不错,有些人上,但是紫兰没有上,感觉好空洞,师傅也没有上多久,我本来以为放假创网多热闹,没想到竟然是比平时还冷清……

这是我过的第一次无聊的“五一”。

雨夜,我一个人在家

历史的车马在雨夜中前进,留下的,是一条泥泞的路。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在寂寥的雨夜中,在家中看着窗外那条泥泞的小路,思绪飘荡呢?

――题记

斜风,细雨,黑夜。

父母外出,唯我留守。

开盏橙色的小灯,泡杯清淡的菊花茶,轻轻呷着,读《二十四史》。

历史走了,留下书籍;书籍烧了,留下灰烬;灰烬飞了,只留下人影。由于我的心境,这些人影也坐在家中,窗外,也在下雨。他们的面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在菊花茶那升腾的水雾和雨幕间,若隐,若现。

窗外的雨略小了些,我翻到《汉书》,很快看到一个眉间轻锁的女子,王昭君。

呼韩邪单于去处理政务了吧,留她独自在家中。她坐在窗前,安静而端庄。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应当是无比幸福的她,眉间有几许忧愁?是乡愁吗?或许吧。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汉元帝为此一怒杀了那个姓毛的画师――依稀记得叫毛延寿,也许是这个故事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诗词戏曲中也抒发了昭君出塞的哀怨(当然正史并非如此),但这里不谈元帝,我们说昭君。

突然发现她面对的小窗外,正下着星星点点的小雨,这是雨夜。大概,在这样“草黄沙白马如云”的地方,雨水是不常见的。王嫱,你是否在思念你的中原故乡?秭归,那儿柔情似水,河上小舟船橹轻摇,雨后斜阳流转在潮湿青苔、墨绿河水上。而到晚上,江对岸雨雾蒙蒙,雨滴落下,撞碎石桥轻舟小屋的影。

思想一定是有的,但昭君怀着“此去妾心终许国”的心,所以才能为中原、匈奴的关系作出这般大贡献。

昭君,你真的很美。尤其在这个雨夜。

很快,车马拖着一条湿漉漉的雨路,绵延到两晋处。

两晋是后英雄时代。这个词是我在看王国维、启功作品中看到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我爱文姬诗,敬嵇康节,但最佩服的,非阮籍莫属。

水雾化成阮籍的身影,举杯投箸间,酒气一半啸成了呼告,酒气一半舞成了剑光。他在大呼:“母可知儿痛!”,一边饮酒,就和着泪下。明白了,是他母亲逝世后那段日子,他不愿守丧三年,认为浪费青春无数,满朝借以为他不孝。只有他的挚友知道,他初闻母死,吐血三升,而后的日子里,悲痛得日日饮酒,“愁肠已断无由碎”,狂笑,痛哭。

窗外的闪电照亮他的面容,这悲痛欲绝的泪!我震惊了。

鱼,愿你洗去他的伤痛,愿他的泪不再如雨。

一个闪电劈来,照亮了垂地窗帘内的我,照亮了翻开的《隋史》,照亮了杨广的面容。

有野史说,有一天深夜,杨广在宫中难以入睡。那也是一个雨夜,他透过雨声,听到有宫女在唱歌,清扬宛转。起身细听,却是:

“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花谢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这位隋炀帝当然不笨,他隐约听出了意思,问宫女,却是童谣。他无语。

野史到这里断了。可想象的出,这么一首童谣,使他那由传国玉玺保护的精神圣殿土崩瓦解,那个在喧天鼓乐蔽日仪仗中去扬州的潇洒杨广被摧垮了;那个面对前朝宠妃张丽华毫不动心照样举刀的果断杨广倒下了;那个率领大军踏平南朝的英武杨广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萎靡的他,在揽镜自照时,说出那句成为千古笑谈却也千古一惊的伤心话:“好头颅,谁当斫之?”

杨广已料到,脚下的基石在雨水冲刷、夜幕浸染中,有朝一日会成为断头台。

看到苏轼时我微愣了一下,因为我不明白他的家在哪里。或许是“江月遥照的江汉赤壁”,或许是“山色空蒙”的天堂杭城,找不到。又一想,顿悟,他以四海为家,以雨为被。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确,他的一生中,从心灵上是一个人,是雨夜,是博大的“家”。

一阵沉闷的雷声,我翻到明史,一阵血雨。

是的,明史是一部浸漫在血泊中的书,书页上沾满了血。尤其是南京明故宫,是的,书写这部血书的叫朱元璋。

明故宫是一部杀无数的宫城。朱元璋建它时,奇怪地将它建在城门边,这是不易防守的。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自信所在吧。他写打油诗,也带着冲天霸气,如:“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一本书上说,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要以人血为润滑剂。历史的车马在雨夜中前进,留下的,是一条泥泞的路。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在寂寥的雨夜中,在家中看着窗外那条泥泞的小路,思绪飘荡呢?

