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口袋书”的迷雾 水南小学 五(4)班 吴林倩 摘要:近段时间,我发现班里存在迷恋口袋书的现象,通过调查,我分析了原因、危害,采访了家长和老师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关键词:“口袋书” 调查 分析 收获 一、问题的提出。今天早上,我一迈进教室,就看见几个同学挤在一张桌子旁看什么东西,还不时发出笑声,黄金时间不读书,在干什么呀,我嘀咕着,也凑上去看。原来是一本漫画书——《老夫子》。上课时,我前排的胡腾同学弓着背,头使劲往抽屉里钻,老师发现了,从他手上取出来的是他正在偷看的《蜡笔小新》,又一本漫画书!是什么使同学们对这些书这么着迷?我不禁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准备就这个问题进行调查。二、调查的方法。我先用观察法、跟踪调查法调查个别同学看漫画书的态度、原因及结果;再用访问法向老师和家长了解他们对孩子读漫画书的看法;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以问卷法调查全班同学的读书读报现状;以收集资料法、参考文献法进行整理、总结,写调查报告等。三、调查结果和分析。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过跟踪调查和个别采访等,我发现同学们爱不释手的这些漫画书有《老夫子》、《蜡笔小新》、《乌龙院》、《樱桃小丸子》、《飞天女警》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看似小人书又不同于小人书,都是轻盈小巧、便于携带的、因此又称“口袋书”。这些书在青少年学生中很流行,在我们班85%的同学都看过口袋书,包括我自己;43%的同学还喜欢上“口袋书”,还有不少同学竟沉迷其中。1、迷恋口袋书的原因大部分“口袋书”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的,文字很少,内容简短却很滑稽、搞笑,并且浅显易懂,很符合同学们的口味。口袋书小巧便携,同学们因为方便,走哪儿都带着,增加了接触的机会和阅读的概率。各种大小的书店里、书摊上都有大量的口袋书,口袋书价格较便宜(每本单价通常是4元钱),学生能用自己的零花钱轻易买到。开始往往是因为从众心理。当身边的同学纷纷看起“口袋书”并大呼过瘾时,我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有的同学正是因为禁不住诱惑,所以冒着上课被老师发现的危险“深入研究”。2、影响和危害:同学们沉迷其中,对自己的身心影响是很大的,请看:有的同学早自修看,上课时看,侵占了很多学习时间,耽误了学习;有的同学连续几小时看书,引起视力下降。有同学睡觉时瞒着妈妈偷偷看到十一、二点,严重影响了休息;有的同学在路上边走边看,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口袋书的内容荒诞、无聊,还很不健康。就拿“老夫子”来说吧,老是惹是生非,还爱和人打架,每次以受伤告终。再如《蜡笔小新》,还充斥着很多色情的内容。《麻辣学生》这本漫画书,宣扬校园暴力;《魔鬼词典》将词语的意思故意曲解;《孙悟空大战变形金刚》搞得小孩还以为孙悟空是美国人呢!同学们看多了这类书,心灵受到迷惑,经常胡思乱想,很多同学还学着说里面人物的语言,很不文明;有的学着里面人物的行动,对同学拳打脚踢的,口袋书简直是引发校园暴力的罪魁祸首!3、家长和教师的话: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原先成绩很好,生性活泼,可是迷上乌七八糟的口袋书后,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孤僻,暑假里,他一天到晚都关在家里看那些东西,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老师说:“口袋书”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很大,最明显的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还有一些学生变得行为鲁莽、脾气暴躁,学生越来越不好管理。四、思考和行动:口袋书对同学们的影响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同学们抵制它的困扰:1、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如开一次“告别口袋书、与好书交朋友”的班会;读一本好书,交流心得体会;推荐读书明星等。2、充实同学们阅读的书源。同学们合作创建一个班级图书箱,自己来讨论应选择的书籍;办理学校的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借书证;3、倡议人人读有益的书报,在班级中形成阅读好书好报的风气,发现谁读口袋书就加以劝阻,不让口袋书进教室。4、请老师开一个指导我们正确选择读书的讲座。五、收获和体会高尔基有句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人,都是酷爱读好书的。如:司马光勤读史书,编《资治通鉴》,百世流芳;毛泽东博览群书,雄才伟略,振兴中华;张海迪身残志坚,自学书本,成为著名的翻译家、作家。但是,书籍也并非本本都是进步的阶梯,思想品德第九册中有篇课文《看好书、读好报》告诉我们,看好书、读好报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而读坏书坏报却为人的堕落搭起了跳板。那些内容荒诞的书籍会像毒药一样,毒害人的心灵,使人堕落。因此,让我们学会正确选择课外读物,形成健康的阅读品位,广读好书好报吧,这样才能远离不良读物的危害,走出“口袋书”的迷雾,让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指导师:徐旭丽

