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块美玉不经过人工雕刻是不会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我们如果不认真学习,就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李白小时候很调皮,不爱学习。有一天,他逃学来到河边玩耍,看见一位老婆婆要把一根粗粗的铁棒磨成针,李白好奇地问:“这么粗的针,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着说:“只要有耐心,一定能磨成针。”从此,李白刻苦学习,成了有名的文学家。我小时候很任性,经常在客人面前大吵大叫,有时读书没耐心,现在我读了一些书,懂得了一些道理,慢慢地,这些坏毛病都改掉了。长大了,我一定要成为一块有用的玉器!

不一样的爱(苏玥)

不一样的爱(苏玥)人生变化无常,世间有情有爱,伟大的情在于人,光荣的爱在于心。而母亲就是我们的护花使者,她们永远是伟大的光荣的。尽管在人们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她们心中,却是她自己的全部。爱可以使人感动,爱还可以是人温暖。我曾听妈妈说过一个小时的故事。在海龟妈妈产下小海龟妈妈必须狠心的把小海龟抛弃,位的是它们迎接大风大雨,接受风吹雨打,磨练它们的意志,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独自生存,独自面对生活,因为它们将来面对的不尽是生活的艰辛,还有生存的危险。在大自然界里,动物们要不断的接受严峻的考验,当危险来临时,谁都帮助不了自己,只要靠当初妈妈抛弃是自己生活得到的经验。原来当初的狠心,现在又变成了逃生的一种方法,真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质义。人间的爱有千百种不一样的方法,包含着人时间最纯真的爱。不管历经多少风风雨雨,母爱在人们心中是永不凋零的百合花。那么纯洁那么典雅。母爱是伟大的,对于感受的人最幸福的。突然隐隐约约的我在母亲的眼中看见了一处亮光——啊!那是母亲心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我的心房。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一想到上周那节活动课,我的嘴角就情不自禁地向上弯了起来。那天,泥人研究所的所长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惠山泥人的活动课,让我回味无穷。 惠山泥人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历史记载了,所以说,它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而惠山泥人最鼎盛的时期则在清朝。在祖国母亲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代表我们江苏的阅兵花车前就是惠山泥人的代表性人物:阿福阿喜。惠山泥土黏如糯,而且来之不易。说它来之不易是因为它必须从惠山脚下的稻田中间向下挖一米,才能得到此泥土。由于现在经济发展迅速,所以惠山脚下的稻田早已被高楼大厦所代替。而这此泥土也被用掉或被埋在高楼之下,因此这此泥土已被列为“国宝”。 讲完惠山泥人的历史的特点,赵老师就开始发泥土了。我看着那普通的泥土,心中充满了好奇。只见它黑黑的,但是却很细腻。看着它,我就想起的美味的巧克力。虽然老师再三 强调,先不要去碰,但是我心里却有只好奇的猫在跳。于是,我按捺不住,就拿起泥巴捏了捏。它摸上去冰冰凉凉的,让人感觉很舒服。而且它湿湿的,软软的,用手指在泥土上轻轻地一按,指纹里立即会嵌入泥巴。我很纳闷,这样不显眼的泥巴,是怎样变成光彩夺目的泥人的呢? 开始捏了,赵老师先让我们搓了两根差不多大小,两头细,中间粗的梭子状的长条。他说这就是狗的身体和四肢了。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两根泥条怎么就成了狗的身体和四肢了呢?正在我迷惑之际,老师又让我们把两条泥条粘在一起,做成拱桥状。接着,老师又教我们搓了一个圆球,然后轻轻地按一下,再搓几个小小的泥球,把它们粘在圆球上,然后搓两个水滴状的耳朵,也把它们粘在圆球上,这样狗头做完了。随后,我又把狗头粘在身体上,最后,就要给小狗做尾巴了。尾巴很简单,只要搓一根泥条,然后再把它粘在屁股上就行了。瞧,一只弓腰蓄势待发的小狗跃然眼前,等它干透,穿上彩衣就更神气了! 做完泥人,我陷入了沉思,这样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巴,经过我们的雕琢,就变成了极富魅力的造型,我们不也就是这样的吗?我们如同那块普普通通的泥巴,只有经过“艺人”的雕琢,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有的泥巴也许会被丢进垃圾桶,变得一钱不值,但有的泥巴却会变成艺术品,被放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我想,我要不断雕琢自己,成为那光彩夺目的“艺术品”。