――题记

斜风,细雨,黑夜。

父母外出,唯我留守。

开盏橙色的小灯,泡杯清淡的菊花茶,轻轻呷着,读《二十四史》。

历史走了,留下书籍;书籍烧了,留下灰烬;灰烬飞了,只留下人影。由于我的心境,这些人影也坐在家中,窗外,也在下雨。他们的面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在菊花茶那升腾的水雾和雨幕间,若隐,若现。

窗外的雨略小了些,我翻到《汉书》,很快看到一个眉间轻锁的女子,王昭君。

呼韩邪单于去处理政务了吧,留她独自在家中。她坐在窗前,安静而端庄。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应当是无比幸福的她,眉间有几许忧愁?是乡愁吗?或许吧。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汉元帝为此一怒杀了那个姓毛的画师――依稀记得叫毛延寿,也许是这个故事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诗词戏曲中也抒发了昭君出塞的哀怨(当然正史并非如此),但这里不谈元帝,我们说昭君。

突然发现她面对的小窗外,正下着星星点点的小雨,这是雨夜。大概,在这样“草黄沙白马如云”的地方,雨水是不常见的。王嫱,你是否在思念你的中原故乡?秭归,那儿柔情似水,河上小舟船橹轻摇,雨后斜阳流转在潮湿青苔、墨绿河水上。而到晚上,江对岸雨雾蒙蒙,雨滴落下,撞碎石桥轻舟小屋的影。

思想一定是有的,但昭君怀着“此去妾心终许国”的心,所以才能为中原、匈奴的关系作出这般大贡献。

昭君,你真的很美。尤其在这个雨夜。

很快,车马拖着一条湿漉漉的雨路,绵延到两晋处。

两晋是后英雄时代。这个词是我在看王国维、启功作品中看到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我爱文姬诗,敬嵇康节,但最佩服的,非阮籍莫属。

水雾化成阮籍的身影,举杯投箸间,酒气一半啸成了呼告,酒气一半舞成了剑光。他在大呼:“母可知儿痛!”,一边饮酒,就和着泪下。明白了,是他母亲逝世后那段日子,他不愿守丧三年,认为浪费青春无数,满朝借以为他不孝。只有他的挚友知道,他初闻母死,吐血三升,而后的日子里,悲痛得日日饮酒,“愁肠已断无由碎”,狂笑,痛哭。

窗外的闪电照亮他的面容,这悲痛欲绝的泪!我震惊了。

鱼,愿你洗去他的伤痛,愿他的泪不再如雨。

一个闪电劈来,照亮了垂地窗帘内的我,照亮了翻开的《隋史》,照亮了杨广的面容。

有野史说,有一天深夜,杨广在宫中难以入睡。那也是一个雨夜,他透过雨声,听到有宫女在唱歌,清扬宛转。起身细听,却是:

“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花谢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这位隋炀帝当然不笨,他隐约听出了意思,问宫女,却是童谣。他无语。

野史到这里断了。可想象的出,这么一首童谣,使他那由传国玉玺保护的精神圣殿土崩瓦解,那个在喧天鼓乐蔽日仪仗中去扬州的潇洒杨广被摧垮了;那个面对前朝宠妃张丽华毫不动心照样举刀的果断杨广倒下了;那个率领大军踏平南朝的英武杨广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萎靡的他,在揽镜自照时,说出那句成为千古笑谈却也千古一惊的伤心话:“好头颅,谁当斫之?”

杨广已料到,脚下的基石在雨水冲刷、夜幕浸染中,有朝一日会成为断头台。

看到苏轼时我微愣了一下,因为我不明白他的家在哪里。或许是“江月遥照的江汉赤壁”,或许是“山色空蒙”的天堂杭城,找不到。又一想,顿悟,他以四海为家,以雨为被。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确,他的一生中,从心灵上是一个人,是雨夜,是博大的“家”。

一阵沉闷的雷声,我翻到明史,一阵血雨。

是的,明史是一部浸漫在血泊中的书,书页上沾满了血。尤其是南京明故宫,是的,书写这部血书的叫朱元璋。

明故宫是一部杀无数的宫城。朱元璋建它时,奇怪地将它建在城门边,这是不易防守的。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自信所在吧。他写打油诗,也带着冲天霸气,如:“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一本书上说,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要以人血为润滑剂。历史的车马在雨夜中前进,留下的,是一条泥泞的路。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在寂寥的雨夜中,在家中看着窗外那条泥泞的小路,思绪飘荡呢?

