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上演谁的过客,谁曾是谁生命的转托,谁又曾在谁的记忆板上刻下"永远".

谁将走进谁的风景,谁将为谁的未来撑起一片天,谁又将在谁的舞台悄悄退场…

依稀记得,那是个冬天,寒风渐紧,枯叶早随深秋的最后一幕萧瑟日融入泥土,眼前的世界,满目萧条,一片苍凉.这时,有一个懵懂的男孩子,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家出走了… 这一次,他选择悄无生息的离开,离开了相伴三年的同窗知己,离开了曾经相惜相守过的朋友,离开了曾经深爱过的人儿…和那座惹人忧伤的城市.

时光沿着掌心的纹路细细裁剪着,后来,只身来了南方上学.静谧的忧伤已使我没有没有心情留恋于江南烟雨里,每天都在努力守护着心中的愿望,生怕它害怕寂寞孤身溜走…

那年冬天,我思绪起伏,像一股叛逆的旋风,徘徊在你们之间,所到之处,风起云涌.

回想起三年来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三年来有你们作伴的青春时光,眼泪总是不由自主的滴落一地,那些人,那些事,似乎昨天还出现过,发生过,转眼却已消失不见,惟独留下我在"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的阴影中,数着凋零的花瓣,口中吟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你们一定不晓得就在你们不经意的言语,举止之间,曾对那个叫做小谢的男孩子有过多么大的触动和感动.我常迟到,你总喜欢傻傻的望着我,仿佛在说:"你怎么又迟到了",我总是深深的低着头,也许在你面前我只适合惊慌失措这样的字眼.我尝试着改变,后来学会了隐忍,却总学不会盛装.所以我的眼睛总是在灿烂的阳光下折射出浅浅的迷茫,我期待着六月里的阳光,也会如此温暖,如此令人神往!

那年冬天,落雪成冢,我的思念像一条落寞的弧线被深埋在雪堆里,但却久久不能融化,后来才发现,"思念"被冰封了.我以为之后,我对思念性的东西再也不会有感觉,可当看见那张题名为"那年冬天,我们高三"的照片——那张本属于我们的照片,我的心便瞬时隐隐作痛,我不能否认,那个雪天,那群孩子,那些笑脸,都是我曾深深爱过的,也曾深深迷恋过.我多想化作一粒雪籽,和你们一起出现在照片中,当多年以后,再看到这张照片时,惊喜地说:"原来我们一直都在".忽地,脑子里浮现出一首歌:翻着

第三世,我选择生在废墟

其实,我已经很老了,即使几个月前我才钻出那个乳白的薄壳。

我是一只公鸡,一只有着五颜六色长毛的鸡。我上辈子也是的,我记得上辈子我也很漂亮,至少在鸡里面挺好看,上辈子我死的时候离现在也挺久了,上辈子我本来可以安逸很久的,我的主人家的公子是个好事的主,去当了兵,家里人给他说了一堂媳妇,他回不来,我就从鸡圈里被抱出来,说是代表那个公子做那新媳妇的相公,反正不是被宰,但当真没完事,新郎回来了,说着解放了,还弄这一套做甚!他穿着军装,把我扔地上,对那媳妇说,“解放了,男女平等,得自由婚配”。那媳妇表情很奇怪,似惊讶,似欢喜又似疑惑,反正和见到我时那股子哀怨是不同的,后来怎样我不知道了,因为那新郎说是共产党赢了,人民解放了,得庆祝一下,于是我便被人从脖子上抹了一刀,刀子快倒也不太痛,只是还是不太舒荡,后来我那漂亮的身子被吃了,蒸的还是炒的我就不知道了,我已经死了。

我排了很久的队,那几年死的东西太多了,人、猫、狗、鸡鸭树什么都有,我再要投胎时,我还是选了当只公鸡,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其它的东西,当只鸡好,每天走一走,打打鸣便是了。

但没有想到,我注定不能当一只平淡的鸡,这次倒不是哪个谁赢了什么的?我住的这地方裂开了,我的房子到还好,草棚的鸡窝,塌不到哪里去,再说我住的这片似乎挺平坦,主家的房子也没塌,我还是有食料的,我这世的主家是个看见钱就眼发直的主,给我喂饲的时候,盯着我似是眼中自动换成了钱,看着饲料又有几分不舍,像是个大义灭亲的义士,又像舍身成仁的勇士,没办法饲料也是要钱的啊,但似乎养肥我们能赚更多。

地上开裂,这里人管它叫地震,我住这地叫四川,附近几个镇子伤亡得挺严重,我们镇上也算严重,主家的房子没塌也是运气好吧,但还是被列为危房,有据说是个政府官员的来通知主家得搬走,搬到不远的板房,主家清了挺久的东西,估计是去找被他放到各处的钱,主家的钱不进银行的(这些词我都是在地下排队投胎时听人说的)他嫌那些地方不安全,这是有天他喂我时说的,他喜欢对着鸡窝说心事,兴许是觉得鸡不会说话挺安全,他找了很久,果然是去找钱了,但想把它们塞进身上,便如何塞都放不下那么多,他便在房子后面挖了个坑,埋进去,又觉得似乎不好,再把它们挖出来,进了鸡棚,挖了个更深的洞,把钱埋进去,再拿把草盖住,抬脚走出去,又扭头看一看,再对着我们挥挥手,说着明天还会来喂饲便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第二天,他来了,神色似乎不太对,他没看那饲料,也没看我们,只是嘟嚷着,怎么会有那么蠢的人呢?我听了许久,大概便也明白了。主家很爱钱,平时吃穿都能则省,长得很瘦,他的老婆孩子长得也很瘦,吃饭时,他们去领米碰上了一个解放军,那军爷看到这一家子很瘦,估计是挺穷的,就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主家一半,主家接了,却接得恍惚,在他心中,好处总是要留给自己。给别人还叫啥好处呢?这样一来,他便迷糊了,喂饲时也是心不在焉的嘟囔着但他那表情又像是高兴,不知道是为多得了点米高兴呢?还是为了遇上个傻解放军高兴。连带着我也恍惚起来。

接连着几天,主家天天来的时候都在讲那些解放军,解放军今天又帮了几个家庭找到了孩子,今天又救了多少灾民,当然也有今天死了多少解放军,为了哪个人死的,什么时候,什么他点,主家都很清楚,这地震有余震,救人也很危险,主家讲起这些时没有了以前看见钱的执着,反带上了几丝欢喜和敬畏,而我的鸡心似乎也逐渐明白了什么,虽然上辈子我因解放军才死,但如今听到这三个字心中却也带上了一些敬佩,毕竟人都有私心,奉献需要巨大的勇气。

