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0大地震, 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大灾更显大爱。在凌乱不堪的废墟中有一段师生情不可忘记,那就是谭千秋老师和四名幸存学生四名的浓厚情感。5月12日22 时12分,当救援小组发现谭千秋老师时,他已经“走”了 。但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人惊呆了——他正用手死死地趴在课桌上,不敢松开。原来,在他身下有四名毫发无伤的幸存学生。谭老师的后脑勺被房梁砸地深凹了下去,手臂伤狠累累,全身布满了石沙,灰灰的。但他仍尽力保护那四名学生。一名普通的老师,竟有如此伟大的爱。这时,有谁能不流下感动的热泪呢? 这就是催人泪下的师生情!在灾难来临时, 谭老师体现的是舍己为人的品质。据谭老师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 谭老师是全校最关心孩子的老师。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块小石头,也会走上前去捡起,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 这是一名英雄教师!是一名爱学生如爱子的好老师! 英雄教师走了,光荣的走了。汶川人民在这场地震中,死的死,伤的伤。有的孩子的父母去世了,成了孤儿,但他的父母留下一句话:宝贝,我爱你!还有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先让别人逃走,自己却被埋在废墟下……但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段师生情。 如果我是其中一名学生,我会对谭老师说: “谭老师,首先要由衷地感谢您那双大手,还有您那颗爱孩子的心。虽然您走了,但您舍己为人的品质留下了,将代代相传。虽然您走了,但我永远是您的学生! 我爱你,一路走好, 谭老师” 地震中的师生情,谱写了一曲感人的乐章,唱出了一首《爱的奉献》。献出生命的谭老师,在学生心中一定少不了您!

读《爱的教育》有感

读《爱的教育》有感读《爱的教育》有感我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语言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认为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最后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语无伦次、毫无条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学实践。

一、培养自信,激发学生数学交流的兴趣

1.及时评价,让学生乐于交流。

自尊与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力量源泉。师生之间民主、愉悦、激励的氛围,以及生生之间合作、融洽与平等的关系是讨论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便会增强,从而会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价值取向的指导,使学生从老师的信任和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潜力,产生学习的自信,从而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发现、疑问,充分地激发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兴趣。

2.允许出错,让学生敢于交流。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都能够体面地坐下来”应作为课堂教学原则来恪守。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场所。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评判、急于给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二次成功”的机会,给弱势群体充分思维的时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一些类似于“你能够举手发言已经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了”“你再深入的想一想,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鼓励性语言,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从而产生“要交流”的兴趣,“敢交流”的自信,达到“会交流”的效果。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数学交流的途径

1.教师主动设问,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人和人交往,以及个体进行抽象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和语言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口,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日积月累、不懈地训练,就能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应经常问学生,用的是什么图形的教具,是怎样贴图形的,讲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回答,等等。

2.学生主动质疑,让大家有思考交流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才能思,辩才能明。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动口,在疑难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无疑能使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年终总结达到思想的开放性。如果我们能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3.结合实践,交流操作探究的发现。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要依靠具体事物作为思维的支撑。没有操作支撑,绝大部分学生很难进行定向有序的思维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其思维过程要借助直观的形象来引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教具、学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在数学课上应针对学生抽象水平较低的现象,重视实践操作,通过直观演示和教具的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节中,推导数学公式是难点,比较抽象,如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便会一目了然: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能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这时,再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进行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就能回答出上面的问题了。再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量量各个三角形的度数,算算三角形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初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性质。此时,学生特别想知道是不是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师就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让学生剪下角拼一拼,看能否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印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把结论讲给同学听,讲给教师听,只要讲得清楚,大家听得明白,就应给予肯定。借助学具练口语,有利于交流的进行和知识的提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数学交流的习惯。

三、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数学交流的方法

1.交流发现要完整。

清晰有序、头头是道地说话,不但能给听者留下较深的印象,而且能使说者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思考问题要有根有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尽量做到简单明确,便于表达。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的数学知识都呈现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呈多样化,因此,不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做得干净漂亮,但若让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一说,却往往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达。针对这一现象,就应从训练学生的口语基础入手,从培养数学交流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指导他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两步应用题:“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教师就要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指出做纸花用11张后留下的部分和做小旗用去9张的部分,把中间小问题讲出来,尽量让多个学生讲,使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转化成口语。[论文网LunWenNet.Com]