――题记

斜风,细雨,黑夜。

父母外出,唯我留守。

开盏橙色的小灯,泡杯清淡的菊花茶,轻轻呷着,读《二十四史》。

历史走了,留下书籍;书籍烧了,留下灰烬;灰烬飞了,只留下人影。由于我的心境,这些人影也坐在家中,窗外,也在下雨。他们的面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在菊花茶那升腾的水雾和雨幕间,若隐,若现。

窗外的雨略小了些,我翻到《汉书》,很快看到一个眉间轻锁的女子,王昭君。

呼韩邪单于去处理政务了吧,留她独自在家中。她坐在窗前,安静而端庄。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应当是无比幸福的她,眉间有几许忧愁?是乡愁吗?或许吧。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汉元帝为此一怒杀了那个姓毛的画师――依稀记得叫毛延寿,也许是这个故事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诗词戏曲中也抒发了昭君出塞的哀怨(当然正史并非如此),但这里不谈元帝,我们说昭君。

突然发现她面对的小窗外,正下着星星点点的小雨,这是雨夜。大概,在这样“草黄沙白马如云”的地方,雨水是不常见的。王嫱,你是否在思念你的中原故乡?秭归,那儿柔情似水,河上小舟船橹轻摇,雨后斜阳流转在潮湿青苔、墨绿河水上。而到晚上,江对岸雨雾蒙蒙,雨滴落下,撞碎石桥轻舟小屋的影。

思想一定是有的,但昭君怀着“此去妾心终许国”的心,所以才能为中原、匈奴的关系作出这般大贡献。

昭君,你真的很美。尤其在这个雨夜。

很快,车马拖着一条湿漉漉的雨路,绵延到两晋处。

两晋是后英雄时代。这个词是我在看王国维、启功作品中看到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我爱文姬诗,敬嵇康节,但最佩服的,非阮籍莫属。

水雾化成阮籍的身影,举杯投箸间,酒气一半啸成了呼告,酒气一半舞成了剑光。他在大呼:“母可知儿痛!”,一边饮酒,就和着泪下。明白了,是他母亲逝世后那段日子,他不愿守丧三年,认为浪费青春无数,满朝借以为他不孝。只有他的挚友知道,他初闻母死,吐血三升,而后的日子里,悲痛得日日饮酒,“愁肠已断无由碎”,狂笑,痛哭。

窗外的闪电照亮他的面容,这悲痛欲绝的泪!我震惊了。

鱼,愿你洗去他的伤痛,愿他的泪不再如雨。

一个闪电劈来,照亮了垂地窗帘内的我,照亮了翻开的《隋史》,照亮了杨广的面容。

有野史说,有一天深夜,杨广在宫中难以入睡。那也是一个雨夜,他透过雨声,听到有宫女在唱歌,清扬宛转。起身细听,却是:

“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花谢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这位隋炀帝当然不笨,他隐约听出了意思,问宫女,却是童谣。他无语。

野史到这里断了。可想象的出,这么一首童谣,使他那由传国玉玺保护的精神圣殿土崩瓦解,那个在喧天鼓乐蔽日仪仗中去扬州的潇洒杨广被摧垮了;那个面对前朝宠妃张丽华毫不动心照样举刀的果断杨广倒下了;那个率领大军踏平南朝的英武杨广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萎靡的他,在揽镜自照时,说出那句成为千古笑谈却也千古一惊的伤心话:“好头颅,谁当斫之?”

杨广已料到,脚下的基石在雨水冲刷、夜幕浸染中,有朝一日会成为断头台。

看到苏轼时我微愣了一下,因为我不明白他的家在哪里。或许是“江月遥照的江汉赤壁”,或许是“山色空蒙”的天堂杭城,找不到。又一想,顿悟,他以四海为家,以雨为被。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确,他的一生中,从心灵上是一个人,是雨夜,是博大的“家”。

一阵沉闷的雷声,我翻到明史,一阵血雨。

是的,明史是一部浸漫在血泊中的书,书页上沾满了血。尤其是南京明故宫,是的,书写这部血书的叫朱元璋。

明故宫是一部杀无数的宫城。朱元璋建它时,奇怪地将它建在城门边,这是不易防守的。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自信所在吧。他写打油诗,也带着冲天霸气,如:“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一本书上说,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要以人血为润滑剂。历史的车马在雨夜中前进,留下的,是一条泥泞的路。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在寂寥的雨夜中,在家中看着窗外那条泥泞的小路,思绪飘荡呢?

――题记

斜风,细雨,黑夜。

父母外出,唯我留守。

开盏橙色的小灯,泡杯清淡的菊花茶,轻轻呷着,读《二十四史》。

历史走了,留下书籍;书籍烧了,留下灰烬;灰烬飞了,只留下人影。由于我的心境,这些人影也坐在家中,窗外,也在下雨。他们的面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在菊花茶那升腾的水雾和雨幕间,若隐,若现。

窗外的雨略小了些,我翻到《汉书》,很快看到一个眉间轻锁的女子,王昭君。

呼韩邪单于去处理政务了吧,留她独自在家中。她坐在窗前,安静而端庄。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应当是无比幸福的她,眉间有几许忧愁?是乡愁吗?或许吧。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汉元帝为此一怒杀了那个姓毛的画师――依稀记得叫毛延寿,也许是这个故事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诗词戏曲中也抒发了昭君出塞的哀怨(当然正史并非如此),但这里不谈元帝,我们说昭君。

突然发现她面对的小窗外,正下着星星点点的小雨,这是雨夜。大概,在这样“草黄沙白马如云”的地方,雨水是不常见的。王嫱,你是否在思念你的中原故乡?秭归,那儿柔情似水,河上小舟船橹轻摇,雨后斜阳流转在潮湿青苔、墨绿河水上。而到晚上,江对岸雨雾蒙蒙,雨滴落下,撞碎石桥轻舟小屋的影。