第二天,主家来得特别晚,满脸的憔悴,他没有拿饲料,反倒看了许久他放钱的地方,他说他女儿今天在外面玩(他女儿还挺小)后来遇上了一波挺强的余震,是那个解放军抱着他女儿逃离了危险,也就是那个送主家饭的那解放军(他放的米才让我们还有饲料吃)但是他的一条手臂却是被是被废墟埋住了,我的鸡心也听得一愣一愣,眼中泛起了水光,虽然或许鸡不会哭,但是我的确被感动了,鸡心又似是多了点什么,主家已经说不出话了,眼泪流了满脸,我突然想起了几天前一个解放军说的话:“带给别人希望是最幸福的事,所以即使危险重重,我们党员,我们军人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群众。”这时,主家已将眼泪擦干,看了我们一眼,再看了那角落藏钱的地方,目光坚定地走了出去,不再回头,我也像是预料到了什么,不像往常一样趴在软软的茅草上,而是站了起来,努力竖起尾上几根漂亮的羽毛,向着太阳,鸣叫声声。

这天下午,主人来了手上拧了个麻袋,说道“今天有个捐赠会。”于是他飞快地挖开了埋钱的洞,那洞真够深的,他的脸上溢出了汗水,他把挖出的钱放进了麻袋,又看了我们六只鸡,我甩了甩头,站到他身边来,啄了一下他的脚。我昂着头昂得很高,他看看我,把其它几只鸡抓进那只麻袋,找了不知什么绳子扎了个死结,便用另一只手提起我,我一直昂首看着,这或许是我做鸡的最后几刻钟,我知道他是想把我炖着给那个解放军吃,我挺身是因为我是这群鸡中最壮的,我听说鸡吃了养生,而我,本就是一只等待被宰的公鸡,这次,我选择了自己的死期,我想,我需要开始我的第三世了。

后来我果真被带到主家的小板房里,他的刀不快,我却也不痛我被炖了,还是煮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会被送到那个解放军房里,给他补身子,另外几只鸡也被宰了给伤员们送去了,主家自己一家没吃一口,汤也没抿,就是他那小女儿要他也硬没给,至于那些钱被他捐出去了,我的第二世就这样完了,但我的心中却多了一些了悟。

我再来地府,似乎上次队排太久了,鬼差给我插了队,我的第三世开始了。

我立在汶川的一片废墟上,向着阳光舒展了身体,开出一片片新叶,这一世,我是废墟上的一株小草,我只是想为灾区带来一丝阳光和希望,或许明天我便会因缺水而枯萎,或许下一刻便会因废墟塌陷而死亡,但至少我也带来了生的希望,有个记者看到了我,举起相机,我挺起身子,极至的舒展。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死亡,或许这一刻,或许下一刻,我只是向着阳光努力地努力地生长,我的耳边回响着解放军的那句话:“带给别人希望,是最幸福的事,所以即使危险重重,我们党员,我们军人也不会放弃任何群众……。”

第三世,我选择生在废墟。

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有一天,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列维坦独自一人到森林里去写生。当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边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的时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

同样,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有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交响乐,被音乐所感动,以至泪如雨下。另一位俄罗斯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听到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时候,一样被音乐感动而热泪盈眶。

无论是列维坦为美丽的景色而感动,还是歌德和托尔斯泰为动人的音乐而感动,他们都能够真诚地流下自己的眼泪。如今,我们还能够像他们一样会感动,会流泪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面对世界的一切值得感动的事情,已经变得麻木,变得容易和感动擦肩而过,或根本掉头而去,或司空见惯得熟视无睹而铁石心肠。我们不是不会流泪,而是那眼泪更多是为一己的失去或伤心而流,不是为他人而流。

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问列维坦、歌德和托尔斯泰,为什么会被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景色、一种偶然的音乐而感动?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存有善良而敏感的一隅。感动的本质和核心是善,失去或缺少了内心深处哪怕尚存的一点点善,感动就无从谈起,感动就会如同风中的蒲公英离我们远去。

所以,我说:善是感动深埋在内心的根系,只有内心里有善,才能够长出感动的枝干,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只是那枝头上迸发开放出的花朵。

内心里拥有善,才会看见弱小而感动得自觉前去扶助,才会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善是我们内心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民族历史中最可珍惜的传统,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链环。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沉淀在我们酒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让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帮助我们度过了相濡以沫的人生。

在一个商业时代里,有的人迅速发财致富,富得只剩下钱了,可以去花天酒地,一掷千金,却惟独缺少了善,感动自然就无从谈起。欲望在膨胀,善已经被钱蛀空,爱便也就容易移花接木蜕变成了寻花问柳的肉欲,感动自然就容易被感受和性感所替代。虽然,感受和感动只是一字之差,感受却可以包括享受在内一切物质的向往和欲望,感动却是纯粹属于精神范畴的活动。因此,感受是属于感官的,感动是属于心灵的。感受是属于现实主义的,感动是属于