2.交流发现要有准确。

在训练学生有头有尾地说话,能完整、连贯地把话说清楚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说准确。例如,“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有的学生可能脱口而出“2”,也有的说“2份”,答案虽然对,但语言不准确。如果养成好的说话习惯,就能完整地回答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只有多练习,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想说、会说、能说、说好,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才会变得更有逻辑性。

3.适时追问,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与交流的实际,教师适时地加以追问或补问,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敏感地抓住有关信息进行追问或补问,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激活学生的思维,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发展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宽度和深度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学生数学交流的过程反映的是他们的思维过程,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将会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数学交流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交流”,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感悟“师生情”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感悟“师生情”人生有许多的东西令你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后,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老师。在这世上,唯有老师!我曾经读过一本《感恩老师》,上面有这么几句话是:父爱+母爱+友爱=师爱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您的爱,比母爱更细腻;您的爱,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上面有一个故事叫“老师的眼泪”: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泪水是情感的见证。教师的眼泪,流泻的不一定是痛苦,但一定是教师对学生和教育事业无私的爱。去年暑假,我们五个同学相邀去乡下爬山。坐在凉风习习的青山巅峰,我们说笑着嬉戏着。“我们过去看看刘老师吧!他已葬在这里三年了。”同学小华突然指着山对面叹息道。刘老师?他死了,我惊诧不已。在小华的带领下,我们径直来到对面半山腰一座土坟前。那不过是一个隆起的小土包,上面早已荒草萋萋。从苔鲜斑驳的墓碑上,半信半疑的我终于确认这是刘老师的长眠之地。大家都不说话,好像生怕惊扰了老师。大家挽卷衣袖四下散开,静静的拔草,静静地去抚平坟莹上的坑坑洼洼。山风过处,松涛阵阵,偶尔夹杂着几声乌啼,哀婉而肃穆。站在光秃秃的坟堆前,忆起与刘老师朝夕相处的一幕幕。大家禁不住泪流满面,长跪不起…….这就是事情凄惨的结局。是谁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的嫩苗。是谁给了我们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您!就是您!我的老师!华西小学五(2)班:魏毅指导老师:马学礼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它是以日记方式来冩的,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学校、父母、兄弟姐妹、师

生之间关系的看法。

整本书围绕这小男孩安利柯而展开。安利柯就好像是一个邻家小弟弟一样生活在我们周围,很亲、很近,他也会对去学校产生恐惧,他所喜欢老师离他而去他会伤心落泪,两天的休假之后他会觉得似乎好久没见好朋友卡隆,他会和姐姐吵架……总之,当我们在哪个年龄时,与安利柯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主人公是三年级生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难忘师生情

难忘师生情

难忘的老师,难忘同学,可我更难忘师生之间的那一份真挚的情感,那份情感使我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了勤奋好的学生,这都应该归于我的启蒙——陶老师。

刚上学的时候,我很喜欢课堂,很喜欢老师,可后来竟开始厌恶课堂,厌恶老师,觉得是老师拆散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觉得是老师消逝了我们玩耍的时间,以后,每次老师上课时,我都会扰乱课堂秩序,所以,在每个老师的眼里,我不是个差生,我和那些尖子生们都一样的。

在刚上六年级时,我和学校里的一些小混混整天在一起玩,老师、班主任都管不住我,有一次,我听说以前教我们的政治老师换成别的老师了,我眼睛一亮,想出个计谋来捉弄她,我便从田野里捉来几只青蛙,放在老师的课桌里,等到老师做完介绍后,拉开抽屉,被吓了一下,不过她依旧面不改色,没有像别的老师一样大惊失色,而是用手抓住青蛙说:“谁放在这儿的?”我气派地站起来,心里想着怎么反驳她,谁知她却说:“这位同学,你做得不对,青蛙一天能捕捉很多害虫,你可不能捉它,青蛙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我本想跟她大吵一架,可是,她居然这样说,我只好灰溜溜地坐下。

从此,我便和她结下了仇怨。

还有一次,我和一群伙伴一起去翻围墙,他们一步一蹬就翻上去,我不敢翻,可又怕别人叫我胆小鬼,于是我顺着墙上凸出的石块爬了上去,可越爬越害怕,我心里嘱咐自己不要向下看,不要向下看,可我总是向下看,忽然,我看见有一个人走过来,我以为是校纪管理员,一心急,便失足掉了下来,我想,这么高,我一定会摔死的,我正想着,忽然,我被一双宽大而温暖的手接住了,我睁开眼一看,原来是陶老师,可为了救我,她自己却把脚扭伤了,校医检查说:“只是脚扭了,没有大碍。”后来,陶老师找我促心长谈长达三四个小时,我在老师面前流下了忏悔的眼泪。