思想一定是有的,但昭君怀着“此去妾心终许国”的心,所以才能为中原、匈奴的关系作出这般大贡献。

昭君,你真的很美。尤其在这个雨夜。

很快,车马拖着一条湿漉漉的雨路,绵延到两晋处。

两晋是后英雄时代。这个词是我在看王国维、启功作品中看到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我爱文姬诗,敬嵇康节,但最佩服的,非阮籍莫属。

水雾化成阮籍的身影,举杯投箸间,酒气一半啸成了呼告,酒气一半舞成了剑光。他在大呼:“母可知儿痛!”,一边饮酒,就和着泪下。明白了,是他母亲逝世后那段日子,他不愿守丧三年,认为浪费青春无数,满朝借以为他不孝。只有他的挚友知道,他初闻母死,吐血三升,而后的日子里,悲痛得日日饮酒,“愁肠已断无由碎”,狂笑,痛哭。

窗外的闪电照亮他的面容,这悲痛欲绝的泪!我震惊了。

鱼,愿你洗去他的伤痛,愿他的泪不再如雨。

一个闪电劈来,照亮了垂地窗帘内的我,照亮了翻开的《隋史》,照亮了杨广的面容。

有野史说,有一天深夜,杨广在宫中难以入睡。那也是一个雨夜,他透过雨声,听到有宫女在唱歌,清扬宛转。起身细听,却是:

“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花谢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这位隋炀帝当然不笨,他隐约听出了意思,问宫女,却是童谣。他无语。

野史到这里断了。可想象的出,这么一首童谣,使他那由传国玉玺保护的精神圣殿土崩瓦解,那个在喧天鼓乐蔽日仪仗中去扬州的潇洒杨广被摧垮了;那个面对前朝宠妃张丽华毫不动心照样举刀的果断杨广倒下了;那个率领大军踏平南朝的英武杨广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萎靡的他,在揽镜自照时,说出那句成为千古笑谈却也千古一惊的伤心话:“好头颅,谁当斫之?”

杨广已料到,脚下的基石在雨水冲刷、夜幕浸染中,有朝一日会成为断头台。

看到苏轼时我微愣了一下,因为我不明白他的家在哪里。或许是“江月遥照的江汉赤壁”,或许是“山色空蒙”的天堂杭城,找不到。又一想,顿悟,他以四海为家,以雨为被。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确,他的一生中,从心灵上是一个人,是雨夜,是博大的“家”。

一阵沉闷的雷声,我翻到明史,一阵血雨。

是的,明史是一部浸漫在血泊中的书,书页上沾满了血。尤其是南京明故宫,是的,书写这部血书的叫朱元璋。

明故宫是一部杀无数的宫城。朱元璋建它时,奇怪地将它建在城门边,这是不易防守的。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自信所在吧。他写打油诗,也带着冲天霸气,如:“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一本书上说,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要以人血为润滑剂。历史的车马在雨夜中前进,留下的,是一条泥泞的路。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在寂寥的雨夜中,在家中看着窗外那条泥泞的小路,思绪飘荡呢?

――题记

斜风,细雨,黑夜。

父母外出,唯我留守。

开盏橙色的小灯,泡杯清淡的菊花茶,轻轻呷着,读《二十四史》。

历史走了,留下书籍;书籍烧了,留下灰烬;灰烬飞了,只留下人影。由于我的心境,这些人影也坐在家中,窗外,也在下雨。他们的面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在菊花茶那升腾的水雾和雨幕间,若隐,若现。

窗外的雨略小了些,我翻到《汉书》,很快看到一个眉间轻锁的女子,王昭君。

呼韩邪单于去处理政务了吧,留她独自在家中。她坐在窗前,安静而端庄。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应当是无比幸福的她,眉间有几许忧愁?是乡愁吗?或许吧。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汉元帝为此一怒杀了那个姓毛的画师――依稀记得叫毛延寿,也许是这个故事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诗词戏曲中也抒发了昭君出塞的哀怨(当然正史并非如此),但这里不谈元帝,我们说昭君。

突然发现她面对的小窗外,正下着星星点点的小雨,这是雨夜。大概,在这样“草黄沙白马如云”的地方,雨水是不常见的。王嫱,你是否在思念你的中原故乡?秭归,那儿柔情似水,河上小舟船橹轻摇,雨后斜阳流转在潮湿青苔、墨绿河水上。而到晚上,江对岸雨雾蒙蒙,雨滴落下,撞碎石桥轻舟小屋的影。

思想一定是有的,但昭君怀着“此去妾心终许国”的心,所以才能为中原、匈奴的关系作出这般大贡献。

昭君,你真的很美。尤其在这个雨夜。

很快,车马拖着一条湿漉漉的雨路,绵延到两晋处。

两晋是后英雄时代。这个词是我在看王国维、启功作品中看到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我爱文姬诗,敬嵇康节,但最佩服的,非阮籍莫属。