那个夜晚,那位老师

毕业了,是件微妙的事,没有人知道它的心情:快乐,还是伤心?几个月前,我带着满脸的笑容,却沉重的心情离开了那个生活了六年的地方,离开了曾经带给我无穷欢乐的同学,也离开了教导我知识,带给我许多感动与震撼的老师。毕业了,人散了,教室的位置也被重新编排了,但曾经使我感动的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这首歌是三年级时我所学会的,但直到今天我还清楚的记得,曾经在学这首歌时,我的感触就很深,真的,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们,每当我们已在家中吃饭时,老师还在学校批改着我们的作业;每当我们睡觉时,老师还在认真的备课;每当我们在吃早饭时,老师已早早的到学校等待着我们…… 二年级时,一位美丽、年轻的女老师走入了我的小学生活,她成为了我的新班主任。刚开始,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新来的王老师,十分的想念原来的班主任,但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她,那是因为王老师每次上课都十分认真,把课文中的每个细小的地方都分析透彻,如果还有同学不懂,她会耐心地讲解,直到每位同学们都明白为止;下午放学时,作业没订正完的同学,王老师总会让他们留下来,直到把作业订正完了,同学们都走了,她才走。而许多同学们都为这件事而讨厌王老师,时常的抱怨,或许是他们太不懂王老师的心了吧,难道王老师不希望早早的回家,吃吃饭,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吗?为什么要在学校里陪他们订正作业,这么晚才回家呢。那是因为王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她对她的工作负责,更对我们负责,她希望在她的教育与帮助下,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开开心心的学习。 再后来,我发现我深深地爱上了她。有一天放学,我回到家吃完饭后,准备做作业时,我发现自己的作业本落在学校里了,于是我急忙往学校赶。当我到学校时天早已黑了,我却发现有一束不算太明亮,但在周围黑暗的环境中显得特别明亮的灯光从窗户中透了出来,也许是好奇心在作祟吧,驱使着我向那束灯光走去,我轻手轻脚的,像做贼似的,身体贴在窗户下的矮墙上,偷偷的探出小脑袋,趴在窗户上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不敢相信我眼睛所看到的——王老师居然还在冰冷的办公室里,开着一盏小灯,批改着我们的作业,当时我只觉得我的心“怦的”为之一震,原来的我,只知道王老师会等同学们都走后,她才走,却没想到,在同学们走后她还会在学校里批改我们的作业,于是,“王老师吃没吃饭?”“她上了一天的课累不累?”……一系列的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我只觉得眼睛酸酸的,眼泪似乎快要落下,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说不出其中的滋味。突然我听到办公室里传出了一丝声音,我急忙往里看,我看见王老师站了起来,我想她应该要回家了吧,我急忙的往楼上我的教室里跑去,到了楼上,我又趴在栏杆上往下望,可是过了好久我都没看见王老师的身影,当时我以为在我上楼的这段时间,王老师就已经离开了,于是我走到教室内,打开了灯,当灯一盏盏亮起来,直至照亮了整个教室时,我突然感到十分的恐惧,偌大的教室,只有我一个人,空荡荡,我立刻跑到我的座位上,拿起作业,关上灯就往楼下跑,一边跑一边在想:王老师刚刚是不是也会与我一样的恐惧,感到孤单呢,偌大的办公室就她一人在批改着作业。跑到学校大门时,一束灯光使我的眼睛感到疼痛,我仔细一看,那灯光还是从王老师的办公室里透出来的,那束灯光让我觉得是那么的刺眼,静静的,我就静静的伫立在黑暗中,远远的望着那间办公室,我似乎透过窗户,看到屋内一个美丽的身影在辛勤地批改着作业…… 这件事我从未向别人提起,但它却成为了我的一个秘密,深深的埋在我的心中。此后,我更努力的学习,积极地帮王老师做事,我不希望让她失望,我希望这个为我们付出这么多的老师能够快乐。虽然最后,她没有陪伴我走到小学毕业,但我依然感谢她,感谢她对我的哺育深情,也谢谢她曾经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那个夜晚已留在我的心中,而她更是铭刻在我心灵深处……|||

风雨中,我们牵手

风雨中,我们牵手

风雨中牵手

牵手在那个哀思如潮中

但,

我们在爱中期待,在期待中爱

——题记

雨淅沥沥的下着飘落在五月的大地,风轻轻的吹着抚弄着五月的柳梢 ……狂风大作,一瞬间吹散了所有的梦。从那一刻开始不再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样的鬼话,它们统统都是编出来骗人的。如果不是,为何风雨后的四川仅剩一片废墟?如果不是,为何风雨后的人儿只有痛苦的哭泣?……我恨,我恨五月的风,五月的雨。

5月12日以后,汶川这个不出名的小镇“震”响了全世界。清晰地记得那天的点点滴滴:压抑的天空……潮湿的空气……豆大的雨滴……血……泪……风……晚自习伴着清脆的铃声开始,老师说:“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脸色反常的沉重.当时的我,脑海里并没有“8级地震”的概念。只是抬起头又把头低下,移动着手中的笔。电视已被打开,屏幕上是主持人忍不住流泪的脸,音响传出他哽咽的声音。心中开始出现些许沉重。一幅幅画面闪动在荧屏上,我开始呆呆的看着,心剧痛。泪悄悄地划过脸际,头埋进手臂,不敢再看那些画面:空旷的地面上躺着许多孩子,可是他们的脸上没有了昔日纯真的笑容,只用紧闭的双眼面对这个世界——此时凄凉、冷酷的世界。一位年轻的母亲跪在她的孩子——这个小小的尸体面前失声痛哭。那一刻仿佛真切的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他们是那么小人生的道路还有很长,他们甚至没有在这个世界留下任何属于他们的记号,除了他们受伤的父母。后面是一片废墟,一个脏兮兮的人背着另一个人艰难的走着。看着他们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同生死,共患难。

……

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泪与痛,可是这场磨难也给了我们许多感动。记得5月13日,地震的第二天,来自各地的救灾物资涌进了四川。解放军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受灾群众,一个又一个孩子在瞬间长大了,他们的冷静和坚毅感动着每一个人。

离那次地震已有二百多天,四川的伤口渐渐的恢复,变得越来越美丽,这刻我终于明白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真正含义-- 四川迎来了新的希望,开始了新的梦想。

下过雨的夜空泛着幽幽的深蓝,我对着西南方那颗星静静地说:四川,雄起!!!

不一样的学科,不一样的我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个世界。我循着佛的路,寻找着某个细微点,来打开我的世界。

一、以我的方式,从你美丽的流域

我们不能只圈画着自己的生活,我们还要涉足他人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不能只生活在清晰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去遥望远古和未来,让思想站在时间的高端;我们不能只拥有现实的生活,还应该给心灵以诗意的浸润,让它在幻妙的天空翱翔……

这些,我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千年底蕴,竟赋予了它一种斑斓的美丽,如此神奇,我只有在顶礼膜拜中走近。

一直感谢语文,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又让我的生命,不单单局限于自己。

那样真切地喜欢着、爱着,却不时地,在本该沉醉的课堂上提心吊胆。

语文课上,总有这样几个时刻: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只手高高地举着,有的同学平静地注视着老师,而我则深深地埋下头,躲开老师的目光;或,教室里一片喧哗,一伙人在一起呼喊着一个名字——很“不巧”,又是我的名字,而我则一脸惊恐地看着语文老师,急急地摆手……

这总是发生在老师找人感情朗读的时候。

“用感情朗读课文”,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啊。听上去,只要你不是冷血心智不缺,都应该能做得很好。可我,偏偏怕上了它。

谁那慷慨激昂的斗志,我只能用平淡的语气读出,谁那细腻缠绵的愁思,听我读来,却是索然无味。怪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可恶的家伙,在老师找人读书的时候,整齐地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在我读完后放肆地大笑着,哄笑着,嘲笑着。

或许只是为了看一向很强势的我尴尬吧……

素来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这时不满地皱皱眉,说什么“对语言文字缺乏感觉,没有用心去体会”之类的言辞。

天晓得我对文字多么“有感觉!”