150个孩子在校吃上免费午餐

150个孩子在校吃上免费午餐150个孩子在校吃上免费午餐

花费现场公示,共计360.3元,每个孩子合不足3元

昨天中午,位于鲁山县西北部的观音寺乡桐树庄小学如期迎来了下课铃声,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们并未蜂拥跑出校门,而是在操场上排起了长队。在那里,老师及热心的学生家长已经备好了热腾腾的米饭和紫菜蛋花汤。

学前班的张子奇拿着新发的不锈钢小碗等着吃午餐,他态度坚决地告诉来接他的家长:“等我吃完免费午餐再回去吃桌(吃酒席)。”

按照年级从低到高的顺序,150名学生很快领到了午饭。学前班的学生一字排开坐在教室前的台阶上,一边往嘴里扒米饭一边四处张望,他们对这顿免费午餐感到新奇。而高年级学生,有的在教室内享用,有的则聚在外面边吃边聊:“比俺奶做的玉米糁好吃多了,你看我碗里这块肉多大。”

因为是第一顿免费午餐,加上好多学生早上均没吃饭,所以一碗米饭让孩子们无法填饱肚子。老师们在一旁边看着,让个子大的高年级男生先过来打第二碗米饭,对低年级的学生,则是劝他们“少吃点,别撑着了”。

午餐持续的时间很短,孩子们吃饱喝足后,老师们开始教他们如何刷碗,如何存放自己的碗筷,然后才与前来采访的记者一起吃剩余的饭菜。

一块小黑板上,一位老师用粉笔算了这顿午餐的所有费用:大米25公斤,105元;猪肉12.3市斤,135.3元;青菜50元;油1公斤,10元;煤,50元;作料,10元,共计360.3元,每个孩子合不足3元。

【调查】

一半学生中午吃不到热饭

冯晓航的午餐是自带的蒸馍,蒸一次要吃一星期,所以她的馍经常长黑毛

群山环抱的桐树庄小学共有7个班级,自2002年与其他村小学合并后,共有21个自然村的150名学生,其中最远的离校将近5公里。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翻山过河,因该村至今尚未享受到“村村通”政策,崎岖不平的山路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据介绍,他们一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不少人中午放学必须急匆匆回家吃饭,然后马不停蹄返回学校。

头一顿免费午餐,9岁的袁梦想只吃了一碗米饭,问他为啥不吃,他害羞地说,怕吃多了,明天就不让吃了。他患有小儿麻痹症,位于乔庄组的家离学校虽然只有2公里,但他每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比其他孩子多了一倍,为此,他经常中午不回家,有时吃奶奶准备的干粮,有时就只喝自来水充饥。

六年级的冯晓航家住竹园村黄背洼组,离学校将近5公里,每天早上5点多就得起床,而她的父母均外出打工,她早上基本上没吃过饭,带些邻居蒸的馍做午饭,蒸一次馍要吃一星期,所以她的馍经常长黑毛,“有时候也上山挖些野菜就着吃,渴了去水管上喝自来水”。

该校老教师武天龙说,桐树庄小学像冯晓航这样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占70%,早上不吃饭就来学校的学生占80%,中午在学校吃干粮的占50%,另有一部分学生要么到邻近的亲戚家吃饭,要么买泡面吃。“还有两个孤儿,情况更糟。”武天龙说。

这两名孤儿,一名是12岁的五年级学生李一含,他的父亲患尿毒症去世,母亲改嫁后他由邻居照料,早上基本不吃饭的他,中午也是“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饿极了就睡觉”。另一名是6岁的一年级学生赵文海,父亲几年前外出打工去世后,他便到几家亲戚家轮流住。“亲戚家也不富裕,他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武天龙说。

记者问赵文海免费午餐好不好吃,他先点了点头,后来又说:“快食面更好吃。”因为从未有过零花钱的他,曾经吃过同学吃剩的快食面,感觉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许多老师也面临午餐难题

除了教学之外,他们无一例外地还要为家中的农活操劳

桐树庄小学共有10名教师,除了教学之外,他们无一例外地还要为家中的农活操劳。

与学生一样,住在大山深处的这些教师也面临着离校远的困境,因为没修水泥路,即使有摩托车也很难在山路上畅通无阻,一遇刮风下雨,午饭就只能是在学校啃干粮喝开水。

今年41岁的女教师慎省会自1990年即在桐树庄村一处叫黄安乐的山沟里代课,当时每月仅50元工资。到了2001年,有了孩子的她回家务农,可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时,黄安乐小学合并到了桐树庄小学,她家离学校将近4公里,为了照顾儿子上学,她回到学校做代课教师。“现在工资涨了,前两年500元,今年涨到600元了。”慎省会借来邻居的轧面条机,买来煤球在学校做顿午饭,这样既能解决自己及儿子吃饭的问题,又能帮中午啃干馍的孩子们烧些开水,“有时饭做多了,也经常给一些中午没吃饭的孩子吃”。