从此,我爱上了老师,爱上了课堂,爱上了学习,陶老师也永远留在我心中,她的一番话也留在我心底。

浅谈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无疑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时代信息和internet的完善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特阐明如下观点:一、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的习惯。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古诗《望天门山》时,我采用了如下做法。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按“画、问、析、答、提”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试画一幅图画体现诗的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针对学生的画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画”,并就此与学生广泛交流,从而使学生了解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温习习惯,只有及时复习当天学过的东西,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二、养成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语文是思维的素养。”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语文。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因此,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乃至于相反观点或立场的意见。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充分表扬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心专才能事成。”学习也是如此。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外”,是不可能学到知识的。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教师和家长也要引导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从而把良好的习惯带到课堂来。平时还要开展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任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渐养成全神贯注地学习的习惯。三、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能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教育就充满了勃勃生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质的主要阵地。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课堂上,应该让每位同学主动参与、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熟悉这篇课文的人都知道,这篇课文前三节行文结构一致都是以“送别——回忆——抒情”的思路来写的,完全可以精读第一节,再“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第二、三小节。于是我在教这一课时,我设计第一自然段为范例进行教学。我概括出“三步”学习法:“学分层,理清顺序”——“抓往事,理解‘亲人’”——“读课文,体会感情”,然后要求学生按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个个皆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其有所提高。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个人所得,争先恐后发表所感、所悟。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尤其重要,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必须常抓不懈而且严格要求。例如: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独立完成作业。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老师要通过严格要求使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评价,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如,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完作业后,先检查,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如果教师和家长能长期这样要求,他们就能形成这样良好的作业习惯。五、重视课外阅读的习惯的培养。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例如学完《太阳》一文之后,学生在了解了太阳的大小、温度、离地球距离的远近以及和人类密切的关系等知识以后,他们还很想知道太阳黑子、黑洞、臭氧层等是怎么回事,他们渴望能读到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章,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太阳的知识。于是我给学生们推荐了《1001个宇宙之谜》这本书,并指导他们阅读;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之后,学生很可能会对“奇妙的植物的脚”这一课题感兴趣,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奇妙的植物的脚。在教学中,我有计划地介绍《植物百科》课外读物和提供一些有关于其它植物的脚的图片给学生看,指导学生阅读,实现“阅读教学”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六、培养学生变通思维的习惯。教师要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其他良好习惯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贯穿教学始终,使之形成创新习惯。良好的创新习惯将会成为其他习惯的有益补充,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各种素养的全面发展。一、利用教材典范优势,培养变通思维。凭借教材,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课文中的小神童、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轨迹,从而领略变通技巧。如《称象》一文介绍了才七岁的曹冲敢于冲破大人的思维束缚,创造性地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称象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曹冲的这种方法用替代物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加以论证,使学生领悟到曹冲运用的是等值交换法,即把重量相等的石头和大象互换。这一变通使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对曹冲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再变通,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创新。二、寻找教材可想象空白。如《树叶落了》一文教学,教师可以从文中的言语空白处入手,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对课文中未知的事物进行预测。文中写了小虫把落叶当作屋子,蚂蚁把落叶当作小船,小鱼把落叶当作小伞,而这三种小动物在屋子里、小船中、伞下干些什么文中没写,这些地方可让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平时多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方方面面去换角度思考、想象,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有人这样说过,“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语文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老师,是我们人生中最美的点缀

老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一个能使我们有着崇高的信念的职业,是我们人生中最美的点缀!

今天,在我们语文第一课,有一篇叫《师恩难忘》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师生故事……

作者不满六周岁,就到了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那里的小学建在一座寺庙里,四个年级的学生,都挤在一个狭小的教室里上课。学校里仅有的一位老师姓田。田老师十七岁就开始教书了,她的文笔和口才都很优秀。

开学头一天,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让三年级的大学兄把着一年级的学弟的手描红。开始上课了,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在浇灌着作者那幼小的心灵。

四十年以后,作者重返故乡,遇到了自己的恩师,作者仍像四十年前那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我读完这篇课文后深受启发,师生的情感就像是一对姐弟,虽然有时会发生矛盾,但很快就会过去,迎来的就是无比的快乐!