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感觉的人,分管着感情的细胞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极其敏感,简直像肺泡了。我的情感总是跟随文章波动、起伏,被打动,被感染,被深深地震撼着。只是我无法用真实的声音表达出心灵的声音,害怕放声读书,不能在读书时打开情感的闸门。

这是一个心结了呵。

我曾经一遍遍地尝试着去放开自己的声音,一次次地想像着自己充满感情的声音从喉中发出,可每一次,我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自己沙哑的音质……就这样不小心地,我把自己的声音锁起来了,心锁,是没有钥匙打得开的。徒然地费力,只是加深了痛苦而已。

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可别人总觉得我不幸又悲观。其实,不是这样的呢。

最深的喜悦和最深的痛苦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完美的默契也是凌驾于声音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已经足矣。“于无声处”是一种境界,关于心灵的。

每一次阅读,心都会变得饱满,充盈着许多奇异的感觉,这些,我都记得,它们被我珍藏着收起,寂寞时再展开,独自一人细细斟酌。这是心灵的触摸,心灵的沉默,心灵的感动,它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激起涟漪,一圈圈蔓延,给我最美丽最奇妙的体验。我读不出来,但我感受着,沉浸着,便也一样地快乐着。

可,我还是要上语文课的。其实,总的来说,我一直都挺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包括感情读书的时候哩……听别人把自己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且那么形象那么出色,心中有种奇特的欢欣呢。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可悲地沉默,我会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在交流心得的时候读出。声音平淡又何妨呢,文字的魅力势不可挡,我看到老师的脸上浮出赞许的微笑。

语文,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只能以我的方式。

二、数学:我想做个聪明的孩子

有时候,人,是不是都很想让自己特殊一点?

就是不想那么普通,让别人看到过自己却又瞬间忘却,像对待空气中任何一粒普通得甚至卑微的尘埃;就是想要与众不同,隐藏相似点,展示不同点,然后暗暗记住别人因佩服﹑惊异或其他原因而瞪大的眼神,细数被重视的快乐。

这,在自卑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不相信自己,不放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所以格外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格外渴望外界的肯定。似乎是在因别人而活,可在意别人的眼光,终还是在度量自己。

过去,喜欢看那些很偏执的文字,宣扬少年的自负与偏激,曾经,一度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风气中,不可自拔。因为崇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个世界。我循着佛的路,寻找着某个细微点,来打开我的世界。

一、以我的方式,从你美丽的流域

我们不能只圈画着自己的生活,我们还要涉足他人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不能只生活在清晰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去遥望远古和未来,让思想站在时间的高端;我们不能只拥有现实的生活,还应该给心灵以诗意的浸润,让它在幻妙的天空翱翔……

这些,我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千年底蕴,竟赋予了它一种斑斓的美丽,如此神奇,我只有在顶礼膜拜中走近。

一直感谢语文,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又让我的生命,不单单局限于自己。

那样真切地喜欢着、爱着,却不时地,在本该沉醉的课堂上提心吊胆。

语文课上,总有这样几个时刻: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只手高高地举着,有的同学平静地注视着老师,而我则深深地埋下头,躲开老师的目光;或,教室里一片喧哗,一伙人在一起呼喊着一个名字——很“不巧”,又是我的名字,而我则一脸惊恐地看着语文老师,急急地摆手……

这总是发生在老师找人感情朗读的时候。

“用感情朗读课文”,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啊。听上去,只要你不是冷血心智不缺,都应该能做得很好。可我,偏偏怕上了它。

谁那慷慨激昂的斗志,我只能用平淡的语气读出,谁那细腻缠绵的愁思,听我读来,却是索然无味。怪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可恶的家伙,在老师找人读书的时候,整齐地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在我读完后放肆地大笑着,哄笑着,嘲笑着。

或许只是为了看一向很强势的我尴尬吧……

素来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这时不满地皱皱眉,说什么“对语言文字缺乏感觉,没有用心去体会”之类的言辞。

天晓得我对文字多么“有感觉!”

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感觉的人,分管着感情的细胞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极其敏感,简直像肺泡了。我的情感总是跟随文章波动、起伏,被打动,被感染,被深深地震撼着。只是我无法用真实的声音表达出心灵的声音,害怕放声读书,不能在读书时打开情感的闸门。

这是一个心结了呵。

我曾经一遍遍地尝试着去放开自己的声音,一次次地想像着自己充满感情的声音从喉中发出,可每一次,我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自己沙哑的音质……就这样不小心地,我把自己的声音锁起来了,心锁,是没有钥匙打得开的。徒然地费力,只是加深了痛苦而已。

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可别人总觉得我不幸又悲观。其实,不是这样的呢。

最深的喜悦和最深的痛苦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完美的默契也是凌驾于声音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已经足矣。“于无声处”是一种境界,关于心灵的。

每一次阅读,心都会变得饱满,充盈着许多奇异的感觉,这些,我都记得,它们被我珍藏着收起,寂寞时再展开,独自一人细细斟酌。这是心灵的触摸,心灵的沉默,心灵的感动,它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激起涟漪,一圈圈蔓延,给我最美丽最奇妙的体验。我读不出来,但我感受着,沉浸着,便也一样地快乐着。

可,我还是要上语文课的。其实,总的来说,我一直都挺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包括感情读书的时候哩……听别人把自己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且那么形象那么出色,心中有种奇特的欢欣呢。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可悲地沉默,我会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在交流心得的时候读出。声音平淡又何妨呢,文字的魅力势不可挡,我看到老师的脸上浮出赞许的微笑。

语文,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只能以我的方式。

二、数学:我想做个聪明的孩子

有时候,人,是不是都很想让自己特殊一点?