水雾化成阮籍的身影,举杯投箸间,酒气一半啸成了呼告,酒气一半舞成了剑光。他在大呼:“母可知儿痛!”,一边饮酒,就和着泪下。明白了,是他母亲逝世后那段日子,他不愿守丧三年,认为浪费青春无数,满朝借以为他不孝。只有他的挚友知道,他初闻母死,吐血三升,而后的日子里,悲痛得日日饮酒,“愁肠已断无由碎”,狂笑,痛哭。

窗外的闪电照亮他的面容,这悲痛欲绝的泪!我震惊了。

鱼,愿你洗去他的伤痛,愿他的泪不再如雨。

一个闪电劈来,照亮了垂地窗帘内的我,照亮了翻开的《隋史》,照亮了杨广的面容。

有野史说,有一天深夜,杨广在宫中难以入睡。那也是一个雨夜,他透过雨声,听到有宫女在唱歌,清扬宛转。起身细听,却是:

“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花谢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这位隋炀帝当然不笨,他隐约听出了意思,问宫女,却是童谣。他无语。

野史到这里断了。可想象的出,这么一首童谣,使他那由传国玉玺保护的精神圣殿土崩瓦解,那个在喧天鼓乐蔽日仪仗中去扬州的潇洒杨广被摧垮了;那个面对前朝宠妃张丽华毫不动心照样举刀的果断杨广倒下了;那个率领大军踏平南朝的英武杨广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萎靡的他,在揽镜自照时,说出那句成为千古笑谈却也千古一惊的伤心话:“好头颅,谁当斫之?”

杨广已料到,脚下的基石在雨水冲刷、夜幕浸染中,有朝一日会成为断头台。

看到苏轼时我微愣了一下,因为我不明白他的家在哪里。或许是“江月遥照的江汉赤壁”,或许是“山色空蒙”的天堂杭城,找不到。又一想,顿悟,他以四海为家,以雨为被。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确,他的一生中,从心灵上是一个人,是雨夜,是博大的“家”。

一阵沉闷的雷声,我翻到明史,一阵血雨。

是的,明史是一部浸漫在血泊中的书,书页上沾满了血。尤其是南京明故宫,是的,书写这部血书的叫朱元璋。

明故宫是一部杀无数的宫城。朱元璋建它时,奇怪地将它建在城门边,这是不易防守的。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自信所在吧。他写打油诗,也带着冲天霸气,如:“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一本书上说,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要以人血为润滑剂。历史的车马在雨夜中前进,留下的,是一条泥泞的路。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在寂寥的雨夜中,在家中看着窗外那条泥泞的小路,思绪飘荡呢?

――题记

斜风,细雨,黑夜。

父母外出,唯我留守。

开盏橙色的小灯,泡杯清淡的菊花茶,轻轻呷着,读《二十四史》。

历史走了,留下书籍;书籍烧了,留下灰烬;灰烬飞了,只留下人影。由于我的心境,这些人影也坐在家中,窗外,也在下雨。他们的面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在菊花茶那升腾的水雾和雨幕间,若隐,若现。

窗外的雨略小了些,我翻到《汉书》,很快看到一个眉间轻锁的女子,王昭君。

呼韩邪单于去处理政务了吧,留她独自在家中。她坐在窗前,安静而端庄。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应当是无比幸福的她,眉间有几许忧愁?是乡愁吗?或许吧。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汉元帝为此一怒杀了那个姓毛的画师――依稀记得叫毛延寿,也许是这个故事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诗词戏曲中也抒发了昭君出塞的哀怨(当然正史并非如此),但这里不谈元帝,我们说昭君。

突然发现她面对的小窗外,正下着星星点点的小雨,这是雨夜。大概,在这样“草黄沙白马如云”的地方,雨水是不常见的。王嫱,你是否在思念你的中原故乡?秭归,那儿柔情似水,河上小舟船橹轻摇,雨后斜阳流转在潮湿青苔、墨绿河水上。而到晚上,江对岸雨雾蒙蒙,雨滴落下,撞碎石桥轻舟小屋的影。

思想一定是有的,但昭君怀着“此去妾心终许国”的心,所以才能为中原、匈奴的关系作出这般大贡献。

昭君,你真的很美。尤其在这个雨夜。

很快,车马拖着一条湿漉漉的雨路,绵延到两晋处。

两晋是后英雄时代。这个词是我在看王国维、启功作品中看到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我爱文姬诗,敬嵇康节,但最佩服的,非阮籍莫属。

水雾化成阮籍的身影,举杯投箸间,酒气一半啸成了呼告,酒气一半舞成了剑光。他在大呼:“母可知儿痛!”,一边饮酒,就和着泪下。明白了,是他母亲逝世后那段日子,他不愿守丧三年,认为浪费青春无数,满朝借以为他不孝。只有他的挚友知道,他初闻母死,吐血三升,而后的日子里,悲痛得日日饮酒,“愁肠已断无由碎”,狂笑,痛哭。