玉不琢,不成器

今天放学,我在练钢琴的时候,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觉得很委曲,就哭着跑回了家。妈妈看见了,拿出我最喜欢的小玉兔,给我讲了个“玉不琢,不成器”的故事。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玉,本来只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工匠用工具把它们雕刻成各种漂亮的形状,还磨得光滑闪亮,这才展现出玉石的美丽。就象这个小玉兔,要是没有工匠的雕刻打磨,就不会这么光彩夺目。”妈妈摸了摸我的脑袋,接着说:“打个比方吧,你呢,就象是一块玉石,老师就是能工巧匠,老师教育你就好比是工匠在雕琢玉石,只有老师不断地指出你的错误,你才能不断地进步,表现才更完美。明白了吗?”

我红着脸使劲地点了点头,心里想:明天我一定要向老师承认错误,以后再也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

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乱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清顺治 据神京 至十传 宣统逊

举总统 共和成 复汉土 民国兴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乱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清顺治 据神京 至十传 宣统逊

举总统 共和成 复汉土 民国兴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乱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清顺治 据神京 至十传 宣统逊

举总统 共和成 复汉土 民国兴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乱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清顺治 据神京 至十传 宣统逊

举总统 共和成 复汉土 民国兴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乱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清顺治 据神京 至十传 宣统逊

举总统 共和成 复汉土 民国兴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乱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清顺治 据神京 至十传 宣统逊

举总统 共和成 复汉土 民国兴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皆称帝

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阉乱后 寇内讧 闯逆变 神器终

清顺治 据神京 至十传 宣统逊

举总统 共和成 复汉土 民国兴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十七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书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己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玉不琢不成器

你可能会经常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

这是制造者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时对铅笔说的第二句话,我们都知道,铅笔在写字之前都要用刀削尖才可以在书上、纸上留下痕迹,发挥出他本身的用处。

我不禁想起我的学琴路。双休日的早上,我不能睡懒觉,要很早起床,然后就去学钢琴。夏天的时候,我坐着妈妈的摩托车去几十里外的城市,学完后回家的路上,天空中的骄阳烘烤着我和妈妈,火辣辣的疼;冬天,寒风刺骨,尽管我和妈妈都戴着厚厚的手套,但手还是冻僵了。

我练琴更是辛苦。夏天时,我弹琴,即便开着电风扇还是汗如雨下,那黑白的琴键在我手中也变得粘乎乎的;冬天,琴键冰冰凉凉的,我的手一触摸到那琴键,就会感到那寒气如同针一样钻入我的手指中。有很多次,我都想放弃,妈妈也来怂恿我,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们求学的也很辛苦。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七点钟就要去学校学习一整天,冬天我们出门的时候,邻居家连门也还没有开启;早上写字时,双手冻得不听使唤,字写得歪歪扭扭;夏天,我们被关在炎热的教室里,几十个人只有几台电扇,汗流浃背。然后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才能回到家,回家后还有一大堆的作业等着我们……但是我们要想获取知识,这些辛苦是必要的。

人们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要想学好本领,就要辛苦一些,就像铅笔一样,不经过刀削,怎能写出字来?