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领路人,老师会带我们进入知识的辽阔海洋,也会让我们发现,探索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和一片“新大陆”!

学生,是被别人传授知识的角色,学生会从知识中长大,从知识中懂事,学生是老师的“心肝宝贝”!学生的信念是中国的强大支柱,是中国崛起的希望!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师恩难忘!

我给情感涂颜色

一天晚上,我从梦中醒来,一位老爷爷骑在云朵上,摸着胡子,笑嘻嘻地递给我一支笔:“小姑娘,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要在一天内把情感涂成彩色。”我颤巍巍的接过来,点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我拿着神奇的画笔到处游荡。 一座小茅屋里,传来一阵叹息声。从小从窗子里飘出袅袅炊烟,这时正是朝阳洒向大地的时候,金黄的彩霞射进屋子里,把正在做饭的老奶奶的脸颊照的如苹果般通红通红。我躲在茅屋外看——小小的屋子李洋溢着痛苦与幸福。床上躺着瘫痪的小女孩,小女孩脸上满是痛苦,他嘴里喃喃:“奶奶,您别干了,会累垮的。”正在煮菜的老奶奶擦擦汗,缓缓地转过身,对小女孩说:“没事,奶奶不累,你躺着,奶奶煮好就端给你啊!”奶奶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我好感动,赶紧用画笔给亲情涂上粉红色,既温馨又暖和。 走啊走,我见到一个又矮又瘦小的小男孩被一些高大的不良少年摁倒在地,原来小男孩脸上有块蹩脚的胎记,正是这个难看的胎记是他被人歧视。小男孩趴在地上,无力反抗,连抽泣声都被殴打声盖过了。“打死他,这个怪物”,大男孩的声音一阵接一阵。突然,从旁边冲出一个男孩,他一边跑一边喊:“住手!”男孩把那些不良少年拨开,扶起脸上有胎记的小男孩。不良少年怒了:“你个毛孩!找打?!多管闲事!”男孩定了一下,随即出拳,踢脚,扳倒。“好厉害的武功,啊!”落荒而逃。男孩扶起被歧视的小男孩:“没事吧?”“没,谢谢!”两个男孩相视对笑。看到这,我二话没说,拿起画笔,唰唰唰的把友情涂成天蓝色。纯洁而善良。 过了一条马路,一辆车急速驶来,一个小女孩却浑然不觉。我捂住了眼睛,可悲的一幕即将上演。突然,从旁边冲出一位女人,扑上前去抱住小女孩:“小心——”小女孩没受伤,可女人被撞了一下,小腿鲜血直流。小女孩吓哭了,可女人只是看了看自己的小腿,忍痛安慰她:“金金别哭,老师送你回家。”看着夕阳照在他俩的身上,一股热热的东西涌上心头,我拿起画笔毫不犹豫的把师生情涂成橘色,绚烂而辉煌。 嗯!我的工作完成了。太好了!亲情、友情、师生情都有了属于他们独有的色彩,这个世界多美妙!

第一次对干部经历(市实验小学502许田)

时光快如流水,我走进实验小学5个年头了!2年级,我佩戴上了 “红领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从4年级开始,我成为了学校大队部的一员,在红领巾广播站担任播音员。那一段启蒙的经历,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是我第一次播音!当我想到全校师生将听到我的声音时,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我担心要是出什么差错,那还不“臭名远扬”!短短一篇稿件,我练习了十来遍,我在心里默默鼓励自己:许田怕什么!只要功夫深,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轮到我了。我负责的是“开心爆米花”这个栏目,我拿起话筒,手不免有些颤抖,好像捧着沉重的铅球,心像小兔子一样,扑通扑通仿佛要跳出来了。“同学们,欢迎来到开心爆米花,我是APPLE,今天……”一开始我声音不大自然,后来,我进入了演播情节,不由得脸带微笑,声音变得轻松悦耳,还融合了自己的情感。我仿佛感到全校师生都在专心倾听我的主持,顿时我心中充满了喜悦。有了第一次打下的基础,以后的每一次播音我都掌握了诀窍,要根据播音的内容来控制情感,调整语速,广播中我的声音出现次数愈来愈频繁!或许是我4年级的表现很不错吧,在五年级,我担任了学校副大队长,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我会以同样的自信与努力去面对。