窗外的闪电照亮他的面容,这悲痛欲绝的泪!我震惊了。

鱼,愿你洗去他的伤痛,愿他的泪不再如雨。

一个闪电劈来,照亮了垂地窗帘内的我,照亮了翻开的《隋史》,照亮了杨广的面容。

有野史说,有一天深夜,杨广在宫中难以入睡。那也是一个雨夜,他透过雨声,听到有宫女在唱歌,清扬宛转。起身细听,却是:

“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花谢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这位隋炀帝当然不笨,他隐约听出了意思,问宫女,却是童谣。他无语。

野史到这里断了。可想象的出,这么一首童谣,使他那由传国玉玺保护的精神圣殿土崩瓦解,那个在喧天鼓乐蔽日仪仗中去扬州的潇洒杨广被摧垮了;那个面对前朝宠妃张丽华毫不动心照样举刀的果断杨广倒下了;那个率领大军踏平南朝的英武杨广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萎靡的他,在揽镜自照时,说出那句成为千古笑谈却也千古一惊的伤心话:“好头颅,谁当斫之?”

杨广已料到,脚下的基石在雨水冲刷、夜幕浸染中,有朝一日会成为断头台。

看到苏轼时我微愣了一下,因为我不明白他的家在哪里。或许是“江月遥照的江汉赤壁”,或许是“山色空蒙”的天堂杭城,找不到。又一想,顿悟,他以四海为家,以雨为被。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确,他的一生中,从心灵上是一个人,是雨夜,是博大的“家”。

一阵沉闷的雷声,我翻到明史,一阵血雨。

是的,明史是一部浸漫在血泊中的书,书页上沾满了血。尤其是南京明故宫,是的,书写这部血书的叫朱元璋。

明故宫是一部杀无数的宫城。朱元璋建它时,奇怪地将它建在城门边,这是不易防守的。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自信所在吧。他写打油诗,也带着冲天霸气,如:“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一本书上说,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要以人血为润滑剂。历史的车马在雨夜中前进,留下的,是一条泥泞的路。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在寂寥的雨夜中,在家中看着窗外那条泥泞的小路,思绪飘荡呢?

――题记

斜风,细雨,黑夜。

父母外出,唯我留守。

开盏橙色的小灯,泡杯清淡的菊花茶,轻轻呷着,读《二十四史》。

历史走了,留下书籍;书籍烧了,留下灰烬;灰烬飞了,只留下人影。由于我的心境,这些人影也坐在家中,窗外,也在下雨。他们的面容,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在菊花茶那升腾的水雾和雨幕间,若隐,若现。

窗外的雨略小了些,我翻到《汉书》,很快看到一个眉间轻锁的女子,王昭君。

呼韩邪单于去处理政务了吧,留她独自在家中。她坐在窗前,安静而端庄。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应当是无比幸福的她,眉间有几许忧愁?是乡愁吗?或许吧。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汉元帝为此一怒杀了那个姓毛的画师――依稀记得叫毛延寿,也许是这个故事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诗词戏曲中也抒发了昭君出塞的哀怨(当然正史并非如此),但这里不谈元帝,我们说昭君。

突然发现她面对的小窗外,正下着星星点点的小雨,这是雨夜。大概,在这样“草黄沙白马如云”的地方,雨水是不常见的。王嫱,你是否在思念你的中原故乡?秭归,那儿柔情似水,河上小舟船橹轻摇,雨后斜阳流转在潮湿青苔、墨绿河水上。而到晚上,江对岸雨雾蒙蒙,雨滴落下,撞碎石桥轻舟小屋的影。

思想一定是有的,但昭君怀着“此去妾心终许国”的心,所以才能为中原、匈奴的关系作出这般大贡献。

昭君,你真的很美。尤其在这个雨夜。

很快,车马拖着一条湿漉漉的雨路,绵延到两晋处。

两晋是后英雄时代。这个词是我在看王国维、启功作品中看到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我爱文姬诗,敬嵇康节,但最佩服的,非阮籍莫属。

水雾化成阮籍的身影,举杯投箸间,酒气一半啸成了呼告,酒气一半舞成了剑光。他在大呼:“母可知儿痛!”,一边饮酒,就和着泪下。明白了,是他母亲逝世后那段日子,他不愿守丧三年,认为浪费青春无数,满朝借以为他不孝。只有他的挚友知道,他初闻母死,吐血三升,而后的日子里,悲痛得日日饮酒,“愁肠已断无由碎”,狂笑,痛哭。

窗外的闪电照亮他的面容,这悲痛欲绝的泪!我震惊了。

鱼,愿你洗去他的伤痛,愿他的泪不再如雨。

一个闪电劈来,照亮了垂地窗帘内的我,照亮了翻开的《隋史》,照亮了杨广的面容。

有野史说,有一天深夜,杨广在宫中难以入睡。那也是一个雨夜,他透过雨声,听到有宫女在唱歌,清扬宛转。起身细听,却是:

“河南杨花谢,河北李花荣。杨花谢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

这位隋炀帝当然不笨,他隐约听出了意思,问宫女,却是童谣。他无语。

野史到这里断了。可想象的出,这么一首童谣,使他那由传国玉玺保护的精神圣殿土崩瓦解,那个在喧天鼓乐蔽日仪仗中去扬州的潇洒杨广被摧垮了;那个面对前朝宠妃张丽华毫不动心照样举刀的果断杨广倒下了;那个率领大军踏平南朝的英武杨广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萎靡的他,在揽镜自照时,说出那句成为千古笑谈却也千古一惊的伤心话:“好头颅,谁当斫之?”