玉不琢,方成器

曾几何时,各地涌现大量神童,有几岁出书的,也有几岁写歌的。。。。。。可如今,当年的神童 仍在社会上叱咤风云的又有几个?时间吞没了他们。正如一块璞玉被不断打磨,加工,最终却只留下光鲜的外表,内在毫无内涵可言。

的确,现代人是不幸的。为物质所累,为红尘所蔽,新为形役,终日碌碌。人们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充斥着。渐渐,我们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祖训,物质多得过剩,心却只剩下一片荒芜。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先人,那些为理想奋斗的人。因为不加修饰,李白才能仰天长啸“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傲气,给一个盛世留下了他的记号;因为不加修饰,五柳先生才能静坐于菊花丛中让诗意随风吹向远方,让自己的心得到解脱;因为不加修饰,朱自清才能挺直身板大声说道“宁死不吃救济粮”,让气节在困境中得到诠释。。。。。。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没有被社会的污垢沾染,在嘈杂的社会上保持一份璞玉应有的本质。

是谁说“玉不琢,不成器”?正是有了打磨,人们才失去随性;有了雕琢,人们才失去自然;有了精细,人们才失去朴实。我们便如同那璞玉般,在社会上被打磨,被锤炼。但人总是会被不利的条件影响的。所以我们的性格中多了些庸俗,多了些肤浅,多了些圆滑。最终失去了璞玉本应该有的本性。渐渐, 我们忘却了我们该有的归宿。

又想到了在童话故事中的指出皇帝真实面貌的那个小孩,他大胆指出了皇帝的错误,却被大人制止了。这就是我们所受的教育,在世俗的眼光中长大,最终也变成和大人一样的人。

保持自己的个性吧。

玉不琢,才不会失去本身的淳朴光泽;

玉不琢,才有直视社会的尖锐棱角;

玉不琢,才会有凌驾一切物质之上的勇气。

古之成大器者,均能坚守一份不被污染的秉性,这才是挣脱所谓传统的束缚的勇气和突破。懂得了生命的目的,明晓了生命的真谛,看透了生死轮回,厌倦了浮世繁华的我们才能尽力保护自己的本性。涤尽心灵的尘埃,剥去世俗的光环,割舍物欲的孽障,弹出生命的轻响。于是,我们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活出至性至情。

玉不琢,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智慧。

玉不琢 不成器

胜利大街小学五年级四班 过去,我是个学习不太用功的学生,成绩一般,兴趣平平。后来,在诵读《三字经》过程中,我受到了启迪,逐渐爱上了诵读,喜欢上了学习。 记得上小学低年级时,我性格很内向,上课不爱发言,经常迷迷糊糊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加上自己不爱和同学交流,也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渐渐地,我变得越来越沉默,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失去了自信心,也开始厌学了。爸爸妈妈看到我没精打采的样子,只是干着急,也束手无策。 学校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我们班同学都开始背诵《三字经》了。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打开《三字经》背了起来,当背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一句的时候,看着下面的注释,我的心突然被触动了:再好的玉石如果不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也不会成为出众的玉器;天资再聪慧的人不勤奋学习,也不会成为国家栋梁。是啊,如果我年少时不用功学习,在学习上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断鞭策自己克服困难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怎样面对人生的考验,拿什么本领去建设祖国呢?到时只能“老大徒伤悲”了!想到这,我突然发现以往自己的学习态度太不端正了,我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树立学习目标,努力提高成绩,长大考一所好大学。 现在,我已将《三字经》熟背于心了,其中这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被我写在了纸上,端端正正地贴在书桌旁的墙上,我要让它时刻提醒我:勤奋好学,一定要从现在开始。 指导教师:曹琨

经典启迪

经典启迪三字经读后感《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胡启蒙教育,读后大家对它衣十分熟悉。人之初、性本善耳边仿佛回荡着几百年前私塾里的学童正咿咿呀呀地诵读声。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读到了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我就体会到人和玉是一样的,都要经过长时间胡磨练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可我有时还是不能坚持到底,所以通过《三字经》的学习,我感到很惭愧,回想起我从前浪费学习时间,每当学习的时候我就不认真,我事后很后悔体会到懒惰是我们学习中最磊的敌人,我一定要战胜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共同努国吧《三字经》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词句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去读,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锦州市回民小学二年一班/蒋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