就是不想那么普通,让别人看到过自己却又瞬间忘却,像对待空气中任何一粒普通得甚至卑微的尘埃;就是想要与众不同,隐藏相似点,展示不同点,然后暗暗记住别人因佩服﹑惊异或其他原因而瞪大的眼神,细数被重视的快乐。

这,在自卑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不相信自己,不放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所以格外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格外渴望外界的肯定。似乎是在因别人而活,可在意别人的眼光,终还是在度量自己。

过去,喜欢看那些很偏执的文字,宣扬少年的自负与偏激,曾经,一度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风气中,不可自拔。因为崇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个世界。我循着佛的路,寻找着某个细微点,来打开我的世界。

一、以我的方式,从你美丽的流域

我们不能只圈画着自己的生活,我们还要涉足他人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不能只生活在清晰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去遥望远古和未来,让思想站在时间的高端;我们不能只拥有现实的生活,还应该给心灵以诗意的浸润,让它在幻妙的天空翱翔……

这些,我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千年底蕴,竟赋予了它一种斑斓的美丽,如此神奇,我只有在顶礼膜拜中走近。

一直感谢语文,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又让我的生命,不单单局限于自己。

那样真切地喜欢着、爱着,却不时地,在本该沉醉的课堂上提心吊胆。

语文课上,总有这样几个时刻: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只手高高地举着,有的同学平静地注视着老师,而我则深深地埋下头,躲开老师的目光;或,教室里一片喧哗,一伙人在一起呼喊着一个名字——很“不巧”,又是我的名字,而我则一脸惊恐地看着语文老师,急急地摆手……

这总是发生在老师找人感情朗读的时候。

“用感情朗读课文”,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啊。听上去,只要你不是冷血心智不缺,都应该能做得很好。可我,偏偏怕上了它。

谁那慷慨激昂的斗志,我只能用平淡的语气读出,谁那细腻缠绵的愁思,听我读来,却是索然无味。怪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可恶的家伙,在老师找人读书的时候,整齐地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在我读完后放肆地大笑着,哄笑着,嘲笑着。

或许只是为了看一向很强势的我尴尬吧……

素来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这时不满地皱皱眉,说什么“对语言文字缺乏感觉,没有用心去体会”之类的言辞。

天晓得我对文字多么“有感觉!”

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感觉的人,分管着感情的细胞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极其敏感,简直像肺泡了。我的情感总是跟随文章波动、起伏,被打动,被感染,被深深地震撼着。只是我无法用真实的声音表达出心灵的声音,害怕放声读书,不能在读书时打开情感的闸门。

这是一个心结了呵。

我曾经一遍遍地尝试着去放开自己的声音,一次次地想像着自己充满感情的声音从喉中发出,可每一次,我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自己沙哑的音质……就这样不小心地,我把自己的声音锁起来了,心锁,是没有钥匙打得开的。徒然地费力,只是加深了痛苦而已。

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可别人总觉得我不幸又悲观。其实,不是这样的呢。

最深的喜悦和最深的痛苦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完美的默契也是凌驾于声音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已经足矣。“于无声处”是一种境界,关于心灵的。

每一次阅读,心都会变得饱满,充盈着许多奇异的感觉,这些,我都记得,它们被我珍藏着收起,寂寞时再展开,独自一人细细斟酌。这是心灵的触摸,心灵的沉默,心灵的感动,它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激起涟漪,一圈圈蔓延,给我最美丽最奇妙的体验。我读不出来,但我感受着,沉浸着,便也一样地快乐着。

可,我还是要上语文课的。其实,总的来说,我一直都挺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包括感情读书的时候哩……听别人把自己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且那么形象那么出色,心中有种奇特的欢欣呢。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可悲地沉默,我会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在交流心得的时候读出。声音平淡又何妨呢,文字的魅力势不可挡,我看到老师的脸上浮出赞许的微笑。

语文,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只能以我的方式。

二、数学:我想做个聪明的孩子

有时候,人,是不是都很想让自己特殊一点?

就是不想那么普通,让别人看到过自己却又瞬间忘却,像对待空气中任何一粒普通得甚至卑微的尘埃;就是想要与众不同,隐藏相似点,展示不同点,然后暗暗记住别人因佩服﹑惊异或其他原因而瞪大的眼神,细数被重视的快乐。

这,在自卑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不相信自己,不放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所以格外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格外渴望外界的肯定。似乎是在因别人而活,可在意别人的眼光,终还是在度量自己。

过去,喜欢看那些很偏执的文字,宣扬少年的自负与偏激,曾经,一度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风气中,不可自拔。因为崇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个世界。我循着佛的路,寻找着某个细微点,来打开我的世界。

一、以我的方式,从你美丽的流域

我们不能只圈画着自己的生活,我们还要涉足他人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不能只生活在清晰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去遥望远古和未来,让思想站在时间的高端;我们不能只拥有现实的生活,还应该给心灵以诗意的浸润,让它在幻妙的天空翱翔……

这些,我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千年底蕴,竟赋予了它一种斑斓的美丽,如此神奇,我只有在顶礼膜拜中走近。

一直感谢语文,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又让我的生命,不单单局限于自己。

那样真切地喜欢着、爱着,却不时地,在本该沉醉的课堂上提心吊胆。

语文课上,总有这样几个时刻: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只手高高地举着,有的同学平静地注视着老师,而我则深深地埋下头,躲开老师的目光;或,教室里一片喧哗,一伙人在一起呼喊着一个名字——很“不巧”,又是我的名字,而我则一脸惊恐地看着语文老师,急急地摆手……

这总是发生在老师找人感情朗读的时候。

“用感情朗读课文”,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啊。听上去,只要你不是冷血心智不缺,都应该能做得很好。可我,偏偏怕上了它。

谁那慷慨激昂的斗志,我只能用平淡的语气读出,谁那细腻缠绵的愁思,听我读来,却是索然无味。怪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可恶的家伙,在老师找人读书的时候,整齐地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在我读完后放肆地大笑着,哄笑着,嘲笑着。

或许只是为了看一向很强势的我尴尬吧……

素来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这时不满地皱皱眉,说什么“对语言文字缺乏感觉,没有用心去体会”之类的言辞。

天晓得我对文字多么“有感觉!”

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感觉的人,分管着感情的细胞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极其敏感,简直像肺泡了。我的情感总是跟随文章波动、起伏,被打动,被感染,被深深地震撼着。只是我无法用真实的声音表达出心灵的声音,害怕放声读书,不能在读书时打开情感的闸门。

这是一个心结了呵。

我曾经一遍遍地尝试着去放开自己的声音,一次次地想像着自己充满感情的声音从喉中发出,可每一次,我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自己沙哑的音质……就这样不小心地,我把自己的声音锁起来了,心锁,是没有钥匙打得开的。徒然地费力,只是加深了痛苦而已。

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可别人总觉得我不幸又悲观。其实,不是这样的呢。

最深的喜悦和最深的痛苦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完美的默契也是凌驾于声音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已经足矣。“于无声处”是一种境界,关于心灵的。

每一次阅读,心都会变得饱满,充盈着许多奇异的感觉,这些,我都记得,它们被我珍藏着收起,寂寞时再展开,独自一人细细斟酌。这是心灵的触摸,心灵的沉默,心灵的感动,它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激起涟漪,一圈圈蔓延,给我最美丽最奇妙的体验。我读不出来,但我感受着,沉浸着,便也一样地快乐着。

可,我还是要上语文课的。其实,总的来说,我一直都挺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包括感情读书的时候哩……听别人把自己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且那么形象那么出色,心中有种奇特的欢欣呢。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可悲地沉默,我会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在交流心得的时候读出。声音平淡又何妨呢,文字的魅力势不可挡,我看到老师的脸上浮出赞许的微笑。

语文,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只能以我的方式。

二、数学:我想做个聪明的孩子

有时候,人,是不是都很想让自己特殊一点?