杨广已料到,脚下的基石在雨水冲刷、夜幕浸染中,有朝一日会成为断头台。

看到苏轼时我微愣了一下,因为我不明白他的家在哪里。或许是“江月遥照的江汉赤壁”,或许是“山色空蒙”的天堂杭城,找不到。又一想,顿悟,他以四海为家,以雨为被。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确,他的一生中,从心灵上是一个人,是雨夜,是博大的“家”。

一阵沉闷的雷声,我翻到明史,一阵血雨。

是的,明史是一部浸漫在血泊中的书,书页上沾满了血。尤其是南京明故宫,是的,书写这部血书的叫朱元璋。

明故宫是一部杀无数的宫城。朱元璋建它时,奇怪地将它建在城门边,这是不易防守的。我想,这大概是他的自信所在吧。他写打油诗,也带着冲天霸气,如:“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尤腥。”一本书上说,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是要以人血为润滑剂。

说出心里话

2008年10月7日,我们赶上了补录这趟末班车汇聚到了这个宿舍,有大哥、胖子、帅哥、牛郎、排骨、未成年、竹竿和我八个人。由于我们都是挤上这趟末班车来的缘故,心里有许多感慨,所以开学初的几天里,聊的特别投机,彼此之间相安无事。可是后来相处久了,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以至于到最后彼此都不愿意理睬对方,于是我们之间有了隔阂,但由于是一个宿舍的缘故,谁也没有说。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大哥沉闷古怪,胖子行为迥异,未成年孤僻离众等等。

直到有一天,矛盾终于激化了。那天是星期六,晚上大哥睡得比较晚,他刚睡下,就有人打电话来了,他接电话的声音大了一点,牛郎便用脚踢了一下上铺的床板,睡在上铺的大哥随口吼了一句。谁知牛郎就大怒了,幸亏我们连忙起床把他们拉开,弄不好他们真的要打起来。此后,他们再也没有理睬对方。宿舍人变的越来越冷漠了,有时下雨了,我的衣服晒在窗子外,也没人帮忙收进来。大哥有事出去了,打电话请我们帮他打瓶水,我们也不愿意理睬。于是我们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

这种冰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8年的平安夜。那天是竹竿在这个宿舍呆得最后一夜,也是他在这个学校呆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他就要转学到另一个学校了。竹竿见大家都把怨言埋在心里,就想在离开之前改变宿舍的这种冰冷的状态,于是中午吃饭时他趁宿舍人都在,便邀请宿舍的人晚上去聚餐,我们感到很诧异,但都明白他的用意。后来在胖子的提议下,我们下课后去了大哥朋友家做饭。那顿饭胖子既切菜又做饭,忙得不亦乐乎。在开饭前,竹竿给我们每人开了一瓶啤酒,酒喝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打开了话匣子,每个人都对室友敞开了心扉。大哥第一个开口就质问牛郎为什么对自己不满,牛郎感到很意外,激动地告诉他,每天都在深夜打电话吵得他都睡不着觉。听完牛郎的回答大哥就立即给牛郎道了歉,同时也给我们道了歉。随后胖子也说了未成年的缺点……等我们一一说完每个人的缺点后,我们都落泪了。那天由于酒喝的有点儿多,我睡着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宿舍的,直到后来才知道是竹竿、胖子、排骨和未成年酒量好,吃完饭都还没什么问题,见我们几个都醉了,于是就把我们剩下的四个背回去的。

圣诞节那天中午,我们所有的人都去车站送竹竿。当竹竿走的时候,我控制不住的上前抱住了他,轻轻地问他,你走了还回不回来看我们。他愣了一下,说不知道会不会,我听罢很生气,一把推开他,质问道什么叫也许啊。他答不上,于是我举起手扇了他一耳光,他立刻还击了我一拳,我猛地把他抱住,于是室友们也上来抱住我们,抱了一会儿,他便扔下我们头也不回地上了车,看着他的离开背影我们眼睛都湿润了。他走的时候我们大声喊,你走了要回来看我们啊!

