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里请客,妈妈忙着做饭,爸爸招待客人。因人手不够,我就被派去买菜 到了菜市场,寒冬腊月的天气,只有几个摊位上有人。我漫无目的的走着,找卖葱的地摊儿。终于,找到了一家,可看看那个人,长着长长的胡子,小小的眼睛,不像好人,而我又是第一次买菜,怕他骗我,于是站在那里想着。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摊上有一位大妈在买菜,我便看着她,顺便学两招。“这菜怎么卖呀?”“五毛”“这么贵,人家都卖三毛,便宜点。四毛,怎样?”摊主无奈的说:“好吧!”说着,老大妈挑了起来,看她挑的都是叶儿非常多的。心想:这几句话我也会说。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买葱的地方。 “这葱怎么买呀?”我自信地问。“3块钱一公斤,来点儿”?摊主眯着小眼说。“这么贵,人家都卖1块,便宜点,我买几斤。”摊主笑了笑说:现在天气这么冷,卖葱的都走了,只有我一家,请问,你从哪问的价呀?这话带着嘲笑的语气,我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买一公斤。”说着摊主拿了几根没叶的葱放在秤上,我一看大声说:“看着我小,骗我,别人都要叶儿多的,你给我叶儿少的。”摊主抬起头惊讶的看着我,笑着说:“好好好,我给你叶儿多的。” 临走时,摊主对我笑了笑,摇了摇头,什么话也不说,我暗的为自己没被他骗而感到自豪,一路小跑回家,想得到妈妈的表扬。 到家后,妈妈接过葱,对我说,:“你这孩子,什么都干不了,这葱这么多叶子,怎么吃呀!”我突然醒悟过来 ,当时摊主那惊讶的眼神。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不错,不买菜,不知买菜有学问。只有自己去实践,才能获得自己从未得到过的东西。不动手,哪来的收获,等着天上掉馅饼?那是愚蠢的人干的事。我庆幸,从这件事后,我会变得“聪明”些

实践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听同学讲过这样一段话:“实践是检验真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发现问题,产生疑惑,一定要去实践,这样才会进步。”这可能是他从大人嘴里学来的,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被火烧到皮肤会有什么后果呢?看着爸爸用火柴点烟,我产生了疑惑。让实践来说明一切!爸爸把火柴扔到地上,还没顾得踩,我早就把手放了上去。“哎呦!”钻心的疼!打冷天疼出了我一身虚汗。抬起手一看,火苗已经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我手掌中的一个打泡。“干什么?你这孩子!”“我想试试被烧的感觉。实践是……”“那也没有你这么实践的!哪能自己害自己呀?以后不许胡闹!”不实践怎么知道被烧的感觉啊?我做的没错!

心里虽然不服气,可是手上的大泡确实疼了好几天。看着这个大白泡,我又有了一个新问题:这个泡是白的,说明里面的物质也是白的,可是人的血是红色的呀,怎么会是白色的液体呢?要不然再实践实践,用刀把它割破了试试?不行!万一更疼了怎么办?但是老这么疼下去也不是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打开抽屉,拿出刻刀,照着手掌就是一下。看清楚了,除了鲜红的血液,确实有白色液体!不过,对于这次实践,我的确后悔极了。除了忍受了一个多星期的疼痛的煎熬,还受到了严厉的批评。直到今天,见到刻刀,我还觉得右手手掌隐隐作痛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我至今还记得。然而相比较而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更有切身体会。

实践

实践 郑州五中高一(3)班 逯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题记 如果说人生是战场,那么实践就是胜利的利器;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实践则是中间架起的桥梁。 人要获得知识,无外乎有两种途径。一是学习理论知识;二便是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忽视了实践,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实践是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多实践便多经验,多经验便多知识,实践让人居有定居,衣食有着;实践让人在富足之余,品尝丰富的精神盛宴;实践让人纵览古今,解开一个个未知之谜。 实践往往比理论更有力量,通过实践证明自己,就会享受“躬行”之乐,收获成功之悦。 就像后梁时的导师厉归真,他对画老虎到了痴迷的境界,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在纸上表现出老虎的王者风范。为了画的形象逼真,厉归真决定深入山林,对老虎进行近距离观察。他背着干粮、画具,独自一人来到深不可测的老虎出没的深山里,在树上搭了一个棚子,不顾危险,来掌握老虎的习性,临摹它的神态,描绘它的动作。经过这次实践后,厉归真的画技炉火纯青,他笔下的门户栩栩如生。可见,要想获得一番成就,光靠单一的练习是不行的,就像厉归真画虎一样,没有近距离的深入探索事物本身,就没有那最重要的灵气。没有亲身的实践,就没有办法检验真理。 就像莎士比亚,年轻时,他孤身一人独自闯伦敦,想在剧院里找个工作,谋求发展,圆自己的戏剧之梦,但剧院的人告诉他,他们只需要一个马夫,当为了接触戏剧,莎士比亚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差事。一有空余时间,他就从门缝里偷看台上的演出,逐渐的他熟悉了戏剧方面的知识。不久,老板发现他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就让他帮忙给演员提词,有时还让他跑跑龙套。再后来,戏剧老板还让他参加改编剧本的工作。就这样,莎士比亚一步步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莎士比亚最终的成功,和他长期的实践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人成功必经的历程,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如果,不注重实践,就会有这样的下场。就像赵括,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喜欢阅读兵书,在和别人谈行军用兵之道时,谁也不能与之抗衡,他也因此洋洋得意。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与赵军战于长平。赵军在老将廉颇的带领下有效地抵制了秦军的进攻,拖延了战期。秦军怕久战不下,使用反间计,赵王于是贬斥廉颇,启用赵括为主帅。赵括改变了廉颇的战略,生搬兵书条文,结果导致赵军全军覆没,赵括也死于其中。 赵括纸上谈兵的服饰可谓家喻户晓。我们应该以他的纸上谈兵为前车之鉴。但是似乎仍有不少人没有汲取教训。而且当前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缺少社会实践。当这些学生进入社会,便会与社会脱节,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实践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不做书呆子,不做言论的伟人,实践的矮子。 实践是初春的惊雷,唤起万物复苏;实践是夏日的冰茶,沁透凉爽全身;实践是深秋的汗水,获得丰收喜悦;实践是冬日里飘落的白雪,浪漫白色世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航线。实践是人生战场的利器,是理想与现实间的桥梁。

实践

动手实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技能,如果人们生活中有疑点或是困惑,一定要去实践,实践,才会让你得到真正的答案。

实践操作是我们许多名人成名的主要因素,有这样一个名人的例子: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津津有味的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而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他书法。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回票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稀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

王羲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去动手实践,不能只求外表。

实践是为人的原则,只要你肯去实践,就一定会获得真正的答案。这个答案会使我们更加的相信实践。

社会实践

在我们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今年的实践活动,这次我们去的是位于金山区的炮台湾湿地公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美丽景色,我们去参观了许多地方,其中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滩涂湿地。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在那里,小草轻轻地摆动着,湿地上的水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石头,还有一些船只缓缓驶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让我享受着大自然的一切!我觉得这次的实践活动很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