就是不想那么普通,让别人看到过自己却又瞬间忘却,像对待空气中任何一粒普通得甚至卑微的尘埃;就是想要与众不同,隐藏相似点,展示不同点,然后暗暗记住别人因佩服﹑惊异或其他原因而瞪大的眼神,细数被重视的快乐。

这,在自卑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不相信自己,不放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所以格外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格外渴望外界的肯定。似乎是在因别人而活,可在意别人的眼光,终还是在度量自己。

过去,喜欢看那些很偏执的文字,宣扬少年的自负与偏激,曾经,一度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风气中,不可自拔。因为崇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个世界。我循着佛的路,寻找着某个细微点,来打开我的世界。

一、以我的方式,从你美丽的流域

我们不能只圈画着自己的生活,我们还要涉足他人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不能只生活在清晰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去遥望远古和未来,让思想站在时间的高端;我们不能只拥有现实的生活,还应该给心灵以诗意的浸润,让它在幻妙的天空翱翔……

这些,我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千年底蕴,竟赋予了它一种斑斓的美丽,如此神奇,我只有在顶礼膜拜中走近。

一直感谢语文,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又让我的生命,不单单局限于自己。

那样真切地喜欢着、爱着,却不时地,在本该沉醉的课堂上提心吊胆。

语文课上,总有这样几个时刻: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只手高高地举着,有的同学平静地注视着老师,而我则深深地埋下头,躲开老师的目光;或,教室里一片喧哗,一伙人在一起呼喊着一个名字——很“不巧”,又是我的名字,而我则一脸惊恐地看着语文老师,急急地摆手……

这总是发生在老师找人感情朗读的时候。

“用感情朗读课文”,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啊。听上去,只要你不是冷血心智不缺,都应该能做得很好。可我,偏偏怕上了它。

谁那慷慨激昂的斗志,我只能用平淡的语气读出,谁那细腻缠绵的愁思,听我读来,却是索然无味。怪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可恶的家伙,在老师找人读书的时候,整齐地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在我读完后放肆地大笑着,哄笑着,嘲笑着。

或许只是为了看一向很强势的我尴尬吧……

素来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这时不满地皱皱眉,说什么“对语言文字缺乏感觉,没有用心去体会”之类的言辞。

天晓得我对文字多么“有感觉!”

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感觉的人,分管着感情的细胞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极其敏感,简直像肺泡了。我的情感总是跟随文章波动、起伏,被打动,被感染,被深深地震撼着。只是我无法用真实的声音表达出心灵的声音,害怕放声读书,不能在读书时打开情感的闸门。

这是一个心结了呵。

我曾经一遍遍地尝试着去放开自己的声音,一次次地想像着自己充满感情的声音从喉中发出,可每一次,我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自己沙哑的音质……就这样不小心地,我把自己的声音锁起来了,心锁,是没有钥匙打得开的。徒然地费力,只是加深了痛苦而已。

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可别人总觉得我不幸又悲观。其实,不是这样的呢。

最深的喜悦和最深的痛苦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完美的默契也是凌驾于声音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已经足矣。“于无声处”是一种境界,关于心灵的。

每一次阅读,心都会变得饱满,充盈着许多奇异的感觉,这些,我都记得,它们被我珍藏着收起,寂寞时再展开,独自一人细细斟酌。这是心灵的触摸,心灵的沉默,心灵的感动,它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激起涟漪,一圈圈蔓延,给我最美丽最奇妙的体验。我读不出来,但我感受着,沉浸着,便也一样地快乐着。

可,我还是要上语文课的。其实,总的来说,我一直都挺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包括感情读书的时候哩……听别人把自己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且那么形象那么出色,心中有种奇特的欢欣呢。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可悲地沉默,我会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在交流心得的时候读出。声音平淡又何妨呢,文字的魅力势不可挡,我看到老师的脸上浮出赞许的微笑。

语文,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只能以我的方式。

二、数学:我想做个聪明的孩子

有时候,人,是不是都很想让自己特殊一点?

就是不想那么普通,让别人看到过自己却又瞬间忘却,像对待空气中任何一粒普通得甚至卑微的尘埃;就是想要与众不同,隐藏相似点,展示不同点,然后暗暗记住别人因佩服﹑惊异或其他原因而瞪大的眼神,细数被重视的快乐。

这,在自卑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不相信自己,不放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所以格外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格外渴望外界的肯定。似乎是在因别人而活,可在意别人的眼光,终还是在度量自己。

过去,喜欢看那些很偏执的文字,宣扬少年的自负与偏激,曾经,一度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风气中,不可自拔。因为崇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个世界。我循着佛的路,寻找着某个细微点,来打开我的世界。

一、以我的方式,从你美丽的流域

我们不能只圈画着自己的生活,我们还要涉足他人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不能只生活在清晰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去遥望远古和未来,让思想站在时间的高端;我们不能只拥有现实的生活,还应该给心灵以诗意的浸润,让它在幻妙的天空翱翔……

这些,我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千年底蕴,竟赋予了它一种斑斓的美丽,如此神奇,我只有在顶礼膜拜中走近。

一直感谢语文,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又让我的生命,不单单局限于自己。

那样真切地喜欢着、爱着,却不时地,在本该沉醉的课堂上提心吊胆。

语文课上,总有这样几个时刻: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只手高高地举着,有的同学平静地注视着老师,而我则深深地埋下头,躲开老师的目光;或,教室里一片喧哗,一伙人在一起呼喊着一个名字——很“不巧”,又是我的名字,而我则一脸惊恐地看着语文老师,急急地摆手……

这总是发生在老师找人感情朗读的时候。

“用感情朗读课文”,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啊。听上去,只要你不是冷血心智不缺,都应该能做得很好。可我,偏偏怕上了它。

谁那慷慨激昂的斗志,我只能用平淡的语气读出,谁那细腻缠绵的愁思,听我读来,却是索然无味。怪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可恶的家伙,在老师找人读书的时候,整齐地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在我读完后放肆地大笑着,哄笑着,嘲笑着。

或许只是为了看一向很强势的我尴尬吧……

素来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这时不满地皱皱眉,说什么“对语言文字缺乏感觉,没有用心去体会”之类的言辞。

天晓得我对文字多么“有感觉!”