自从竹竿走后,我们彼此之间都亲近了许多。上课谁先到教室,就帮我们一人占一个座位;晚上谁不在,就帮谁打瓶水;除此之外我们还每个星期聚一次餐,不过都很少喝酒;我们每天晚上还要搞卧谈会,谈天说地,说得不亦乐乎。彼此之间有什么不足,也都及时提了出来,相互帮忙改正。有什么困难也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五一假期,我们宿舍和别的宿舍打篮球比赛,未成年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回来后,脚全肿了,于是胖子就给他买来了药,大哥帮他跟辅导员请了假在宿舍里休息,过了两天,大哥见他脚还肿的厉害,便跟老师请了假,叫上胖子背着他去了医务室,去后医生说要去市人民医院拍片,于是大哥和胖子又把他送到了市人民医院拍片,那天大哥和胖子回来都已晚上了。整整一个下午他们忙前忙后的令我们都很感动。

回想起从去年到现在,发生在宿舍的点滴,虽然曾经有过矛盾,但都及时敞开了心扉,使我们觉得既然有缘聚到一起,那就要好好珍惜、好好相处,使我们的大学生活不留下任何遗憾。

“抄”功深厚的他

“抄”功深厚的他

要说我们班谁最爱抄别人的作业,那就要数我的同桌小霖了,别不信,你来看看就明白了。该同学“抄”功深厚。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上学期,数学老师教我们方程,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难,许多同学都是一知半解。小霖当然也是其中的一员。别人是时而明白时而糊涂,而他呢?是天天糊涂! 有一次,数学老师让我们写数学课堂作业。我拿到本后,立刻飞快地写起来。而小霖同学呢,一直望眼欲穿地盯着题,时不时唉声叹气。忽然,我发现他的头一直往这边扭。我想:他不会又要抄我的吧?果然不出我所料,只见他瞪大了眼睛,两眼一转,飞快地向我本子上瞟一眼,又飞快地把看到的正确答案抄在了自己的本子上。随后又看又抄……当他抄到第三题的时候,我翻页了。他一看抄不成了,连忙眉飞色舞地说:“你有一道题写错了!”我心想:就你的小伎俩,怎能瞒过我?没想到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的本子翻到了前一页,看完,又嘟囔一声:“咦?怎么又没错了?”其实眼里却看清了最后一步。我生气地说:“你是不是想抄我的?”而他却振振有词,大声辩解道:“什么?我抄你的?哈哈哈!这么简单的题谁不会做?” 我听了心中大怒,想:明明你抄我作业,还强词夺理!我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剩下几道题的一步写成错的,让他随便抄,之后再改正过来。果然,小霖上当了,他见我没反应,就大抄特抄起来,估计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交作业之前,我背着小霖把不对的改了过来,心想:一会儿等着看好戏吧! 第三节下课,数学课代表把出错的作业本拿来,发到同学手中,当然有小霖的了!他拿到本子,嘴里还念叨着:“我抄他的,怎么我有错,他却没呢?”刚开始他还莫名其妙,一会儿就明白了,是我故意害他的。抄别人作业本来就不对,他不敢说出来,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得意洋洋,心想:这下他不会再抄我作业了!可没过几天,他又旧病复发了。开始想方设法抄我的作业。我看她真是无可救药了! 看来,我带好好劝劝老同桌了,希望他能明白:抄别人作业是自己害自己,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希望他能够改掉抄作业的不良习惯,好好学习。

五一班 白岩松

辅导老师:王云娜

有那样一双眼睛

有那样一双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透过眼睛了解一个人心里的想法。 有那样一双眼睛,一直清澈明亮、饱含爱意,跟随着我走了十六余载。 妈妈的眼睛温柔慈祥,像阳光般温暖,陪伴着我成长,同时,妈妈的眼睛还有个本领---会说话呢。我早已领教了这个本领的神通广大:既可以让人享受到天堂般的温暖,又可以让人感受到地狱般的折磨。那天中午,妈妈工作还没回家,我饿了,心想着妈妈回家也肯定饿了,做个饭给妈妈吃,妈妈肯定会夸我的。于是我就开始学着妈妈做菜的样子,拿起菜刀就‘‘咔咔’’切起菜来,一不小心,手就被刀‘‘咬’’了一下,我‘‘呜’’地就哭了起来,妈妈这时正好下班回来,听到我的哭声,立马开门跑进来,拿起我的手就吸起血来,我能看得出,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疼爱,仿佛有魔力,让人一下深陷其中,忘记了疼痛,只有温暖,像天堂中的孩子一般快乐与幸福。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初三压力大,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说什么也要玩个痛快,心也就跟着放纵,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学习中的压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只想发泄。由于发泄时间太长,天公也不给面子,拉长了脸,不一会儿就黑了下来。回到家,都已经八九点了,妈妈坐在沙发上,脸色也如天空般阴沉,我也不敢说话,生怕惹怒了妈妈。原以为我不说话就一定会没事,谁知妈妈眼睛一瞪,看着我也不说话,瞪得我心里直发毛,我终于忍受不了妈妈眼睛的‘‘折磨’’,撒娇地叫了一声‘‘妈妈’’,妈妈不理我,我就大着胆子来到妈妈身旁,伸手咯吱她,因为我知道妈妈最致命的一个弱点:怕痒!果真,妈妈笑了起来,我也跟着笑了起来。最后,妈妈还是原谅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初三了,该毕业了,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只许这一次,下不为例!’’ 妈妈眼睛的本领真大呢,可以让人享受天堂和地狱般的感觉,妈妈那双眼睛的神韵是任何人都学不来的,世界上仅此一双,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