在桐树庄小学教了大半辈子学的武天龙无奈地说:“几十年来,我自己也不清楚替多少贫困生垫过学费,也不知给多少个没饭吃的孩子拿馍吃,有时看到中午有些学生饿得趴桌子上不想动,我心里也酸酸的,但毕竟教师也不富裕,靠我们管那么多孩子吃饭也不现实。”

【模式】

爱心人士出资,

老师家长监督钱咋花

一顿免费午餐好搞,但能搞多久,这是个大问题

桐树庄小学的免费午餐,首批启动资金由朱凤莲提供,这位在深圳开办保姆大学的河南老乡正准备在郑州开办中加家政公司,正忙于筹备开业的她得知桐树庄小学孩子们的困境之后,委托记者带去一万元现金作为启动资金。

4月6日放学前,学校教师特意召集全校学生开了个会,让他们回去告诉家长,从第二天中午开始,他们将全部留在学校吃免费午餐,朱凤莲所提供的一万元钱至少能供给他们免费吃一个月。4月7日一大早,全校150名学生每人领到了一个新的不锈钢碗。

对于免费午餐的运作和资金管理,教师武信通主动承担了买菜、买米的任务,匡中文担任会计,武天龙带领4个学生代表及学生家长薛小环和热心村民王玉成立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免费午餐的购买及制作过程,以期“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孩子们的午餐上”。

昨日,午餐时的热闹场景很快过去,老师及学生家长开始议论:“一顿免费午餐好搞,但能搞多久,这是个大问题。”一位学生家长称:“免费午餐若能长期搞下去,我就能脱开身外出打工了。”

教师们粗略算了一下,150名学生每顿按3元标准,一个月就要上万元,现在做饭都是老师及热心村民帮忙,将来若聘请厨师,花费会更大。

“免费午餐下个月还有吗?能不能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免费午餐活动中来?”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问记者。一位老师说,3元钱将解决一个山区孩子的一顿午饭,孩子们将不再饿着肚子趴在课堂听课,善莫大焉。

美德土壤中绽开的鲜艳之花

我,一个热爱读书,乖巧文静而又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阳光女孩,生长在一个幸福、和谐的书香家庭。在我刚刚记事时,身为教师的父亲便一句一句地教我背诵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的作品《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一字字,一句句,开启着我幼小的心灵。因此,幼时的我便是那样的好学而懂事。书籍、画笔、古筝,成了我最好的伙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成为我的习惯。每次,无论有什么好吃的,无论是多是少,我都会留下一半给父母。在我的记忆里,没有一次像别的小孩那样,因要某样东西和父母耍脾气的现象。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我都会小主人似的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因此,他们都夸我懂事,是个好孩子。平日里,每每跟随父母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我的老奶奶家,去看望一下80多岁的老人家,给她送去几个爱吃的水果,或一个自制的小玩具,一幅幼稚的涂鸦。看到老奶奶乐呵呵的笑脸,享受着被她搂在怀里的感觉,真的幸福极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再到四年级,在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的熏陶下,在老师们辛勤地关怀教育下,在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我更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爱,享受到了助人的快乐。

作为已连续多年的老班长,我尽职尽责地当好老师的助手,从组织环境卫生的打扫,检查红领巾的配戴,到晨读的组织、作业的收交;从班级活动的组织开展到学校大型的活动的积极参与,处处以班集体的荣誉为重,以自己的行动为同学们做着榜样。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学生吃零食的比较多,一天下来,垃圾箱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袋,不仅浪费了钱,更影响了班级和校园的环境。于是我组织几个班干部商量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并取得班主任老师的支持。一方面,对班上花钱的现象进行调查,并利用班队活动在老师的协助下开展“我们的零花钱从哪来?”“如何使用零花钱”及“吃零食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吗?”的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都更深地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以及我们该怎么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班上垃圾箱里的食品袋不见了,勤俭节约的风气在班上慢慢形成。

“助人为快乐之本!”作为一名班长,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主动关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有一名同学,上学期因有特殊情况半学期未能到班学习,这学期他感觉学习很吃力,变得更沉默寡言,对学习更缺乏信心了。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又是很有限的,于是我便组织几名成绩较好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并做了相应的分工,利用课余时间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帮助。星期六、星期日,我还邀请学习小组和他到我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有问题更可向我的老师爸爸请教。在我们一伙真诚的帮助下,热情的感染下,他的笑容变多了,笑声变响了,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了。看着他的变化,我打心眼里高兴!

这就是我,一个老师放心,同学信任,邻里称赞的时代少年——姜蕴晗!我将会继续以我的真心、诚心、爱心去感染、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简评:美德,人类一切美好芬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