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感觉的人,分管着感情的细胞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极其敏感,简直像肺泡了。我的情感总是跟随文章波动、起伏,被打动,被感染,被深深地震撼着。只是我无法用真实的声音表达出心灵的声音,害怕放声读书,不能在读书时打开情感的闸门。

这是一个心结了呵。

我曾经一遍遍地尝试着去放开自己的声音,一次次地想像着自己充满感情的声音从喉中发出,可每一次,我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自己沙哑的音质……就这样不小心地,我把自己的声音锁起来了,心锁,是没有钥匙打得开的。徒然地费力,只是加深了痛苦而已。

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可别人总觉得我不幸又悲观。其实,不是这样的呢。

最深的喜悦和最深的痛苦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完美的默契也是凌驾于声音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已经足矣。“于无声处”是一种境界,关于心灵的。

每一次阅读,心都会变得饱满,充盈着许多奇异的感觉,这些,我都记得,它们被我珍藏着收起,寂寞时再展开,独自一人细细斟酌。这是心灵的触摸,心灵的沉默,心灵的感动,它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激起涟漪,一圈圈蔓延,给我最美丽最奇妙的体验。我读不出来,但我感受着,沉浸着,便也一样地快乐着。

可,我还是要上语文课的。其实,总的来说,我一直都挺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包括感情读书的时候哩……听别人把自己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且那么形象那么出色,心中有种奇特的欢欣呢。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可悲地沉默,我会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在交流心得的时候读出。声音平淡又何妨呢,文字的魅力势不可挡,我看到老师的脸上浮出赞许的微笑。

语文,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只能以我的方式。

二、数学:我想做个聪明的孩子

有时候,人,是不是都很想让自己特殊一点?

就是不想那么普通,让别人看到过自己却又瞬间忘却,像对待空气中任何一粒普通得甚至卑微的尘埃;就是想要与众不同,隐藏相似点,展示不同点,然后暗暗记住别人因佩服﹑惊异或其他原因而瞪大的眼神,细数被重视的快乐。

这,在自卑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不相信自己,不放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所以格外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格外渴望外界的肯定。似乎是在因别人而活,可在意别人的眼光,终还是在度量自己。

过去,喜欢看那些很偏执的文字,宣扬少年的自负与偏激,曾经,一度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风气中,不可自拔。因为崇拜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们从细微之处看到整个世界。我循着佛的路,寻找着某个细微点,来打开我的世界。

一、以我的方式,从你美丽的流域

我们不能只圈画着自己的生活,我们还要涉足他人的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独特体验;我们不能只生活在清晰的现在,我们还应该去遥望远古和未来,让思想站在时间的高端;我们不能只拥有现实的生活,还应该给心灵以诗意的浸润,让它在幻妙的天空翱翔……

这些,我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不过是白纸黑字而已,千年底蕴,竟赋予了它一种斑斓的美丽,如此神奇,我只有在顶礼膜拜中走近。

一直感谢语文,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又让我的生命,不单单局限于自己。

那样真切地喜欢着、爱着,却不时地,在本该沉醉的课堂上提心吊胆。

语文课上,总有这样几个时刻:教室里一片寂静,几只手高高地举着,有的同学平静地注视着老师,而我则深深地埋下头,躲开老师的目光;或,教室里一片喧哗,一伙人在一起呼喊着一个名字——很“不巧”,又是我的名字,而我则一脸惊恐地看着语文老师,急急地摆手……

这总是发生在老师找人感情朗读的时候。

“用感情朗读课文”,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啊。听上去,只要你不是冷血心智不缺,都应该能做得很好。可我,偏偏怕上了它。

谁那慷慨激昂的斗志,我只能用平淡的语气读出,谁那细腻缠绵的愁思,听我读来,却是索然无味。怪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可恶的家伙,在老师找人读书的时候,整齐地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在我读完后放肆地大笑着,哄笑着,嘲笑着。

或许只是为了看一向很强势的我尴尬吧……

素来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这时不满地皱皱眉,说什么“对语言文字缺乏感觉,没有用心去体会”之类的言辞。

天晓得我对文字多么“有感觉!”

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感觉的人,分管着感情的细胞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极其敏感,简直像肺泡了。我的情感总是跟随文章波动、起伏,被打动,被感染,被深深地震撼着。只是我无法用真实的声音表达出心灵的声音,害怕放声读书,不能在读书时打开情感的闸门。

这是一个心结了呵。

我曾经一遍遍地尝试着去放开自己的声音,一次次地想像着自己充满感情的声音从喉中发出,可每一次,我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自己沙哑的音质……就这样不小心地,我把自己的声音锁起来了,心锁,是没有钥匙打得开的。徒然地费力,只是加深了痛苦而已。

这一点我看得很明白,可别人总觉得我不幸又悲观。其实,不是这样的呢。

最深的喜悦和最深的痛苦都不能用语言表达,完美的默契也是凌驾于声音之上的,一个眼神一丝笑意已经足矣。“于无声处”是一种境界,关于心灵的。

每一次阅读,心都会变得饱满,充盈着许多奇异的感觉,这些,我都记得,它们被我珍藏着收起,寂寞时再展开,独自一人细细斟酌。这是心灵的触摸,心灵的沉默,心灵的感动,它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激起涟漪,一圈圈蔓延,给我最美丽最奇妙的体验。我读不出来,但我感受着,沉浸着,便也一样地快乐着。

可,我还是要上语文课的。其实,总的来说,我一直都挺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包括感情读书的时候哩……听别人把自己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且那么形象那么出色,心中有种奇特的欢欣呢。

当然,我也不会一直可悲地沉默,我会把我的感受写下来,在交流心得的时候读出。声音平淡又何妨呢,文字的魅力势不可挡,我看到老师的脸上浮出赞许的微笑。

语文,从你美丽的流域,我只能以我的方式。

二、数学:我想做个聪明的孩子

有时候,人,是不是都很想让自己特殊一点?

就是不想那么普通,让别人看到过自己却又瞬间忘却,像对待空气中任何一粒普通得甚至卑微的尘埃;就是想要与众不同,隐藏相似点,展示不同点,然后暗暗记住别人因佩服﹑惊异或其他原因而瞪大的眼神,细数被重视的快乐。

这,在自卑的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因为不相信自己,不放心自己的每一个举动,所以格外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格外渴望外界的肯定。似乎是在因别人而活,可在意别人的眼光,终还是在度量自己。

过去,喜欢看那些很偏执的文字,宣扬少年的自负与偏激,曾经,一度沉浸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风气中,不可自拔。因为崇拜

走吧,飞机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抬头望着无际的天空,看一架又一架飞机从我的头顶掠过,渐地飞向远方。然后呆呆地去猜测它的目的地在哪儿:京都?英伦?抑或沿着太平洋西岸飞向另一边的美利坚合众国? 不知道,又怎么能去知道呢!但不管怎样,我希望看到的它们都是归航,是回家的。 很年幼的时候,我就去了外地念书。“家乡”这两个字,在我的心里,也便与别人有了不同的感受。也许,它只是我驻足停留的一个“客栈”!每次回家,最让我兴奋的是捉摸到家乡每一点每一滴的变化:那条臭水沟不见了,出租车换衣了,红绿灯正常运作了······虽是改变,但每个隐藏着我童年的角落,依旧质朴:公园湖边的树下,餐店旁的滑梯,奶奶的旧店铺······每每路过,我就会傻傻地在它们面前驻足很久,很久······那份真挚的感动,甚至让我忘记身边的人和事,忘记伤痛,忘记自己的得与失。 那种感觉,就是归属感! 每个人,总有离开家的那一天,似离巢的雏鹰,各奔东西,各自奋斗。于是,当我们踏入社会急促的漩涡里,便越陷越深,越来越被动。但总有那么一个东西,拉扯着你,不让你淹没,不让你窒息。那条维系生命的绳子,就是归属感!她,始终保留着我们的---赤子之心!正如齐王东曹掾张翰,沉浸着西风的凄凉,笃地,想起了家乡的鲈鱼,便毅然决定弃官,归隐故土。官场是一个大泥潭,里面的人争名逐利,尔虞我诈,有些人一走便再也回不了头。但是季鹰,有着那样的归属感,使他出淤泥却不被污染心志,始终保存如一的淡泊之性,于是,一阵风,牵起了游子情怀,一阵鲈鱼之香,带他回了家。 就像飞机,离开故里,驰骋天际,但它不曾迷失在茫茫的白云间,它知道该飞往哪儿,然后依原路飞回那儿。有那么一个地方,带领着它,保护着它。 但飞机,它不仅只是返航,它带回的,更是千千万万的人们归心似箭的意念。 2008年04月15日,中国大陆和台湾开始直航,台湾民众终于实现了一睹祖国大陆芳容的愿望。飞机,把他们带到了祖国大陆的土地上。可想而知,当飞机着陆的那一刻,他们心底孜然而生的那份温暖,那份深沉的感触,满盈眼眶的泪水,已经明示了一切---那是对祖国的归属感,深深地,深深地,埋在心中,是时间无法洗刷去的。祖国,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刻的感情源泉,当我们远走他乡,饱经风霜之时,对祖国的那份爱,正如种在心里的星星之火,无时不刻燎原我们的心田。 一切的一切,都会随时随地离开你。但只有“故土”,它会永远深藏在我们的心底,洗刷着每次侵入的污浊,保留着我们单纯的心志,让我们始终都是我们自己! 走吧,飞机!回到属于你的故里去吧! 而我,也该回家了······ (原稿已失,本文改动较大)

那一抹绿色,在我心中

穿行在都市的生活中,对闹市的喧嚣早就习以为常,但每每心情归于宁静,总会怀念在我内心深处的那一抹绿色。

那一抹绿色,在我心中,也在家的温暖里

夜幕垂帘,华灯初上。我在昏暗的室中打开了一盏节能台灯,掏出作业,伏案起笔,静坐着待了良久。脑中被公式搅得纷乱,身心俱疲时,在无意中瞥见那角落里的一盆仙人球,那一抹绿色。心,宛如澄澈的一汪泉水,被绿色的墨汁浸染,温暖了许多,也沉静了许多。回想自己已经一个月都未曾灌溉过它,便小心翼翼地拧开龙头,双手捧着接过滴下的水珠,缓缓的倾入龟裂的土里。滋润着它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滋养,我愿让这抹绿色,深留心底。

那一抹绿色,在我心中,也在社区的怀抱中

三月春醒,暖阳初照。我与父母在社区空芜的一角,铲开一方沃土,深埋下树苗的根躯,掩实、灌溉着土地,为它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不觉间在我心中的某个角落,也种下了那一抹绿色。心,仿佛湛蓝的一片天空,被绿色的枝桠布满,暖和了许多,也安谧了许多。忆起自己还未曾为它许下一个心愿,便满怀希冀的走向跟前,弯下身子,双手合在额边,静静地盼望着能“绿”满人间。祝福着它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灌溉,我愿让这抹绿色,深留心底。

那一抹绿色,在我心中,也同在每个人的心中

风轻云淡,薄暮冥冥。我漫步在公园的道上,嗅着空气中熟悉的味道,惬怀的暖意在身上涌动。路边,正蹦跳着跑过一个年幼的男孩。他见到我,略有些迟疑的唤了一声:“大哥哥,我的风筝,挂在道旁的树上了。”小手指着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就是那里。”我循声望去,一个小小的三角风筝折翼在枝桠间。不久我便被男孩领到树旁,“能帮我拿下那个风筝吗?”他企求道,但我刚欲扯动风筝线,想把风筝取下,只见梧桐飘落下几片黄绿的树叶,他脸上立刻显出焦急的神色:“别拉!别拉!它的树叶都快没了,要都像大哥哥这样,等到叶子掉光了,大树就快活不成了。”正想嘲笑他的多虑,但看见他皱眉努嘴的认真样,便也释然了:这么小的孩子,便有心想要留住那宝贵的一抹绿,我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扼杀呢?思忖片刻,我手握线轮,抛向树枝的另一端,风筝缓缓落下。“谢谢大哥哥!”他又蹦跳着,快乐地跑去捡起,对我会心的笑了。蓦然间,又看见不远处的一个拾荒者,他一边从筒中掏出些空瓶罐,又找出了些什么,投入了自己的另一个小袋子里,嘴里还不住地嘟囔。带着好奇,我渐渐靠近了他,凝神望去,不禁又一次的被感动:原来他是在从筒中捡出被乱丢弃的废电池,独自保管好,准备自己把它们投入回收箱,带它们去应该去的地方。回家的路上,渐渐又惊喜地发现在这人来人往的公园里,竟也没有人因为贪快贪近,而踏上草坪一步,尽管草色渐已泛黄。我想:也许因为大家早已把这抹绿色,深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我愿把这抹静谧,温馨的绿色永远留在我心中。不,或许更应当是把那一抹绿,永远地留在热爱着我们地球家园的,所有人的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